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史浩

史浩

史浩(1106年10月4日—1194年4月27日),字直翁。他出生于明州县(今浙江宁波),是南宋时期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

赵构绍兴十四年(1144年),史浩以优异的成绩考中进士,调任余姚市县尉一职,后晋升为太学正,再提升为国子博士。由于他向宋高宗提出了设立太子的建议,因此受到了朝廷的赏识。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史浩升任宗正少卿。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赵昚继位,史浩被任命为参知政事,以中书舍人又升任翰林学士、知制。隆兴元年(1163年),史浩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在任期间为岳飞等人平反,后因反对北伐被贬为绍兴市知府,后任浙东地区安抚使、福州市知州淳熙二年(1175年),史浩授任少保、观文殿大学士、醴泉观使兼侍读。淳熙五年(1178年),史浩再次担任丞相淳熙十年(1183年),他辞去了太保职务,被封为张浚。史浩著有《尚书讲义》《鄮峰真隐漫录》50卷,有清印本。《峰真隐大曲》2卷、《词曲》2卷,有《疆村丛书》本。在史浩的《鄮峰真隐漫录》中,记录下了他创作的七套大曲的歌辞。

绍熙五年(1194年)史浩病逝,享年八十八岁,封为会稽郡王。赵扩即位后,赐谥号文惠,亲笔书写“纯诚厚德元老之碑”作为赏赐。嘉定十四年(1221年),追封越王,改谥号为忠定,配享孝宗庙庭,被列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史浩在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九月六日出生于明州宁波市,史浩小时,曾患脓疮满身,靠姐姐抚循。早年从学于季父史木,史浩年轻时卓越出众,胸怀大志,聪明过人,专心致志地学习,甚至忘记饥渴和寒暑。靖康元年(1126年),史浩二十一岁,娶贝氏。绍兴十年(1140年),史浩三十五岁,居住在下水。

初入仕途

绍兴市十四年(1144年)四月初八,史浩中刘章榜。浩次前十名。同年鄞籍中进士的有:汪大猷、张济、周维、莫冠卿、王瀹、林达节、高等。中举后,史浩调任余姚市县尉一职。后来转任温州教授,郡守张九成对他十分器重,在任期结束后,史浩被委任为太学正,升任国子博士。史浩开始频繁地与高宗接触。在轮流觐见时,史浩向高宗进谏:“普安郡王和恩平郡王之间应该选择一人进行册立,以安抚天下人。”高宗赞同他的观点。第二天,高宗对宰辅说:“史浩是个有用的人才。”并任命他为秘书省校书郎兼二王府教授。

王府教授

绍兴市三十年(1160年),普安郡王被册立为皇子,被封为建王,史浩也被任命为建王府教授。高宗要求建王府设立直讲和赞读各一名,史浩除了担任守司封郎官外,还兼任直讲一职。有一天他在讲解《周礼》时指出:“膳夫负责膳食事务,每年年底都会聚会庆祝,只有王、后以及世子的膳食不必如此。酒正负责饮酒事务,每年年底也会聚会,但世子根本不参与。由此可见,世子的膳食可以不与众人一起聚会,而饮酒更不能没有节制。”建王起身致谢,并表示自己一定会牢记这样的教诲。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史浩升任宗正少卿。适逢金主完颜亮率军入侵,高宗下诏亲征。当时两淮已经失守,朝臣纷纷建议退避,建王上疏请求率军担任先锋之职,与金朝决一死战。史浩急忙告诫建王:自古以来太子不可以亲自率兵,晋国申生因此自杀身亡、李亨又在灵武市即位导致父子失和,这样的事情要引以为戒。建王恍然大悟,立刻让史浩再次草拟奏疏,请求扈从圣驾已尽人子之责,言辞恳切之至。高宗看完第一封奏章本来正在生气,看到第二封奏疏这才怒意平息,了解到奏疏出于史浩之手,对大臣说:“史浩在王府任职,当真尽心称职。”不久,殿中侍御史吴芾奏请让皇子担任元帅,并先出去视察军队。史浩知道后,致书执政大臣,他认为建王生在深宫之中,从来没有结交过诸将,不能承担这样的重任。有人说让建王留守杭州市,史浩也坚决反对。李治此时疑心渐释,也想让建王认识诸将,便让建王扈从自己去建康

