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十二花神

十二花神

“十二花神”是十二位月令代表花的花神。一年中每个月都有不同的鲜花为代表,而与之相应的则有掌管每个月代表花的花神,十二个月就有十二位花神。

最早的花神是女夷与花姑,她们神职单一,总管百花。自唐宋以来,人们逐渐把花的开落与节气时令相结合,产生了“花信风”“二十四番花信风”的说法,并为每个节令选出其最具代表性的花。到了明代,“花历”已使百花与一年四季的节令联系起来,十二个月的代表花都已具备,此后人们开始把十二月代表花与花神相匹配,使每个月的代表花都有其对应的花神,从而演化出十二花神体系。十二花神角色有的来自于神话传说,有的与历代文人的创作有关,还有的是为了满足民间对花神崇拜的需要而设置。花神不仅数量在增多,其形象也在不断演变:由神话形象到生活形象、由女性花神为主到男女花神平分秋色。到了清代,“十二花神”已形成了众多版本。

“十二花神”体系植根于中国远古人类对花的崇拜观念,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爱花传统以及民间的花神信仰。在其产生过程中,也依托了民间习俗花朝节和花神庙的祭花神活动。“十二花神”体系形成以来,与这些民俗相伴相生,并互为影响推动,受到人们的喜爱、崇拜与祭祀,在明清时代得以盛行。

“十二花神”作为一种风雅的民俗题材,除了它本身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外,还孕育了“十二花神”题材的文学、戏剧、绘画、音乐作品等。但自清末以来,这一传统文化已经走向了衰落,特别是花朝节传统几乎面临消失的境地,但在武汉、杭州、以及江苏虎丘这些地区已在致力于复兴这一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内涵

爱花传统

中国人自古就有爱花的传统,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开始种植花卉。花与中华文化息息相关,不仅民众喜爱花,文人学者也钟爱花,很早就把花写进诗歌里: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全书就出现了132种花卉的种类,如《周南·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郑风·有女同车》中的“有女同车,颜如舜华”,《郑风·溱》中的“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弄岗报春苣苔”等。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也借花抒发情感。人们对花的认知从崇拜到利用,再到欣赏、对花产生精神上的审美,进而把花从“物”的概念升华到“人”,再由“人”羽化为“神”。

花神信仰

花神信仰属于中国民间信仰文化的一部分,追本溯源是一种生殖崇拜观念。在远古时期,人们认为植物的花瓣、叶片、果实不仅在外观上与女性生殖器官具有相似性,在内涵上,植物开花结果又是一种繁殖能力,所以他们对花进行崇拜,以祈求自身的人丁兴旺、世代繁衍,直至唐宋时期花神一般都是女性。此外,花对于远古人民来说又具有神秘力量,而人们对神秘力量通常也会产生崇拜之情。这些都是花得以神灵化的前提。

随着花神信仰的演化,其内涵也在不断扩展,朝着更细化的方向发展,而且花神形象也越来越多。从早期的单一花神产生以来,在“万物有灵”每一种花都是有神灵的观念指引下,此后的花神体系,逐渐发展到每一种花都有一位司花之神,而且每一种对应都具备各自的渊源。

花神溯源

花神信仰的原始生态背景是“花图腾”的产生。成熟的花神在诞生以前还不叫“花神”,它是以“花的灵魂”和“花图腾”的形态存在于一些神话传说中,即人们对“花的灵魂”产生崇拜和以花为图腾。具体的表现有:在彝族的马缨花神话中,马缨花为该民族的祖先;在壮族的花婆神话里,人们都是住在花林里的花朵,他们由4位花婆掌管并赐予他们生命与繁殖的权利;“华胥履迹生伏羲”则是汉族的图腾神话,古字“华”即“花”,“华胥履迹生伏羲”意为伏羲氏的母族是花,等等。后世考古研究在一些岩画遗迹中也找到了相关的“花图腾”图案。

