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汾州府

汾州府

汾州府,位于山西省境内,是山西省明清时期的九府十六州的大府之一。元朝时,为冀宁路下属的隰州直隶州。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汾州升为汾州直隶州,直属山西承宣布政使司。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五月,汾州升为汾州府。除原汾州四县外,还有永宁州(辖宁乡县),临县沁州(辖沁源县武乡县县),平阳府霍州灵石县也划归汾州府。又置冀南道,府、道治均驻县城。

此前,县名虽未以汾阳市冠名,而俗以汾阳为县别名。盖以县城居汾河之阳故。原太原府所辖州县、临县、永宁州及辖县宁乡县和原汾州辖县改属汾州府,府治设汾阳县城。万历32年(1604年),沁州重新恢复为省直隶州,脱离汾州府,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石楼县县有平阳府隰州改属汾州府,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灵石县改直隶为平阳府。清代沿用朝制,建置未变。清康熙帝五年(1666)冀南道并入冀宁道,府县遂隶。民国元年(1912)废府。

地理位置

汾州府位于山西省省西南部,东至潞安府四百四十里,东南至沁州四百八十里,南至平阳府三百九十里,西南至平阳府隰州二百七十里,东北至太原府二百里。自府治至布政司见上,至南京二千四百三十里,至京师(今北京)一千三百八十里。

行政区划

明朝

截至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汾州府下辖六县、一州。

汾阳市县,府治所。

孝义市

平遥县

介休市

石楼县

临县

永宁州,辖宁乡县。原直属山西承宣布政使司,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改隶属汾州府。

清朝

清代沿袭明制,但州不辖县。康熙六年(1667年)将冀南道撤销并入汾州府。

截至康熙六年(1667年),共下辖一州、七县:

汾阳县,府治所。

孝义县。

平遥县。

介休县。

石楼县。

临县。

永宁州。

宁乡县。

文献记载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记载:汾州府东至潞安府四百四十里,东南至沁州四百八十里,南至平阳府三百九十里,至京师一千三百八十里。汾州府控带山河,肘腋秦、晋。战国时,秦、赵相持,往往角逐于此。东汉之季,西河尤为多事。于刘渊发难,中原陆沉,祸乱之征,未始不自西河始也。周、齐争胜于河、汾间,郡常为兵冲。隋大业之末,唐干符以后,太原市南指,未有不以州为中顿;平阳北向,未有不以州为启途者也。北汉保河东,州尤为肘腋重地。宋人于岚、石、隰三州以至黄河,皆置城戍关,杜河外入麟府路以捍夏人。盖西北有事,府为必备之险矣。

永宁州位于汾州府西北百六十里。南至平阳府隰州二百五十里,西至陕西省绥德州二百五十里,北至太原府岚州二百五十里,东北至太原府三百九十里。

春秋时白翟地《齐语》:齐桓公西征,攘白翟之地,至于西河。即州境也。战国初为赵之离石邑,后为秦、魏二国之境。秦属太原郡。两汉属西河郡。晋属西河国。刘渊倡乱于此。后赵石勒置永石郡。北魏为离石镇。北齐置怀政郡,兼置隰州直隶州北周离石区郡,又改西汾为石州。隋初,郡废州存,隋炀帝又改为离石郡。唐复为石州。天宝初,曰昌化郡。乾元初,复故。宋因之亦曰昌化军。金属太原府。元仍属太原路。明洪武三年,以州治离石县省入,仍曰石州,属太原府。万历二十三年,改为永宁州编户四十里,属汾州府,领县一。今因之。

尚书·禹贡冀州地。春秋时属晋。战国属赵。秦属太原郡。二汉属太原市及西河郡。魏因之。晋为西河国。后魏曰西河郡,后又侨置汾州。北齐改南朔州市后周改为介州,而西河郡如故。隋初郡废,炀帝复改介州为西河郡。唐初改为浩州。武德三年,改为隰州直隶州天宝初,曰西河郡。乾元初,复曰汾州。五代十国末,属于北汉周显德初,侵北汉得之,置宁化军,兼领石、沁二州。旋入于北汉。宋仍曰汾州亦曰西河郡。金因之,兼置汾阳市军。元复为汾州,属太原路。明初,以州治西河县省入,直隶山西省布政司。万历二十三年,升为汾州府,领州一、县七。今仍曰汾州府。

汾阳县附郭。汉兹氏县,属太原郡,魏置西河郡于此。晋改县曰隰城,属西河国。北魏亦为西河郡治。孝昌中,自蒲子移汾州、隰城。隋仍为介州治。唐上元初,改曰西河县。宋以后因之。明初省。万历中,建汾州府,因改置今县。《城邑考》:府城,一名四阳城,世传曹魏所筑,四面皆向日也。元至正十二年重筑。景泰二年,因旧城增修,城周九里有奇。嘉靖十九年,复筑东外城,周亦九里有奇;又筑南外城,周三里有奇,与郡城相辅。编户九十五里。

○隰城故城府西七十里。汉县,属西河郡。晋属西河国。三国魏省隰城入兹氏。晋改兹氏曰隰城。后魏主焘延和三年,如美稷,遂至隰城,大破山胡白龙于西河,是也。东魏侨置灵州于隰城县界。后周废。又故兹氏城。《志》云:在府南十五里,汉县治此,高帝封夏侯婴为侯邑。一名甄子城,魏收《志》:太和八年,复置西河郡,治兹氏故城。孝昌中,以吐京五城、定阳等郡陷没,皆寄治西河,今其地名巩村,有故城遗址。○八门城,在府北十五里。《志》云:刘渊遣将乔嵩攻西河,因筑此城,城有八门,故名。绿背龟鮻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又有偏城,在府西南五十里广城村。后赵时筑此以防西北诸胡,其城北占山阜,南临绝涧,有欹侧之状,因名。又祝融城,在府治西,相传祝融所居。

