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天柱山

天柱山

天柱山古时称高宝山,在巍峨秀丽的大泽山西南的群山中,有一“孤峰秀峙,高冠霄星”,此即闻名的。它位于平度市大泽山镇的北隋村之北1.5公里处,海拔280米。天柱山之所以出名是因为摩崖石刻

地理环境

天柱山古时称高宝山,它位于平度市大泽山镇的北隋村之北1.5公里处,海拔280米。天柱山,孤峰秀峙,高冠霄星,如柱擎天。山上怪石突兀,云岩凌空,气势非凡。这里属东莱大泽山脉,历来被认为是人间仙境,有“神窟仙宅”之说。秦始皇刘彻更是把这里看成神域仙乡,先后多次到此求神拜仙。但天柱山之显名,实赖北魏时期的郑道昭。郑道昭曾官至中书侍郎、国子祭酒、通直散骑常侍、秘书监司州大中正。晚年失宠受冷遇,出任光州市(府地今莱州市刺史。他一改“崇儒敦学”的儒风,转而爱山乐道,经常登临此山,后留下传世瑰宝。

位置境域

天柱山 , 位于青杨乡北隋村北1.5公里处,海拔280米。山上有北魏光州刺史郑道昭所书碑文、题书多处,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柱山摩崖石刻天柱山,古称高宝山,位于平度市市北50里,为大泽山之一脉。 

天柱山摩崖石刻 天柱山位于平度市区北25公里,属大泽山脉,孤峰拔地。山中

遍布东汉北魏东魏北齐以及金、元等历代摩崖刻石,其中尤以魏碑名世,又被

人称为天柱山魏碑。

天柱山最著名的刻石是郑文公碑,刻于“鸾峰直上、鹤岭横悬”的一块天然巨石

上,高3.2米,宽1.5米,文19行,共881字。系北魏光州市刺史郑道昭于永平四年 (511

年) 为其父郑羲所立。因其在掖县云峰山留有内容和书体相同的另一刻石,故天柱山

碑称“上碑”,云峰山碑称“下碑”。碑文内容系为郑羲及其家族歌功颂德。其书法

艺术极为精湛,清代中期以来,著名书法家原元、包世臣叶昌炽康有为等,都极

力推崇。有“魏书之冠”之誉。

天柱山峰顶东北侧有一天然石室,室内壁有郑道昭书镌的《天柱山东堪石室铭》。

山之险要处,有大字题刻数处。山之西麓劈石门旁旧有郑道昭之子北齐光州市刺史郑述

祖于天统元年(565年)书镌的《天柱山铭》。皆为魏书精品。

天柱山西麓劈石门旁有一石窟,俗称“石屋”。窟内凿有数十尊佛像,并刻有东

魏武定六年(548年)《姚保显造石塔记》,是重要的北朝文化遗迹。

天柱山摩崖石刻蜚声国内外书法界,每年接待海外游客约千余人次,以日本、韩

国书法家居多;接待国内游客3万余人次。1984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将天柱山摩崖石刻列

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青岛市

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质地貌

块。有元古代前震旦系与中生界白垩系组成基底的古老变质岩层,广泛出露于北部山

地、丘陵。基岩主要为花岗片麻岩、大理石碎屑岩等。第四系松散沉积层,则较集

中堆积于东南平原和西南洼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60.8%。积物厚度一般在30米左右,

