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北京大学化学系是中国国立大学中成立最早的化学系,其前身是成立于1910年的京师大学堂格致科化学门。1994年更名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据2019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学院设有5个研究所,3个教学系,以及化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03人。目前学院有在读本科生约600人,研究生500余人,博士后70人左右。
历史沿革
创建时期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格致科化学门,1910年首次招生。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京师大学堂停办,后改名北京大学。1913年化学门重新招生,1918年有首届毕业生7名。它是中国国立大学中成立最早的化学系。教授多为外国人。1917年蔡元培来北大主持工作,进行改革。俞同奎、丁绪贤、任鸿隽、吴匡时、王兼善、陈世璋等先后来此任教。1919年废门改系。第一任化学系主任是俞同奎,他是京师大学堂1902年入学的首届学生,后去利物浦大学获硕士学位。1920年他调往北京工业专科学校去当校长,主任由王星拱接替。
1923-1924学年化学系开设有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物理化学,高等无机化合物、高等分析、高等有机、高等物化、应用化学、化学工程、胶体化学、电化学、化学史等21门课。1929年2月,王星拱任理学院院长,化学系主任由丁绪贤继任。
中兴时期1930年冬,蒋梦麟继任北京大学校长,在胡适的支持下,争取留学生回国任教,并按照美国大学模式改革北大。1931年刘树杞到校任理学院院长,曾昭抡任化学系主任。在1932-1936年间,在系任教的还有李麟玉、胡壮、赵学海、刘云浦、钱思亮、孙承、张贻伺、朱汝华、李续祖等。清华大学高崇熙、黄子卿也来兼课。当时,化学系重视基础,不强调专门化,严格考试制度,规定毕业论文必修,教材多用英文教科书,德语必修,研究工作开始起步。曾昭抡关注国家安危,将炸药化学、军事化学列入教学计划。曾昭抡估计,当时的化学系设备条件已经达到欧美二流大学水平,教师研究积极性超过欧美大学,比起10年前有了较大提高。那时,归国留学生积极组织学术团体,1932年组建了中国化学会,1934年出版了《化学学报》,化学系同人都积极参与。
抗战时期北京大学于1937年10月迁校并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迁往昆明市,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途中师生徒步3000里,历时68天。联大化学系由南开大学杨石先任主任,杨出国期间由黄子卿代理。联合国大会化学系集北方化学界中之精英,有教师42名,其中教授13名,讲师4名,助教25名。教授中有北大的曾昭抡、孙承谔、刘云浦、钱思亮、朱汝华,清华的张准、高崇熙、黄子卿、张大煜、张青莲、苏国和南开的杨石先、邱崇岳。在仪器药品极度缺乏,无自来水,煤气的条件下,师生共同克服困难,使教学实验得以维持,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尽量给学生多开些课。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依然成长出一批批优秀人才。
胜利之后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次年5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三校分别复原。北京大学于1946年10月迁回北平市。化学系主任仍由曾昭抡担任,在曾赴美考察期间由钱思亮代理。抗战期间,沦陷区的北大校址仍在招收学生,实验室仍在使用,药品、仪器和藏书被保存下来。复原后的化学系除曾昭抡、钱思亮、孙承锷外,又增加了袁翰青、马祖圣、邢其毅、蒋明谦、张龙翔等。清华大学黄子卿、高崇熙、张青莲、严仁荫、曹本熹等仍来北大兼课。尽管政局动荡,学生学习气氛仍然浓厚。
解放前夕钱思亮、马祖圣离开大陆。后曾昭抡又调任教育部副部长,袁翰青调任科普领导工作。此间,唐敖庆、徐光宪、田曰灵、高小霞等相继回国。
院系调整至“文化大革命”1952年秋全国范围进行院系调整。调整后的北大化学系是由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三校的化学系重组而成。来自北大的有孙承谔、邢其毅、徐光宪、田曰灵、高小霞等;来自清华大学的有黄子卿、张青莲、严仁荫、冯新德,唐有祺等;来自燕大的有张滂、白和懿;、朱起鹤、师树简等,由孙承谔任系主任。
1952-1966年间化学系年招生数都在200人以上,比院系调整前三校化学系年招生数总和还多几倍,而且学生人数波动很大,教师人数也大幅度增长。学习苏联是当时的方针。培养目标是造就化学专家,因此强调专门教育。建立的专门方向先后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稳定同位素化学、胶体化学、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化学、催化等。学制从4年延长到5年(1955年入学),6年(1956年),再减至5年(1962年)。化学系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先后是叶于浦、李琬、戴乾圜、文重、王效挺(王孝庭),副系主任有文重、卢锡、严仁荫、徐振亚等。
调整前的三校化学系都已经在培养研究生。调整后,又兼顾研究生和进修生的培养,扩大规模,为北京大学自己和兄弟院校培养出大批人才,尔后成为中国化学界的学术骨干。1955年,黄子卿、傅鹰、张青莲受聘为首届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称院士。
1957年夏开始了众所周知的一系列政治运动。化学系持续了几年的良好发展势头受到挫折。许多能向党坦诚相见的师生,,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成为批判对象,直到1962年情况才有所扭转。
1962年的广州会议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又给人们带来希望。次年教育部批准在北大建立以黄子卿、傅鹰为首,包括溶液化学和胶体化学在内的物理化学研究室,科研条件略有改善。还酝酿建立以唐有祺为首的物质结构研究基地。1962-1965年期间是继1952-1956年后的又一个相对安定时期。重大成果是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这个课题原来是以“群众运动”方式进行的,后因学校转入正常教学状态而中断。1964年化学系派遣6名教师、研究生,在邢其毅、文重率领下到上海市,与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及生物化学研究所合作于1965秋完成,后获全国自然科学一等奖。
“文化大革命”期间但好景不长,“文化大革命”的狂飙突然袭来,给化学系带来巨大破坏。许多教师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许多干部被打成“走资派”,许多归国教授以莫须有的罪名被疑为“特嫌”,隔离审查。
