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吴堡县

吴堡县

吴堡县(英文名:Wubu Coun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榆林市下辖县,位于陕西省东北部,榆林市东南部,北靠佳县,西接绥德县,东和南为黄河曲流所环抱,与临县柳林县隔河相望,土地总面积420.85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吴堡县户籍总人口7.92万人,常住人口4.89万人。吴堡县下辖1个街道、5个镇,县人民政府驻吴堡县宋家川街道新建街155号。

吴堡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河谷深切,海拔627~1204米。河流由西向东或由北向南汇入黄河。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寒冷,气温年较差和日变化率较大,作物生长季节光能充分,热量丰富。矿藏有煤、浊氟石等。吴堡,“金县名,本宋吴堡寨,县从寨名也”。公元431年置政和县,取政通人和之意。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于今宋家川镇东北吴堡城设吴堡寨,金正大三年(1226年)升吴堡寨置吴堡县,属葭州。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升为吴州,元贞元年(1295年)复降为吴堡县。明清时期属延安府葭州、绥德州等处。1913年属榆林道,1935年直属陕西省。1936年县治移今址。1940年属中共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1950年属绥德专区,1956年属榆林专区。1957年省吴堡入绥德县,1961年复设。1968年属榆林地区,1999年属榆林市。2011年,被确定为吕梁山片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9年5月7日,退出贫困县序列。

吴堡县有青梨、红枣、手工空心挂面等农副产品。2023年,吴堡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5.96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7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1.91亿元,分别增长3.9%、27.8%、0.8%,三次产业比重为20.4:18.7:60.9。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227元和14525元,同比增长6.8%、8.6%。吴堡县是陕西省通往华东、华北地区桥头堡黄骅港—山丹公路青岛—银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横亘中国东西的太中银铁路进入陕北地区的第一站,沿黄公路和吴米路贯通南北,商贸流通非常活跃。

截至2023年,吴堡县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0处,包括吴堡石城、川口村毛泽东东渡黄河旧址、柳青故居等。此外,该县还保留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堡水船、吴堡唢呐、吴堡剪纸、吴堡张家山手工挂面制作技艺等。吴堡县主要风景名胜有横沟温泉度假区、拐上古渡湿地公园、黄河二碛听涛小镇等。2014年,吴堡县被评为“市级平安创建先进县”。2015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家庭”创建示范县。2018年,被省委政法委评为“2018年度平安建设先进县”。‌

名称由来

南北朝时,夏国赫连勃勃在此筑吴儿城,安置虏来的军民,北汉时修吴堡水寨,北宋置吴堡寨,金正大三年(1226年)升为县,始定名吴堡县。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据考古资料记载,旧石器时代中期吴堡县已有先民活动。1923年吴堡县发现有打制的石斧、石刀,近年先后三次文物普查发现很多旧石器时代遗址。

夏(约前21~前16世纪),属传说中的武威郡地,为狄夷活动区之一。商(约前16~前11世纪),为鬼戎活动区域之一。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为翟人活动之地。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先为白翟属地,后属晋。战国时期,先属赵,后属魏上郡地,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纳上郡于秦;赵惠文王三年(前296年),又归赵。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

秦灭六国之战后,全国划36郡,吴堡县属上郡肤施县。三国时,西河郡黄河西岸被羌人所据,吴堡县属之。

公元431年,北魏灭赫连氏大夏国,设统万镇,今吴堡地和绥德东部地设政和县

大统十二年(546年),属绥州。废帝元年(552年),改名延陵县,隶于绥州抚宁郡。公元562年属银州抚宁郡,572年改属绥州抚宁郡。

隋唐至宋元时期

开皇三年(583年)撤郡制,实行州、县制,延陵改属绥州。隋开皇十七年(597年),改县名为延福,大业元年(605年)绥州改名上州,三年(607年)撤销上州,设立雕阴郡,延福县属之。

唐武德六年(623年),延福县范围内曾权设三州七县,延福县隶于关内道(监察区)绥州(天宝改为上郡乾元元年又改为绥州)。建中三年(782年),设定难军,领夏、绥、银、宥等州,延福县隶绥州

后汉灭亡,“十国”中的北汉建立,修吴堡水寨。

开宝九年(976年)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破北汉吴堡寨归宋,属绥州延福县。至道三年(997年),全国分十五路,领府、军、州、县。延福县属定难军绥州。

景祐五年(1038年)西夏建立,吴堡寨归属。治平四年(1067年)克夏,收复吴堡寨,归神木营,熙宁间(1068年~1077年)又失于西夏。

元丰四年(1081年),沈括种谔克西夏之葭芦、吴堡、义合、俘图、塞门等六寨。元丰五年(1082年)至元符元年(1098年),吴堡寨隶于河东路石州定胡县。元符二年(1099年),隶于河东路晋宁军定胡县,治所在今山西柳林县孟门镇的黄河滩。

政和五年(1115年)金人占领,至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属河东北路葭州定胡县,吴堡为寨地。金正大三年(1226年)升为县,始定名吴堡县,隶于鄜延路葭州。

金天兴三年(1234年)蒙古族侵占,到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隶延安路葭州,仍名吴堡县。

元代,全国划11个行中书省,185路。至元元年(1264年),撤销吴堡县,并入绥州;次年(1265年)复设,属陕西行省延安路葭州,仍名吴堡县。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吴堡县升为吴州,隶于陕西行中书省延安路。元贞元年(1295年),撤州设县,仍称吴堡县,属于陕西行省延安路葭州。