胶莱河下游,新河镇海相沉积达70米以上。全县可分平北台隆,平南县凹陷,平西穹

折。以崔家集、昌里潜在的沂断裂带分支断裂为界,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地质体。

以西为一整套粉子山群明村组岩系,地层以黑云母片岩、二云片岩、变粒岩、角闪岩

石墨片麻岩及各种大理岩组成。以东为巨大的火成岩体。大泽山脉就是由火成岩构成,

岩性质地坚硬,色别有白、红等色。主要成份为长石石英、云母等。在县东北部石

桥乡的上庄、罗头断裂带以南,为又一套粉子山群岩系。长约30公里,为前震旦系变

质岩层。

在古老岩系之上,第四系松散沉积层之下,还发育着良好的白垩系地层。根据胜

利油田在兰底钻探资料, 厚度达3,000余米,但大面积被覆盖。仅在兰底、南村、唐

田、昌里、六曲、古岘、且戈庄等地有所出露,岩性以紫红色砂岩为主,局部为砾岩。 

气候特征

属暖温带东亚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1.9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38.6摄氏度,出现在1958年7月21日和1961年6月12日。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7.9摄氏度,出现在1967年1月6日。最热月七月份平均气温25.3摄氏度, 最冷月一月份平均气温零下3.5摄氏度,气温年较差为28.8摄氏度,气温的平均日较差为10.8摄氏度。一般年份,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热害和冻害的严重机率极少,年内各个季节气候差异明显。冬季因西伯利亚高亚气流影响,干寒少雪,多西北风, 气温平均在零下1.6摄氏度左右;春季风大,少雨多旱,气温于三月底四月初开始回升;夏季受太平洋亚热带气团控制,季风盛行,多东南风,降水量集中;秋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平均在10摄氏度左右,适于作物生长,秋季降水量多年平均在12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水量的17.97%,但因东南风和西北风频率互易,常有秋旱和连阴雨。 全年初霜一般始于10月20日, 终霜多在翌年4月7日左右,无霜期年平均195.5天。全年日照时数约为2,700小时,日照率为61%,5月日照时数最多,约为280小时,12月日照时数最少,约为184小时,太阳年平均幅射总量为125.54千卡/厘米2。 

土壤植被

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林地总面积31.5万亩。山丘上面植被为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平原为草甸植被。由于土地多垦为农田,原始植被已残存极少,栽培植被已占绝对优势。 一、温带常绿针叶林 温带常绿针叶林构成了北部山区及一些剥蚀丘岭上的主要林木成份。主要是马尾松(内分赤松黑松)。全县松林面积为225,169亩,占全县总覆盖面积的4.74%,郁闭度一般在0.5以上。 二、温带落叶阔叶林 主要有山荆子刺槐、柳树、揪叶桐、泡桐、山角皂、臭香、合欢毛白杨麻栎栓皮栎、(大叶菠萝)、榛等。 森林植被的覆盖情况是,山丘下部植被较多,覆盖率高;山丘上部多为禾本科杂草,不少山头岩石裸露,杂草稀疏,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增加了土壤和空气的干燥度。 建国后,不断植树造林,使林木植被面积逐年扩大。覆盖率由1949年的3.3%,增长到1985年的13.5%。 三、温带落叶灌丛 常见的有连翘胡枝子、荆、绣线菊、山兰苦香树、锦鸡儿、鼠李溲疏酸枣树郁李盐麸木紫珠野漆山核桃)等。其中绣线菊、鼠李多见于植被茂密略具郁闭的林下。 四、温带草丛 多为自然植被。有获草、大油茫、剌孩草苔草地榆、拳蓼、草、玉竹山丹鸭跖草百里香属瓦松野蔷薇、★草、忍冬婴奥重瓣铁线莲、悬勾子、菝葜。其中菅草为荒山、荒地以及赤松疏林下层的优势植物,与乔木、灌木和其它草木对涵水保土起良好的作用,能积累丰富的有机质。 

文化活动

公元511年,郑道昭选择天柱山半山腰一块天然碑状石,稍加琢磨,组织撰刻了“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此碑,碑体略前倾,高3.5米,宽1.5米。文19行,每行50字左右,计881字。碑之内容记载其父郑羲的生平事迹。通篇碑文格调高雅,文采华丽,书法宽博,笔力雄健,是不可多得的宝贵书法艺术。后人称之为《郑文公上碑》。

细读《郑文公上碑》作品的基本笔法,人们可以发现,它上溯先秦笔画浑成、骨力内含的特点,吸收了汉隶的跌宕瑰丽、沉稳又见爽利的姿态。又可以发现,凝重浑朴的隶书风格被清丽飘洒的楷书风格代替,有隶楷过渡的痕迹。如:点画加长,代替撇笔和捺笔,且出锋锐利。欲竖先横,欲横先竖。还可发现,其用笔既有篆法圆转形成的圆笔印象,又有隶法方折形成的方笔感受,方圆兼备,变化多端。

