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陵湖
鄂陵湖(Ngoring Lake),是高原微咸湖泊,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湖面海拔4269米,南北长34.5千米,东西宽34千米,湖泊面积654.18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7.6米,最大深度30.7米,蓄水量为108亿立方千米。鄂陵湖、扎陵湖是黄河源头最大的高源淡水湖泊,有“黄河源头姊妹湖”之称。
鄂陵湖地处巴颜喀拉山北麓、三江源区腹地,湖区上距黄河源头卡日曲190多千米,下距玛多县县城60多千米;其形如宝葫芦状,黄河从西南流入,东北流出,流经两湖间的巴颜朗玛山形成峡谷;所处地区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高寒山地气候,寒冷季节长,多风雪。湖区周围生物多样性丰富,有金雕、斑头雁、黑颈鹤等80多种鸟类,并于2005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鄂陵湖古称鄂灵海,又名错鄂湖陵。早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人类繁衍生息。从公元前四世纪末叶直到宋代,羌族多次迁徙,与吐谷泽,吐蕃族互相整合。由于海拔较高,鄂陵湖地区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截至2023年8月,湖东北的扎陵湖乡共有857户2410人,以藏族为主。区域内有河源牛头碑景区,是黄河源头的重要标志。
命名
鄂陵湖又称鄂陵海、错鄂陵,“鄂陵”系藏语音译,意为“青而长”,“鄂陵湖”意即“青蓝色的青菱湖”。“鄂陵”始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前后《河源记》一书中。1761年清代历史地理学家齐召南所编撰的《水道提纲》里称“鄂陵湖”为“鄂灵海”。
位置境域
鄂陵湖位于青藏高源东北,巴颜喀拉山脉北麓,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县境内,经纬度范围东经97°32~97°54′,北纬34°46′~35°05′,南北长34.5千米,东西宽34千米,整个湖区的高程在4200~4500米之间。扎陵湖在鄂陵湖西边,两湖有“黄河源头姊妹湖”之称,是黄河源头两个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鄂陵湖湖区周围有湖泊和河流百余条,上距黄河源头卡日曲190多千米,下距玛多县城60多千米。湖周为丘陵地带,相对高差多在100~200米左右,地形变化平缓。
水文
水量和补给
鄂陵湖区降水源于流域上空的西南季风,为印度洋带来的水汽,又因地势高峻,重山阻挡,水汽已减少,降水量仅在200-400毫米之间,平均为304.5毫米,降水量集中于夏季6-9月份。湖区内日夜温差大,夜间少云,地表反向辐射强烈,每年的7-8月份,凌晨气温降到0℃以下,形成霜冻,静水处可结薄冰,无固定无霜期,冰期长达8个月,一般是“立冬结冰,端午开湖”,最大冰厚达1.43米。气温越高,湖泊蒸发量越大,水量会减小,湖泊周边冰川冻土解冻,形成细小的河流对鄂陵湖进行一定的补给,鄂陵湖面积在短期内出现增长。2001-2018年鄂陵湖地区平均蒸发量为366.31毫米,2016年最大值为431.92毫米,2009年最小值为297.05毫米。
鄂陵湖径流的年内分配比较平稳,年内最大月径流量出现在9/10月份。经采用适线法进行频率分析,多年平均实测年径流量为6.02亿立方米。鄂陵湖水面约为4269米,时蓄水量为108亿立方米,湖区降水量少,暴雨强度不大,鄂陵湖口以下洪水过程平缓,最大洪峰出现在汛期尾部。鄂陵湖地区干旱少雨,水面蒸发损耗大,年蒸发损耗约10亿立方米,为年径流量7亿立方米的1.43倍。径流模数较小,水质均为低矿化度淡水,适于人畜钦用和牧草灌溉。2001—2019年区域内年际降水量变化幅度较大,整体以8.78毫米的速率增加。2009年降水量最大(474.91毫米),2001年降水量最小(267.42毫米),鄂陵湖面积在这两个阶段也有所减小。
黄河源卡日曲向东北流入星宿海,和约古宗列曲汇合后流入扎陵湖,经扎陵湖再流入鄂陵湖,自鄂陵湖流出后就是黄河。每年从鄂陵湖流入黄河的水量约为6.39亿立方米,黄河之水由西注入,向东流去。
面积变化
降水量对鄂陵湖的面积产生直接影响,2001-2020年鄂陵源的湖泊面积经历稳定—扩张—收缩—扩张4个阶段,稳定期内鄂陵湖面积由595.92平方千米增长到601.13平方千米。扩张期内鄂陵湖面积达到676.28平方千米。2012年至2017年,鄂陵湖进入收缩期,湖泊面积从676.28平方千米降至623.91平方千米。随后至2020年,湖泊面积达到654.18平方千米。2001-2020年鄂陵湖湖泊面积随黄河源园区降水增多,使得区内生态环境转好,湖泊面积扩张达到654.18平方千米。
