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清华学派

清华学派

清华大学学派,也称青檬画派,清华画派·是一个主要由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家自发形成的艺术团体·区别于以往画派的单一主题,多种表现手法的旧画派模式,清华学派团队首次主张以个人为艺术单位,保护并发展每一个个体的艺术主张,让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都拥有独立的艺术收藏价值·学派采取开放的态度吸纳有才华且坚持创作的美院优秀毕业生,不断联合举办展览,成为广大画廊,艺术机构,藏家发现优秀艺术家的高端理想平台·

基本简介

缘起背景

清华学派组织起源于清华大学李睦教授的工作室。最初,毕业的青年艺术家们经常回校在李老师的工作室互相交流从艺心得。逐渐形成一股艺术力量,为了更加壮大清华学子的艺术势力,并帮助更多的毕业生们坚持正确的艺术道路.2011年春天,大家开始商议建立一个自己的类似于画派的艺术团体。为了能顺利的邀请艺术名人参与研讨互动,同年9月,由李睦教授发起组建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青年艺术家发展论坛暨创作研讨班正式启动。依托于清华美院培训中心教室,邀请十多位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圈中坚力量和重要艺术界工作人员。开展艺术讨论活动。参与讨论活动的嘉宾有:清华美院原院长刘巨德教授,还有包林和袁左教授,史论学部岛子杭间教授,北京大学彭锋教授, 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孟海东秘书长。艺术北京总策划董梦阳先生,知名策展人冯博一,清华美院校友张大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喻红等.

研讨班首批受邀参与的艺术家有:徐帆,墨田,黄明,黄捷,陈露,赖巍,鲍琴,熊坚,蒋西尧,马欣,徐赫,战金娟,刘文杰,刘鑫源,郑博,陈昱,李莹,孙倩,刘上,会然等。清华史论学部毕业的批评家兼策展人蒲鸿。高登科以及爱艺客总监赵云也参与了讨论。经过长达大半年与嘉宾们的艺术交流,以及艺术家们互相的磨合,最终明确了清华学派的艺术发展方向。规划了以后的发展目标,为学派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派目标

清华大学学派期待通过持续地接收关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的优秀青年艺术家,创造一个像雅典学派一样的大师云集的清华艺术时代。所以倡导每一个成员都能根据自己的艺术特色,在当代艺术各个领域的前沿上研究工作,最终使每一个个体成员都能成为自己研究领域的代表,实现自己作品的独立价值。所以学派并不像其他画派那样倡导类似统一的风格,或者同一的主题。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有希望能够独树一帜.

学派宣言

“我们聚在一起,要用自己先天的价值与优势,坚定我们的自信与荣耀,以集体的凝聚力,坚实而长久地存在下去。我们以整体的面貌出现,要让全社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清华大学艺术;我们保持每一个个体的独立,要让学派里每一位艺术家都成为自己研究领域的代表。我们热爱艺术,积极活动,要让清华毕业艺术家的作品惊艳于全球。我们要让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这笔庞大的财富,以崭新的姿态公诸世人。”

学派展览

清华学派计划每一年或者两年不定期举办一次成员作品联展,向社会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第一展

“当艺术作为一种职业”首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2013年3月10日-21日)

2013年3月10日下午三点,清华学派第一次公开展览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1,2和3号厅举行, 李睦教授担当学术主持并主持开幕式,策展人高登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苏丹等校方领导、教师以及艺术家王玉良、绘画系主任文中言。当代艺术家张大力、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杨玲等艺术界的朋友作为嘉宾参加了开幕式。展览共展出了14位青年艺术家的近80件作品,参展的青年艺术家包括:战金娟、马欣、黄明、鲍琴、熊坚、刘文杰、徐帆、墨田(田杨)、刘鑫源、蒋熙尧、徐赫、刘上、会然、陈露等。展览反响强烈,关于展览的研讨会”集体发声”在3月20日举行,参与的嘉宾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赵萌李睦教授,包林教授,袁佐教授.

