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
《文学回忆录》是木心所讲述的内容,由陈丹青整理编撰的书籍。此书最初出版于2013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负责出版。该书属于文学评论与回忆录的体裁,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史著作,它融入了木心个人的文学见解与艺术感悟,是对世界文学的一次个人化回顾。
《文学回忆录》是由陈丹青根据木心1989年至1994年在纽约为中国艺术家讲述的“世界文学史”的讲义整理而成。木心原计划不出版这份讲义,因为它并非他的创作作品。然而,在木心逝世后,由于众多年轻读者的热切请求,最终决定依据陈丹青的听课笔记出版此书。《文学回忆录》分为上下两册,共四十余万字,1000多页。这本书以历史时代为脉络,内容跨越广泛,从古希腊神话、圣经的旧约与新约,到中国古代的《诗经》《楚辞》,再到欧洲中世纪文学及直至20世纪的全球文学景观,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融合知识性与启迪性为一体。木心在讲授中不仅分享了文学知识,还融入了个人见解和生活感悟,展现了他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视角。
在《文学回忆录》的开篇,木心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他的核心观点:“文学史,首先是基于我的视角来构建的。”这句话,几乎可以视作他独特批评风格的宣言,即一种强烈的主观与个性化的解读。他将个人主义的精神实质归纳为“自立、自尊、自信”,坚信这样的个人主义是健康的,是值得倡导的。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展现了他独特的诗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使他能够超越逻辑体系的束缚,直接深入到文学作品的诗性美学层面。他的点评不仅体现了对作品的深刻理解,更展现了他广博的哲学、美学、宗教和艺术背景。
《文学回忆录》的出版引起了广泛关注,被多位学者和作家推荐,被认为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文学的福音书。该书于2014年获得“花地文学榜·年度文学批评”金奖。
出版背景
讲座背景
木心(1927一2011),乌镇镇人。木心早年考入杭州艺专,转学上海艺专,师从林风眠,讲授艺术同时,内心涌动创作欲望。他放弃教职,携带必需之物隐居莫干山,专注于书画。木心坚持“艺术乃自我教育”之道,即便文革期间身陷囹,出狱亦选择远赴美国,延续艺术探索。晚年重返乌镇,终老故土,2011年逝世。乌镇后建木心文学馆与美术馆,成为其精神遗产。
木心自认与孔子行径相异,后者重在阐述而非原创,他自己则偏于创作。然而,《文学回忆录》构成了他的特殊案例,此书源于1989年至1994年间他授课的记录,由学生陈丹青整理速记,2013年面世。陈丹青的笔录保存了这些宝贵讲学内容,每条笔记映射出木心的智慧光辉。 《文学回忆录》开篇,木心明确教学目标:“课程终结,所呈献的文学史核心在于我个人见解。能否兑现开场的豪言壮语。我自有办法。尽管表达或许磕绊,我定能完整传达,确保各位听完系列讲座后,得以迈进世界文学的堂奥,而非徘徊门外。”课程起始于1989年1月15日高小华寓所,至1994年1月9日在陈丹青家中落幕。五年间,木心引领了一场横跨全球文学的深度探索,他对各国文豪及其杰作的剖析有时伴随对听众阅读匮乏的惋惜。这不仅是一场自我表达,更是对文学深沉情感与坚定信念的传递。
米歇尔·德·蒙田曾说:“如果我有信心做我真正想做的事,我就会不顾一切,彻底地自说自话。”木心五年的讲学,正是这样一场自说自话的旅程。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讲学,他郑重其事,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完全呈现于听众面前。对于听众而言,这是一场持续五年的艺术修道;对于木心而言,则是他美学思维的整理、凝练和完善。
陈丹青后来感慨地说:“我可以想象不出国,但不能想象没遇见木心。”确实,在陈丹青的作品中,处处可见木心的影子。木心鼓励创作要勇于受影响,但更要走出自己的路。他的艺术修养和美学目光深深影响着陈丹青的艺术修为。
