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须菩提

须菩提

须菩提(梵文Subhūti),又名须浮提,音译为苏补底、苏部底等,意译为“空生”“善吉”“善现”“妙生”等。古印度拘萨罗国舍卫城人,属婆罗门种姓,佛陀座下十大弟子之一。须菩提在佛陀诸弟子中以“无诤行者”(梵文Arana-viharin)著称,因其能深入理解佛法性空,故被誉为“解空第一”。《法华经》中须菩提被佛陀授记将来无量劫后会成佛,佛号是名相如来。

佛教中的须菩提原本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撰集百缘经·诸缘品》中记载其端正殊妙,智慧卓异,但性情劣恶,对人与牲畜动辄嗔骂,以致父母目皆生厌患,乃离家入山林中。后至园精舍,佛陀为说嗔患过失及果报,须菩提听罢心惊毛竖,忏悔罪咎,割然获得须陀渲果,随即礼佛陀出家,精勤修道。及至密教时期,其禅定修行的神通力被无限夸大,逐步被神化。到真言乘和金刚乘形成前后,须菩提已经彻底被神化 了,后在密教曼荼罗中又逐渐被边缘化。

大乘佛教注重谈空,所以须菩提在其中享誉更大,尤其通过《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在中原地区影响广泛且深刻。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孙悟空之真假美猴王》中,须菩提被塑造为既精通道教也精通佛教的神仙形象,称菩提祖师或须菩提祖师,是教孙悟空本领,又给他赐名悟空的师傅。

人物生平

原始佛教中的须菩提

在原始佛教中,佛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同样,他的十名大弟子也是实有其人,须菩提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学者崔连仲先生指出,须菩提是舍卫城人,属于婆罗门种姓,凭借着论证“诸法性空”著称而被誉为“解空第一”。

大乘佛教之须菩提

部派佛教阶段以后,大约公元1世纪逐渐产生大乘佛教。须菩提的名字密集出现在大乘佛教般若类典籍中,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出现2672次,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出现695次等等。须菩提之所以在般若类大乘经典中出现得如此频密,是因为他“解空第一”。般若类佛教经典在很大程度上要解决“空”的问题,其中要么由佛陀出面向须菩提解说“空”义,要么由须菩提出面向他人解说“空”义。大乘佛教时期的须菩提以“解空”为显著特征。

秘密佛教之须菩提

须菩提与神通变化

在原始佛教时期,释迦牟尼最初并不主张练习和显示神通变化。但后来、尤其是在大乘佛教时期的经典中,佛祖不仅赞同神通变化,而且还亲自展现神通力。在《观佛禅定海经》卷八中,通过舍卫城国王请求佛祖出面教化淫女,座下弟子十大弟子都作十八变,飞到试场。一千二百五十比丘各现异变,也展现十八种神通,飞到试场,宣扬佛陀的随行弟子们全部具有神通,这是大乘佛教的说法。在《分別功德论》卷五中描述须菩提获得阿罗汉身份后飞腾虚空,说明须菩提在大乘佛教中已经具有神通。在密教文献《大法炬陀罗尼经》中佛陀的全部随行弟子均为罗汉,而其包括须菩提在内的十大弟子都具有大威德、大神通、大自在。

须菩提与咒语真言

佛典中,咒语或真言(梵语mantra),又称陀罗尼(梵文dharani)。咒语在印度可以追溯到吠陀时期,很早就被引入佛教,得以迅速发展。佛典中的须菩提也与咒语真言紧密相连。在《宝星陀罗尼经》卷三中,须菩提用咒语教化五十童子,施以教化。另佛陀的十大弟子们所用咒语各不相同,他们各自有专属的咒语。在《陀罗尼集经》卷十一中,须菩提以神的身份出现于祈雨场,他的画像与咒语、转经共同形成一股神秘力量,迫使龙王降雨。

须菩提与瑜伽三昧

三昧(梵文samadhi)又译为三摩地,意译为定,是瑜伽修行的一个高级境界,指心专注一处而不动的状态,进入这种状态称为入定。须菩提因得“无诤三昧”而对三昧有深刻理解。“无诤三昧”意思是指一种消除了烦恼、悟到空的实质、对众生心怀怜悯的高超境界。大乘佛教认为,要想达到三昧的境界,就要学习和掌握通过智慧到达彼岸世界的知识,即学习“般若波罗蜜”。须菩提作为佛祖门下获得“无诤三昧第一”头衔的大弟子,在获得真传之后,又向佛祖讲述他自己的心得,反复强调修炼各种三昧,都离不开学习般若波罗蜜。