第二展

“艺述的云层”清华学派青年艺术家联展(2013年11月22日-12月11日)

2013年11月22日下午15:00,由中华世纪坛管理中心、流动艺术共同主办的的“艺 述的云层—清华学派·青年艺术家计划”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二层东方厅)开幕。参与的嘉宾有:艺术家李天元老师。北京大学美学教授、国际策展人彭锋应邀担任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策展人为鲍禹,清华学派负责人高登科任策展助理,与流动艺术李典临女士一起负责实际的策展工作。参展的26位“清华学派”艺术家携近年创作的精品力作参与本次活动。他们包括: 鲍琴,程晋华,陈露,陈昱,黄明,蒋熙尧,李华琪,林金福,吕静,刘上,刘文杰,刘鑫源,李莹,墨田,毛肖晶,孙墨青,孙倩,唐诗,魏达,徐帆,许金山,赵桓,战金娟,张文娟,朱泳思等。展览的研讨会”艺何所述”11月30日在中华世纪坛举行,参与嘉宾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睦教授,陈岸瑛教授等。

学派成员

学术支持

高登科: 清华美院史论系硕士。清华学派学术支持, .青年批评家,策展人。工作生活于北京.

赵子龙: 清华大学美院史论系硕士,青年批评家,《证券日报》艺术编辑,爱艺客网站负责人。

蒲 鸿: 清华美院史论系硕士,知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首批艺术家

徐帆:男,1983年生,北京人,当代职业艺术家,清华学派成员之一,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师从陈丹青老师,石冲老师,获学士,作品被重要藏家、艺术机构收藏。主要作品有《不言而“寓”系列》、 《我们的界系列》、《空间系列》等。徐帆的绘画带有着观念色彩,试图以“情节”让绘画中呈现一种时间的流动性。他借助了古典形式,去掉了古典色彩,而代之以一种泛白的、简化的、充满实验气息的色彩,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时空错乱、荒诞,却又真实。他以这种情绪当做绘画的风格载体,以此来表现当代现实社会中人们的多样心境。

墨田:男,1982年生,湖南长沙人,职业艺术家,清华学派成员之一,原名田杨。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师从刘巨德, 杜大恺等多位老师。现居北京宋庄艺术区,艺术创作以水墨为主,作品有《彼岸系列》、 《驻停系列》、《红壤系列》等。其创作手法主要延续两宋院体山水的脉络,并融合进当下人们生活的多种元素,来反映时下人们常常关心、思考的现实问题。其水墨作品不流于简单的形式主义,在具有当代性的同时,又具有很独特的民族特色,是当代新水墨群体里非常重要的艺术家

黄明:男,1978年生,江西上饶人,清华大学学派成员之一,200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壁画专业,获学士。艺术作品多以不规则的外形来描绘所欲表达的事物,内容和形式的特定结合形成有趣的视觉效果。艺术是传递精神的产物,但在他的作品里却被物化了,直面观者的是一件件物品,绘画本身却隐退到图像后面。他对装置和绘画的结合尝试是史无前例的,也是极其具有艺术价值的.

陈露,女, 1983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画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戴顺智教授。2006作品入选第六届中国工笔画大展,2011年获得今日美术馆举办的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铜奖,2013年参加青年艺术100项目。主要作品有《无人之境》系列、《Nothing anymore》系列、《月亮之下》、《Loving strangers》系列等。其作品关注时间流逝与记忆之间的关系,以工笔设色的绘画方式,将颜色一遍一遍地叠加于画面之上,使得这个城市的喧哗与阴郁隐喻在静谧之中,触摸人们内心的安静与温暖。

赖巍,女。1981年12月出生于重庆市。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2004年——2006年任教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现居北京,职业画家。赖巍的作品一直以多材质多形式的情形出现。作品有《梦工坊》系列,《世界模型研究所》系列,《气球》系列等。材质多以纸上综合水性材料、染料和桑蚕丝为主。是当代极具探索和试验精神的女艺术家.

鲍琴:女,1983年生于湖北嘉鱼,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绘画系,擅长工笔画、漆画。主要作品有《小雪》、《梦》、《隐》、《2007的回忆》、《庭院深深》等。其创作注重对现代都市年轻一代内心世界的塑造和微妙的人物情感表达 ,是工笔画界不可多得的新秀.

熊坚,男,1981年生于宜丰县,现工作生活于北京,职业艺术家。200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2007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艺术硕士,导师石冲教授。2013年10月在798季节画廊举办个展。作品以绘画,装置,影像为主,这阶段主要探寻物和物,物和人,艺术语言与精神情感世界构成艺术作品的种种可能性,试图引发当代人的精神觉醒。

蒋西尧:男,1981年生,天津市人,职业艺术家, 清华学派成员之一,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主要作品有\u003c地震组画\u003e等,蒋一直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并用他独有的观看角度向观众解读世界.

