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指战国时期形成的七个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分别是:秦、楚、齐、燕、赵、魏、韩。此七国争雄称霸,后世称为“战国七雄”。战国七雄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史记·匈奴列传》载:“冠带战国七,而三国边于匈奴。”西汉末年,刘向编定《战国策》一书,后人将这段七雄兼并的历史称为“战国”。
战国时期,一般认为以公元前475年田氏代齐,三家分晋为开端,以公元前221年秦秦灭六国之战作为结束。在此期间,各国都进行了变法改革,不同程度上进行了政治、农业、刑法等方面改革、巩固了中央集权。在持续两百五十多年的战乱纷争中,七国并肩称雄,时而“合纵”“连横”,时而冲突对峙。战国后期,秦国占据了主导地位。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
《史记·匈奴列传》中,司马迁最早用“冠带战国”四字来描述战国七雄的,其中“冠带”指文明同源于周代。而刘向也在《战国策》中指出战国列强“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
名称由来
“战国”之名,来源于书名《战国策》:“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争权,尽为战国。”战国七雄的概念,最早出现于《史记·匈奴列传》载:“冠带战国七。”公元前453年的“三家分晋”,代表着“礼乐征伐自大夫”的战国时代开始,也标志着战国七雄的出现。自此晋国消失,韩、赵、魏三国出现,加上宋国衰落、远离中原战乱的燕国日渐强大。称雄称霸的诸侯国,从春秋五霸:齐、宋、晋、秦、楚,变成了战国七雄:齐、燕、韩、赵、魏、秦、楚。
历史沿革
七雄并立
兼并小国
战国初期,大国有楚、越、齐、秦、燕、晋(即赵、魏、韩),此外有小国有宋、鲁、郑、卫、莒、邹、杞、蔡、郯等小国,及伊洛阴戎、代戎、河宗氏、蜀、巴、中山等部落小国。各大国不断攻灭、兼并小诸侯国,以及戎狄部落小国。公元前476年,赵国与代戎因有姻亲而交好,后借机发兵攻灭代戎;公元前461年,秦国攻打西戎的大荔;公元前458年,晋国以送礼为由,攻灭白狄人建立的小国仇由,在这段时期,本属于晋的九州之戎也被韩魏收为编户之民。公元前447年~前445年间,楚国灭亡了蔡国、杞国,并向东到泗上与越国争夺土地;公元前414年~前405年间,越国灭亡滕国、郯国、缯国;齐国不断地侵略鲁、卫两国地,公元前412年,齐国攻取鲁国的莒和安阳(今山东阳谷东北);公元前408年,韩国攻取郑国;公元前409年,魏国攻下了秦国的河西地区,并大举攻下中山。
三家分晋
晋国由六卿(韩、赵、魏、知、范、中行氏)轮流执政,直到公元前497年,晋国赵氏的领袖赵鞅向赵午索取“卫贡五百家”,未果后杀了赵午,此举引起中行氏和范氏的联合进攻,赵简子从(今翼城县东南)退守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赵简子返绛。而知氏和韩桓惠王、魏氏又讨伐范氏、中行氏,迫使二卿出奔朝歌(今河南淇县)。公元前496年,赵简子带领晋绥军下将范氏、中行氏围困于朝歌。公元前493年,齐国运粟支援范氏,由郑国派兵护送,在铁(今濮阳市西北)和赵姓决战。结果赵简子大获全胜,得到“齐粟千车”。次年,范氏、中行氏被迫逃奔邯郸县,接着又逃到鲜虞(即中山),最后逃到了齐国。于是范氏、中行氏灭亡。公元前476年赵鞅卒,赵毋恤继承父业。至此,晋国六卿只剩四卿。
公元前458年,知氏、赵氏、韩氏、魏氏尽分范氏、中行氏的土地。公元前455年,智罃又向赵襄子索取土地,未果后率同韩、魏举兵攻赵,围困赵氏于晋阳。韩、魏怕赵亡后“唇亡齿寒”祸及自身,反过来和赵氏联合,一举灭掉知氏,并瓜分土地。分晋后,此三国各自对外扩张,很快成为了当时的强国。
厉行变法
春秋末年晋国六卿就分别进行了田亩制度的改革,其中“三家分晋”的赵、魏、韩三家取得成效较大,到战国初期三晋进一步谋求改革。公元前445年,三晋中的魏国已建成中央集权的国家,又在相国李悝的变法下,先后进行了农政、刑法等改革,编成了我国第一部比较有系统的法典:《法经》以维护统治秩序,后来秦国的《秦律》和汉朝的《汉律》都是在此基础上扩充而成。此外,李悝主张“取有余以补不足”的平籴法,制止粮价的暴涨暴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农民破产和贫民流亡,巩固小农经济,从而富国强兵,确定了强国地位。
