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山陵园

中山陵园

中山陵园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钟山中茅峰南麓,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辛亥革命领导人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两周王陵总面积约31平方千米,于1926年奠基动工,1933年竣工。

中山陵园是坐北朝南,面朝平川,背靠青山的大型纪念性建筑群体,陵园以轴对称分布。该陵园总设计师吕彦直结合山峦地势,沿一条中轴线将各个孤立的建筑物用石阶、平台和绿化相连,使他们成为一个平面呈“自由钟”形的整体。陵园分前后两部分,前为墓道和碑坊,后为陵门、碑亭、祭堂、墓室等陵墓主体建筑。在陵区范围内还有南京中山植物园、音乐台、光华亭、仰止亭等名胜古迹。

1961年,中山陵园被列为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中山陵园入选“首批中国二十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历史沿革

中山陵园是中国首批受西方现代建筑思想影响而建成的礼制建筑群。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市,南京国民政府决定遵从他生前欲归葬南京紫金山的意愿,选择在钟山南麓建造中山陵园。中山陵园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在中山陵园机构的领导下,受国民政府中国国民党人的直接指导与干预,因此它不仅是一项纪念性建设工程,也是一项政治工程。中山陵园经历了筹备期、建设黄金期、日据破坏期和恢复期这几个阶段,陵园的建设过程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

历史背景

孙中山早年从事革命事业,长期居无定所,流离海外,身体被严重透支。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孙中山受邀从广东省北上主持大局。但到达天津市时,孙中山感到身体不适,医生诊断是旅途劳顿、消化不良所导致的胃病。北上期间,孙中山还在不断工作,病情也在不断恶化。1924年12月31日,孙中山到达北京市后,请了北京协和医院医生为其诊治,最后诊断为“最烈肝病”。1925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对孙中山的病情做了进一步诊断,最后诊断为肝脓肿转为肝癌。为其手术时发现肝部已经硬化,无从切除,乃用镭锭放射,以减轻病痛。后又用中医治疗了一段时间,虽有成效,但其孙中山的精神仍不佳。1925年3月,在孙中山病重弥留之际,对汪精卫等人说自己死后希望归葬于南京紫金山,因为南京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地,希望通过归葬南京提醒后人不要忘记辛亥革命的任务,实现国家独立复兴的政治理想。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

筹备阶段

1925年是中山陵园的筹备阶段,由“北京治丧处”和“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两个机构负责处理孙中山逝世后的身后事宜。在筹建期间,中国国民党人对陵墓本体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了规划设计,从陵墓单体建设投射到陵园的全局规划,将陵园建设的目标定为中国自然公园的模范。1925年4月4日,由汪精卫张静江宋子文等12人组成的丧事筹备委员会成立。

自1925年4月4日起,葬事筹备委员会和孙中山家属代表先后四次登上南京市紫金山勘察墓址,在葬事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中决定将墓址选定于紫金山中茅山的南坡,明孝陵东侧,墓址位置高于明孝陵。考虑到孙中山的政治地位和北京政府颁发国葬命令的支持,国民党想将整个紫金山都纳入到陵墓范围中,希望可以建成可供广大人民前来纪念的开放性自然公园。由于当时军阀混战以及紫金山各地段复杂的产权问题,紫金山的圈地计划受阻。葬事筹备处与内务部、南京军政当局交涉数轮后,直到7月份,终于征得仅1.3平方千米的土地用以建造墓地、墓道及纪念建筑。在对陵墓测绘、圈地的同时还进行了陵墓图案的征求活动。丧事筹备委员会讨论通过了《孙中山先生悬奖征求图案条例》,该征稿条例于1925年5月15日登报公布,通过对应征图案的评选与公开展览,决定采用建筑设计师吕彦直的设计方案建造陵墓。陵园的投资采用政府出资与民众捐资相结合的筹款方式,全部工程由民间营造厂承担。

1925年,吕彦直应征设计中山陵园。为设计好中山陵,他不仅研究国内外皇陵建筑,还数次冲破江浙地区的军阀混战的交通险阻,带着地形图来到中山陵的墓址查看地势。最后他以孙中山先生遗嘱的思想作为设计构思,结合陵墓的功能要求,将陵墓设计成“自由钟形平面”。同年9月吕彦直的设计获得头奖,设计方案被定为陵墓的最终实施方案,吕彦直也被定为陵墓的主建筑师。