木心曾说:“一个艺术家,与历史上的艺术家的情谊是单向的,艺术在,人已不在。与同时代的艺术家的情谊可以由单向而转为双方,赏其作品,慕其为人,近之,晤之,受启迪得教会,饮其玄奥,效其风范。”在纽约的街头,公园的长椅上,木心与后生陈丹青在风寒中讨论诗歌与艺术,彼此见证着彼此的成长。这五年的讲学,对于木心而言,仿佛是一颗孕育多年的珍珠,终于有了机缘吐露于世。
编纂背景
1989年元月,陈丹青与一众文友在纽约聚首,共同聆听了木心启幕的世界文学史讲坛。初时,陈丹青还以为这趟文学之旅将在一年之内圆满落幕,没想到竟然贯穿了整整五年的光阴。及至后期某次相聚,木心笑言,这无异于一场“文学的长征”,言语中饱含了对知识探索的执着与浪漫。
1994年1月9日,木心在陈丹青寓所内完成了他的最后一次讲授。课程尾声,他身披黑大衣,头戴黑礼帽,准备离去,陈丹青与一众文友一行人伴他步下楼梯。离别之际,木心目光重回到方才授课的橡木桌,那里仿佛还回响着他智慧的声音,他的眼神深而意味深长。自那日起,直至木心先生离世,他再未踏上公开讲台。陈丹青作为这些珍贵时刻的亲历者,心中满载着对木心的怀念与敬重。
木心授课时,总会在桌上铺开一本硕大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他的备课内容,宛如精心编排的讲义。然而,记忆中,木心鲜少低头参考那些笔记,他总是直视着听众,语速不急不缓,时而微笑,间或妙语连珠。课程初始,木心曾经宣称,无论是讲义还是笔记,终将付梓出版。然而,熟知陈丹青多次恳请他出版这份珍贵资料,却屡遭拒绝,他轻描淡写地表示那些笔记并非他的正式作品,不愿公之于众。即便后来,陈丹青带着出版社的主编前往乌镇,旧事重提,木心依然坚持己见,不改初衷。 对于木心的决定,陈丹青不好强求,但陈丹青内心坚信,这些笔记承载着非凡的价值。它们不仅记录了课堂上的精髓,更有木心那些即兴的睿智言辞和风趣谈吐,陈丹青都一一忠实记载。
在木心逝世后,由于众多年轻读者的热切请求,最终决定依据陈丹青的听课笔记出版此书。《文学回忆录》便是基于陈丹青根据木心1989年至1994年在纽约为中国艺术家讲述的“世界文学史”的讲义整理而成。电子版的转化工作,既精细又浩瀚。由于手写笔迹的随意难以辨认,年轻的编辑们面对这挑战显得无能为力,最终这一重任落到了陈丹青自己的肩上。无论是在纽约寓所温馨的厨房角落,还是北京东城静谧的画室之中,他日夜兼程,耗时超过半年,全情投入到录入的工作里。起初,手写笔记的总量无从预估,直至全部八十五讲内容被逐一敲入键盘,统计之下,竟然超过了四十万字,令人惊叹。
木心的“世界文学史”讲座跨越五年,内容广泛,涵盖了从古希腊神话到二十世纪文学的丰富内容。陈丹青详细记录了木心的讲述,共八十五讲。这份笔记成为编《文学回忆录》的基础。
陈丹青,男,别名张,祖籍广东台山市三合镇良村,1953年出生于上海市,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学者。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内容简介
讲座内容广泛,从古希腊神话至圣经,从中国古典文学的诗经、楚辞,到欧洲中世纪文学及20世纪全球文学均有涉猎,木心以跨文化视角综述。他强调个人见解的重要性,认为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文学与艺术传承。木心授课时年岁已六十二,其一生经历了剧烈的文化变迁,但始终保持对全球文学动态的关注,尽管面对重重隔阂。
陈丹青,作为听众之一,事后整理了五年间共计八十五讲、超四十万字的笔记,集结出版。该书超越了传统文学史讲座的范畴,成为木心个人的文学回望与时代批判的结合体,被视作一部“文学回忆录”及自我与时代抗衡的“荒诞小说”。书中不仅文字内容丰富,还特别加入了由陈丹青和木心外甥王韦提供的木心及其家族罕见照片,以及反映民国时期出版风貌的书籍插图,为了解那一时期的文学环境提供了独特视角。
以下来自来自学者的读书笔记:
人类分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黄铜时代、黑铁时代,与《圣经》,与中原地区,均相似。
弗里德里希·尼采的阿波罗精神与巴克斯精神,前者观照、理性、思索,后者行动、欢乐、直觉、本能。
人类的快乐,不是靠理性、电脑、物质,而来自情感、直觉、本能、快乐行动。
战争是兽性的暴露。
凡永恒伟大的爱,都要绝望一次,消失一次,一度死,才会重获爱,重新知道生命的价值。
整个人类文化就是自恋,自恋文化是人类文化。人类爱自己,想要了解自己。人类爱照镜子,舍不得离开自己。动物对镜子不感兴趣,只有人感兴趣。
《荷马史诗的故事》风格:迅速、直捷、明白、壮丽。
万寿无疆:万,大也;无疆,无穷。
楚辞,起于屈原,绝于屈原。
陆九渊:“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王守仁:“人本与天地一般大,只是自小耳。”