明清时期

明代,吴堡先隶于陕西布政使司延安府葭州,洪武七年(1374年)十一月改隶于绥德州。洪武十年(1377年),废县并入绥德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恢复县制,隶于延安府葭州。顺治元年(1644年),吴堡由陕西省延安府直隶,雍正三年(1725年),隶于陕西省延安府葭州,乾隆元年(1736年),改隶于绥德直隶州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二年(1913年),吴堡属延绥榆道。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废道制。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行政督察区,吴堡属陕西省第二行政督察区(绥德县)。1934年冬建立吴堡县革命委员会,后改为吴堡县苏维埃政府。1935年11月,受陕北省领导。1940年2月28日,吴堡军民赶走了国民党县政府官员,建立了工农民主专政的政权,吴堡属陕甘宁边区绥德分区管辖。1949年5月,吴堡属陕北行政区(行署在延安)绥德分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2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成立,吴堡县属陕西省绥德专区管辖。1956年9月,撤销绥德专区,改属榆林专区。1957年11月,撤销吴堡县,辖地并入绥德县。1959年秋,设宋家川中心乡,1960年12月又撤销。1961年8月,恢复吴堡县,属榆林专区。1968年“专区”改为“地区”,称榆林市地区,归属未变。1999年,撤销榆林地区,设立地级榆林市。吴堡改属榆林市。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吴堡县位于陕西省东北,榆林市东南部,地处东经110°32′32"~110°47′04",北纬37°26′25″~37°43′01"之间。北靠佳县,西接绥德,东临黄河,与临县柳林镇相望。南北长30.4千米,东西宽26.8千米,总面积420.85平方千米。

气候

吴堡县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1.3℃,无霜期170—190天,气候寒冷,气温年较差和日变化率较大。年平均降水量486毫米,多集中在夏秋季,干旱频繁,春旱严重。平均年日照时数2738.0小时,作物生长季节,光能充分,热量丰富,适宜发展农林牧副业。6月日照时间最长,2月日照时间最短。平均投射在吴堡县地面上的太阳辐射总量为5.9×10的14次方千卡/平方厘米,相当于84000亿吨标准煤。

地质

地层

吴堡县的地表岩系地层可见古生代上二迭系的部分,沿黄河畔有展现,中生代三迭系的红色泥岩和紫色砂岩分布广泛,清水河附近有厚约110米的红色泥岩。古土壤层(离石黄土)在黄河畔可见,而晚更新世的新黄土主要分布在沟壑、黄土峁、梁和三道土塬,厚度普遍超过100米,黄土分布上黄河畔较薄,后乡地区较厚。

地质构造

从大地构造单元看,吴堡县属华北地台鄂尔多斯台向斜的一部分。至中生代前,本境地质与华北地区地台一样。经吕梁运动地糟褶皱抬升,形成了地台基底。

陕西省地质14队1977~1981年在本县地质普查、地质填图及13个深井钻孔测探成果表明,本县自古生代中奥陶纪(距今4.7亿年)马家沟组灰岩沉积后,便开始抬升成陆地,后经长期的外营力作用,使顶部形成凸凹不平的古地表形态。到中石炭纪(距今3.9亿年)地壳再次下沉,被海水淹没,奥陶纪马家沟组石灰岩石上沉积了本溪组地层。但由于本区域地体不稳,地层沉积物多被破坏(本境沿黄河发现不少零散的菱铁及黄铁矿硫矿)。之后由于气候的变化,沉积了海陆交互的煤系沉积层。二迭纪后期(距今2.5亿年)海茴运动后,形成了鄂尔多斯台向斜区独立的内陆盆地沉积单元。海水完全退去,形成了二迭纪地层,属太原组和山西组煤系,是富含煤区,并有可燃性气体。

到了中生代,即三迭纪末(距今1.9亿年),由于印支运动的影响,沉积了侏罗纪(距今1.8~1.35亿年)地层。侏罗纪末燕山运动使地壳升起,形成了陕北盆地。四川运动后,台向斜抬升,结束了内陆湖盆的沉陷历史。上新世早期(距今7千万年),地壳开始下降,古地面上沉积了河漫滩相和风化三趾马红土层。上新世末(距今2.5千万年),地壳略有上升,发育了雏形水系。下更新世纪初,地壳较为平稳,在低凹处和河谷地堆积了沙砾层。此后由于气候的变化,又沉积了午城黄土。到中新世早期,地壳略有上升,堆积了古土壤离石黄土和沙砾层等,上更新世末(距今100万年),又堆积了马兰黄土。全新世时又堆积了各种类型的沙砾石、黄土,形成了丘陵、阶地和河漫滩等。

地形地貌

吴堡县境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河谷深切的地貌特征。海拔627~204米,相对高差577米,沟壑面积占吴堡县面积的47.2%,沟道3542条,其中10公里以上的沟道5条。河流由西向东或由北向南汇入黄河,是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貌景观。由于侵蚀程度不同,东西部地貌组合有别。东南部黄河沿岸土壤侵蚀严重,基岩裸露,梁峁顶部黄土甚薄,大量红土出露,石山戴土帽,崖坡多为土石镶嵌,沟深、坡陡,地面破碎。西北部土壤侵蚀剧烈,当前侵蚀程度较东南部大,呈典型的黄土沟壑地貌,沟壑密度4~6公里/平方公里。中部土壤侵蚀程度较低,有残塬保存,塬面已经破损,分成东、中、西三道塬。塬面东西较窄,南北较长。三道塬由西到东呈现行书“川”字形。

