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食虫类:Serpentes)有鳞目蛇亚目爬行纲的总称,其体型细长,四肢退化;无皮毛,全身被鳞,舌头细长而深分叉,可以伸缩。该亚目有两个分支:真蛇下目(Alethinophidia)和盲蛇下目(Scolecophidia),包括29个科,523个属,共3691种。中国有13科72属239种。

蛇是世界性分布,除了北极地区、南极洲冰岛、爱尔兰、新西兰和某些海洋小岛外,各大陆都有分布。蛇喜居于温暖潮湿、气候温和、植被茂盛的环境中,主要捕食活物,包括低等的无脊椎动物(如蚯蚓、蛞蝓)、蛇、鸟、鱼、蛙、蜥蜴以及昆虫等,甚至小型兽类,鲜少吃植物。

2021年,有39种蛇类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3年,有257种蛇类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有200种蛇类被纳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蛇类具有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还可以用作工艺品,部分蛇类被当成宠物饲养。“蛇文化”在世界历史中源远流长,可追溯到上古时代。许多国家都流传着关于蛇的神话传说,将蛇视为神灵,当作信仰来崇拜。

起源演化

蛇拥有贯穿晚白垩世至新生代的丰富化石记录,是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从晚白垩世开始,蛇的化石记录密集且连续,因此是研究脊椎动物分支的环境变化与生物进化之间的历史关系的重要数据。蛇处于脊椎动物演化的关键节点,具有高度特化的重要表型,如四肢缺失、脊柱延长等,被视为脊椎动物演化史上一个独特的类群。大多数蛇化石由孤立或相关的泄殖腔前椎骨组成,相对于其他有鳞目动物,蛇具有形态复杂且独特的椎骨形态,是研究动物复杂性状形成机制的理想物种。

蛇的祖先是洞栖蜥蜴,是四足类动物,即包括两栖动物爬行纲和哺乳动物在内的四肢脊椎动物。只有蟒科和蚺科拥有被称作“残足”的后肢和骨盆残迹,它们有着特殊的移动颅骨结构,可以张开令人生畏的大嘴,吃下比它们的头部直径还要大的食物。但是在现存蛇类中,骨盆带已经没有和脊柱直接接触或完全消失。无论是现存蛇还是蛇化石,都没有前肢或前肢带的痕迹。蟒蛇和蚺蛇为什么具有后肢也仍有疑问。如果后肢是蛇类祖先的标准,那么可以认为这两类蛇的高级解剖结构仅仅是表面上与现代蛇类相似。另一方面,蛇化石上短粗的四肢可能揭示了进化的逆转,具有先进头骨的蛇类重新获得祖先身上丢失或高度退化的后肢。

最古老的蛇化石来源于大约7000万到9500万年前的白垩纪中期。在白垩纪中期,陆生蛇和水生蛇都有出现,在海洋环境中发现的化石比在陆地沉积岩中发现的化石要早800万年,哪一种蛇首先进化存在争议。一条被发现并命名为“Najash rionegrina”的蛇化石支持了蛇起源于陆地而不是海洋的假设。它比所有有肢化石蛇都更接近于更高级的巨口蛇(macrostomatan),是已知的最原始的蛇。其骨支撑着骨盆带,胸腔外具有健壮、功能性的后肢,而且生活习性完全是陆行性的。另一种基于生物形态学的假设认为,蛇类与巨蜥类的祖先其实是沧龙——一种存在于白垩纪并已经灭绝的水行性爬行类生物。

蛇类最先分化出的类群为盲蛇,在距今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早第三纪分界点,灭绝事件提供了大量生态位,使蛇类能够快速增长。由于环境变化,蛇的祖先开始穴居生活。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其阻碍行动的四肢逐渐被淘汰。在后续演化中,因视力所限,部分蛇进化出其他定位猎物的能力,如感知红外线。后来,蛇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南极洲以外的陆地、海洋、森林、高原和荒漠,都有它们的踪迹。

