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晟
李晟(727-793年),字良器,洮州临潭(今甘肃临潭)人。唐朝中期著名军事将领,为左金吾卫大将军李钦之子。
李晟出身于武将世家,擅长骑射,勇武绝伦有才能。18岁从军,跟随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征讨吐蕃,号“万人敌”。镇守西疆,防御吐蕃,屡立战功,累迁左金吾卫大将军、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功封合川郡王。后入朝担任右神策都将,宿卫长安。德宗继位后,吐蕃入侵,统领神策军击退敌军。建中二年(781年),率军屡败魏博节度使田悦,后平定河朔三镇叛乱。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后,朱泚于长安称帝,李晟奉命前往奉天(今陕西乾县)勤王,后于兴元元年(784年)收复长安,平定朱泚之乱,因功授予司徒兼中书令。后请命出镇泾州,担任凤翔府、陇右、泾原节度使,兼行营副元帅,爵封西平郡王,稳定西部边疆,防御吐蕃进攻。贞元三年(787年),罢免兵权,进封为太尉兼中书令,后与侍中马燧图形于凌烟阁,于贞元九年(793年)病逝于长安,终年六十七岁,追赠为太师、谥号为“忠武”,葬于高陵县奉正原(今陕西高陵县白象村渭水桥北),后配享德宗庙廷。
李晟现存文章《谏赦李怀光疏》《诛田希鉴献状》和《吐蕃使乞和不许奏》。原国民党陆军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军事史料研究处研究员赵秀昆认为,李晟治军有方,善于以身作则,一生戎马四十余年,历经大小数百战,为天宝的巩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个人生平
年少从戎
李晟出身于武将世家,其祖父两代李恭与李钦均担任陇右军裨将。年少丧父,侍奉母亲十分孝顺,受到家风影响,性格雄烈,善于骑射,勇猛绝伦。李晟十八岁入伍河西军,后跟随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征讨吐蕃,遇到吐蕃猛将据城力战,唐军久攻不下,却伤亡较大。于是河西节度使王忠嗣招募军中善于射箭的军士,李晟应征前往,一箭射杀吐蕃猛将,扬名军中。战后李晟获得王忠嗣重赏,并认为其为“万人敌”的猛将。因受到凤翔节度使高升雅的赏识,被征召担任列将,曾率部平定迭部县(今甘肃迭部)与宕州(今甘肃舟曲)羌族作乱,因功累迁为左羽林大将军同正。
建功西疆
广德元年(763年),凤翔节度使孙志直任命李晟署理总游兵,率部击破党项族羌人,因功被授予特进与试光禄卿,后转任试太常卿之职。大历初年(766年),李晟被凤翔节度使李抱玉任命为右军都将。大历四年(769年),吐蕃围攻灵州(今宁夏灵武),李抱玉派遣李晟解除灵州之围,李晟率领一千唐军快速兵出大震关(今陇县西),直奔临洮县,袭取定秦堡(今甘肃临漳西),焚烧敌军粮草,俘获吐蕃守将慕容姓谷钟,迫使吐蕃撤兵,灵州之围遂解,战后因功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兼任左金吾卫大将军和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之职。