水文

吴堡县境内河流全属黄河水系,流经的一级河流有黄河,二级河流有无定河,四级河流有大理河淮宁河,五级河流有义合河。全县五级以下河流共483条。

黄河

黄河水流经吴堡县的岔上、丁家湾、郭家沟、薛下村、宋家川4乡1镇的18个村庄,县内流程45.7公里,均宽0.5公里。

黄河至吴堡水文站以上流域面积435340平方公里。因其面积广袤,支流众多,气候差异较大,故洪枯流量十分差悬殊。最大洪峰流量为3900立方米/秒,最枯流量为61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为951.87立方米/秒,年径流总量300亿立方米,7、8、9三个月流量占43%,年水位变幅7.55米。

自产地表水

自产地表水为自然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水天然排泄量。由于受气候条件、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的影响,自然降水偏少,地下水天然排泄量贫乏。本县地表水质较好,矿化度小于1克/升,随着径流区岩性的变化有轻微变化,一般宜于人畜饮用和农田灌溉。沿黄河一带部分地区,有高含氟水,含氟量达7毫克/升,向西逐渐减轻。含氟高的地区形成氟病区

土壤

据1984年土壤普查,吴堡县土壤分为4个土类,4个亚类,7个土属,18个土种。大量的是黄土性土类和红土类,少量是淤土类和黑垆土类。 全县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平均为0.0377%,全氮平均为0.038%;速效氮为21.9PPM,张家墕乡最高,平均含量31.9PPM,薛下村乡最低为14.1PPM;全磷平均含量为0.119%。速效磷含量只有4.3PPM,其中张家山乡最高为6.4PPM,丁家湾乡最低为3.3PPM,全钾平均含量为2.35%,速效钾含量为196PPM,均属丰足指标。速效钾含量以辛家沟乡最高,平均为2.12PPM,岔上乡最低为178PPM。氮、磷含量比例失调,PH值一般在8.2~8.5之间,微碱性。微量元素硼、锌、锰、铁的含量均低于临界指标。铜含量富有。土壤肥力地域分布差异小。耕地中以“水、坝、梯”三田肥力皲高。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不计黄河,吴堡县水资源年总量为4636.22万立方米,其中年地表径流2092.5万立方米,地下水年天然排泄量为1388.97万立方米,客水607.25万立方米。

土地资源

2018年9月,吴堡县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汇总数据。其中:耕地6466.59公顷(9.7万亩);园地13857.04公顷(20.78万亩);林地4194.39公顷(6.29万亩);草地12604.50公顷(18.90万亩);湿地116.38公顷(0.17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498.56公顷(3.75万亩);交通运输用地766.77公顷(1.15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890.91公顷(1.34万亩);其他土地688.86公顷(1.03万亩)。

矿产资源

吴堡县有质高量大的主焦煤,有一取多用的煤成气,有待开发利用。

煤炭

煤炭储藏量为9.03亿吨,其中主焦煤2.1亿吨,分布在县城至丁家湾之间,东以黄河为界,西至寇家塬、薛家塬一线,为一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4公里的长条形地段。埋藏深度在400~970米之间,煤段厚100~160米,煤层3~6层,薄者0.4米,厚者10.15米,一般2.12~7米。属石炭二迭系煤。目前尚未开采。

煤成气

储量为37.82万立方米。与煤炭分布一致,埋深在400~970米之间,厚度214~300米。主要成分是甲烷,占93%以上。次含少量乙烷、丙烷和氮等;水的主要成分为氨、硫化氢等,腐蚀性强。目前,李家沟村5号钻孔每日涌出量为200立方米,未能充分利用。

浊氟石

分布在张家墕至后王家山一带,藏量可观,含量25~40%。未开采。 

硫黄

宋家川井沟、旧城西沟石隙中有硫矿石,含量高,质量好,但藏量未探明。1958年曾试开提炼过。

林草资源

吴堡县已无原始植被,除耕作地带外,多为次生草本植物群落,灌木丛和稀疏乔木,或由人工栽培的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及部分天然薪炭林。森林覆盖率24.4%。境内有林地198000亩,占吴堡县土地面积的35%,有树种22科,28属,49种。天然草场16.61万亩,其中灌丛草丛63670亩,草甸草原34302亩,农林隙地类草场6.81万亩。人工草场保留面积2440亩。林草总覆盖充达31%。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吴堡县在天然草场中有禾本科22种,菊科21种,藜科7种,豆科8种,莎草科7种,其它20种。还包括榆卜、杠柳羊踯躅、野枸杞、野酸枣等一些木本类植物。

木本类植物

本县人工植被面积很小,除枣树、梨果有成片林外,用材林成块者极少,零星散见的树木有柳、椿、榆、柏、桑、中槐、枣、梨、沙果、李子、槜紫红、桃、杏、玉黄、花椒等10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的开展,人工植被覆盖面积逐年扩大。林木品种亦因外地引进而不断增多。截至2024年4月,本县树种有柳、椿、桑、榆、柏、中槐、油松刺槐、泡桐、白蜡树、梓、杜仲合欢五裂槭、火炬、白榆、柿、枣、苹果、梨、桃、杏、李子、槜紫红、玉黄、沙果、花椒、葡萄等49种;灌木有柠条锦鸡儿紫穗槐、桑卜、卧柳、沙柳等5种,以柠条为主。本县人工草场除柠条外均为零星分布,主要有苜蓿、草木樨、沙打旺和聚合草等。

灌木类

树种类

动物

本县地处与华北地区交界处,动物区系以华北区系为主,又划分在黄土高原森林草原—黑垆土景观区动物群区内。单一的自然景观,致使运动种类数量减少。由于森林草原的破坏,大型食草类、食肉类野生动物大大减少,啮齿类不仅存活下来,而且得已发展,成为优势种。