命名与分类

蛇在词源上是一种“爬行”动物。这个词来自拉丁语“serpēns”,也是古法语“serpere”现在分词的名词用法指“爬行”。截至2023年,在国际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中,蛇亚目被分为两个分支:真蛇下目和盲蛇下目,真蛇下目有24个科,盲蛇下目有5个科,共计523个属,3691种。各科具体如下:

但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中,蛇亚目的具体分类情况有一定差异,如《中国爬行纲校正名录》中表明,有鳞目蛇亚目13科72属239种。其与《中国蛇类》相比,蛇亚目新增、恢复或提升了17属,合并了9属,变更2属,新增、恢复或提升了37种,种的属级分类阶元变动1种。科级分类阶元方面,不少人认为原游蛇科(Colubridae)不是单系,而应该被拆分为游蛇科(Colubridae)、闪皮蛇科(Xenodermatidae)、钝头蛇科(Pareatidae)、水蛇科(Homalopsidae)和鳗形蛇科(Lamprophiidae)等。不过无论是形态学还是分子系统学的研究,业内均认为蛇亚目为单系群。

形态特征

整体形态

蛇体型细长,四肢退化,也无带骨和肢骨,只有少数种类体外有后肢和腰带的残迹。尾适度,不同物种长度有差异。没有皮毛和羽毛,体覆以角质鳞片,定期蜕皮,蛇蜕完整。蛇的身体鳞片紧密排列,相互重叠,形成对角线。腹侧的鳞片比蛇背上的鳞片宽,通过肌肉附着在肋骨上,因此蛇可以通过在肋骨上来回移动的鳞片来滑行。现有记录最巨型的蛇类是生活于古新世的泰坦巨蟒(Titanoboa),长度达13m,其化石被发现的年份是2009年;体型最细小的蛇类是卡拉细盲蛇(Leptotyphlops carlae),长度约只有10cm。

雌雄差异

蛇类的性别二态性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体型大小和比鳞片数量和形状,器官或腺体的位置和大小,体表颜色和身体气味。在大多数蛇类物种中,雌性的体型大于雄性。体型越大,雌蛇产卵和储精的能力越强,生育率越高。因此在自然选择中,体型更大的雌蛇更具繁殖优势。体型较小的蛇运动能力更好,降低了其维持身体的代谢成本。然而,在交配季节,体型更大的雄蛇在交配竞争中更占优势。蛇类雌雄异体,一般雄蛇尾基部略膨大,尾较长。

体内构造

蛇没有耳孔,也无鼓膜、鼓室和耳咽管。没有活动眼睑,眼外均罩一层由上、下眼睑愈合形成的透明薄膜。颅骨简化,泪骨、轭骨、方轭骨、上翼骨以及后额骨消失,额骨及顶骨侧突下延而脑匣完全封闭。舌头细长而深分叉,可以伸缩。与锄鼻器接触,舌能完全缩入舌鞘中。下颚骨与一组有弹性的肌腱和软骨连接,鄂部可以广角度开合,许多物种能将颌张开成近180°。大多数蛇有两排上牙,上颌骨、腭骨与翼骨疏松地联结于脑颅上,其上倒钩似的牙齿攫握住猎物后,这些成对的骨骼开始前后交替移动,慢慢地将猎物推进喉咙,便于吞下。

蛇体内成对的内脏器官往往呈线性排列或者一侧退化,大多数蛇仅有一个肺,通常是右肺,左肺减小或消失。心脏位于身体的前三分之一,是三腔心脏,有两个心房,仅有一个心室。椎骨的数量比大多数脊椎动物多,多达141~435枚,有前、后关节突。尾椎的脉突不在腹面会合,无膀胱,躯干与尾之间以一个呈横裂的泄殖肛孔分界。

感觉系统

蛇的视觉并不好,因为没有外耳,蛇的听觉也不发达。它的内耳能十分敏锐地接受地面震动传来的声波刺激。蛇的嗅觉相当发达。但是,蛇并非通过鼻腔来嗅闻,而是用舌头捕获空气中的颗粒,并将这些颗粒带入位于口腔顶部的梨鼻器中。蛇的头部两侧鼻孔和眼之间,有一深凹为颊窝,因其对红外线特别敏感,故称为“热感应器”,可以帮助它们探测微小的温度变化,并捕食动物。

