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关
八大关位于青岛市汇泉角景区北部,西临汇泉湾,南接太平湾,建于20世纪30年代,占地面积66.6万平方米,因修筑八条以中国古代著名关隘命名的街道,故称八大关。八大关汇聚了德、俄、美、英、法、丹麦、希腊、西班牙、瑞士、日本等几十个国家不同风格的建筑300余座,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八大关最初因有八条以关隘命名的路,故称“八大关”。拥有有十条以关隘命名的路,分别是:韶关路,嘉峪关路,山海关路,武胜关路,涵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居庸关路。
2001年6月25日,“八大关近代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0月23日,“八大关”被评为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之一。2009年6月,“八大关”入选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名称由来
1958年由青岛日报社编印出版的《青岛游览手册》中,八大关这一称呼始在官方正式发布。所谓八大关,是一带海滨纵横交错的几条马路的总称。
历史沿革
公元1898年,清政府与德国签订《胶澳租借条约》。次年,威廉二世下令:“将租借地的新市区命名为青岛市。”由此,原称“胶澳”的这片海滨,改称“青岛”。德国租借地建立后,制定了一个青岛新城规划。其中,将伊尔蒂斯山(现太平山)和鱼山环抱的维多利亚海湾(现汇泉湾)一带,划为“颐养区”,即是通常所称的休闲别墅区。此后,德国、俄国、英国侨民和中国显贵在这一带大兴土木,营建了一批极具异域风情的海滨别墅,散落在文登路、福山路、栖霞路、湛山大路(现香港西路)等地势较高的沿海一线。
1922年中国北洋政府收回青岛主权以后,将德国人为纪念一艘沉没在黄海海域的战舰“伊尔蒂斯号”而命名的山、角、海湾,以祈求太平之意,分别改称太平山、太平角和太平湾。在重新进行的城市规划中,将太平角、太平湾一带划为新的别墅区,共12条马路,分别是太平角一路至六路,湛山一路至五路和一条短短斜斜的湛山路。
1929年,国民政府将“八大关”一带规定为“特别规定建筑地”,同时成立了青岛市建筑审美委员会,负责对建筑师提交的设计方案进行审定评比,奖励优秀的建筑设计。1932年《青岛市特别区域放租地树株处理规则》强调,不到万不得已,不得砍伐该地区的树木,确需砍伐应把建筑图上报,经审批后方可实施。同年颁布的《青岛市暂行建筑规则》设专章对特别规定区域的建筑标准作详细规定:1.基地面积,在六百方步(平方米)以上者,其建筑物之面积,不得超过基地面积之30%,在三百方步以上者,不得超过40%,在三百方步以下者,不得超过50%。1935年,武胜关路、嘉峪关路、函谷关路作为最后一期工程竣工。八大关七横三纵十条关路的建成时间顺序,分别应是1+6+3格局,而绝非是坊间误传时久的8+2格局。
1948年9月12日青岛市《民言报》的一则征地广告上,第一次出现了“八大关”的明确文字说法。而1958年由青岛日报社编印出版的《青岛游览手册》中,八大关这一称呼始在官方正式发布。
新中国成立后,八大关成为著名的疗养区和风景区,同时也成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和影视艺术基地。2001年6月25日,“八大关近代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0月23日,“八大关”被评为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之一。2006年,国务院公布“八大关近代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依山面海,田园幽静,建筑与环境融合无间,因此极具景观价值,被中科院国家地理杂志评定为中国五大最美城区之一。2009年6月,“八大关”入选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八大关位于山东省市南区汇泉东部,太平山南麓,西临汇泉湾,南接太平湾。是中原地区著名的风景疗养区,“八大关”的建筑造型独特,汇聚了众多的各国建筑风格,故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气候
八大关所处地区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蒸发强;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
地质
八大关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新华夏隆起带次级构造单元——黄岛区隆起区东北缘和胶莱凹陷区中南部。区域内缺失整个古生界地层及部分中生界地层,但白垩系青山组火山岩层发育充分、出露十分广泛。岩浆岩以元古代胶南期月季山式片麻状花岗石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艾山式花岗闪长岩和崂山式花岗岩为主。市区全部坐落于该类花岗岩之上,建筑地基条件优良。区域内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自第三纪以来,区域内以整体性较稳定的断块隆起为主,上升幅度一般不大。
方位布局