公元前403年,赵国相国公仲连也进行了政治改革。在具体的政治工作和财政工作中采用法家的政策:按照当前的政治标准来选拔人才、处理财政和考核臣下成绩;在教导方面采用儒家的政策:以仁义,约以王道。
公元前390年左右,楚国楚悼王起用吴起实行变法,吴起变法剥夺了一些旧贵族的“有余”,来补充军政开支的“不足”,精简了国家机构,增强了军事力量。同时迫使旧贵族前往广大的荒凉地区进行开发。楚国经过了吴起变法,渐渐强盛起来。但楚悼王去世后,吴起被车裂而死,变法时间较短,而成效不大。
公元前356年,秦国国君秦孝公任用商鞅,推行变法,编户齐民,重农抑商,耕战立国,初步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秦国渐渐强盛。
公元前355年,韩国韩昭侯起用申不害为相,实行深度改革。他的改革加强对农民的统治,剥夺一些旧贵族的世袭特权,把权柄集中于国君一人,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但此则为了防止臣下夺权,亦使不能越职办事,统治者“独视”“独听”和“独断”,成效终是比较差的。
齐国也在公元前356年任用邹忌进行改革,进行了政治改革,重视推荐人才,主张修订法律而监督、清除奸吏。在巩固统治秩序的同时,国家富强、社会生产发展迅速。
一时间,魏、赵、秦、韩、齐等国先后都经过变革,成为了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同时,楚国国力日益强大,燕国也在战争中崭露锋芒。于是,战国七雄鼎立的局面形成。这七国中,产生了五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它们有了夺取更多土地、人口等资源的急切需求,力求扩张、互相吞并的趋势变得更加如火如荼。
合纵连横
公元前353年魏国与赵齐两国的桂陵之战中,孙膑“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魏因主将被擒而失败;公元前342年马陵之战中,魏国向韩进攻,遭到齐国伏兵的进攻,主力被全歼,太子申被俘,庞涓自杀,此后秦国多次击败魏军,基本消灭河西地区的主力,魏国自此一蹶不振。公元前328年,魏国不得不开始“事秦”。
秦、齐逐渐成为西方与东方两大强国。公元前329年,张仪入秦,推行连横策略,即“事一强以攻众弱”,游说秦惠文王出兵帮助魏国,在魏楚大战中获得胜利,秦因而得以接收河西地区,公元前325年,秦称王后,进一步巩固与魏、韩与戎狄之君的连横。秦在这一期间基本上居上风,成为东方各国的公敌。
前323年,公孙衍发起魏、韩、赵、燕、中山的“五国相王”来对抗秦国,称为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没有取得什么成果。公元前319年,公孙衍又发起魏、赵、韩、燕、楚合纵,次年“五国伐秦”,真正出兵的只有赵魏韩三国,结果惨败。公元前312年,楚怀王听信张仪连横之计而违背纵约,与秦结盟,发现被骗后数次发兵进攻秦国,但均失败。魏国乘侵占楚国领土,楚国自此逐渐衰微。越国曾支援魏国,并计划伐齐,又在齐王游说下攻楚,后被楚打败,公元前306年,楚国乘越内乱,灭越国。
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大大增强了赵军战斗力,消灭中山国,占领了河套平原地区。公元前304年秦楚结盟,田文的合纵下,齐、韩、魏三国联合出兵伐楚,秦率兵来救,三国因而退兵。公元前302年秦楚关系生变,魏韩二国又投靠秦国。公元前301年孟尝君再度发动三国合纵攻楚,同时联合楚王合共攻秦。三国攻楚,秦不敢出兵,三国大败楚军,同年秦伐楚、攻韩,次年又伐楚,楚受到齐、秦两面进攻,再加上庄骄率众起事,出现四分五裂的局面。
公元前298年,齐、韩、魏三国大规模地进攻秦国。东方诸国合纵攻秦第一次攻入函谷关迫使秦归还重要侵地。得胜后,齐又与燕大战,取得大胜,覆灭了燕的三军十万之众,擒获了燕的二将。
公元前公元前294年,秦分别攻取韩国武始(今河北武安市南)、新城(今河南伊川西南),次年秦进攻伊阙,魏派大将公孙喜统率大军并会合东周军一起帮助韩防守伊阙。秦白起击败魏师、韩师,斩首二十四万级,拔五城,韩、魏二国因此大为削弱。公元前292~290年间,在秦国的乘胜追击下, 韩、魏国土不断遭受蚕食,严重萎缩。