建设黄金期

1925年—1937年是中山陵园的建设黄金期,主要由“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和“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两个机构负责中山陵墓及陵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事宜。1926年1月15日中山陵园正式破土动工,历时六年竣工,前后共分三期进行。1926年6月27日,在葬事筹委会会议上首次提出筹备陵园计划,1927年7月20日,陵园计划委员会正式成立。中山陵园的前身是“义农会”的造林地,1927年,正在紫金山林区工作的傅焕光倡议将江苏省所属的紫金山山地划为总理陵园,进行绿化设计。该倡议被批准后,傅焕光先后担任陵园主任技师、陵园组长兼陵园计划委员会委员,负责进行总理陵园的园林建设和紫金山的绿化。

1926年1月15日,第一期工程正式破土动工,由上海姚新记营造厂承包建设。这期工程的修建任务是建设祭堂、平台、石阶、围墙和石坡等,工程应于1927年3月15日完工,但因军事、运输、交通以及监工等问题的影响,1929年3月才竣工。

1928年,国民政府特派迎柩专员赴北京市迎接孙中山灵柩,之后南京成立了“奉安委员会”,在北京和南京两地同时开展南下安葬孙中山先生的工作。

由于第一期工程进程缓慢,所以葬事筹备处决定先招标第二期工程,然后两期工程同时进行。1927年11月24日第二期工程正式开工,由上海新金记康号承包建设。这期工程的修建任务是建设陵门前的石阶、左右大围墙下的石坡、墙脚、墙裙和祭堂平台两旁的铺石面、挖土填土及水沟等。此时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政治时局较为稳定,陵园建设的材料运输以及工人召集等工作都进行的较为顺利,因此第二期工程在规定期限内于1929年的春天与第一期工程同时完工。至此,陵园的主体工程完工,而主持建筑师吕彦直因长期驻场,监督施工,并往返于沪宁之间,最终积劳成疾患上肝肠癌,于1929年3月18日在上海逝世。所以陵园的第三期工程由吕彦直生前的同事挚友李锦沛黄檀甫担任主持建筑师,完成中山陵园的建设。

1929年6月1日,中山陵园举行奉安大典,大典告成,孙中山遗体正式葬入中山陵墓室。同时撤销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处,由总理陵管会接管剩下的葬事事项。

1929年7月2日,在总理陵管委的第一次会议上,决议即日起招标第三期工程。该期工程于1929年8月底正式开工,由上海陶馥记营造厂承包建设,其修建任务是碑亭、碑石、陵门、牌楼、卫士室、休息室和大围墙等工程建设。由于两周王陵马路的完成以及国民政府的支持,工程进展比较顺利。但因1930年9月,运输碑亭中巨型花岗石碑石的过程比较艰辛,使得工程延误到1931年底才正式完工。1932年1月25日,第三期工程通过验收,中山陵园建设至此全部竣工。

日据破坏期

1937年—1945年日据时期,主要由伪“中山陵园办事处”和伪“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两个机构负责中山陵墓及陵园的护卫、管理和建设事宜。自从1937年日军侵占南京后,中山陵园一度无人管理,日军第一军在陵园内乱占房屋,破坏山林,再加上时局混乱,伪机构实无心经营陵园,常以职权之便,窃取陵园资源,使得中山陵园遭到严重破坏。中山陵园由于受到军官学校学生的守护,因此陵墓的主体建筑以及纪念建筑损坏较轻,但其余房屋、道路、苗圃等都被日军毁为平地。

恢复期

1945年—1949年这段时间的中山陵园主要由“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这一机构负责恢复陵园旧观、重振陵园建设事宜。由于抗战结束,国力甚微,陵园重建的募捐情况也不容乐观,恢复计划没能如期完成。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接收中山陵园,并对陵园进行保护和建设。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中山陵园位于南京市东郊,地理坐标为东经118°,北纬32°的紫金山(又称钟山风景名胜区),隶属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名胜区,占地面积为31平方千米。中山陵园东至环陵路,北到宁栖路,西迄太平门、玄武湖,与南京古城墙毗邻,以宁杭公路为南界。中山陵园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

气候

中山陵园地处中纬度,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具有北亚热带气候特征。气候受季风影响,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湿润,冬季降温迅速,年均气温为15.7摄氏度,无霜期长。降水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年降水量为1021毫米,年蒸发量为1558.9毫米。由于森林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使得陵园的气温变化小。

