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心川
黄心川(1928年-2021年2月10日),曾用名黄顺康,著名学者、印度学专家·。1928年生,常熟市人。1946─1948年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195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
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中负伤,被评为革命残废军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顾问、中国南亚学会顾问、玄奘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印度哲学研究会执委等。独著有《印度近代哲学家辨喜研究》、《沙俄利用宗教侵华史》、《东洋思想现代意义》、东方佛教论》,合著有《世界十大宗教》、《当代亚太地区宗教》、《南亚大辞典》、《玄奘精神与西部文化》、《 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副主编)等。曾获1993年第四届国际佛教学术奖。学术专长为印度哲学及佛教、宗教文化。
2021年2月10日上午11点33分,黄心川在北京逝世。
人物生平
1928年7月30日出生于常熟市工商业家庭,1946─1948年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
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中负伤,被评为革命残废军人。
1958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任讲师、哲学编译室主任、东方教研室主任等职。
1964年响应毛泽东主席号召,参与组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世界宗教研究所(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先后任该所伊斯兰教与佛教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所长,兼任国际印度哲学研究协会执行会员、国际梵文研究协会顾问、印度拉玛克里斯纳——辨喜国际研究运动顾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太平洋协会中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南亚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宗教学会顾问、中华外国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日本哲学会顾问等。
黄心川对东方哲学、宗教特别是印度宗教、哲学有系统深入研究,发表的主要著作有:《印度哲学史》《印度近现代哲学》《印度佛教哲学》《印度近代哲学家辨喜研究》《沙俄利用宗教侵华简史》《古代印度哲学与东方文化研究》《东方哲学与亚洲价值观》《东方思想的现代意义》(日文版);主编《南亚大辞典》《东方大百科全书》《东方哲学史》《当代东方哲学》《亚太地区的宗教》《世界十大宗教》《玄奘研究文集》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分科主编、编委)等。此外,还发表了200余篇论文,其中一部分被译成英文、日语、韩文、孟加拉文等。
黄心川曾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国外诸多知名大学讲学。1982年曾率中国代表团赴印度参加“2000年的中国与印度国际学术研讨会”,1993年在北京主持“2000年的中国与韩国国际学术讨论会”。另外,还参加了在中国和韩国召开的第四次和第五次“中韩论坛”国际学术讨论会等。
2021年2月10日上午11点33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黄心川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研究方向
印度哲学及佛教、宗教文化。
所获荣誉
1993年,获第四届国际佛教学术奖。
黄心川主编的《世界十大宗教》获1988年全国优秀图书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撰写的《隋唐时期中国与朝鲜佛教的交流——新罗来华僧侣考》获第四届国际佛教学术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负责编写的《汉字信息系统工程》所属“汉语主题词表”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工作职位
曾任:北京大学讲师、哲学编译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南亚研究所副所长,亚洲太平洋研究所所长,南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韩国研究中心副理事长等。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东方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北京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中心顾问,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长安佛教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唐僧研究中心主任,印度龙树大学荣誉教授,山东大学、杭州大学兼职教授等。
兼任:国际印度哲学研究协会执行会员、国际梵文研究协会顾问、印度拉玛克里斯纳一辨喜国际研究运动顾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太平洋协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全国社会科学规划哲学组成员、中国南亚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宗教学会顾问、中华外国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日本哲学会顾问等。 《吴中名贤谱》 苏 文 编绘
个人作品
著作译作
01、印度近代哲学家辨喜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英译见Swami Lokeswaranda: World Thinkers on Ramakrishna-Vivekananda
02、印度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
03、印度佛教哲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79年,载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附录
04、印度近现代哲学 商务印书馆1989年
05、现代东方哲学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06、当代亚太宗教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07、世界十大宗教(主编);东方出版社1988年,有阮才书越南文全译本和Luther H Martin 摩尼教部分英译
08、世界三大宗教(与戴康生等合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
09、沙俄利用宗教侵华简史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0年
