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山海经·大荒北经

山海经·大荒北经

《山海经·大荒北经》是创作于战国时期的一篇散文,出自《山海经》,作者不详。《夸父逐日》《皇帝征蚩尤》等神话传说主要记载于《山海经·大荒北经》。

作品原文

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与九嫔葬焉。爰有【丘鸟】久、文贝、离俞、鸾鸟、皇鸟、大物、小物。有青鸟、琅鸟、玄鸟、黄鸟、虎、豹、熊、、黄蛇、视肉、?瑰、瑶碧,皆出卫于山。丘方员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有三桑无枝。丘西有沈渊,颛顼所浴。

有胡不与之国,烈姓,黍食。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蜚蛭,四翼。有虫,兽身蛇身,名曰琴虫。

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国,厘姓,黍食。有大青蛇,黄头,食。

有榆山。有攻程州之山。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衡天。有先民之山。有盘木千里。

有叔歜国,颛顼之子,黍食,使四鸟:虎、豹、熊、罴。有黑虫如熊状,名曰猎猎。

有北齐之国,姜姓,使虎、豹、熊、罴。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先槛大逢之山,河济所入,海北注焉。其西有山,名曰禹所积石。

有阳山者。有顺山者,顺水出焉。有始州之国,有丹山。

有大泽方千里,群鸟所解。

有毛民之国,依姓,食黍,使四鸟。禹生均国,均国生役采,役采生修【革台】,修【革台】杀绰人。帝念之,潜为之国,是此毛民。

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强。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头鸟。又有神衔蛇衔操蛇,其状虎首人身,四蹄长肘,名曰强良。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市,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又有无肠国,是任姓。无继子,食鱼。

共工臣名曰相柳,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

有岳之山。寻竹生焉。

大荒之中,有名山曰不句,海水入焉。

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有人方食鱼,名曰深目民之国,盼姓,食鱼。

有钟山者。有女子衣青衣,名曰赤水女子献。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焉。有人名曰犬戎。黄帝生苗龙,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牡,是为犬戎,肉食。有赤兽,马状无首,名曰戎宣王尸。

有山名曰齐州之山、君山、【上两先下鬲】山、鲜野山、鱼山。

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

有继无民,继无民任姓,无骨子,食气、鱼。

西北海外,流沙之东,有国曰中【车扁】,颛顼之子。

有国名曰赖丘。有犬戎国。有神,人面兽身,名曰犬戎。

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头,驩头生苗民,苗民厘姓,食肉。有山名曰章山。

大荒之中,有衡石山、九阴山、洞野之山,上有赤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

有牛黎之国。有人无骨,儋耳之子。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是烛九阴,是烛龙。

注释译文

译文

(凡■为打不出来的字)在东北海以外,大荒的当中,黄河流经的地方,有座附禺山,颛顼与他的九个妃嫔葬在这座山。这里有白腹鹞、花斑贝、离朱鸟、鸾鸟、凤鸟、大物、小物。还有黑枕黄鹂、琅鸟、燕子、黄雀、老虎、豹子、熊、罴、黄蛇、视肉怪兽、玉瑰石、瑶玉碧玉,都出产于这座山。卫丘方圆三百里,卫丘的南面有帝俊的竹林,竹子大得可以做成船。竹林的南面有红色的湖水,名叫封渊。有三棵不生长枝条的桑树,都高达一百仞。卫丘的西面有个沈渊,是帝颛顼洗澡的地方。有个胡不与国,这里的人姓烈,吃黄米。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不咸山。有个肃慎氏国。有一种能飞的蛭,长着四只翅膀。有一种蛇,是野兽的脑袋蛇的身子,名叫琴虫。有一种人名叫大人。有个大人国,这里的人姓厘,吃黄米。有一种翠青蛇,黄色的脑袋,能吞食大鹿。有座榆山。又有座鲧攻程州山。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衡天。又有座先民山。有一棵盘旋弯曲一千里的大树。有个叔歜国,这里的人都是颛顼的子孙后代,吃黄米,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老虎、豹子、熊和罴。有一种形状与熊相似的黑虫,名叫猎猎。有个北齐国,这里的人姓姜,能驯化驱使老虎、豹子、熊和罴。