水质
鄂陵湖湖水呈青兰色,透明度在3米左右,天晴无风时可达5米以上,有风或天气不好时透明度在1.5米左右。湖水不同深度的平均水温变化不大,湖底水温高于湖面水温。湖区无工农业废污水排入,有机化合物分解作用不充分,湖水无臭无味,湖底沉积有硫化氢气味。
鄂陵湖区的地面水体为碳酸根类钠组Ⅰ型水,总硬度处于80~160mg/L之间,属于微硬水,符合生活饮用水要求。矿化度处于200~500mg/L之间,属于中等矿化度水。pH值在8.2~8.7之间,水体呈弱碱性,鄂陵湖离子含量变幅小。由于鄂陵湖水源的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故含盐量较低。鄂陵湖含盐量为368毫克每升,总碱度为3.32毫克每升,总硬度为9.7摄氏度,PH值为8.51。鄂陵湖水体溶解氧含量偏低,氨盐、硝酸盐、亚硝酸盐、硅酸盐、总铁、总磷等营养盐类含量也较低。
鄂陵湖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在5.8~6.6mg/L之间,大气压为58.9kPa,鄂陵湖水的溶解氧含量相当于同等条件下饱和溶解氧的80%左右,溶解氧含量相对偏低。鄂陵湖湖底底泥中有硫化氢的气味,水体溶解氧含量偏低导致湖水和底泥中的有机化合物、硫化物、硫酸盐以厌氧发酵和分解为主,产生了大量硫化氢气体。鄂陵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比例为1∶0.02∶1.1,表明三氮转化中,氮以氧化数形式稍占优势,水体的自净能力较强。鄂陵湖水体为贫营养型—贫中营养型。
其它地理特征
气候
鄂陵湖地区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高寒山地气候,寒冷季节长,温差大,气候变化激烈,多风雪,在最热的7-8月份,凌晨气温也会降到0℃以下,形成霜冻,静水处可结薄冰,全年冰期长达八个月。根据黄河沿站多年观测,多年平均封冻天数为157天,最大冰厚达1.43米。
该区多年平均气温约-4℃,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低于-26.6℃,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为9.7℃,极端低温创-48℃的纪录。该区无绝对无霜期,年均降水量280~400毫米,其中固体降水约点2/3,降水集中于7、8、9月。太阳年总辐射量为5962~3474百万焦耳/平方米,月总辐射量为570~670百万焦耳/平方米,12月和1月最少。鄂陵湖地区风大,且多为西北风,最大风力9级,风速在3米每秒,最大风速为30米每秒。该区空气稀薄,风压较小,大风发生在12-3月之间,8-9月风力最小。
地质
鄂陵湖地质构造位置是位于晚新生代燕山运动时期巴颜喀拉-阿尼玛卿山南缘与东昆仑南缘-阿尼玛卿左行走滑断裂交汇部位形成的断陷构造盆地上,基岩为侏罗纪泥灰岩、砂岩、浅变质岩,覆盖有第四纪早更新世全新世湖相沉积。鄂陵湖的湖岸阶地、古湖岸线、第四纪环境与第四纪湖相沉积地层,以粉砂、亚砂土、亚粘土夹砂砾石层河湖相沉积为主;中更新统其堆积物主要为冰碛的泥砾和冰水沉积的泥质砂砾卵石;上更新统其堆积物为冰泥砾、冰水相泥质砂砾卵石湖相粉细砂夹砂砾石、冲洪积砂砾卵石;全新统主要堆积物为冰碛泥砾、冲积砂砾卵石、湖积粉细砂及风积砂。
鄂陵湖相地层出露零星,主要发生在早更新世,其他时间湖相沉积均不发育,且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上更新世湖相地层只分布在鄂陵湖的北岸,只有全新世的湖积物才分布于湖滨地带;还根据鄂陵湖滨200米钻孔资料推测,该湖盆属构造湖,湖盆是由断陷形成,其形成时代属中更新世—晚更新世。
地形地貌
鄂陵湖形如宝葫芦状,南北长34.5千米,东西宽34千米,面积为654.18平方千米,平均深度为17.6米,最大深度位于湖心偏北处,达30.7米,蓄水量为108亿立方米。鄂陵湖的湖盆形态较为接近抛物线体,湖泊最深处为33.2米,湖泊平均深度为15.55米,不足整个湖泊深度的1/2,表明湖泊浅水区占有一定的面积(相对于鄂陵湖33.2米深度),鄂陵湖水深在4米以上的面积为123.7平方千米,水深8米以上增加的湖泊面积为207平方千米。水深8米以上的湖泊容积约占湖泊容积的42%。
湖滨带在东部和北部面积较小,在西南部的河流入湖三角洲有一定的分布,并缓慢过渡到浅水带,而大部分的湖盆直接向深水带过渡。从其湖底形态可以看出,鄂陵湖底平坦,为长时间湖泊沉积所充填的结果,不具备有第四纪冰川侵蚀谷底的地貌形态,其湖盆没有经过第四纪冰川作用的痕迹。
岛屿
鄂陵湖内有231个大小不等的岛屿,它们主要分布在湖泊的西南部;多数岛屿面积比较小,面积在0.1平方千米以上的岛屿有7个;最小岛屿的面积为32平方米。鄂陵湖中面积最大的岛屿位于湖泊的西北部,面积为0.62平方千米,岸线长12.04平方千米。
生物多样性
动物
