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吴焕先

吴焕先

吴焕先(1907.8-1935.8.21),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鄂豫陕苏区创建人,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毕业于麻城蚕业学校。

民国十四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夏回家乡领导农民斗争。民国十六年(1927年)11月率紫云区农民武装参加黄麻起义,随后坚持斗争并参与创建鄂豫皖苏区和红二十五军。后带领部分武装在黄麻地区和光山县南部坚持武装斗争,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8月21日在甘肃泾川四坡村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8岁。

2009年9月10日,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人物生平

孩童时代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生于湖北省红安县四角曹门村(今属河南省新县)一个地主家庭。乳名安安,自幼在乡塾读书。吴焕先的父辈有兄弟三人,靠耕种祖辈传下的一点土地并兼营一家杂货店过活。吴焕先兄弟五人,排行第三。七岁时,他入附近朝阳寺私塾读书。

民国九年(1920年),到大弯村上学。童年的吴焕先,刻苦好学,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器重。

青年时代

民国十二年(1923年),吴焕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麻城蚕业学校。在共产党员、麻城县教育局局长王幼安的影响下,麻城蚕业学校成了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最活跃的地点之一。吴焕先在这里初步接受了马列主义教育。在学校,他积极参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游行示威、街头宣传和张贴革命标语等活动。

在武汉中学读书的共产党员戴季伦,是吴焕先的好友。在戴季伦的帮助下,吴焕先进一步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主张,立志投身革命,坚信马列主义。

民国十三年(1924年),在麻城蚕业学校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民国十四年(1925年)夏,吴焕先从麻城蚕业学校毕业。吴焕先父亲要吴焕先出门谋事,吴焕先说:“我做事要做大事,绝不做贪官污吏,落个臭名声。”吴焕先在家乡住了一个多月时间,利用参加劳动的机会,积极从事革命宣传工作。吴焕先粉刷墙壁,张贴卡尔·马克思、列宁的画像,又挂上绘制的中原地区地图,向群众揭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以及统治阶级卖国求荣、镇压人民革命的罪行,动员贫苦农民武装起来,保卫祖国。

革命经历

民国十五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家乡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武装。为了革命,吴焕先一家六口惨遭国民党地方民团杀害。

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吴焕先带领革命红学领导农民群众向土豪劣绅发起“年关借粮”斗争。3月,领导农民武装逮捕、惩治了黄安北乡最大的反动豪绅吴惠存。9月,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湖北省委“秋收起义计划”,领导当地农民群众掀起“九月起义”。10月任中共黄安县委组织部部长,11月率紫云区农民武装参加黄麻起义。随后带领部分武装在黄麻地区和光山南部坚持武装斗争,为开辟以柴山保为中心的鄂豫边苏区创造了条件。

民国十七年(1928年)5月,与吴光浩戴克敏、曹学楷等人一起,领导创建鄂豫皖边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柴山保。7月,继任紫云区委书记,从事地方工作,恢复、建立和发展赤卫队,配合中国工农红军开展游击战争。

民国十八年(1929年)6月,徐向前来到柴山保,担任红军第三十一师领导工作。时值敌人发动“罗李会剿”,吴焕先领导数千农民群众和赤卫队,积极配合红军作战,在徐向前指挥下粉碎了敌人的进攻。7月,根据鄂东特委指示,吴焕先到罗山县卡房(今属河南新县)一带,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12月任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土地委员会主席。

