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迎春
王迎春 女,1942年3月生于山西太原。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擅长人物画,兼及油画、版画、花鸟、山水、书法。作品有组画《慰安妇》,与丈夫杨力舟合作《黄河在咆哮》《太行铁壁》。作品多次获奖,并赴国外展出。亦有多种出版物。
简介
王迎春1942年3月生,女,山西太原人。1957年入西安美术学院附属中学,1961年继入该院国画系,1966年毕业后在山西省从事印刷装潢设计和油画、中国画、版画创作。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研究班,1980年毕业,参加中国画研究院的筹建工作,并进行国画创新探索与学术研究工作。现为中国画研究院业务处长,中国白洋淀诗书画院艺术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青联五、六届委员。擅长人物画,兼及花鸟、山水、书法。自1959年始与丈夫杨力舟合作,中国画《黄河在咆哮》获叶浅予奖学金;《太行铁壁》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质奖;连环画《小二黑结婚》获全国第三届连环画创作评奖二等奖;个人作品中国画《金色的梦》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质奖。作品在十余个国家展出。《太行铁壁》等被中国美术馆等处收藏。
主要作品
1959年 与杨力舟首次合作工笔四条屏四女图,并发表。
1961年 西安美术学院附中毕业,考入该大学部,入国画系学习。
1966年 西安美术学院毕业。
1968年 山西省太原印刷厂从事印刷设计。
1970年 合作油画《平型关大捷》(320x180cm)。
1972年 调进山西省美术创作组专事油画,国画创作。
1972年 油画《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展出。
1973年 国画《挖山不止》全国美展展出,联合国展出。
1974年 油画《向毛主席汇报》全国美术展览展出。
1977年 国画《太行浩气传千古》全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五十周年展出中国美术馆收藏。
1978年 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研究班深造。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被评为第五、六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1980年 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班毕业,合作水墨三联画《黄河在咆哮》获该院叶浅予奖学金。分配到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工作,参加筹建中国画研究院筹建。
1982年 在开封市举办《杨力舟王迎春国画展》。
1983年 参加日本东京《中国现代绘画展》。
1984年 合作国画《太行铁壁》,连环画《小二黑结婚》,参加全国第六届美术作品展览,前者获优秀作品金质奖,北京市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周年文艺作品荣誉奖。还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届文艺评奖大奖。后者获全国第三届连环画二等奖。赴日本、纽约、南美等国考察。
1985年 参加香港特别行政区、莫斯科、明斯克、新德里《中国当代绘画展览》。参加东方美术交流学会画展,赴香港、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展览。
1987年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杨力舟王迎春国画新作展》。
1988年 赴法国巴黎参加联合国教科文举办的《现代中国画展》开幕式并考察。
1989年 国画《金色的梦》(200x200cm)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优秀作品展铜奖。
1990年 出版《中国当代艺术家》丛书,《王迎春杨力舟画集》。
1991年 在台北市举办个人展览。
1993年 《喜迎门》全国中国画展出,赴巴西展出。
1994年 《圆梦》全国第八届美术展览展出。
1999年 《肖像系列》全国肖像展出。
2001年 《回娘家》、《农乐手》、《桑巴舞》赴巴西展出。
2002年 《慰安妇》组画全国美术馆《开放的年代》展出。
出版:《王迎春速写集》、《王迎春画集》、《王迎春画传》等。
2003年《黄河在咆哮》参加由中国文化部、法兰西外交部、法兰西文化通讯部主办的“东方既白—20世纪中国绘画”在巴黎展出;
访问德国科隆、奥地利维也纳,《被屈辱的女人》参加中国美术馆建馆40周年“开放的时代展览”;
《金色的梦》、《太行铁壁》、《喜盈门》参加文化部对外展览中心举办的“世纪风骨—50名家邀请展”;
