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人氏
燧人氏(生卒年不详),旧石器时代燧明国(今商丘市)人,自立为“风”姓,新石器时代早期(10000年前—7500年前)氏族的首领,中原地区人工取火的发明者,约与华胥氏同期,世代子孙均称“燧人氏”。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皆食生肉,而一位智者研得钻木取火的方法,用火将生肉炮熟后食用,使人们不再有腹疾,人们尊其为帝王,称为燧人氏,而其氏族部落也被称为“燧明国”。除了取火之外,燧人氏教会民众使用结绳子记事,并且还会观星祭天,立挺木牙交,为地之中,上指北极星,为天之中。发现了“天道”,并用黑色木炭和白色灰烬画出了河图洛书。同时将动物归成四类,区别认知。并设立宣教台来教化民众,为民众设立人伦思想,并设相应立法使民众开化。另外,燧人氏还建立午市,修建道路方便民众出行,而燧明国也在燧人氏的带领下政通人和,民情大顺。据《商丘县志》记载,燧人氏死后葬于商丘古城阏伯台西北处的燧皇陵。
现代学者吕思勉认为,因燧人氏的功绩,《尚书大传》等古籍增补“三皇五帝”中被列为“三皇”之首,奉为“天皇”,尊称“燧皇”。清末学者尚秉和也曾评价:“燧人氏功绩皆足以为帝。”
人物传说
“燧人氏”之名始于古代传说,其事迹是“教民钻木取火”,据《古考史》和《礼纬含文嘉》皆记载:有圣人最初钻燧木取火,教人们用火炮制生肉为熟食,令人们不再因食生肉而致腹疾,也因此有别于禽兽,因此将其人称为“燧人”。而在远古部落时期,燧人氏的全称是燧人弇(yan)兹合雄(hong)氏,是燧人氏与弇兹氏世代为婚的两大族团联合体,是中华民族进入远古文明时代的第一始祖。燧人氏的称呼包含了对个人、氏族和一个很长的历史时代的称呼。而燧人氏的直系除风姓外,还有允姓和婼姓,为燧人氏最早的三大姓。
古籍中将燧人氏、伏羲、神农尊为三皇,而根据燧人氏的功绩,世人将其定为三皇之首。如《管子·揆度》中,管仲提到燧人氏之后,当政者如共工、黄帝、尧舜没有不沿用轻重之术治理天下的,肯定了燧人氏的历史地位。《韩非子·五》论上古之世,“使王天下”,也以燧人氏爲首。在《尚书大传》等著作增补“三皇五帝”中被列为三皇之首,奉为“天皇”,尊称“燧皇”。道教文献则称燧人为“人皇氏”:天皇氏生地皇,地皇生人皇。
汉初伏生的门徒张珙、欧阳生据伏生说所著《尚书大传》卷五,及《白虎通义》卷上《号》都提到三皇的由来,三皇代表天地人。古籍中确切说明三皇分别为伏羲、神农、燧人。其中燧人为燧皇,伏羲为戏皇,神农爲农皇。燧人以火纪,火,即表示太阳,阳为尊,燧皇代表天,为三皇之首。
主要成就
钻木取火
在几十万年前的石器时代,中原地区进入原始社会的初级阶段。原始人类以粗糙的石制工具猎取生活必需品,因为人们吃的是动物的生肉或生的植物根状茎或叶片,因此容易受到疾病伤害,人的寿命极短。另外关于燧人氏,有一个相关的神话,据《王子年拾遗录》记:传说中有一个叫燧明的国,不识四时昼夜。有一棵大树名燧,又叫凤凰木,它的根屈盘起来,占的面积有一万顷,云雾都在其间缭绕。一个圣人从天上云游到树下休息,看到有像一样的鸟,用嘴啄树发出灿然火光,于是圣人有所感,便折下燧树枝钻木而取得火种,用火将生肉炮熟后食用,使人们不再有腹疾,人与野兽有了明显的区别。另外,燧人氏会通过观察星辰和根据木的不同属性来“出火”,《尸子》有云,燧人氏上观“辰心”,下察“五木”,以此来钻木取火。人们也因此信任他跟随他,同样尊他为帝王,称为燧人氏,而这个氏族部落也被后世称为“燧明国”,而燧人氏也就居住于上古时代的燧明国内。
在古籍中,燧人已经根据观察“大火星”的运行状况于不同时节采用不同木材取火,并教民用火熟食养生、用火取暖御寒、用火烧制金属及陶土来制作工具和器皿,事迹在《尚书大传》《王子年拾遗记》《韩非子》《古史考》皆有记载。
结绳记事