截至2024年,吴堡县已知野生动物中哺乳类有10种,鸟类有26种,爬行纲有4种,两栖动物有2种,鱼类有2种,还有节肢动物门等。除以上各种动物外,还有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的蚌(西峰寺等地涝池中有发现)和蜗牛(俗名瓜瓜牛),环节动物门毛足纲的蚯蚓。线形动物、扁形动物门的寄生动物,腔肠动物中的水螅和原生动物界中的草履虫,以及动物体外寄生动物等。

自然灾害

吴堡县出现旱灾的频率较大,此外还有暴风雨、淫雨、黄河泛滥、冰雹、霜害、冻害、病虫害等自然灾害。

旱灾

1952~1982年的31年中,出现100天以上无雨的大旱11次,约十年四遇;50~100天无雨的中旱33次,为一年一遇;30~50天无雨的小旱40次,一年一遇还多。累年以春旱和伏旱最多。1983年大旱,全年仅降水388.7毫米,农作物生长的5个关键节令(夏至至处暑)连续干旱72天,致使粮食产量不及1982年的二分之一。大部分年份干旱四季皆有,年干旱总次数是冬春占27%,夏占25%,秋占24%。

水灾

吴堡县近38年中出现暴雨29次,平均每年0.8次。1964年暴雨最多,出现3次。暴雨最早在5月下旬开始,最晚于9月上旬终止,7月和8月暴雨最多,占总次数的50%和23%。暴雨强度用1日1小时和10分钟的最大降水量计。1952~1982年间,1966年7月17日,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07.3毫米。1977年7月6日1小时最大降水量为39.4毫米。暴雨形成山洪,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威胁,1977年7月6日全县出现暴雨,重灾面积5405亩,垮坝26处,浸地71亩,损失粮食5万公斤,柴油机6台,水泵3台,水管492米,架子车498辆,窑洞17孔,化肥600公斤。

冰雹

据不完全统计,1959~1989年,共发生雹灾30次。1973年6、8、9、10月,连续出现过4次,涉及6个公社。雹粒一般大如杏,有的大如鸡蛋,重灾区几乎绝收。1970、1980年各出现过3次,均发生在8、9月份,1961、1972、1976、1982、1986、1987年各出现两次,其中1987年8月18日17时6分~18分、19时33分~48分两次大风和冰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00万元。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明代洪武年间,吴堡被划分为风化里、丰乐里、新安里。每里划10甲,每甲分管13户,总数为372户,人口约4000人。崇祯年间,知县徐亮工提议合并,形成“永丰里”,以应对丁口减少的情况。

清代沿用明制,仍为1里6甲。光绪戊戍年(1898年),废里甲制,全县改设6乡:贵和乡、尚忠乡、崇治乡、型仁乡、仁义乡、重义乡。民国初年,沿用清代旧制,民国三年(1914年)又调整为宋家川、辛家沟、岔上3个区,每个区下辖2乡。

1933年,中国国民党撤销区制,设立5个联保,均以驻地命名。1934年至1935年,共产党成立吴堡县苏维埃政府,分为北、中、南、西4个区。1936年,扩展至5个区。1935年,国民党政权设9个联保。1936年春,中国工农红军冲垮了国民党保甲制度,后改为12个联保,78个保,682个甲。

1938年,全县设3区12联保、78保、682甲。1939年,合并为6个联保。1941年9月30日废除保甲制度,设6个区,35个乡,100个行政村。1942年,经过两次精兵简政,1943年2月,6个区合并为4个区,即:刘家沟区、辛家沟区、岔上区和李家沟区。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后,吴堡县人民政府迁至宋家川镇。吴堡县划为4区26乡,118个行政村(238个自然村)。

1950年7月,撤销李家沟区,拆并于一、二区。岔上区改为第三区。1953年7月1日,恢复李家沟区,称四区,全县共调整为25个乡。“区公所”改为“区政府”。1956年,撤区并乡,全县划为13个乡。1956年,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9月,撤乡建社,政社合一。全县划为6个人民公社。之后又增至10个。1959年秋,设宋家川中心乡,驻地宋家川镇,下辖9个公社。1960年11月,撤销宋家川中心乡。1961年8月,恢复吴堡县,撤销管区,全县划为10个人民公社,公社下辖生产大队。1984年夏,宋家川公社改为宋家川镇,其余9个公社改为乡,生产大队改为行政村。至2011年,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撤销丁家湾乡岔上乡,合并设立了新的岔上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4月,吴堡县下辖5个镇、一个街道,县人民政府驻吴堡县宋家川街道新建街155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吴堡县常住人口为53938人。吴堡县常住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75748人相比,十年共减少21810人,下降28.79%,年平均增长率为-3.34%。

2023年末,吴堡县户籍总人口7.9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万人,乡村人口6.42万人。吴堡县常住人口4.89万人,出生率5.28‰,死亡率8.85‰。城镇人口2.87万人,占58.8%;乡村人口2.02万人,占41.2%。

民族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吴堡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4142人,占常住人口的99.93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9人,占常住人口的0.066%。与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全县汉族人口增加了1838人,增长了2.54%;各少数民族人口由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5人增长为49人。

语言

吴堡地处陕西省边陲,历史上或属秦,或属晋,加上多次移民实边,语言形成鲜明的特点,属于晋语吕梁市片,吴堡地处北方话区,毗邻山西省,但有着江淮方言和吴方言的一些特点,可以称之为晋方言和江淮方言混杂的“方言岛”。

近代吴堡与临县柳林县经济往来比较多,沿河乡村的口音受这些县的影响也比较大,北区受佳县口音的影响,西区受绥德县口音的影响。特别是毗邻地区联姻关系所致,口语互相潜移默化。如“平斤”(木匠用来砍大料的横刃家具)一词的口音,就是从山西临县传来的,发音为“pī jíng”。