兵家、法家、杂家,都在权术范畴。什么是哲学。是思考宇宙,思考人在宇宙的位置,思考生命的意义,无功利可言。忠、孝、仁、义、信,则规定人际关系。伦理学在中国,就是人际关系学,纯粹着眼功利。
一个哲学家,总得自己定一个点,定一个名。阿图尔·叔本华,自由意志;弗里德里希·尼采,权力意志;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总念(先于宇宙万物的观念而存在的);孔子是仁,孟子是义,韩非子是法,等等。不学哲学的人,一眼望去,蔚为大观,其实很可怜。
每一宗教的创教者,都是坦荡真诚的,所以他们是创造者,有创造性。凡教会就有功利性,然而又不能公开,故向上用经院哲学,向下是标语口号。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先要从语言人手。
中国的伦理观是孔孟的,艺术观是老庄的。
人类只有知与无知的斗争。一切智慧都是从悲从疑而来。
中国人的民族性,很善说故事。
《源氏物语》,是世界上的大小说,皇皇巨著,与《红楼梦》《圣西门回忆录》《往事追忆录》(又译《追忆似水年华》)并称四大小说。
尼可罗·马基亚维利叫人做坏事,自己不做。他就事论事的那一套,与理想主义相反。
马基雅维利的观点和办法,应该看作一种反讽。你和政治恶魔周旋,你要知彼知己。你讲实际,我比你更实际。你同恶人打交道,要恶过他的头。中国古代的所有军师斗法,都是马基雅维利一路。
少年人是脆弱的,因为纯洁。27岁、37岁、57岁,人就复杂了,知道如何对付自尊心。
智者为人,必须三者兼备:头脑、才能、心肠。
乔治·拜伦自称不读书,他死后人们发现其藏书里满是注解,真是天纵英才。
司汤达的墓志铭:“活过,写过,爱过。”
人生多少事,只能“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人的幸福,其实就到心向往之的地步。
刘勰的《文心雕龙》,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文字都美极,美得无懈可击。这本应是文学的菜单,结果菜单比菜好吃。
对年轻人一生的转变有着重要影响的事件:①死亡,最亲爱的人的死亡;②爱情,得到或失去爱;③大病,病到几乎要死了;④旅行,走到室外,有钱的旅行和无钱的流浪。
抱树晃头的动作,是穷凶极恶地怕死。
博学虽然可耻,但使人心宽。心宽而不体胖,希望大家尽量博学吧。
性,是神奇宝贵的生命的唯一可能。
凡伟大者,得到一个奇妙的角度,见人所未见。
性只有在爱情前提下,是高贵的、刻骨铭心的、钻心透骨的。爱情没有性欲,是贫乏的,有了性,才能魂飞魄散、光华灿烂,补足了艺术达不到的极地。一个人如果在一生中经历了艺术的极峰、思想的极峰、爱情的极峰、性欲的极峰,真是不虚此生。
汤显祖信中说:智极成圣,情极成佛。
宇宙观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决定艺术观、政治观、爱情观等,但是政客是从政治观出发决定人生、世界、宇宙观,然后拿来为他们的政治观服务。
有四种处境决定我们心情恶劣:失恋、进监狱、重病、赤贫。
自己耕耘,自己收获,自己培养自己,自己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为人之道,第一念,就是明白人是要死的。
以上参考资料
作品思想
木心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主动接触和阅读了大量的西方文化书籍、经典名著,他的许多文艺观点、艺术理论、评论视角都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下面所呈现的具体的思想,是由这本书所反映出来的木心的文学观。
个人主义的创作立场
在《文学回忆录》的开篇,木心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他的核心观点:“文学史,首先是基于我的视角来构建的。”这句话,几乎可以视作他独特批评风格的宣言,即一种强烈的主观与个性化的解读。他将个人主义的精神实质归纳为“自立、自尊、自信”,坚信这样的个人主义是健康的,是值得倡导的。
木心的文艺观中,“个人主义”的根基源自他对文学史的独到阐述。与过去许多强调“客观评价”、注重历史价值和权威的作者不同,木心更注重个体的情感体验和亲身经历。他的文学史讲述,不会让读者感到疏离和遥远,因为那是他用心体验和感悟的结果。木心认为,文学史对学者而言,旨在解决知识问题;而对非专业读者,则意在提升个人的品性。然而,他并不拘泥于纯粹的知识探讨,而是更倾向于用个人的经历和感受,去深化对文学作品中品性的理解。