美稷城在府西北。汉美稷县,属西河郡。本治今废胜州西,后汉中平中,以寇乱南徙五百余里,即此城也,寻废。○牧师城,在府西北境,汉边郡皆置牧师苑以养马,此即西河郡牧苑也。或曰:亦在今废胜州境,东汉永元六年,匈奴大帅侯叛,南单于师子与汉中市郎将杜崇屯牧师城,是也。后亦移置于府境,其地广斥,宜畜牧。宋治平中,崔台符汾州,得牧地三千二百顷。次年,移沙苑马五百牧于此,即古牧师地矣。

○隐泉山府北四十里。山有汤泉,一名汤泉山,或谓之泉山。上有石室,相传卜商所居也。俗谓之子夏山,又名卜山。《志》云:山之阳为卜山,山阴为陶山。与太原府文水县县接界,今详见文水县。○比干山,在府西北九十里,相传纣使比干筑城于此。

万户山府西二十里。延袤二十里,高八十丈,平坦可居万户,因名。又柏山,在府西五十里,上多柏树。一名将军山,相传石赵将赵鼎者御敌战死于此,因名。○石室山,在府西三十里,山多岩窟,可居。又府西北三十里有白彪山,其山石壁岩,峰峦耸秀,林木丛茂,泉流飞涌,洞壑层启,村墟联附,为州之胜。相传昔有驺虞见此,亦名驺虞山。

汾河府东二十五里。自太原府文水县流入界,又流经平遥县介休市孝义市,而西南入灵石县县境。详见大川汾水。

文水府东北五十里,亦自文水县流入县境。一名文谷河,亦曰万谷河。至府东十五里,谓之西河泊,亦谓之文湖。《水经注》:文湖东西十五里,南北三十里,湖西侧有一城,谓之城,潴泽所聚也。盖即水以名城,湖亦谓之潴城泺,其水东入于汾。宋熙宁初,诏复汾州西河泺,泺在城东,周四十里,旧时旱则引以溉田,雨以潴水,兼有菱、芡、蒲、鱼之利,可给贫民。前转运使王氵公废为田,人以为病,至是从御史刘述言,复之,即文湖也。

禹门河城西十里。西山诸溪之水会流于此,谓之河口,暗河潜注,东入于文湖。相传禹导洪水至此,因名。又有麻屈水,亦在府西十里,平地涌出,灌溉田亩,民赖其利。又原公水,亦曰原公涧,又名壶溪水,源出白彪山麓,沿山南注,至谷口,转折而东,历城区东北数十村,溉田万亩,东南注于文湖。《志》云:原公水一名马跑泉,亦曰贺鲁水,相传有贺鲁将军者驻师白彪山,马跑泉涌,因名也。○向阳水,在府西三十里,一名悬泉水,源出向阳峡,下流合于原公水,今涸。又府南十里有清沟水,一名董师河。城北八里有贾家庄泉,亦流合焉,居民引以灌田,下流东注于汾河

善利渠在府西南。西山诸泉源会流为渠,东西首尾凡百余里,有灌溉之利。又灵浮泉,在府西南四十里,亦东流合诸山泉,引流溉田。

○临汾宫府东十五里。隋大业四年,建以避暑,盖据文湖之胜而为之,亦谓之汾水行宫。

金锁关府西三十五里。一名向阳峡。岩插天,中断如辟,为汾、石咽吭,汉、晋以来戍守处也。明初置巡司,寻废。隆庆初,增筑关城设兵防御,颇为严固。又黄芦岭关,在府西六十里,置关岭上,凭高为险。宣德四年,置巡司于此。○康家堡,在府东二十里,临汾市水上,有康家堡渡,路通平遥县。《志》云:城东有汾阳驿,洪武中置。

孝义市在府南三十五里。东至霍州灵石县县五十里。汉兹氏、中阳二县地。后魏太和十七年,分置永安县,仍属西河郡。北齐省入介休市后周复置。隋属介州。唐属隰州直隶州。贞观初,改县曰孝义,以旌县人郑兴也。五代周显德五年,晋州李谦溥北汉,破孝义,即此。宋太平兴国初,改县曰中阳,寻复旧。熙宁五年省,元初复置。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三十里。

中阳城在县西北,故赵邑。《史记》:赵武灵王九年,秦伐我,取西都及中阳。又惠王十四年,与秦会中阳。亦曰西阳,《秦纪》:惠文王后九年,取赵西阳,即中阳也。汉置中阳县,属西河郡。魏晋因之,永嘉中废。《括地志》云:中阳在隰城县南。

吴城县西南七十八里。战国时,魏吴起为西河守,筑此城以拒秦,因名。近时贼据吴城,从向阳峡窥汾州,即其处也。又虞城县,在县东北十里。又有城,在县北十里,俗讹为瓜城。相传晋灭虞、虢,迁其人于此,筑城居之,因名。魏收《志》:定戎郡,永安中置,治吴城,即此城也。

○鱼城,在县北十九里,或云:后魏末,六镇扰乱,置城于此为戍守处。又有东多城,在县北二十里。魏收《志》:永安中,置真君郡,治东多城,是也。又团城,在县西北十八里。旧《经》云:团城,后魏孝昌中所置。魏收《志》:武定四年,置武昌郡,治团城。

六壁城县西南十五里。《魏书》:太平真君五年,讨胡贼于六壁。《水经注》:胜水东经六壁城,南魏朝置六壁于其下,防离石诸胡,因为大镇。太和中罢镇,置西河郡。《志》云:六壁者,县所辖贞壁、贾壁、白壁、许壁、柳壁并六壁为六也。魏收《志》:永安中,置显州,治六壁城,领定戎、建平、真君等郡,又领瓜城、东多城、团城等三城。瓜城,即定戎郡治也。后周省。唐为府兵所居,曰六壁府。

○狐岐山县西北八十里。《尚书·禹贡》:治梁及岐。孔姓以为岐,狐岐山也。盖洪水怀襄黄河,泛滥至此山下云。一名薛颉山,胜水出焉。○白雀山,在县西八十里,峰峦高峻。又县西一百六十里有上殿山,高峻为汾、隰诸山之冠。

雀鼠谷《冀州图经》:谷在县南二十里,长一百一十里,南至临汾郡霍邑界,汾河流经谷内,即《周书》调鉴谷云。今详介休市。○安生原,在县南十里。旧《经》:土地沃饶,有西河之美者,惟安生原耳。