“山西太原画院建院二十周年美术作品展”展出《女娲》;
为全国政协金厅创作青绿山水《河山颂》,出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六次代表大会,选为理事;
2004年参加由全国政协主办的“当代国画优秀作品—北京20人作品展”;
参加“春华秋实—中央美术学院78届研究生联合画展”,展出10幅作品;
参加“回望—中国当代画家(人物篇)展览”展出《被屈辱的女人》等10幅作品;
赴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鄂温克族自治旗、大兴安岭等地采风,创作3幅《蒙古人》参加中国画研究院“草原采风画展”;
《大山的女儿》参加日本富士美术馆“亚洲水墨画联展”,获大奖;
论文《中国画的品评标准的思考》发表于《中国书画报》;
赴日参加日中友好会馆美术馆“中国现代名家书画展”开幕式;
2005年《秋风》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中国画名家作品国际巡回展”;
“纪念反法西斯主义胜利60周年美术作品展”展出《太行铁壁》、《太行浩气传千古》;
《同在春季》参加“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并出席黄山学术研讨会;
在日本东京日中友好会馆美术馆举办“杨力舟、王迎春国画作品联展”;
被选为北京市女美术家联谊会会长;
2006年赴印度采风,创作印度风情人物画四幅,参加“中国画研究院院展”;
《金色的梦》参加“首届黄胄师生展”;
《慈母手中线》参加中国文艺网主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美术展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展出;
组织主办“印象北京—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第一届双年展”,在首都博物馆展出,创作《流光》参展;
2007年《被屈辱的女人》之三参加中国美协国画艺委会“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在北京、厦门市展出;
《同在春季》之一参加“山西省百年书画名家作品展”在太原展出;
中宣部、文化部、财政部主办“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和杨力舟合作《太行烽火》,赴晋城市太行山区、武乡县八路军总部等抗日根据地搜集素材,构思构图,中标签约;
《黄河在咆哮》参加四川省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联合举办“回归交融—祖国内地和香港两地美术交流展”;
和杨力舟、杨臻合作青绿山水《锦绣中华》陈列于中央统战部新建大礼堂;
赴四川康巴藏族地区采风,创作《康巴人》3幅新水墨和焦墨四幅速写,参加“国家画院院展”;
《牧趣图》参加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院成立院展,被聘为该院学部委员;
2008年赴尼泊尔旅游采风;
为南方地区遭遇2008年中国雪灾,向文化部、国家画院、中国绿化基金会捐赠中国画作品,参加为5·12汶川地震的中国美术家协会和荣宝斋组织的赈灾义卖笔会,并给中国老龄委、中国青年基金会、中国美协、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等单位捐赠作品与善款,支援灾区或筹建希望小学;
为北京奥运会的召开,组织主办“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第二届双年展08—北京”,以及“她的色彩空间—国际女美术家邀请展”,展出《鸟巢》、《薰风》;
创作《法官宋鱼水》参加“全国廉政文化大型绘画书法作品展”;
《教子图》参加“北京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在首都博物馆展出;
《康巴藏女》之一在广州市“岭南画派美术馆—全国人物画展”展出;
11月参加中国画艺委会成立15周年“全国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黄河在咆哮》参加中国美术馆与陕西省美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长风万里西部情—馆藏精品展”展出于西安市;
《太行铁壁》入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主编的《改革开放30年画集》,11月在中国美术馆与国家画院联合主办的“改革开放30年国画展览”展出,“新时期中国画之路—1978-2008年作品回顾展”展出;
被选为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名誉会长;
中国美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特邀嘉宾;
2009年完成《太行烽火》并参加“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展览;
