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
祭灶是小年主要的民俗活动之一,是中原地区民间影响颇大、流传较广的习俗。祭灶的祭祀对象是司命帝君,灶神在民间又称为“灶君”“灶王”“灶王爷”等,是人们所信奉的较为古老的神明之一。
传说灶神作为常驻人间的家神,身负监察并汇报人间善恶的职责,在“小年”这天他要上天汇报人间善恶。于是人们便在这天对其祭祀,之后烧掉旧的灶神像,意为送灶神上天,等到除夕时再设新神像。在民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因此个别地区祭灶只限于男性。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因为灶神特殊的职责,对人们的言行举止形成了一定的道德约束性,祭灶的习俗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还给予了精神上的慰藉。
历史渊源
习俗由来
“祭灶”最早发源于原始人类对自然力“火”的崇拜,那时火堆与灶互为一体。因此祭灶是伴随着原始先民烧烤食物开始,后来,灶炉趋于完善,司命帝君从火焰中独立出来,自然崇拜逐渐转向人神崇拜。统治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之后,为达到神化其统治、镇服其民心的目的,在记录先秦时期礼制的《礼记·月令》中便记载了“祭灶”被列为国家祀典的七祀(或五祀)之一,受天子和庶人供奉,历代“五祀”都是国祀之一。到了汉代,祭灶成为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南北朝以后,对灶神的信仰已成为民间的习俗。隋唐以来,灶神信仰日益普遍,一直延续到近代。
历史变迁
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祭灶时间大致有立夏(四月)、季夏(五月)、仲夏(六月)、孟冬,《礼记·月令》中提到先秦时期,一年也有四次祭灶,分别为孟夏、仲夏、季夏、孟冬,汉朝时期仍遵循旧制在立夏、季夏祭灶。晋代之后,祭灶礼仪轻于社稷之礼,变得并不普及,改为立夏祭灶,到唐朝,祭祀司命帝君甚至成为大享太庙时的附带活动,一直到宋元时期,祭灶都在立夏。明代之后,对五祀之礼进行了梳理,祭灶时间定为孟夏专祀,岁暮合祭五祀。清代初期仍循旧制,康熙帝厘定礼典之后,官方停止专祀,改为小年夜祭灶,但是清宫对此十分重视,祭灶当天“皆给假回家祭灶”。先秦至清康熙厘礼典之前,各朝都有专门官员主持祭祀,偶有皇帝主持祭灶,直至康熙时期停止专祀。
民间祭灶活动的时间不确定性很强,地域差别也比较明显。据《后汉书·阴识传》载,西汉宣帝时,有个叫阴子方的人,在腊八节(十二月八日)祭灶,后来他“暴至巨富”,祭灶遂成风俗,但祭灶时间仍未确定,到东汉时期仍有夏、春、秋三个时间。南北朝后,南方一带流行腊八节祭灶习俗,成为一年一次祭灶的开始,至宋代,民间逐渐形成了腊月二十四祭灶的习惯,而“北三南四”的时间差则与小年有关。
灶神
灶神起源于古人的自然崇拜,又称为灶王、灶君菩萨、 护宅天尊等,是中国民间较为古老的神明之一。唐朝以后,民间又称“灶王”,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为主管饮食之神。晋代之后,被尊为天地督察使,《抱朴子》中记载,灶神在每月的最后一天会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们的善恶功过,之后民间逐渐将灶君上天汇报的日期演化为“小年”这一天。灶王的身份有多种说法,《五经异义》中认为灶王是颛顼之子“黎”;《淮南子·汜论训》记载为炎帝;《事物会源》记载为黄帝。《后汉书·阴识传》注称其姓张名禅,字子郭;《荆楚岁时记》谓其名为苏吉利,妇姓王名博颊。道教又称司命帝君为“昆仑老母”,另又分东、南、西、北、中五方五方上帝灶君;天、地灶神君等等,但由于过于繁多,未被民间全部接纳。民间所传多为《酉阳杂俎》中所记载的张单。
祭祀仪式
辞灶仪式
