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黄浦区志

黄浦区志

《黄浦区志》编工作七易寒暑。

《黄浦区志》编纂工作七易寒暑,终于问世了。这部220万字的社会主义新区志,凝聚了境内各方人士的心血,既为当代建设服务,也为后世留下一部宝贵的地方文献。新区志的编纂成功是全区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值得庆贺。

黄浦区境地,位于上海市的中心,是全市两条最大的河流黄浦江吴淞江(苏州河)的交汇处,地跨浦西、浦东新区(1993年1月原浦东地区划归浦东新区),地理位置优越。本境是上海城市近代化的起点,全市近代城区的形成是以外滩为发端地,由东向西,逐步推进。历史的发展使境地商贸繁荣,金融业发达,文化娱乐场所集中,信息灵敏便捷,又为全市的行政管理中心,是上海最为繁华的“黄金地段”。境地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上海开埠后的100多年中,本境人民在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统治的斗争中,涌现无数革命者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境地人文荟萃,众多创业者、建设者、各界知名人士和先进模范人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上海解放前,本境已是国内外各种力量和各方人士注视的地域。解放后,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共黄浦区委和区人民政府领导下,经济全面发展,社会安定,文化事业昌盛,全区面貌日新月异。按照中央关于到本世纪末上海市要成为“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战略目标,黄浦区与隔江相望的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相辅相成,正共同朝着建成现代化中央商务区(CBD)的方向腾飞。

《黄浦区志》以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以翔实的资料和丰富的内容系统记述黄浦区历史的发展轨迹,总结和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以志为鉴”,充分运用这部新方志,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开拓前进!

凡例

一、《黄浦区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实事求是原则,全面记述区境从自然到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注重反映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

二、记载的地域以1992年底黄浦区行政区划为范围。主要记述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后区境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历史演变过程,重点记述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重大变化。上限不限,下限一般止于1992年底,某些重要事物延伸至搁笔时止。

三、志书前设总述、大事记,以下采用小编结构共41编。具有区情特色的编章,适当扩大篇幅。

四、体裁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诸体,以志为主体。图照采取集中与分散结合,表格随文设置。

五、人物编按生不立传原则,收录曾对区境发展有较大贡献或影响的人物为主,在世人物用以事系人方式,记入有关编章,并设文明新风编,记述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新风尚。

六、名称运用,各编多次应用同一名称时,第一次用全称,其后则用简称。

七、纪年采用朝代纪年和公元纪年两种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纪年,辛亥革命之前用朝代年号,之后用民国年号,夹注公元纪年(每节中同一年号,一般只注首次);上海解放后,一律采用公元纪年。志中所述“新中国成立”,系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系指1949年5月25日区境解放。

八、资料来源于档案、旧志、图书、报章杂志、历史文献,以及口碑资料和实物,一般不注明出处。

九、除引用古籍原文外,均使用语体文。

总述

黄浦区位于上海市中心,为黄浦、吴淞镇两江交汇处,地跨浦西、浦东新区。东和杨浦区川沙县接壤,西与静安区交界,南同卢湾区南市区毗邻,北以吴淞江(苏州河)为界与闸北区虹口区相望。全区面积21.07平方公里(含水上面积1.76平方公里),下辖10个街道、1个镇。1992年底,人口70.30万人。

开埠前,浦西境地为上海县城北郊,除老闸、新闸附近和浦东沿江的老白渡、杨家渡、陆家渡等地渐成集市及洋泾街道较为热闹外,其余均是农田和零星村落,外滩一带人烟稀少,浜河纵横,是芦苇丛生的荒滩。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利于贸易运输,有发展余地”的黄浦滩一带十分垂涎。根据中英《南京条约》,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市被辟为通商口岸开埠。英方旋即擅自规定吴淞江口到洋泾浜(今延安东路)的1168米黄浦江面为洋船停泊区。道光二十五年,英国驻沪领事巴富尔经同上海道台宫慕久两年交涉商定《上海土地章程》公布,议定黄浦江以西,洋泾浜以北,李家厂(场、庄)今北京东路以南,“租给英商建屋居住”。次年,议定界路(今河南中路)为西界,共830亩(合0.55平方公里),租界开始形成。此后不断扩张,至清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1900年1月),境内浦西地区全部为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清咸丰四年(1854年)后,租界设立“工部局”、“公董局”等行政机构,逐渐演变为集立法、行政、司法、警务权和武装力量于一体的“国中之国”,在中国国土上实行殖民统治长达百年之久。

民国34年(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租界连同沦陷区回到中国手中。上海市政府将全市分设30个区,第一区因濒临黄浦江江,又以江名黄浦为区名。这是黄浦区得名之始。当时黄浦区面积为1.36平方公里。1949年上海解放后,区划几经调整,先与老闸区合并,后又划进原新成、邑庙、卢湾区部分地段,再划入原浦东县部分及川沙县洋泾街道等地块,境域扩至21.07平方公里。1993年1月,黄浦区原浦东地区划归浦东新区