○汾水县东二十里。自汾阳县流入,与介休县接界。《志》云:县东三十里汾河上有比干台,纣遣比干于驺虞山筑台避暑,此其遗迹云。

胜水在县南二里。源出狐岐山,东南流,至县西十里,曰胜水陂。亦曰元象泊,以昔有里人元象者有孝行,躬耕于此而名。县境之水,汇于此陂,又东注于汾水。《志》云:胜水一名孝水,在县西十五里。○义水,在县北十五里,亦出狐岐山,东流经此。一名行春川,流入汾阳县境,分为善利、得利、分利、丰义、紫金五渠堰,共溉田数百顷。又东入于汾。县名孝义市,以此二水也。

土京水出县西南十五里土京谷,一名西阳水。《水经注》:胜水东合阳泉水,水出西山阳,东经六壁城北,又东注于胜水,即此水也。又左水,在县南二十里,一名贾愿水,今涸。又板谷水,在县西北二十八里,东流入胜水陂

白龙渠在县西二十里白壁关,居民引以溉田。又有三泉,在县西二十八里,东流入板谷水,溉田可十余顷。○普济渠,在县南十五里。《志》云:县西七十里有玉泉山,泉如漱玉,引流溉田,即普济渠也。又润民渠,亦在县南。自县西引胜水,灌附郭诸村田,民赖其利。

○温泉镇县西九十里,即隰县之废温泉县也。《志》云:其地有高唐山,温泉出焉。镇南通吉、隰诸州,北连宁乡市、永宁之境,为往来襟要,有巡司戍守。

平遥县府东八十里。东至太原府祁县五十里。汉平陶县,属太原郡。本在今太原府文水县界,北魏移置于此,改曰平遥,仍属太原郡。隋属介州。唐属隰州直隶州。宋因之。今城周九里有奇,编户五十八里。

○京陵城县东七里。即春秋之九原也。《国语》:赵武羊舌肸游于九原。胡姓曰:原当作京。汉置京陵县,属太原郡。《水经注》曰:其故京尚存、汉初增陵其下,故名。魏、晋因之,后废。唐置京陵府,以居府兵。杜佑曰:隰城有汉京陵城,误也。又清世城,在县南,隋开皇十六年,析平遥县置清世县,属介休市大业初废。

中都城县西十二里,西南至介休县五十里。《春秋》:昭二年,晋侯执田无宇于中都。战国时属赵,亦谓之西都。《赵世家》:赵武灵王九年,秦拔我西都。汉置中都县,属太原郡。文帝为赵代王嘉,都中都,即此城也。东汉亦曰中都县。晋属太原国。永兴初,刘渊遣别将寇太原市,取中都。北魏省入邬县,而别置中都县于榆次区。《水经注》有婴侯水,径中都县南,俗谓之中都水,又至邬县。魏收《志》邬县有中首都。《括地志》中都城在平遥县西南十二里。是也。○羌城,在县西北四十里,《志》云:汉建安中,筑此以居羌族。又思归城,在县东三十里,刘渊攻刘琨于太原,筑垒拒守,因思归而夜遁,故名。

蔚州城县西北二十五里。后魏末,侨置蔚州,于邬县界。后周废入平遥。《城冢记》谓之屈顿城,昔刘彻于汾堤侧屈曲为顿,后因汾河泛溢废坏。北魏于其地侨置蔚州镇,今城址犹存。

○青城,在县东二十里。又有亭冈城,在县南二十八里,下有亭冈水。或曰皆后魏所置也。又来城,《城冢记》:在县西二十三里。相传东汉来歙所筑。

○超山县东南四十里。一名过山,以高耸超过群山而名。又麓台山,在县南四十里。《尔雅》:山足曰麓,土高曰台。一名蒙山。又名谒戾山。《山海经》:谒戾之山,婴涧水出于其阴,是也。

○汾水县西五十里,与汾阳县接界。县境诸水,悉流入焉。

○中都水,出县东二十里中都谷横岭下,西流合原祠水,经城南,入邬城泊。亦名城东水,以成化中泛涨北流,经县城东,而西入于汾也。今有中都堰,在县东南一里。又原祠水,在县东南十五里,平地涌出,灌溉民田百顷,合中都水以入于汾原,上有祠,因名。

卤涧水出县东南二十里之朱坑,流经县东,分为二十四池,灌溉民田。又婴涧水,在县东三十里,亦流合中都水入汾。又亭冈水,在故亭冈城南。《志》云:源出亭冈谷,流合邬城泊。○张赵泊,在县西北三十里,一名壤公泊。又邬城泊,在县南,与介休市接界,又东接祁县昭余祁薮,亦谓之邬泽云。

○普同关在县南五十里普同谷口。东南接绵上关,达沁源县,西抵关子岭,南入岳阳县,为往来要地。洪武五年,置巡司戍守。

介休县府东南七十里。东北至太原府祁县九十里,北至文水县八十里。晋大夫士弥牟邑。秦置介休县,以介山为名。汉属太原郡。晋属西河国。北魏仍属西河郡。东魏析置平昌县,兼置定阳郡后周改郡曰介休,以介休故县省入平昌。隋初郡废。开皇十八年,又改平昌曰介休。义宁初,复置介休郡于此。唐初又改为介州。贞观初,州废,以县属隰州直隶州。宋因之。今城周八里,编户四十五里。

○介休城在今县东南十五里。汉县治此。北周建德五年,自临汾市进攻太原市,周主与宇文宪会于介休市,即此。今城东魏所置平昌县也。隋改置介休于平昌,故城遂废。

邬城县东北二十七里。春秋时晋邑,魏舒以司马弥牟为邬城大夫。《史记》:曹参韩信击赵相夏说于邬东,大破之,又围赵别将军于邬城中。汉置邬县,属太原郡。晋及北魏因之。北齐废。《志》云:故邬城历、隋唐至宋,始于水,城北接文水,东接祁县境。