平反冤狱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回到临安,立建王为皇太子,史浩担任起居郎兼太子右庶子。不久之后,高宗禅位,建王即位,为赵昚,史浩以中书舍人又升任翰林学士、知制诰。隆兴元年(1163年),史浩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在执政之初就提议岳飞久冤,当追复其官,录用其子孙,孝宗采纳。同时,史浩认为前宰相赵鼎、参政李光无罪,并对被秦桧所迫害的人士,采取不同方式予以澄清。如一直反对秦桧而又被秦桧迫害的綦崇礼,对被秦桧所迫害的张九成,亦敬重有加。逝世之后,撰文祭奠。还举荐了枢密院编修陆游尹穑,孝宗召见他们,并都赐予进士出身。

反对北伐

隆兴元年(1163年),史浩出任宰相,当时张浚正在宣抚江、淮地区,准备北伐中原。史浩建议在瓜洲和采石两地筑城,而张浚却认为应先在泗州筑城。赵昚下诏让朝臣商议对策,洪遵金安节唐文若等相继上奏,但宰执大臣无人表态。孝宗询问史浩的意见,他上奏说:“事先做好准备才是最佳策略。如果轻信那些目光短浅之人的主张,轻易调动军队,一旦敌人退走便论功请赏,敌人进攻则收兵撤退,这样岂能算是恢复之策?”李显忠邵宏渊请求率兵北伐,史浩上奏提出这两位将领可以擅自提出请求,那是都督府的命令无法执行了。张浚请求觐见孝宗,并请求确定日期尽快返回建康指挥作战。孝宗询问史浩的意见,史浩提出了三点不宜北伐的意见。随后二人在赵昚面前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张浚说:“中原长期沦陷,现在如果不紧急收复,豪杰必定会趁机占领土地,各自建立势力。”史浩回答:“中原一定没有豪杰,如果有的话,为什么不起来消灭金朝?”张浚说:“北方的民间百姓手无寸铁,难以自立,等待我国大军北伐时作为内应。”史浩反驳道:“陈胜吴广凭借锄头就能灭亡秦国,如果只会等待朝廷大军,又算得上什么豪杰?”张浚无法使其屈服,随即在孝宗面前再次上奏说:史浩固执己见,难以说服,恐怕会失去良机,希望孝宗能早下决心。接着,尚书省突然传出邵宏渊奏请出兵的状纸,人们才明白事情并未经过三省,而是赵昚直接给前方将领下达的指令。史浩对陈康伯说:“我们都在枢密院兼职,但出兵北伐这样的大事却不让我们参与,还算什么宰相!不离职还等什么?”然后他又上奏说:“陈康伯建议招纳北方归正人,我担心日后一定会为皇帝的子孙留下祸患。张浚意欲用兵,一旦失败,恐怕陛下再也不能实现收复中原的志向。”结果遭到御史王十朋的弹劾,被贬为绍兴知府,后任浙东地区安抚使、福州市知州

再任宰相

淳熙二年(1175年),李淏想起史浩,于是授任他少保、观文殿大学士、醴泉观使兼侍读。淳熙五年(1178年),史浩再次担任丞相。孝宗说:“自从叶衡罢免后,这个职位保留已久,一直在虚席以待你啊!”史浩上奏说:“承蒙陛下恩典,再次任相,臣唯有尽心为公,或许才能免除朝中朋党勾结的弊端。”孝宗说:“宰相怎能有党?人主也不应当用朋党来称呼臣子,朕只任用贤人,不管其余。”

