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沁源县

沁源县

沁源县(英文名:Qinyuan Coun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长治市下辖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长治市西北部,东邻沁县,南接屯留区安泽县古县,西连灵石县、霍州市,北靠平遥县介休市。截至2022年末,全县国土面积2549平方千米,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常住人口为149975人,下辖6个镇、6个乡,政府驻地位于沁河镇桥西街8号。

沁源县地处黄土高原区,属沁水盆地西部隆起区太岳山系主脉,整体地势西北隆起,东南倾低。县内主要河流为沁河及其支流,县境内共有沁河六个源头。沁源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少雪。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沁源境内就有人类生存。西汉时,沁源境内置谷远县,此为本县建置之始。元子攸建义元年(528年),改谷远为沁源,始有沁源县。之后沁源县归属地经过数次变更。直到1985年,沁源县划归长治市领属至今。

沁源县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和山西省主焦煤基地县,是2021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县内第一产业以发展特色产业如草莓、中药材、马铃薯、食用菌、蔬菜等种植业林麝黑山羊、生猪等养殖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主要有传统煤基能源化工产业、新材料铝产业和以光伏、风能、抽水蓄能、煤层气制氢等为主的新能源产业;第三产业以文旅康养产业为主。2022年,沁源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4.8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占比为1.73:81.16:17.11。

沁源文化遗存较多,历史上是“五岳五镇”之中镇太岳的主脉县份,县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灵空山圣寿寺和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秧歌戏(沁源秧歌),此外还有九曲黄河阵等1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沁源县旅游景点众多,是全国天然林保护重点县,是省政府确定的省级限制开发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享誉三晋的避暑胜地,入选“2023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县内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有丹雀小镇景区和灵空山景区。

名称

沁源,初名谷远,后为谷近,因处沁河之源,北魏始名沁源。

历史沿革

先秦

夏禹治水,奠定山川,将全国分为九州,沁源属冀州。商、周所属不变。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韩,后归赵。

秦汉至南北朝

秦时,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划全国为三十六郡,沁源属上党郡

西汉时,公元前206年,刘邦灭秦立汉,沁源置谷远县。此为本县建置之始。县治在今县城南一里许,南北长地。后王莽改谷远为谷近,后复称谷远。

三国时,为魏之地,元子攸建义元年(528年),置义宁郡于此,并改谷远为沁源,义宁郡辖团城、义宁、安泽县、沁源等县。北齐北周时,沿用不改。 

隋唐至宋元

隋时,杨坚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只称沁源县。开皇十六年(596年),升县为沁州,置义宁县,州治在沁源县城南。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废州,复称沁源,属上党郡杨侑义宁元年(617年),再升为义宁郡,又析置和川县,属义宁郡。

唐时,李渊武德初,复沁州治。同年,又在沁源西部,分设招远市,沁州,三年废,招远县仍归沁源县。李隆基天宝(742年)改沁州为阳城郡。领沁源、和川、绵上。李亨乾元元年(758年)复称沁州,故治在沁源县。五代十国时,沁源属晋属汉。 

宋时,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赵光义威胜军于铜,废沁州,沁源属威胜军。

金时,天会六年(1128年),升威胜军为沁州,沁源属沁州。金元光二年(1223年),升沁源县为谷州。后废,复称沁源,仍属沁州。

元时,属沁州,并在今县城紫金山之半修筑城池。

明清

明时,明洪武二年(1369年),在今县城内承宣街修建县署,仍属沁州,州治在今沁县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改属隰州直隶州,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复属沁州,至清无变化。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年),裁府州,沁源直属冀宁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废道,直隶于山西省政府。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国共联合抗日时,属第三行政专员督察公署。次年,沁源为抗日根据地,属太岳行署和岳北专署。民国三十年(1941年),为便于对敌斗争,沁源县分置绵上、沁源两县,沁源县政府驻城关镇。1942年,日军据守在沁源县城及周边11个据点,企图分割太岳抗日根据地。为了打破日军的企图,在党的领导下,统一组织群众力量,开展围困斗争。在之后两年半的围困作战中,沁源军民共歼灭日伪军4000余人,创造了群众性长期围困战的范例。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沁源、绵上两县合并为沁源县,县政府驻郭道镇。太岳区的岳北专署驻沁源城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太行区的长治专署和太岳区的岳北专署合并为长治专署,沁源县属长治专员公署,县政府由郭道迁往城关镇。1958年,长治专员公署改为晋东南专员公署,沁源属晋东南专员公署。同年,沁源、沁县襄垣县合并为沁县,县政府驻沁县城。1960年,沁县、沁源、襄垣又按原地分为三县,沁源县政府从沁县迁回城关镇(现改名为沁河镇),至今。 1985年,晋东南专员公署撤销,沁源县划归长治市领属。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沁源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长治市西北部,介于东经111°58′30″~112°32′30″,北纬36°20′20″~37°00′42″之间,东邻沁县,南接屯留区安泽县古县,西连灵石县霍州市,北靠平遥、介休。全境东西宽45千米,南北长74千米。全县国土面积2549平方千米。

气候

沁源县地处中国东部季风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湿润,冬季寒冷少雪。全县年平均气温为8.6℃,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2.2°C,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零下7.9°C;县年均日照时数为2519.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7%,在一年当中日照时数最长的是5、6月,分别为257.5小时和255.4小时,最短的是2月和11月,分别为183.6小时和184.6小时;平均降水量为656.7毫米,其中7~9月份降雨量最多,占全年降雨量的60%,按季节分,春季占18%,夏季占53%,秋季占27%,冬季占2%;年相对湿度平均65%,5月份最低为55%,8月份最高为80%;全年无霜期在90~150天,初霜期平均在10月上旬,终霜期平均在4月中旬;县境冬季多为偏北风,夏季多为偏南风,同时受地形影响,有昼夜变化的山谷风,风向大致与山脉走向吻合,各月平均风速为2米每秒

地质

构造

沁源县地处山西断隆2级单元之内,包括霍山断拱和沁水台凹两个3级单元的一部分。县境地质构造形迹表现为褶皱和断裂两种样式。以褶皱构造为主,均发育在寒武系至三叠系地层中,属于燕山期构造运动的产物。本区褶皱属北东向沁河向斜中段的北西翼,次级褶皱以近南北向、北北东向为主,北东向次之,局部尚有北东东向。本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规模较小。断层分布较零散,相对集中于西北部王凤——虎限以北,西部好地方——百草——马背,王家湾、仁道、柏子——留神峪一带。根据断层总体走向,可以分为北东东向、北北东向或近南北向、北东向及北西向四组。以北东东向为主,相对规模较大,数量较多,北北东向次之,北东向及北西向均不发育,规模小,数量少。这四组断层相互穿插,其生成次序为:北北东向断层为早,依次为北东东向、北东向,北西向最晚。其性质北北东向为压性;北东东向、北东向为压扭性;北西向为张或张扭性质。由于燕山运动应力场作用,造成这些断层的东西挤压以及派生的南北向扭动。

地层

沁源县出露地层由东到西,从老到新分布有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新生界第四系等地层。

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距今4.4~6亿年,寒武纪和奥陶纪时期地处浅海带,沉积大量碳酸盐和泥质的沉积物,形成相应的地层为寒武系和奥陶系,其中岩性有:结晶大理石、泥质条带灰岩、鳞状灰岩、竹叶状灰岩、白云灰岩、白云岩和泥岩等,分布于鱼儿泉、五龙川、柏子、韩洪西北部,花坡东部、聪子峪西部等地区;石炭系主要为中统和上统,为一套煤层地层,岩性有砂岩、页岩、煤层、石灰岩、山西式铁矿和铝土矿等,分布于本县西部和西北部;二叠系其最下部为山西组,是一套煤系地层,岩性有砂岩、页岩、煤层和泥质灰岩,分布于本县中部和西部。