区境是上海滩缩影,典型的移民城区。其近代城区的形成是由外滩为发端地,逐渐向西推进。19世纪50~60年代,主要在外滩至河南中路一带,70年代延伸到浙江路附近,20世纪初已达西藏路,随后向浦西纵深扩展。历史的发展使此境成为经营竞争、技艺展现和政治斗争的舞台。境内金融业发达,商贸繁荣,文化娱乐场所集中,政治风云迭起,为国内外各种力量和各方人士注视的地域。它是上海城市近代化的起点,“十里洋场”最繁华地段。

上海开埠后,外人利用租界种种特权纷纷前来牟利,外滩一带始有外国洋行、银行和轮船公司出现,继而国内的华行、银行介入。国际、国内贸易的交往,带动了各行各业相应发展,境内市面渐兴。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四年到咸丰七年(1844~1857年)间,以经营进出口贸易为主要业务的怡和洋行、旗昌等44家广州十三行,大量输入罂粟和洋油、洋布、洋货、五金等商品,输出金银和丝茶等土特产品。19世纪50年代,上海市已取代广州市成为全国最大进出口贸易中心,其时除少量经营南洋贸易的商号设在南市外,绝大部分集中在境内。在战乱频仍的旧中国,租界环境相对“安定”,吸引内地人口不断涌入,引来大批劳动力、人才、资金和技术。国内外怀有不同需求的人到这里竞争,许多企业家、银行家和知识分子到这里活动,进行经营开拓、技艺施展和知识传播,推动了境内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从19世纪60年代起,境内各地来沪设立的申庄、办庄多达1000余家。1875年初全市161家洋行,有157家在此经营。这些贸易机构的设置,既带来海内外各地经济信息、风土习俗和文化需求,又把上海市各种信息传递到各方,促进了国际、埠际贸易交往和文化技术交流。到19世纪末,全市最早的电报、电话、电灯、邮政、煤气、自来水等公用事业,在境内租界区先后问世。在浦东新区沿江地带也出现了英国开设的船厂、铁厂等近代工业。

20世纪初,英美日等国财团纷纷来沪开设亚细亚、美孚、卜内门三井物产三菱集团等大型公司。并挟雄厚财力,在内地广设分支机构、经销网络。境内商贸逐步形成进出口贸易、埠际贸易和批发贸易占主导地位的特点,辐射国内许多大中城市和广大农村。

随着城市近代道路和地下管道网络基本形成,加快了城市社会经济的运转,孕育着房地产业兴起。以房地产牟利发迹者首推洋人沙逊、哈同。沙逊拥有大小房产1900多幢,哈同在南京路地产就有16处、土地110多亩,约7.39万平方米。以后中国人经营房地产业渐多,最盛时达300余家。到本世纪20~30年代,境内商业网点已有5250户,占全市58.58%。南京路被誉为“东方巴黎”。外滩江西路周边银行林立,被称作“中国华尔街”。福州路一带,出版、印刷业发展迅速,书肆林立,时有新旧书店300余家,形成文化街市。伴随经济发展,各种文教事业、娱乐场所应运而生,这时此境已成为全市乃至全国最繁华的地区。然而,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在经济和文化上有明显的殖民主义烙印。入夜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它既是“冒险家乐园”,富有者天堂,又是藏污纳垢的场所,娼妓、罂粟和赌博等行业长期盛行,危害社会,毒害人民。

抗日战争爆发,租界被日军包围,成为“孤岛”,周围省市和上海华界来境内避难者愈来愈多,富有阶层携来大量游资,内地战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也汇入巨额资金。欧战爆发后,东南亚市场需求转向上海市,内地通过各种渠道来沪采购物资,国际、国内贸易和零售业在萧条中复苏,“孤岛”出现暂时的畸形繁荣。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租界,大肆掠夺,百业凋敝,唯投机性行业、娱乐业畸形发展,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主权沦丧的外国租界和日军占领期间,区境蒙受帝国主义列强所强加于它的屈辱,国人反抗外来压迫的抗争不断。最初的50多年,出现反抗殖民者用低价强占土地的抗争,反对洋商经济剥削的罢工斗争,小车工人抗捐斗争,反对扩大领事裁判权斗争,抗议租界公园“华人与狗不准入内”侮辱性规定等多次群众性反殖民主义斗争。