碑的每个字都结体宽博整饬,骨肉匀适,脉络分明,于端庄雄强中复含秀丽,稳健中蕴储飞扬。浑浑千余言,字字不呆,笔笔不苟,通篇透露着荡荡乎君子、穆穆乎仁人的大儒风范。

清代以前,《郑文公上碑》没有得到重视,只是北宋金石学家赵明诚李清照夫),将郑道昭父子的刻石记入他的权威著作《金石录》中。到了清代,“尊碑、备魏、取隋、卑唐”的主张的提出,象一阵惊雷,震醒了沉闷麻木的书法界,从此突破了贴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书法艺术崐进入了一个充满活力、视野开阔的天地,《郑文公上碑》因而得到尊崇。包世臣评说:“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崐碑》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真文苑奇珍也”;康有为先生说:“刻石如阿房宫遗址,楼阁锦密......体高气逸,密致而通理,如仙人啸树,海客泛槎,令人想象无尽。若能以作大字,其浓姿逸韵,如当食防风粥,口香三日也”。并赞其有“十美”,即:“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跃,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满”;近人祝嘉先生的评价是:“其成就决不在王羲之之下,应奉为北方书圣,与王羲之并尊。”

郑道昭

郑道昭(公元?—515年)北魏书家。字僖伯,自称中岳先生。荥阳市(今属河南省)人。官国子祭酒光州市刺史,后人秘书监,谥曰文恭。工书善正书,体势高逸,作大字尢佳。

其他石刻

天柱山《郑文公上碑》周围还有众多其它刻石,如:《天柱山铭》《石室铭》《上游下息》《此天柱山之山》等等。这些刻石,现锋棱依旧宛然如昔,清晰完好。游人观之,会感到其有一派仙风道骨,浑然而不食人间烟火的超尘脱俗之境。

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在89岁高龄时专程登上此山,并题写了“瑰玮博达,绝壁生辉”八个大字。一个多世纪以来,日本书法界对此也非常尊崇,均以能亲睹此碑为荣。近年临碑观摩者接踵而至,并以此为媒,促进了中日经济、文化交流。

文物遗迹

天柱山以其摩崖刻石而著称,有东汉东魏北齐以及金、元等历代刻石,其中以东汉、魏碑等刻石最为著名,是稀有的书法刻石艺术的瑰宝。在天柱山之阳的郑文公碑,全称: “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是程天赐等60人为旧时同僚--州刺史郑羲所立,传为郑羲季札北魏光州刺史郑道昭于永平四年(511年) 所书镌。天柱山摩崖石刻亦称上碑或称郑羲上碑(郑文公为郑羲之谥号)。郑道昭后来在掖县云峰山觅得佳石,书镌《荥阳郑文公之碑》,内容基本相同,亦称下碑,因结衔下刻有“草”字,故又有草稿之说。 郑文公碑刻在“鸾峰直上,鹤岭横悬”的一块天然巨石上,碑高3.2米,宽1.5米,文19行(其中有两个半行),共881个字。其内容系为郑家歌功颂德,特别是记载了郑羲的生平事迹和著述。郑道昭在天柱山留下刻石十余处,其子郑述祖步其尘,亦留下刻石多处。北朝书法以北魏为最,正书风格多样,笔力雄健,备受到国内外书法人士的崇尚。自80年代以来,每年国外游客上千余人、国内游客3万余人来此观摩。1984年被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升格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柱山摩崖刻石 位于平度市青杨乡北隋村北,属东汉至北朝。天柱山海拔280米,最大的刻石为郑文公上碑。碑在山之阳, 高3米,宽1.5米。呈自然碑状,阴文20行,每行45~50字不等,共880字,隶书。北魏光州(今掖县)刺史郑道昭永平四年(511年)书镌。结字宽博,笔力遒劲,受到国内外书法家所推崇,被后世尊誉为“王羲之”。另外,山上还有其他时代的残刻多处。1983年1月13日,天柱山刻石被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柱山摩崖刻石 天柱山摩崖刻石,在平度市北25公里处。山中除魏碑外,还有东汉东魏北齐以及金、元等历代刻石,极堪观赏。立在天柱山之阳的郑文公碑,亦称郑文公上碑,全称“魏左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郑文公乃郑羲谥号。该碑传为郑羲之子一北魏光洲(洲志在现掖县) 刺史郑道昭于水平四年(公元511年)所书镌。其内容系为郑家歌功颂德,并记述了郑羲的生平和著述。碑由天然之碑状石于碑阳面稍加琢磨而成, 碑高3、20米,宽、5米,文19行,计880余字。其碑之书法,结字宽情,笔力雄健,具篆分遗意,清包世臣赞其“有普通海鸥云鹤之致”,并说:“北碑体多榜出,〈〈天柱山摩崖石刻〉〉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真文苑奇珍也”叶昌炽则赞其“唐初欧、虞、褚、薛家皆在笼罩之内,不独北朝书第一,自有真书以来一人而已”。山之东北,有一自然形成的高大石孔,俗称“石室”,北宋北壁亦镌有郑道照所撰书之〈〈石室铭〉 〉,计150字,此铭既大有风采,又书写得 婉丽飞动,饶有天趣,寥寥数语,把天柱山“石室”描绘得绚丽斑烂,令人神往。