生殖系统

蛇的生殖器官不对称排列,右侧器官比左侧器官更大。在成熟的雌性卵巢中,卵巢内含有透明、大小不一的卵泡,无初级卵黄发生和次级卵黄发生阶段的卵泡。仅在在未成熟的雌性卵巢中有初级卵黄发生阶段的卵泡。输卵管连接卵巢、子宫阴道,前段是喇叭结构,具有伸缩性,并在排卵期间接收卵子。子宫形状像沙漏,是负责胚胎发育的场所,有多个腔室,可以保留卵子或胚胎。阴道前面有一段长而没有褶皱的子宫区域,是可以用于雌性长期储存精子的结构。雄性尾基部两侧有一对交接器——半阴茎。半阴茎上有许多肉质凸起和骨化小刺,表面有一个沟槽,用于输送精液,称为精沟。

消化系统

蛇的消化系统分为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管起于口腔,止于泄殖腔,是一条长而各部位的口径具有一定差异的长管,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泄殖肛腔等组成。消化腺包括肝脏、胰脏、毒腺和唇腺等。蛇的泄殖腔是消化、生殖和排泄的共同结构,没有膀胱,故蛇的尿液和粪便一起排泄。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蛇是世界性分布,除了北极地区、南极洲冰岛、爱尔兰新西兰和某些海洋小岛外,各大陆都有分布。

栖息环境

蛇类适应了其广泛活动范围内的所有栖息地,除了常年积雪的山顶。它们尤其喜爱生活在温暖、水分充足和植被茂盛的环境中,但从干旱沙漠到开放海洋的气候范围内都有它们的踪迹。蛇类祖先居住在温暖潮湿、气候温和、植被繁茂的环境中(现今的特点是热带亚热带阔叶林生物群落,但是白垩纪中期并不存在常绿阔叶林),这种生态偏好贯穿了蛇的大部分早期历史。

穴居生活

主要生活在地面以下洞穴的蛇类,称为穴居蛇类。一般是较为原始和低等的中小型蛇类,如盲蛇科、闪鳞蛇科。通常白天居于地下洞穴内,仅在晚上或阴暗天气出来活动觅食。这类蛇通常是无毒蛇

地面生活

大多数蛇类都是营地面生活,在地面上行动迅速。它们也栖居在洞穴里,但觅食活动不仅仅限于晚上。例如,生活在山区的有:游蛇科紫沙蛇眼镜蛇科的丽纹蛇属,蝰科蝮蛇属和烙铁头属中的大部分种类。生活于平原丘陵的有:眼镜蛇科的环蛇属,科的蝰蛇等。生活于沙漠或戈壁地区的有:沙蟒花条蛇。有许多蛇在山区、平原及丘陵地区都可遇到。

树栖生活

树栖生活的蛇类大部分时间栖居于乔木或灌木上。如忧遁草金花蛇属绿瘦蛇(Ahaetulla prasina)等。

水栖生活

大部分时间或终生生活在水中的蛇类,称为水栖蛇类。依其生活水域的不同,又有淡水生活和海水生活之分。淡水生活指的是大部分之间在稻田、池塘、溪流等淡水水域生活觅食的蛇类。如中华水蛇(Myrrophis chinensis)、铅色蛇(Hypsiscopus plumbea)等。海水生活指终生生活在海水中的蛇类。如海蛇亚科的前沟牙类毒蛇。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食性

蛇类根据其食物类型可分为寡食性和广食性。寡食性也称狭食性,指只吃某一类食物或者只吃一、两类食物的蛇类,如盲蛇类、钝头蛇类、脊蛇类、后棱蛇类、水蛇类、海蛇类等。其中只吃一类食物的也称单食性蛇类,如中国钝头蛇只吃陆生腹足纲,脊蛇只吃蚯蚓,后棱蛇只吃水生环节动物门。广食性蛇类指捕食三类以上食物的蛇类,如眼镜蛇属蛇类、蝮蛇类、广义竹叶青类等。广食性蛇类捕食猎物取决于其栖息环境,也和季节性食物数量变化有关。