大历八年(773年)十月,节度使马璘被吐蕃围困于盐仓(今泾川县),李晟率部攻打吐蕃军,并将马救出包围圈,因功爵封为合川郡王。因马璘忌惮李晟的威名,派遣李晟入京朝见李豫李豫,后李晟被任命为右神策军都将,负责宿卫京师长安。大历十四年(779年),德宗李适继位,剑南节度使崔宁入京朝见,吐蕃乘机派兵攻打剑南,蜀地震动。李晟被德宗李适任命为太子宾客,统率神策军救援蜀地。李晟率部取道漏天(今四川雅安),连续攻取飞越(今四川汉源)等三城,横渡大渡河,大破吐蕃军,并斩首一千余级。吐蕃战败溃退,李晟率部乘胜追击,并留守成都市数月后班师回朝。
征讨河朔
建中二年(781年)正月,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病逝,其子李惟岳上表欲承袭父职,德宗李适没有允许,后李惟岳联络魏博节度使田悦与淄青节度使李正己起兵。田悦率兵围攻临(今河北永年)和邢州(今邢台市),德宗李适任命李晟担任神策军先锋都知兵马使,与河东节度使马燧、昭义节度使李抱真率军救援临洺。李晟率部与河东骑将李自良、李奉国大败田悦于双冈(今邯郸市西北),田悦军战败后撤兵,唐军斩杀敌将杨朝光。李晟等唐军乘胜追击,与田悦大战于临洺城外,唐军交战不利,李晟率部踏冰渡过洺河,攻打田悦军侧翼,使唐军士气大振,最终击败田悦。
次年,李晟率部又于洹水县击败田悦,并乘胜进攻魏州(治所为今大名县),因功被授予检校左散骑常侍,兼魏府左司马,并获得实封百户的赏赐。当时朱滔与王武俊不满朝廷的赏赐,为支援被唐军围困魏州的田悦,率部反叛并围困赵州(今赵县),昭义节度使李抱真分兵两千唐军镇守邢州,河东节度使马燧不满李抱真分兵欲率部返回,李晟积极劝说马燧,使得马燧与李抱真交好如初。为解除赵州的危机,李晟向朝廷献计,统兵前往定州市与李彦仙汇合,乘机攻取涿州市(今北京)。德宗李适赞同李晟的计策,加授其为御史大夫,并命令禁军将军莫仁、赵光铣、杜季泚归属李晟率领。李晟率部由魏州北上,直取赵州,王武俊听闻唐军将至,率部撤离赵州。李晟与张孝忠汇合,全军在赵州修整三日后北上攻取曲阳县(今正定县),并围困朱滔部将郑景济于清苑区(今保定市),唐军掘水攻城,后于白楼大战田悦与王武俊的援军,张孝忠的义武军进攻受挫,李晟率部大破叛军援军。朱滔和王武俊又亲率大军前来支援,并围困李晟率领的唐军。此后李晟在不利的情况下,对内继续围攻敌将郑景济,对外抵御朱滔等敌将的进攻,每日双方发生数次战斗,与敌相持四个月。后李晟病重,众将商议退守定州市(今河北定州),朱滔等敌将忌惮李晟的威名,不敢派兵追击。
平定泾变
回师勤王
建中四年(783年)十月,泾原士兵在长安发生兵变,拥立前泾原节度使朱泚为帝,德宗李适逃往奉天。李晟病愈正欲统兵再次北上时,接到德宗诏令,让其回师勤王。张孝忠因义武军处于抵御叛将朱滔和王武俊的前线,数次阻止李晟率军回师。李晟留下儿子李凭做人质,又以玉带馈赠张孝忠的亲信,方才赞成李晟带兵回师。李晟率部越过飞狐关(今河北涞源),抵达代州(今代县),德宗李适任命其为检校工部尚书、神策行营节度使,并获赐实封二百户。后经蒲津(今大荔县)到达渭北(今陕西富平),并屯兵于东渭桥(今西安市东北)威慑朱泚。当时,刘德信战败后率部前往渭南勤王,与李晟合兵一处,因军令无法统一,李晟以战败罪斩杀刘德信,并收编其部增强了军队实力。