由石室西行, 经郑道昭“此天柱之山”5个大字的又一题刻处,爬上主峰,只见天柱山、西云峰两山东西对峙的峡口西壁,亦有郑道昭之提刻,文为“荥阳郑道昭上游天柱下息云峰” ,字体较大,石质又好,虽经1400余年的风雨剥蚀,依然如故;寥寥十余字,仍可见郑书健之笔意。

《天柱石残刻》以及座落在天柱山西麓劈石门处的《天柱山铭》,均系隶书,传为郑道昭之子------北齐光州市刺史郑述祖天统元年(公元565年) 所书镌《残刻》书法工整精细,端正而不板滞;《天柱山铭》字体厚重古朴,有汉魏规范。

《天柱山铭》之东,有一东魏石窟。窟内壁除有东魏《姚保显造石塔记》外,还有数十尊佛塔造像, 因年久磨损, 浮屠还算清晰,《造石塔记》已多模糊难认,但“武定六年”(公元548年)等字,尚清晰可辩。

新近发现的东汉《中平三年刻石》,为汉隶之精品,汉隶摩崖者,为之少见,故愈加珍贵,为我国书法刻石艺术中的瑰宝,故天柱山摩崖刻石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单位。 

天柱山摩崖刻石(国家级文保单位)

天柱山,古称高宝山,海拔近300米,位于平度市市北25公里处葡萄之乡大泽山脉。此山似东天一柱,峻峭突兀,风光绚丽。散落其间之东汉、北魏北齐及金元等朝代的刻石灿若群星,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群刻之中则以北魏光州市刺史郑道昭所书《郑文公碑》为最之。

郑文公碑》俗称天柱山摩崖刻石,刻于北魏永平四年(公元511年),碑高3.2米,宽1.5米。阴文20行,每行40—50字不等,全文共计881字。其内容主要记载郑道昭之父,持节将军兖州刺史南阳公郑羲之生平事迹和著述,为郑家歌功颂德。碑文结字宽正,笔力雄健,笔划工整精细,端正而不滞板,字体厚重古朴,富有汉魏之风。生动体现了北魏年间中国书法由隶到楷的变化。乃考据中国书法源流不可多得之珍贵文物。清代中期,提倡北魏书法,书风为之一变。清包世臣曾赞其“北魏体多旁出,独此碑字真正。有普通海鸥云鹤之致,其篆刻、分韵,草情毕具也。”叶昌炽则赞之“唐初欧、虞、褚、薛之诸家皆在笼罩之内。不独此朝书第一,自有真书以来一人而已,”称郑“书中之圣也”。1984年大画家刘海粟曾登天柱山题词,赞为“魏碑国宝,绝壁生辉”。

郑道昭诸刻,不仅国内崇尚,国外书法界亦赞叹不已。仅日本每年就有数十批代表团前来观赏。日本著名书道家种谷扇舟先生连续十数次前来观摩,尚深嫌不足。日本书道会女代表团长北地美子(70余岁)称:50年前即看到天柱山摩崖石刻拓片,梦寐以求能亲眼得见,今日梦想终成现实。当她一眼看到郑文公碑时,竟抢前抱住碑石,眼含热泪,抚摸着碑身喃喃自语;“这次可真摸到你,尽管你的身体是凉的,可我感到你是热乎乎的”。 