八大关的地理范围内,大致可自然划分为三个区域:南区、北区和太平角区域。正阳关路以南为南区,涉海临湾,是八大关的核心区域。八大关区域内十条以海内名关命名的道路自南向北七条:山海关路、居庸关路、临淮关路、正阳关路、函谷关路、嘉峪关路、武胜关路;自西向东三条:韶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就此,形成南北七关和东西三关之大势,八大关道路的最大特色表现在行道树上,路旁栽植了各具特色的树木,在山海关路,是三球悬铃木;在居庸关路,是银杏;在临淮关路,是龙柏;在正阳关路,是紫薇,在嘉峪关路,是五角枫;在韶关路,是碧桃;在宁武关路,是海棠花和槭树;在紫荆关路,是雪松。
建筑特色
八大关现存300余栋文物保护建筑,建筑风格多样而统一,集中体现了当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流变轨迹,由此而形成的文化景观允称盛大,透现了建筑史、园林史、文化史、艺术史、城市规划史与城市生活史的多重内涵,成为一个历史标本。不仅代表了青岛市的别墅区风范,而且典型体现了近代以来在中国出现的西洋别墅区的历史面貌。缘此,八大关久已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艺术风格多样化与文化背景多元化是八大关建筑的基本价值。举凡古希腊式、罗马风、哥特式、文艺复兴、拜占庭式、巴洛克、洛可可、田园风、新艺术风格、折衷主义、国际式等皆有所见。整体风格的协调性处理得恰到好处,细部上的表现精彩纷呈,那些爱奥尼、多利克、科林斯石柱远追两千年前的罗马遗风,哥特式尖顶呈现了简洁与深奥的精神感召力,诸多有着精巧构思的露台、老虎窗和拱廊、挑台等无不风韵卓然,兼具实用性和装饰性,大量运用的半木构装饰亦韵味独具,有拜占庭味道的山花和拱门隐含着伊斯兰文化的影子,“摩登”建筑表现了全新的建筑思维,还有中国建筑元素和营造法式的闪现。有形与无形之间,更多则是东西方文化理念的交汇与对话。
八大关是建筑融和环境的一部经典,中外建筑师共同写就这部经典,展示了一幅跨文化对话图景。参与八大关建设的外国建筑来自俄、法、德、日、英等国。以刘耀宸、张新斋、徐垚、刘铨法、王节尧、王屏藩、苏复轩等人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师的艺术实践尤显重要,他们,久经西方建筑思潮的熏陶,已能娴熟地融贯各种建筑艺术语言来完成有个性的艺术设计并有所创新。八大关标志着中国建筑师正式走上历史舞台,他们是一个优秀群体,完成了大部分建筑的设计。他们历史性的担当意义非凡,不仅极大地协调了八大关的文化氛围,而且标志着青岛市的建筑艺术已经摆脱了单一的殖民色彩,而成为中国文化吸纳域外文明的一个例证。
主要景观
花石楼
花石楼(黄海路18号),是八大关中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栋别墅。此楼建筑面积753.7平方米,院内面积4.5亩。楼的主体共5层,顶层为观海台。花石楼据说是1932年由一位俄罗斯人格拉西莫夫修建,它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欧洲古堡式,又融入了希腊式和罗马式的风格,也有哥特式的建筑特色。由于是用花岗岩和鹅卵石建成,故得名花石楼。花石楼主体共分五层,顶层为观海台,侧有铁尖顶。由圆形和多角形组合而成的建筑物正面造型。相传解放前中国国民党特务戴笠曾在此住过,也有老百姓说蒋介石也在此避过难等等,解放后,花石楼成为接待中外贵宾的馆舍,门牌为黄海路18号,董必武、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在此下榻。
岗岩石碑
花石楼前立着两块截然不同的标志牌。其中一块花岗岩石碑,是青岛市文物事业管理局于1984年7月27日设置的,将花石楼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上注明花石楼1903年由德国人所建。另一块不锈钢制作的标志牌,是1997年6月青岛市旅游局设置的,注明199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将花石楼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此牌记载的"花石楼"始建时间是1930年至1931年,由白俄罗斯贵族所建。
第二海水浴场
花石楼的旁边就是第二海水浴场,位于汇泉湾东侧的太平湾内。德占青岛之初,德国总督常骑马到此狩猎,下海游泳,以后辟为海水浴场。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市后定名为"第二海水浴场",因地处太平湾,又称"太平角海水浴场"。第二海水浴场只有在夏季才对外开放。浴场由宁武关路入口处分为东西两部分,采取封闭式管理,除夏季外,其它季节可自由出入。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青岛时,先后5次来到第二海水浴场游泳。解放后,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等,都曾在这畅游。
山海关路5号
山海关路5号大约在1934年前后落成,建筑面积603.84平方米,占地1.688亩。日寇第二次占领青岛时,建造了这座现代风格的日式住宅,外墙用绿色的釉面砖镶嵌,每经雨水冲洗,格外碧绿,院内的植物是紫藤,与花石楼一样,解放后山海关路5号成为了中外宾客的下榻的宾馆。解放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谭震林等都曾在这里下榻,对面是第二海水浴场。
汇泉路20号