宗教信仰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吴堡乡土志》载:“本境僻处偏隅,儒教相传,入天主教者,今有武润成、李泰常、薛占有、薛仲清数人;至回教、喇嘛、黄教、红教全无入者。”

据民国《陕西省续修通志》103册198卷载:“吴堡有天主教六七家,在薛家塬、庙岔上、槐树耩三村分住。”民国年初,宋家川的宋思聪、王振纲家里设过天主教教坛,上过教会学校,英国人来此讲过学;吴堡旧城王秀生,从城里女子小学毕业后考入山西汾阳天主教学校;宋家条村薛忠茂是在本村天主教的影响下到榆林市加入天主教会,后为神父,至今还在富平天主教会当神父。土地革命前,天主教徒共100多人,1953年统计,吴堡县有佛、道、天主教徒53人。现在乡间偶有忌口者,俗称“行善人”。

目前吴堡县宗教信仰有道教和佛教,修建庙宇和塑像等宗教活动以民间性质为主。

经济

综述

2023年,吴堡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96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4亿元,增长3.9%,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4%;第二产业增加值6.72亿元,增长27.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7%;第三产业增加值21.91亿元,增长0.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72969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亿元,同比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9%,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8.9%,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8.9%;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9.6%,占比为25.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5.7%,占比为65.1%。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控股投资增长19.7%;民间投资下降28%。分投资领域看,工业投资下降39.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13.8%,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1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6.1%,水利管理业下降50.1%,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增长317.3%,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162.1%。完成财政总收入1043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546万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2.2%、12.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15元,比上年增加2004元,增长9.2%。分常住地看,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27元,比上年增加2229元,增长6.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525元,比上年增加1145元,增长8.6%。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7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3%。比上年回落2.4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

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6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种植业产值10.87亿元,增长4.9%;林业产值0.19亿元,下降1.6%;畜牧业产值1.31亿元,增长4.8%;渔业产值0.004亿元,增长7.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23亿元,增长3.7%。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48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15亿元,增长4%。

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16.53万亩,与上年持平;油料播种面积0.63万亩,下降13.4%;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0.66万亩,下降8.1%。

2023年,粮食总产量5.24万吨,比上年增长1.5%。其中,玉米2.78万吨,下降1.1%;谷子0.38万吨,下降1.2%。

2023年末,牛存栏801头,比上年增长10.5%;生猪存栏1.13万头,增长0.8%;羊存栏4.83万只,增长4.4%;家禽存栏6.91万只,增长9.9%。全年禽蛋总产量799吨,增长0.5%;肉类总产量2032吨,增长4.3%,其中,猪肉产量1249吨,增长3.7%;羊肉产量576吨,增长6.0%;牛肉产量590吨,增长10.7%。

第二产业

2023年,全县10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92亿元,下降4.3%。其中,轻工业1.36亿元,下降9.9%;重工业1.56亿元,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3.2%。

2023年分属地看,省属企业实现产值0.54亿元,下降2.3%;县属企业实现产值2.38亿元,下降4.7%。

2023年分行业看,非金属矿采选业产值0.2亿元,比上年下降9.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9%;食品制造业产值1.16亿元,比上年下降6.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9.6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0.45亿元,比上年增长39.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5.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产值0.21亿元,比上年下降25.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产值0.54亿元,比上年下降1.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8.5%;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产值0.37亿元,比上年下降16.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2.5%。

2023年,全县13家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2.13亿元,比上年增长200.9%。增加值1.71亿元,比上年增长110.8%(可比增速)。

第三产业

2023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5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限额以上企业(不含中石化、中石油)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7亿,增速6.1%。

2023年从区域看,城镇实现零售额11.64亿元,比上年增长7.5%;乡村实现零售额3.86亿元,增长2.5%。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14.06亿元,增长4.6%;餐饮收入1.44亿元,增长25.8%。

2023年,全县名胜风景4个,全年接待人数5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1.1%,旅游收入2.04亿元,增长77.4%。

2023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期末余额50.05亿元,较年初增加3.6亿元;各项贷款期末余额16.73亿元,较年初增加2.1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

全县现有各类学校30所(其中高中1所、初中2所、职教中心1所、小学11所、公办幼儿园13所,民办幼儿园2所)。全县共有在校学生7965人,其中:幼儿1247名,小学生3824名,初中生1862名,高中生909名,职业高中生123名。全县教师核定事业编制680名(其中高中90名、职教24名、初中152名、小学289名、幼儿教师编制125名)。有教职工1047名,其中:公办教师726人,未上编教师167人(其中特岗教师96人,校园招聘教师42人,事业单位招考教师29人)。

卫生健康

吴堡县共有乡镇卫生院6所,74个标准化村卫生室,2家民营医院和17个个体诊所。全县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40110人,开展健康教育讲座185次,更换健康教育专栏367块,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34次,管理0-6岁儿童3050人,常规预防接种4075剂次,管理孕产妇91人,随访服务631人次,管理高血压患者3204人,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726人,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356人,卫生计划生育监督协管共计501次。

文化事业

2023年,吴堡县文化馆在线上线下共开展各类文艺培训活动15次,包括秧歌、水船、舞蹈、声乐唢呐、笛子、书法、太极拳等培训课程,共培训2000人次;开展《大地欢歌》群众文艺活动18次,展览4次,服务人次达8千人;共建有6处镇(街)文化站,向其提供演出道具、服饰及各类配备文化设施设备,总计文化站服务人次达3000人。2021年,吴堡县文化馆入选国家三级文化馆。

吴堡县柳青图书馆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一二三层共设立12个开架式阅览室和一个少儿阅览室,有220个阅读坐席;四楼设立200平方米多功能自习室;一楼大厅设立自助办证和自助借阅系统。藏书量达到8.3万册。