在文学家和作品的共同推动下,木心将文学史的研究范围扩展至更为广阔的领域,不仅限于文学的框架之内。他深厚的艺术修养和独特的审美品味,使得他能够用舞蹈来解读文学,用文学来解释音乐,用艺术的通感将各种形式完美融合。这种极具主观色彩的“个人主义”分析,虽然容易触动读者的心弦,但也可能引起学术界的质疑。木心的讲解在知识层面或许存在些许瑕,但这些小错误并不妨碍他对文学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更重要的是,他敢于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坚持自己的文艺观,这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审美样式是文学作品的内核和价值所在
木心对“文学性”的理解主要聚焦于文学技巧的运用上。他坦诚地表达了自己为追求更丰富的知识而广泛涉猎各种技巧性文学知识的决心,甚至深入研究与自己观点大相径庭的书籍。他认为,文学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其主题和内容的深度,更在于其审美内在的文学样式和技巧运用。木心对古典文学的研究尤为专注,他羡慕古人凭直觉就能创造出的艺术之美。然而,他也指出,许多古典文献的文学性和审美特征往往被其理论意义所掩盖,这成为中原地区古典文学鉴赏的一大遗憾。他批评道:“中国文学史编者收孔、孟、老、庄时,往往忽视了他们的文学性。”
在木心看来,老子的文学性体现在其语言的浅白之中,而含蓄的表达则更为困难。浅白的语言有时可能显得粗浅,而含蓄的表达又可能陷入晦涩。但老子能够直接而巧妙地表达思想,让人在深思中品味其中的奥妙。这正是木心所向往的文学境界——在平淡简约中蕴含着精深的思想。尽管木心对孔子的言行持否定态度,但他却高度赞赏孔子的文学修养。他认为,《论语》具有极高的文学性,语言凝练精确,形象生动有趣,事实记录客观全面。在他看来,《论语》的文学性足以媲美一首首精炼的散文诗。
此外,木心对其他古典文学家的评价也颇为独到。他欣赏老子的凝炼奥妙、庄子的磅礴恣意、孔子的圆润周全、孟子的宏伟雄辩、墨子的朴实动人、韩非子的针砭透彻以及荀子的严谨精辟。他认为这些文学家在用字用词造句上达到了无人可模仿的境地。在木心的个人文学史讲述中,他不仅涉及了古今中外的文学家和作品,还广泛回顾了各种文化遗产,如哲学、宗教、艺术、历史、政治等。而“文学性”则是他贯穿始终的焦点。他以审美样式和文学技巧作为评价文学作品价值高低的标准,这一观点对于当今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品鉴赏
简洁与睿智的大手笔
碎片式文体
木心很抗拒"国学大师"的冠冕,更倾向于自视为汉语的革新实践者。他认为,文学若停滞于语言的既有框架,可能会将现实的日常话语误解为天然的表达方式,其后果不仅是文学语言独特魅力的消逝,更是对现实世界感知与理解的僵化。语言既映射思维模式,也框限了思考的边界,因此,挑战常规的思维亟需同样富有弹性和创造力的语言载体,正如古代经典《诗经》《道德经》及《论语》所展现的那样,它们以碎片化的形式,传达了深邃而通透的智慧。
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以《诗经》式的凝练,直接而深刻,用最少的笔墨勾勒最丰富的意象,论述清晰透亮,绝不冗余。他强调,汉语及其文学的现代化之路,在于既吸收全球文化的精髓,又回归汉语的本质特性。虽然木心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中寻得了自己的位置——逃离了看似衰败的东方文化绝境,转而深入西方文化的腹地,发现后者虽亦显衰颓,但却保持着某种程度的尊严与从容。这种跨文化的穿梭,对他而言,不是对根源的抛弃,而是以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为基础,借鉴西方后的一种再创造,正如古人所说“绘事后素”。
在《文学回忆录》中,木心频繁提及西方艺术家,他们持续不断地启迪与丰富他的精神世界。然而,即便远赴美国,中年离乡背井,木心的笔触依旧流淌着汉语的纯正血脉,这“汉语本色”,体现在《诗经》的质朴与陶渊明诗文的淡泊之中。《桃花源记》以其简约生动,营造出一个绚烂而宁静的世界,陶渊明成为了木心精神上的永恒导师,这一过程正是木心所倡导的“艺术的自我教育”。
诗性思维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展现了他独特的诗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使他能够超越逻辑体系的束缚,直接深入到文学作品的诗性美学层面。他的点评不仅体现了对作品的深刻理解,更展现了他广博的哲学、美学、宗教和艺术背景。这种背景使他能够在点评中融入自己的见解,形成独特的“内化的精密、微观的精密”体系。