汇泉路20号建筑建于1933年,砖混结构,地上三层,由德国建筑师毕楼哈设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整栋建筑为现代风格的设计,精确诠释出现代建筑的机械美学。1955年,文学家茅盾曾在此居住,在此为《茅盾短篇小说选集》写了一篇《后记》。文学家叶圣陶来青时也曾住在这里,并写下“不观沧海十年久,复风涛五月晨”的佳句。
元帅楼
山海关路17号别墅建于1940年,砖混结构,地上二层,设有地下室,由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陈瑞庭设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业主为日本高桥商会,建筑设计风格为近代和风,户外也营造成日式风格的园林庭院。新中国成立后,多位元帅曾经在这座别墅下榻,因此现在这座别墅被称为“元帅楼”。
嘉峪关路4号
嘉峪关路4号为德国田园别墅,建于1939年,建筑砖混结构,地上二层,有半地下室及阁楼,在整体现代简洁的风格中加入古拙的欧洲乡土建筑风情,由俄国建筑师尤力甫设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主楼
公主楼位于居庸关路10号,建于1941年,砖木结构,地上三层,由俄国建筑师尤力甫设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墙基由大小不一的方块状花岗石石块砌成,建筑体型由双坡斜屋顶主体与一座有收分的方形平面塔楼相结合。因其像丹麦童话故事中的建筑模样,独具北欧风情,故传说此楼为丹麦公主而建,习称为“公主楼”。
钓鱼台
钓鱼台国宾馆位于山海关路9号,由于这里接待的宾客大都是外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领导人,因此有"青岛钓鱼台"之称。这个院子有两幢别墅,右面一幢美式建筑,建筑面积1226.22平方米,楼的主体连顶楼共分四层。它的特点是不等层、不对称,没有雕塑等繁杂结构,墙面大部分被窗户占据,且都采用大块玻璃,少有窗,它曾是美国第七舰队将军柯克上将的宅邸,当时,家具全部由美国运来,有的至今保存,后来美国西太平洋舰队司令白吉尔在此居住。解放后,国家党和政府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江泽民、李鹏等及许多外国的国家领导人和国际友人都曾在这里住过。邓小平1979年来青视察时,下榻于此楼。
院子左面的新楼,于1993年建成,按五星级的标准装修,建有室内游泳池、健身房、桑拿浴室、保龄球室、台球室等休闲娱乐设施,现已成为宾馆接待最高政治性任务的重要场所,建成后,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朱基、李鹏、杨尚昆、万里、吴邦国、田纪云、姜春云、宋健、陈慕华、邹家华等都曾在此下榻。
韶关路26号
韶关路26号别墅建于1942年,砖混结构,地上四层(包括塔楼),主立面是有着几何形斜线及尖塔轮廓,开着几层方窗和竖条形窄窗的立面,建筑由王屏藩设计,体现出强烈的表现主义建筑特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6年苏联公民协会在此设立。
王正廷故居
山海关路11号别墅建于1934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高两层,混砖结构,建筑面积326平方米,中国工程师陈其信设计。王正廷是我国近代著名外交家,作为1919年巴黎和会谈判代表之一,拒签《凡尔赛和约》维护了国家利益。1922年出任鲁案善后督办,代表中国接收青岛及山东权益。
韶关路22号
韶关路22号别墅建筑建于1935年,砖木结构,地上二层,有阁楼和地下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正立面为基本对称的布局,红色线条的半木风格锐角三角形的山墙是其主要特征。由中国建筑师徐垚设计,曾作为金城银行青岛分行使用的别墅。
开发与保护
新中国成立以后,青岛市委、市政府将八大关街区确定为风景区和疗养区,青岛市的文化和文物行政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对八大关进行保护。政府因此做了大量工作,例如依法保护随着1994年青岛荣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2001年“八大关近代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青岛市就八大关的保护进行了系统性的规划;将八大关街区列为青岛历史文化名城的“十大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之一;编制了包括八大关街区在内的《青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制定了《八大关历史文化保护区控制性保护规划》和《八大关历史文化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2008年8月,政府请有国家文物局核准资质的专业单位进驻八大关街区进行现场专题勘察与调研,编制了《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保护规划》(待批):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八大关区域房屋租售管理工作的通知》。青岛市文物局向八大关居民和驻在单位发放了《八大关近代建筑保护须知》《青岛文化遗产保护手册》。2013年,为养护八大关植物,八大关绿化管理部门补植了4000多棵树苗。