蛇是肉食性动物,主要捕食活物,食物范围很广,包括昆虫、管状蠕虫、鱼类、两栖动物爬行纲(蛇、蜥蜴)、小型鸟类和兽类等。蛇吃植物十分罕见,但曾有人见到蟒蛇吃芒果或番茄。亲缘关系相近,譬如同科或同属的蛇类,食性可能相似,但也可能不同。例如中国钝头蛇(Pareas chinensis)与同属的横纹钝头蛇(Pareas margaritophorus)及广东钝头蛇(kuangtungensis)均吃陆生软体动物,而后棱蛇属中山溪后棱蛇(Opisthotropis latouchi)以吃蚯蚓为主(93.90%),但墩后棱蛇(Opisthotropis kuatunensis)却未见有吃蚯蚓者。亲缘关系较远,譬如不同属或不同科的蛇类,往往有食性相同者。例如山溪后棱蛇黑脊蛇(Achalinns spinalis)、翠绿蛇(Cyclophiops major)分隶三属,但此三种蛇都是几乎全吃蚯蚓;游蛇科灰鼠蛇、眼镜蛇科的眼镜蛇、科的三种蛇,食物中都包括蛙及哺乳动物。

捕食方式

有些蛇类可以施展蕴含毒素的咬击,这是为了在进食食物之前先把它们制服或杀死,方能放心地把对方吞进体内。本身没有分泌毒素的蛇类,则主要以身体挤压猎物致死;更有些蛇类会把仍然未断气的猎物直接吞下。蛇类具有特殊的颅骨结构,可以吞吃比自己头部大几倍的食物。现存的大多数蛇类仍保留与早期蛇类相似的摄食行为。

进食周期

蛇的进食频率与繁殖行为密切相关。每年七、八、九三个月,蛇类捕食活动进入活跃期,且食量很大,当进入秋季,气温不断下降,蛇类冬眠前大量捕食,并以脂肪形式在体内贮藏营养,到了秋末冬初已经很少捕食,渐渐入蛰冬眠,不食不动。

节律行为

蛇类均属于变温动物。由于蛇的机体热传达率高,代谢产热水平低,且没有保温构造和调节能力,决定其体温的热量主要由外界环境取得,因此环境温度对蛇的影响十分显著。蛇在其适应温度范围内活动。陆栖蛇类在严寒冬季一般寻找干燥且阳光充足的地下洞穴冬眠,在酷暑盛夏时通常在近水而凉爽地带。蛇一年有两个活动高峰,第一高峰出现在晚春初夏,第二高峰从初秋至中秋节,此时蛇类多外出觅食或寻找合适的繁殖地。

蛇对光照的趋避程度可分为昼行性如眼镜王蛇眼镜蛇属(Naja naja)等和夜行性如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金环蛇(Bungarus fasciatus)等,还有的蛇为日夜都活动的晨昏性如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亚洲蝮属(Agkistrodon halys)等。无论是夜行性或晨昏性蛇类,在天气晴朗时均喜出洞晒太阳,在酷暑盛夏,昼行性蛇类亦在夜间出动。

运动方式

蛇类的运动方式因种类和生活环境不同而不同。有蜿蜒运动、伸缩运动、侧向运动、直线运动等。其中侧向运动只适用于在陆地上使用,而伸缩运动则不宜在水中进行。

蜿蜒运动是所有蛇都可进行的一种运动方式。蛇在粗糙地面上以左右弯曲作波状运动,由很多能活动的脊椎骨、肋骨和腹鳞,在皮肤肌的作用下,体侧不断施压于地面,因地表的反作用而推动蛇体前进。一般的运动速度每小时2~3km,最快不超过6km。体躯较粗如蟒科蝰科的蛇类常常采取直线运动。这类蛇的特点是腹鳞与其下方的组织之间较疏松,由于肋骨与腹鳞间的肋皮肌有节奏地收缩,使宽大的腹鳞依次竖立,支持于地面,于是可以不停顿地呈直线向前运动。部分水生蛇类如水蛇属属,躯尾短粗、腹鳞较窄,在地面行动缓慢,但擅长游泳。