鄂陵湖周围野生物种丰富,主要有蒙原羚、西藏羚羊、藏原羚、西藏野驴、藏牦牛、沙狐、高原兔、旱獭属、西藏棕熊等哺乳动物,以及金雕、斑头雁、黑颈鹤等80多种鸟类。褐背地鸭在鄂陵湖地区常见,它经常出没于旱和鼠兔等的弃洞中。湖水中有8种鱼类,主要有花斑裸鲤(俗称大嘴鱼)、小嘴鳇鱼(俗称嘴鱼)骨唇黄沙鱼、黄河裂尻鱼(俗称青海湖裸鲤)厚唇裸重唇鱼(俗称花麻鱼)等。水中有浮游动物,共有23个属种,其在原生动物4个属种,轮虫类8个属种,枝角目6个种,桡脚类5个种。底栖动物有13种,其中摇蚊幼虫7种、寡毛类3种、甲壳亚门2种,其他水生昆虫1个种。
植物
鄂陵湖周围植被类型以干旱草甸化草原为主,植物种类以高寒旱生的多年生丛生禾草为主,主要优势种为紫花针茅,次优势种为早生早熟禾、紫羊茅(原亚种)、禾叶风毛菊、针叶风毛菊、多支黄芪等。伴生异针茅、克氏针茅、粗毛鹅观草、披碱草、赖草、粗壮嵩草等牧草。不可食禾本科杂草和毒草主要有露布筋骨草、阿拉善马先蒿、垫状点地梅、镰形棘豆、黄花棘豆、铁棒锤、披针叶野决明、狼毒等。水中浮游植物共有63个属种,其中硅藻种类数最多,共22个属种,绿藻20个属种,隐藻和金藻各3个属种,黄灌1个属种。浮游植物的平均生物量为0.527~0.915毫克每升。
自然保护区
黄河源园区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境内,包括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鄂陵湖和星星海2个保护分区,面积1.91万平方分里。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黄河上游最大的两个天然湖泊,与星星海等湖泊群构成黄河源“千湖”景观。黄河源园区包括了黄河乡、扎陵湖乡和玛查里镇19个行政村以及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麻多乡扎陵湖湖泊水体和湖滨带(含扎陵湖鸟岛)的248.55平方千米。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4000多米,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美誉,长江总水量的2%、黄河总水量的33.1%、澜沧江总水量的14.7%都来自这一地区,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黄河的发源地。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索加-楚玛尔河、果宗木查和昂赛5个保护分区,构成了一园三区的格局。保护区总面积为12.3万平方千米,占三江源区域面积的31.2%,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鄂陵湖位于玛多县西南部扎陵湖乡,黄河源头,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已经有人类繁衍生息。从公元前四世纪末叶直到宋代,羌族多次迁徙,与吐谷泽,吐蕃族互相整合。元朝时,大臣都实以招讨使的身份到鄂陵湖地区进行考察,并用蒙古语对湖进行命名。清代康熙时期,年羮尧派四川省提都岳钟琪率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一带土司及松潘县驻军进袭郭罗克,擒获乱首酸他尔、索布六戈等。上中下郭罗克归附,鄂陵湖所属地区属上果洛。
1952年果洛藏族自治州建立,辖达日县、甘德县、班玛县和久治县4县,鄂陵湖地区由达日和甘德2县管辖。1956年,达日县成立和科区,鄂陵湖地区由和科区管辖。1957年玛多县设治,鄂陵湖地区由玛多县管辖。1959年鄂陵湖地区所在的玛多县划归海南藏族自治州管辖,1962年以后,鄂陵湖地区所在的玛多县由海南藏族自治州划归果洛藏族自治州管辖。
人口和民族
扎陵湖乡地处玛多县西南部,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也是黄河的发源地,辖区内有扎陵湖。扎陵湖乡全乡下辖6个村(泽村、多涌村、擦泽村、卓让村、勒那村和阿涌村),共有857户2410人,生态管护员749名(其中党员123名)。全乡共有干部职工49名,其中公务员17名(科级干部11名),事业编8名,公益性岗位见习生10名,三支一扶志愿者2名,社会第三方聘请人员3名,临时司助2名,临时工6名,委培生1名(编外)。乡境内居民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7%以上,有少量汉、回、撒拉族、蒙古等民族居民,设有全日制藏文寄宿制小学。
环境问题和保护
环境问题
鄂陵湖区草原正在沙化,水土流失面积正在扩大,长期滥垦乱伐使草地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加上无序的黄金开采与冬虫夏草图的采挖屡禁不止,众多地方的农牧民难以生存,被迫搬迁他乡。因连年旱灾,牧草长势不好,牲畜无草可吃,湖区牧民以“乞牧”为生,成为生态难民。除以上自然环境演变外,人为干预是主要原因,如两湖流域人口剧增,草原超载,森林锐减,植被稀疏,水源减少,湿地萎缩,荒漠化严重。由此导致两湖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恶化。