旅游信息

乘车路线:从平度市市区到景区有每10分钟一流水线公交车。

自驾车路线:京福高速(或京沪)到济南市济青高速公路青岛市—平度—小豁口—北将家—天柱山。

保护开发

书法考察游 青岛的书法考察游始于1978年,是主要针对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客源市场而设立的专项旅游项目。旅游主体是考察观摩青岛平度市天柱山以魏碑为主体的摩崖石刻。平度天柱山魏碑为北魏时期著名书法家郑道昭所题的上碑。1978年,青岛接待了由大阪地区11名游客组成的第一个书法考察旅游团,入境后下榻烟台市,次日赴莱州市观摩天柱山摩崖石刻,夜宿青岛市,第三天去平度市天柱山考察观摩上碑。日本每年约有数10批书法考察旅游团来青。1985年接待海外书法考察旅游团329人次;1987年接待450人次。 1988年10月,为丰富书法旅游内容,加强中外文化交流,青岛市市旅游局会同青岛书法界组织了现场挥毫表演等活动, 香港书法旅行团一行8人参加了首次活动, 与青岛书法界人士聚首挥毫表演,切磋技艺。1990年,接待书法考察游客540人次;1993年,接待470人次。 

大泽山石头节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举办,由“石匠节”(或称“山神爷生日”)演

变而成。相传,东魏武定年间(543~550年),平度市天柱山下一户石匠在巨石上凿

了一个能容纳10多人的四大石窟,窟内四周雕刻了众多山神佛像,石窟造像完成正值武定

六年(549年) 农月三月十六日。后来,人们便把这天称为“山神爷生日”,也叫“石

匠节”。由于大泽山镇石料资源丰富质优,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远销日本韩国、新

加坡等地。为充分发挥石料资源优势,90年代初,当地政府把农历三月十六日的“石

匠节”定为“大泽山石头节”。节日活动主要为展销石料产品、交流石料加工技艺、

进行民间艺术演出和旅游活动等。

1991年农历三月十六日,大泽山镇驻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们载歌载舞,欢

庆首届石头节。石头节期间举办了石料工艺品展览评比、民间艺术表演和游览活动。

′92大泽山石头节期间,大泽山镇政府举办了石材贸易洽谈会,来自日本韩国

东南亚及北京、 上海市等国内外客商参加了交易会,各类石材交易额达753万余元。举

行了舞龙灯、跑旱船、踩高跷、武术等表演活动。

′93大泽山石头节期间,大泽山镇政府举办了石材贸易展销洽谈会,石材交易额

达到1100余万元,同时进行了民间艺术表演和石材雕刻大赛。 

文物管理部门投资71万元, 整顿修复了平度天柱山魏碑, 树立了文物标志,修复了“雄岩所” 等。 

天柱山摩崖石刻 是青岛地区唯一的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平度市城区以北25公里处,属大泽山系。山中有自汉代至金、元时期石刻十余处,其中尤以郑文公碑最为著名。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确定为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天柱山摩崖刻石,以书法、石刻艺术闻名遐迩,是中国书法由隶到楷大变改体现之瑰宝。还是近年来吸引国内外游客之旅游胜地。1984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国家投资70余万元,对碑身进行化学保护处理,并拆除旧亭,新建仿汉碑亭和登山阶梯。碑亭细部饰以北魏时期较为典型的卷草纹线,外饰则全部采用红色花岗石剁斧、雕刻、镂刻而成。其造型古朴典雅,面貌一新。远望石路婉蜒曲折,直至碑亭,似一条飞动的银龙,沐浴在赫色山光映照之中。 

其摩崖石刻中矗立在天柱山南边的天柱山摩崖石刻,刻在一块天然巨石上,高3.2米,宽1.5米,阴文20行,每行40至50字不等,共计881个字,碑文1400余年至今仍清晰可辨。该碑是北魏永平四年(511)光州市刺史郑道昭所书镌,碑文记述了其父持节将军兖州刺史南阳公郑羲的生平事迹和著述。因郑羲的谥号为郑文公,故此碑的全称为:“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郑道昭是北魏最著名的书法家,其书写的魏碑体,突出体现了我国书法由隶书到楷书的转变,故此碑受到古今书法家所推重。1984年5月,刘海粟登山为郑碑题词,赞为:“魏碑国宝,绝壁生辉”。天柱山摩崖石刻是我国稀有的书法刻石艺术瑰宝,近几年来,来此观瞻者络绎不绝。

参考资料

周一见|早报记者登山探寻魏碑书法背后的文化 .百家号.2024-02-15

郑道昭与天柱山摩崖石刻.青岛市情网.2024-02-15

文化兴农 人才赋力.中国网.2024-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