20世纪初开始,革命运动兴起,由于租界的特殊条件,又成为革命志士进行革命活动的场所。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曾在境内兴办学校,组建团体,创办报刊,进行革命活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宣传爱国民主思想,发生苏报案。民国元年(1912年)夏,孙中山虎丘路(今虎丘路)办《民国西报》声讨袁世凯,反对不平等条约。民国8年五四运动中,多伦路上掀起罢工、罢市、罢课的“三罢”斗争浪潮。

民国10年(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市诞生前后,派李启汉参加和领导了浦东上海英美烟厂大罢工。民国14年,南京路上发生震惊中外的五惨案,广大群众参加声势浩大的“三罢”斗争,形成强大的反帝怒潮。民国16年,境内工人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一度设在云南中路,周恩来、彭湃、任弼时、瞿秋白、李立三、邓中夏、李维汉、邓小平、邓颖超等,经常来这里开会或研究工作。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后至抗日战争期间,文化界、职业界等救亡抗日团体在境内出版报刊,演出戏剧,进行义卖,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抗日、支援前线活动。民国28年12月,中共党员茅丽瑛宣传抗日惨遭日伪特务杀害,更激起了人民反抗敌伪的斗争。

民国34年(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中国国民党政权利用没收敌伪财产竭力发展官资本。抗战期间撤退到后方的人员,陆续返沪,外商资本重新进入,境内各业有所发展,美货大量涌入市场,中央商场一时成为美国军队剩余物资倾销点。不久全面内战爆发,通货膨胀愈演愈烈,贸易锐减。而后实行限阶,市场混乱,出现抢购狂潮,大部分行业陷于停业状态。到解放前夕,境内民族工商业大都濒临破产边缘。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反对美军暴行的斗争此起彼伏。民国35年9月,美军士兵在安乐宫舞厅门前打死人力车工人臧大咬子事件发生,激起各界人民反对美军暴行。同年11月爆发抗议中国国民党当局迫害摊贩的斗争。民国37年,百货业反对倾销美货,开展“爱用国货,抵制美货”活动,国民党反动势力制造了劝工大楼惨案。在迎接解放的日子里,广大职工开展了反破坏,反迁移,护厂、护店、护校的斗争,组织人民保安队协助人民解放军维护治安。1949年5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入市区,永安公司中共组织在多伦路上升起了第一面红旗,新新公司中共组织在私营“凯旋电台”播出苏州河南岸解放的消息和《解放军约法八章》,在南京路上发出了人民之音第一声。

1949年5月上海战役,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人民政权建立后,随即着手社会改造。采取各种措施稳定社会,稳定物价,开展禁娼、禁毒、禁赌斗争。查封汉口路捣乱金融的证券大楼,严惩了投机商。在短期内把原有的189家妓院和罂粟窟等邪恶、肮脏场所全部取缔,社会面貌为之一新。

中共黄浦江、老闸区委和区人民政府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恢复生产,克服美蒋经济封锁、“二六”轰炸带来的困难。同时,努力发展经济,参加和组织土特产交流,开展增产节约运动。进行民主改革,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在市统一部署下实行粮、油、棉计划供应,保证人民生活。

1952年开展“五反”运动后,根据“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引导私营企业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是年12月,境内所有私营银行、钱庄在全国率先实行公私合营,随后对私营批发商、进出口贸易业进行改造,由社会主义的批发机构、外贸机构逐步代替。1956年黄浦、老闸两区私营商店8127户,私营工厂1196户全部合营。小商贩8000余户、手工业2000余户也走上合作化道路,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

1958年“大跃进”,在“变消费性城市为生产性城市”指导思想影响下,区委带头腾出机关大楼办工厂,一些原银行大楼也相继腾出办厂,发展了无线电、钟表、照相机等工业。但使大楼的原有功能消失,结构遭到破坏。同时,为“解放妇女劳动力”,组织广大家庭妇女走出家庭,参加里弄生产组,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批街道工厂,而商业网点又有减少。

三年困难时期,市场商品供应不足。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节衣缩食,带头上交粮票、布票,团结群众,艰苦奋斗,克服困难。60年代初,全区在“学习雷锋”、“学习南京路上好八连”的热潮中,五味斋(今人民饭店)三号服务员桑钟焙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中共和平丝绸复制厂支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经验在全市推广和发扬。其时经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商业网点有所增加,经营特色有所恢复,市场日趋兴旺。