中生界都归入二马营组,其中岩性以绿色长石砂岩为主,夹紫色泥岩,分布于本县东部和大部地区。

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出露不全,仅有中更新统,上更新统和全新统。中更新统离石组以红色黄土为主,多为洪积物,分布于城关、柏木、法中、定阳、韩洪、郭道、柏子、聪子峪、白狐窑乡镇的沟谷、断崖、侵蚀丘陵地带;上更新统马兰组,以黄土为主,多为洪积物、坡积物。分布于王和、王陶、中峪、李元、城关、柏木、交口、郭道乡镇坡度较缓、切割较浅的丘陵地带;全新统为近代河流两侧冲积物,分布于沁河及沁河支流的河漫滩和一级阶地,多为砾石、砂物质组成。

地形地貌

沁源县境属黄土高原区,地理单元属沁水盆地西部隆起区太岳山系主脉,西北隆起,东南倾低,海拔900~2500米,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全县地貌可分为河谷阶地、丘陵、低山、中山等四个地貌。

河谷阶地包括以沁河为主的较大河流的河床、河漫滩,一、二阶地。分布于白狐窑、交口、景凤、官滩、定阳、赤石桥、聪子峪、韩洪、郭道、城关、中峪、法中等乡镇海拔较低的地带,绝对高度939~1200米,相对高度大于50米,面积165029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3%。

丘陵区包括全县各地的侵蚀黄土丘陵地带和海拔较低的土石山区。一般位于一、二阶地上部,低山下部地段,绝对高度在1000~1600米,相对高度在200米以下,面积164505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3%,由于长时期受河流的侵蚀、剥蚀或地表径流,及人为的农田建设影响,形成了坡地、梯田、地、地、沟壑或沟坪地等小的地貌单元。

低山区广泛分布于全县各地,处于丘陵上部,中山下部地带,绝对高度1000~1800米,相对高度200~500米之间,面积3209290亩,占全县总面积的83.8%,该区坡度较平缓,山谷较开阔,小地貌单元以低山斜坡、U形宽谷等为主。

中山区可分为低中山和高中山两个亚区,低中山区分布于白狐窑、交口、郭道、韩洪、聪子峪、赤石桥、王陶、王凤、王和等乡镇的低山上部,高中山下部地带,绝对高度1800~2100米,相对高度500~1000米,面积223476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8%;高中山区包括西北部的绵山,西部霍山县和东部的老爷山、云梦山、伏牛山等山系,分布于花坡、鱼儿泉、五龙川、庄儿上、景凤、官滩等乡的低中山上部地带,绝对高度2100~2523米,相对高度大于1000米,面积69138亩,占全县总面积的1.8%,主要地貌类型可细分为:单面山、复式山、圆顶山、尖顶山和“V”型峡谷等。

水文水利

水文

沁源县境内河流分属沁河汾河两大水系,有17条重要河流。其中沁河水系占沁源县境内面积的84.3%,主要河流为沁河干流及其支流,支流有赤石桥河、紫红河、白狐窑河、狼尾河、龙头河、青龙河等;汾河水系占15.7%,流域面积407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龙凤河、静升河、仁义河。沁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沁源县,其干流在沁源县境内全长98千米,占山西省沁河干流总长的27%,流域面积2187平方千米,占山西省沁河流域总面积的24%,年径流量为14403万立方米。沁源县境内有沁河六个源头,即官滩乡活凤村、景凤乡西沟、白狐窑乡马泉村、赤石桥乡涧底村、聪子峪乡水峪村、王陶乡河底村,其主要水源出于河底村村后的二郎神沟。在中峪乡龙头村出沁源后,经安泽县晋城市阳城县,切穿太行山流入河南省,在武陟县南贾村汇入黄河

境内泉水有灵泉、寒泉、石井泉、马跑泉、清泉和马明王泉。

水利

截至2019年5月,沁源县有各类水利工程496处,其中:水库3座、万亩灌区1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04处、小型水利179处、水电站5个,年供水能力为1337.8万立方米。县内水库有永和水库、倪庄水库和支角水库。永和水库,位于沁源县郭道镇,是沁源县最大的水库,设计库容960万立方米,主要任务以供水为主,兼顾防洪、灌溉、发电、旅游等综合利用。

2022年起,沁源县实施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互联互通”的大水网保障工程,规划了西、中、东三条线,建设7个供水工程,即西线南北莱沟供水工程、中峪龙头供水工程,中线王陶区域中心供水工程、倪庄水库供水工程、永和水库供水工程,东线景凤镇供水工程、支角水库供水工程。项目完成后沁源县将形成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为辅的供水网络,实现大型水源、规模化供水工程互联互通,可向全县12个乡镇50余家企业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土壤

沁源县境内土壤共分为4个土类,9个亚类,30个土属,50个土种。4个土类分别为山地草甸土、棕壤土、褐土和草甸土。山地草甸土是县境主要的牧业土壤,呈斑状,面积仅有84502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分布于花坡、鱼儿泉两个乡,海拔2150米以上的山顶平台、缓坡处;棕壤是县境内主要的林业土壤,面积223422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8%,广泛分布于县境各乡镇,海拔1800米以上森林覆盖较好的林区,上限与山地草甸土、下限与褐土接壤或呈复域状分布。褐土是县内主要的土壤类型,为农、林、牧综合利用区,其分布广,面积大,种类多,总面积达4190304亩,占总土地面积的88.5%,广泛分布于境内21个乡镇的山地、丘陵、河谷二级阶地等不同地形部位上;草甸土呈带状和树技状,分布在沁河及其支流的河漫滩与一级阶地上,面积144820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7%,为县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地。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沁源县国土面积2549平方千米。2022年,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180.66平方千米;全县城市建成区面积5.54平方千米,建成区绿化面积250.75万平方米;全县森林面积201.69万亩,森林覆盖率52.75%。

水资源

沁源县水资源丰富,境内有沁河和汾河两大水系,年平均径流量2.6亿立方米,地上地下水总储量7亿立方米,可利用水量2867万立方米,为山西省相对富水区。其中沁源县地下水总储量为4.4亿立方米,平川区储量为2.173亿立方米,山区为2.31亿立方米,可采储量0.157亿立方米。

沁源县县城供水以沁河源头水和深井水为主,农村供水以小泉小水和深井水为主,全县共有8个水源地,主要分布在汾河流域和沁河流域,汾河流域有南北莱沟水源地、王陶区域贾郭水源地,沁河流域有龙头水源地、倪庄水源地、永和水库水源地、景凤水源地、李家庄水源地、支角水源地。

矿产资源

沁源县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已发现的有18种,储量大的有煤、铁、铝矾土石灰岩4种。沁源位于霍东煤田之中,煤贮量相当可观,含煤面积达2040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80%。煤炭预测总储量128亿吨,可采贮量90亿吨(主焦煤60亿吨,动力煤30亿吨),累计探明储量60.25亿吨,全县共30座煤矿,产能3520万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全省主焦煤基地县。

沁源县铁矿床主要分布在县西部地区,北起王陶,向南经聪子峪乡、赤石桥、花坡、郭道、韩洪、李元到柏子等乡镇,矿带大体呈南北向分布,矿点主要有山西式铁矿和铁锰矿两种,总储量为5800万吨,其中李城等23个矿点储量为1595万吨。山西铁矿主要分布在县境李元、韩洪、柏子、聪子峪、王陶、郭道6个乡镇,矿床厚度1米左右,含铁量大多在30~50%之间,工业开采价值较大;铁锰矿在韩洪、王和、王陶、郭道、李元等乡镇均有出露,总储量仅胡家沟15个矿点就达535万吨,矿床厚度在0.8米左右,个别地区高达1.55米,含锰量一般在10~16%之内。

沁源县内铝钒土矿床存在于县铁矿床上部,北起王和镇,向南经王陶、聪子峪乡、韩洪、李城至柏子镇越县境到安泽县北平镇,南北长约60千米,东西宽约47千米里,矿床为陆台凹地沉积形,厚度平均1.5米,矿床品位在60%左右,储量为1.5亿吨。