地形

中山陵园位于钟山第二峰的茅峰东麓,山脉呈东西走向,坡向南北,东翼向西南倾斜,海拔约448.9米。山上多为风化后成页状破粒的紫色页岩,土壤属于黄棕壤和黄褐土类。

生物多样性

陵园是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混合生长地区,各类常绿乔木灌木、藤木、草本共有113科600多种。常见的树种有雪松侧柏、法国梧桐等。陵园中还有有350多种梅花品种,万余株的桂花品种。陵园中有64种鸟类,常见的鸟类有大斑啄木鸟、黑枕绿啄木鸟目麻雀等。

景区布局

中山陵园是大型纪念性建筑群体,坐北朝南,平面图呈“自由钟”形。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端,半月形的陵前广场是钟顶的圆弧,而陵墓北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钟摆锤。中山陵园的陵寝建筑以中轴对称的方式分布,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整个建筑群依山势层层上升。以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组成的景观序列分布在陵区中轴线上,由南向北,每个景观序列之间的平均距离为700米,高差70米,有392级台阶,平台10个。陵区范围内还有中山陵音乐台、光华亭、孙中山纪念馆等名胜古迹。中山陵植物景观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种植形式以列植为主,并配以孤植、对植、林植等各种表现方法。

建筑特征

中山陵园的建筑为民国时期的建筑,建筑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用材大多采用白色花岗岩和钢筋混凝土,这也是近代中国第一次运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来仿制传统建筑。屋顶样式主要为重檐歇山顶式,大多覆盖蓝色琉璃瓦。建筑既融合了中西方建筑风格又将中国南北方建筑特点融合在一起,同时建筑与周围环境也融为一体,陵寝建筑形成简洁稳定几何形体的同时又形成陵墓建筑的纪念形体。

主要建筑

中山陵园的平面呈“钟”形状,主体建筑分布在中轴线上。陵区的正南端是半圆形的陵前广场,由南到北的中轴线上依次是博爱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在碑亭到祭堂前平台有八段石阶,每段石阶之间都有一块休息平台,平台上陈列有一系列的纪念品。中山陵园范围内还分布着光华亭、仰止亭、音乐台等纪念性建筑。

陵前广场

陵前广场位于中山陵园的正南端,是一个长约480米的带状平台,平面呈半圆形。该广场主要是陵区迎送来客进出的场所,里面有停车场、花台等公共服务设施。广场由南向北依地形逐渐升高,分别用14级和10级的台阶与花、树、池划分了三层平台。

博爱坊

博爱坊位于陵前广场以北,置于广场台阶顶处的长方形石座之上,是一座花岗岩牌坊。因牌坊上镌刻着孙中山手书的“博爱”二字而得名。牌坊由四柱三门、石横额构成。牌坊上雕刻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彩绘与花纹图样,其装饰纹样元素以受希腊古罗马纹样风格的影响并融合中国传统纹样的蔓草纹为主,坊柱装饰所采用的云纹则是秦汉时期常采用的瓦饰纹样。

墓道

墓道位于博爱坊以北,是一条长480多米、宽约40米的缓坡墓道。墓道分为三道。中道为宽约12米的钢筋水泥路面,左右两道为宽约4.2米的柏油路面。中道和左右两道之间由南向北对称排列着五对长方形绿化带,绿化带各宽9米,里面栽植了两排雪松和四排圆柏

陵门

陵门位于墓道最北端,由三个装有一扇对开的镂花铜制拱门组成。陵门坐北朝南,宽27米,高16.5米,进深8.8米,由福建省花岗岩建造,屋顶为歇山式,上铺宝蓝色琉璃瓦。陵门南面正中门上方刻有孙中山手迹“天下为公”四个金字。陵门前的平台两侧各有一栋三间硬山卷栩平方卫士室和一对高约3米的汉白玉石狮子。该对石狮是1935年7月,当时的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将军在北平定王府购得,赠送给中山文化教育馆,又由该馆转送给两周王陵