智对怀光
兴元元年(784年)正月,朔方节度使李怀光率部从河北省回师勤王,屯兵于咸阳市,担忧李晟独当一面会分其战功,便奏请朝廷欲与李晟合兵,后德宗李适下诏命令李晟移营。李怀光迟迟不肯出兵攻打朱泚,李晟愿做先锋建议速攻长安,但李怀光拒绝。当时,神策军的赏赐多于其他军队,李怀光奏请诸军要赏赐均等,欲让李晟因削减赏赐失去士兵的拥护。于是德宗李适派遣翰林学士陆贽前往军营,命令李怀光与李晟共同决定。李晟认为李怀光身为元帅,此事应由其决定。李怀光见无法为难李晟,只好作罢。
李怀光屯兵咸阳八十余日,德宗李适数次催促其出兵,李怀光以等待时机为借口不肯出战,并暗中与朱泚联络。李晟担忧军队被李怀光吞并,暗中奏请移驻东渭桥,但德宗并未赞成。李晟认为李怀光叛状已明,应早做准备,请求派遣裨将赵光铣、唐良臣、张分别担任洋、利、剑三州刺史,保持汉中市与蜀地畅通。这时吐蕃欲出兵帮助唐廷消灭朱泚,于是德宗李适打算前往咸阳督战,李怀光担忧朝廷欲夺其兵权,加速叛乱。李晟假传诏令率部移驻中渭桥,摆脱李怀光的控制,数日后,李怀光吞并坊节度李建徽和神策将杨惠元的军队,德宗李适逃往梁州(今陕西汉中),后任命李晟为尚书左仆射和平章事。
收复长安
李晟孤军独挡强敌,对李怀光既深加戒备,又不断周旋,因缺少粮草,派遣官吏征收渭北地区的赋税。由于李晟的忠义感动人心,当时京师附近戴休颜的奉天军、韩游瑰的宁军、骆元光的华州军、尚可孤的神策军,全部归属李晟指挥管辖。李晟又给李怀光写信,劝其攻打朱泚戴罪立功,但李怀光不从,因粮草将尽,又担心会被李晟偷袭,便于三月率部移驻河中(今永济市)。途中李怀光纵兵劫掠,部将孟涉和段威勇不满李怀光的做法,统领数千人归顺李晟,后李晟被任命为河中、晋慈隰(xí)节度使,京、渭北、鄜坊、丹延节度招讨使。
德宗李适欲前往西川,李晟认为德宗应屯驻梁州,以安天下人心。四月,李晟被任命为京畿、渭北、鄜坊、商华兵马副元帅。李晟与将士同甘共苦,用大义激励军心,全军将士毫无怨言。有将士从长安中逃出,认为朱泚等人将会失败,士气大振。五月三日,李晟统兵抵达通化门,敌将不敢出城迎战;次日,李晟召集诸将商讨作战计划,众将认为应先攻外城,占据坊市,后攻取宫城,李晟认为要集中兵力攻打皇城。二十五日夜晚,李晟从东渭桥移驻光泰门,指挥唐军攻城,朱泚趁李晟立足未稳之际,派遣部将张庭芝、李希倩率部出战,被李晟派遣部将连败两次,唐军乘胜攻入光泰门。
次日,李晟否决众将等待西边唐军到来,实施左右夹击之策,后于二十八日屯兵光泰门外发动总攻,先派遣将士夜间拆除二百多步皇宫城墙,敌将以栅栏堵城,李晟派遣部将史万顷拔栅率先攻入,王率领骑兵跟进,其余唐军分道攻城,迅速攻破敌军防线。白华门外敌军上千骑兵从唐军背后冲出,李晟亲率上百骑兵驰援,敌军看到李晟后溃逃,唐军追杀大破敌军。朱泚率余部逃出长安,李晟派遣部将田子奇追击,其余敌将相继投降。当天,李晟入城并屯兵于含元殿前,号令诸军秋毫无犯,后斩杀敌将李希倩等追随朱泚叛乱之人,表彰坚守臣节不屈从者。收复长安的消息传到梁州后,德宗李适授予李晟司徒兼中书令,并获赐实封一千户。德宗返回长安,李晟前往三桥拜,德宗驻马亲自慰劳他。后赠李晟之父李钦为太子太保,其母王氏为代国夫人,并赐予其府宅、良田、园林等赏赐,并于东渭桥为其立纪功碑,由皇太子手书。