“文化大革命”开始,区内各级组织遭受到冲击和灾难。十年动乱,使各方面工作受到严重挫折。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全面拨乱反正,全区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区委、区政府着力于发挥“黄金地段”的优势,全面规划,不断改造和建设繁华地段,发扬南京路、北京路等商业经营特色,恢复金陵路商业街,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组建特色市场,发展个体和私人经济。特别是在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精神和中共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下,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搞活经济,实行土地批租,境内新的金融机构涌现,商业更加活跃。区政府对闹市地区的工厂采取的“西厂东移”、置换和旧房改造等措施进一步落实,不断扩大了金融商业中心的街市,并出现新的如宁波路建筑装演、黄河路风味小吃等专业街。全区外向型经济有较快发展,到1992年底,有“三资”企业109家,一些名店到外区、外省市甚至到海外开拓第二市场。全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992年,区属经济国民生产总值16.35亿元,比1989年增47.73%,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89年的81.5%提高到1992年的84.4%,浦西地区为89.4%。通过土地批租,走出危旧房改造的新路,住宅建设加快。浦西危房改造由零星小片转向成片街坊,浦东新区的征地新建、棚户改造的居住小区高层建筑拔地而起。1980~1992年,全区共建设住宅353.95万平方米,是前30年的5倍。地区工业、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也相应有较大发展。

为使开放的城区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区委、区政府紧抓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军民共建活动,为民服务活动,“为黄浦增辉”活动,进行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区境在历史上形成了它的繁华,在荡涤了旧社会的污泥浊水后,成为社会主义的金融、商贸、文化娱乐业集中的中心城区,并在改革开放中,向上海市新的中央商务区发展。

在一个半世纪的城市近代化进程中,由于地理位置、历史因素,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逐渐使区境中心城区的功能突出,成为往昔上海滩的象征和今日申城的“窗口”。它是经营者必争之地,旅游者必到之地;东岸的陆家嘴街道地区亦为浦东新区开发的“热土”。区境特点十分明显。

(-)商贸发达繁荣

境内商业稠密,贸易昌盛,大店名店林立,门类帮别齐全,是全国闻名的商贸市场和购物中心。解放前,境内云集万商,为内外贸易发达、市场繁荣的城区。中外国际贸易企业最多时有800多户,其进出口额约占全国的50%。各地驻沪的申庄、办庄林立,商店遍布。有在全国颇具影响的永安百货先施、新新、大新四大公司和丽华、国货、惠罗、福利四小公司及一批名店、特色店。全市276个同业公会中194个在境内。一些有影响的交易市场如面粉、花纱布、化工原料、西药等交易所和众多茶楼中的茶会市场也在此开展多种经营活动。商业具有行业门类齐全,供应品种多,经营技术力量雄厚、服务质量高、竞争意识强的特色。

解放后,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商业,经过对私营企业改造,扩大社会主义商业。改革开放后,又发展了私营个体商业。1992年境内有商店11372户(其中私营、个体商业4558户),贸易公司1000多家。

在改革开放中,凭借历史形成的优势和影响,恢复和发扬名、特、老店的特色,使一些著名的商业街又出现新的面貌。多伦路经过调整,名店、大店更加集中。90年代先后改建和新建落成的上海精品商厦、上海电子商厦等9幢商业楼,扩大商品档次,增添新的风采。全街大部分商店以商品特色、专业特色、工艺特色、服务特色吸引国内外广大顾客。80年代后期,区实施科技兴贸计划,许多商店使用电脑管理。大型企业的门面和设施大都改造一新,优化了购物环境。金陵路增设众多老店和特色分店,并招徕外省市优质产品和合资企业产品前来经营,把金陵路建成“中华街”。北京路生产资料街向东西两头延伸扩展。九江路时装街、云南路美食街又不断充实和提高。全区饮食行业已形成16种帮别风味菜肴,服务业也向舒适、美化、中高档次拓展。旅游、家用电器、电脑、咨询等新兴行业竞相崛起,美容化妆品、金银首饰等传统行业有新的发展。全区商业适应了上海日益提高的人民生活需求和多层次的消费特点。

全区有263家名、特、老商店。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全国华联商厦集团、第一食品商店、上海时装股份有限公司、第一五金商店、第一医药商店、上海精品商厦、华侨商店和新开设的曼克顿广场、先施等大店、名店汇聚。一些“老字号”诸如老介福绸缎呢绒、亨达利钟表、邵万生南货糟醉、吴良材眼镜等店在各自的街市发挥名店、名品效应,以特吸引,以质取胜。著名的国际饭店、和平饭店,新建的海仑宾馆和改建后的新新美容城、王开照相(馆)、浴德池等以新的面貌服务。新雅、燕云楼、杏花楼、荣华楼、小绍兴等饮食店也以不同风味特色吸引顾客。浦东地区1990~1992年,也增设各类商业网点300多个,除原有东昌路商业街外,崂山东路、东方路(今东方路)商业街已初具规模。全区现有各类生产资料市场、日用工业品专业市场、小商品市场、农副产品市场、旧货市场34个。汽车、钢材、古玩、黄鳝、花鸟鱼等特色市场在全市有较大影响。长期退出市场经营的房地产行业在改革开放中逐步恢复,并日益振兴,1992年底注册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达112户。