随城《地志》:在县东。春秋时晋邑也。隐五年,曲沃庄伯伐翼,翼侯奔随,后为士会食邑。又平周城,在县西四十里。《十三州志》:战国时魏邑也。梁襄王十三年,秦取我曲沃县、平周,即此。汉置平周县,属西河郡。东汉因之。晋省。又《郡志》云:县东四十五里有讲武城遗址,秦遣白起白起伐赵,经此,因名。今有武城水。○板桥城,在县西北十八里。《郡国志》:刘渊刘琨于此,其城阻水,以板桥为渡,因名。又开远府,在县西北八里,华夏府在县东北三十里,皆唐置,以居府兵。

○介山县东南二十五里。一名介美,以介子推隐此也。山南跨灵石,东跨沁源县,盘踞深厚。亦曰绵山。亦曰绵上。晋文公求介子推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是也。又襄十三年,晋侯于绵上以治兵。二十九年,齐高竖奔晋,晋城市绵而。今亦曰横岭。又忌阪,在县西南十二里,相传子推被焚处也。

○洪山,亦在县东南二十里,石洞水出其下。《志》以为狐岐山也。

天峻山县东南十五里。以高峻入云而名。又蚕簇山,在县东南三十里,势极高,形如蚕簇。又抱腹岩,在县西南四十里,群峰回绕,涧水环流,石梯峻险,松柏交加,形如抱腹,因名。

雀鼠谷县西南二十里。《水经注》:汾河南过冠爵津,俗谓之雀鼠谷。数十里间,道皆险隘,水左右悉结偏梁阁道,累石就路,萦带岩侧,或去水一丈,或高六丈,上带山阜,下临绝涧,俗谓之鲁般桥。盖古之津隘,今之地险也。北周建德五年,周主邕攻晋州军于汾曲,分遣宇文宪将兵守雀鼠谷。隋大业十二年,太原市留守李渊破贼甄翟儿于雀鼠谷。十三年,李渊起义兵,由西河入雀鼠谷。唐武德三年,刘武周陷介州,唐将姜宝谊等战于此,兵败被擒。既而世民击武周,追破其将宋金刚,宿于雀鼠谷西原。又开元十一年,北巡并州,经雀鼠谷。谷盖当往来之要路。

谷县东南四十里。四围皆山,中有石磊,横空数仞,周广三里,岩顶有泉,倒流如瀑布,谓之悬泉,流为白牛泓,浚深莫测。又有黑龙池,水色常黑,其下流皆注于汾河

○西谷,县东南二十里,有西谷水,东谷之水流合焉。又有沂阳谷,在县西四十里,有沂阳水,东流入于汾水。

度索原在县东南介山下。唐初裴寂刘武周将宋金刚于介休市,寂军于度索原,营中饮涧水,金刚绝之。士卒渴乏,寂欲移军就水,金刚纵兵击之,寂失亡略尽。

○千亩原,在县南,亦曰千亩聚。姬静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又晋穆侯十年,战于千亩,有功。杜氏曰:其地在介休县。

○汾水县西二十里。《志》云:县西北五十里有大宋渡,亦汾河渡口也。南流二十余里,为小宋曲。又南流与孝义县接界,县境诸水,悉流入焉。○谢谷水,在县西南十里,源出谷南磨子沟,平地涌出,大小十数泉,流入谷中,灌十余村田,至小宋曲,北入汾。

洪山水县东南二十里。一名石洞水,源出洪山,或谓之胜水。四泉并发,四时不竭。宋文彦博引为东中西三渠,灌自城以东数村之田,凡九十余顷。西北流注于汾。又三道河,在县东北六里,平地出泉,分流为三道,下流入汾。又珞石涧,亦在县东南二十里,源出绵上箭杆岭,下流入于汾,今涸。

邬城泊县东北二十里,与平遥县接界。流合中都水,注于汾河,或谓之蒿泽。隋仁寿初,汉王谅以赵子开败于高壁,大惧,自将众十万拒杨素于蒿泽,既而退守清源。高壁见灵石县。○小桥泊,在县东北十八里,亦西入汾河。又龙泉,在县西南二十里,平地涌出,北流入汾。又有灰柳泉,在县东二十里石洞村,引渠灌田,西北入汾。

○子岭关县东南六十里。路出沁源县,洪武五年,置巡司戍守。○张难堡,在县北,昔人筑堡自守处也。唐初世民败宋金刚介休市,追数十里,至张难堡,是也。

石楼县府西南二百里。南至隰县九十五里,西至清涧县百八十里,西北至陕西绥德州黄河岸九十里,西南至隰州永和县百二十里。汉西河郡土军县地,后汉省。后魏太平真君中,置岭西县,属吐京郡。太和二十年,改县曰吐京。隋开皇初,郡废。十八年,改为石楼县,属隰州。唐初于县置西德州。贞观初,州废,县属东和州。二年,州复废,县仍属隰州。宋以后因之。万历二十三年,改今属。今城周一里九十六步,编户十三里。

○土军城县西三十里。汉县治此。高帝十一年,封宣义为侯邑。又刘彻封代共王子郢客为土军侯,东汉废。亦曰吐京城,音讹也。晋义熙九年,吐京胡与离石区胡出以眷叛降夏王勃勃,勃勃因置吐京护军于此,北魏将娄伏连袭杀之。宋元嘉二十二年,魏主焘如上党,西至吐京。又萧齐建武三年,后魏吐京胡反,旋击平之。《寰宇记》:城在团圆山下,其城圆而不方,俗谓之团城。隋迁今治。

长寿城县东五里。《旧唐书》:武德初,置长寿县,属西德州。贞观初,县废,谓之长寿村。五代十国周广顺初,北汉刘钧自攻晋州,不克,移军隰县。隰州将孙继业迎击之于长寿村,败之,即此。《寰宇记》:县北六里有晋惠公馆,即晋公子夷吾所居也。后魏孝文置长寿县于此。《志》云:夷吾馆在县东二十五里。○临河城,在县东六十里,唐初置临河县,属西德州,贞观初废。或以为后周所置,误也。