防御吐蕃
收复长安后,李晟认为泾州(今甘肃泾川)临近边疆,为军事重镇,多次发生兵乱,上书自请出镇泾州。于是德宗任命李晟为凤翔府、陇右、泾原节度使,兼行营副元帅,晋升为西平郡王,获实封一千五百户的赏赐。八月,李晟抵达凤翔区,处理杀害前凤翔节度使的武将十多人。当初朱泚之乱时,泾州兵将杀害节度使冯河清,另立田希鉴为帅,李晟奏请严惩凶犯,后其以巡边为由,突至泾州,田希鉴前来迎接,李晟杀死田希鉴等三十余位屡次为乱的边将,并推荐吐蕃畏惧的李观担任泾原节度使。
当时宦官尹元贞持节巡视大荔县(今陕西大荔)和华州(今华州区),却擅自前往河中抚慰李怀光,李晟弹劾尹元贞假借皇帝命令,欲为叛乱元凶李怀光脱罪,并认为李怀光具有五大不能赦免的理由,并愿统率五千精兵攻打李怀光,但德宗将此事交给马燧和浑瑊(jiān)处理。吐蕃国相尚结赞忌惮李晟,认为唐朝名将,只有李晟与马燧、浑三人,于是实行反间计,派遣使者与马燧求和,利用会盟俘获浑瑊并嫁祸给马燧。贞元二年(786年)九月,吐蕃兴兵攻取陇县(今陕西陇县),抵达凤翔区,并不劫掠,欲离间李晟。李晟命令部将王佖统率三千精兵埋伏于阳(今千阳县),出其不意偷袭吐蕃中军大获全胜,仅尚结赞逃脱。次月,李晟再派部将攻取吐蕃摧沙堡,斩杀守将扈屈律悉蒙,后尚结赞遣使求和。十二月,李晟回京朝见德宗,奏请出兵攻打吐蕃,得到宰相韩滉支持,但德宗认为这是边将欲邀功,没有赞成。
晚年去世
贞元三年(787年),韩病逝,张延赏担任宰相,李晟与其不和,欲以刘玄佐和李抱真取代李晟负责西北边防,德宗赞同张延赏之策,罢免李晟的兵权。次年三月,李晟被拜为太尉兼中书令,后浑瑊与尚结赞于平凉会盟,被吐蕃派兵劫持,只有浑瑊一人幸免。
贞元五年(789年)九月,李晟与侍中马燧前往延英殿觐见德宗李适,后李晟获得嘉奖,并被德宗图形于凌烟阁之上。贞元九年(793年)八月,李晟病逝于长安,终年六十七岁。德宗知晓后废朝五日,命令百官亲往李晟府邸吊唁,并让京兆尹李充负责处理李晟的丧事,追赠其为太师,谥号为“忠武”,葬于高陵区奉正原,后于元和四年(809年)配享德宗庙庭。李儇李逃往蜀地时,仓部员外郎袁皓收集李晟的功勋事迹,编撰成《兴元圣功录》,赐予并激励武将。
个人作品
李晟现存作品三篇,收录于《全唐文》,为《谏赦李怀光疏》《诛田希鉴献状》《吐蕃使乞和不许奏》。
军事思想
李晟治军有方,所率部队战斗力较强,治军主要采用四大方法:一以忠君爱国的思想教育部将,坚持以忠于朝廷为目标,这是李晟治军的根本要求;二以严格纪律整肃部队,坚持以军纪为先,对百姓秋毫无犯;三坚持赏罚分明来激励士气;四坚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李晟在战斗中经常身先士卒,与士卒同甘共苦。
李晟用兵方法出色,强调兵在精而不在多,善用少而精的部队是李晟用兵最大的特色,灵州之战,舍弃五千精兵选择一千,实施突袭取得胜利;善于攻心战术,瓦解敌军士气;以敌情与地形等因素,采用主动灵活的战术,是李晟用兵的另一特色;善用集中兵力攻敌一点,直捣腹心。
人物评价
后晋刘昫在《旧唐书·李晟传》中认为,李晟忠于君王、擅长应对敌情,是一代贤将,但德宗识人不明,缺乏君主的气量,导致功臣遭受谗言。李晟天资聪颖,英勇善战,面对国家乱局,能够力挽狂澜,拯救江山社稷。