沁源县石灰岩极为丰富,分布面积极广,分布面积占总面积30%以上,县石灰岩矿石主要有状石灰岩、竹叶状石灰岩、条状石灰岩、鲕粒状石灰岩和纯石灰岩五种,按照工业用途分,又有碳化钙尼纶石灰岩和水泥石灰岩两种,电石尼纶石灰岩主要分布在聪子峪、韩洪一带;水泥石灰岩主要分布在聪子峪、韩洪、郭道、李元、柏子、五龙川等地,以聪子峪、韩洪地区石灰岩为最好。

生物资源

沁源县林地面积23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是全国油松之乡,天然林114万亩,树种130余种,以油松、杨属桦树栎属落叶松为主,林木总蓄积量586万立方米,全年生产量17万立方米。

沁源县牧草资源丰富,天然牧坡面积113万亩,牧草有261类,载畜量为42万羊单位;境内果树主要有山楂、秋子梨、核桃等;境内中药材资源有653种,盛产连翘黄芩党参北柴胡等20多种中药材,有“北药之首”称号。

生物多样性

动物

沁源县共有野生脊椎动物215种,其中鸟类16目16科164种,哺乳动物6目16科34种,两栖类1目3科5种,爬行纲2目5科12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褐马鸡黑鹳金雕、豹、原麝5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赤腹鹰、灰脸鹰、游隼红角鸮北领角鸮红腹锦鸡等27种。沁源县是省鸟“褐马鸡之乡”,珍稀鸟类苍鹭栖息地

植物

沁源县野生植物种类有百余科965种。种子植物有95科407属816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3属5种;被子植物门93科404属811种。

自然保护区

沁源县境内有国家级灵空山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灵空山森林公园、国家级菩提山森林公园,此外还有国家级沁河湿地公园、国家级草原自然公园等。

山西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山西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沁源县西南部,总面积101.168平方千米。保护区植被类型多种多样,根据《山西植被》的自然植被分类系统灵空山自然保护区划分为6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27个群系。主要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灌丛等植被型组。随着气温和雨量的变化,植被呈明显的垂直分布。保护区内共有种子植物95科407属816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3属5种;被子植物门93科404属811种。共有孢子植物2门21科33属47种,其中青苔7科14属15种;蕨类植物门14科19属32种。保护区内鸟类有9目38科137种,其中原地区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8种,分别为灰脸鵟鹰红腹锦鸡灰林鸮山鹡鸰褐头鸫红胁绣眼鸟凤头蜂鹰白腹鹞山西省重点保护鸟类10种,有大鹰鹃棕背伯劳、乌、蓝歌鸲紫啸鸫、斑胸勾嘴、白头鹎领雀嘴鹎、虎斑地鸫、小太平鸟等。此外,保护区内还发现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同时也是山西四大旗舰物种之一的原麝

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

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长治市沁源县王陶乡河底村,是山西省境内第二大黄河支流沁河的发源地。该园总面积2.4832平方千米,其中湿地面积0.8843平方千米,湿地率35.61%,涵盖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库塘湿地三大类型,具有特色鲜明的黄土高原河流湿地特征,属于黄河支流源头湿地生态系统。其地形、地貌复杂,呈现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共有植物137科918种,其中有水曲柳、野大豆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动物64科220种,其中黑鹳褐马鸡金雕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共25种。

自然灾害

沁源县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洪灾、雹灾、霜灾等。

旱灾

旱灾是沁源县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旱象多发生于春季,对农作物威协最严重的是夏末秋初的“伏旱”,俗称“卡脖子旱”。当地有“人怕老来穷,谷怕秋后旱”之说,本县旱灾的发生频繁且连续。2019年入冬后,沁源县有效降水量不足,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为了缓解旱情、改善空气质量、降低森林火险等级,沁源县气象局在灵空山镇实施了人工增雪作业。

洪灾

沁源县境内山大沟深,降雨量又极不均匀,暴雨多集中于6~9月份,雨量高达93.8毫米,暴雨持续时间最长达2天,降雨量138.1毫米。每遇大雨、暴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形成洪灾。因此县水灾即为洪灾。2021年10月,沁源县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频发,尤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期间,连续遭遇强降雨,汛情猛、雨水凶,受连续强降雨影响,沁源部分乡镇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此次强降雨致山西省全省11个市76个县(市、区)175.71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5人,失踪3人,紧急转移安置12.0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57.69万亩,倒塌房屋1.95万间,严重损坏1.8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50.29亿元。

雹灾

沁源县每年发生大小不等的雹灾10次,多在4~9月份,以6月份为集中期,县雹灾主要有3条线:第一条从县境西北部绵山起,经韩洪乡、李元乡、城关镇到法中乡出境;第二条也是起源于绵山,经王陶乡、聪子峪乡、郭道镇到交口乡;第三条从东北方向老爷山起,经景凤、紫红、定阳到白狐窑等地。2016年,大雨夹杂着冰雹突然倾泻而下,长治市最大降雨量156.8毫米,平均降雨量83.4毫米,最大风速每秒12.8米,冰雹直径最长45毫米。在强对流天气影响下,包括沁源县在内的11个县市区遭受不同程度的风雹、洪涝灾害,全市受灾人口8585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14.197平方千米,直接经济损失3962.95万元。

霜灾

霜灾在沁源县发生于春秋两季,即日均气温在0℃以上时。秋季的第一场霜冻叫初霜冻,春季的最后一场霜冻叫终霜冻。由于本县各地的地形部位不同,所以霜冻危害程度也不同。花坡、鱼儿泉、五龙川、王陶、王和、王凤、庄几上等乡镇霜冻次数较为频繁;景凤、紫红、定阳、聪子峪乡、赤石桥、郭道、韩洪次之;柏子、中峪、交口、法中、柏木、城关较少。2022年10月,沁源县气象台对县内所有乡、镇发布霜冻橙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预警区域内地面最低温度将下降到零下5℃以下,对农业将产生严重影响。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沁源县辖6个镇、6个乡。政府驻地位于沁河镇桥西街8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2021年沁源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全县常住人口为149975人,其中,男性人口为83890人,女性人口为66085人,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26.94;在年龄分布上,0~14岁人口为23755人,占15.84%;15~59岁人口为98123人,占65.43%;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097人,占18.7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8426人,占12.29%;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444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4048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2182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1220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在城乡分布上,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3053人,占48.7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76922人,占51.29%。

民族

沁源县以汉族为主,此外有满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分布。

语言

沁源县方言属晋语上党片沁县小片。沁源县的方言特殊又丰富,具有乡乡不同,村村有异的特色。沁源的方言有四大特点:一是词语的重叠较多,如:忽闪闪、吃饭饭、甜生生等;二是“圪”字广泛使用,如:圪梁、圪息圪息、燎窝圪拉等;三是古汉语词汇保留较多,如住舍(家)、淘气(吵架)、书房(学校)等,都有明显的古汉语痕迹;四是“子”为尾的词较多,“子”字基本都读“则”,如孩则(孩子)、领则(领子)。

宗教信仰

沁源县内宗教历来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

佛教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北魏太和元年(227年),在原官滩乡琴裕村建隆兴寺西魏大统年在交口乡官军村建观音寺,隋开皇年间在王和村建龙华寺,进入唐朝,本县佛事兴盛,纷纷建寺造像,建于唐代的古寺院有灵空山圣寿寺、海泉寺、螺山寺、慈云寺、普通寺等。后晋天福初年在县境内龙居山建麻衣寺,后汉刘承祐年间在上观山建香林寺,北宋嘉祐年在绵上建宝觉寺,北宋皇祐年间在景凤乡建石佛寺。以后元明清各代,相继建寂照寺、雷音寺、兴国寺、青果寺、报国寺、普济寺、共建佛寺27所,佛院3所,庵6所。抗日战争中,寺院多被毁于日军之手,佛教趋向没落。县内佛教文化以南山道宣律僧、李侃先师菩萨、无业禅师为代表。截至2023年,沁源县佛教主要活动场所为灵空山圣寿寺等。