民国十九年(1930年)4月,中共鄂豫皖特别区委员会在箭厂河成立,郭述申任书记,吴焕先当选为鄂豫皖特委委员兼黄安县委书记。

民国二十年(1931年)4月15日,与曹干先结婚。婚后,即调任红四军第十二师政治部主任。5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12师政治部主任,11月任红四方面军第25军第73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苏区后,吴焕先任鄂东北游击总司令部总司令。11月3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湖北黄安檀树岗重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任军长。吴焕先表现出非凡的组织才能,几天之内就把军部、2个师和2个特务营组建起来,共7000余人。在国民党军重兵划区“清剿”、苏区大部丧失的严峻形势下,指挥部队集中兵力打敌弱点,采取迂回、突袭等战术,连续取得郭家河、潘家河、杨泗寨等战斗的胜利。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4月,红二十五、红二十八军合编为红二十五军后,任政治委员。与军长徐海东指挥部队转战于鄂东北、皖西北,取得长岭岗、太湖县等战斗的胜利,恢复和开辟了朱堂店、陶家河等根据地。11月11日,奉中共中央指示,与新任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率部进行长征,战胜优势敌人的围追堵截,进入陕西南部秦岭山区。他先后任中共鄂豫陕省委副书记、代理书记,正确制定各项方针、政策,为粉碎国民党军两次重兵“围剿”,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扩大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作出了重大贡献。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7月,吴焕先等率部北出秦岭,威逼西安。在获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已在川西会师并准备北上的消息后,毅然作出西进甘肃、迎接中共中央、北上会合陕甘红军的决定。指挥红二十五军挥师猛进,占两当、攻天水,连克秦安、隆德县城,翻越六盘山,直逼平凉,截断西(安)兰(州)公路,有力地配合了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北上。

光荣牺牲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8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甘肃泾川四坡村附近南渡汭河时遭国民党军突然袭击。吴焕先在指挥部队抢占制高点的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8岁。

主要成就

创建根据地

吴焕先率紫云区农民武装参加黄麻起义。后带领部分武装在黄麻地区和光山县南部坚持武装斗争,为开辟以柴山保为中心的鄂豫边苏区创造了条件。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1月16日,根据中央指示实行战略转移,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经过7个多月奋战,创建了鄂豫陕边革命根据地,为扩大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作出了重大贡献。与军长徐海东指挥部队转战于鄂东北、皖西北,取得长岭岗、太湖县等战斗的胜利,恢复和开辟了朱堂店、陶家河等根据地。

重建红二十五军

蒋介石向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第四次反革命军事“围剿”,此时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兵力薄弱,并且中国国民党扬言要彻底肃清中国工农红军。在此严峻的形势下,时任鄂东北游击司令的吴焕先挺身而出,找到鄂豫皖省委书记沈泽民,陈述了自己的想法,建议省委把留在根据地的5个主力团尽快集中起来,建议把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的番号恢复起来,把红二十五军的旗帜重新打出来,以扭转根据地的混乱局面,独立坚持武装斗争。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1月3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湖北黄安檀树岗重建红25军,吴焕先担任军长。由于吴焕先卓有成效的工作,迅速结束了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去之后,根据地力量分散、思想混乱的局面,开始了为保卫鄂豫皖根据地而斗争的新时期。使全地区的斗争局势变得稳定而向前发展,对以后二十五军坚持根据地斗争起了重大作用。

迎接党中央

吴焕先率部北出秦岭,威逼西安。在获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已在川西会师并准备北上的消息后,毅然作出西进甘肃省、迎接中共中央、北上会合陕甘红军的决定。指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挥师猛进,占两当、攻天水市,连克秦安县、隆德县城,翻越六盘山,直逼平凉市,截断西(安)兰(州)公路,有力地配合了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北上。

吴焕先根据敌人口供和《大公报》所载消息,决定部队进入甘肃境内,以威胁敌人后方,策应主力中国工农红军北上,迎接党中央。红二十五军先期到达陕北地区,偶作中央红军之向导,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

制定民族政策

红二十五军军进入静宁县以北的单家集和兴隆镇等回族聚居地,吴焕先通过调查了解到,由于国民党政府实行大汉族主义统治造成民族纠纷,隔阂严重。因此,结合当地回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专门为部队规定了过回民区必须坚决执行的“三大禁令,四项注意”。禁止部队驻扎清真寺,禁止毁坏回族的经典文字,禁止在回民地区吃大荤;注意尊重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注意使用回民水桶在井里打水,注意回避青年妇女,注意实行公买公卖。由于吴焕先制定的民族政策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执行得好的缘故,红二十五军在兴隆镇受到了回族群众的热烈欢迎,宣传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主张及民族政策、纪律,带动了回民和其他各族群众的积极性。