蜕皮现象

蛇与其他爬行纲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皮肤会经历周期性的脱落,在这一过程中,蛇的整个外表皮一次性从身体上脱落。蛇的皮肤分为真皮和表皮两部分,鳞片与鳞片之间的绞合区皮肤较薄。蜕皮前,蛇的生发层细胞迅速增生,在中介层下形成新的表皮结构,蜕皮时,蛇的身体产生蛋白质水解酶,使中介层溶解。所以位于中介层表面的老的表皮结构蜕去,下面新形成的表皮结构便显露于外了。蛇一生中蜕皮的次数因种而异,影响蛇蜕皮的因素很多,如温度、湿度、体外寄生昆虫的存在,环境的改变,食物的变更,等等同种蛇的蜕皮频率也因年龄和营养水平而异。同种蛇幼年时蜕皮较为频繁,营养旺盛时1~2月可蜕皮一次,反之每年一次。蛇的蜕皮持续时间也随种类而异,一般为4~5天,也有长达一周以上的。蛇在蜕皮期处于半盲状态,此时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最为迟钝,为避免危险,蛇会设法隐藏自己。

生长繁殖

求偶交配

蛇类常见的婚配制度是多夫多妻制,甚至一妻多夫制。出生后2~3年达到性成熟。蛇类是体内受精动物,一般在春末夏初出蛰后交配,秋冬之际也常有交配现象。繁殖季节因物种而异,如眼镜蛇属的交配期一般在4~6月;银环蛇多在8~10月;吻螅在10~11月;蝮虫在9~10月等。

蛇的视力和听力都很差,它们是通过信息素互相吸引并交配的。雌蛇性成熟时,便会游到外面的草丛中,不断将性腺分泌的雌激素释放出来。雄蛇接收到求偶信号后,会立即顺着雌性激素的气味爬来,伏在雌蛇身上,雌蛇保持被动,雄蛇将头部下部区域摩擦到雌蛇背部,当雄蛇交接器接触到雌蛇泄殖腔时,情绪异常激动,不断摇头摆尾、主动缠绕。雄蛇的将外翻的半阴茎引入雌蛇的泄殖腔并泵送精液。蚺科的雄蛇使用马刺来刺激雌蛇。雌蛇可以将精子长时间储存仍保持活性。蛇在交配时性情比平时暴躁,如果这时受到惊扰,会发起猛烈的攻击。在繁殖期内雄蛇可与多个雌蛇交配,雌蛇只交配一次。不同种蛇交配时长不同,一般在半小时以上,有的延续数小时,甚至长达24小时以上。

幼体生长

雄蛇的精子可在雌蛇的贮精腺中储存并维持受精卵能力,从而在时间上增加雌性与多个雄性交配的机会。同窝后代多父本现象在蛇类动物中具有普遍性。雄性繁殖成功率随体长增加而显著提高,最大的雄性具有独占整窝后代父权的能力。蛇类的繁殖方式有卵生或卵胎生,多数是卵生,少数卵胎生。一部分毒蛇如尖吻蝮、COBRA、银环蛇等也是卵生繁殖的,而忧遁草、蝰蛇、蝮蛇等毒蛇是卵胎生的。一窝产卵数因种而异,少的2枚,多达几十个。

蛇类繁殖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受各种物理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的影响。通常在炎热潮湿的春夏季开始繁殖,温度升高导致蛇类的新陈代谢增加,有利于配子发生和胚胎发育。受环境影响,同一物种的繁殖期可能因地域而异。所食用的食物资源类型也可以决定繁殖周期的长短,全年捕食大量猎物的物种具有持续繁殖的能力。