马欣:女,1985年生,河北人,职业艺术家,清华学派成员之一,201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硕士学位。主要作品有《“网”系列》、 《流年系列》、《寻找存在系列》等。马欣的绘画形式多样,致力于材料研究,经常在写实作品中呈现出抽象形态,游离于具象与抽象之间,表达对生命情态的真实感知与体验。《流年》、《寻找存在》系列作品通过对身边所熟悉人物的真实模写,呈现当代都市青年的生存状态。马欣善于运用单纯的材料本身通过具象的形态呈现出的画面中斑驳的痕迹,展示生命存在与逝去的美,以其女性细腻的心境传达出生命深层的叹惋与热爱。

徐赫, 男,1982年生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0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室内设计专业,现居长春市,担任万朗艺术中心总经理兼艺术总监。他有多重复杂的职业角色,设计、策划、绘画、但在他看来都是在做艺术,那是对于美的探索、对于美的颠覆、一直在他的想象中做“实验”。他创作的空间不局限于墙面,而要把理性的、情感的、想象的一切“搭建”在空间中,就像搭积木游戏一样搭建出一个精神的游乐场,逐渐营造出一个异样的氛围和阵地。

战金娟,女,1983年生于大连市,现生活于北京,职业艺术家。 2002年全国第二名考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版画系本科;2009年全国第一名考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东西方当代艺术研究。曾于纽约巴黎举办联展,北京举办个展。作品通过多变的视觉图像呈现自我的直觉,有一种当下普遍的精神状态渗透其中,艺术语言新颖震撼、耐人寻味。创作自述:希望能找到一条隐匿直觉的通道,但愿所有行进中的直觉以及直觉的后生物像能有一个好去处。

刘文杰,男,1982年生于湖南省,2005毕业于清华大学大学美术学院版画专业,2010年毕业于法国国立美术学院造型专业硕士。现居住北京。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法国国家街头艺术中心(法国)个展;第十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中国)等,并被艺术机构和私人收藏。刘文杰的作品涉及私密空间的角落,伤害,时尚,戏剧化和无理性,这是一种精神物象。他的作品创造出一种陌生感。既体现了对当下的存在方式和价值的理解。也对当代文明进行了一种普世价值的精神性的追问。

刘鑫源:男,1978生于山西省壶关县,崇贤。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现居北京,圆明园自由艺术家。他在艺术创作上是一个精力旺盛的艺术家,他能够不知疲倦的花样翻新,随心所欲地找到他的童年,他对一切艺术形式都怀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能在他的情感世界里波澜壮阔,并物化为作品。他写书法出入晋魏自成模样;他做版画入选《首届北京国际版画展》,版画作品《高西店村民组画》入选《首届工美杯作品展》并获铜奖;他画油画,一幅《舟》就告诉你:即将到来的世界经济危机;他崇尚:直觉绘画,代表作《明窗净几》一次展览卖掉20幅之多。你问他:“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会告诉你:“我童心未泯”.

陈昱:女,汉族,1988年生于南京,长于北京。1996年作品《和平的使者》被联合国选中,印制成“反法西斯主义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邮票在全球发行。2006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1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获得文学学士。同年保送本校研究生,师从李睦老师。 2013年毕业,入职联合大学。毕业创作《赞美诗》及论文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评为优秀毕业作品。研究生期间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版画专业进修。现居北京,作品材料多样,以油画为主。主要作品有《夜记》系列、《赞美诗》系列、《本子计划》系列、《山海》等,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获奖。作品独立,宁静,以自由奔放的笔法和饱满的颜色,探索在现代文明时代下潜藏的人类的集体潜意识。

李莹:女,1987年生,保定市人。201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并推研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基础教研室攻读硕士学位,导师为李睦教授。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两次赴美考察美国当代艺术和文化。2012年在美国波士顿大学研究生部以访问学者身份跟随John Walker教授学习,并考察美国中部和东部著名的美术馆和画廊区。多张色粉画被私人画廊及私人收藏。油画丙烯画多次参展。纤维装置作品入选 "从洛桑到北京"第七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并到巴西巡展。