关于燧人氏结绳记事的事迹,在《三坟》中有一篇《河图代姓纪》中提到说:燧人氏是有巢氏之子,生下来就有神通,发明钻木取火、教人以火炮食、建立传教之台教授人们生活技巧,并以“结绳记事”为政。
那时候人类还没有文字,生活中有许多事全凭大脑记忆,但时间久了,有些事情往往会被遗忘。于是燧人氏开始以打绳结记事。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先发生的事打在里边,后发生的事打在外边。为了能够记录更多的事情,燧人氏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细绳染成各种颜色,每种颜色分别代表一类事物,使所记之事更加清楚。燧人氏发明的绳有三种:单股的绳称作玄”,两股合成的称作“”,三股合成的称作“索”(又作素)。以八索准绳圭表纪历即计算时间,这也是三才和后来三交卦的起源,八索准绳也有八卦的影子。
观星祭天
燧人氏不仅教会人类用火来自卫、照明、取暖、做熟食,还在昆仑山脉观察星象祭天。约1.5—1.35万年,燧人氏立挺木牙交,为地之中,上指天罡星,为天之中。发现了“天道”,并用黑色木炭和白色灰烬画出了河图洛书。据《尸子》记载的“观星辰”即《河图》内容,而“下察五木”就是《遁甲演义》记录的五行内容。《淮南子·原道训》中写的泰古即太古,就是远古。二皇指燧人氏伏羲。燧人氏观天象初立木圭,伏羲氏改为石圭。二者后来演变为今天的华表和日暑。
《河图》即是仰观天河星象,作《星系轮布图》也称《宇宙全息图》,《洛书》是天地气候图。《河图》《洛书》成为文字造设前最先进、科学的记录符号体系。根据天文星象,又确定了十月太阳历的维形天干纪历系统,创立“十天干”计算历法,“十天干”是陶文符号,即甲(焉逢)、乙(端蒙)、丙(游兆)、丁(强梧)、戊(徒维)、己(祝犁)、庚(商横)、辛(昭阳)、壬(横艾)、癸(尚章)。据《广雅.释天》说“甲乙为干,干就是日之神”,日之神也就是太阳的运行规律,所以“十天干”是一种太阳历法。
定物虫鸟兽名
据宋朝罗泌《路史》记载,燧人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为虫鸟兽命名的人。在燧人氏以前,人们把所有的动物称为“虫”。燧人氏将动物分为四类:天上飞的称为“禽”,地上跑的称为“兽”,有脚的爬行纲称为“虫”,没脚的爬行动物称为“豸”。
教化人民,开创师道
燧人氏为了向人们传授各种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在村子里专门筑了个土台,称作“传教台”。他时常站在台上为大家讲演。他告诉人们:饥饿的时候如何用火来烧烤食物,寒冷的时候如何用火来取暖,打猎的时候如何用火来攻击猎物,遇见食肉目袭击时如何用火来把它吓跑。
建立午市
燧人氏修建起了宣讲教化的高台,并建立了在中午时交易的市场,修筑了供贸易之用的道路,于是政通人和,民情大顺。
人物影响
以“火”治天下
据罗泌《路史》记,燧人氏观察天象,顺应天道,发明了钻燧取火,并以火的功用教化百姓、治理天下。在《管子·轻重戊》中,恒公与管仲在讨论王业的轻重之术时,管仲提到燧人氏的功绩,他说:“燧人氏执政的时候,钻木取火,以烧熟肉食,百姓免除了生食肉中毒生病,从而使天下归化。”同时,燧人氏以火精神治理天下还体现在官职上,据《尚书.大传》称:燧人为燧皇,以火来命名官职。
创天地人道
燧人氏用河图洛书记录天道的同时,还发现大地万物与天体运行共鸣,它们在天道的规范下又各自有自己的规律,燧人氏根据这一规律始为山川百物命名,这就是“地道”。燧人氏又发现,人类的生存在遵循天道和地道的情况下,才最容易得到发展,身心也才最健康,这就是人道。黄帝《阴符经》中的“天者地之道,地者人之道,人者天之道”和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源于燧人氏的天道发现。
立人伦,设礼法