○团圆山县西北三十里。山顶高而状圆,因名其山。东西长一百八里。有小蒜谷,胜水泉出焉,北流六十里入黄河。又有百泉谷,在山之分水岭下,泉约百余派,西流八十里入黄河。○翠金山,在县南三十里,一名台骀山,上有台骀神庙。

石楼山县东南六十里。蒲水出焉,流入隰县界,隋以此山名县。○龙泉山,在县南,接隰州界。《水经注》:龙泉出吐京城东南道左山下,牧马川上,多产名驹。亦名屈产泉,即晋献公以屈产之乘假道于虞者。《志》云:屈产泉在县东南四里。又黄云山,在县东六十里,与县东南牛心山相接。

○黄河在县西百里。从宁乡县流入界,过上平关,又南入隰州永和县界。

土军川在县西五十里。源出团圆山。有土军谷,亦曰吐京谷,西达于大河,县境诸水,悉流合焉。或讹为统军川。后周主邕建德五年,自将攻晋州,分遣达奚震守统军川,即此。

○上平关县西北九十里,下临黄河,路出陕西绥德州。五代十国梁开平二年,李茂贞遣延州帅胡敬璋攻上平关,为梁将刘知俊所败,即此。向有巡司戍守。

永宁关县西七十五里,下临黄河,路通陕西青涧县。又窟龙关,在县东北六十里,东接孝义县,南接隰县,北抵宁乡县。二关明初俱置巡司戍守,今革。

临县府西北二百里。北至陕西吴堡县三十里,东北至岢岚州兴县一百八十里。汉离石区县地,属西河郡。后周置乌突县,兼置乌突郡治焉。隋郡废,县改曰太和,属石州。唐初改为临泉县,置北和州治焉。贞观三年,州废,仍属石州。宋初因之。乾符三年,改属晋宁军。金仍属石州。元中统二年,改属太原府,三年,升为临州。明初改曰临县,仍属太原府,万历中改今属。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十七里。

○修化城在县南。后周置窟胡县,兼置窟胡郡治焉。隋初郡废,改县为修化,属石州。唐省。又县东南有庐山废县,亦后周置,大业初,并入修化县。

○连枝山县东七十里,枝脉蔓衍,连接群山。亦谓之磨盘山,《志》云:山周六百余里,近时官军逐贼于此,贼据险拒守,官军不能克。又黄云山,在县东北三里,踏实河出焉。

车突谷在县东北。《志》云:后周置乌突县,盖以车突谷而名。北魏孝文太和二十年,吐京胡反,汾州刺史元彬遣军击破之,追至车突谷,又破之,即此。

○黄河县北二十里。自岢岚州兴县界流入,又西南入永宁州境。○榆林河,在县东北,源出黄云山,下流入于黄河。又有临泉水,在县治北,亦流入于大河。

○克胡寨县西北百二十里。黄山西省岸,路通陕西葭州。古置浮梁,今以舟济。金大定中,筑城屯兵于此,以防夏人。元废。明洪武五年,置巡司。其南二十余里有曲峪村渡,又南三十里有郭家塔渡,南四十里有堡子峪渡,俱通葭州。又南十二里有索达安渡,路通陕西吴堡县

附见:

汾州卫在府城内。本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四年建。弘治五年,升为卫。

永宁州府西北百六十里。州重山合抱,大川四通,控带疆索,锁钥汾、晋,诚要区也。《边防考》:州西逾黄河,即延、绥边地,北边偏、老,最属要冲,而黄芦岭尤为险阻。明嘉隆之间,往往被寇,州境为其蹂躏,防维切焉。今四方无虞,州日益蕃庶,化理之隆,安得不推所自?

○离石废县今州治,战国时赵邑也。周郝王三十四年,秦取赵蔺离石区,此即离石地。汉置县,属西河郡。汉初破匈奴,追至离石,匈奴复聚兵楼烦北,是也。刘彻封代共王子为侯邑。东汉为西河郡治。《东观汉记》:西河郡治平定县,离石在郡南五百九里。永和五年,以匈奴寇掠,徙郡治离石。晋亦曰西河国治,永兴初,为刘渊所据。石赵置永石郡于此。后魏太和二十年,北巡,还至离石,置石城县,属伍城郡。北齐昌化县后周改为离石。隋以后因之。明初省州城。景泰元年,因故城修筑,周九里有奇。

定胡城州西二十里。本汉离石区县地,后周置定胡郡及县。隋初郡废,县属石州。唐武德三年,置西定州于此。贞观二年州废,县仍属石州。宋因之。大观二年,改属晋宁军。金仍属石州。明昌六年,改为孟门县。元废。又孟门城,在定胡废县西。唐贞观三年,分定胡县地置孟门县,七年省。○方山城,在州西北七十里,隋义宁初,置方山县。唐武德二年,置方州。贞观三年,州废,县仍属石州。宋因之。《金志》:贞三年,徙县于积翠山。山盖在故县北。元省。《郡志》云:方山城在州北百四十里。

蔺城在州西,战国时赵蔺邑也。《赵世家》:成侯三年,魏败我蔺。赵武灵王十三年,秦拔我蔺。又武灵王曰:先王取蔺、郭狼。郭狼即皋狼矣。汉置蔺县,属西河郡。刘彻封代共王子罢军为侯邑。东汉因之。魏废。○皋狼城,在州西北。《史记·赵世家》:孟增幸于姬诵,是为宅皋狼。《史记索隐》谓居以皋狼之地也。汉置皋狼县,属西河郡,武帝封代共王子迁为皋琅侯邑于此。狼讹作琅。后汉亦为皋狼县。魏废。

罗城在州北。汉县,属西河郡,后汉废。永和六年,匈奴引乌桓作乱,使匈奴中郎将张耽等率鲜卑到城,击乌桓于通天山,大破之。胡姓曰:城即罗城,通天山即岢岚州兴县之石楼山。

左国城州东北二十里。晋时匈奴左部所居城也。《载记》:东汉建武初,南单于入居西河之美稷。今离石区之左国城,单于所徙庭也。晋成都王颖拜刘渊北单于,渊自邺还至左国城,继而自离石徙都焉。杜佑曰:离石有南单于庭左国城。○庐城,《寰宇记》:在州治东二里,晋刘琨所筑,以攻刘曜,遗址犹存。