10、东方哲学家评传(主编,八卷本)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11、玄奘研究文集(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12、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编委会副主任、佛教篇主编)上海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13、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编委、外国哲学编副主编)北京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14、宗教辞典(副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
15、宗教大辞典(副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
16、南亚大词典(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17、沙俄东正教史话(与张伟达合作)商务印书馆1982年
18、新实在论(美国培里等著,与胡稼胎合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19、东方哲学史讲义 四川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佛学院印行1959─1963年
20、日本近现代哲学讲义 北京大学印行1960年
21、辞海(负责撰写印度、巴基斯坦、阿拉伯哲学及部分宗教词目)
22、在印度龙树大学大乘佛学研究中心的英文讲演集,龙树大学印行1992年
23、印度近现代哲学教学资料 北京大学印行1958年
24、现代东方哲学,1998年11月,浙江人民出版社(主编及撰稿人)。
25、当代亚太宗教,1999年,浙江人民出版社(主编及撰稿人)。
26、东方哲学家评传(共六卷)1999年计划决定出版《印度卷》、《日本卷》、《韩国卷》、《越南卷》、《阿拉伯哲学卷》等四卷,2000年以后出版《越南卷》、《杂卷》。(主编及撰稿人)
27、东方哲学的现代意义(日本版)1999年,日本农文协出版社出版。
28、南亚大词典,1998年2月,四川人民出版社,主编。
29、宗教大词典,1998年,上海辞书出版社有限公司,副主编。
30、世界十大宗教(越南文版)1999年,主编及撰稿人,越南国家政治出版社。
论文集
1、蓝姆·谟亨·罗易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光明日报1958·7·20
2、印度古代唯物主义──顺世论 新建设1963·83、安藤昌益与‘自然真营道’ 北京大学学报1962·2
4、印度十九世纪爱国的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辨喜的思想 哲学研究1962·8
5、略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哲学研究1979·1
6、巴基斯坦近代哲学家伊克巴尔的哲学和社会思想哲学研究1978·8,英译Iqbal's Philosophical and Social Thought,Asia-Pacific Studies,1990,另见Pakistan Bulletin,1983。
7、Lokayata and its ifluences in China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81·1
8、辨喜论中国 今日印度第18期,1996年;英文稿见《世界思想家辨喜》,罗摩希那文化所;1983年
9、朱之瑜-学术思想-日本交流 日本经济调查协议会编《日中会议报告书》,1982年;中文译稿载张立文编《中日文化交流的伟大使者──朱舜水研究》,人民出版社1998年。10、印度奥义书的哲学思想 南亚研究创刊号1979年
11、俄罗斯帝国侵略蒙藏与藏传佛教 宗教研究创刊号1979年
12、印度正理论的哲学和逻辑思想 南亚研究1981·1
13、印度的启蒙运动与罗姆 摩罕 罗易 南亚研究1982·2
14、试论龙树的中观哲学 南亚研究1981·3-4
15、印度的“吠陀经”宗教研究1982·2
16、古代印度、希腊原子论的比较观(与宫静合作)哲学研究1982·3
17、印度奥罗宾多高士的哲学和社会思想 外国哲学1981·1
18、印度的胜论哲学及其在中国的影响 外国哲学1983·3
19、印度数论哲学述评 南亚研究1983·3─4
20、俄罗斯帝国侵略新疆与伊斯兰教 新疆历史学创刊号1979年, India
21、A Survey of 梵语 Studies in China Itihas patrika,1983。
22、Sanskrit Studies outside China Rashtriya Sabsdrit Sansthan,1981。
23、Lokayata Suman Gupta:哲学 Science and Social progress,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1992,India。
24、印度教 and China R.Balasubramania:Freedom,Progress and Society,motilal BANASIdass,1981。
25、Buddhist Studies in People's Repubic of China C.S.Prasad: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Neva Nalanda Mahavihara,1985。
26、历史黎明时期的东方哲学思想 东方哲学研究创刊号1985年
27、巴比伦自然哲学思想 《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28、古埃及自然哲学思想 《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29、古代波斯自然哲学思想 《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30、中国传统文化与东亚文化模式 当代亚太1996·5
31、中国与东方周边国家哲学的双向交流及其影响 中文稿发表在《2000年中国与韩国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韩文稿发表汉阳大学《民族与文化》第2辑,1994年
32、“三教合一”在我国发展的过程、特点及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哲学研究1998·8,有朝文、越南文译稿
33、东西文化中人和自然的关系 三晋出版社;日文本发表在《东洋的环境思想 现代意义》,日本农文出版社1999年
34、亚太地区宗教的起源、传播、现状及其发展趋向 中文稿发表在《亚太研究》1992年第3期;英文稿发表在日本创价大学在新加坡召开的国际讨论会论文集中;韩文稿发表在韩国韩光斗教授六十大寿纪念论文集1993年
35、当前南亚宗教发展的趋势、特点与展望 中文稿发表在《南亚研究》1997年第1期,收入《东方哲学与文化》丛书之二;英文稿发表在N.N.Vohra:Religion,Politics and Society in Southand Southeast Asia,Konark Publisher,1998。
36、佛教是东亚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推动力量 东南文化1998·1
37、论中国历史上的宗教与国家的关系;中文稿发表在《宗教研究》1998年第1期上;韩文稿及英文摘要发表在韩国“宗教与国家”讨论会论文集中
38、现代中国佛教 中文稿发表在《五台山研究》1991年第3期;英文稿发表在1994年德里大学佛学系讲演集;韩文稿发表在韩国成均馆大学校现代中国研究所编《现代中国研究》创刊号1992年
39、中国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文稿发表在《宗教研究》1992年第1期;英文稿发表在国际宗教史学会编辑的论文集中,英国1994;韩文稿发表在韩国圆光大学召开的国际宗教大会所编集的论文集中
40、中韩文化的共同特征及其相异性;当代韩国1995·3,译成韩文后为韩国几座大学汉语系作为教材
41、韩国佛教的发展过程及其与中国的双向交流;当代韩国1993年创刊号,1995年《中国文化》春之卷转载