道教

金朝天会年间,道士阎密解尸于沁源县紫金山,其徒建三清殿,金大定年间改名为太清观。至元年间,道士吴支元在本村阎寨建洞阳观,以后建观的有四维村的朝元观、中峪乡南峪村的至真观、柏子镇的龙泉观、郭道镇绵上村的朝阳观、王和镇的大和观、交口乡洪林村的炼阴观,紫红村的炼真观等。道教在元明两代盛极一时,因道教理论深奥,民从寡合,清代冷落,民国愈下,抗战开始后逐渐消失。县内道教文化以麻衣禅师、琴高真人为代表。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俗称回教,奉信真主,民国23年(1934年),沁源县中峪乡好村建清真寺,有回教徒23人,吟诵用阿拉伯文字写就的古兰经。回民一年举行一次开斋节。解放后,回民宗教活动停止,仅保留回族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戒俗。截至2023年,沁源县伊斯兰教活动场所有城南清真寺等。

天主教

天主教属基督教一派,与正教、新教并称为基督教,沁源天主教清末传入,活动于县城及县西一带,属洪洞教区,该教区38个县。本县属该教区的晋公会,天主教堂设于今县城招待所后。教会活动多为传教礼拜,礼拜一年3次,每年正月过大礼拜1次,秋末1次,入伏1次,居住在洪洞县的传教士(美国)安·斯姆每年来本县传教1次,教徒多至400余人。天主教利用传教,发展教徒,并在县内成立内地会,活动于各个村落。随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县内爆发了“千草会”农民起义,天主教活动从此收敛。抗日战争开始,日军将天主教堂作为驻地,一次杀死男女老幼70余人,该教堂遭日军洗劫,后被日军火焚。从此,天主教转入教徒家中活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宗教政策进一步落实,天主教开始发展起来。主要活动场所有交口乡官军基督教堂。

经济

综述

2022年,沁源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04.81亿元,同比增长10.3%(不变价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8亿元,增长5.1%,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3%;第二产业增加值247.38亿元,增长11.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1.16%;第三产业增加值52.15亿元,增长8.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11%。沁源县第一产业以发展特色产业如草莓、中药材、马铃薯、食用菌、蔬菜等种植业林麝黑山羊、生猪等养殖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第二产业主要有传统煤基能源化工产业、新材料铝产业和以光伏、风能、抽水蓄能、煤层气(瓦斯)制氢等为主的新能源产业;第三产业服务业以文旅康养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

第一产业

传统农业种植上,2022年沁源县粮食产量6.35万吨,粮食种植面积140.601平方千米,玉米种植面积为82.492平方千米。此外,沁源县依托独特优势,重点围绕“特”“优”战略培育现代化特色农业产业。

从2019年到2022年,沁源县政府连续4年出台发展特色产业奖补政策,鼓励发展特色产业。2022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5.1万亩,其中水肥一体化种植面积3200亩,原种繁育1200亩,一级种薯繁育面积1万亩;食用菌种植300万棒,主要品种为香菇、羊肚菌、黑木耳、滑子菇;中药材种植面积8.4万亩,其中林下种植2万亩,主要以党参苦香树、黄芪、黄芩为主;草莓种植基地3个,其中夏季草莓种植面积300亩;设施蔬菜面积1200亩;乾和源湖羊养殖存栏1.2万只;黑山羊存栏13万只。

第二产业

2022年,沁源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517.1亿元,实现增加值285.8亿元,增长14.63%(可比价),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上升率为-3.7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15.47%。全县建筑业总产值10182.3万元,增长9.6%。

沁源县工业经济发展以沁源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要产业载体,发展传统产业、新材料产业链和新能源产业,构建“煤—电—氧化铝—铝—铝材及下游深加工产品”产业链,形成“煤—电—化—冶—材”一体化产业体系。沁源县传统产业为煤基能源化工产业,全县含煤面积达80%,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和山西省主焦煤基地县,2022年,全县原煤产量2661.3万吨,发电量9亿千瓦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焦炭产量245.74万吨;新材料产业以铝产业为主,沁源的矿产资源是煤、铁、铝伴生,境内铝矾土矿含铁、钙成分较高,适合发展铝工业和研磨材料,该产业以长沁新兴煤业、汾西正新和善煤矿两个企业为主体,向铝矾土下游产业发展;县内新能源产业以光伏、风能、抽水蓄能、煤层气(瓦斯)制氢等为发展方向,沁源县新型能源资源充足,尤其是在风、光自然资源、农林生物质资源和煤矿瓦斯资源方面,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2023年,沁源县与晋能控股电力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120万千瓦抽水蓄能、15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等。

第三产业

沁源县服务业以文旅康养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将乡村公路提档升级为文旅路,畅通内循环、串起旅游点,发展全域旅游,并与周边县区抱团发展,联合开发旅游片区,以此带动发展住宿餐饮、物流运输、农闲务工等服务业。此外,建设了沁源灵空山康养小镇、景凤森林康养基地等,并打造中药养生基地,开发药膳保健产品,探索药旅融合发展新方向。2019年,沁源县森林康养基地和沁源县景凤乡被森林康养国家创新联盟授予“全国森林康养最佳目的地”、“森林康养乡村振兴贡献单位”。2022年,沁源县入选“2022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和“2022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名单”。截至2022年底,全县共有森林康养特色小镇15个、森林康养基地25个、试点建设基地12个,是山西省唯一一个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县。

2022年,沁源县第三产业增加值52.15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11%。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3亿元,增长0.7%;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067.1万元,增长13.32%;电信业务总量10071万元,增长4.05%;全县旅游总收入完成11.4亿元,增长-50.8%。

经济功能区

沁源经济技术开发区

沁源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沁源县中部,郭道镇、聪子峪乡赤石桥乡交汇之地,距县城35千米,规划总面积9.57平方千米,其中起步区面积2.68平方千米,开发区四至范围为东至郭道镇绵上村、东村,南至乔龙沟村,西至段家庄、苏家庄,北至聪子峪乡新店上村,是2019年1月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开发区依托区内煤、电、热等资源优势以及新材料产业基础优势,发展现代煤化工、节能环保、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开发区下沁绵工业园主要以通洲集团、祥源公司为主体,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沁新工业园主要以沁新集团为主体,依托特种焦优势,打造全国最大的特种铸造用焦和岩棉用焦生产基地;沁北工业园主要以长沁公司为主体,按照绿色工业、循环经济理念,在传统煤基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基础上,重点发展铝产业和能源化工产业。

重点企业

2022年,沁源县内山西沁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通洲煤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黄土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山西长沁煤焦有限公司4家企业入选中国能源报发布的2022中国能源企业(集团)500强榜单。

山西沁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沁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沁源经济技术开发区沁新工业园区,公司资产总额223.73亿元,员工12000余名。是集煤、焦、电、材、热、机械、物流及农林产业开发八类核心产业+N类新兴产业为一体,拥有两个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共31个企业组成的集团化能源公司,是山西省工业循环经济骨干企业,是长治市重点民营企业,沁源县龙头骨干企业,入围山西省企业百强及山西省民营企业、制造业百强企业。公司主导产业己形成煤—焦—电—热、煤—电—机—材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布局,主导产品“沁新牌”铸造焦是中国驰名商标,是山西省首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熔融陶瓷砂是山西省单项冠军培育产品。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国铸造焦炭生产基地、中国岩棉用焦生产基地、中国耐磨耐火材料生产基地等称号。

山西通洲煤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通洲煤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原煤开采、洗煤、炼焦、化工、旅游开发、物流、三产服务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其前身为聪子峪乡兴盛联营焦化厂,始建于1983年。现已形成了依托煤、延伸煤、发展煤、超越煤的煤—焦—化—电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格局,资产总额100亿元。被评为“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中国民营500强企业”“山西省百强企业”“山西省功勋企业”“山西制造业100强”,同时获得“山西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长治市优秀企业”“长治市五一劳动奖状”“长治市脱贫攻坚贡献奖”“长治市时代领军企业”等荣誉称号。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2年,沁源县各级各类学校共78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职业高中1所;单办初中4所(县城2所、乡镇2所);教师进修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中小学38所(包含完全小学30所,教学点8所);独立幼儿园32所(县城11所、乡镇21所)。全县普通小学在校学生9008人,中学在校学生6601人,其中初中3771人,高中2830人。全县教师人数1815人,其中幼儿园147人、小学953人、初中405人、特殊教育学校3人、高中教师286人(普通高中217人,职业高级中学69人)、教师进修学校21人。