孙倩:女,1988年生于北京,2006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201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获学士。同年保送本校研究生。2013年毕业。多幅作品被艺术机构收藏,毕业创作《惊梦》系列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评为优秀毕业作品。主要作品有《逍遥游》系列、《惊梦》系列,《冥境》系列等。孙倩的作品给人带来某种无法言说的情感体验,力图用图像表达生活中此在瞬间却又永恒的生命感悟。画面中交融着人与自然的谐与矛盾。视觉形式给人平和、冷静、空灵的意韵,画面以单纯的、平面化的空间,及某些寓意性的图像片段,表达人类直觉中某种真实与荒诞之间、无意识与有意识之间、理性与感性之间的饺子之境。

刘上:男,1982年生,北京人,国家一级摄影师、《中国汽车画报》艺术总监、中国国家地理影赛评委;毕业于诺森比亚大学服装设计专业;中国出版传媒人才专业委员会会员、美国职业摄影师协会会员、美国摄影学会会员、尼康NPS会员;宝马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客座教授、原时尚传媒集团首席摄影师;IPA 2011年度十杰摄影师、2012时尚传媒集团“年度人物”;Jeep 品牌书《Jeep 凌驾自由》作者,并参与拍摄宾利汽车画册、三菱帕杰罗画册、大众甲壳虫品牌画册、路虎品牌画册、北汽集团品牌画册、MINI品牌画册等等。刘上的作品擅以画面呈现要讲的故事,每次影展,他亦以视觉冲击代替繁冗的文字介绍。

二批艺术家

程晋华:清华学派成员之一,1977年生于山西省。2001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1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师从李睦老师。作品《有形的翅膀》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暗潮》系列获得清华美院优秀毕业作品奖,《从来》入选第四届杭州市国际动漫展,主要作品有《苹果的味道》《偷时间的人》《角色问题》《关于预言》《琥珀日记》《缺席》《病人系列》等,多幅作品被个人及机构收藏。程晋华的绘画很感性,从她的绘画中你可以体会到情绪、可以看到梦境、可以读到诗句。她关注潜意识层面和绘画之间的蛛丝马迹、关注文学和绘画的交融、研究材料不可控制的偶然性。她的作品呈现出来的自我审视的过程,有对自我的肯定、怀疑、发现、追问甚至安慰,构建的世界内敛而沉静,真诚而羞涩。

李华琪:男,1981年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现居北京,职业艺术家。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中国当代现实主义实力派画家。中国书画艺术家创作中心顾问、吴道子艺术馆研究员、清华大学学派成员。作品被中南海、北京大学国家游泳中心北京天文馆等重要机构以及美术馆、艺术机构、画廊、海内外藏家所收藏。其作品注重意境的创造,情景交融是他作品努力表现和追求的东西,用技术和思想再现绘画的高度。

林金福,男,1978年生,龙岩市人,1999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校雕塑系,2006年毕业于清华美院油画专业,师从陈丹青石冲忻东旺等老师,代表作品为《眸》《琴》《烛》作品曾经多次在瑞典以及中国美术馆等国内外展出,并被世界各地的藏家和美术馆收藏,其作品主要以人体和肖像为主,运用写实古典手法,传递出古典的气质以及对人性的关怀!

吕静:女,汉族,1980年12月生,北京人。清华学派成员之一。1996年毕业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师从王常道,衲子,卜希旸等多位老先生,进行传统中国画及书法的学习。

2002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版画专业,获得文学学士。毕业创作《生命》系列被留校。2013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版画年展,中国画艺术家邀请展,高端艺术品鉴赏展等。

毛肖晶:女,1983年8月出生于山东省。2004年以全国第三的成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9年考入清华美院绘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10年任海南大学艺术学院版画系讲师,2012年任职于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至今。同时担任北京藏书票研究会常务理事。作品曾参加第四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大展、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云南省国际版画展、第三届中国高校美术作品学年展、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全国高校版画创作与教学年会展、北京第一届藏书票及小版画巡回展览、“弗闲斋”第四届藏书票邀请展等,并举办“四季物语_毛肖晶版画作品个展”。其作品从中国传统的水印版画入手,以传统的水印工具为媒介,探索水印版画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发展。

孙墨青:男,生于中国北京,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同年攻读硕士。2013年入选巴黎国际艺术城驻留项目,同年策划发起“本子计划(Notebook Project)”(开放艺术项目),现工作生活于北京。主要作品有《云中卷》;《云屋》;《山水演》;《巨木写作》等,曾于巴黎、北京、迈阿密等地举办个展、联展。孙墨青的绘画探讨二维与三维世界在同一画面中存在的冲突与和解。他使单一的空间变得模棱两可,借此来为未知寻找新的栖身之所。另有文字著述《伟大之所以伟大——人类文明传承密码》(华夏出版社,2012年版)