42、隋唐时期中原地区与朝鲜佛教的交流──新罗来华佛教僧侣考;收入三秦出版社出版的《隋唐佛教研究论文集》1990;韩文稿发表在圆光大学编《韩国宗教》第16辑上,1991年;英译者为班固志(Pakaj ),发表在印度出版的《东亚之光》上
43、印度吠檀多哲学与中国佛道思想的交流;
44、印度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宗教研究1996·3
45、中国密教的印度渊源;中文稿发表在中国南亚学会编《印度宗教与中国佛教》一书,1979年;英文稿发表在亚太所出版Asia Pacific Studies,1991。
46、印度瑜伽与少林武功;载《纪念少林寺1500年学术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
47、略论龙树的辩证法;载《中国佛学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48、印度古代唯物主义──顺世论及其在中国的影响;载《外国哲学史研究集刊──东方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49、大型传记人物壁画──《唐玄奘》前言 金陵刻经处编《闻思》,华文出版社1997年
50、A Ressessment of the Contribution of Gandhi's Philosophicaland Social Ideas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4,Winter,1989。
51、World Religions,Their Asian Origin, Propagation and RecentDevelop-ment South Asian Studies,1992。
52、唐李弘之死与印度顺世论的关系──唐初朝廷向印度寻求长生不死之药史迹考;载《周绍良先生欣开九秩庆寿文集》,中华书局1997年
53、略论印度、中国佛教造像的演变;载中国宗教学会编《佛教文化艺术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7年,收集在《佛象欣赏》,华文出版社1997年
54、缅怀中印友好与谭云山精神;谭中编《谭云山与中印文化交流》,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
55、A Cultural Evoy between China and india,Indra Gandhi,National Center for the Art,In the Foodsteps ofXuan-zang:Tan Yun-shan and India,Gyan Publishing House,India,1999。
56、国际法门寺佛教学术讨论会的主要收获;载《国际法门寺佛教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人文杂志》增刊号1993年
57、深切的怀念,后学的典范;载《正果法师圆寂十周年纪念集》广济寺出版1997年
58、汤用彤对印度哲学研究的贡献(与宫静合作);载汤一介编:《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诠释》,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3年
59、试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哲学思想;东方哲学研究1980·1
60、印度次大陆中世纪伊斯兰教哲学和社会思想述评;东方哲学研究1987·2
61、赛义德 阿赫默德 汗的宗教和哲学思想述评;南亚研究1989·3
62、欧美的佛教与佛学研究 世界宗教资料(季刊)1987·
63、尼泊尔佛教;世界宗教资料(季刊)1987·1
64、世界宗教与世界传统文化;中外名人研究中心编《世界宗教全书》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65、道教与密教 台湾《中华佛学研究》1999年
68、印度弥曼蹉派哲学述评 南亚研究1987·4
69、国外的佛教研究 陕西社科院《学术动态》1987·1
70、美国佛教概况 世界宗教动态1965·1
71、苏联东正教简介 世界宗教1975·1
72、印度教简介 世界宗教1976·7
73、当前印度伊斯兰教概况 世界宗教1977·2
74、达耶难陀 娑罗室伐底的宗教和社会思想述评;南亚研究1983 4,中央人民电台广播
75、沙俄利用东正教侵华罪行不容抵赖 文史哲1976·3
76、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朱谦之先生,朱谦之著《中国景教》序,人民出版社1993年
77、巴尔·蒂拉克哲学思想述评 东方文化集刊第2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
78、东亚的文化模式与合作关系 《亚文》第1辑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出版社
79、亚洲金融危机和亚洲价值观 光明日报1998·12
80、《梵藏汉对照,根据‘瑜伽师地论’所编佛教语辞典》序,横山纟宏一、广泽隆之著,日本山喜房佛书林出版,1997年
81、日本忽滑谷快天著、朱谦之译《韩国禅教史》序 中国社科出版社1995年
82、日本忽滑谷快天著、朱谦之译《中国禅学思想史》跋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94年
83、周炜著《西藏密咒巫术研究》序 藏学出版社1998年
84、黄夏年主编《精选佛经注译》序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85、何建明著《佛法观念的近代调适》序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86、高扬、荆三隆著《佛教起源论》序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87、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序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出版社1995年
88、索南才让著《西藏密教史》序 中国社科出版社1998年
90、高扬注、荆三隆译《金刚经新注与全译》 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年
92、胡孚琛、吕锡琛著《道学通论》序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93、《玄奘研究》发刊词 玄奘研究中心编《唐僧研究》1994年
94、纪念玄奘、学习玄奘──玄奘国际学术讨论会开幕词 # 南亚研究1994·3
95、《玄奘研究文集》序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96、朱谦之与中国景教 世界宗教研究1993·1
97、亚洲价值观与亚太文明和宗教的发展 当代亚太1998·11
98、《天台山文化专号第三辑》序 见《东南文化》1998年增刊
99、琐罗亚斯德教简介 世界宗教资料(季刊)1984·4
100、The Asia Pacific Studies in China Asia Pacific Studies,1993
101、朱舜水的思想与日本的交流;载张立文编:《中日语化交流的伟大使者──朱舜水研究》,人民出版社, 1998年。
102、东西文化中人和自然的关系;日文本发表在《东洋环境的现代意义》,日本农文协出版社,1999年。
103、“三教合一”在我国发展的过程、特点及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哲学研究》1998年第8期,有日文、越南文译稿。
104、当前南亚宗教发展的趋势、特点与发展。中文稿发表在《南亚研究》1997年第1期,收入《东方哲学与文化》丛书之三;英文稿发表在N.N.Vohra:Religion,Politics and Society in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Konark Publisher,1998.India.