在小年这天的黄昏,人们会准备酒、糖果等供品,在厨房灶神排位下祭祀祭祀灶神,之后烧掉旧的灶神像,意为送灶神上天,有的地方还会将糖涂抹在灶神像的嘴部,使其上天后嘴被粘住,免生是非。还会为灶神坐骑撒马料,从灶台前一直撒到厨房门外。之后,等到除夕时再设新神像。在民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因此个别地区祭灶只限于男性。在江浙一带,还有“跳灶王”的活动,由两人扮成灶公、灶婆,驱逐由人所扮的小鬼,在街市沿门奔舞。在河北省盐山地区,祭灶日当天,会有儿童戴鬼面具,仿演傩戏,并放鞭炮取乐。
祭祀道具
灶马
祭灶时离不开的司命帝君像又称为“灶马”,由于各地关于灶神的传说不同,灶马中的灶神形象也各不相同,其中“官灶”是灶王爷一人独坐的形象,一般为无配偶者或饭店所供奉。“双座”是灶公与灶婆同坐,“三头灶”则是一位灶公,左右各坐一位灶婆,神像为站姿的称为“立灶”。民间还有一种在黄纸上简单印制灶王爷半身像的称为“烧灶”,专供无灶者临时祭灶使用,新丧之家则贴“素灶”,即在印刷时,少印一道红色。另外还有一些灶马种附带有文臣武将、男女童子、农历二十四节气等等。旧时,每到年前,凡是有灶台的家庭都会请(买)一张驼螽科回家,贴于厨房墙面或置于神之内,称为“请灶马”。
扎马做轿
民间传说在灶王爷上天之时,有骑马、坐轿等各种方式。在中国北方地区,祭灶时会用高粱秸编扎一匹马,供司命帝君骑用,还配有马鞍和骑马的人,在南方地区则用芦片编制。东北地区还会额外编扎鸡、狗、长梯等,江苏省地区则用红纸折马,各地不一,统称为“扎马”。江浙一带流行用轿子送灶神上天,所谓轿子就是纸糊的竹灯,也称为“善富”。
祭祀供品
中国地大物博,各地祭灶的供品各不相同,其特点皆以甜、粘为主,意在让灶王爷上天说好话或不乱说话。其中必不可少的糖瓜以麦芽糖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又因地域不同分为糖瓜、关东糖、麻糖等。山东省和浙江省地区常用粘糕,陕西省地区会制作糖饼、枣山馍、公鸡等,湖北、江西省等地,豆腐也是祭灶的主要供品之一。福州市祭灶,还会准备甘蔗和荸荠,甘蔗被看做灶王爷登天的梯子,寓意“节节高”,荸荠则取其福州方言谐音,寓意“好运从头到尾”。北方讲究吃彩色水饺,取意于“送行饺子,迎风面”。个别地区,如湖南华容、广西凌云等地,则以素食祭灶,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还有灶前吃灶饼的习俗,按人口将大灶饼分给每人一份,在外的也给其留出一份。
避忌
祭灶时,不能乱说话,言是非。在山西省地区司命帝君神位前不能堆放杂物,菜刀不能对着灶神,忻州市地区认为灶神上天时要清点人数,所以出嫁的女子不能在娘家祭灶。民间认为不能用犬祭灶,也不能让鸡毛、犬骨等物进入灶中。
社会价值
由于灶王有监察人间善恶的职责,因此对古人的言行举止形成一定的道德约束性,使之承当该有的社会贡献和责任。同时,人们通过祭灶来为自己和家人祈祷,从而获得生活平安、如意的内心肯定,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给予了精神上的慰藉。由于祭灶的悠久历史,不同地区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祭祀习俗,这使得该地区的百姓之间产生了许多共同的话题,从而形成一股无形的凝聚力量。祭灶的一系列活动,如灶君舞、灶君歌、糖瓜等,不仅可以享受美食,还具有一定的大众娱乐价值。
诗词作品
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多为“祭灶”着墨,如:宋代文天祥的《小年》、陆游的《祭灶与邻曲散福》、陈藻的《平江腊月五夜作》、戴复古的《春日风雨中》苏轼的《初到杭州寄子游二绝》;元代程文海的《祭灶诗》;清代顾禄的《祭灶诗》、谢学墉的《祭灶诗》、周勤朴的《祭灶》,还有近现代鲁迅的《庚子送灶即事》。其中宋代范成大的《祭灶词》不仅写明了祭灶的时间,还详细描绘了祭品与禁忌。北宋相国吕蒙正的《祭灶诗》则描写了他当时的清贫与心酸。
参考资料
祭灶节.山西省人民政府.2023-01-07
小年“正日子”究竟是哪天?这个答案我给满分!.河南日报网.2023-01-16
辞旧迎新小年忙 名家都如何过小年?.人民网.202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