沁源县第一中学

沁源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52年,是一所设施设备齐全的现代化学校,是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长治市首届百姓心中的品牌学校,长治市示范高中,长治市高考吻合率先进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45万平方米,建有综合教学楼、实验楼、科体艺楼、公寓楼、学生餐厅;设有校园书吧、图书阅览室、心理咨询室、信息教学室、钢琴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2020年9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结束后,有在编在岗教职工222人,新学道委派名校长和一流管理及学科团队11人,其他聘用人员101人,中小学高级教师55人,中小学一级教师91人,中小学二级教师70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2人。 

卫生健康

截至2022年,沁源县共有医院4个、卫生院13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技术人员938人;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

沁源县人民医院

沁源县人民医院位于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沁河镇桥西街6号,始建于1949年9月,占地面积16246平方米,建筑面积18657平方米,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沁源县医保和新农合定点医院,是原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食管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路径研究”三项科研项目基地,先后荣获山西省公立医院改革县级先进集体、山西省爱国卫生先进集体、山西省群众满意的医疗机构、全省卫生系统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长治市医德医风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医院设有内科、神经内科、普外科、骨科小儿科、妇产科、急诊科等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其中,神经内科、骨科、护理专业为山西省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为长治市重点专科。

科技

在科技领域,沁源县深化院校合作、引进高端人才、加强科技创新。2021年,沁源县沁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用煤焦粉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项目获得山西省专利奖一等奖,是所有一等奖获得者中唯一一家民营企业,也是长治市唯一获得一等奖殊荣的企业,同年沁新集团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建了“科技成果转化基地”。2023年,沁源县内山西晨裕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山西农业大学,围绕技术创新与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多元合作关系,共建肥料研发中心、北方兰花产业研究中心和联合教学实践基地,为沁源县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增添新动能。此外,沁源县还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积极推广农用酵素、有机肥堆制技术等。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沁源县共有艺术表演团(晋剧团)4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19万册,档案馆1个;全县共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场所189个,乡镇文化站12个,农家书屋189个。

沁源县文化馆

沁源县文化馆始建于1950年,新址位于沁源县河西村沁河与狼尾河交汇处北侧,占地面积3605平方米,是国家一级文化馆,馆内机构设置有办公室、群文室、文艺创研室、综合活动室、美术书法室、曲艺展厅、非遗展厅等。2022年,沁源县文化馆相继举办了2022年省级非遗项目——沁源手工编织培训、乡土文化能人技艺展示展演等多项活动。2023年,沁源县文化馆开展了“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活动,围绕“新时代文化馆:开放·融合·创新”主题,开展公益美术培训、公益舞蹈培训、广场舞培训、沁源秧歌进校园、文艺培训走基层等七项文化服务活动。

体育

沁源县被称为“篮球之乡”,沁源人喜欢打篮球的历史由来已久,从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把篮球带到沁源,这项运动从此在当地兴起。沁源县城中心有能容纳4000人的大型篮球馆,全县118个行政村均有标准篮球场地,并常年举办职工篮球赛、农民篮球赛、老年篮球赛等多项各级各类篮球赛事。2019年,沁源县获得全国首家“2019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项目示范县”牌匾。同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三人篮球赛在沁源成功举办。

截至2022年,沁源县建有一馆五场一公园,包括体育馆(占地面积16427平方米)、网球场、篮球场、门球场、田径场、全民健身广场、鹏飞篮球主题公园,总面积约156020平方米。全年举办各类赛事活动30余场,累计观众达到30万余人次,接待144万人次。2019年,沁源县体育馆荣获“十佳公共体育场馆奖”。2023年9月,沁源县残疾人运动队在长治市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共斩获6枚金牌、6枚银牌、2枚铜牌,并荣获“道德风尚奖”。

环保

2022年,沁源县污水处理率95.6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县森林面积201.69万亩,森林覆盖率52.75%;全县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100%;全县空气质量Ⅱ级以上天数达314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是86.5%;全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考核断面达标率为100%。

社会保障

2022年,沁源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为81090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9611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21011人,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数24904人,参加城镇失业保险人数为25383人。全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5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410人。

交通

综述

沁源县深居太岳山区,交通发展相对滞后。截至2022年,境内道路有国道、省道、县道等各级公路线路里程991.35千米。其中,两条国道G241和G341是沁源县对外的主要道路。高速和铁路正在规划建设中。

公路

截至2022年,沁源县公路线路里程991.35千米。据2023年5月数据显示,境内国道2条,里程159.2千米;省道1条,里程12.67千米;县道7条,里程135.134千米;乡道38条,里程405.85千米;村道247条,里程293.2千米;平均每百平方千米有公路39.5千米。境内两条国道分别为G241和G341,其中G241是贯穿沁源县南北的唯一大动脉,在县内里程为106.137千米;G341是沁源县煤炭外运的主干路,也是去往长治市市区的唯一高等级道路,在县内里程为60.577千米。

此外,正在建设中的黎霍高速总长153千米,在沁源县境内全长37千米,设一个服务站,两个出入口,贯穿沁河镇北石渠村、交口乡信义村、灵空山镇柏子村等18个村,预计2024年年底全线贯通。已纳入中国高速公路规划的平安高速将从县境纵向穿过。

铁路

沁源县内暂无铁路。截至2022年5月,沁源县内新交口至安泽县地方铁路建设项目已列入全国铁路专用线,还未开工。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沁源县城市交通运营车辆40辆,出租汽车86辆。

人文

综述

沁源县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文化大县,自西汉置县起,孕育了大量的杰出人物,古有退隐山林、孝悌天下的介子推,近有享誉海内外、桃李满天下的物理学家任之恭。抗战时期,陈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长期战斗生活在这里,并领导沁源军民创造了名震中外的围困日寇“两年半”的光辉战例,被毛泽东誉为“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敌后抗战的模范典型之一”。

文物古迹

沁源县历史悠久,文物古迹较多。截至2020年6月,沁源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63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长治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

灵空山圣寿寺

灵空山圣寿寺位于沁源县灵空山镇灵空山中。坐北向南,五路院落一字排开,各有山门而又互相贯通。据寺内碑文记载,始建于唐朝北宋端拱二年(989年)始名圣寿寺,现存建筑基本为明清遗构。圣寿寺五路院落自西至东分别是罗汉院、窑楼院、中院、关公院、僧房院,院后崖壁上有唐末开凿的净身窑,附近有建于明代的峦桥和仙桥。中院大殿面宽五间,硬山琉璃瓦顶,檐下施五踩双昂斗,看面抹斜。灵空山圣寿寺布局灵活,建筑与周边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寺内宗教文化内涵多样,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位于沁河镇阎寨村。1940至1942年,中共太岳区党委、决死一纵队司令部、太岳军区司令部等重要领导机关驻在这里,是太岳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军事中心。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保留土窑洞24孔,石磨、石碾各一。其中薄一波、陈赓、王新亭、毕占云住室各一孔,警卫班、参谋部、政治部、司令部、机要部炊事班窑洞20孔。薄一波、陈赓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生活、指挥战斗,领导太岳区的根据地建设工作,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0年6月,沁源县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7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0余项。2021年,秧歌戏(沁源秧歌)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秧歌戏(沁源秧歌)

沁源素有“民歌之乡”美誉,沁源秧歌是一种传统戏曲剧种,早在唐朝民歌小调就可唱可和,久经岁月的潜移默化,逐渐从民歌小调演化成为戏曲百花园中独树一帜的存在。沁源秧歌曲牌多样,搜集到有160多种,适合戏曲选用的不下几十种。沁源秧歌采纳了各个剧种的优美唱法和展示方式,具有动听、易学、节奏明快、韵律甜美的特点。抗战时期,八路军的文艺人员长期驻扎在沁源,把沁源秧歌汇聚成册,并成立了专以唱沁源秧歌剧团,当时起名为绿茵剧团,专进部队和集镇宣传演出,为民众、战士抗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沁源秧歌内容涵盖了生活各个方面,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和心理变化。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九曲黄河阵