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先槛大逢山,是黄河济河流入的地方,海水从北面灌注到这里。它的西边也有座山,名叫禹所积石山。有座阳山。又有座顺山,顺水从这座山发源。有个始州国,国中有座丹山。有一大泽方圆千里,是各种鸟纲脱去旧羽毛再生新羽毛的地方。有个毛民国,这里的人姓依,吃黄米,能驯化驱使四种野兽。

大禹生了均国,均国生了役采,役采生了修鞈,修鞈杀了绰人。大禹哀念绰人被杀,暗地里帮绰人的子孙后代建成国家,就是这个毛民国。有个儋耳国,这里的人姓任,是神人禺号的子孙后代,吃谷米。在北海的岛屿上,有一个神人,长着人的面孔鸟的身子,耳朵上穿挂着两条青色蛇,脚底下踩踏着两条红色蛇,名叫禺强。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北极天柜山,海水从北面灌注到这里。

有一个神人,长着九个脑袋和人的面孔鸟的身子,名叫九凤。又有一个神人,嘴里衔着蛇手中握着蛇,他的形貌是老虎的脑袋人的身子,有四只蹄子和长长的臂肘,这名叫强良。

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成都载天山。有一个人的耳上穿挂着两条黄色蛇,手上握着两条黄色蛇,名叫夸父。后土生了信,信生了夸父。而夸父不衡量自己的体力,想要追赶太阳的光影,直追到禺谷。夸父想喝了黄河解渴,却不够喝,准备跑到北方去喝大泽的水,还未到,便渴死在这里了。应龙在杀了蚩尤以后,又杀了夸父,因他的神力耗尽上不了天就去南方居住,所以南方的雨水很多。又有个无肠国,这里的人姓任。他们是无继国人的子孙后代,吃鱼类。共工有一位臣子名叫相柳,长了九个头而是蛇的身子,盘旋自绕成一团,贪婪地霸占九座神山而索取食物。他所喷吐停留过的地方,立即变成大沼泽,而气味不是辛辣就是很苦,百兽中没有能居住这里的。大禹堵塞洪水,杀死了相繇,而相繇的血又腥又臭,使谷物不能生长;那地方又水涝成灾,使人不能居住。大禹填塞它,屡次填塞而屡次塌陷,于是把它挖成大池子,诸帝就利用挖出的泥土建造了几座高台。诸帝台位于昆仑山脉的北面。有座岳山,一种高大的竹子生长在这座山上。

大荒当中,有座山名叫不句山,海水从北面灌注到这里。有座山叫系昆山,上面有共工台,射箭的人因敬畏共工的威灵而不敢朝北方拉弓射箭。有一个人穿着青色衣服,名叫黄帝女。蚩尤制造了多种兵器用来攻击黄帝,黄帝便派应龙到冀州的原野去攻打蚩尤。应龙积蓄了很多水,而蚩尤请来风伯和雨师,纵起一场大风雨。黄帝就降下名叫妭的天女助战,雨被止住,于是杀死蚩尤。女妭因神力耗尽而不能再回到天上,她居住的地方没有一点雨水。叔均将此事禀报给黄帝,后来黄帝就把女妭安置在赤水的北面。叔均便做了田神。女妭常常逃亡而出现旱情,要想驱逐她,便祷告说:“神啊请向北去吧!”事先清除水道,疏通大小渠。有一群人正在吃鱼,名叫深目民国,这里的人姓朌,吃鱼类。

有座钟山。有一个穿青色衣服的女子,名叫赤水女子魃。荒当中,有座山名叫融父山,顺水流入这座山。有一种人名叫犬戎族黄帝生了苗龙,苗龙生了融吾,融吾生了弄明,弄明生了白犬,这白犬有一公一母而自相配偶,便生成犬戎族人,吃肉类食物。有一种红颜色的野兽,形状像普通的马却没有脑袋,名叫戎宣王尸。有几座山分别叫做齐州山、君山、■山、鲜野山、鱼山。一种人长着一只眼睛,这只眼睛正长在脸面的中间。一种说法认为他们姓威,是少昊的子孙后代,吃黄米。有一种人称作无继民,无继民姓任,是无骨民的子孙后代,吃的是空气和鱼类。