境内各业竞相发展,商业兴盛。1992年全区社会商品销售总额504.25亿元,区属商业销售额84.54亿元,在全市12个区中名列第一位。年销售额超亿元企业有15家。1992年,市百一店、全国华联商厦集团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大关。市属各贸易公司年营业总额达800亿元,集中在区境的市各进出口专业公司年外贸进出口总额97.56亿美元。

(二)金融机构集中

解放前,区境银行、钱庄高度集中,是上海的“金融区”。资力雄厚,融资量大,位居全市乃至全国之首,时有“东方的纽约”之称。它维系各行各业,初与贸易“如影随形”,后又成为控制旧中国财政经济的枢纽。

开埠后至解放前,境内先后有英、法、日、美等9个国家开设过68家银行。外资银行长期成为金融市场的主宰。英商汇丰银行从19世纪80年代起,每年纯利100万元以上,民国19年(1930年)纯利高达2072万元,这一年的利润就超过了它的资本总额。发源于上海县城的钱庄,随着商贸发展,重心也逐渐移至境内。自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国人首办第一家中国通商银行外滩建立后,华商银行日益增多。民国17年后,中国政府建立“四行两局一库”官僚资本金融体系,掌握了全国金融命脉。国家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中央合作金库均设在境内。中国货币发行中心,全国极大部分金融业首脑机构,独揽全国证券交易的华商证券交易所和金业交易所在此营业;全国绝大多数著名金融家在此活动;全国一半以上可运用的社会资金在此融通。民国24年,全国银行实收资本50.72%,全国库存现金61%,全国存款77.84%,放款77.64%均集中在境内。金融业的长期与短期资金市场、汇率利率、银根紧松、汇率涨落对全国都有辐射影响。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已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和远东的金融中心之一,而这个中心的位置就在外滩一带。

上海解放时,境内有银行159家,钱庄80家,外资保险公司63家,华资保险公司174家,典当91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原有的金融行业大幅度减少,典当消失,但国家银行的市级分行依然没在外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中,为重振雄风,金融业建立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各专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多层次金融体系。资金市场、外汇市场、证券市场陆续开放,保险事业兴起,典当也开始兴办。由于历史的优势,许多新设的金融机构又在境内觅址开业。一些原银行大楼用户,正在陆续迁出,恢复它的原有功能。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正在建设,将与外滩遥相呼应,成为市中心的延续。

1992年底,区内共有各类金融机构116个,是上海金融机构最多、最集中地区。其中有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上海市分行,交通银行总管理处,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外合资的上海巴黎国际银行、市融资中心、外汇调剂中心,众多的外资银行,如英国汇丰银行、标准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麦加利),美国的花旗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和侨资的华侨、东亚等银行的上海分行,以及一些有影响的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城市信用社和他们的下属机构均汇集在区境。每年资金融通几百亿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

(三)文化娱乐业汇聚

境内文化单位众多,娱乐场所星罗棋布,为全市文化娱乐业汇聚的中心区域。19世纪50~60年代,上海市近代外文和中文报纸在区境问世。1850年英人在境内创办《字林西报》后出版《字林西报》历时近一个世纪。1861年,上海第一份中文报纸《上海新报》诞生,随后1872年创刊的《申报》成为近代上海以至全国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20世纪初望平街(今山东中路)一带报馆多达25家,有日报、周报、月刊、季刊等报刊多达几十种,故有“报馆街”之称。戊戌政变后,外地报刊大多遭禁,唯上海“一枝独秀”。20世纪初,《苏报)、《中外日报》、《神州日报》等风行海内,以后政治风云一变再变,区境始终是上海市报业中心。福州路因书店出版社集中被誉为“文化街”。辛亥革命前后和五四运动时期,出版的报刊、书籍,向全国传播了大量中外社会进步思潮。清光绪二年(1876年),以学习近代自然科学为主的上海市格致中学创建,开国内中西合办之先河。至19世纪末,西人和教会及中西合办的学校达11所。全国较重要的译书机构约有一半设在境内,著名的有美华书馆、格致汇编社、同文书会(广学会)等。他们翻译出版大量西方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书籍,内容广泛,其中不少著作首次传入中国。

进入本世纪至30年代间,“四大舞台”(今人民大舞台、天蟾舞台、中国大戏院、共舞台)和大世界游乐场出现,远东最大的大光明大戏院开映,众多的影院、剧场、书场接踵开设,各类剧种汇聚竞相演出,名伶荟萃,流派纷呈。在戏剧舞台上,为适应上海市滩各色人等的需要,追求时尚,采用新道具,突破旧有传统,兼收各方艺术,实行男女合演。境内出现了“海派”京剧。著名京剧大师周信芳(艺名周信芳)在此创“麒派”艺术。