绝大多数蛇不筑窝,蛇卵全靠阳光和树叶腐烂散发的热量孵化,但雌性蟒蛇用身体将卵裹起来,以自身体温孵卵。孵化期一般为两个月左右,因蛇种和环境温度而异。如银环蛇眼镜蛇属的孵化期为45~47天,吻螅的孵化期为28~30天,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us)孵化期为30天左右。蛇卵孵化时间也取决于卵在母体内发育时间的长短。卵胎生是蛇卵留在雌蛇的输卵管中孵化,依靠卵黄中的营养发育。这种方式生产的仔蛇成活率高,因为她受到母体的保护,可以避免不利的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其他动物的伤害。不同蛇种的生长速度不一样,寿命也不一样。蛇在冬眠期间停止生长。一般情况下,较大体型种类的蛇往往寿命长于小型蛇类。野生蛇类的寿命难以观察到,在饲养条件下蛇可以生活到20年左右。寿命最长的记录是非洲产的一种黑唇眼镜蛇属(Naja melanoleuca),达29年。

蛇毒

蛇类可以分为有毒蛇和无毒蛇,最根本的区别是毒蛇具有毒牙和毒腺。一般识别特征为:头膨大呈三角形,瞳孔为劈裂状,躯体较粗短,尾部骤然变细。毒蛇的毒腺,由一部分唾液腺演变而来,其分泌物中含有多种有毒性的蛋白质及酶类等物质,能后引起被咬者出现中毒症状。毒蛇咬人时,其毒液通过毒牙注入皮下组织。蛇毒主要由淋巴吸收再进入血液循环分布至全身。但是,并非所有毒蛇在任何情况下咬人都会引发中毒。有的毒蛇的毒牙长在上颌骨后端,咬人时毒牙难以伤害到对方;或者有的毒蛇排毒量少、毒性较弱;或者虽然是剧毒蛇,但在咬人前已经消耗大量毒液用于捕食其他动物,注入人体的毒液极少。毒蛇分泌毒素主要用于捕食猎物,其次是自卫手段。

毒蛇可根据其毒牙生长位置分为管牙类毒蛇、前沟牙类毒蛇、后沟牙类毒蛇。管牙类毒蛇的上颌骨比较短,前端生有长而中空的毒牙,例如蝮科和蝰科的蛇类;前沟牙类毒蛇的沟牙长在上颌骨的前端,例如眼镜蛇科海蛇亚科的蛇类;后沟牙类毒蛇上颌骨的后端有2~4枚较大而有纵沟的毒牙,是毒性较小的类群,例如游蛇科的蛇类。

被蛇咬伤后,首先要保持镇静,就近选择阴凉处休息,将伤肢放低,减少活动,避免加速毒素的吸收和扩散;然后用布条等物品在伤口上方(跨过一个关节)结扎,每隔15~20分钟放松布条1~2分钟,避免血液循环受阻,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如注射抗蛇毒血清后,可解除结扎;结扎后,立即用清水、盐水或0.5%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伤口,或者用火柴灼烧伤口以破坏蛇毒,减轻毒害;用消毒后的小刀或三棱针在患处沿肢体平行方向作十字形切开,切口长约1cm,深至皮下,扩创后继续冲洗,轻轻按压伤口周围排除蛇毒(但如被吻螅类出血性毒素的毒蛇咬伤,则不易扩创,以免出血过多);在应急处理后,应立即就近就医。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全世界蛇类资源丰富,但是许多蛇类,尤其是具有经济价值的蛇类的野外种群在不断下降。例如百花锦蛇(Elaphe moellendorffi )、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尖吻蝮、金环蛇等部分体型大的蛇类,都因被过度利用而变得濒危;一些以往数量较多、利用也较少的蝮蛇属蛇类,也被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处于易危或极危状态;还有部分鲜为人知的珍惜蛇种,如温泉蛇等,也由于人类追求经济的效益对环境的过度开发而使蛇类的栖息场所遭到严重的破坏而使其数量骤减,濒临灭绝。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贸易数据库,1975年~2018年间,全世界蛇类总出口量超过4000万条,平均每年有近100万条濒危或受威胁的蛇类在国际市场上被合法交易,其中76.1%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I物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由世界上的主要蛇类出口国转变为主要蛇类进口国,每年通过合法渠道进口的活蛇达10万条以上,进口的蛇皮达50~100万张。