2018年左右,青岛市委托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了《青岛八大关近代建筑保护规划》,累计争取国家文物专项资金3300余万元,坚持修旧如旧、在保护中利用,让这一建筑群得以妥善修护。
人文价值
建筑艺术
八大关是中外建筑师共同创造了一个建筑艺术宝库,参与八大关建设的外国建筑师来自俄、英、法、德、美等国家,带来了众多国家的建筑思想和建筑实践。其中参与建设的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家有刘耀宸、张新斋、徐垚、刘铨法、王节尧、王屏藩、苏复轩等。
历史名人
八大关别墅曾经是历史文化名人的会聚之所,如晚清军机大臣吴郁生、北洋政府外交总长王正廷、民族实业家周志俊等。20世纪40年代,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等都曾下榻过八大关别墅。新中国成立以后,八大关别墅成为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诸多文化名流和劳模的重要场所,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都曾下榻过山海关路9号,“元帅楼”接待过彭德怀、刘伯承、贺龙、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等6位元帅。此外,还先后有不少文学家和艺术家在此疗养,例如李四光、郭沫若、茅盾、曹禺、孙树勋、刘海粟等。
获得荣誉
相关文化
诗歌作品
诗人贺敬之作诗《八大关漫步》,来歌咏八大关的景色。
影视作品
拍摄于1980年的电影《第二次握手》,是根据张扬同名小说改编的。剧中有关美国海滩救人等场景,皆是在太平角的沙滩和礁石上完成的。表演艺术家谢芳、于洋等主要演员,来青拍摄《第二个春天》时,则下榻于太平角一带的别墅。同样,根据老舍的长篇小说《二马》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其有关英国的部分镜头,是在太平角一路9号别墅拍摄的。还有如《家务清官》《苗苗》《13号魔窟》等40多部电影和20多部电视剧都在此拍摄,很多歌星的MTV外景也选在这里,比如叶蒨文、林子祥的《选择》《重逢》就是在八大关拍的外景。
相关人物
八大关形成了较为盛大的历史文化集结,一批著名的历史人物曾在此拥有别墅,如:曾任北洋政府外交总长和中国首位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的王正廷,曾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的韩复榘,曾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及北平市市长的何思源,曾任国民党青岛市市长及山东省政府主席、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席的沈鸿烈,曾任晚清军机大臣的吴郁生,著名音乐家谭淑真,著名教育家周钟岐等。同时,出现在别墅区内的还有英国圣公会礼拜堂、青岛游艇俱乐部及东海饭店等重要建筑遗存。其中,青岛游艇俱乐部是中国近现代帆船文化的一处重要史迹,而兴建于1936年的东海饭店则是中国“摩登派”建筑的代表作。20世纪四十年代,蒋介石、宋子文等曾下榻八大关别墅。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彭德怀、刘伯承、贺龙、叶剑英、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等曾下榻八大关。同时,八大关还陆续接待了300余位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在此修养,包括李四光、郭沫若、茅盾、曹禺、孙树勋、刘海粟等。
文化活动
2013年8月10日至25日,“八大关啤酒嘉年华”在八大关太平角一路33号广场举办,啤酒大篷将搭建在临海的小广场上,每天都有乐器演奏、舞蹈表演、歌手演唱以及饮酒大赛、互动游戏等活动。
旅游信息
公交
1、乘26,31路,304路,316路【武胜关路】站下车。
2、乘219路公交车在【正阳关】站下车。
参考资料
八大关风景区.青岛政务网.2024-01-03
中国人的荣誉之作——青岛“八大关”.青岛市情网.2023-12-25
青岛八大关风景区.中国广播网.2023-12-25
青岛八大关.发展新河南.2023-12-25
八大关Badaguan.去哪儿攻略.2024-01-03
「悦|城」青岛八大关的前世今生.经济观察报.2023-12-25
青岛八大关(图).中国经济网.2023-12-25
国庆假期留在青岛怎么玩?八大关隐藏玩法 青岛市自媒体协会带你深度游青岛.掌上青岛.2023-12-25
自然环境.青岛政务网.2023-12-25
“丈量青岛——走近老建筑” 文旅公益行4月29日第九期预告:融合万方—八大关.大众网青岛.2023-12-25
青岛“八大关落叶赏秋图”出炉.新浪山东.2024-01-03
青岛为八大关建筑群注入时尚新活力.中国政府网.2024-01-03
青岛一别墅卖出4.7亿天价.岳阳晚报.2024-01-03
文史丨八大关的前世今生.东方文化周刊.2024-01-03
“2021年好客山东网红打卡季”评选结果正式揭晓 .海报新闻.2024-01-03
市南区八大活动迎接啤酒节 休闲美食全民同欢.青岛新闻网.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