碑亭

碑亭位于陵门以北的石阶之上,是一座重檐歇山顶,盖宝蓝色琉璃瓦的方形碑亭。碑亭边长12米,高约17米,由花岗岩建造而成。碑亭四面各有一个拱门,但其北侧的拱门设有石栏,可在此凭栏眺望中山陵祭堂。碑亭外立面的雕纹采用了清式彩画一整一破形式。碑亭内竖立着高8.1米,宽4米,重达几十吨的石碑,石碑由福建省花岗岩雕琢而成。石碑底部的碑座采用波浪纹雕饰。

祭堂

祭堂位于碑亭以北,是中山陵园的主体建筑。祭堂是一座融合中西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长30米,宽25米,高29米,屋顶为重檐歇山顶,盖宝蓝色琉璃瓦。祭堂外壁采用香港花岗岩建造,内部用大理石铺地。祭堂的两侧有一对华表,祭堂前东西两侧的石座上置有一对青铜鼎。祭堂正中有一尊大理石雕刻的孙中山坐像,该雕像是由波兰雕刻家保罗兰·杜斯基在巴黎制成后运到中山陵园,石像下方各面刻有孙中山的革命事迹。祭堂的后壁正中是墓门,与墓室相通。

墓室

墓室位于中山陵园的北端,是半球形封闭式建筑,直径18米,高11米。墓壁用三层材料筑成,外面是花岗岩铺砌,中间是钢筋混凝土,内用妃色人造石贴面。墓室中央是一个直径为4.3米的圆形大理石,石圹深1.6米,四周围有一圈白色大理石栏杆,陵者可以沿着石栏杆绕墓圹一圈瞻仰。墓圹正中有一具用汉白玉雕刻的孙中山卧像。孙中山的遗体,用一具美国制造的铜棺盛殓,安葬在墓圹下5米深的长方形墓穴内。

石阶

中山陵园共有392级石阶,,其中包括了墓道前的72级、迎宾殿前的36级和祭堂前的284级。石阶级数三、九、二既暗喻了辛亥革命胜利的日期,纪念孙中山先生对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也暗喻了当时中国三亿九千两百万的同胞。石阶整体可分为十段,每段都会设置平台,平台上会建有建筑物或陈列相关纪念物。从碑亭到祭堂平台有八段石阶,每段有30-50级不等的石阶,邻近祭堂的三段象征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即“民族、民生、民权”,下面的五段则象征着五权宪法,即“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石阶坡度的设计具有一定变化,邻近祭堂的三段石阶坡度较陡,给人以压抑之感。在祭堂至碑坊的视线中,只能看见石阶看不见平台,而在碑坊至祭堂的视线中只能看见平台,看不见石阶。392级石阶将中山陵陵墓建筑串联在一条空间轴线上,使其成为完整的整体。

孙中山纪念馆

孙中山纪念馆,原名“藏经楼”,位于中山陵墓以东,灵谷寺以西,是中山陵园中的纪念性建筑之一。藏经楼由主楼、纪念广场和碑廊三部分组成,1982年藏经楼更名为孙中山纪念馆。藏经楼是民国时期中国佛教协会筹资兴建,由建筑师卢树森设计,于1935年竣工。藏经楼的主楼是重檐歇山式宫殿建筑,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高20.8米,色彩以红色、黄色、绿色为主色调,建筑风格是仿造清代藏传佛教建筑样式。藏经楼中的东西碑廊歌唱125米,采用左右对称的形式法则,廊壁上嵌有138块嵩山青石碑,碑文是孙中三先生的《三民主义》全文。藏经楼历经劫难,毁坏严重。1985年孙中山纪念馆的主楼修复后,开始对外开放。1986年,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在这里举办了孙中山先生的史迹和著作展览。1987年藏经楼被开辟为孙中山纪念馆后,其僧房和碑廊得以重建。

其他看点

孝经鼎

孝经鼎位于陵前广场南端的正中间,是一座高约4.25米,腹径1.21米,重约5000公斤的紫铜鼎,置于八角形的鼎台上。该鼎是中山陵园纪念性建筑之一,铸于1933年,由中山大学全体师生和当时中山大学校长戴季陶合捐。因鼎内有刻戴季陶母亲书写《孝经》全文的六角铜牌,故称孝经鼎。孝经鼎的外观为圆形,三足两耳,由可拆卸的三节构成。鼎壁的一面铸有中山大学校训“智、仁、勇”三个字,这也是孙中山先生对革命军人的要求。