环境保护
2019年起黄河源头“千湖之县”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布并实施“禁塑令”,让鄂陵湖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环境越来越好,湿地越来越多,西藏野驴到处能看见,棕熊也经常出没。
2022年黄河源园区管委会组织开展黄河流域非法捕捞专项打击行动,并进行了禁渔禁捕宣传。行动中,联合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森林公安局,到黄河源头重要水域扎陵湖、鄂陵湖、星星海、冬格措纳湖等区域开展综合巡护执法,坚持“零容忍”态度,对渔业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2022年青海省副省长刘涛到果洛州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扎陵湖鄂陵湖核心区、共玉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环保问题整改点位,实地查看中央审计发现问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2024年黄科院水生态环境所组织开展对黄河源区科学考察及扎陵湖、鄂陵湖健康评价工作,此次科考工作主要是对扎陵湖、鄂陵湖以及湖泊出入口处水生态环境状况及河湖水域岸线保护与开发利用情况等进行全面调查评价。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工作组将扎陵湖、鄂陵湖划分为若干评价湖区并布设监测点,分别对两个湖泊冰封期水体、底泥和水生生物等进行了现场抽样和监测,通过系统研究评价扎陵湖、鄂陵湖的健康状况,进一步掌握黄河流域高寒区河湖健康状况,提升高原河湖监管水平。
风景名胜
河源牛头碑
牛头纪念碑位于扎陵湖之间,纪念碑于1988年9月修建完成。是黄河源头的一个重要地标。纪念碑碑体总重5.1吨,碑身高3米,碑座高2米,用铜版铸模镶嵌。纪念碑的牛头是原始图腾和神圣崇拜物,被称为中原地区之魂河源牛头碑。
鄂陵湖湿地
鄂陵湖是位于黄河上游,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个保护分区中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湿地面积为47.57万公顷,它与扎陵湖对黄河中下游各大河流的径流量有着天然的调节作用,同时还发挥着防洪蓄水、维持水量平衡和生态安全等重要功能。同时湿地属于湖泊湿地,湖边栖息着许多鸟类,周围常有藏原羚、西藏野驴等国家级保护动物在此活动,动植物资源丰富,是重要的生物资源库。2005年2月,扎陵湖和鄂陵湖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相关文化
诗歌《扎陵湖和鄂陵湖》
作者是河南省的马新朝,诗歌中“那个坐在湖中心的老人”,用拟人的手法,描述了鄂陵湖,将湖中的场景比喻老人。诗歌中“三百公里之外,废墟东边,一尾牧草用细茎举着绿,那是湖的话,说给远处的藏包听”,描写的场景能让人感受到鄂陵湖的美丽风景,感受那份亲切和宁静。
散文《扎陵湖鄂陵湖勘察记》
作者萨德本和葛腾,散文中讲述了他们进入两湖地区勘察,记录了他们一路上的见闻,巧妙的把鄂陵湖的地理位置及周围的特色描写出来,同时介绍了鄂陵湖的地质,水文等。散文中写道:“鄂陵湖和扎陵湖的鱼很多,深水层为花鳅科鱼,中上水层为鲤科鱼。”记录了鄂陵湖和扎陵湖中鱼的种类。此外,书中还记录了他们勘察过程中的见闻和体验,体现了扎陵湖和鄂陵湖的生物多样性及气候等。
参考资料
公园基本概况及核心价值.三江源国家公园.2024-04-21
扎陵湖乡.玛多县人民政府.2024-04-21
黄河源园区.三江源国家公园.2024-05-17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简介.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2024-05-17
黄河源头发布“禁塑令”向“白色污染”宣战.玛多县人民政府.2024-06-03
保护黄河流域 禁止非法捕捞.玛多县人民政府.2024-06-03
省政府2022年5月份大事记.青海省人民政府.2024-06-03
黄科院开展扎陵湖、鄂陵湖健康评价工作.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2024-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