枢密都承旨王抃因殿前司、步军司有很多虚额,奏请各自招募三千人加以充实。不久,殿前司便借此在京城捕捉百姓,强行征兵,京城顿时骚动,被抢掠者往往切断手指,以此逃避。但军人却依仗人多势众,乘机抢夺民财,造成冲突不断。史浩上奏说:应当将逮捕的人尽数释放,而将军民中带头闹事的逮捕审讯。”审讯结束后,孝宗打算从军士、民众中各自挑出一个人,枭首示众。史浩力争是军卒的抢夺才造成军民之间的争斗,挑起祸端的是军队一方,自然应该军法从事。至于准备枭首的市民陆庆童,只不过是被迫自卫,不能同等处罚。孝宗对史浩的态度很生气,史浩不久请求解职,拜为少傅、保宁军节度使,充任醴泉观使兼侍读。后来有人为陆庆童申冤,孝宗说:“史浩当年曾经力争不已,并因此解职,朕到现在还后悔不已。”

人物逝世

淳熙十年(1183年),史浩请求退休,以太保退休,封为徐达。晚年在鄞县的西湖边上修建宅第,专门建起阁楼供奉高宗、赵昚两朝赏赐的书法作品,孝宗亲笔书写“明良庆会”四字作为阁楼的名字,书写“旧学”二字作为厅堂的名字。赵惇登基之后,进封太师绍熙五年(1194年)史浩病逝,享年八十九岁,封为会稽郡王。赵扩即位后,赐谥号文惠,亲笔书写“纯诚厚德元老之碑”作为赏赐。嘉定十四年(1221年),追封越王,改谥号为忠定,配享孝宗庙庭。

家族成员

人物著作

史浩的文学杰作包括《尚书讲义》和《鄮峰真隐漫录》共50卷,其中《鄮峰真隐大曲》和《词曲》各2卷,还有《疆村丛书》版本。史浩文集珍藏了许多珍贵的宋代大曲歌词,而关于唐宋时期的歌舞剧如今大多已经失传。在史浩的《鄮峰真隐漫录》中,他记录了数套大曲的歌辞。每一套都有独特的段落,他详细记录了每个段落的名称和细节。

史浩《鄮峰真隐漫录》由周铸编集于绍熙二年以《四库全书》本与《宋集珍本丛刊》本最为常见,其作品的应用性、政治性突出,在家族文献、地方文化、文艺研究方面具备重要价值。史浩作品的政治个性与表现较为突出,文学创作及影响有一定的政治特色,其内容重视道德篇讽、风格平淡质朴。

史浩《峰真隐漫录》存有诗歌五卷,既有纪游纪胜、咏物咏怀之作,又有祝寿赠别、进献进呈之什,题材内容较为广泛。纪游纪胜、咏物咏怀等作虽侧重个体行为或情感的表达,但在史浩手中却多用于唱和,这可从这些诗作常常标以“次韵”“用前韵”“依前韵”作为题目得到证明。而作品本身就是“羔雁之具”,适用于社会交际,所以总体来看,史浩的诗绝大多数属于酬唱诗。

史浩《鄮峰真隐漫录》除卷四十四散佚外,其他四十余卷均保存完好,是较为珍贵的原始文献资料。该书在版本上以周铸编集于绍熙二年(1191年)的《四库全书》本与《宋集珍本丛刊》本最为常见。书中内容体裁主要为诗、词、杂文等,大部分作品都突出应用性并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多有针对时政问题而作的作品,在家族文献、地方文化、文艺等研究方面具备重要价值。另外,其中的诗词作品深受某种制度或文化的影响,如宫廷供奉诗之于王府官制、酬唱诗之于休沐制度、归隐诗词之于四明仙隐文化等。史浩的大曲作品则在文学上具有重要的标本意义,其创作背景及艺术特征均与宫廷宴文化相观照。总之,应用性与政治性是史浩《鄮峰真隐漫录》内容上的两大特色。这固然根植于史浩一生的仕宦经历,但与其文学观念也不无关系。《鄮峰真隐漫录》卷一《赠天童英书记》云:“学禅见性本,学诗事之余。”这里,把“学诗”作为做“事”的辅助、补充,文学的地位排在事功之后,也就是说,文学不过是事功的补充本身并不具有独立的价值。因此,《鄮峰真隐漫录》具有较为突出的功利色彩,也就不足为怪了。