燧人氏以风姓为人类命名,对人的婚姻交配有了血缘上的限制,使人与兽有了严格的区分。这是人类早期的伦理道德,也就是“人道”的一部分。同时,燧人氏还制定了礼,用礼教化百姓,提升百姓的德性与教养。据《路史》记载,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的情欲嗜好逐渐放纵,于是燧人氏制定了男女嫁娶年龄和父子孝慈之道,用以约束和教化百姓。以姜喜任为首的多数学者认为,世间的法礼自此显现,儒家所倡导的五伦已然具备两伦,圣王燧人氏当之无愧地成为人类文明与礼法的肇始者。
东汉学者郑玄在《易纬·通卦验》中注解:“燧皇也就是燧人氏,在伏羲之前,是最开始称王于天下的人。”“矩”,即“法”,也就是说燧皇运用斗机运转之法,顺应天道以施政教,即也是证明天下尊卑之礼起于燧皇。
《周易》起源
东汉经学家郑玄认为,在燧人氏观察天象、顺应天道,根据天地阴阳的变化教化百姓、治理天下的执政实践中,《周易》已经在悄悄的萌芽了。郑玄在注解《易通卦验》时说:“矩”,即”法“,燧皇即燧人氏,比伏羲还要早的时候,燧人氏观察天象,在石头上刻画图,用这种方式计算天道运行的规律,谓之“计冥”。因而郑玄说“苍渠之人能通神灵之意”,即谓“遂皇刻白”,这也就是伏羲卦的前身。而燧人氏的《洛书河图》涉及到卜、计冥等内容,也被以郑玄为首的多数学者认为是《周易》的起源。
燧人氏除了《洛书河图》、结绳记事,还发明了用烧烤龟甲观察裂痕的占卜方法。而结绳造爻、龟裂占卜制散卦和河图洛书的造设都是以后伏羲发明八卦的必要基础。
人物评价
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历史考古学家郭沫若说:“人工取火的发明,对于远古人类的生活,无疑起了极为重大的作用,引起了后人极大的重视,所以在传说里把长期生活实践中所发明的取火方法,集中到所谓‘圣人’——燧人氏身上了。这样的传说固然夹杂着后代的生活内容,蒙上了神密的外衣,但它依然反映着朴素的远古人类生活的历史背景。”
清末学者尚秉和说:“火从无到有,能发明出人工造火是最难能可贵的,燧皇从森林自焚现象能感悟到木能生火,不知道经过多少次试验才能研究出钻木取火的办法。”他高度赞扬了燧皇人工取火、用火的功绩,称之为“惊天动地之伟业”,认为有火之后可以炼金和烧制陶器等,而在有火之前只能使用石制武器和容器,因此把有火之前的时代称为“石器时代”。同时还在《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中还对燧皇的地位表示肯定,他说:“上古的时候,无所谓风俗,无所谓纲常,人但知有母,不知有父,食住略有基础,衣服尚未虑及,至于廉耻礼义就更不要说了,情况与南洋岛土著人一般,尚不及滇、黔的苗瑶等少数民族。此时有一个人能够在于衣、食、住生活上创出新法则以便利人民,人民自然归顺于他,并且奉他为君,听他的号令。就比如有巢氏、如燧人氏等,功绩皆足以为帝。”
人物关系
亲源关系
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太昊帝伏羲(即伏羲),风姓,代燧人氏为王,母亲是华胥。又有皇甫谧在《帝王世纪》载:太昊帝牺氏,姓风。在燧人氏时期,有巨人足迹在雷泽出现,华胥用脚踩上去后受孕生下伏羲,伏羲成长于成纪,长得蛇身人首,有圣人之德。《三坟》也曾记载:伏羲氏,是燧人的后代,因风而生,故姓风。从上述古代典籍中的记载,现代学者吴海涛提出了“其三”:其一,燧人氏是伏羲氏、女蜗的“父”族;其二,燧人氏是伏羲氏先祖,更是当之无愧的“三皇之首”;其三,伏羲为华胥氏之子,实际也是燧人氏的后人。除此外,在《通志•三皇纪》引《春秋世谱》记载:“华胥生男子为伏羲,女子为女娲。”因此其还认为,燧人氏是伏羲、女蜗的“父”族。
后裔分布