九曲黄河阵俗称游黄河,变称游迷错阵,取材于《封神演义》中肖娘娘摆九曲黄河阵助纣抗姬发之故事。这一活动多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进行,九曲黄河阵在榆次区、沁源等地广为流传,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九曲黄河阵布阵方法简单,先用361根木杆作立柱埋入地下;再把横木杆依阵图将各立柱相连,组成多个曲道;阵中心立一高杆称作老杆,上部装一斗,并在上端横杆一边挂七星宫灯,另一边挂帅字旗;每个立柱顶端置由圆木作底座糊五色纸的灯,在夜晚纸灯内放小油灯或蜡烛;阵门的出入口用松枝搭建彩色牌楼并各增设灯二盏,代表着365 位神仙;阵的对面搭建神棚,供奉“三官大帝”和“赐福紫微大帝”及365个神仙牌位,立香案,摆供品。主要阵形有九个回纹万字阵、十二万字阵和七个、五个富贵万字阵等。夜幕降临,人们汇聚在阵前广场,锣鼓喧天,龙灯挥舞,礼炮齐鸣;先祭神,再祭风,然后点灯。在鼓乐声中,由伞头率领众人入阵,绕行在弯弯曲曲数个万字灯的海洋之中,以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万事如意。2009年,被列为山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饮食

沁源县素以玉米、谷子为主食,小麦次之,县西,西北以食莜麦、山药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后渐以白面作为日常主食。在重大节日或招待尊贵客人时,沁源人常以“八大碗”作为待客行礼之大餐,八大碗是沁源县极具地域特色荤素搭配的“大碗席”,主材选用沁源的特产猪肉、豆腐、粉条彭州洋芋等,由八盘和八碗组成。沁源县特色饮食有夹糖子、沁源花馍、莜面栲栳栳等。

夹糖子

夹糖子是沁源人民独创的一种美食,“夹糖子”将白面与杂粮食品融合起来,配料为软米面、白面、红糖。“夹糖子”(有的地方也叫“麻糖子”)是沁源人过春节时普遍制作的一种地方风味食品,旧时农村家中做食,是比较高档的油炸食品,由于沁源南北距离远,各地在制作时方法不一,做出的“夹糖子”风味不一,有的软而甜,有的脆而香,有的宜蒸后放糖食用,有的宜火烤后当干粮吃,在各地不同的风格中,聪子峪乡一带的“夹糖子”比较有代表性。

沁源花馍

沁源花馍是当地一大特色,至今流传。花馍是中国民间面塑品,因花式各样而命名。在沁源逢年节都要蒸制花馍,如春节蒸大馒、枣花、元宝人、元宝篮;正月十五做面盏、做送小孩的面羊、面狗、面鸡、面猪等;清明节捏面为燕;出嫁女儿给娘家送“面鱼”,象征丰收;也有女儿出嫁作陪嫁用的“老虎头馄饨寒食节上坟时用“蛇盘盘”以示消灾;做春燕表示春回大地;婴儿满月做“囫囵”谓之“龙凤呈祥”、“猛虎驱邪”;老人祝寿用“大寿桃”等等。花馍在沁源依不同岁时和用途有各种形式。

莜面栲栳栳

莜面栳是山西省十大面食之一,莜面的原粮叫“莜麦”,已有2500多年的种植历史,是沁源县首屈一指的杂粮食品品种。在山西莜面栲栳栳,除了是家常美食外,还有犒劳亲朋贵宾之意,在雁北和吕梁山区,人们赋予了莜面栲栳栳牢靠、和睦的美好寓意。制作莜面栲栳栳需要将开水和好的莜面团,揪成指头粗细的面剂子,然后一推、一搭、一卷,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再把高矮一致的栲栳栳,靠立在笼屉上等待,码满一笼后上锅蒸,水开后5分钟,即可。

习俗

元宵节民俗活动

沁源县元宵节民俗活动种类多样,有赏花灯、转九曲、闹红火等。元宵节也被称为“灯节”,赏灯历来是元宵节最重要的节日内容;转九曲也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在元宵节里转九曲寓意消灾免难、祈福转运;元宵节闹红火由来已久,脱胎于社火表演,源自中国最古老的土地祭祀活动,沁源社火表演涵盖山西省传统的社火表演的七大主要门类,阁跷类、鼓乐类、秧歌类、车船轿类、灯火类、模拟禽兽鬼神类和武技类,并且融入了当代民族舞蹈蹈的表演以及情景展现等形式。

龙灯节

龙灯节为正月十二,是沁源县郭道镇伏贵村最为重要的龙灯节,该节日已经延续了1800年。伏贵村最早叫“福居村”,改名“伏贵”相传跟刘秀有关。公元8年,王莽篡汉天下大乱时,刘秀被王莽的军队追赶逃亡到此,央求一老农救命。老人便将他藏在路边壕沟中,用蒿草覆盖,刘秀才躲过一劫。后天下安定,公元25年,刘秀特颁旨减免此地赋税,下旨那天正是正月二十。因村里曾救过这样的贵人,于是便将村名改成了“伏贵”,在龙灯节这一天当地村民进行闹红火、耍龙灯等活动就是为了庆祝这件事,龙灯节是沁源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寒食节

长治市沁源县境内以郭道村为代表的寒食民俗文化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它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按照郭道村的民俗,凡寒食节这天,家家禁火,户户冷食,用软米面捏蛇状面食名“蛇盘盘”“炒蛋蛋”等特色冷食小吃祭奠介公。沁源寒食节被山西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沁源菩提古寺庙会

沁源信义村菩提寺是世界三大(印度、中国、日本)菩提寺之一,素有“中菩提”之称。传说上柳村(今信义村)东的菩提山上有菩提树,又因寺中有菩提塔一座,故而得名“菩提寺”。在长期的迎神、敬神和其他礼俗活动中,菩提寺逐渐形成以佛教为主,兼容他教的高层次、综合性全神庙。每年正月十五和六月十九日,人们到此拜佛许愿还愿,并伴有庙会、演出等活动。菩提寺传统庙会的活动区域为寺庙和寺前广场两部分。每逢庙会期间,安泽县古县洪洞县霍州市平遥县介休市武乡县沁县屯留区等地的善男信女纷至沓来,人们相互传道,进行物资交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寺庙古建筑屡遭严重破坏,庙会活动停止。1984年庙会活动初步恢复,截至2018年已连续举办20多届。2009年,沁源菩提古寺庙会被列为山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特产

沁源县特产有食用菌、连翘、绵黄芪等。

沁源食用菌

沁源县境内植被完好,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是中国食用菌生产最理想的地区之一。沁源县生产的“九旗王”牌香菇、杏鲍菇、白灵菇、野生灵芝等系列产品,2002年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绿色A级食品,国家技术监督协会食用菌专业委员会确定为“中国市场放心健康食品”,2003至2005年被市、县分别授予“优秀龙头企业”称号,2003年被省、市、县科协分别列为“科普示范基地”,被山西省农业厅确定为“新品种、新技术培训示范基地”,被国家千县工程办公室确定为“千县工程示范推广基地”,2004年被国家确定为“沁源县国家级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

沁源连翘

长期以来,当地群众就有采摘野生连翘的传统。沁源连翘是早春优良观花灌木,株高可达3米,枝干丛生,小枝黄色,拱形下垂,中空,叶对生,单叶或三小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缘具齿。花冠黄色,1~3朵生于叶腋。果卵球形、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先端喙状渐尖,表面疏生皮孔,果梗长0.7~1.5厘米。沁源连翘的连翘≥0.45%,连翘苷A≥5.65%,内在品质上乘。2021年6月4日,沁源连翘被农业农村部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在沁源县内地域保护总面积2549平方千米,种植面积50万亩,年产量10万吨。

沁源绵黄芪

沁源绵黄芪根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且中心偶呈枯朽状或黑褐色,长50~90厘米,直径1~3.5厘米,表面淡棕黄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柔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具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以条长、质柔、粉性足、豆腥味浓为主要特征。2021年6月4日,沁源绵黄芪被农业农村部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在沁源县内地域保护面积3333万亩,年产量1.25万吨。