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今日中国书画家》发表《狂欢之舞》、《金色的梦》等7幅作品;
全国政协《画界》、《山西日报》、《中国书画报》、《中国美术馆》馆刊发表中国画《太行烽火》,以及《〈太行烽火〉创作札记》;
连环画《小二黑结婚》入选“首届中国动漫艺术大展”(10幅原作参展);
出版《当代画史名家经典作品集王迎春卷》;
2010年《火线上的姐妹》参加庆祝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开馆“北京女美术家作品展”;
《被屈辱的女人》、《同在春季》参加由文化部艺术服务中心、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华文化城交流协会在香港举办的“第三届当代中国画学术展暨学术论坛”,并作主题发言;
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北京市文联等单位联合主办“百年如歌—纪念国际妇女解放运动100周年女美术家作品邀请展”在炎黄艺术馆展出,《蒙古少女》参展;
为玉树地震灾区捐赠绘画作品《快乐童年》;
《太行烽火》参加文化部、福建省政府举办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作品展”巡回展览;
并赴福建泉州崇武镇惠安女民俗村采风;
由文化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组委会主办的“中国风格时代丹青—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在广州美术馆展出《教子图》;
由中国文艺网和智利国家美术馆共同举办的“今日中国”艺术周暨“穿越地平线—中国当代艺术展”在智利国家美术馆开幕,《自画像》参展;
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赴革命纪念地甘肃省创作采风活动”,奔赴夏河县、拉卜楞寺、迭部县、容昌哈达铺、腊子口国家森林公园及中国工农红军胜利会师地会宁县,参观、考察,画速写若干;
“绿色和谐—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在山东省昌邑市绿博园国际展馆展出,《小康巴人》参展;
中国画《教子图》、《小康巴人》等作品,参加由中国国家画院、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主办的“写意中国—中国国家画院2010大写意国画邀请展”,在上海、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展出;
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萧淑芳艺术基金主办的“自我画像:女性艺术在中国(1920-2010)”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王迎春自画像2幅参展;
2011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联、浙江省文化厅、中国美术学院等主办的“意之大者—首届杭州市中国画双年展”在浙江美术馆展出,《同在春季》等15幅作品参展;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潍坊市市人民政府等主办的“首届中国画节”在潍坊举行,《教子图》参展;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中国民生银行、黄胄美术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第二届黄胄师生画展”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康巴藏女》等参展;
《光明日报》第7版《辉煌90年丹青献党》专题,发表创作谈《摸透历史真实的脉络》和作品《走出雪山草地的红军》;
作品还发表在《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中国书画博览》杂志;
中国文艺网、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走出雪山草地的红军》参展;
由当代中国画坛著名画家联名发起,经文化部、民政部批准,中国画学会在北京正式成立;
王迎春被聘为常务理事;
“东方既白中国国家画院建院30周年画展”展出《黄河在咆哮》、《喜盈门》;
《孙中山肖像》参加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的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由中国文联、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孙中山肖像中国画展”;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葡萄牙东方基金会共同主办、荣宝斋协办的“中国美术世界行”系列活动年度大展:“水墨中国—中国当代国画精品展”在葡萄牙东方博物馆举办,《阳光下》、《夏牧图》参展;