○吕梁山州东北百里。《尚书·禹贡》:治梁及岐。孔姓曰:梁,吕梁山也。《吕氏春秋》: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镇之上。是也。俗名积山,与太原府交城县县接界,东川河出焉。○方山县,在州北故方山县界,县以此名,文水出焉,流入太原府交城县。又州境有步禅城区。宋初,王忠植山西省步佛山忠义士复石、代等十一州,授河东经略安抚使,是也。

赤山州东北三十里。亦曰赤岭。高欢窦泰自晋阳袭尔朱兆于秀容,兆走,追破之于赤岭,是也。亦曰赤冈,王象之曰:离石山,一名胡公山,又为赤洪岭,故离石水亦名赤洪水。

○仙洞山,在州西南五十里,一名白马仙洞,洞深远,中有龙渊。又乌岩山,在州西南二十里,下有乌岩泉。《志》云:州北二十里又有三阳云凤山。

黄栌岭在州西北八十里。高齐天保三年,自太原市如离石,自黄栌岭起长城北,至社平戍,四百余里,置三十六戍。社平,《齐记》作社子,盖在今朔州市之废武州界。又《律金传》黄栌岭在乌突戍东,盖与今临县接界。亦作黄芦岭。今为戍守要地。

○大河州西百十里。有官菜园渡,路出陕西绥德州。《志》云:黄河临县流入界,又南入宁乡市县境。

东川河在州东北。发源积山,流经州城西北,合于北川河。又北川河,在州城西,源出赤岭,流合于东川河,并流而西南入于黄河。○赤水,在州西北方山废县境,即离石水也,源出赤岭,东南流合于东川河。

虎泽在州北。《汉书·艺文志》注:罗县西北有武泽,即虎泽也。又故美稷县亦有虎泽,今详见榆林卫。○青龙泉,在州西六十里,平地涌出,西流入黄河。

○孟门关州西四十里。隋置,其地险固。《通典》:后周定胡郡盖置于此。《州志》:关在州西百二十里,故孟门县也。元废,置离石巡司于此,城垣庐舍,不减于旧。今为孟门巡司。又有赤坚岭巡司,明洪武三年置,亦曰赤洪岭,在州北百八十里。

永安镇在州城内。《唐志》:大历中,置镇将于石州,以绥御党项族。《会要》:党项部落,曰野利越诗、野利龙儿、野利厥律儿、黄野、海野等,居庆州号东山部,夏州号平夏部。李豫永泰后,皆徙石州,因置镇以统之。

宁乡市县州西南五十里。南至石楼县百二十里。后周析置平夷县,属离石郡。隋、唐属石州。宋仍旧。金改曰宁乡。元初,属太原路。至元初,改属石州。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十三里。

○宁乡城在县东。后周置宁乡县,属离石郡。隋大业初,并入离石县。

○楼子台山市东南三十里。山势危耸,状若层楼,因名。其顶有刘公洞。又仙明山,在县南十里,下有仙明洞。又县南二十里有屏风山。○卧龙冈,在县城东,高里许,形如卧龙,北自州界迤逦而东,抵汾州界,盘踞五十余里。

黄河在县西百五十里,有三交口渡,路出陕西绥德州,南流入石楼县界。

清水县南三十五里。北流经州西南十里,合东川水入黄河。又车辙泉,出县南三十五里车辙山下。县东南三十里又有蕉泉,出蕉山,下流合车辙泉,民多引渠灌田,西北流入州界,合于清水。亦谓之南川河。

建制沿革

山西省省在明清时期统县政区一级的变化比较频繁,明代新设潞安府和汾州府二府,其设置与当时的政治军事背景,以及政府对地方社会管控力度的增加等有相当复杂的关系。但是学界对于明代山西新设二府的研究成果并不多,特别是汾州府的设立。收载于乾隆编撰的《汾州府志》中的《新设汾州府碑记》记录了明代万历年间新设汾州府这一重要事件。碑记如下:

万历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四日,山西抚臣允贞上言:“汾称州所从来久,然于地实不便,州有两蕃邸,子孙以千百,或乘势噬小民,持吏短长,州吏权轻,不足以弹压,不便一;其地商贾走集,民物浩穰,俗用奢靡相高,讼狱滋繁,凡大狱经道府始决,往返论报数百里,疲于奔命,不便二;邑于州名为属,实有轻州吏心,州亦不能自持其体,抚按有所咨问,皆署其考上上,晋中市直隶州凡四,诸钱谷法当互稽敷,而参佐琐尾不足称任使,不便三;汾于永宁近当路塞,离石区之变岌岌震于邻,故汾设守备,有警移往永宁,永宁隶冀宁道汾州冀南道,两地故多盗,事发相诿,不便四。臣窃视其山川形势与人物畜产,名虽州,其实郡也。臣请遂建为郡,设附郭邑,而割太原市之永宁、宁乡、临,临汾市灵石县、沁、沁源县武乡县,皆隶之,臣谨与督臣按臣议,以为便,昧死以闻。”制下部议,户部尚书臣俊民议日:“隰州直隶州在先朝数议改郡,迄无肯任之者,抚臣允贞担荷甚力,汾隔永宁,逾黄河延安市榆林市,屹然为捍蔽于西陲。臣俊民,晋人,任其议必可行也。请遂改汾州为郡,设附郭邑,及割诸州邑属之,皆如抚臣章。”制日“可”。名府日汾州,县日汾阳。乃设官,郡守及贰伴理各一人,县令、丞、簿、尉各一人。乃建涿州学宫,设博士,广诸弟子员。乃建长盈仓,乃建府治,自堂序及舍凡四百十楹,改故州治为汾阳县治。乃择良二千石视事,与百姓更始;择良监司检察非法,董治之,于是蕃邸约束,诸王孙凛凛奉法。诸州邑政令皆禀于郡,民有讼狱,皆就其郡取衷,上下相维,民是以和,内拱偏关,外联络塞上,称重镇焉。……