艺术

沁源县除了主要的音乐、舞蹈、曲艺等艺术形式外,还有剪纸、石雕、墙围画、木雕、根雕、沁源手工编织、葫芦烫画等多种。

音乐

沁源县素有“民歌之乡”的美誉,早在万历版《潞安府志》上便有了“沁地君子咏歌风雅”“岁收民自乐”的记载。沁源秧歌是沁源县民间最具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曲调,它即可演唱,也可作为乐曲演奏。2021年,沁源秧歌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沁源传统音乐除了沁源秧歌之外,还有民间吹奏乐曲,其中部分曲调为戏剧唱腔和曲牌、庙堂曲以及锣鼓打击乐。在2019年举办的第二届长治市中国艺术节上,沁源县沁之源无双之音合唱团在“在太行山上”合唱比赛上演唱的曲目《天路》《祖国不会忘记》,获得优秀奖;在八音会大赛上,沁源县节目《围困战序曲》获得三等奖

舞蹈

沁源传统的舞蹈为打花鼓,其表演形式为一名男鼓手打腰鼓,4名、6名或者8名女演员手持小锣与彩绸伴舞,边唱边敲。人员多时可用两名鼓手对打,有的还有一名女丑角拉花。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花鼓也吸收了一些外地特点,不断改革,有的女演员手拿扇子,还有的由4人打鼓。鼓点花样增多,表演动作也更加的美化和艺术化。除了传统打花鼓,沁源县也引入一些外地舞蹈,如蒙古舞、藏族舞等民族舞蹈交谊舞迪斯科等流行舞。此外,沁源县文化馆和一些艺术团体也开始改编创作了一些舞蹈,并取得不错的成绩。在2019年第二届长治市中国艺术节上,沁源县舞蹈《沁源秧歌沁源人》在广场舞大赛上获得一等奖

曲艺

曲艺是以“口头说唱”来叙说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表演门类,是一种十分大众化的,深受人们喜爱并易于掌握和接受的表演形式。沁源县内曲艺文化源远流长,在不断衍变中形成了沁源秧歌、说嘴、说戏、快板、挑高以及晋剧、蒲剧、中路梆子、北路梆子等10余个民间曲艺曲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沁源县创作演出的曲艺作品有沁州三弦书《千古传奇思烟台》《乡村振兴在沁源》《三牛精神要弘扬》,秧歌《老来是个宝》《铁骨铮铮》《摸牌》,说嘴《说“头”》,晋剧传统剧目《双官诰》《鞭打芦花》《崔秀英》,快板《守住咱们的好家园》《绿色沁源谱新篇》等。其中沁源县作品《三弦书-三古传奇思烟台》在2019年第二届长治市艺术节曲艺大赛上获得二等奖。2022年,沁源县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曲艺之乡”称号。

剪纸

沁源剪纸起源于农耕文化,是依附农耕民俗文化的缩影,是农耕文明润饰艺术的表现,在历史传承中融入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表达了民众祈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愿望。沁源剪纸题材广泛、主题鲜明、形式多元、寓意深刻。沁源剪纸工艺有单色剪纸和堆剪工艺两种,其中堆剪剪法由“沁源剪纸”第四代传承人赵国庆创新,其灵感来源于上党堆锦技艺中的堆花技艺和多层衬底艺术,将多色彩纸进行叠加,能打造渐变色和立体的剪纸作品,这样剪出来的作品层次丰富,造型精美,甚至可以“剪”出刺绣的质感。2011年,沁源剪纸被列入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风景名胜

综述

沁源县境内有灵空山、沁河源、花坡等自然景观,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抗日围困战纪念馆等红色文化景观,圣寿寺、菩提寺等宗教文化景观。沁源县内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有2家,分别为丹雀小镇景区和灵空山景区。2022年,全县旅游总收入11.4亿元,县内花坡草原入选国家首批“红色草原”。

重要景点

丹雀小镇景区

丹雀小镇位于沁源县景凤乡景凤村,占地面积1500余亩,于2020年10月1日正式开园,该镇以景凤村社科、韩家窑两个移民搬迁后的自然村为开发示范区域,划分为乡村记忆精品民宿区、高端康养别墅区、果园采摘区、花园观赏区、游园体验区、鱼塘垂钓区、森林越野拓展区、天神山佛地祭拜区等九个功能区,形成“九位一体”的天神山丹雀文化康养旅游避暑胜地。2022年,丹雀小镇景区被列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灵空山景区

灵空山景区位于沁源县西30千米处的灵空山镇境内,景区总面积15.4平方千米,距长治市98千米,距沁源县城30千米。境内高山起伏、奇峰竞秀、林茂花香,树种尤以油松为主,被誉为“油松之乡”。景区核心地带坐落着创建于唐朝的圣寿寺,圣寿寺古建筑群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相传李漼第四子李侃在此创建道场,并圆寂于寺庙背依山崖的“净身窑”之中。九杆旗是一株罕见的油松,树围约5米,高约40余米,堪称华北油松之王,九杆旗枝出一径,派生三株,再生九枝,冲天挺立,直插云霄,犹如九面大旗,2004年被载入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号称“世界最大油松”。此外,景区内还有须眉山、茅庵、峦桥、甘露泉、仙桥、东钟楼、舍身崖、十八盘等多处旅游景点。2022年,灵空山景区被列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花坡草原

花坡草原位于沁源县太岳山主峰之一,海拔1800米至2500米,最高处海拔2523米,天然草地面积4万亩,草原类型以山地草甸为主,境内有山西花坡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是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地区通往延安市的秘密交通线的重要段落,现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北沟村秘密交通站旧址和圪旋头遭遇战遗址。2022年8月,入选国家文物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的第一批“红色草原”名单。花坡草原植物资源丰富,亚高山草甸范围内共计发现草原植物148种,被誉为太岳花篮。每年6月,花坡鲜花盛开,花期长达4个月。花坡属绵山山系,冬日银装素裹,古人称其为“绵山积雪”,为“沁源古八景”之一。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80 years on, passion for basketball still remains in mountainous county.新华网.2023-09-17

县情概况.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7

自然环境.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7

行政区划.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7

沁源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9-17

统计用区划代码.国家统计局.2023-09-17

沁源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8

..2023-09-21

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人口情况.中国小康网.2023-09-21

沁源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8

再添新成员!我市新增6处3A级旅游景区 1处2A级旅游景区.长治日报.2023-09-20

沁源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7

沁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7

生态资源.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8

关于印发沁源县防汛应急预案的通知.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8

沁河源头.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8

沁源县灵空山镇基础资料汇编 .沁源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3-09-18

源头活水之沁源.山西省生态环境厅.2023-09-21

历史沿革.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7

..2023-09-18

长治简介.长治市人民政府.2023-09-19

2021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光明网.2023-09-21

表扬!央视三连发!评论员杨禹用三个字点评山西这个县…….山西广播电视台融媒体.2023-09-19

沁源:特色农业产业项目助力农民增收致富.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3-09-19

沁源经开区管委会党政综合办公室主任雷浩谈: 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 决胜高质量发展新战场.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9

2022年沁源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9

赵永进调研文旅康养产业发展.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3-09-19

蓝图铺展山水间 ——沁源县加强县域内沁河生态综合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巡礼(中).长治市人民政府.2023-09-19

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山西省文物局.2023-09-20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9-20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晋政发[2009]12号).山西省人民政府.2023-09-20

沁源县上榜“2023 中国最美县域”.中国长治人民政府.2023-09-21

绿色沁源,究竟绿在哪里.山西新闻网.2023-09-21

沁源围困战:创造了群众性长期围困战的范例.中国军网.2023-09-18

区域地理.中国政府网.2023-09-18

..2023-09-18

沁源郭道镇:践行“四水四定”抓实水利治理 助推郭道县域副中心高质量发展.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3-09-18

主题: 沁源县水利局局长阴永明谈“坚持绿色兴水、实施六水共治,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水利支撑”.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8