中山陵音乐台

音乐台位于孙中山陵墓的东南方约200米处,是中山陵园纪念性建筑之一。音乐台占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由关颂声杨廷宝设计,始建于1932年,一年后建成。音乐台依山就势利用斜坡布置,其平面形式借鉴了古代古希腊半圆形剧场的布局,根据使用功能可将音乐台划分为表演区、观众席和围廊三个部分。表演区位于半圆形的圆心处,那里建有舞台,舞台后面建有弧形影壁,台前是月牙形的睡莲池。观众席是以50米为半径的半圆形盆状大草坪,放射形混凝土直径与半圆形圈道将其分割成12块小扇形草坪。音乐台地势较高的半圆形外边缘筑有一条长约150米的混凝土走道。南京森林音乐会、钟山假日音乐会常在此举行。

光化亭

光化亭位于中山陵园东面的小山阜上,是中山陵园纪念性建筑之一。该亭是由中国建筑学家刘敦桢教授设计,始建于1931年,因建造过程中发生意外,于1934年完工。光化亭为八角形,用大理石建成,不敷色彩,为保证石亭的牢固,亭基一直挖到了岩石层。光化亭四周植有梅树、桂花、千头柏,亭子的南侧有一泓葫芦形的水池。

行健亭

行健亭位于中山陵园西南隅道路旁,中山陵陵墓大道与明陵路交界处。该亭由建筑师赵深设计,广州市政府捐建,王竞记营造厂承建,于1933年建成。行健亭的平面图为边长9.3米的方形,亭子是高12米的钢筋水泥结构建筑。屋顶为重檐攒尖顶,上面覆盖蓝色琉璃瓦。行走健亭的四周设有高40厘米的水泥栏杆,可供休憩。

仰止亭

仰止亭位于中山陵园梅岭山下,是中山陵园中唯一一座由个人捐赠的建筑。该建筑由光化亭设计者刘敦桢教授设计,陶馥记营造厂承建,于1932年建成。亭高6.7米,边长5米,亭柱采用朱红色的方形柱体,亭的梁柱、檐枋等都是采用传统彩绘工艺绘制。仰止亭的西侧安葬着该亭捐赠者叶恭绰,其墓碑上刻有“仰止亭捐建者叶恭绰先生之墓”。

开发与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届政府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中山陵园的保护工作。1949年8月,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中山陵园管理处”,和园警大队一起负责保护中山陵园。1951年,中山陵园管理委员会成立。1960年12月,周恩来总理提出指示要保护管理好中山陵园。1961年3月,中山陵园被列为首批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6年,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国家拟对中山陵园进行全面维修,后因动乱的发生,只更换了陵墓屋面损坏的琉璃瓦,并在1974年对碑亭因雷击遭到的破坏进行了维修。

改革开放后,各级政府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前提下,曾多次对中山陵园进行维修与保护。1978年7月31日,国家文物局拨款对中山陵博爱坊、墓道、排水系统、碑亭、屋面、祭堂、墓室等7项工程进行维修,恢复了中山陵博爱坊额匾上的“博爱”二字。1986年,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国家拨款维修中山陵,主要解决祭堂屋面漏水、围墙开裂等问题,并进行了金字出新、琉璃瓦更换、加固花岗石栏杆、铜除锈焊缝、配齐陵门上的梅花空格紫铜门窗零件、油漆门窗、疏通窨井等工程。1982年成立中山陵文史资料研究室,开始在南京市范围内全面查找、研究中山陵园民国建筑档案资料。1999年中山陵园管理局自筹资金实施中山陵园广场交通疏解工程,建成了陵前路,自此,中山陵广场实行步行广场管理。2016年南京市档案馆、南京市城市建设档案馆的中山陵档案基本实现数字化

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山陵园管理局曾多次对中山陵园的主体建筑进行维修与保养。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100周年,中山陵园管理局对中山陵园的祭堂、墓室等建筑进行了全面维护和保养。之后对墓室渗漏部位进行了维修保养。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中山陵园于1991年开始收取门票。2010年中山陵园免费对外开放后,年参观中山陵园的游客数超1000万人,为更好地保护传承中山两周王陵,中山陵园管理局于2015年正式启动《中山陵保护规划》。