密教典籍中的须菩提已不再停留于大乘佛教经典中所说的“无诤三昧”的水平上了。而是将须菩提的“无有上”三昧又称“精进三昧”,这是高得不能再高的境界了,得到佛的肯定,就连号称“神通第一”的大弟子舍利弗也比不上。

须菩提与金刚

当密教进入真言乘和金刚乘阶段后,须菩提也被进一步神化,并且获得了无相金刚的名号 。这里所说的金刚,指手执金刚杵的护法者。在密教金刚乘典籍《大力明王经》中,提到“金刚手”又叫“持金刚”或“执金刚”(梵语Vajrapsni) ,意思是手执金刚杵的护法者,在加上“秘密主”头衔以后,就变成了金刚乘中护法金刚们的首领,常在佛(此处指毗卢遮那佛,即大日如来)左右。须菩提与金刚手的关系很近。结合此前《胎藏金刚教法名号》中所说的须菩提为“无相金刚”,可知其从属于金刚手秘密主,并接受其教诲。

须菩提在曼荼罗中的位置

曼荼罗(梵文mandala),意译为坛、坛场、坛城等,是密教高僧(通常是具有阿阇梨名号,即导师资格者)为修行、作法、传法、为施主祈福等建立的特殊场所。曼荼罗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用途和目的而被画成方、圆、三角等形状,且大小不一。其中要根据神位座次画佛、菩萨、金刚等图像。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曼荼罗又是密教万神殿的缩影。

密教中广泛使用曼荼罗是持明密教时期的事,《苏悉地罗经》卷三中多处记载曼荼罗中安置有须菩提和阿难陀的图像,而原始佛教中的其余八大弟子均不在列。这说明在真言乘和金刚乘形成前夕,须菩提已经彻底被神化了,也被彻底偶像化了,在曼荼罗中留有一席之地,成为密教万神殿之一员。

在以《大日经》编成为标志的真言乘和以《金刚顶经》编成为标志的金刚乘确立以后,便出现了胎藏界和金刚界两大类曼荼罗。在《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卷二偈颂描述,须菩提等持真言行者,次往第三院。通常,此类曼荼罗有一个中胎(又称中台),状似八瓣莲花,即一个中心,向外开放为八个方位,称“中台八叶”,其中心画大日如来,八方画四佛和四菩萨,其外围为方形,有二重、三重、四重不等。此引文中所说的第三院,指此曼荼罗的第三重,被称为释迦院。释迦院的主尊为释迦牟尼佛。在密教中,最受崇拜的是大日如来(即大毗卢遮那佛,又简称卢舍那佛),认为他才是宇宙的本体、核心,释迦牟尼只是他在某个时期的一个化身。须菩提等十大弟子也是菩萨在那个时期的化身。除了胎藏界曼荼罗,别的曼荼罗中也出现过须菩提的身影。总地来看,作为历史上实有其人的释迦牟尼及须菩提等弟子,在密教曼荼罗中已被边缘化,而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五佛四菩萨,以及众多的佛母、菩萨、金刚、明王、天王、龙王等,其实他们均为想象中的神明。

人物身份

解空第一

佛在祇树给孤独园说金刚般若时,须菩提问佛关于安住降伏善男子和善女人发菩提心的方法。佛陀认为,行无相布施,行无我度生就可达到。并指出,我法二执,不能缠绕。我、人、众生、寿者四相,不能束缚。离一切执,才能见到空理,离一切相,才能见到人生。须菩提听佛陀说法后,证悟空理,在佛弟子中被称为解空第一。

空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因缘所生,因缘所灭。因缘,就是空的同义词。佛教说空,不是虚无的空,不是空洞的空,不是无因果的空,不是破坏因缘生法的空,而是充满了利人济世、广修六度万行的菩萨精神。菩萨于一切诸法不起执著,应住于空,住于无分别,才能完成六波罗密的修学,才能住于不退的地位。具足神通,畅游佛土,化益众生,庄严佛土,安住自在解脱的境界。 