此碑记包括了两个内容,一是升府的起因,二是升府过程及内容。

一、汾州升府的起因

关于汾州升府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当时以右都御史巡抚山西的魏允贞。在魏氏之前多有有识之士提出汾州设府的政议,然却未曾实现。故而隰州直隶州升府之首功当推魏允贞。

魏允贞(1542—1606),字忠,号见泉,明大名府南乐县人。他天资颖慧,沉默寡言,性忠厚刚直。魏允贞在山西10年,《明史》记载说“允贞素刚果,清操绝俗”。他在山西省主要做了这么几件事。

第一件是,裁撤幕府岁供及州县冗费,减轻人民负担,修建军事设施,发展商业和互市等。

第二件是,不畏权势,与以矿税使身份到山西横征暴敛、欺压百姓的太监张忠、孙朝作斗争,并屡次上疏为民请命。却被矿税使诬陷而因此获罪,因山西官民的“诣阙诉冤”及两京言官“连章论救”,才得以免罪,此事使其威名大振。

第三件就是汾州升府。《明史·魏允贞传》仅以24字记述隰州直隶州升府之事:“汾州有两郡王,宗人与军民杂处,知州秩卑不能制,奏改为府。”可见汾州升府一事涉及地方官府与帝国宗藩的复杂利益纠葛。不过《明史》的记载未免太过疏略,要深究汾州升府的驱动因素,必须依据《新设汾州府碑记》的记载。由碑文可知,魏允贞对汾州升府的必要性提出了四点理由,他认为这四个不便之处使汾州升府势在必行。一不便为:“汾称州所从来久,然于地实不便,州有两蕃邸,子孙以千百,或乘势噬小民,持吏短长,州吏权轻,不足以弹压。”

考诸史籍,汾州为后魏太和间置,始治蒲子城,在今山西省隰县。后魏孝昌中移治西河,即今山西汾阳县治,北齐改日南朔州,北周改曰介州,隋改曰西河郡,唐置浩州,复改日汾州,天宝(742年)又改为西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汾州,宋沿而不改,属河东路,金属河东北路,元属冀宁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时,领平遥县介休市孝义市三县,直隶山西省。所以魏允贞认为“汾称州所从来久”,的确不为过。尽管隰州直隶州作为统县政区的历史可谓悠久,但是由于治理之官的官位较低,对于地方的管理多有不便之处,特别是明代的藩王制度。在汾州城就有两个藩王驻扎,一日庆成王府,一日永和王府。到明末经过十几代的繁衍,形成了数量庞大的特权寄生阶层。有明一代,单个藩王的生育最高纪录就是由就藩于汾阳府的朱济炫朱钟所创造,其生子一百的事迹广为流传。

据《汾阳县志》中记载:“朱钟镒有子四十七人,皆封镇国将军,女四十四人,皆封县主,生育近百。”二者合为91人,尽管并非真有百人之多,但是数量也很是惊人了。安介生先生曾经对明代山西省的藩府人口做过深入研究,据他统计,到明末“狭义的山西藩府人口数量已超过了20万人”,尽管没有给出汾州的两个郡王府的具体人口数据,但是从侧面也足可反映出,明代宗室人口集团的庞大。因此魏允贞所说的“子孙以千百”是毫不夸张的。

作为一个数量庞大并拥有特权的政治集团,为了维持其自身利益,做出“乘势噬民”的事情就不足为奇了。其与地方社会的矛盾主要表现在“粮不足以供,地不足以容”,必然要与民争地,与民争利,以至于“苦宗室甚于苦虏”。然而由于隰州直隶州的最高官员——知州仅仅为从五品,其他官员就更是位低权轻,要与数量庞大的藩王集团进行地方事务的沟通和协调,必然会备感不便,难免产生龃龉。然而汾州升府之后,作为一府执掌的官员——知府成为正四品,官位权力大大提高,从而能够有效地管理藩府的不法行为,增强对地方社会控制能力,以维护地方的稳定。

二不便为:“其地商贾走集,民物浩穰,俗用奢靡相高,讼狱滋繁,凡大狱经道府始决,往返论报数百里,疲于奔命。”汾州地处汾河中游,太原市盆地中部,自古水土肥沃,人口众多。特别是下辖的平遥县介休市孝义市等县都是明清晋商聚集之地,繁华一时,同时也是奢靡之风弥漫之所在,“讼狱滋繁”在所难免。由于汾州官府权职较小,大的案件往往需要归于在监察方面管辖汾州的冀宁道审理,而冀宁道衙门位于太原城。如此一来,必然导致了“往返论报数百里,疲于奔命“的现象,无疑是对行政资源的极大浪费。所以,若是由州升府,很多的案件不必再送往省城审理,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

三不便为:隰州直隶州虽然有一些下属的县,但是在实际的行政运作中却常有轻视州官的现象发生,并不太服从管理。而且汾州长官也不能履行应有的职责,每当上级如巡抚或巡按对其进行询问考察的时候,动辄将所属县官政绩都评定为“上上”,并不根据实际情况向上反映,难免造成吏治的败坏。与此同时,山西省一省的四个直隶州,在赋税等方面相互推诿敷衍,致使行政效能大为降低。

四不便为:“汾于永宁近当路塞,石州之变岌岌震于邻,故汾设守备,有警移往永宁。永宁隶冀宁道汾州冀南道,两地故多盗,事发相诿。”明代山西地处明蒙军事对峙的前线,嘉靖至隆庆初年是双方大规模厮杀的高峰期。特别在隆庆元年发生了震惊朝野的“石州之变”。

据《明实录》记载:“虏俺答汗寇山西,离石区陷之,杀知州王亮,并扬言欲移兵南向。”‘三日遂抵大武镇,石州遂陷,屠戮甚惨……比虏至,急攻不能下,而维岳以石州陷,日寻间道走文水,虏得大掠孝义、介休市平遥县、文水、交城、太谷、隰州间,所杀虏男妇以数万计,粮头畜无算,所过萧然一空,死者相继。”隆庆元年,石州知州李春芳因石、失音相同,嫌其不祥,遂改石州为永宁州。从上文可以看出,蒙古南下内犯给石州和隰州直隶州造成了巨大的损害。“石州之变”因之成为汾州升府的一大动因。而“汾于永宁近当路塞”就是指汾州永宁州之间有便利的交通,且战略地位重要,这条交通线即是地方百姓俗称的“通秦古道”。其不仅是连接陕西的一条东西货物运输通道,同时也拥有防御蒙古军事力量南侵的极其重要的军事价值。而永宁州的碛口镇与汾州城遥相呼应,成为这一交通大动脉重要的两端。“驮不尽的口,填不满的吴城”诉说着曾经的“通秦古道”的繁闹过往,货物经由碛口、离石,吴城、到达汾州城,再运往别的地区。