1969化学系的教职工,有的留校办厂;有的到东方红炼油厂“开门办学”;有的到江西鲤鱼洲和德安县下放劳动,教师业务荒疏,进一步拉大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1970年“工农兵学员”进入校。他们的多数渴望学习,尊重教师,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以后有所成就,也是化学系在困难年代为国家培养出来有用之才。但整体讲来,极“左”的教育路线对化学系的打击是严重的。
文革期间,基础研究受到了受到极大抑制。为了装门面,个别基础研究项目还勉强维持,如猪胰岛素的结构测定。这个课题是由化学系、生物系以及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和生物物理所协作进行,于1974年完成,以后获全国自然科学二等奖。
“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拨乱反正,化学系进入又一个中兴时期。当年5月张青莲被任命为“文革”后第一任系主任,孙亦梁、张榕森、徐筱杰、赵新生、林建华陆续接任,至今已过22年。这是化学系建系90年来持续稳定时间最长的时期,对发展有利。1994年化学系更名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拨乱反正提高了入学学生水平,学制恢复到四年,培养目标不再强调专门化,实行了学位授予制度,改变以往攻读多年而无学位的做法,扩大了博士生导师队伍和研究生培养规模,等等。化学系先后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出博士生导师33名,学校自评29名。5个二级化学学科都被批准为博士点并都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扩大了国际学术交流,几乎所有教授、副教授都有机会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经常接待来访的外国同行。进入SCI的论文数在全校兄弟系科当中以及兄弟大学化学系当中都处在前列。酝酿已久的物理化学研究所在1983年正式成立。后又陆续增设了稀土化学研究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生物有机化合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机构。争取到许多大的科研项目,获得国家和世界银行贷款约四百万美元,添置了许多大型仪器,扭转了长期存在的仪器设备严重落后的局面。建筑面积20,800平方米的化学大楼1989年起投入使用。
积极实行人员流动政策。大批经验丰富的教师、干部支援外校、外单位,近8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国内外优秀人才吸收进来。人员构成比例失调的矛盾有所缓解。恢复了停顿15年的职称评定工作。增设并发挥了系学术委员和系学位委员会的作用。
22年来科研取得显著进展,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4项,国家自然科学奖及科技进步奖8项,国家教委等部级科技奖43项,共计65项。邢其毅、冯新德、高小霞、徐光宪、唐有祺、张滂、黎乐民、周其凤先后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根据中国国情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理论与实际结合,重视技术开发工作。
结语90年来,北京大学化学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化学专业人才,本科毕业生约7000名,研究生约1600名,其中博士生400多名。他们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上起着骨干和领导作用。在化学系执教的现有和已故的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共有13位。许多曾在北大化学系工作或为化学系毕业生以及兼有两种身份的人未计算在内。还有一批化学系毕业生已经在国外著名大学担任教授职务。
北大化学系同仁一贯重视向全国和北京的同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化学系师生积极参加中国化学会所组织的各项活动,担任中国化学会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参加期刊编辑出版工作,承办《物理化学学报》和《大学化学》和接受委托成立了“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
北大化学系经过了光辉曲折的历程,一代代学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以对祖国前途的高度责任感以及对子孙后代极端负责精神,全心全意,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徐振亚、孙亦梁、林建华写于2000年)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化学学院设立了化学、材料化学、化学生物学、应用化学四个专业。其中化学专业的5个二级学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继1989和2001年,2007年再次被评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是全国高校中唯一“所有化学二级学科均为重点学科”的化学学院,并成为化学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基本介绍
北京大学化学系肇始于1910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格致科化学门,是国立大学中最早设立的化学系,1994年更名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化学学院)。北京大学化学学科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在历次教育部全国高校一级学科评估中均名列榜首;在全球高校化学院(系)的相关学科评估与排名中位列15名左右。化学学院始终以培养具有独立思辨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杰出人才为使命;针对化学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同时注重与生命和材料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化学学院目前下设有无机化学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研究所和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和化学生物学系等3个系,以及化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学院管理运行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两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和北京核磁共振中心。北京大学新设立的两个交叉学科平台-“合成与功能生物分子中心”和“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中心”-也挂靠在化学学院。国家科技部于2003年底批准北京大学化学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联合筹建“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并在2007年12月通过建设论证。