区境是中西方文化交汇、全国各种文化融合的重点境域,具有上海区域特点的特殊文化现象──“海派文化”,它不仅盛行于文化艺术领域,而且影响到商业、饮食服务业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永安、先施等大公司也都没有游乐场所,集购物和娱乐于一地。诚然,在西方文化大量输入下,既带来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涌入一些腐朽沉渣,在娱乐业中也出现黄色淫荡场所。长期的租界统治,“十里洋场”良莠混杂。

解放后,人民政府重视文化建设,在境内建立了全市规模最大的上海图书馆、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杂技场、新华书店总店,每天接纳大批读者、观众和听众。各项文化事业经过整顿,成为社会主义的宣传阵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区文化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文化街”福州路仍为上海专业书店、文化用品行业集中的街区。上海市最大的南京东路新华书店,不仅满足国内读者需要,还发行西方学术著作,吸引了大批外国读者。区境汇集文博图书宫、馆8座,剧场、书场、游乐中心13个,电影院10座,歌厅、舞厅和录像放映单位401处,约占全市25%。它们在社会不同层面发挥各自的功能。

区的文化工作,着力把宣传新道德、新风尚的各种文化活动渗透到商店、工厂、机关、学校和街道以至家庭。全区群众文化活动非常活跃。举办了两次大型文化中国艺术节。1990年以来,每年举办一次黄浦区旅游节,集文化、商业、服务、旅游于一体,体现了中西文化结合、专业文化和业余文化结合、经常性群众文化和春节文化结合,展示出“海派文化”在改革开放中的新探索。

(四)信息灵敏便捷

境内新闻单位集中,电信发达,各种交易娱乐场所遍布,为各种信息汇聚、传播的集散地。

历史上上海传递信息的近代报刊和长途电信始于境内。清同治十年(187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将海底水线从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日本长崎接到上海,在南京路设电报公司,收发国际电报。光绪七年(1881年),清政府在此成立上海电报分局,是我国第一批为社会服务的电报局之一。宣统六年(1909年),外滩设立了上海无线电报局,是我国最早的海岸电台,开办船舶电报业务。民国19年(1930年),国际无线大电台在沙逊大厦(今和平饭店)开业,是我国国际通信的重要枢纽,加强了中外商品市场、金融市场的联系,使上海金融更紧密纳入国际金融市场范围。一些民营电台也在境内开设、开播广告节目,介绍行情。经济信息的快速传递,为商业发展,贸易市场、资金融通提供了方便,并对全国发生辐射影响。

茶楼行业也是传递商业信息的重要场所。商人在喝茶中交流行情,洽谈生意,逐渐形成不同行业的商品专业茶会市场。解放前夕,境内有茶会市场的茶楼13户,占全市16户的81.3%,其中聚有41个行业的48个商品专业茶会市场。

解放后,上海主要新闻广播影视单位解放日报社、文汇报社、新民晚报社(1991年迁至静安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均设在境内,改革开放以后,新增设的东方广播电台、东方电视台也在境内开播。《解放日报》、《文汇报》在全国,尤其在华东地区拥有众多读者。上海电信大楼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长途通信枢纽,拥有国际水平的电话、电报、移动通信的程控交换设备,大容量的中同轴电缆载波设备,数字微波设备,卫星通信地面站,中日国际海缆设备。它集中陆(电缆)、海(海缆)、空(卫星通信)等比较完整的通信手段,经办电报、电话、传真、数据、通信等各项综合性电信业务。还承担我国与世界各国通讯联系进出口任务。上海市市内电话局在境内设4个分局,1992年底,电话总容量为11.8万门,占全市的21.45%。

改革开放后,发展了跨部门、跨地区的内外横向经济联合,通过各种渠道,互通经济信息。至1992年底,黄浦区已与15个省市、17个地区(市、区、盟)结为友好区。部分兄弟省市办事处设在黄浦区,中央各部及外地来区内办企业757户,已成为商品、物资、信息流的重要活动场地。设在境内的上海市融资中心、外汇调剂中心、证券公司和各类市场也成为传递经济信息的阵地。众多的饮食、服务行业和游乐中心等既是文化娱乐场所,也是经济活动的信息灵敏之地。发达的信息网络,传递迅达,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五)车流人潮密集

区境地处全市中心,江河交汇,浦西、浦东新区一水相连,有利于水运交通的一面,但两岸相隔往来不便。陆地线路繁多,终年“车水马龙”。上海开埠后,第一条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线路从境内起始。20世纪20年代后,浦西地区逐渐成为全市客运交通枢纽。解放前,市区公交线路44条,有29条途经本境。