北宋的宋祁在《新唐书·李晟传》中称赞,认为在朱泚占据长安、李怀光占据咸阳、河北三镇兵变、李纳控制河南等不利局面下,李晟没有粮草却孤军对抗群敌,以忠义感动士卒,率领军队攻入长安,却秋毫无犯,这是仁义之师。虽然再造唐室,却不能被君王信任,这是悲哀的事情。
唐德宗李适在《西平王李晟东渭桥纪功碑》中评价,认为李晟拥有时运昌隆之战略,有平定战乱的功勋,国家转危为安,李晟称得上是保卫唐朝社稷的功臣。在《画中宗以后功臣於凌烟阁诏》中认为,李晟平定叛乱,率部勤王,光复唐朝宗庙,是与郭子仪齐名的功勋。在《答李晟遗表手诏》中评价李晟,认为他保佑唐室,扫荡群雄,收复京师,忠诚之心感动人心,德宗能够平定叛乱,都是李晟的功劳。
盛唐名将王忠嗣评价李晟为“万人敌”的猛将。同时期的对手吐蕃相尚结赞认为,李晟与马燧、浑瑊是唐朝的三大名将,如果不能除去三人,一定会成为他的忧患。
北宋名臣李惟清认为,李晟与卫青、霍去病、郭子仪一样,都是让西北畏惧的名将。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认为,李适因为拥有李晟、马燧与浑瑊的忠心效力,即便李怀光反叛,也不敢攻打德宗而选择逃往河中。
原国民党陆军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军事史料研究处研究员赵秀昆于《中国军事史》编写组时认为,李晟治军有方,一生戎马四十余载,历经大小数百战,为天宝的巩固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后世地位
贞元五年(789年),唐德宗李适将李晟图形于凌烟阁。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朝依照唐朝惯例,设置武庙配享古今七十二名将,其中包括李晟,其他入选的中唐名将为郭子仪与李光弼。
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以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历代帝王庙,李晟位列其中。
轶事典故
万人敌
李晟入伍后,曾经跟随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出征攻打吐蕃,遇到吐蕃猛将凭城据守,唐军攻打城池死伤较大,王忠嗣看到此种情形,便下令召集军中以射箭出名的士卒。李晟听说后应征而去,面对吐蕃的守将,李晟一箭射杀对方,唐军将士士气大振。王忠嗣对李晟厚加赏赐,同时称赞他是万人敌的猛将。
劝合二帅
河朔三镇叛乱后,李晟与马燧、李抱真共同出兵攻打田悦。后面朱滔、王武俊不满唐廷的赏赐,起兵响应田悦并派兵围攻赵州。李抱真听说这件事后,便派遣两千唐军防守邢州,马燧知道后非常生气,便要带兵返回山西省。这时李晟出面劝解马燧,认为三人都是奉诏平叛,李抱真因为赵州与邢州相邻的缘故,这才选择分兵驻守,但其主力精锐全部都留下来,对战局没有太大影响,如果马燧统兵撤离,这不是处理国事的最好方式。马燧听到李晟一番言论后,便幡然醒悟过来,并主动前往李抱真军营,最终两人抛弃前嫌、和好如初。
效慕前贤