无诤行者(人中第一阿罗汉)

须菩提在佛陀诸阿罗汉弟子中以无诤行者(梵语Arana-viharin)著称,佛陀曾称赞他,是座下弟子中住无诤行第一。无诤行即是无苦、无烦恼、无忧戚之中道行。

须菩提面对他人的讥讽,平淡如云,从不因此而动心生气。面对别人为他打抱不平,他提出,修道的人要将讥嘲毁谤逆境,看成是助道增上缘,可以依此消除业障,加强信心。诸法空性的真理,是无我无人,无彼无此,无高无下,无凡无圣,平等一相。辩白和争论,是有胜负心,与真理相违。须菩提由于通达空性,所以能随顺世间,行大忍辱,对任何人,都能做到无恼无诤。佛陀对他的修证,十分欣赏。佛陀知道须菩提有这样的修行后,很是欢喜高兴,有一次曾在金刚般若法会上称赞他是座下弟子中,已证得无诤三昧,是人中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相关典籍

《金刚经》

《金刚经》整本书五千多字,通过佛陀与须菩提的对话,来说明“空”,金刚经中提到“无相布施、无我度生、无住生活、无得而修”,这个“无”就是空,通过“空”“有”来论述真正的般若宗旨。须菩提在此经当中也通过与佛陀的对话,提出“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等观点,阐明“空”的观念。

《金刚经》(梵语Vajracchedik^a-praj^na-p^aramit^a-s^utra ),佛教经典。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公元402年)译出。共1卷。此经以一实相之理为体,以无住为宗,以断疑为用,以大乘为教相。卷末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被称为一经之精髓。意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空幻不实,“实相者则是非相”,认为应“远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对现实世界不执着或留恋。由于此经以空慧为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篇幅适中,不过于浩瀚,也不失之简略,故历来弘传甚盛,特别为六祖慧能以后的禅宗思想所重。

《增一阿含经》

《增一阿含经》中介绍了须菩提迎接佛陀的故事,提出佛的法身是无我、无人、无作、无所不作的诸法空性,空性是无处不遍的,佛的法身也无处不在,被佛陀称为“迎接佛陀第一人”的故事,肯定并解释了须菩提擅于解空的长处,经中说,须菩提“恒乐空定,分别空义”,说他“志在空寂,微妙德业”, 这里的“空寂”二字后来成为常用的佛教语汇。

《增一阿含经》(梵语Ekottar^agama-s^utra)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四部阿含之一。晋朝僧伽提婆译。51卷(一作50卷)。因经文按法数顺序相次编,故名。全经共有52品,472部经。其中《序品》一经,以颂文概叙本经意旨,以及嘱咐流布等事。其余各品次第系一法至十一法。此经记述佛陀和其弟子们的事迹;阐述出家僧尼的戒律和对俗人修行的规定;论述小乘佛教的主要教义等。因经中有“六度”“三乘”等词句,承认菩萨大乘,近乎大众部的主张,故一般认为是大众部的传本。此经的重点在说施戒涅等事及各种因缘故事,故又为劝化者所专习。本书同其他三部阿含一样,系记载原始佛教教义的重要典籍,在印度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研究佛教产生以及当时北印度政治、宗教、哲学等提供了资料。

《中阿含经》

据《中阿含经》记载,佛陀特别赞叹须菩提说:“须菩提族姓子以无诤道,于后知法如法。”并于结颂中说,须菩提解空的佛偈“此行真实空,舍此住止息”。

《中阿含经》(梵语Madhyam^agama-s^utra) 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中阿含经》收经222部,分为五诵十八品。全经包括三个主要内容。一是详述各种修行规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达到涅槃解脱过程中的作用,这是此经的重点。如对三学(戒、定、慧)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涅槃的关系,论述较多。此外,还就如何断灭“无明”,修行取得功果等,以阐明达到涅槃的修道层次;二是联系当时社会现实阐述善恶因果报应,鼓励在家信徒和俗人止恶行善;三是论述四谛、八正道、缘起、十二因缘、四禅、六界、六处、十八意行等小乘佛教教义,阐发了无常、无我和一切皆苦的思想。大多数品论述的问题比较集中,多用日常生活事例和寓言故事阐发教理。以着重讲述各种学说之间的关系为特点。