化学学院现有教职员工203人,其中专任教师130多名,包括教授64人和副教授68人。教师中含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9人以及新世纪人才13人等。此外,化学学院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群体”4个和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目前,化学学院有在读本科生约600人,研究生500余人,博士后70人左右。2003年以来,化学学院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以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等。
化学学院具有优良的教学科研条件。由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化学工程基础等5个基础课实验室以及综合化学实验室组成的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的总使用面积达4800多平方米。全院拥有总价值超过4亿元的各类科学仪器和教学设备,为学生的系统实验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师生员工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化学学院受中国化学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等委托,负责编辑出版《物理化学学报》和《大学化学》两种刊物;与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和中国化学会合办的新的国际学术刊物《InorganicChemistryFrontiers》已于2014年正式创刊。学院教师中有70余人次任职于国际学术组织或担任国内外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等。
化学学院始终秉持优良的学术传统,精诚团结,脚踏实地,锐意改革,努力为全院师生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和愉快的学习氛围。百余年来,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系)为国家培养了上万名化学专业人才。进入新世纪以来,化学学院在教学与科研方面有了飞速的发展。经过一百多年的学术积累和不懈努力,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已身国际顶尖化学教育与研究机构之列。
院系特色
北大化学学科成立于1910年,是我国公立高等院校中成立最早的化学系。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北大化学为我国化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徐光宪院士还在2008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化学学院还具有全国最优良的实验教学和科研条件,化学学院是教育部“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大学“化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也首批次进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行列。这些都将为化学学院本科学生的系统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充分保证。
雄厚的师资力量:化学学院拥有院士9人、教授55人、副教授60人,所有教授均承担本科生的课程,所有的主干基础课均由教授或副教授担任主讲。
优秀的学生生源:每年化学学科的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牌得主和省级学科竞赛获奖者都会选择进入化学学院继续深造,优秀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成为化学学院学生的学校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明确的培养目标:化学学院一直把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宽厚而扎实的化学基础、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良好学术素养的基础科学院就与教学后备人才作为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
多样的国际交流:化学学院与美国、日本、德国等诸多国家优秀院校合作密切,不仅邀请国外知名学者来华讲学,更鼓励本科生到加州伯克利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东京大学等优秀院校交流学习。
完善的奖助学金:除学校的各类奖学金外,近年来,化学学院先后设立了十余项奖学金,总金额高达数十万元。此外,还设立多项助学金,加大对贫困同学学生生活的保障力度,促进同学们学习和科研的热情。
师资队伍
化学学院拥有院士10人,讲座教授2人,教授59人,副教授52人。有36人获得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学院所有教授均承担本科生的课程,所有的主干基础课均由教授或副教授担任主讲。
学科体系
系所简介
应用化学系、应用化学研究所简介
一.北京大学应用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回顾
1955年7月20日,周恩来总理签署命令,决定在北京大学建立培养核科学人才的单位,即物理研究室。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核能系(1960年起改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除筹建核物理专业外,从1956年起开始我国第一个放射化学专业的建设。1958年开始在全国正式招收放射化学专业本科生。1973年,又设立了我国第一个环境化学专业,1981年,放射化学专业成为国家批准建立的首批博士点之一。八十年代初,原有放射化学专业(本科)和环境化学(本科)专业合并而成立了应用化学(本科),1982年开始招生。此后又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5月30日,应用化学专业并入化学学院,成立了应用化学系、应用化学研究所。