在西北方的海外,流沙的东面,有个国家叫中■国,这里的人是颛顼的子孙后代,吃黄米。有个国家名叫赖丘。还有个犬戎族国。有一种人,长着人的面孔兽的身子,名叫犬戎。在西北方的海外,黑水的北岸,有一种人长着翅膀,名叫苗民。颛顼生了驩头,驩头生了苗民,苗民人姓厘,吃的是肉类食物。还有一座山名叫章山。大荒当中,有衡石山,九阴山、灰野山,山上有一种红颜色的树木,青色的叶子红色的花朵,名叫若木。有个牛黎国。这里的人身上没有骨头,是儋耳国人的子孙后代。在西北方的海外,赤水的北岸,有座章尾山。有一个神人,长着人的面孔蛇的身子而全身是红色,身子长达一千里,竖立生长的眼睛正中合成一条缝,他闭上眼睛就是黑夜、睁开眼睛就是白昼,不吃饭不睡觉不呼吸,只以风雨为食物。他能照耀阴暗的地方,所以称作烛龙。

注释

①载天:即“戴天”,山顶连接着天,形容极高。

②珥:戴在耳朵上的饰物。这里用作动词

③后土生信:“后土”和“信”,都是神话中的人名。

④禺谷:又叫“虞渊”,是神话中太阳所入之处。

⑤死于此:渴死。

作品鉴赏

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风貌独特的古代著作,包含历史、地理、民族、神话、宗教、生物、水利、矿产、医学等诸方面。《山海经》的性质,历代说法不尽相同。《汉书·艺文志》把它列入形法类,东汉班固则列入数术类,而刘秀则认为《山海经》是一部地理博物著作。晋朝郭璞很推崇《山海经》,认为它是一部可信的地理文献。至明代,胡应麟认为《山海经》为“古今语怪之祖”,始将该书列入“语怪”之书。清《四库全书》也把此书列入小说类。近代鲁迅也认为此书是巫、方士之书。然而大多数论者认为《山海经》是一部早期有价值的地理著作,其中尤以《五藏山经》地理价值最高。历代对《山海经》的地球科学价值的认识经历着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东汉时,著名的治水专家王景,从治卞入手治河,临行,刘庄赠送给他的参考书中就有《山海经》。北魏郦道元作《水经注》时,引用《山海经》达80余处。以后《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及王尧臣崇文总目》皆将其列入史部地理类书。明清时代是《山海经》地学价值被贬时期,被说成“多杂以神怪”、“道里山川难考据”。至近代,顾颉刚作《五藏山经试探》,发表了许多极为精辟的见解,使人们重新认识《山海经》的科学价值。其后,谭其骧又作《“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考》,利用《山海经》中丰富的河道资料,将《北山经》中注入河水下游的支流一条一条梳理,并加以排比,考证出一条最古的废黄河。此文的发表,进一步确立了《山海经》尤其是《五藏山经》在地理学上的科学地位。《山海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众说纷纭。东汉刘秀上山海经表》中,主张该书出于唐虞之际,系禹、益所作。以后《尔雅》、《论衡》、《吴越春秋》皆从其说。此说比现最早,流传时间也长。然而,北魏郦道先作《水经注》时已发现:《山海经》编书稀绝,书策落次,难以辑缀,后人又加以假合,与原意相差甚远。开始怀疑此书非出于一人一时之手。北齐《颜氏家训·书证篇》又据《山海经》文中有长沙市零陵区、桂阳、诸暨市秦汉以后的地名,认为绝非是禹、益所作。《隋书·经籍志》亦云断不作于三代以上。此后随着考古学与弁伪学的发展,禹、益之说日趋被否定。

作者简介

作者争议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离骚》、《周书》、《晋乘》以成者”。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参考资料

山海经.5000言.202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