致危因素

导致蛇类资源下降的因素,除蛇类自身原因外,还有环境污染,蛇类的食物减少导致其繁殖和生长能力下降,人类过度开发导致蛇类栖息地破坏或丧失,非法捕杀野生蛇类及过度利用等,其中过度利用是主要诱因。由于国内外市场对蛇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野生蛇类资源又十分匮乏,如果不加限制地乱捕滥捉,不重视人工饲养和保护,就会使蛇类遭受生存的威胁。

保护措施

蛇类资源的保护措施有建立法律法规、设立自然保护区、人工养殖等。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订立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严格管控CITES所列物种的国际贸易。已有184个缔约国加入(CITES,2023)。中国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来保护蛇类等野生动物和包括药用蛇类在内的野生药用资源,以及建立相关自然保护区对蛇类栖息地种群进行有效的保护与研究。如1980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了以保护中国特有珍稀蛇类——蛇岛蝮(Gloydius shedaoensis)为主要对象的辽宁蛇岛老铁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蛇岛蝮种群得到了显著恢复。除此之外,为了实现由利用野外资源为主向利用人工繁育资源为主的战略转变,中国还大力发展蛇类人工繁育技术,促进蛇类资源可持续利用。

保护级别

1998年,有43种蛇类被纳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1种野生灭绝,8种极危,9种濒危,11种易危,11种需予密切关注,2种数据缺乏,1种未评估。其中,被评为野生灭绝的是游蛇科动物黄腹杆蛇(Rhabdops bicolor)。

2004年,有208种蛇类被纳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5种极危,4种濒危,60种易危,28种近危,81种需予密切关注,23种数据缺乏,7种未评估。

2021年,有39种蛇类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4种为一级保护动物,35种二级保护动物。其中一级保护动物有:温泉蛇(Thermophis baileyi)、香格里拉温泉蛇(Thermophis shangrila)、四川温泉蛇(Thermophis zhaoermii)、莽山烙铁头蛇(Protobothrops mangshanensis)。

2023年,有257种蛇类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23年,有200种蛇类被纳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有9种,附录Ⅱ有181种。其中在中国有自然分布的蛇类包括莽山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mangshanensis)、蟒蛇(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滑鼠蛇(Ptyas mucosus)、舟山眼镜蛇(Naja atra)、孟加拉眼镜蛇(Naja kaouthia)和眼镜王蛇等。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蛇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蛇肉不仅味道鲜美可口,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及维生素等的含量,可与肌鸡肉、牛肉及某些山珍海味媲美。在中国,以蛇为食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每年餐饮领域会消耗掉上万吨蛇类。

药用价值

中国对蛇类资源的需求除食用外,主要包括中药、保健品等生产行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中国药用蛇类多达70种,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或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等蜕下的干燥皮膜,春末夏初或冬初收集,可以入药,有祛风,定惊,退,解毒之功效。用于小儿惊厥,抽搐肌肉痉挛,翳障,喉痹,肿,瘙痒症

商业价值

蛇不仅可以药用和食用,而且是中国民族乐器的重要原材料。中国民族乐器中使用蟒皮制作的有二胡三弦琴铃鼓等。此外,蛇类由于其种类繁多,花纹缤纷,还会被作为宠物来饲养,在各地的花鸟虫鱼市场、宠物店铺及网上的宠物蛇园常有出售。

蛇在某些地区用于展出表演。如坦桑尼亚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技艺——耍蛇。耍蛇艺人配合着鼓乐伴奏指挥大蟒和小蛇点头哈腰、左盘右旋。印度有悠久传统的玩蛇术。玩蛇人坐在地上吹奏短笛,靠身体动作引诱蛇做出反应,再加上短笛吹出的气流正好能达到蛇背,形成一种刺激,使蛇不停地摆动上身,这便是“闻笛起舞”的蛇术表演场面。