《大智度论》

在《大智度论》卷十九中,佛陀告诉须菩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空即是涅槃,涅槃即是空的道理。《大智度论》卷十一,提到须菩提作获得佛陀座下“无诤三昧第一”头衔的大弟子,在获得真传之后,须菩提又在《大智度论》卷四十一中向佛祖讲述他自己的心得,须菩提反复强调,修炼各种三昧,都离不开学习般若波罗蜜。

《大智度论》是龙树诸多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智论》汉译一百卷,鸠摩罗什大师后秦弘始四年至弘始七年一在长安逍遥园译出。《大智度论》是《摩诃般若波罗密多经》大品般若经的注解,因此又被称作《摩诃般若波罗密多经释论》,也称《摩诃般若释论》《大慧度经集要》《大智度经论》等,简称为《智度论》《大论》《智论》《释论》等。《智论》梵语文本和藏文文本都已不存现存只有鸿摩罗什翻译的文言文译本,还有少量西夏文译本。

《维摩诘经》

《维摩诘经》第三章第四节弟子品中,佛陀派须菩提去问疾,须菩提说自己不堪重任去维摩诘处探病,因为自己乞富不乞贫,与摩诃迦叶乞贫不乞富同样遭受到了佛陀的呵斥,指出他们两个人的心不平等。维摩诘居士也对他们的做法表示看法,即“住平等法,应次行乞食。”维摩诘居士告诫须菩提,你需要向穷人去化缘,给穷人一个布施的机会,一个增长善缘,积累福报的机会。

《维摩经》(Vimalak^irti-nirde^sa-s^utra),佛教经典,全称《维摩诘所说经》,又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又称《维摩诘经》。此经成立的年代大概在1~2世纪,是印度大乘佛教时期出现的经典之一。由鸠摩罗什后秦弘始八年(公元406年)在长安大寺译出,共3卷,14品。此经叙述毗耶离(吠舍离)城居士维摩诘,十分富有,深通大乘佛法。通过他与文殊菩萨等人共论佛法,阐扬大乘般若性空的思想。其义旨为“弹偏斥小”“叹大褒圆”,批判一般佛弟子等所行和悟境的片面性,斥责歪曲佛道的绝对境界。认为“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虽“示有资生,而恒观无常,实无所贪;示有妻妾采女,而常远离五欲污泥”,此即“通达佛道”的真正“菩萨行”。又把“无言无说”“无有文字语言”,排除一切是非善恶等差别境界,作为不二法门的极致。它用寓于象征意义的谈话形式,显示出大乘性空思想的极意。后世把《维摩经》作为在家佛教的重要经典,而维摩诘也被看成是在家佛教理想的体现者。

《妙法莲华经》

在《妙法莲华经》的《序品》中,将须菩提与阿若橋陈如等列为大阿罗汉,并在《授记品》中记载,佛陀对诸比丘说,须菩提在未来世中,将抄件三百万亿那由他个佛,并供养、尊敬、赞颂,在其最后一次轮回果报身时将证果成佛,名号相大日如来,同时还具足十号,即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妙法莲华经》(梵语Saddharmapundarika-su^tra),佛教经典。简称《法华经》。一般认为此经起源甚早,并经过不同的历史阶段陆续完成的。曾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广泛流行。此经共有汉译、藏译等全译本和部分译本的梵汉对照、梵文改订本等17种。后秦鸠摩罗什译的7卷28 品,为后世广泛流传者外。此经说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和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等内容,为法华宗等据以立说的主要典籍。全经主要思想为空无相的空性说和《般若经》相摄,究竟处的归宿目标与《涅槃经》沟通,指归净土,宣扬济世,兼说陀罗尼咒密护等,集大乘思想之大成。主旨在于会三乘方便,入一乘真实。鸠摩罗什所译《法华经》,在中国汉地流传甚广。《高僧传》所举讲经、诵经者中,以讲、诵此经的人数最多;敦煌写经中也是此经比重最大;南北朝注释此经学者达70余家。陈隋之际智顗更依据此经创立了天台宗。汉译本传入朝鲜日本后,流传也盛。直至现代,日本新兴的创价学会、立正佼成会和妙智会等,都专奉此经与经题为宗旨。