人物评价

“红二十五军远征为中国革命立了大功,吴焕先功不可没!”(毛泽东 评)

“赤胆忠心,英勇善战。”(徐向前 评)

吴焕先正确制定了各项方针、政策,为粉碎国民党军两次重兵“围剿”、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扩大红二十五军作出了重大贡献。(甘肃日报 评)

红军不怕远征难,功不可没吴焕先。(央广网 评)

吴焕先是英雄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的杰出领导人,2009年其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山东省水利厅 评)

轶事典故

传播马列主义

民国十三年(1924年)寒假,吴焕先特地购买一幅卡尔·马克思像带回家。过年时,他把马克思像恭恭敬敬地贴在供桌上方,他父亲申斥说:“这是敬祖宗的地方,你贴个大胡子老头干什么?”吴焕先抓住这个机会,向他父亲宣传开了:“你要知道,这大胡子老头可是个好老头啊,他名字叫马克思。他是我们穷人闹革命的导师,按照他的办法干,我们就会创造出一个新社会来。”父子俩为这事还吵了一架。

破家革命

民国十五年(1926年)秋,农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的时候,吴焕先将几家佃户债户请到家里,一面向他们宣传革命并表示道歉,一面将他们的租地契约和债务借据,一把火烧了个一干二净。他当面宣称谁租种他家的田地就归谁所有,从今往后绝不向各户收租逼债。这件事在当地引起很大轰动,不少中国工农红军老战士称:“破家革命,揭竿而起!”

转眼到了冬天,极端仇视农民运动的地主豪绅,勾结土匪,声言:“踏平箭厂河,血洗四角曹门,灭绝吴焕先全家!”吴焕先的父亲吴维棣慌忙领着全家人往后山逃跑,但被匪徒拦截住了。几声枪响后,老大吴尚先、老二吴奉先就躺倒在血泊之中。吴维棣和小儿子吴济先,在匪徒抓住后扒掉全身衣服,以乱刀砍死在自家门口不远处的水塘边上。吴焕先的大嫂惊慌失措,抱着不满半岁的吃奶孩子,一头扎进水塘里面,溺水而死。民国十六年(1927年)3月18日的《汉口民国日报》上,就曾有过披露:“吴焕先家内大小六口被杀尽……”

算命救伤员

民国十六年(1927年)冬,革命形势处于低潮,吴焕先家乡“四角曹门”党组织遭到破坏,母亲、嫂嫂及侄女荣荣逃难未知下落,老大吴先旺被抓,死于敌人之手,老二吴先恩远在天台山隐蔽养伤,是死是活没有消息,还有天台山养伤的伤病员,数九寒天,衣服单薄,无钱买药治疗,再加上敌人派兵封山,出入困难。吴焕先假扮算命先生去当地的老财家中帮忙算命,吴焕先编了几句神秘的话说是帮老财消除灾祸。老财主破灾发财心切,临别时拿出五十块银元作定礼送给吴焕先。

吴焕先得到这笔银元,马上派两个赤卫队员送上天台去接济吴先恩等一批伤员,从此以后,他这个“算命先生”的故事在群众中流传开来,都说他赤手空拳打了一家大土豪。

关爱战友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远程奔袭罗田县县城,缴获了国民党五十四师郝梦麟部七千多块银元。韩先楚也背了一袋子银元,谁知在部队撤退时遇到激烈巷战,韩先楚的银元袋子被子弹打破,成百块银元撒在地上。因为丢了银元,韩先楚被下掉枪支,罚做两年苦工——抬担架。

吴焕先知道这件事后,对韩先楚说:“丢了银元,还可以从敌人手里夺取,从战场上缴获。现在最需要的是革命分子,英勇杀敌的战士!你还是要扛起武器,参加战斗!”