《中华远古帝王谱 第1分册》的作者祝玉湖认为,燧人氏晚期的分支几乎遍布中华大地,其中重要的族系有弇兹氏、婼氏、华氏、胥氏、华胥氏、赫胥氏、仇夷氏、雷泽氏、盘瓠氏等。他们主要分布在今甘肃省境,西起敦煌市(古瓜州)、三危山、疏勒河、弇兹山;东至庆阳市、华池县、河水,直至陕西省境内的北洛河;南至涅中拉脊山、日月山、成县、礼县、康县、凤县,直至秦岭以南的华阳。燧人氏直系的三大姓一风姓、允姓、婼姓,分布在其周围。燧人氏风姓后来又分裂成一百多个分支,而其中的尊卢氏县的活动区域主要在潼关县以东、黄河以南、南洛河以北,北与大庭氏为邻,东与中央氏为邻,西与骊连氏和赫胥氏为邻,南面是伏牛山山区。
人物争议
活动范围争议
对于燧人氏的活动范围较有争议,目前有三种说法。
南方说
其一为“南方说”,关于燧人氏的生活区域,吴海涛,李良玉为首的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是在南方。而在1988年考古工作者在荆门市包山出土的2300年前的楚简卜辞上发现了“祝融”的相关记载,进一步证明了人氏生活的区域在南方的说法。
北方说
其二则为“北方说”,在《淮河流域早期文明》一书记载,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燧人氏生活的地域主要集中在北方一带,其中以历史文化学者王大有为代表。王大有在《三皇五帝时代》一书中认为,燧人氏的先祖发源于今青藏高原昆仑山一带,古称羌戎。随着该部落的发展壮大,约在公元前15000年燧人氏一脉从昆仑山向四周迁徙,又经过约1万余年的发展,该部落族群迅速扩大遍布于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学界普遍认为,该部落就是后来中华民族的先祖,成为中华民族进入远古文明时代的第一始祖。
燧人氏全称是燧人弇(yan)兹合雄(hong)氏,有三大分支:大、少鵹、青鸟,三大族系称“三柯氏”,也称“三青鸟氏”。三大分支中的大鵹又称魁隗氏,首领叫柯乌耶劳,其分支甚广,散布于贝加尔湖支流的色楞格河、鄂尔浑河、额尔古纳河(黑龙江上源)、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还有一支沿阿尔泰山北麓西迁至东欧。
少鵹首领柯约耶劳(后世改为张、杨两姓)的分支居住在合黎南山丹河流域的方雷泽(今甘肃张掖市临泽县,其水今已枯),后分衍出方雷支的盘古支,其痕迹散布古浪县(今甘肃武威市古浪县)、西海之东贺兰山、贝加尔湖、滦河流域及东北平原、北洛水等地。燧人氏弇兹本部的首领柯约耶劳一支则沿太行山往东进入今河北省境内建都,并定下天地之中灵台(今名为“戊己台”)。
河南商丘说
除了“南北说”之外,还有“河南商丘说”,据专家考证,睢阳区是燧人氏作为天皇时,在瞿水、睢水流域的中心都邑,所辖区域涉及今河南东部、山东省西南部、江苏省西北部、安徽西北部地区。
《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尸子》载:“燧人氏通过观察天上的水星(即心宿),观察不同木材的属性,然后发明了人工取火。”《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若火作,其四国当之,在宋卫陈郑乎。宋,大辰之墟也;陈,太皞之墟也;郑,祝融之墟也。皆火房也。”大河报社认为,大辰即大火,宋国国都商丘市是大辰星的分野,可见燧人氏观辰星的位置理应在宋国商丘(今商丘睢阳)境内。
历史文化学者王大有在《三皇五帝文化研究》一文中提到古人要生活在依山傍水的台坝,要按照风向建造水面环绕的方泽坛,又名辟雍坛,来观察天象。而现在的商丘古城是典型的“辟雍”城。王大有还说:“商丘这个地方位于北纬34°23'到24'之间,这个是古代的天脐线,这就决定了这个地方具有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地理优势。燧人氏在古商丘睢水流域的汤谷阳谷建立了中华第一都。”所以,“商丘睢水是燧人氏在东方的发祥地和建立的“燧明国都邑”。