传承

师承

乔达摩·悉达多

乔达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5年—前486年),乔达摩(梵文Gautama),又音译瞿昙、裘昙等,悉达多(梵文Siddh^artha),意译作一切义成、一切事成等。乔达摩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是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释迦族人,又被称为释迦牟尼(梵语S^akyamuni),意思为“释迦部落的圣人”,佛教创始人,是须菩提的师傅。

乔达摩·悉达多原为迦毗罗卫国太子,从小学习婆罗门教经典,20岁时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禅定之道。他最初跟随数论派先驱阿逻逻迦罗摩和郁陀迦罗摩子学习禅定。数月后,他认识到禅定作用,但不认为禅定是目的,于是开始通过减少饮食的后来苦修寻求真理、追求解脱。六年后,乔达摩·悉达多发现苦修并不能获得解脱,开始净身进食,他渡过尼连禅河,来到伽耶(今菩提伽耶),最后坐在菩提树(后称菩提树)下沉思默想,悟出了“四谛”真理。菩提树下开悟后,乔达摩·悉达多被人称为“佛陀”(觉者),从这一年开始,他就一心转向传教活动。在成道后的三四年间,乔达摩·悉达多主要活跃在摩揭陀国王舍城的灵鹫山,在此期间度化了几个重要弟子,如舍利弗摩诃迦叶目犍连等,这些弟子又率自己的弟子跟随乔达摩·悉达多修行,初步形成约有一千二百五十阿罗汉的比丘僧团(男性僧团),即“千二百五十人俱”。

乔达摩·悉达多的父亲净饭王召他归国弘法,在这次法事中,他度化了难陀和罗睺罗等一些出身释迦王族的弟子以及为王子们理发的贱民优波离(优婆离)。僧团中四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种姓者都有,平等修学,形成了真正的和合团体。在净饭王去世后,乔达摩·悉达多的养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佛陀俗家夫人耶输陀罗及五百名女性,跟随乔达摩·悉达多出家,形成了比丘尼僧团。至此,乔达摩·悉达多的男众即比丘僧团、女众即比丘尼僧团的规模已经具备。佛教结构完整。乔达摩·悉达多带着信徒游化印度各地,佛教学说在恒河中下游地区深入人心。当时恒河中下游是以印度婆罗门教为代表的正统文化影响较为薄弱之地,新兴思潮风起云涌,刹帝利以及大富商人崛起,互相应和,互相支持。佛教在这样的土壤中生根开花,并渐渐形成主流意识形态

乔达摩·悉达多开悟后传播佛法,形成了早期佛教。他去世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佛教传播范围从印度传至东南亚地区、中国、日本、欧洲,并在不同的国家文化那里得到新的发展,对人类历史文化影响深远。

同门

佛陀座下有十大弟子,分别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说法第一”的富楼那、“解空第一”的须菩提、“论议第一”的迦旃延、“头陀第一”的摩诃迦叶、“天眼第一”的阿那律、“持戒第一”的优波离、“多闻第一”的阿难陀、“密行第一”的罗罗。其中,在佛陀涅槃后第一次集结中将佛陀之法集结成经典的阿难陀和优婆离,以及继承佛陀衣钵的大迦叶尊者影响最大。

优波离能够和佛陀问答戒律微细的地方,渐渐在戒律方面成为权威,养成崇高声望。在第一次结集中,以大迦叶为上首,公推阿难陀集经藏,优波离集律藏,他升座诵律时,细致说明此戒律佛陀于何时、何地、对何人,以何因缘而制,以及犯了此戒有罪无罪的程度,集成佛教律藏。

大迦叶,也即摩诃迦叶,在佛陀涅槃之后收敛舍利,并继承了佛陀的衣钵,成为原始佛教第二任领导者。作为领导者,大迦叶尊者以长老的襟度,顾虑到大法的前途,于是在佛陀度灭后的九十日,主持结集法藏的典礼,也即佛教史上的第一次结集。佛陀涅槃后,大迦叶统领大众,让教团避免了四分五裂,同时也顺利完成了结集三藏的神圣大业。

人物评价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评价:“须菩提是座下弟子中,已证得无诤三昧,是人中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佛学大师星云大师评价:“我们要真正深入佛法,必须向须菩提尊者看齐。”

天人天帝释评价:“须菩提是世间上真正尊贵大修行者。须菩提的威德之光,照彻了天宫。须菩提值得受天上的供养。”