105、论中国历史上的宗教与国家的关系;中文稿发表在《宗教研究》1998年第1期上;韩文稿发表在韩国东国大学召开的“宗教与国家”讨论会论文集中,有英文摘要。
106、印度吠檀多哲学与中国佛道思想的交流;中文稿发表在《中国文化》1997年春之卷;英文稿发表在1997年印度罗摩克里希那文化学院编辑的《吠檀多:理论与实践的会议论文集》中。
107、唐李弘之死与印度顺世论的关系--唐初朝廷向印度寻求长生不死之药史迹考。发表在《周绍良先生欣开九秩庆寿文集》,中华书局1997年。
108、略论印度、中国佛教造像的演变。载《佛象欣赏》一书,华文出版社,1997年。
109、缅怀中印友好与谭云山精神 中文版载谭中编《谭云山与中印文化交流》,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英文版,Gyau出版社印度,1999年。
110、道教与佛教,台湾《中华佛学研究》1999年。
111、提拉克哲学思想述评 《东方文化集刊》第2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
112、索南才让著《西藏密教史》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出版社,1998年。
113、杨富学著《回鹘之佛教》序,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
114、高杨注,荆三隆译《金刚经新注与全译》序,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年。
115、胡孚琛著《道学通论》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116、亚洲价值观与亚太文明和宗教的发展,《当代亚太》,1998年11月。
117、《天台山文化专号第三辑》序,见《东南文化》1998年增刊。
118、佛教在东亚,发表在《当代亚太》1998年第3期。
119、《西藏密咒巫术研究》序,《世界宗教文化》,1998年第1期,又藏文出版社,1998年出版。
120、《大型传记人物壁画-唐玄奘》,《闻思》,金陵刻经处纪念专辑,1997年3月。
121、《佛教是维持亚洲和平与繁荣的一种重要力量》,《浙江学刊》1997年第3期。
122、东亚的文化模式与合作关系,《亚文》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出版社。
123、亚洲金融危机和亚洲价值观,《光明日报》,1998年12月1及3日。
124、横山纟宏一、广泽隆之著:《佛教语辞典》序。日本山喜房佛书林出版,1997年。
125、黄夏年主编:《精选佛经注释》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6、何建明著《佛法观念的近代调适》序,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127、玄奘的佛经翻译与玉华寺,发表在《铜川经济社会研究》1999年第3期。
128、中国与东方周边国家哲学的双向交流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9年,第4期。
学术讲座
《“三教合一”在我国发展的过程、特点及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社会评价
几十年来,致力于东方哲学、宗教特别是印度哲学、宗教的研究,在这一领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工作,取得了令国内外学术界瞩目的成就。他主编的《世界十大宗教》获得1988年全国优秀图书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隋唐时期中国与朝鲜佛教的交流一新罗来华僧侣考》一文获第四届国际佛教学术奖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不少著述被译成英、日、韩、孟加拉文。
黄心川先生正气于身,胸襟坦荡,乐于助人,勤于著述,学识广博,在学术界拥有重大影响.
人物逝世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黄心川于2021年2月10日上午11点3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参考资料
黄心川.中国社会科学网.2021-07-13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黄心川逝世,曾在参加抗美援朝时负伤.澎湃网.2021-02-11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黄心川逝世-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网.2021-07-13
痛悼!学术泰斗黄心川逝世,享年93岁_凤凰网.凤凰网.202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