体育

2023年,吴堡县累计投入资金近300余万元,新建线型步道一条,对体育场草坪进行了维修更换。参加2023年榆林市青少年锦标赛暨校园足球篮球排球联赛和榆林市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联合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象棋、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篮球、健步走等比赛,开展8月8日全民健身活动宣传日活动,并对二、三级社会指导员进行培训,同时,还举办“榆林﹒吴堡手工空心挂面杯羽毛球邀请赛”,进行了吴堡县羽毛球裁判员和指导员的培训,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顺利完成600人次的测试任务。

社会保障

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131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58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98人。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3场次,发布招聘岗位信息200多条。在各镇村重新选聘193名乡村特设公益性岗位人员。多次对全县7366名脱贫人口务工情况进行了排查、核实。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11.5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8万元,发放贴息贷款1000万元,发放交通补贴21.05万元。根据吴堡县2023年稳岗就业奖励实施办法,审核外出务工户2244户,奖励资金449.4万元,审核企业2家,奖励资金2.18万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27人次。机关事业单位参保4073人,征缴养老保险费7237.56万元,征缴职业年金2074.49万元。城乡居民参保4.22万人,征缴937.63万元。工伤保险参保242家,征缴125.47万元,工伤认定11人。失业保险参保231家,征缴98.99万元。

吴堡县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5640元/年,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780元/月;农村特困供养人员生活补贴标准为每人7332元/年,城市特困供养人员生活补贴标准为每人1100元/月,城乡特困供养人员护理补贴为全护理型每人513元/月、半护理型每人308元/月、全自理型每人205元/月;残疾人生活补贴为18周岁以下(不含18周岁)每人100元/月、18周岁以上(含18周岁)每人60元/月,护理补贴为一级残疾每人120元/月、二级残疾每人80元/月。截至2023年10月,吴堡县共有城市低保对象1945人,农村低保对象5964人,城乡特困供养人员694人,2376名残疾人享受生活补贴政策,756名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政策,8名失能特困供养人员落实了医养结合集中养护政策。坚持救急难、保基本、兜底线的原则,全年累计支出各类救助资金4680万元,兜底保障网络更加严密健全。

2023年,吴堡县持续强化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新建10所农村互助幸福院。截至目前,本县已建成农村养老院92所,城市日间照料中心4所,基本实现了全域覆盖。

交通

综述

2011年,吴堡县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全年客运周转量9906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70664万吨公里。吴堡县是陕西省通往华东、华北地区桥头堡黄骅港—山丹公路青岛—银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横亘中国东西的太中银铁路进入陕北地区的第一站,沿黄公路和吴米路贯通南北,商贸流通非常活跃。

公路

截至2011年,吴堡县公路总里程508.3 公里。其中:干线公路(307国道)35.2 公里,高速公路18.2公里,三级路48.4公里,四级油路441.7 公里。307国道起于吴堡县城以西的石沙村,终点位于绥德县子洲县交界处李家崖村,全长53.306公里。青银高速公路吴堡至绥德段是榆林市地区西煤东运的重要通道,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黄金通道”。自2007年建成通车以来,总通行量406.9万车次,重载货车356.7万车次,占比 87.7%。

铁路

2011年1月11日,太中银铁路通车,在吴堡县设吴堡火车站。

人文

饮食

吴堡县多以山涧渗流水和泉水为井。甜水较多,但含氟量较大。吴堡县人民常用饺子、抻面、长豆面、鸡蛋煎饼等待客。生火做饭以柴禾、煤炭为主。

鸡蛋爬漏粉

鸡蛋爬漏粉(吴堡人习惯把粉条称为“漏粉”)是吴堡地道的特色小吃。鸡蛋爬漏粉选材讲究,工艺精密,程序严谨,集色、香、味、形、神于一身,黄白相间,香气四溢。

空心饼夹肉

空心饼是吴堡传统烤烙面食之一,采用面粉、茴香、盐、醋、芝麻等主要原料制成,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色泽焦黄、皮薄中空、后味郁金香,深受欢迎。空心饼外表看似厚实,实则中空,毫不费力便可咬透,常有初吃此饼之人因用力过猛而闪了舌头,故又有“闪塌嘴”之称。

习俗

端午节

旧日,挂钟馗像,吃粽子,饮雄黄酒,门前、胸前各插艾,以驱瘟疫。午后煎野艾蒿及白草汤,沐浴除眼疾,并以朱砂雄黄等涂抹小儿耳鼻避虫。农民多戴五色艾叶线,叫“百线线”。街上多出售粽子,农户之间多相馈赠。70年代,只吃粽子;近年来,旧习又兴。

天贶节

六月六日为“天贶节”,晒衣服,暴书籍,以防虫蛀。此时新麦登场,农家荐新。俗语说:“六月六,新麦子馍馍就猪肉”。女送娘家新馍。称之为“献新”。

附:六月廿三,谓毛驴的生日,故农人忌说自己是六月廿三生日。

令辰

上巳节为令辰,农人多到山间采艾,妇人洗涤垢衣垢器,谓之祓除不祥。现在也有采艾的,目的是为了治病。

地方特产

青梨

吴堡青梨是古老的地方传统果品,皮薄核小,味甜渣少,水分大,因表皮有纵肋,当地人亲切地称它为瓣子香水青梨。2015年的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吴堡青梨荣获后稷大奖,被称为陕西省名果之一。

榆林山地苹果

榆林山地苹果色泽艳、香气浓、甜度高、口感好,并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吴堡县位于丘陵山区,属于苹果优生区,在海拔、土壤、日照、气温、降水、空气质量等多个方面,具有发展优质山地苹果的适宜条件和竞争优势。