名言章句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相关庙宇

须菩提,意译为“善现”,北京颐和园内有善现寺,位于海淀区新建宫门路19号颐和园后山东部山顶上。是一座汉式寺庙园林,占地730平方米,建筑面积294平方米。建成年代不详。

善现寺由正殿三摩普印殿、东配楼、西配楼、法藏楼、山门组成。善现寺前临山涧,后靠山体,南北高差大,是山地汉式寺庙园林,占地面积约为 0.07 公顷。山门是组群的主出入口,进入山门后为第一进院落,东西为二层配楼。由八字蹬道而上到达第二层高台,正中为三摩普印殿。三摩普印殿坐南朝北,面阔五间,有前廊,高一层,歇山顶爱新觉罗·颙琰时期内供三世佛、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金刚法菩萨、大持金刚、金刚勇战菩萨、无量寿佛、绿衣救度佛母、擦擦佛 。东、西配楼面阔三间,有前廊,高二层,带脊硬山顶,二层廊与第二层高台相连。

善现寺遗址群内东配楼、山门保存完好,东配楼现作为办公用房。三摩普印殿及西配楼为遗址,正殿仅存台明、踏跺、柱顶石,残存台明被植物破坏造成遗址构件歪闪,压阑石和剩余铺地风化、碎裂严重,无墙体残留。西配殿仅存台明、踏跺、柱顶石、部分铺地及修复过的墙体,遗址构件风化、碎裂严重

轶事典故

空生吉兆

须菩提诞生的那一天,家中所有的财宝,用具都忽然不见了,全家人都非常的忧心,所以很快请相师回来卜卦。相师卜卦后,表示这是一件可喜的事,须菩提是贵子,室中金银宝物在贵子初生时会一切皆空,这象征着他是解空第一人。于是建议给他取名“空生”。同时提出,这个孩子将来不会为世间的名闻利养所束缚,为其取名“善吉”也好。相师的话安定了全家人的心,从此,有人称须菩提“空生”,也有人称他“善吉”,直到三天以后,须菩提家中的财宝和用具才恢复原状。

爱好布施

须菩提家庭富裕,他从小将钱财随时救济给穷困的人。甚至会把身上穿的外衣脱下来布施给在路上遇到的衣不蔽体的乞丐。他的父母对其随意布施的作风不赞成,训诫他,他却解释,总觉得世间上一切都与他息息相关,一切人好像和他同一个身体。把自己的东西给人,人和他没有什么不同。须菩提不改他乐善好施的天性,他的父母觉得他古怪,怕人家笑。索性将他关在家中,不让他出去。须菩提之后每天待在家中阅读思考当时印度宗教和哲学的书籍,他对人生的问题,有了更进一层的觉悟。

师从佛陀

须菩提原本信仰传统的婆罗门教,有一次,佛陀在须菩提的故乡布教,其父母都皈依了佛陀,并认为佛陀是有大智慧、大慈悲和大神通的人。须菩提心中很不服气,他认为别人眼中的佛陀是一切智人,在自己眼中也就一个平凡人。他对佛陀很好奇,于一个晚上偷偷去看他,正赶上佛陀给千万听众说法。他被佛陀所说的法,“世间是不应该相争的,本来就没有人我的分别,大家合起来就是一体。”一切法都是从因缘和合而生的,没有一项东西能独立存在。我和一切法既是互相依赖生存,施慈悲恩惠给众生,看起来像是为人,其实对自己有着莫大的利益。佛陀说的道理令须菩提很感动。他须菩提徘徊在门口,他想见佛陀,但又没有勇气。佛陀像是知道须菩提的心意,站在门口问道:“你是谁呀!到我房中来坐,我和你谈!““我是须菩提,希望佛陀收我做出家的弟子!”“呵!须菩提就是你,我早就听说你是村中最聪明的青年。很好,真正聪明的人,对佛法也才能真正的信受奉行。你父母知道吗?”佛陀慈悲亲切地问。“我想我父母知道一定会很欢喜,我很荣幸佛陀做我的老师。"佛陀很喜欢须菩提,从此须菩提成为佛陀僧团中杰出的弟子。