人物轶事

喜荐人才

史浩一生非常喜欢举荐人才,即使是与他有矛盾的人,只要他认为贤能,同样不遗余力地向皇帝推荐。他曾经向皇帝举荐陈之茂,皇帝知道陈之茂曾经诋毁过他,就问他:“你这不是以德报怨吗?”他却回答说:“臣根本不认为和他有仇怨。如果臣真的认为和他有仇,这时候还推荐他,那恐怕就是故意收买人心了。”莫济曾经对他进行过非常猛烈的攻击,可是史浩依然举荐他掌内制,皇帝非常不解地问他:“莫济不是弹劾过你吗?”史浩回答说:“臣不敢因私害公。”胸襟之宽广,待人之宽厚,由此可见一斑。

赵雄曾经推荐刘光祖参加馆职考试,刘光祖在对策中论述了科举考试选取士人的道理。他进入考场后,皇帝亲自批阅了他的答卷,并在后面写了一些评语,大致意思是:"任用人才的弊端在于君主缺乏知人之明,宰相不能选择合适的人选。自本朝以来,过于忠厚,宰相误国,大将败军的情况从未有过惩罚。关键在于君主必须慎重选择宰相,宰相必须为官员选择合适的人选,事先设立奖励制度,事后再进行惩罚,人才不会不出来,我不相信这一点。"这份手诏传出后,朝廷内外都感到震惊。有人认为这是曾觌起草的,是为了让刘光祖在科举考试中获得高分。皇帝派曾将手诏拿给史浩看,史浩上奏说:"唐、虞时代,四凶恶极之人,只是被流放而已,三考之法,只是罢免和晋升官员,从未有诛杀大臣的条款。诛杀大臣,是秦、汉时期的法律。太祖以仁治天下,对待臣下以礼,列圣相传此心,直到仁宗时,德化隆盛融洽。本朝的治理方式与三代相同,这是祖宗家法。圣训中说'过于忠厚'。为国家而过于忠厚,哪里有什么过错呢?我担心有些人认为皇帝想实行刻薄的政策,把过错归咎于祖宗,这是不能不慎重考虑的。"等到他在经筵讲席即将结束,准备告退时,他在小官中推荐了十五位江浙士人,皇上下令提升他们的地位,他们都是当时的优秀人才。如薛叔似、杨简陆九渊、石宗昭、陈谦、叶适袁燮、赵静之、张子智等人,后来都被提拔重用,但只有六个人没有达到显赫的地位。

人物评价

赵扩赵扩这样评价:史浩是孝宗皇帝的旧学之臣,首次登上相位。君臣同心同德,始终保持了三纪(约等于十二年),他完全展现了忠诚,辅助成就了孝治。

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这样评价:史直翁作为宰相,并非没有一点可称赞之处,但他的儿子史弥远身为权臣,却掩盖了他父亲的优点。

元朝末期政治家、军事家脱脱这样评价:史浩心地公平宽恕,但不能帮助他的君主恢复大业的谋划。

中国近现代演义小说作家、历史学家蔡东藩这样评价:高宗退位,孝宗继位,当时以英明著称,有相如陈康伯,有帅如张浚,似乎可以锐意图恢复国土,但内部有史浩,外部有邵宏渊,西北十三州三军,得到了又放弃了,灵璧、虹县以及宿州相继被收复,淮西一带即将成功时又被毁坏了。因为忠奸不能并容,邪正不能共存,没有奸邪之人在身旁,忠正之士无法完成大功。只有西北之事被史浩耽误了,而邵宏渊忌惮李显忠也有张浚的责任。

参考资料

..2023-08-21

..2023-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