李晟前往凤翔府任职时,曾对部将们表达出仰慕魏徵的事情,认为他敢于直谏,这是忠臣的体现,帮助李世民取得超越尧舜这些明君的政绩。行军司马李叔度认为那是文臣的职责,李晟德高望重,不需要追求这些东西。李晟却否定这种想法,认为他有幸出将入相,如果明哲保身不说话,这不是帝王需要的臣子,李叔度听后非常惭愧。此后李晟每次上朝,都能够对得起他为人臣子的操守,却从来不居功自傲。
荧惑守岁
李晟屯兵渭桥之时,天空出现火星冲撞木星的异象,持续很久才消失,这时手下部将前往府中祝贺,认为异象消失,说明国家的好运要到了,火速出兵一定能够胜利。李晟认为帝王遇到了危险,臣子们应该尽全力勤王,不应该考虑天象。于是告诉手下部将们,之前士大夫劝他出兵,他不敢拒绝,一般人只会命令他人做事,却从不考虑让他人知道为何这么去做,如果天地五行运转不正常的话,难道军队就要选择不战而直接屈服敌人。众将都认为他们没想到这些道理。
奏戒吐蕃
李适时,吐蕃国相尚结赞向唐廷求和,并想让侍中浑瑊担任会盟使。后面浑瑊从长安出发,李晟认为此次会盟场所要早好戒备,但张延赏上表却认为李晟不想双方会盟成功,这才让浑瑊早做戒备,如果有猜疑便不去,会盟不会达成,因此德宗嘱托浑瑊不要有猜忌之心。等到会盟日期定下来后,李晟却痛哭起来,因为他长期在西疆防备吐蕃,对吐蕃十分熟悉,这才会奏报德宗要戒备吐蕃,害怕朝廷会被欺骗。后面会盟之日,吐蕃埋伏重兵偷袭浑瑊等人,唐朝会盟团队却完全不知情,最终只有浑瑊一人逃出,其余唐军不是被杀就是被俘。德宗在会盟这天非常高兴,认为会盟达成边疆就会稳定,但柳浑却非常担心,认为吐蕃不可信,李晟非常赞同柳浑的看法。德宗听说后非常生气,认为柳浑是书生,不懂边疆战事,李晟怎么能够有这种想法。二人赶紧叩首请罪,没过多久,吐蕃劫掠会盟使团的消息传到长安,德宗非常吃惊,询问柳浑他如何料敌如神。
西平礼法
李晟的女儿嫁给吏部侍郎崔枢为妻。某次李晟过生日,大宴宾客,宴会中间,有个婢女进来对李晟女儿说了几句话,然后她退席而去,过了一会儿才返回,李晟看到后便询问女儿,这时女儿便告诉李晟是婆婆身体不舒服,已经派人回去照顾了。李晟听后大怒,认为女儿在婆婆生病时不去亲自照顾,反而回家为父亲过生日,这是不对的。便将女儿赶回家照顾婆婆去了,并且随后也前往女婿家去问候,为没能教育好女儿而道歉。大家听说这件事情,都非常敬佩李晟,认为功勋之家,李晟教育子女是最重视礼法的。
家族成员
墓碑
李晟墓
李晟墓位于陕西省高陵区白象村渭水桥北偏东。朱泚之乱时,李晟率兵勤王曾屯兵于东渭桥附近,最终李晟收复长安,迎回李适,死后便葬在当年屯兵之地。墓冢呈圆锥夯土堆,高为5米,直径为15米,因渭水北移的缘故,李晟墓距离渭水仅有25米,部分墓道已经落入渭水之中。至21世纪初,墓前仍有明清时修墓冢碑三通,以及明刻石狮一对。
神道碑
李晟神道碑又称为“唐西平王李晟神道碑”,原本立于李晟墓前,高为4.36米,宽为1.45米,立于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由裴度撰文,大书法家柳公权书写,人们从撰者、书者与碑主而言,俗称它为“三绝碑”。明朝时为防止碑身落入渭水,将此碑迁移到李晟墓西北约200米处,至21世纪初依旧保持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