乞富不乞贫

须菩提出家以后,过着三衣一钵的生活,每天上午到街坊上托钵乞食,下午就跟随佛陀听教参禅。比丘们每日出外托钵乞食,总是遵照佛陀的法则,次第行乞,一个个,一排排,无论人家施舍与否,都必须经过。须菩提过乞食的生活和大众不同,他乞食行化,总爱到富有人家里,见到房屋矮小,或是知道经济穷困的人家,他决不去托钵。无论多远的路途,他都要赶到富贵的人家去,否则,他宁可饿着肚子不行乞。因为他认为穷苦人家,自己的生活都难以维持,向他们乞食会增加他们的负担,而向富人乞食,对富人没有影响。

在僧团中摩诃迦叶和须菩提正好相反,大迦叶是乞贫不乞富。二人因此展开一番讨论。佛陀对两个人都不赞成,曾呵斥他们心不均平,都不合乞食法。提出真正的乞食法,是不择贫富,不分秽净,严肃威仪,次第行乞。须菩提深以为然,修正了乞富不乞贫的态度,而大迦叶比较固执,从来不愿舍弃苦行

般若会上涕泪悲泣

有一次,佛陀在祇园精舍预备讲说《金刚般若》的时候,千百位弟子从城中托钵乞食回来,都次第围绕在佛陀四周,佛陀先是闭目静坐,没有人敢提出问题向佛陀发问。这时,须菩提了解到佛陀的心意,便从大众中站立起来,披搭着露出右肩的僧衣,向佛陀顶礼后,恭敬地向佛陀询问如何能使善男善女安定菩提心,降服纷扰的妄念。佛陀很欢喜他的提问,称赞他了解与会大众的根机。佛陀提出,想要安定住菩提心,不受妄念的纷扰,就要在布施时,行无相布施;在度生时,行无我度生即可。须菩提对其中的道理和义趣感受颇深,他感激佛陀的法恩,欢喜得涕泪悲泣,他长跪在佛陀座前表示,自从做人以来,还是第一次听到如此甚深微妙的法理。认为自己将不再受“我、法二执”的缠绕,“我、人、众生、寿者的四相”束缚。并开悟,离一切执著,才能见到空理;离一切名相才能见到人生。从此被称为解空的第一人。

迎接佛陀第一人

传说佛陀曾到利天为摩耶夫人说法。三个月过去,佛回到人间,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前去迎接。当时须菩提在灵鹫山的石窟中缝衣,听到佛回来的消息,即放下手中的衣服,前去迎接。忽然一想,佛的真身不是六根可以看见。我现在去迎接佛陀,是把佛的法身当成地水火风四大种和合的肉身,是不识空性的表现。不识诸法空性,就看不到佛陀的法身。佛的法身是无我、无人、无作、无所不作的诸法空性。空性是无处不遍的,佛的法身也无处不在。于是他安然坐下,依旧缝衣。在迎接的人群中,比丘尼中神通第一的莲花色,第一个看到佛。她一边顶礼一边说:“弟子莲花色第一个迎接佛陀,请接受顶礼。”佛陀对她说:“迎接我第一个人不是你,是须菩提。”此时须菩提在灵山石窟中观察诸法空性,见空即见如来,所以他是第一个见到佛陀,第一个迎接佛陀的人。

岩中宴坐花雨缤纷

须菩提欢在耆阇崛上坐禅思维、经行观想。有一次,须菩提在岩中宴坐的时候,入定在空禅定的禅思中,因甚深的功行,感动了护法诸天,很多天人出现在空中,散着天花一朵一朵飘落在须菩提面前,他们合掌赞叹须菩提,是世间上真正尊贵大修行者。向须菩提顶礼,表示敬意。并认为,须菩提的威德之光,照彻了天宫。须菩提值得受天上的供养。须菩提已经摆脱人间的凡情和烦恼,并邀请须菩提接受天花的供养。据说,天人的雨花赞叹,除了佛陀,唯有须菩提尊者,才有这殊胜的光荣。