旧志的记载和考古工作者的发现,为遂人氏活动于古时的睢阳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成书于明朝的《归德府志》和付梓于清康熙的《商丘市县志》,均有“隧皇陵在阙伯台西北,相传为燧人氏葬处”的记载;存于阙伯台的一块康熙五十三年(1714)的残碑,也有同样的标明。
时间争议
关于燧人氏取火的时间,也存在相关争议,据中国民族学会汉民族研究会常务理事杨东晨考证燧人氏是新石器时代早期(10000年前-7500年前)氏族的首领,约与华胥氏同期。如在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出土的陶器,距今已11700多年,而自然火的使用到制造陶器需要上万年的演化,所以遂人氏钻木取火的时间应该在新石器时期
而以翦伯赞为首的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真正发生的时间应在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在周口店遗址保护性发掘中发现了烧骨、灰烬、炭屑等北京猿人可能会用火的证据。对于燧人氏取火的时间为新石器时期还是旧石器时代存在争议
轶事典故
根据《韩非子》和《太平御览》等古籍的记载,在遥远的古代,有个地方叫燧明国,大致位于现在的河南商丘一带。那里的人们习惯吃生食,茹毛饮血,这样的食物腥臭难闻,不仅伤害肠胃,还容易让人生病。每当有闪电雷击等自然灾害时,自然界中会出现火。人们发现,经过火烤的食物不仅美味,还容易消化,吃了也不会生病。然而,雷击产生的自然火非常稀少,而且很快就会熄灭,人们很难得到并保留火种。
在燧明国,有一种特殊的树叫燧木,也被称为火树。这种树盘根错节,占地广阔,云雾缭绕其间。有一种像鹗的鸟,会用嘴巴啄击燧木,从而发出火光。有一位圣人从这种现象中受到启发,他折下燧木的树枝,通过钻木取火的方式获得了火种。因为这个重大的贡献,他被大家推举为燧人氏,成为了国王。
后世纪念
燧皇陵
燧皇陵在今睢阳区古宋街道祝融台社区,省道206可达,临平原路,两周王陵与阏伯台隔平原路相望。该陵建造年代不详,曾被重修,《商丘县志》云:“燧皇陵在阙伯台西北,相传为燧人氏葬处。俗云土色皆白,今殊不然。”
原燧人氏陵高10余米,直径约25米,陵前有古碑,碑前有祠,祠有大殿、祠门、东西厢房,祠前有神道,南伸240米至东西古道,再通向阙伯台前。神道两侧,同位并列有名坊、石碣、石像生一套,皆毁于金元之交的壬辰之变或战火之中,至今残尚存。后经由中共商丘县委、商丘县人民政府提议,火星台基金委员会等参与重新修。而燧皇陵周围有长达5000米的围墙,总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由大门、牌坊、雕像、墓冢等组成。墓葬建于方形高台之上,位处陵区中心偏北,四周植松柏。墓冢呈方形,长、宽各26米,高5米。墓前有石碑一通,该石碑上是陵墓重修时,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俞伟起教授题的字“燧人氏陵”。神道两侧有龙、凤、马、麒麟等石像生。
因“火祖”隧人氏、“火神”子契,商丘市睢阳区被中国隧皇陵为第十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华夏文明之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火文化火”圣火火种的采集地。现已辟为旅游景之乡”,并建立“中国火文化研究中心”区,供海内外游人参观。燧皇陵远扬的声名,为世人所注目。2000年的“黄河杯”大型申奥活动,2003年的河南省经济论坛“诚信河南”活动,2005年的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均到睢阳采集“华夏文明之火”。