沁源:力保“一泓清水入黄河”.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3-09-18

沁源县加强县域内沁河生态综合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巡礼(上).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8

..2023-09-21

沁源:建设大水网 保障水安全.长治市人民政府.2023-09-18

「沁源县」 永和水库供水工程全力推进.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2023-09-18

沁之源 绿之魅.山西新闻网.2023-09-18

..2023-09-18

沁源:解水困、惠民生的“大水网”如何建?来看→.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3-09-18

..2023-09-18

沁源县情.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8

..2023-09-18

沁源:尊重每一个自然生命.山西新闻网.2023-09-27

山西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山西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3-09-18

山西省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成果丰硕.山西省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23-09-18

山西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麝分布.山西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3-09-18

沁河源湿地公园成长治市又一张“国字号”生态名片.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3-09-18

..2023-09-18

沁源县气象局人工增雪缓解旱情.沁源县气象局.2023-09-18

沁源灾后重建有速度,更有温度.山西新闻网.2023-09-18

强降雨致山西因灾死亡15人 直接经济损失50.29亿元.中国新闻网.2023-09-18

大风冰雹突袭长治,直接经济损失3926.95万元.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3-09-18

山西省沁源县发布霜冻橙色预警.北青网.2023-09-18

政协第十届沁源县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开幕.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3-09-17

政府领导信息公开.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7

大饱眼福!快看过来!没想到山西这个地方有这么多好玩的.沁源融媒.2023-09-21

特色文化 建设绿色沁源的强大精神力量.山西晚报.2023-09-22

沁源县开展防疫期间非法宗教排查专项行动.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3-09-21

沁源县:农业项目“遍地开花” 乡村振兴动能十足.长治新闻网.2023-09-19

标题 : 关于沁源县第十七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第7号建议(意见)的答复.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9

@能源热点,沁源县相关部门、企业干部这样说…….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9

长治高质量发展丨沁源县加强县域内沁河生态综合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巡礼(下).山西新闻网.2023-09-19

沁源县建设中的景凤森林康养基地.沁源融媒.2023-09-19

看!文旅康养“长治路径”.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3-09-19

沁源再获一“国字号”生态名片.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3-09-21

沁源县成功入选“2022健康中国 • 康养旅游百强县”和“2022美丽中国 • 深呼吸小城名单”.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9

康养山西|美到窒息的秋景,就在这里!.山西广播电视台融媒体.2023-09-21

沁源;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况.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9

沁源4家企业入围2022中国能源企业(集团)500强榜单.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3-09-27

沁新集团简介.沁新集团官网.2023-09-19

全国唯一!沁新集团第五次蝉联“中国铸造焦炭生产基地”.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9

2022山西省民企100强系列榜单公布!沁源县5家企业荣登榜单.沁源融媒.2023-09-19

标题 : 沁源县学校名录(高中).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9

沁源县学校名录.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9

高中;学校;介绍.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9

沁源县人民医院.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3-09-19

长治11所县级中医院均达到二级甲等标准.长治市人民政府.2023-09-19

沁源县预防接种门诊设置调整的通告.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9

沁源县:省校合作谱新篇 科技转化结硕果.人民资讯.2023-09-19

沁源县携手山西农大搭建校企合作新平台.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2023-09-19

蓝图铺展山水间——沁源县加强县域内沁河生态综合治理推动高质量发展巡礼(上).长治日报.2023-09-19

喜讯!沁源县文化馆拟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文化馆.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19

沁源县文化馆开展手工编织非遗传承培训.长治日报.2023-09-20

沁源县乡土文化能人同台竞技晒绝活.长治日报.2023-09-20

沁源县开展“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活动.长治日报.2023-09-20

沁源篮球运动发展史话 文体活动走出封闭和狭隘.黄河新闻网.2023-09-20

新华社丨沁源县:革命老区的八十载篮球情缘.长治新闻网.2023-09-20

全国首家!沁源成为2019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项目示范县.山西广播电视台融媒体.2023-09-20

沁源县公安局圆满完成“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3vs3篮球赛安全保卫工作.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20

长治市唯一!沁源县体育馆获全省“十佳公共体育场馆奖”.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3-09-20

喜报!沁源健儿在市残运会斩获6金6银2铜.沁源融媒.2023-09-20

沁 源: 立足县域特点 推动强县兴县 锚定发展目标 以交通促繁荣.中国长治人民政府.2023-09-20

两纵两横“大路网”,你了解多少?.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20

沁源县着力构筑起高质量发展“四梁八柱”.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3-09-20

黎霍高速公路(沁源段)工程建设全速推进.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3-09-20

..2023-09-27

好消息!沁源再添3处省级文保单位.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3-09-20

山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山西省文物局.2023-09-20

山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山西省人民政府.2023-09-20

灵空山圣寿寺.山西省文物局.2023-09-20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山西省文物局.2023-09-20

精彩纷呈!沁源的这些非遗项目,你都知道吗?.长治新闻网.2023-09-20

山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晋中信息学院.2023-09-20

山西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晋中信息学院.2023-09-20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山西省人民政府.2023-09-20

沁源秧歌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3-09-20

拼舞姿、拼创意!沁源12个乡镇“赛”身手.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3-09-20

九曲黄河阵-沁源县(游黄河)(沁源)(民俗).山西省人民政府.2023-09-20

长治让非遗火起来、传下去.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3-09-21

新春走基层 | 寻味沁源·舌尖上的新年.长治新闻网.2023-09-21

山西长治·沁源美食.山西新闻网长治频道.2023-09-21

吃货们有福了!来山西旅游,这个地方的美食绝对不能错过.沁源融媒.2023-09-21

晋享美食丨了解长治美食,记住这个“顺口溜”就够了.山西新闻.2023-09-20

山西有看头 |《面食篇》之莜面栲栳栳.山西广播电视台.2023-09-20

打卡网红小城 体验沁源民俗年.山西晚报.2023-09-21

伏贵龙灯节耍成沁源民俗年爆款.山西晚报.2023-09-21

【围观】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出炉,看看吕梁非遗民俗有哪些.吕梁发布.2023-09-21

沁源菩提古寺庙会(沁源)(民俗).山西省人民政府.2023-09-22

长治沁源食用菌.山西省人民政府.2023-09-20

【地理标志农产品】沁源连翘.长治市农业农村局.2023-09-20

【地理标志农产品】沁源绵黄芪.长治市农业农村局.2023-09-20

沁源连翘.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信息查询系统.2023-09-20

沁源绵黄芪.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信息查询系统.2023-09-20

..2023-09-21

精彩纷呈!沁源的这些非遗项目,你都知道吗?.长治新闻网.2023-09-21

圪圈圈秧歌 堪称天籁之音.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3-09-21

第二届长治艺术节,沁源喜获佳绩!!!.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21

厚植文化沃土 谱写曲苑新篇.长治日报.2023-09-21

沁源县举行“中国曲艺之乡”揭牌仪式.上党晚报.2023-09-21

赵国庆:剪刀舞处纸生花.长治日报.2023-09-21

沁源剪纸荣获“长治市第三届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3-09-21

沁源县花坡草原入选国家首批“红色草原”.山西发布.2023-09-20

开园啦!长治,再添1景区.黄河新闻网长治频道.2023-09-20

灵空山风景区.沁源县人民政府.2023-09-20

太岳花篮——花坡草原.中国文物报.2023-09-20

介子推.晋中市人民政府.2023-09-21

..2023-09-21

捍海御灾筑长堤——宋乃德.江苏党史网.2023-09-22

中国侨界杰出人物——任之恭.海外网.2023-09-22

抗日英雄 慑敌神枪——余文海.沁源县档案馆.2023-09-22

史书翰.延安革命纪念馆.2023-09-22

关于2018年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县的公示.中国林业网.2023-09-21

山西7市54县(市区)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山西省人民政府网 .2023-09-21

生态环境部命名第三批8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央广网.2023-09-21

“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揭晓.中国小康网.2023-09-21

点赞!沁源、襄垣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长治新闻网.2023-09-21

沁源县荣获“中国曲艺之乡”称号.长治日报.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