唐诗:男,汉族,1984年1月生,湖南长沙人。2002年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从陈丹青老师,石冲老师,李天元老师。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获得文学学士。同年,毕业创作《汉堡包》选送今日美术馆“2006全国美术院校应届毕业生优秀作品提名展”,获得油画金奖,并被今日美术馆收藏。现居北京,职业艺术家。于2013年加入清华学派,作品主要以绘画、装置、影像等形式,展现出当代人在社会生活里,无知无觉中正常或不正常,理智或过理智的现实状态,从而引发观者思考。

魏达:男,1983年生,湖南长沙人,当代雕塑艺术家,清华学派成员之一。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2009年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雕塑专业,获硕士学位。现居北京黑桥艺术区,艺术创作以青铜雕塑为主,主要作品有《亦山亦水系列》、 《生命系列》、《生音系列》等。雕塑作品利用雕塑语言来表现中国传统哲学对自然和对生命的认知。利用当代雕塑灵活的表现手法将具象的人体与意象的自然相融合,通过人的心灵与自然的照映体现出生命的博大与纯粹。

许金山:男,汉族,1981年出生于山东临淄,当代艺术家,清华学派成员之一。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壁画专业,获学士,2006年执教于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至今。现居济南市,目前艺术创作以镜面刻画与声光电的结合为主,主要作品有《洛丽塔系列》、《镜花水月之缤纷洛丽塔系列》等,是当代艺术的重要代表艺术家之一。其作品有两种不同的画面效果:背光开启,作品是集合绘画和光的综合作品,有着强烈的视觉效果;背光关闭,作品是一面镜子,你可以看到你自己,还有一些淡淡的划痕。

赵桓 女,1984年生,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清华学派成员之一。200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版画专业,获学士,随后公派俄罗斯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10年回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艺术创作以版画,油画为主,主要作品有铜版作品《盛宴》,《我的世界》,版画实验装置作品《迷离的墙》,油画作品《风中的额吉》、《祥云》。作品带有超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不限于材料工具的表现手法,并吸取中西审美形式上的共通与差异,寻求自己与万物的联系。

张文娟 :女,1982年生于天津,200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现居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教师。其作品画面直接利用真实的植物的自然形状作为不断重复的形,再用手绘的笔触将其连接,彼此发生接触,整个制作与绘画过程中都是在观察与学习自然界的”柔顺”相处-----各自完整独立,又无不相连接成一个整体.

朱泳思:女,生于深圳,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获学士,2008年研究生毕业于同所院校,获硕士学位。其作品常描述人们潜意识或苦心虚构世界里看似遥远无边,实则近在眼前的隐而未现的现实,是整体世界的另一面。也是自我意识中不可留存之片段事物的虚构与叙事。她希望将观看和解读的权利交给观众,实现作者与观众的共谋.

简介

清华学派始于1925年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创立。当时由吴宓负责筹备,并先后聘请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四人为导师,李济为讲师,赵万里浦江清为助理教授。同年,朱自清也从浙江省两级师范来到清华中文系任教。

1928到1935年,陆续从外校延揽了大批著名教授,包括文学方面的杨振声刘文典俞平伯黄节闻一多等;历史学蒋廷黻顾颉刚雷海宗等;哲学方面的张申府冯友兰等;社会学方面的潘光旦陈达吴景超等。他们构成了清华学派的二代中坚。

第三代以清华自身尤其是研究院培养的王力(赵元任弟子)、吴其昌蒋天枢刘节(以上为陈寅恪弟子)、贺麟、陈(以上为吴宓弟子)、高亨罗根泽姜亮夫等为代表。

第四代以30年代清华学生为主力,如文学院“四才子”钱锺书夏鼐、吴晗、朱湘,“清华四剑客”李长之林庚、季羡林、吴组缃,以及曹禺杨绛杨联陞、费孝通、王瑶冯契何炳棣等。