花神信仰产生后,人类的“花图腾”开始呈现出人的形象。最早的花神形象可追溯到西汉时的《淮南子·天文训》:“女夷鼓歌,以司天和,以长百谷禽鸟草木”,高诱注为:“女夷,主春夏长养之神”。到了明代,这位“主春夏长养之神”的女夷被视为专职花神,明人陈仁《庶物异名疏》说:“花神名女夷。”原型之二为晋代南岳魏夫人(魏华存)的弟子花姑。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记载:“花姑姓黄,名令微,江西临川人。”《花木录》书进一步解释道:“魏夫人弟子善种花,号花姑。”所以明代冯应京在《月令广义·春令》中把这两位花神放到一起:“女夷,主春夏长养之神,即花神也。魏夫人之弟子花姑亦为花神。”即把女夷与花姑都称为花神。女夷与花姑皆为美丽的女神形象,这时她们神职单一,是总管百花的花神。

历史演变

总述

中国早期的花神已具备节令性:女夷的神职为“主春夏长养”,与四季中的“春夏”时令相关,而花姑“种花”,花卉的荣枯也与四时节气关联。后世人们根据生活经验,逐渐把百花的花期也与四季的节令顺序结合起来,为一些节气时令选择各自的代表花,从而直观反映人们对该节令的印象。关注的时间段由鲜花种类繁多的春天扩大到四时皆有花开的全年。自唐宋以来,百花花期与节令相关联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花信风”说、“二十四番花信风”说,“花历”。在此基础上,富有节令气息的“十二花神”得以形成。

花信风

“花信风”,即应着花期而来,并带来花开的消息的风。“花信风”的说法在唐末五代十国已出现。南宋程大昌《演繁录》中引用南唐徐锴岁时广记》书中的记载:“三月花开时风,名花信风。初而泛观,则似谓此风来报花之消息耳。”花信风的说法把花期与风信结合起来。但此时的“花信风”专指春天花开的风信。

到了宋代,出现了“二十四番花信风”说。首见于北宋晏殊的诗句“春寒欲尽复未尽,二十四番花信风”,南宋徐俯也说“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风”。“二十四番花信风”说在南宋得以形成,其在“花信风”的理论上又有所发展,时间段扩大为每年小寒至来年谷雨之间,其间有八个节气: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节、谷雨,每个节气分三候,这八个节气共二十四候,每一候都有一番“花信风”,每一候都逐渐产生了最具代表性的花。明代王逵整理出了“二十四番花信风”代表花的名单: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属,三候水培水仙;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立春一候迎春花,二候樱桃,三候王春;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棣棠花,三候蔷薇;清明一候油桐,二候麦花,三候柳花;谷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但“二十四番花信风”覆盖时间段也才四个月左右,约占全年三分之一。

花历

到了明代,覆盖全年节令代表花的花历得以完成。花历,花的日历,即对各种花开的时间按十二月令顺序而列出的历表,又称为“花月令”。明代程羽文说:“花开花落凉,不可无历”,故而他所撰的《花历》,补齐了“二十四番花信风”缺失的月份,形成了一部“花月令”,其在列出各月的代表花的同时,还附上了一些如“径草绿”“木叶落”“蜂蝶蛰”“剪彩时行”“花信风至”“雪花六出”等突出的时令现象。至此,花历中的众代表花与四时的物候、节令相结合,从而与一年十二月形成了时令性的循环。

十二花神

花历自明代形成后便得到广泛流传,一年十二月已具备各自的代表花。此后人们开始把与某种花相关的名人选为此花的花神,这不仅是文人的雅兴,也是民间的需求。明清时期,花神庙广为盛行,这就对花神庙里花神的设置有了现实的需要。如何选择花神众说纷纭,所选出的花神形象在不断演变,由神话形象到生活形象,数量也由少变多。“花神”也不再局限于女性,所以大多是男女混合版的“十二花神”,而在清代也有人将男、女版分开并举。

在男性花神的拟定上,一般以诗词、史传、志怪小说以及约定俗成为依据。如林逋屈原李白因为写了相关月令花的著名诗词,陈叔宝、刘晨阮肇分别在史传与志怪小说中与某种花有渊源,而陶渊明则是大众约定俗成的菊花花神。还有一些男性花神是历史上有名的英雄贤士,或者是传说中的人物,虽不是文人雅士,但因为他们非凡的事迹与优秀的品行也被人们尊为花神。

女性花神的选定则反映出了世人的审美情趣。女性花神或者形象美,或者心灵美,或者其身上发生过与某种花有关联的雅的故事。除了有传说中的人物如女夷、魏夫人、花姑,还有传说中、艺术上以及梨园传唱中与花有关的女性,如西施、丽娟、寿阳公主、杨贵妃等,以及历史上一些与某种花有联系的古代才女。