在学科的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徐光宪、刘元方、吴季兰、孙亦梁、唐孝炎、黎乐民等一大批杰出的化学家在这里建功立业。几十年来,大批的放射化学和应用化学人才走向社会,为我国的核科学事业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人才队伍状况
2001年院系调整后,本学科的人才队伍更加精干,布局也更为合理。老教师老当益壮,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青年教师已逐渐成长起来,成为教学和科研的骨干。目前,本学科共有教职工14人,其中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2人。青年教师中,教授(博士生导师)2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8人,讲师1人,其中博士7人、硕士2人。
三.主要研究领域
本学科主要包括以下五个主要领域:
1.超分子化学与材料
超分子化学主要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子组分通过非共价键相互作用(自组装、自识别)而形成的分子有序体的结构和功能。超分子材料是超分子化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纳米化学和材料的重要内容。
该方向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环糊精纳米管、环糊精新型包合物、轮烷、分子传感器等超分子体系的设计合成、结构表征和物化性质研究。超分子光物理、光化学及量热学研究。W/O微乳液、离子液体微乳液的结构特征和基本物化性质研究。超分子体系在核燃料化学领域的应用(离子液体、离子印迹聚合物、浊点萃取等核素分离新方法、新技术研究;微乳液在萃取分离体系中的应用研究)。超分子体系中纳米粒子的γ-辐射合成及新的调控方法。
2.辐射化学和材料
辐射化学是研究电离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化学效应的一门学科。而高分子辐射化学是高分子化学和辐射化学的交叉领域,因此它是研究电离辐射与单体和聚合物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化学变化及其效应,包括电离辐射引发的各种聚合、交联、接枝和裂解等。
该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智能凝胶、微球、离子交换膜的辐射合成与应用研究;无机纳米材料的辐射合成与应用研究;先进核燃料循环中溶剂/萃取剂的辐射化学研究;辐射场中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的辐射效应研究。
3.核环境化学
该方向主要研究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化学行为,环境过程机理的研究以及新材料应用中的环境化学问题。
4.功能材料化学
近年来,有机/高分子材料在光、电、半导体、传感、智能存贮等领域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将这类功能性材料的制备和加工与超分子组装相结合,从而实现或提高微观结构的可控性和有序度,将可以进一步优化材料的相关功能,提高其应用价值,拓展应用领域。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具有高级结构的有机/聚合物材料的分子设计、合成和表征,新型有机/聚合物半导体、光电材料的合成和应用,以及具有手性结构的超分子组装体的研究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等。研究内容具有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材料科学和超分子化学交叉领域的特征。
5.核药物化学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现代医学、生物学、农学、化学、地质学及考古学应用广泛。在医学领域,放射性药物已用于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放射性标记的受体及其他生物活性分子是研究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强有力手段。在生物学中,同位素技术已经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常规实验手段。
该方向主要研究:药物合成以及核素、荧光标记,用于心肌、肿瘤以及乏氧组织的显像;开展核燃料循环化学的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尤其是发展先进的核燃料后处理方法。
四、近年来的代表性研究成果
(一)高技术开发与应用:
2."Co60辐照中药灭菌剂量标准的应用研究"获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标准已在全国推广。
3.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合成国产化项目于2001年9月通过北京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认为"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合成方法与生产工艺为世界领先水平,对中国的通讯和信息产业有重要意义"。
4.与化工研究院合作进行的科技部"九·五攻关"项目"辐射硫化超细粉末橡胶制备及应用研究"取得成功,共申请专利26项,并开始走向产业化。
5.DDS脱硫技术的研究开发取得重要。该技术在多家合成氨厂的变换气和半水煤气脱硫工段应用获得成功。
(二)基础和应用性基础研究:
1.关于尼古丁与脱氧核糖核酸作用的生物加速器质谱法研究结果得到广泛关注,美国电子版"科学新闻"作了详细报道。Science杂志对相关研究也作了简要报道。
2.诊断和治疗肿瘤的放射性药物、乏氧组织显像药物和相关的配位化合物与药物分子设计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已开展临床前的实验。
3.在超分子化学与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新发现数个小分子与环糊精生成纳米管,在分子导线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此外还首次发现在混合环糊精纳米管出现新的能量共振转移现象。
五、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情况
本学科每年招收应用化学本科生25-30人,应用化学专业直博或硕博联读研究生10人以上,以及10名以上3年制硕士生和若干博士后人员。
毕业前景
化学学院着重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鼓励本科生进行自主科研,因此化学学院毕业生深受国际国内知名高校青睐。大约有60%的同学毕业后选择出国留学,26%的同学选择国内著名高校继续学习深造。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_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2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