第五代多为联合国大会时期的学生,包括殷海光、王浩、季镇淮任继愈朱德熙李赋宁许国璋杨周翰王佐良卞之琳汪曾祺穆旦郑敏等。

缘起

自二十世纪末以降,随着“联大热”的兴起,对晚近大学教育的研究渐成显学;加之对知识分子的研究的继续升温,“清华学派”亦渐为人所关注。陈平原、赵敦恒、黄延复、齐家莹、徐葆耕诸先生在其大作中均已提及此点,且都强调了其重要性,但大多是一笔带过,未及深究。究其缘由,也可理解:一是时间跨度大,史料太多;二是人物谱系庞杂多变,牵涉到的院校甚多,不易把握;此二点为直接的、学理上的原因,而第三点则为隐在的学理之外的原因,特别是涉及到某些政治历史的因素(如“清华学派”的最后嬗变就很难从文化层面获得完全合理的解释)。但是,要研究晚近学术史和教育史,这又确实绕不过这一重要的历史存在。因为这是大学教育的变迁、政治文化嬗变的一个特写和缩影,这不仅与清华有关,而且涉及到几乎所有的一流名校和一流文人学者。而没有相当的史料爬梳、史实考辨,要知其大略已属不易,要有所创获更是难上加难。

涵盖的层面

有学者认为,所谓“清华学派”是指清华文科的教学和学术风格,此一说法自有其道理;但若质言之,它可能有着更丰富多义的内涵。笔者以为,所谓“清华学派”,至少涵盖了如下层面:

1)一个特定的学术(文化)流派;

2)一种治学为文的风格(取向)和文化气质;

3)一种教育模式和办学理念。

在“老清华”中,许多理工科学者亦有相当的人文素养(如华罗庚之擅诗文、顾秀之精文理),善文科、有人文精神者绝不限于文科专业者,那么,所谓“文科”也就不是一个专业意义上的范畴,而是一种素养、识见意义上的标尺。因此“清华学派”确以文科为主,但又不绝然限于文科。就此而言,“清华学派”也就隐然标示了一种新的办学模式(通才教育)和教育理念(精英培养)。

特征

王瑶所提出的“清华学派”三特征为:

第一,既有国学根底又深切了解西方文化;

第二,既不是卫道士,又不是西方文化的搬运夫;

第三,有一大批中西会通的著作。

历程

1925年,清华大学研究院创立,吴宓亲主其事,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四大导师先后登台,清华研究院开始运作;同年,朱自清杭嘉湖平原上,落户清华。朱于五四前后(1920年)在北京大学毕业,仅有本科学历,且主事新文学创作,而无突出学术成果。朱以中学教员身份出任清华教授(年仅二十七),足见清华不以门户、学历为限,勇于吸收新鲜血液,接受新文化的熏陶。自此,“儒林”与“文苑”开始携手,并存于清华。

1928年,罗家伦出长清华,力行“四化”(学术化、民主化、纪律化、军事化),清华脱离外交部而直属国民政府管辖,扩大了办学自主权。至此,清华初具现代综合性大学的格局,其文科建制日臻完善。此后,大批文科名师持续涌入清华,并保持了长期稳定的教职,如杨振声、蒋廷、潘光旦黄节等等。其中多数是甫入清华便径评为教授。而按惯例,教授受聘他校后最初只能是副教授。其气魄之大,冠居全国。

1937年,日寇横行,抗日军兴,众校西迁,清华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三强合一,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地处天子脚下的清华首当其冲,由一个综合性大学改造成一个多科性工业大学。学科建制的根本性嬗变,极大地紊乱了其文化生态;失去学科支撑的“清华学派”元气大伤,颓势日显。

“文革”期间,“清华学派”不仅学科建制荡然无存,且一大批“老清华”大受冲击,离开文化岗位,或老死或病逝,或被边缘化或被卷入政治,如陈梦家自杀(1966年)、李广田去世(1968年)、吴晗自尽、陈寅恪逝世(皆在1969年);冯友兰周一良等加入“梁效”,等等。

1990年代前后,大批“老清华”年事渐高,政界、文界的“老清华”大都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如政界之姚依林、蒋南翔和文界之王瑶俞平伯吴组缃曹禺季镇淮钱锺书韦君宜等均告去世,“清华学派”走向终结。

大致而言,“清华学派”始于1920年代中叶,终于1990年代末叶,时间跨度达七十余年。其最主要的载体乃是清华国学院和清华文学院;文学院中,尤以文史哲诸系为最。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中,“清华学派”形成了相当完整的谱系,而这一谱系又以特定的学思传承而形成了精密的网络。只是,在既有的研究中,对这一谱系的代际界分尚不明朗;而没有对基本谱系的把握,就无法对其脉络有基本的了解。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com/id.php on line 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