韩先楚打心眼里高兴,只是他的担架还没有抬够:“领导上发了命令,少说也要抬两年……”

吴焕先又对韩先楚说:“不成不成。你马上就去找李学先营长,叫他给你发一杆汉阳造,就说是我说的。对了,李学先手下还缺个排长,你先去担任排长。好好打上几仗,还指望你担任连长、营长、团长呐!”

就在吴焕先免去韩先楚抬担架的两年时间里,韩先楚逐步提升为连长、营长、团长、师长,1935年5月,韩先楚已是红一方面军第十五军团七十八师师长。新中国成立后,韩先楚的书桌上一直摆放着吴焕先惟一的一张半生戎装照片,从中南到东南,又从西北到北京,除“文化大革命”怕抄家收起一段时间外,这张照片就一直伴随着他。

红二十五军长征的路上,有一次吴焕先看到一名负伤的战士衣着单薄,便马上将自己的毛毯拿来,盖在他的身上。伤员名叫张波,他望着军政治委员吴焕先,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长征结束后,张波将吴焕先送给他的这条毛毯一直珍藏在身边,寄托着对吴焕先的深切怀念和崇敬之情。1962年,张波将这条长215厘米、宽115厘米、已有些发旧的灰色毛毯捐赠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让它将英烈的事迹和当年的历史告诉更多的人。

后世纪念

吴焕先纪念馆

2014年12月吴焕先烈士纪念馆在泾川竣工,纪念馆位于泾川县汭丰乡吴焕先烈士墓前,纪念馆全方位展示红二十军和吴焕先烈士辉煌的革命生涯,纪念馆将在2015年吴焕先烈士牺牲80周年面向社会免费开放。

吴焕先墓

1963年清明节期间,中共红安县委、红安县人民政府在位于红安县城东北角的革命烈士陵园(2010年改建为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修建了吴焕先衣冠墓。1979年,国家领导人李先念为墓碑题词:吴焕先同志之墓。

纪念碑

1985年8月,为纪念吴焕先牺牲50周年,在河南郑州烈士陵园兰州市烈士陵园,建立纪念碑和纪念亭。邓小平题写了“吴焕先烈士纪念碑”碑名;徐向前同志题词:“赤胆忠心,英勇善战”。同年10月,河南省委在新县为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大会。次年11月,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50周年的日子里,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在兰州华林山烈士陵园建立了“吴焕先烈士纪念碑”。碑身正面镌刻着徐向前元帅题写的“吴焕先烈士纪念碑”碑名,背面是“红二十五军先烈纪念委员会”撰写的一篇介绍烈士生平的碑文。

故居

吴焕先烈士故居位于新县箭厂河乡四角曹门村,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砖木结构的房屋两排11间,座东南向西北,占地面积260平方米。房前有一长方形院落,吞字大门开在院墙西北,大门上方悬挂着“吴焕先故居”匾额。1983年,对旧址前排南起3间进行了修复,并举办了吴焕先烈士生平事迹陈列。1985年,在陈列室树立起吴焕先烈士塑像,展出了李先念、徐向前、程子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纪念吴焕先烈士牺牲五十周的题词。次年11月21日,旧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传记

由卢振国编著,赵朴初题名1987年出版的长篇文学传记《血沃中原—吴焕先传记》中描述几乎所有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的老战士都把在泾川县英勇牺牲的军政委吴焕先称为红二十五军的“军魂”。

剧本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孙俊杰创作的长篇电视剧本《红二十五军军魂—吴焕先》中原型吴焕先祖籍新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与主要领导人之一、红二十五军主要领导人。他指挥若定、无私无畏、身先士卒、英勇善战,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8月红二十五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地区的前夕,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壮烈牺牲。

参考资料

大别赤子吴焕先:激战四坡村 铁血铸军魂.人民网.2024-01-23

中国工农红军杰出的指挥员——吴焕先.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24-05-08

红军不怕远征难 功不可没吴焕先.央广网.2024-05-08

吴焕先.山东省水利厅.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