十二花神版本

中国幅员辽阔,从南到北各地的气候同一时间都各不相同,所以花卉开放的时令也不同,而“十二花神”也由于人们主观的喜好不同而无法统一,因此“十二花神”具有多种版本。其中,清人俞樾在《十二月花神议》中分别拟定了男版、女版十二花神,此外他还定了男女各一位总领花神。

花神传说

寿阳公主

寿阳公主与梅花有个美丽的传说,记载见于宋代的《太平御览》,大意为:刘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在人日(正月初七)这天,躺卧在含章殿下休息,殿前的梅花树上有片片梅花飘落,刚好有一片梅花花瓣落在她额头上,留下了五瓣梅花的花痕,十分美丽,三天后才洗掉。宫女们都以此为奇,纷纷效仿,在梳妆的时候也将梅花印在额头上,于是这种妆饰被称为“梅花妆”,并很快流传到民间,或有称作“寿阳妆”。历代文人都喜欢这个典故,在诗词中经常加以引用,如五代十国前蜀牛峤的《红蔷薇》诗:“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直到宋代,闺阁中还流行这种“梅花妆”,民间还传说寿阳公主是梅花精灵来到人间,因此把正月初七定为梅花生日,并封寿阳公主为“梅花花神”。

杨贵妃

唐朝杨贵妃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被封为杏花花神出自于安史之乱那段历史。在李隆基带领人马避难蜀地途径马嵬驿时,将士们因心有怨气,迫使玄宗答应杀死了杨贵妃,杨贵妃被缢死后,玄宗念念不忘,派人去寻找贵妃的遗体,但马嵬坡下的泥土之中,已经“不见玉颜空死处”,美人尸骨不再,只有杏花在漫天飞舞。民间为了纪念她,就把杨贵妃封为“杏花花神”。

息侯夫人

桃花花神息侯夫人,是春秋时期息国国君的夫人,也叫息夫人。她出生在桃花开放的时节,又生得面如桃花,被人们称作“桃花夫人”,先后有蔡国国君和楚国国君觊觎他的美色,也由此给息国带来了灭国之灾,息国被楚国灭亡后,被掳走的息妫嫁给了楚文王,并生下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就是后来的楚成王。民间的传说是当楚文王去世楚成王继位以后,息妫从宫中跑出来,找到当初的丈夫息侯,但此时宫里已经派人追上来了,当两人逃到今天的黄陂县的时候,就双双投入桃花涧而亡。后来楚成王在涧旁为母亲建了一座庙,叫“桃花庙”,又名“桃花庙”。人们同情并敬重息侯夫人,将她封为“桃花花神”。

李白

牡丹花神的传说中,以李白的最有名。李隆基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的时候,唤李白进宫作诗咏牡丹,李白奉命写下了三首《清平乐》,其一为:“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三:“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意,沉香亭北倚栏杆。”这是所有赞扬牡丹诗歌中的极品,人们就封李白为“牡丹花神”。

汉武帝与丽娟

西汉刘彻与其妃子丽娟都是蔷薇花神。《二如亭群芳谱》中记载了一则关于他俩和野蔷薇的典故:一次武帝和丽娟一起赏花的时候,看到蔷薇花刚刚开放的样子,仿佛在微微含笑,武帝就说蔷薇花比美人的笑容还好看,丽娟就开玩笑问笑可以买吗,武帝说可以,于是狡的丽娟取出黄金百斤作为买笑钱献给武帝,用意是换得武帝的笑颜与欢心。这则趣事由野蔷薇花引发而起,所以蔷薇又被戏称为“买笑花”,后世也把刘彻和丽娟双双封为“蔷薇花花神”。

西施

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也是荷花的花神,荷花即莲花。相传西施常在家乡靠近镜湖的若耶溪浣纱,夏日里镜湖长满了莲花,于是西施也常到镜湖边采莲,她那美丽的身姿与镜湖里亭亭玉立的莲花相映成趣,让路过的行人过目难忘,李白诗歌《子夜吴歌》中写道:“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镜湖有三百里之大,然而看西施采莲的人多得都挤满了与镜湖相连的若耶溪。后来西施被送到吴王宫中,为勾践灭吴起到了掩护作用。传说勾践灭吴后,西施逃出来与范蠡泛舟五湖,终成神仙眷侣。后人为纪念西施,把她封为“荷花花神”。