生态价值

蛇类的生态价值远高于商业价值。蛇类的食物以鼠类为主,也兼吃蝗虫等昆虫。鼠不仅能传播疾病,危害人的健康,还给人的生活造成极大危害,损坏家具、衣物,破坏粮田和草地,是人类生活环境的最大敌害。而蛇类能够消灭75%的野生鼠类,利用蛇类与鼠类的天敌关系抑制有害动物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

代表物种

相关文化

西方文化

蛇是古代欧美人眼中“善良之神”阿伽忒迪门的化身。在古意大利,蛇代表着丰欠。在埃及,蛇象征着所的智慧。南美的玛雅人极崇拜带羽毛的蛇神“库库欠坎”。西非沿海的维达人信奉蟒蛇为幸福的守护神。在希腊罗马人眼中,蛇不仅是医药之神的得力助手,而且还是活人的“家庭保护神”和死者的“坟墓守护神”。

阿拉斯加州没有蛇的踪迹。据说有一次从外地运来的货物中曾夹来一条,当它一爬出来,便立刻被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冻僵了。一位美洲原住民把它拾起来当作手杖。一到春天,这手杖的主人便讲它埋在冻原下的冰层中,冬天再挖出来,这根蛇杖居然使用了若干年之久。蛇杖也见于西方神话,罗马神话中的墨克里神手中所执便是蛇杖。

古人对蛇的神话,及对蛇的过分崇拜和信仰,反映了人们希望世世代代生存,适应、支配自然,最终战胜自然的美好愿望。

中国文化

中国的蛇文化源远流长,可追溯到上古时代。从开天辟地的盘古到人类始祖女娲、伏羲黄帝都是“人首蛇身”的形象。原始人生存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常常与蛇打交道,他们对蛇既敬畏,又仇恨,为了祈求它的保护,便将其形象化作图腾作为信仰。华夏民族崇拜的龙便是以蛇为原型想象出来的灵物。十二生肖把属龙的叫属大龙,属蛇的叫属小龙。《说文解字》中记录中国先民见面时互相问好,说的是“无它乎”。古人称蛇作“它”。《说文解字-附音序笔画检字》中指出:“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可见蛇在先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对蛇的敬畏之情。古代神话中的蛇,大多与水有关。有的蛇神制造了水患,是凶神;有的蛇神根治了水患,是英雄。洪荒时代,原始人面对滔天巨浪,想象出有一位人首蛇身的水神共工呼风唤雨,祸害百姓,最终被大禹制服。《孟子·滕文公下》中写道:“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由于洪水之中常有水蛇游弋,人们很自然地将水和蛇神联系到了一起。中国古代对人尊称“足下”,可能源自先民敬蛇的习俗。蛇的异名有白家、串钱、足下。“越人行,不穿履”,因吴越地区湿热多雨,蛇类活动频繁,故先民提醒人要注意足下,更要严防蛇咬和踩踏人的祖灵。

参考资料

Serpentes Linnaeus, 1758.ITIS.2023-07-13

Snake.iucn.2024-09-18

国家野生保护物种名录.中国政府网.2024-09-14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告(2023年第17号)(发布调整后的三有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8-02

202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中文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7-13

蛇家族的趣事.中国科学院.2024-09-14

..2023-07-13

..2023-07-13

snake.kingsnake.2023-08-22

..2023-07-13

2021年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7-13

..2023-08-02

..2023-08-02

..2023-07-14

.floridamuseum.2023-08-02

..2023-08-02

..2023-07-13

New Fossil Snake With Legs.archive.2023-08-02

..2023-08-22

..2023-08-22

smooth scales.whozoo.2023-08-02

.BBC中文网.2023-07-13

..2023-07-13

..2023-08-02

..2023-08-02

Share data.gbif.2023-07-13

..2023-08-02

..2023-07-13

..2023-07-13

世界蛇日 | 浅谈过去44年全球蛇类贸易情况.npadata.2023-08-02

.pexels.2023-07-13

Ophiophagus hannah.reptile-database.2023-08-02

Trimeresurus stejnegeri.reptile-database.2023-08-02

Natrix natrix (LINNAEUS, 1758).reptile-database.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