木心的点评方式也反映了他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尊重。他超然又平等地看待所提及的艺术家和艺术品,通过诗意盎然的语言和深刻的见解,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他的点评不仅是对作家作品的剖析、提炼和总结,更是一种与读者、作家、作品之间的心灵交流。
木心认为大思想家的短句最有意思,因为它们不受体系的限制,更能直接表达思想家的独特见解和感悟。这种见解也体现在他对米歇尔·德·蒙田和弗里德里希·尼采的喜爱上,他们不事体系,却能够用零碎的、断续的、明灭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哲理和诗意。
构筑文学立体脉络
注重文学个体原始性的发掘
相较于传统学术界倾向于将文学发展历程线性排列,以探寻普遍规律的做法,木心在叙述文学史时采取了一种截然不同的路径。他如同一位细心的画师,将文学的历史宽广无垠地铺陈开来,赋予每一段文学同等的视角与尊重。通过这种全局视野,木心提出了他对世界文学演变的独特洞察:“历史的潜流中,希伯来思想与希腊精神的此消彼长,构成了无形的脉络。”他特别指出,“中国则自成一体,不完全遵循这一规律。”然而,木心并不热衷于仅仅构建理论框架来解释文学史的演进,他更关注的是历史洪流中每一个独特的浪花——那些个体作家及其作品。
在木心看来,《唯物史观》可能过分强调历史的规律性,忽略了历史事件与人物的个性与独特性,这是一种根本性的偏颇。他认为,历史的真正魅力在于它的不可预知与个体差异,这些特质只能被静观与感悟,无法简化为冰冷的规律。《文学回忆录》便体现了这一理念,它让过往的文学杰作与大师们重新焕发光彩,如同精心打磨的钻石,在木心的引导下,穿透岁月的尘埃,展现其晶莹剔透的智慧光芒。
在木心的叙述中,时间和空间不再是束缚文学的框架,它们更像是串连珍珠的细线,珍珠本身——文学的个性与精神——才是真正的焦点。他强调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如同生命之树上的花朵与枝干,有时,个人的才华甚至能提前于时代绽放。木心对文学人物的评价独到且深刻,比如他将李商隐视为“穿越唐朝直达现代的灵魂诗人,唯美与神秘的集大成者”,称李煜为“非伟人,乃天赋异禀”。这些评述不仅新颖,而且恰如其分。
对于《全本昆曲《红楼梦》》与曹雪芹,木心提出,尽管它诞生于文学黄金时代的尾声,但曹雪芹凭借超越时代的天才,创造了跨越时空的艺术之作。《红楼梦》的诗篇之所以璀璨如池中莲花,其感染力之所以能够穿透历史的尘埃,正因艺术的永恒超越了时代的局限。
古今中外文学艺术的共通互补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的章节安排确实体现了他对中外文学深刻而独到的见解。他打破了传统文学史讲述的界限,将中外文学交叉错落,融合互补,使得文学史的讲述不再孤立,而是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木心不仅详细讲述了各国各流派的文学作品,更在其中发现了中外文学的内在精神联系,对不少代表性作品做出了具有学术价值的比较性评论。
他善于从荷马史诗、莎士比亚到司马迁的作品中,提炼出写作方法的共通点,这体现了他对文学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感知力。在谈到老子和弗里德里希·尼采、孟德斯鸠和陶渊明时,他更是将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进行了跨时空的对话,展示了他们思想的共通性和互补性。
木心的“互通”观念不仅仅局限于文学作品和文学思潮的内部,他更是将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他认为,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门类本质上是紧密相连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的精神世界。在《文学回忆录》中,他用文学说明绘画的道理,又以文学、绘画来解说文学,使得读者能够在不同艺术形式之间自由穿梭,感受到艺术的无穷魅力。然而,木心也清楚地认识到,文学、音乐与绘画虽然具有相通之处,但它们也各有自己的特点,不能混淆。他强调文字不应去模仿音乐,因为文字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而音乐则有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同样,文学也不应过分强调其绘画性,因为文学更注重的是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传达,而绘画则更注重形式和色彩的运用。