相关人物

孙中山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幼名帝象,上学时名文,字德明,号日新,1886年改号逸仙,辛亥革命后常以中山为名。孙中山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政治家和思想家。孙中山的一生都在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而奋斗,以期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的梦想。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推进了中华文化现代化的进程。1894年孙中山先生创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1905年组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创办《民报》,首次提出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即民族、民权、民生。1912年1月,孙中山担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临时政府的大总统,一个月后辞职,后又领导了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战争。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1926年根据孙中山生前遗愿在南京紫金山修建陵墓,并于1929年,将孙中山先生遗体正式葬入中山陵园。

吕彦直

吕彦直(1894年—1929年),字仲宜,号古愚,祖籍在山东省东平县。1894年生于天津市,幼年曾居于法国巴黎数年,喜爱绘画雕塑艺术。回国后进入北京市王城学堂读书,后又进入清华大学学校留美预备部读书。1913年,由北京政府派遣赴美国留学,在康奈耳大学攻读建筑工程专业。之后得到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H.K.Murphy)的青睐和指导。1921年,吕彦直在上海市设立彦记建筑事务。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吕彦直应征设计中山陵园,并获得首奖励,成为中山陵园的总设计师。吕彦直夜以继日地工作,长期驻场,监督施工,最终积劳成疾患上肝肠癌,于1929年因病去世,年仅35岁。为了纪念这位建筑设计家,在中山陵园祭堂西南角浮雕其像,于右任先生为之题词:“吕彦直建筑师建筑陵宫积劳病故,特此纪念”。

傅焕光

傅焕光(1892年—1972年),字志章,1892年出生于江苏省太仓县,是中国林学专家和水土保持学家,也是中山陵园的创建者。1914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中院(高中水平),在该校专科选读一年后,由政府公费派送到菲律宾大学攻读森林管理科,后又在菲律宾大学选读农学,1918年从菲律宾回国。自1928年起,傅焕光先后担任中山陵园主任技师、园林管理处园林组主任兼设计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对陵园的造林绿化作出了科学规划。他将中山陵园划分为森林区、园艺区和植物园三部分,而这一建设的理念和实践,被认为是中国现代园林科学的开端。他把陵园的园艺建设重点放在阶梯墓道和各级平台两侧树种的选择与主要建筑物周围的园景布置上,根据不同环境的需要选择雪松银杏龙柏等树种,还种植了多种菊花品种及其他他盆栽花卉。他在建设中山陵园的同时还参与了陵园周围以及南京市的园林绿化建设。1972年傅焕光安徽省黄山逝世。

重要事件

自1929年6月1日孙中山先生安葬于中山陵园后,曾有许多国际友人和贵宾拜谒中山陵园。新中国成立之后,先后有100多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50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曾拜谒中山陵园。其中苏联作家亚历山大·法捷耶夫康斯坦丁·西蒙诺夫所率领的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是首批到中山陵园前来谒陵的国际友人。

20世纪50年代,波兰德国瑞典匈牙利王国意大利社会共和国奥地利帝国冰岛印度尼西亚尼泊尔叙利亚等多个国家的文化代表团和政府首脑曾到南京市中山陵瞻仰游览。

来中山陵谒拜次数较多的是柬埔寨国家元首罗敦·西哈努克亲王。1960年12月21日,罗敦·西哈努克亲王曾在周恩来总理的陪同下谒拜过中山陵。1971年,西哈努克曾两次晋谒中山陵。

1961年,中山陵园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中山陵园被公布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16年,中山陵园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中国遗产名录

2022年,中山陵园被列入江苏省智慧旅游景区名录。

参考资料

中山陵.中国政府网.2023-05-02

南京市钟山风景名胜区-中山陵园风景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05-02

南京记忆 | 1949年以来中山陵保护情况.南京地方志.2023-05-02

中山陵景区介绍.中山陵园管理局 钟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2023-05-02

孝经鼎.钟山风景名胜区官网.2023-05-02

音乐台.钟山风景名胜区官网.2023-05-02

光化亭.钟山风景名胜区官网.2023-05-02

行健亭.钟山风景名胜区官网.2023-05-02

仰止亭.钟山风景名胜区官网.2023-05-02

孙中山.中国政协网.2023-05-02

吕彦直.东平县人民政府.2023-05-02

傅焕光与中山陵园的绿色情缘.中国档案资讯网.2023-05-02

关于公布2022年度江苏省智慧旅游景区名录的通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江苏省文物局.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