吴堡红枣

吴堡红枣已有3000多年栽培历史,吴堡红枣果色暗红,富有光泽,肉厚而坚,含水量低,味甘甜,营养丰富,具有补中益气,镇静安神,健脾养胃,抗衰老等保健作用,是入药的最佳选择,市场前景广阔。截至2022年,吴堡县有枣园20万亩,农民人均约2.7亩,主要树种为木枣、牙枣、团枣等,年产鲜枣3万多吨。2020年12月,吴堡红枣地理标志认证通过专家鉴评,被纳入2020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名产品名录。吴堡县被授予“中国药枣之乡”称号。

吴堡马铃薯

吴堡马铃薯块大,整齐,干物质含量高,表皮光滑,商品性状好,深受客商青睐,远销广东省上海市等南方各省市。吴堡人俗称马铃薯为“山蔓,山药”,是吴堡县人民的主要副食之一。年种植面积4.3万亩,产量36000余吨, 70%当食用,30%用于加工粉条。马铃薯可以做成片、块、丝等各种食用品,而且有炒、蒸、闷等多种不同的吃法,所以深受人们的喜欢。

张家山手工空心挂面

吴堡县张家山手工空心面条是一种古老的汉族面食,已有上千年历史,其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因“茎直中通”(每条挂面的横切面都有针尖般小孔),故有空心之称。

2010年,吴堡县张家山手工挂面制作技艺被列入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11年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14年,吴堡县张家山手工空心挂面亮相中国中央电视台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二集《心传》。主要传承人有霍根成、霍来俊,霍步峰、张世兴等。

桑蚕茧

吴堡蚕桑主要分布在寇家塬和辛家沟两镇,桑树品种以“吴堡桑”为主,具有耐瘠、耐旱、抗病、稳产、叶优等特点,曾被农业科学院认定为地方优良品种,产出的蚕茧洁白而茧层多,丝长而韧性好,且耐压、解舒、出丝率高,多年被省、市收购部门评为优质茧。制成的蚕丝被蓬松轻柔、细腻顺滑、透气干爽,备受消费者青睐。2021年,吴堡桑蚕茧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截至2022年,吴堡全县桑园面积已有2.3万亩,年养蚕数量达5000余张,生产优质蚕茧近230吨。

艺术

秧歌舞

吴堡秧歌是陕北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大秧歌”和“小场子”两大类。大秧歌,是一种在广场上进行的集体性秧歌,规模宏大、气氛热烈,动作矫健豪迈、情绪欢快奔放。“小场子”,包括“水船”“毛驴”“踢场子”等,既刚健洒脱,又柔美细腻。

吴堡水船

“吴堡水船”,实际上就是“跑旱船”,当地人习惯称之为“搬水船”,它是吴堡群众历代春节文艺活动中喜闻乐见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据考证,“吴堡水船”与绥、米、佳等县区的不同之处在于,语言采用吴堡方言,情节设置贴近生活,戏剧结构符合当地风土习俗,在全县乡村广为流传。

“吴堡水船”始于明代,2009年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集秧歌、戏剧、小品、快板、唢呐吹奏乐、锣鼓打击乐为一体,是吴堡春节活动中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

文物古迹

吴堡县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有吴堡古城、川口村毛泽东东渡黄河旧址、柳青故居、吴王墓、郝尚书文义墓等20处。

吴堡石城

吴堡石城,又叫吴堡古城。位于吴堡县宋家川街道北2.5公里黄河西岸山巅。吴堡古石城是西北地区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千年古县城,它地处黄河高原之东陲,黄河中游之西滨,扼交通之要冲,头枕黄河,东以黄河为池,西以沟壑为堑,南为通城官道下至河岸,北门外为咽喉要道连接后山,故有“铜吴堡”的美誉。2006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川口村毛泽东东渡黄河旧址

川口村毛泽东东渡黄河旧址是一处红色革命遗迹。是以“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旅游”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人文浓厚。景区建有毛主席东渡纪念碑、码头、雕塑、历史浮雕墙等建筑物。毛主席东渡纪念碑立于1998年3月23日,旧址位于岔上镇川口村,东南约1公里的黄河岸边,1998年3月23日,吴堡县委县政府在此设立东渡纪念碑,碑身长2.5米,底座0.5米,周围有长4.5米,宽4.5米的砖砌围栏。2015年6月,在原纪念碑旧址上进行重新修缮,并设立“吴堡黄河古渡”(川口渡口码头遗址)纪念碑,碑宽1米,高0.8米。2018年,川口村毛泽东东渡黄河旧址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1年,吴堡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共有20个,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个;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有47人,省级传承人1人,市级传承人14人,县级传承人32人。

风景名胜

综述

吴堡县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横沟温泉、黄河二碛、拐上古渡湿地公园、毛主席东渡纪念公园、郭家沟摄影写生小镇等诸多人文景观和旅游景点。截至2023年,吴堡县有国家AAA级景区2处,国家AAAA级景区1处。

主要景点

黄河二碛

黄河二碛,又名大同碛,位于秦晋大峡谷吴堡县丁家畔村,与山西省碛口镇隔河相望。其景观仅次于壸口瀑布,被誉为“天下黄河第二碛”。

黄河二碛景区占地面积50亩,包括黄河奇石馆、红龙塔、紫云亭、漂流文化广场、观景长廊、综合服务区等相关附属设施。景区围绕“观二碛胜景、赏黄河奇石、品民俗文化、闯虎口险碛”等主题,组织开展系列旅游文化活动,是黄河晋陕峡谷以及沿黄旅游经济带上重要的漂流、摄影、写生、美食基地,成为吴堡全域旅游的重要景点。