解放后,为适应城市发展,减少噪音,陆续拆除有轨电车,不断扩大和调整公交线路。到1992年,经过境内的全日、高峰、夜宵线共有79条,其中始发站45个。长途客运线83条。全区有道路210条,纵横交错,总长128.3公里。沿黄浦江轮渡4处。1988年建成的延安东路隧道,长2261米,为全国第一,沟通东西两岸。随着经济的发展,南京路繁华街市的人流量日增,每天约有150万人次,节假日更多。境内虽已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但仍不适应巨大客流量的需要。1989年建成的吴淞路闸桥和1993年外滩交通综合改造一、二期工程竣工,既提高了防汛能力,又改善了南北交通,使本来拥挤的外滩道路拓宽到6~10车道。上海地铁1号线,已在上海人民广场、新闸路设站。筹建中的地铁2号线和规划中的天津地铁4号线都将穿过区境,并设有多个车站。建设中的南北高架道路工程成都市路段和延安东路越江隧道复线完成后,境内交通将大为改观。

人民广场是全市的中心广场,为沪地计算里程的起始点,也是上海市市政权首脑机关所在地。由于区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纵横,利于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与辐射。境内第三产业,拥有“吃、住、购、乐”的优势,为外来者所向往。民间有“不逛南京路,不到外滩,不算到上海”之说,每天吸引数以百万计的游人与顾客,进入市百一店的约有20多万人次。据5个主要路口统计,一天12小时过往的机动车辆均超过3万辆次,自行车约4万辆次。街上人车交织,呈现闹市地区的繁华景象;但在这人稠地窄的繁华街市挤轧中也反映出它的拥挤。

(六)人文历史、都市景观辉映

区境在150年城市近代化发展和解放前百年人民斗争中,使黄浦区近代优秀建筑成群,人民革命斗争史迹资源丰富,人文历史与都市景观交融,形成上海中心区域特有的城市风貌。上海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心城区重点保护的11个风貌区中,区境外滩、南京路、上海人民广场均在其内。许多优秀建筑风格迥异,映现出上海城市近代化的历史、经济和中西文化融汇的一个侧面。1989年9月,被上海市列为优秀近代建筑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市59处,境内有25处,占42.4%。其中原汇丰银行大楼、江海关、原东方汇理银行大楼、原跑马厅总会、中国银行、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八仙桥青年会等15处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区有4处优秀建筑群,黄浦区就有外滩、人民广场周围和江西路3处。

外滩建筑群,已成为一种文化竖立在在黄浦江,它是各国不同风格的建筑物汇集,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前夕,采用新光源泛光照明,夜间更显出它的雄伟景色。旧时的“天文台”是上海的一座标志性建筑,虽早已失去功用,但作为历史遗存仍保留在延安东路外滩。1993年,外滩交通综合改造工程竣工,使外滩更为壮观。在多伦路口设置上海解放后第一任市长陈毅塑像,在上海海关对面设置“时代步伐”电子瀑布钟。沿江防汛墙的空箱顶部平台宽畅,供来自国内外的四方游客在此博览群楼风姿、观赏江景和眺望浦东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广播电视塔,让人们在赏景中领略改革开放中近代大都市上海的风光。

人文景观蕴含人民斗争史迹。外滩“黄浦公园”建园开始,租界当局曾“不准华人入内”,长期以来给中国人民蒙受极大耻辱,激起了人民的愤慨和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改名黄浦公园。解放后,上海市市人民政府决定在这里建造人民英雄纪念塔,1950年5月市长陈毅为纪念塔奠基。如今纪念塔矗立在黄浦江与吴淞江交会口,塔身由三根花岗石碑体组合成主塔,寓意在解放战争中,在“五四”运动以后的人民革命斗争中,以及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上海历次革命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塔名,为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手书。现在的黄浦公园,免费对外开放,供人游览、观瞻。

境内人民公园和人民广场,原为跑马厅,占有400余亩土地,是同治元年(1862年)英国殖民主义者用低价强行征用。上海解放后,1950年由市人民政府决定南半都辟为上海人民广场,北半部辟为公园,定名为上海人民公园,市长陈毅题写园名,1952年10月1日开放,供人们休憩、游览。为纪念五卅运动65周年,在公园北面靠多伦路部位,建造了一座纪念碑,以不锈钢为主体的雕塑和一座青铜圆雕与三块花岗石碑体组成。全部面积4000平方米,是上海最大的城市雕塑。当年参加五卅运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陆定一分别题写了碑名和撰写碑文。这既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纪念地,又是中心城区的新景观。

在都市风光中,境内商业景观十分突出。金陵路商业街骑楼式建筑景观,在上海独具风韵。南京路是近代城市商业景观的典型,1989年开始,专门建设了霓虹灯一条街,全长2520米,把商业灯光广告、商店招牌霓虹灯箱、橱窗灯光和近代优秀建筑物的立体泛光照明融为一体,有的还配置电子屏幕,使繁华的大街更显出改革开放的魅力。