其余传说

相关民俗

花朝节

花朝节是指花神的生日,又称花神节、花神生日、百花生日,是民间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十二花神”的形成是与花朝节相结合的。花朝节的习俗在唐宋时期已渐渐流行,在南宋得以正式设立,这也是“二十四番花信风”说的形成时期,两者的同时出现,促使了在花朝节过生日的花神由单一向多位发展。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在花朝节要去花神庙祭祀花神,就需要确立被祭祀的花神有哪些:明清之际祭花神已出现主祀与陪祀,主祀为百花之神,陪祀以寥寥数位才子美女花神;到了清代,花神庙中就逐渐形成了主花神搭配十二花神的布局。

花朝节的日期在各朝代都有所不同:唐朝统一为农历二月十五日;但到了宋代,《翰墨记》中记载“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诚斋诗语》又说:“二月十二曰花朝,为扑蝶会”;到了清代,南方在二月十二、北方则在二月十五过花朝节。花朝节的活动有踏青与赏花、种花、采食用野菜、扑蝶等,而吃百花糕的传统是唐武则天时兴起来的。

武汉新洲区旧街花朝节自宋代沿袭下来,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在旧街的花朝节,人们都聚集在旧街庆福寺举行祭祀活动,2011年,旧街花朝节被命名为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杭州市人民政府决定恢复花朝节,并把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确定为每年花朝节的主会场。此外,2023年4月1日至5月4日,苏州虎丘花朝节也在当地虎丘山景区隆重举行,并举办了赏红护花、传花斗草、花间诗会等多种民俗活动。

花神庙

明清时代,很多地方都修建了花神庙。当时,花神庙在百姓心中是与土地庙北京都城隍庙、河神庙同等重要的庙宇。皇家园林的圆明园花神庙建于1769年,爱新觉罗·弘历题名为“汇万总春之庙”。每年花朝节,皇帝会派遣官员来祭拜。但1860年该庙毁于圆明园大火,现存于北京大学燕南园内。

西湖边的花神庙建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为时任浙江省总督李卫所建,庙内塑有十二花神像,该庙于1861年被毁。北京市丰台的花神庙建在先农坛西侧陶然亭中央岛“锦秋墩”山顶,有说其“地一亩一房五间”,“里面有十二仙女像。”但这座花神庙也已不存。

明清时期苏州市的花神庙数量最多,其中苏州虎丘地区就有4座,分别为:桐桥花神浜花神庙,虎丘试剑石左侧花神庙,西山庙桥南花神庙,定园花神庙。其中前两座分别毁于“文革”时期和1860年的兵火,现仅存一座定园花神庙,庙宇黄墙黛瓦,飞檐翘角,正门外石壁上刻有线条细腻的十二花神像。

祭花神

清代祭花神的固定仪式是到花神庙献供献乐,扮戏酬神。《苏州民俗》一书谈到当时苏州虎丘地区祭花神的内容:每年花朝节那天,人们都早早去往花神庙,在花神前供上寿桃、寿糕、三牲(牛头、羊头、猪头)、各种水果,然后焚香祈福,祝祷完毕奉上礼钱,再在庙内吃寿酒。到中午时分,再为花神换上新装,请人唱戏。入夜是花神灯会,众人打起灯笼抬着花神在虎丘山塘一带游行,灯会结束后,又返回花神庙内唱戏,直至天亮。而清代宫廷的祭花神仪式主要为上演“花神庆寿”的酬神戏,演员皆妆扮一新,扮成树木花卉等角色,热闹非常。

相关作品

文学

红楼梦》第七十八回,晴雯死后,宝玉因为没有见到晴雯最后一面而深感遗憾,所以向小丫头打听晴雯临终前的后事交代,最后提到了晴雯死后是作了木芙蓉的花神。该书第二十七回有“饯花神”的情节,书中说到祭饯花神那日,大观园的女孩子们用花瓣柳枝编成或者用绫罗绸缎折成各种形状的东西,用彩线系在树上以及花上,表现了闺中女儿热衷于参加花神风俗活动的景象。