从军事角度来看,当蒙古内犯之时,隰州直隶州和永宁州本为唇齿相依的关系,二者更需统一指挥共同作战,沿这条交通要道布置关塞和军事力量,如果发生危急情况,也可迅速把汾州的军事守备力量移往永宁州,以抵抗入侵的蒙古国武装部队,这样就加强了对蒙古内犯的应变能力。另外,由于两地地处吕梁山区,群山连绵,地理环境的复杂决定此地经常有匪盗盘踞,由于永宁属于冀宁道,汾州冀南道,并不属于统一政区的管辖之下,匪盗窃发之时,两州难免会有相互推诿的现象。综合汾州、永宁州之间的经济、战略联系考虑,两地纳入同一行政管辖区域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魏允贞总结出这四不便后,就提出了他对于升汾州为府的建议:“臣请遂建为郡,设附郭邑,而割太原市之永宁、宁乡、临,临汾市之灵石、沁、沁源县、武乡皆隶之”。他提出设立汾阳县为附郭县,并且把太原府下辖的永宁、宁乡、临县,以及平阳府的灵石县、沁源、武

乡都归汾州府管辖。

二、对汾州府的政治地理学分析

山西巡抚魏允贞向朝廷提出升府方案后,于是各部开始对此事进行商议,经过一番讨论之后。最终,此议被批准。隰州直隶州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正式升为府,

“名府日汾州,县日汾阳”。汾州府以及下设的附郭县设置相应的官员,经过几个月的建设,新府及其附郭县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具备了较完善的行政功能,一切政事开始走上正轨。同时“择良监司检察非法”,对非法的行为进行监察管理,使当地治安有所改善。

新府设立之后,首先,其政区层级提高、幅员扩大,成为东西狭长的形状。由于之前蒙古内犯时,曾经“大掠山西,南及临汾市,东及潞、沁”,从政治地理学的幅员、边界要素的角度来分析:新的汾州府纳永宁州于境内,永宁州自古“重山合抱,大川四通,控带疆索,锁钥汾、晋,成要区也。边防攻,州西逾黄河即延绥边地,北边偏、老,最属要卫”1940,其地理位置相当重要。新的汾州府的西界为黄河,是府界同时也是省界、河界,成为连接陕西、防御蒙古的战略前沿。

其次,新设的汾州府的南界把灵石县县也囊括了进来,灵石县位于太原市盆地的南端,是沟通太原与临运地区的必经之处。特别是其境内的灵石口、雀鼠谷自古是战略要道,一直是山西省兵的必争之地,控制了灵石也就是扼住了晋中通往晋西南的咽喉。

第三,该府的东界将沁州所辖的三县之地也纳入进来,沁州的地理位置也是十分重要,自古就有“冀州门户、潞泽咽喉”之称,其“北接太原,南走泽潞,居心之地,当四达之卫,山川环抱,形要之地也’,[9119sz,控制沁州就可以控制通往上党郡的交通要道。所以,把灵石与沁州纳入汾州府的幅员内,应当是有集中军事力量,控制战略要地,防止蒙古再次侵入临汾市、潞安二府的意图。

但是万历中期之后,明蒙军事对抗逐渐转向平和,被内犯的压力有所降低。而且从政治地理学的角度来看,东西狭长的政区并不便于治理,一些边远地区距离府治所太远。所以,沁州当地官民以“沁之地区距离府治所太远。所以,沁州当地官民以“沁之距汾三百里之遥,往返则六百里矣。其多峻岭峻岩,崎岖鸟道,冲寒冒暑,跋涉为难……士夫小民,万口一词,俱称苦累.[103为由,要求恢复旧制,重新直隶于省。

经过当地官民的一番努力,终于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又重置为直隶州,隶属于汾州府仅短短九年。而灵石与石楼则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 互换隶属,石楼始属汾州府,最终形成了稳定的府境。新设后的汾州府成为明代山西仅次于太原府、大同府、平阳府的几个大府之一,它像一把利刃一样。横亘于太原府、平阳府、潞安府之间,西控黄河、东驭:太岳、南临河东,当山西南北向交通要路之冲,成为地缘意义上举足轻重的统县政区。

三、汾州府设立的意义

汾州升府的动因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政府层级较低,对地方社会控制能力不足导致的,政府层级的升降直接影响到对地方社会控制的程度。研究统县政区的变迁,也是对这一较大区域的地方开发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汾州府的设立,对明代山西的行政区划起到了明显的完善和补充作用。

首先,在明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隰州直隶州升府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汾州城内诸藩设置,使地方管理能够拥有更大的权限,能够更加有效地加强对下属州县的管理力度,增加了统县政区管理下的基层政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使政情上通下达,上下成和。

与此同时,发生牢狱诉讼也可以就近解决,不需要远赴省城府衙进行申诉。

其三,汾州府作为“商贾走集,民物浩穰”之地,设府的同时,魏允贞也实行了鼓励商业的政策,特别由于“通秦古道”的存在与发展,使之可以直接通往陕西等地,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晋商的崛起与发展,为清代晋商的辉煌奠定了一定基础。最后,在明蒙军事冲突的背景下设立的汾州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特别是吸取了“石州之变”的失城教训。新设后的汾州府成为明代山西仅次于太原府,大同府、平阳府的几个大府之一,它像一把利刃一样维护了边疆的安定。

参考资料

历史沿革.吕梁市人民政府.2024-02-21

吕梁历史文化.吕梁政协.2024-02-21

人文历史.汾阳市人民政府.202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