火文化之乡
豫东民众对“仰察辰心,取以出火,作钻燧,别五木以改火”的燧人氏非常尊崇,把燧皇陵称为“老爷坟”,并于每年除夕、清明节等节日从家中用衣襟、手帕兜一包黄土,撒到“老爷坟”上,给火祖添坟扫墓、烧香磕头、答谢敬拜,以盼火祖保佑全家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因“火祖”燧人氏、“祝融”阙伯,睢阳区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火文化之乡”,并建立“中国火文化研究中心”,并作为第十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华夏文明之火”圣火火种的采集地,现已辟为旅游景区,供海内外游人参观。
拜致辞: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赫赫燧皇,泽被八方。三皇之首,华胄共仰。路蓝缕,万古流芳。
上古之世,天地玄黄。蒙昧未开,冥冥洪荒。有燧人氏,钻木取火。茫茫暗夜,溢彩流光。
人吃熟食,身体强壮。以火御寒,防冻益康。驱赶禽兽,免遭祸殃。文明开启,功德无量。
当今盛世,祖德难忘。哀思悠悠,拜谒燧皇。炎黄子孙,祈福告祥。修德怀远,出彩华章。
不忘初心,踔厉图强。中华复兴,构筑梦想。民之所忧,念念不忘。国之大者,人民至上。
中华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旭日红光。一带一路,共谱华章。乡村振兴,再续辉煌。
海峡两岸,骨肉情长。和平统一,共同愿望。砥砺奋进,龙凤呈祥。梦想实现,屹立东方。
初春商丘市,惠风和畅。古城巍巍,南湖汤汤。三商之源,文明之邦。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服牛乘马,王亥经商。定都南,伟哉商汤。阏伯司火,功昭日月。燧皇造火,驰誉流芳。
张巡守城,忠烈可颂。应天府书院,教育辉煌。商丘之问,独出心匠。商丘精神,凝聚力量。
商丘之为,实干兴商。枢纽商丘,通达八方。大哉燧皇,造福家邦。功垂日月,光芒万丈。
伟哉燧皇,远古之光。推进历史,谱写华章。壮哉燧皇,前驱先路。开启文明,万世景仰。
念兹在兹,在商爱商。传承伟业,九州安康。谨此。敬告我祖,伏惟尚!
2007年5月,位于商丘古城西侧燧皇陵景区的“火神祭祀”被列入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史上多次重大活动在此取火。直至今天的商丘市人依然保持着对“火源”“火种”“火神”的崇拜,比如注重祭奠的“火神节”规模盛大的火神台庙会、盛行不衰的“拜火仪式”,还有“赛火把”及“玩铁花”等。
研究书目
《燧人氏》
《燧人氏钻木取火》
《中国神话故事大王系列:燧人氏取》
《中国古典神话故事·第1辑:燧人氏取火》
中外故事对比阅读儿童绘本《燧人氏钻木取火.普罗米修斯盗天火》
文艺影视
CCTV-4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 2009年第182期介绍了中原地区古代的火神燧人氏。
参考资料
钻木取火的灵感竟来自一只鸟?.今日头条.2024-04-13
2023癸卯年公祭中华火祖燧人氏大典举行.凤凰网河南.2024-05-02
燧人氏.豆瓣读书.2024-05-15
燧人氏钻木取火.豆瓣读书.2024-05-15
中国神话故事大王系列.豆瓣读书.2024-05-15
中国古典神话故事·第1辑:燧人氏取火.豆瓣读书.2024-05-15
中外故事对比阅读儿童绘本 燧人氏钻木取火.普罗米修斯盗天火.豆瓣读书.2024-05-15
华夏火神.央视网.2024-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