杂剧以及明清小说等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形象也被民间封为花神,例如《长生殿》中的杨贵妃,因为这出剧目而被人熟知,后来被封为了花神。汤显祖的《游园惊梦》和冯梦龙的短篇小说《卖油郎独占花魁》中也有花神出场。甚至《牡丹亭》中柳梦梅作为戏剧作品创造的虚拟人物,也被民间封为梅花花神。

戏剧

乾隆,汤显祖戏剧《牡丹亭》中的《惊梦》一折,在舞台演出的时候,已经由之前的一位“花神”增加到“十二花神”出场,这十二位花神同时出场并散花,称之为“堆花”,十二种花名依次为:正月梅占魁,二月雪杏花艳,三月白碧桃,四月爱野蔷薇,五月喷火石榴,六月并头莲,七月海棠仙,八月桂子兰生,九月黄菊老人,十月芙蓉貌,十一月寒雅郎,十二月裴腊女,分别对应的“十二花神”为:梅花柳梦梅、杏花杜丽娘桃花杨延昭、蔷薇杨贵妃、石榴钟馗、荷花西施、海棠花石崇、桂花貂蝉、菊花陶渊明木芙蓉王昭君、水仙花杨老令公、蜡梅佘太君。此后,这一演出形式一直延续了下去。

梅兰芳出演的《游园惊梦》剧目里,经常有大花神与“十二花神”出场。如1959年12月,梅兰芳与昆剧泰斗俞振飞第三次合作出演的昆曲剧目《游园惊梦》里,梅兰芳与俞振飞分别扮演杜丽娘与柳梦梅,剧中有“十二花神”出场,众花神由十二位昆剧演员班学员扮演,出场时花团锦绣,光彩动人。

“十二花神”在戏剧中的扮相,其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清乾隆时期的梨园抄本《堆花神名字穿著串头》比如正月的花神扮相为:“戴文昌帽,穿张生衣,执瓶,插春梅花。”十二月的花神扮相为:“白发,帕子兜头,着沉香缎老旦衣,外罩冰梅披风,帕子打腰,左手抱花神,右手执蜡梅。”

绘画

清代著名画家钱慧安,善画人物仕女,他于1905年作的《十二花神图》流传于世。

黄慎(1687-1768),清代扬州八怪的全才画家之一,其传世作品就有《十二司月花神图》。

“十二花神”也是清朝民间年画的重要题材。如有上海市历画《花神和十二月花神》、苏州市桃花坞年画《福寿双全十二花神图》。

音乐

人们根据“十二花神”编成了歌谣《十二姊妹花》,歌词为:正月梅花凌寒开,二月杏花满枝来。三月桃花影绿水,四月蔷薇满篱台。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洒池台。七月凤仙花展奇葩,八月桂花遍地开。九月菊花竞怒放,十月芙蓉携光彩。冬月水仙凌波绽,腊月蜡梅报春来。

1996年3月26日,著名作曲家、指挥家史志友发行了《十二花神曲》,该曲属于纯音乐,是以十二月代表花与各自的花神为主题,运用了自然山水的音声,结合古筝、笛子、二胡排箫等传统乐器创作而出。《十二花神曲》曾多年名列欧洲音乐排行榜内。

2011年,F.Be.l音乐团队创作了“十二花神”系列的民俗音乐,曲目有十二首,包含了十二个月的花神,该系列民乐曲风很具中国古典音乐韵味。

瓷器

清代,“十二花神”题材经常出现在瓷器上面的图案里,比较出名的是清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十二个成套,杯胎洁白如玉。正面是文人花鸟图案,背后为五言或七言唐诗名句,诗句左下角有印章,十二只杯子的图案文字各异,包含了文人绘画的所有要素:诗、书、画、印。是深受宫廷喜爱的瓷器名品。

参考资料

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代表了什么花神?.澎湃新闻客户端.2023-11-09

《花朝节》.中国政府网.2023-11-06

2023年虎丘花朝节正式开启.苏州市人民政府网.2023-11-09

十二花神曲(史志有).喜马拉雅.2023-12-24

十二花神曲.qq音乐.2023-12-24

《十二花神系列》.豆瓣音乐.2023-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