20世纪90年代是上海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以浦东新区开发开放为龙头,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的历史使命,为黄浦区今后发展提供极好机遇,提出了艰巨的任务。

从1993年4月起,区境浦东部分16.38平方公里(含水上面积1.23平方公里)地区,包括6街1镇和45个行政事业单位,划交浦东新区。由此黄浦区域面积缩小为浦西4.16平方公里,下辖外滩上海人民广场南京东路金陵东路4个街道。

根据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委员会、市政府提出的90年代战略目标和对黄浦区的要求,区委、区政府动员全区人民,解放思想,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克服困难,争取用20年左右的时间,力争率先实现经济运行和运作方式同世界经济接轨,城市面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城市水平,同正在开发建设的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相辅相成,共同形成新的上海国际大都市中央商务区(CBD)。区政府已经对新区域的功能布局作出规划:以河南路、西藏路为界,规划为功能相对集中的三大块,河南路以东为金融中心,中为商贸中心,西藏路以西为行政、文化中心。在土地使用性质上,由原来的市政道路、住宅和商贸用地的1:2:1比例,向1:1:2比例调整。通过以南京路为主轴,建设三个环路。外滩──北京路──西藏路──金陵路,为“黄金环路”(商贸);外滩──南京路──西藏路──金陵路为灯光环路;外滩──苏州河──成都路──延安东路为绿化环路;并以南京路“一轴”与“金环”为基点,将三个功能区连成一片,带动周边街区发展。

在文化建设上,将以上海人民广场为中心,建设成为行政文化娱乐区。在广场南面新建博物馆,西北面新建高水平的大剧场,使广场成为市中心最大的“绿色乐园”。在福州路上建造一座现代化“书城”和一批娱乐设施,使全区经济、文化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为上海建成我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战略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高等教育

黄浦区境内高等教育始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李平书张竹君于公共租界派克路(今黄河路)尚贤里创办的上海女子中西医学堂。光绪三十三年德侨宝隆设同济德文医学堂(今同济大学)。民国4年(1915年)西人又设博爱医学校,培养大学本科生。民国6年境内第一所中医院校—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设于白克路(今凤阳路)珊家园。民国17年民治新闻学院(后称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创立于延安东路萨坡赛路(今延安中路淡水路)口。至民国26年7月,境内先后设大专院校35所,其中外国教会和外侨设5所。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境内上海战时建设大学、国立上海商学院等2所高校相继成立或迁入。圣约翰大学、东吴大学、沪江大学等教会大学迁入南京路大陆商场合办华东基督教联合大学,并与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协作办学。嗣后,教会又在境内设大专院校3所。时国人在境内新设大专院校13所;国人所办光华大学、复旦大学、正风文学院、南通学院、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等26所院校,亦从市内外迁入境内。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占租界,基督教联合大学解散,其他院校迁往内地,部分保留沪校。复旦等校坚守民族气节,坚持不向敌伪注册,不要敌伪津贴,不受敌伪干涉。为避免敌伪干扰,光华大学对外改称诚政文学社和格致理商学社,仍在汉口路422号证券大楼(今华企大楼)上课。民国29年正风文学院改名诚明文学院。复旦大学在境内两易其址,后以补习部名义迁往外区。胜利后,国人设专科学校3所。解放初,境内尚有沪江大学、之江大学和上海商业专科学校等3所高等学校,不久均他迁。

1958年筹办上海海事大学(今上海海事大学),1959年正式成立,并开始对外招生。院址在浦东大道1550号,占地23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多平方米。学院是目前境内唯一的一所公办全日制大学,直属交通部领导。以培养航海类高级技术人才和航运管理高级专门人才为重点。有9个系,设海洋船舶驾驶、交通运输管理工程等12个本科专业,客运旅游等4个专科专业;另有成人教育、基础科学等4个部和航海技术等6个研究所。国务院批准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1992年有班级99个,学生3018人(内本科生2535人,专科生348人,研究生135人);教职工1945人,其中教师798人;中、高级技术职称分别为549人和213人。学院有各类实验室50多个,拥有育海、育青、育峰和宝荣等4艘万吨级教学实习船和天鹰、天琴两艘远洋训练帆艇。有水上训练基地、实习工厂等设施。建校30余年,已为国家输送近15000名本、专科生、研究生和各类专业培训生;取得科研成果200多项,其中136项受到国家、交通部、上海市和学院的表彰与奖励。学院出版专著、教材、译著502种,其中85种获国家教委、上海和学院优秀教材著作奖。学院主办有《上海海运学院学报》、《水运管理》、《远洋运输》和《海运情报》》等多种学术性刊物。

参考资料

黄浦区志 >> 第三十四编教育 >> 第十章高等教育.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2018-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