2012年由中国画学会、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潍坊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画节”在山东潍坊市开幕,作品《春天的阳光》《回娘家》参展;
《夏荷—晓雾濛溢清气》参加“女娲补天—水卫士行动一周年,2012女美术家环保作品展》,由水卫士行动领导小组、北京女美术家联谊会、《人民政协报》社主办;
由中国友联画院出版《王迎春画集》;
“中原行—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作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国画《功臣》参展;
中国文艺网、内蒙古自治区宣传部、中国美术家协会等主办的“浩瀚草原—中国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中国画《草原雏鹰》、《草原毛笔速写6幅》参展。
成名
1973年,王迎春回到哺育自己成长的黄土高原。
王迎春沿着黄河跋涉着,以旺盛的精力画着一张又一张的速写,一个个朴实的黄河人的形象跃然纸上。王迎春每见到山庄的孩子时,总是深情地看着,在黄河的对岸,两个孩子在盼王迎春。由于母亲身体情况欠佳,孩子们早已整托在幼儿园。母亲在信中讲:外孙们每当看到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接自己的孩子回家时,总是眼泪汪汪的。读到这里,信纸已被泪水打湿了。王迎春完成了创作的准备工作,花大气力,反复推敲人物与船,船与水的关系,回忆生活中对黄河的感受,借鉴元代马远《水图》中表现的意境和笔墨。最后采用了俯视,置船于波浪起伏,漩涡奔涌的激流中,往前呈放射状直冲而下。突出了一往无前的气势。在笔墨上运用阔大、自然的笔势,勾出水的结构和动势,泼色渲染,以呈质感。中景上清晰地勾出船行的运动水线,远景的河水从画外飞流直下,浪如山叠,以增加气势。
经过呕心沥血的创作,《黄河在咆哮》诞生了。画中黄河天上来,浊浪拍空,奔腾咆哮的激流中,一叶满载弹药的扁舟。十几名船工奋力挥浆,同心协力与随时要吞没王迎春的巨浪博斗着,激昂的呐喊盖过了黄河的咆哮。
“咆哮”取得了可喜的成功,不但获得“叶浅予奖学金”而且在美术界引起强烈反响,报刊纷纷印刷发表。展览厅内,观众们站在这幅画前久久不动。延安市时代的美术家蔡若虹感叹其为“力量的美,征服自然的美”。
岩,背靠坚石,人即山石,山石即人,太行山与抗日英雄浑然一体,组成一面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站在这幅画前,崇敬感、庄严感油然而生,使人感到一种人民不可战胜,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力量。画家在这里采用异质同构的构思,雕塑群像式、象征性手法。是多么新奇、独到。令人抚掌叫绝。这令人感到,这是继石鲁《转战陕北》之后,对“人物与自然交融”表现手法的又一次实践。堪称典范。作品开拓了人物画的领域,丰富了写意画(人物、山水)题材。
作品以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及艺术创新的成果得到美术界内外的好评。《太行铁壁》在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获得优秀作品金质奖并获北京市新中国成立35周年文艺作品荣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届文艺评奖活动的大奖。
自《太行铁壁》之后,春舟进行了十余年的艺术探索。厚积薄发,王迎春已步入了金秋时节。
童年
1942年,在山西省临猗县和太原市分别降生了一个男婴和一个女婴。15年后,他们同时跨入西安美术学院附中的大门。男孩叫杨力舟。女孩叫王迎春。春舟是他们日后艺术合作所用的印章。
迎春花活泼伶俐,喜欢体操、田径等体育活动,喜欢跳舞,还喜欢演戏。她经常和妈妈去看花旦戏,回到家后,围条床单,站在土炕上,模仿戏中的姿态,哼哼呀呀地表演着。她最喜欢的还是画画。外祖母用红纸剪了各种窗花:喜鹊登梅、鸳鸯戏水、老鼠娶媳妇……严冬里,白雪伴着鲜艳的窗花,给小迎春带来莫大的快乐。
在她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次上图画课。老师要大家自选画材。有的同学画五角星,有的照着铅笔盒上的小动物认真地描着。小迎春见老师伏在桌上批改作业,便给画了下来,最后还用蜡笔涂上蓝衣服和红脸蛋。过了几天,同学们的美术作业都发了下来,唯独没有她的。有人通知她去办公室。她惴惴不安地推开门,见里面只有校长,他拿着那张画笑眯眯地问她为什么画老师,并说,画得不错,不过不应随便画,要尊重老师。从此,学校的老师都知道了她的名字,并鼓励她,她更喜欢画画了。小学毕业前,学校里所有的墙报上的插图,几乎都是她画的。有一幅还参加了全市小学生成绩汇报展。
在附中二年级的时候,迎春花的一组构图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并要她制作完成。这对基础课尚未读完的她实在是力不从心。正在这时,一个男同学出现在她的面前。他就是杨力舟。