文学艺术与哲学、宗教的交融
在讲述文学史时,木心进一步探讨了文学与哲学、宗教之间的复杂关系,提出了精妙的观点。在希腊罗马神话的讲述中,他运用“距离产生美”的美学理念,表达了重新审视哲学、宗教的新方式。他认为,保持适当距离审视宗教、哲学和艺术,才能看清它们的本质,并体验其中的真、善、美。
在文学与宗教关系上,木心提出将宗教当作文学来研究。他认为耶稣是天才诗人,其布道充满灵感,比喻巧妙,人格力量充沛。木心探索了艺术、哲学与宗教的紧密联系,并指出它们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三大产物。
木心将艺术家比作分散的耶稣,显示出他身上的浪漫主义色彩。他认为艺术是生活的意义,是他行动的支点,这体现了他作为艺术家的自觉。在《文学回忆录》中,木心对历史文本的解析旨在为那些未被阅读惰性同化的人提供灵魂的支援。他强调建立在细读基础上的研究是重要的,但在文学历史上搭建一个文学的脉络更为重要。
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展现了文学史的丰富性,不仅是一个史料的累积,更是人类精神的体现。这本书如同他家乡的剪纸艺术,通过精心裁剪和提炼,呈现出一个立体的文学脉络。
作品评价
“平视世界文学史上的巨擘大师,平视一切现在的与未来的读者”——“木心《文学回忆录》,斩钉截铁,不解释、不道歉、不犹疑。他平视世界文学史上的巨擘大师,平视一切现在的与未来的读者,于是自在自由,娓娓道出他的文学的回忆。”“在我看来,现代中国文学史,木心是一位‘金句’纷披的大家。与《红楼梦》中的诗不同,木心的断语,取出水面,便即‘兀自燃烧’起来。但他的‘火焰’,清凉温润,却又凌厉峻拔,特别值得留意的是,他的一句句识见,有如冰山,阳光下的一角已经闪亮刺眼,未经道出的深意,深不可测。”(中国当代著名公共知识分子梁文道评)
木心先生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阅读《文学回忆录》,竟然如临胜景,作了木心先生的学生,在他博大精深点评引导中遨游世界文学海洋,与大师对话,醍醐灌顶,收获颇丰。(作家于国良评)
一部《文学回忆录》,其实是木心的精神自传,也是他对世界文学史的个人解读和评论,所论及的文学家之多、论点之新鲜特别,往往令人始料未及又兴奋不已。对“五四”以来新文学,特别是鲁迅,亦不例外。(作家子张评)
它不是一部学术著作,而是一部艺术作品。艺术是有所牺牲的,把它当艺术作品来看,那些逻辑太跳跃,考据不严等问题则都不是问题,读起来反而轻松、迷人。(华中农业大学评)
木心作品之所以耐读,是他有一个重要的维度,那就是哲学的维度。他把老子、孔子、耶稣都纳入文学的范畴,与兰波、米歇尔·德·蒙田、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芥川龙之介相互碰撞,他也替路德维希·范·贝多芬、莎士比亚重新活一遍,他还让安德烈·纪德“代自己生活”,他像一个人在进行“文艺复兴”。(湖南日报评)
所获荣誉
该书于2014年获得“花地文学榜·年度文学批评”金奖。
参考资料
文学回忆录.豆瓣读书.2024-05-07
文学回忆录 内容简介.www.ilixiangguo.com.2024-01-31
陈丹青忆木心最后一课:文学会帮助你爱 帮助你恨.人民网.2024-05-07
【好书共评】书评《文学回忆录》.微信公众平台.2024-05-07
“2014花地文学榜”正式揭晓.culture.ifeng.com.2024-01-31
听木心谈文学.光明网.2024-05-24
陈丹青:木心,这个死不悔改的人.凤凰网文化.2024-05-24
第1章 《文学回忆录(上)》:出版说明.QQ阅读.2024-05-07
艺术家陈丹青呼吁“快住手”残害白鱀豚和江豚:当敬畏自然.基督时报.2023-05-04
文学,局外人的回忆(梁文道).中国作家网.2024-05-07
读木心先生《文学回忆录》.中国作家网.2024-05-07
子张:鲁迅之于木心.中国作家网.2024-05-07
木心:一个人的“文艺复兴”.湖南日报.2024-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