天人奏乐问病

常常住在灵鹫山的须菩提,有一次忽然四大不调,病魔缠绕着他,使他的身心感到非常疲劳不安。很多人对须菩提这样一位修行德行很高的圣者,也会患病感到不解。其实,业报所招感的人的色身,是有为法,既是有为法就免不了苦空无常的现象。须菩提是一位体证圣果的圣者,他的精神早已获得解脱,但有为的色身尚在,有为的色身是世间法,当然要受世间上生老病死的循环。须菩提病得很重的时候,就把卧具展开来铺在地上,自己在上面结坐,端身正意地思维病苦的来源和远离病苦的方法。后来得出,引发身体病苦的原因,有的是过去的业报现前,有的是现生缘违的关系,用医药是不能彻底根除的,唯有深信因果,忏悔罪业,修习禅观,从心不苦而做到身亦不苦。须菩提尊者有了禅观和正念以后,顿时感到身心非常轻松自在,一点病都没有了。

正在这时,护法的帝释天带领五百天人以及很多的波遮旬乐神,从天上降临到耆阇崛山。天帝释随即命令波遮旬吹奏慰问的音乐。受命的乐神走到须菩提的面前奏起琉璃琴,五百天人和着歌给须菩提唱祝福歌曲。一曲奏罢,歌声停止,天帝释领着眷属拜见须菩提的圣颜。须菩提慈祥地回礼赞道曲调和歌声的微妙和谐,天帝释询问须菩提是否还有病苦。须菩提提出法法自有因缘果,世上一切都是空,区区一点病苦,是诸法相乱的时候,佛陀如甘露的法水,禅观像春风似的,使他的病早就痊愈了。天帝释听了非常欢喜,向尊者顶礼后,率领诸天人又回到天上去了。须菩提认为身心的苦痛唯有佛法才能疗治。忏悔业障,深信因果,修积福慧,是万病的妙药良方。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西游记》中,须菩提是教孙悟空本领,又给他赐名悟空的师傅,孙悟空的这位师父,作者没有交代过他的来历,只说须菩提修炼、授徒处,叫作 “灵台方寸山,日月三星洞”,身份点到 “西方妙相祖菩提”。

有的学者说须菩提是个道士,属于道教人物;有的学者认为须菩提祖师金蝉子转世,即孙悟空后来的师父一唐僧;还有很多推测者说须菩提祖师便是如来佛祖;孙悟空的这位师父,到底是谁,学界尚无定论。

在《西游记》中,须菩提祖师法术通且精。他开讲大道时,能够“说一回道,讲一回禅”,通“道”字门中三百六十傍门的神通,并能使之皆成正果。他是个无道不学、无术不通的高人;菩提祖师神通过人。他在很多地方表现出他有预知世事的能力。《西游记》第一回从其门下仙童之口得知“我家师父登坛讲道还未说出原由就教我出来开门”,第二回传授给悟空“长生妙道”时,能够预测长达一千五百年后的“三灾”的具体发生方式与名称,并有躲避之法教给悟空以使其保身;须菩提祖师有意隐藏自己的身份。在他赶走悟空时,明确说道,“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他已知道悟空定会因之后的大闹天宫而名震三界,会有人想知道悟空神通广大的法术出自谁的门下,所以在赶走孙悟空时说出“若说出半个字来,使他万劫不得番身”的狠话。他是极力想掩藏自己的身份。

影视形象

造像

班禅喇嘛源流——须菩提唐卡,18世纪,西藏,布本,设色,通长122厘米,宽74厘米,画心纵70厘米,横42厘米。清宫旧藏。画面正中为须菩提,正坐在湍急的洪水岸边修法,水中出现多条毒龙,这时,空中出现7只羽翼丰满的大鹏鸟,俯冲而下降服毒龙。右上方绘释迦牟尼为修行者传法,左下角绘有四大天王。  

这幅唐卡底边有金写藏文题记,其大意为:“愿得吉祥!上师能仁佛驾前,出家力行罗汉道,习四大天王演神变,降服诸龙须菩提。”画轴拴一黄纸签,上书汉文题记:“乾隆三十五年八月初一日收班禅额尔德尼进供奉利益画像班禅额尔德尼源流十二轴。”

参考资料

..2023-10-09

花游记 화유기 (2017).豆瓣电影.2023-11-10

凌云志 (2023).豆瓣电影.2023-11-10

天地争霸美猴王 西游记贰 (1998).豆瓣电影.2023-11-10

西游记 (1986).豆瓣电影.2023-11-10

西游记 西游记 (1996).豆瓣电影.2023-11-10

班禅喇嘛源流——须菩提唐卡.故宫博物院.2023-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