婚姻生活
力舟生长在农村。幼年丧母,靠姑母收养长大。他性格朴实,沉默寡言,但又很执拗,尤其是在学习上。他先是默默观看,继而是不断出主意,而且颇有见地。困境中的迎春渐渐地感到这个朴实的男同学对她的创作有着很大帮助。于是邀请他一起画。合作中,他们感到相互间有许多共同语言,配合起来十分顺手。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作品终于完成了。这是一套以农村妇女参加劳动为题材的四扇屏。题为《四女图》。第一联是水
车技术革新;第二联是运肥;第三联是温室育苗;第四联是机械轧棉花。作品经老师的推荐,在陕西画报彩色印制发表了。这年,他们16岁,从此,他们开始了数十年的合作。
1970年,他俩应邀参加了平型关纪念馆的历史画的创作,完成了他们第一幅大型历史画《平型关大战》。
1972年,他们根据毛泽东当年与晋绥日报人员谈话这一史实为题材与苏光合作了历史油画《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画面上,毛主席一手握拳,一手张开,在向编辑人员讲授辩证法的哲学。主席手指间夹支点燃的香烟、衣着朴素,谈笑风生。编辑们听得轻松愉快,整个画面洋溢着亲切、生动、真实的气氛。这在领袖已神圣化的当时,是需要有相当的胆略及美学见地的。苏光是事件的当事人。主席的传神动作,是他根据现实生活提炼、加工而设计的。因而使人倍感真实和亲切。而春舟那深厚的美术功力使其在画面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人帮”倒台后,春舟和其他艺术家一样,摆脱了束缚,获得了宽松的创作环境。他们深知,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他们丢下了年幼的儿女,跋涉于太行山上,黄河之畔。革命斗争的遗迹及特有的环境氛围使他们感慨和神往。历史虽已逝去,但他们似乎看到抗日烽火那袅袅余烟。他们的创作激情被其点燃了。正在这时,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五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向他们发出了约稿。挟太行山归来的激情,他们很快就完成了表现朱总司令形象的美术构思和草图。当时,关于朱老总的照片很少,可借鉴的资料也不多,头像的创作很不容易。他们凭借扎实的造型功底、同时设计了几幅朱总司令像。
夫妻俩顾不得晚炊,一起对头像进行选择。贾迎春认为第一幅好,体现了总司令刚毅、深沉的大将风采。力
舟则认为,第三幅更显得可亲可敬,况且造型处理得不错。俩人各执己见,互不相让,空气十分紧张。
吵归吵,第二天,他们请省美协主席苏光同志来选择。苏老作出了直率的裁判,迎春满意地笑了。力舟也心悦诚服地直点头。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了。画面上,朱总司令手握望远镜巍然屹立在崇山峻岭前,身后是开赴抗日战场的八路军健儿。这就是著名的中国画《太行浩气传千古》。作品展后又在不同的展览会上反复陈列四次,并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上的巡回展出,作品现被珍藏在中国美术馆,自《太行浩气传千古》后,春舟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书画生涯
1978年,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将在全国招生了。这一消息使他们十分兴奋。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学习深造的机会啊。可冷静下来一想,他们又犹豫起来。到千里之外求学总不能带着孩子啊。如果放在家中,他们实在年幼。女孩5岁,男孩仅两岁。再说,自他们出生以来,吃的苦还少吗?每想起这些往事,迎春的眼圈就红起来。
1975年,晋西南地区文化局慕名前来请春舟夫妇辅导该地区的美术创作。那时他们的儿子出生未过百日。迎春为难极了,自己产后十分虚弱,婴儿又太小。迎而,美术家的责任感使她答应了下来。
他们这对儿女所得到父母的慈爱的确太少了。实在不忍心让他们再吃苦了。
画什么呢?当时的艺术领域,思想解放,题材突破的思潮尤为活跃。当他们准备画他们所熟悉的黄土高原的人民时,一些好心的朋友劝阻,指出,这是吃力不讨好的。
这次毕业作品的创作,谁不愿意获得好的成绩呢?正在这时,一些美术界老前辈为他们指明了方向。叶浅予先生指出,要反映自己熟悉的生活,不要轻视自己熟悉的东西。华君武老师则鼓励他们,要甘于走寂寞的路。老师们的教诲坚定了他们画劳动人民的决心。宁肯毕不了业,也绝不赶潮流。就具体内容来说,他们认为,我们的国家还很贫穷落后,要改变这种面貌,就需要发扬战争年代团结一致,顽强战斗的精神。因此,他们决定再现这一斗争场面,激励青年为现代化建设而奋斗。
所获荣誉
2020年11月,入选“2020年度画家100人”。
作品赏析
参考资料
艺术家艺评云图.ping99.com.2018-06-04
2020年度画家100人.硅谷动力.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