柳青文化园

柳青文化园包括文学之门、柳青文学馆、柳青故居、柳青私塾、柳青书院、作家签名墙等。主要展出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500多位陕西省代表性作家的各种不同珍贵版本的文学著作1.4万余册、手稿1.5万页、作家实物资料300多份,建成了名副其实的“陕西文学第一村”。2023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级旅游景区。

这里的藏书历史最久的一套已距今345年。这些珍贵的陕西文学资料,是珍贵的省域性文学通史文献资料,全面展现了文学陕西发展历程的轨迹,成为全国文学爱好者研究者、党政干部学柳青的一个重要活动场所。

横沟温泉度假区

横沟温泉度假区位于沿黄公路吴堡县寇家塬镇横沟村黄河岸边,地处黄河中游秦晋大峡谷地段,距县城约12公里。温泉井深648米,日出水量为8千立方米,水温33℃至39℃,PH值为7.8,矿物质11.7克/升,富含硅酸、氡、硫、锂、铜、钙、钾、镁、钠等48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对多种皮肤病具有治疗效果。是陕北地区“独一无二”的温泉,在方圆200公里的区域内具有唯一性。

该度假区定位为以“两黄”文化为主题的温泉旅游度假区。建设以“黄河观光”“温泉沐浴”“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养生度假中心。

拐上古渡湿地公园

拐上古渡湿地公园紧邻黄河二碛景区,将黄河生态背景和陕北民俗巧妙融合,充分利用该地区678亩黄河湿地和75万平方米平缓的黄河水面,以沙滩休闲、餐饮美食、旅游度假为主题,打造集“沙滩游乐场、黄河水世界、林下烧烤吧、窑洞农家乐”等为一体的拐上古渡湿地公园。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吴堡县人民政府.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7-05

吴堡县概况地图.行政区划网.2024-06-22

《吴堡县志》.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4-06-01

地理位置.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2

吴堡县人民政府.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5-31

吴堡县常住人口.中经数据.2024-07-05

吴堡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吴堡县人民政府 .2024-07-30

吴堡县人民政府.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2

吴堡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01

【公示公告】吴堡火车站7月1日新营业时间.网易新闻.2024-06-01

吴堡县历史沿革.行政区划网.2024-07-16

吴堡县脱贫攻坚概况.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1

关于周至县等23个县脱贫退出的公告.陕西省人民政府.2024-07-05

中国农网:陕西吴堡按下产业振兴“快进键”.微信公众平台.2024-07-16

陕西:2023年吴堡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96亿元.企业观察网.2024-07-05

旅游景点.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7-05

吴堡县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详情表.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7-05

非遗项目名录统计.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2

【平安吴堡】吴堡县荣获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称号.网易.2024-06-22

榆林地名故事——吴堡.榆林市民政局.2024-06-21

先秦.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1

吴堡县人民政府.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1

明清.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1

吴堡县人民政府.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1

美丽吴堡.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1

地理概况.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1

第一节 河 流.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2024-07-16

气候水文.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7-05

吴堡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1

自然资源.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2

自然资源.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1

美丽吴堡.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1

政协吴堡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闭幕 .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5-31

吴堡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01

吴堡县二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2

吴堡方言.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2

吴堡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吴堡县统计局.2024-07-06

吴堡概况.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7-06

社会事业.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7-06

文旅部公示!陕西116家场馆拟入选国家级文化馆名单.陕西网.2024-07-06

陕西榆林市吴堡县交通概况.《小康》•中国小康网.2024-06-21

榆林307国道吴堡至子洲改建工程开工建设.陕西交通报.2024-07-06

直面大考交出圆满答卷--青银高速吴堡至绥德段专项维修整治工程交工通车.陕西路桥集团路面工程有限公司.2024-07-06

吴堡县人民政府.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2

吴堡旅游.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2

吴堡旅游.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2

节令习俗.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2

吴堡青梨.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2

“苹”水相逢 “榆”你有约.澎湃新闻.2024-07-06

新名片!榆林市吴堡县获“中国药枣之乡”称号.人民融媒体.2024-07-06

吴堡马铃薯:表皮光滑 干物质含量高.中国小康网.2024-07-06

张家山手工空心挂面.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2

吴堡:种桑养蚕织就“幸福路”.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2

秧歌展演“扭”起来,欢度佳节“闹”起来.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2

“吴堡水船”.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2

吴堡县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详情表.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2

吴堡古城.老家网.2024-07-06

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地.陕西党史网.2024-07-06

【非常关注】吴堡县文化馆为24名非遗传承人颁发证书.网易.2024-06-22

最新丨绥德6个,榆林73个A级景区名单公布.微信公众平台.2024-07-06

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榆林日报.2024-07-06

黄河二碛听涛小镇.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7-06

榆林吴堡:积极创建AAAA景区 打造黄河旅游名城.西部网.2024-07-06

榆林确定13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榆林掌中宝.2024-07-06

柳青文化园.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7-06

横沟温泉.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7-06

吴堡旅游.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2

高原雄鹰——慕生忠.中共榆林市委党史研究室(榆林市地方志编纂研究室) .2024-06-22

张天恩.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2

成泰燊:柳青,让平凡人充满能量.新华网.2024-06-22

张维迎.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2

贾四贵.吴堡县人民政府.2024-06-22

【平安吴堡】喜报!吴堡县蝉联全省平安县!.网易.2024-06-22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信息公开.2024-06-22

我省4个市(县)被命名为省级 (生态)园林城市(县城).微信公众平台.2024-06-22

榆林1县区荣获2022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荣誉称号.澎湃新闻.2024-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