秦、齐、赵三强鼎立之时,公元前288年秦、齐并称西帝、东帝,连横结盟,并五国结盟而共同伐灭赵国,三分赵地。为了促使秦、赵两强合纵攻齐,而保护燕国,苏秦联合齐、赵二强发动五国合纵攻秦,随后齐宣布废除帝号,次年五国军队就开始会合而前进攻秦,在此形势下秦也宣布废除帝号,归还之前取得的魏国、赵国的部分国土。
前284年秦、魏、韩、燕、楚五国合纵攻齐,燕将乐毅攻入齐都辛店,从此乐毅留在齐地五年,先后攻下齐七十多城,齐从此国力大损。
公元前262年,赵国与秦国长平之战爆发,诸侯不敢合纵救赵,赵军被秦军包围,自此一蹶不振。
公元前227年,燕国燕太子丹送荆轲刺杀秦王赵政未遂,却给了秦国一个进攻燕国的借口。公元前226年,大将王翦率秦军占领了燕国的大半。
秦灭六国
战国后期,东方六国衰落,秦国的势力愈发强大,秦王统一天下的野心也越来越明显。秦国不断向东蚕食六国国土,后来至秦始皇在位时,一举灭六国,一统中原地区。
秦王政十五年(公元前233年),秦兴兵伐赵,但由于赵国将领李牧在番吾的阻击,秦军战败。秦王政十六年(公元前232年)兼并韩、魏国土,特别是夺取韩国南阳一带领土,在这个基础上,次年灭韩国,正式拉开秦灭六国的序幕。
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将秦王大破赵军,俘虏了赵王迁,秦军攻破赵都邯郸县,赵公子嘉逃亡代郡,赵国灭亡。
同年,秦兵临易水,将要向燕进攻,燕国危急,荆轲刺秦王。公元前227年,秦国派王翦、辛胜攻燕。燕发兵击秦军,秦军破燕易水之西。秦始皇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秦军攻下燕城,灭燕国。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军向南攻楚,李信和蒙恬二将领攻下楚国平与、寝、、郢等,后又被楚被反扑而大败。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再次伐楚,王翦、蒙武攻荆,秦军最后获得胜利,灭楚国。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包围了魏都大梁,引黄河、大沟的水灌大梁,三个月后大梁城坏,魏国灭亡。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军从燕南发兵,自北向南攻入齐国,结束了灭六国的最后一场战役。
相关诸侯国
齐(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386年)
齐国是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姜姓。在今山东省北部,开国君主姜子牙,建都营丘(后称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旧临淄北)。春秋初期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内政,推行“均田分力”“藏富于民”,同时注重调节贫富差距。此后的齐国农业生产、工商业繁荣发达、国力强盛,渐渐成为霸主。
燕(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
燕国是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在今北京及河北省中、北部,开国君主为姬奭,首都“蓟”(今北京房山区大石河)。燕国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险些亡国,凭借齐国“尊王攘夷”的军事帮助才得以保全,并进而在日后有了发展。燕国实行“郡都制”和官分文武,进一步将权力集中于国君,此外,燕国地处西北,为抵抗游民而武力强盛,有居庸塞等重要的军事据点。
韩(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30年)
韩国开国君主为韩景侯虔,系春秋晋国大夫韩武子之后,封于韩原(在今山西河津市东北地区,一说在今陕西韩城市南)。世为晋国大夫,和赵、魏瓜分晋国,建立韩国。公元前403年被姬午承认为诸侯,建都阳翟(今河南禹州市)。韩国公元前375年灭郑,迁都郑(今新郑市)。最盛时疆域有今河南省中部及山西省东南部。韩国以其著名的兵器——弩和利剑,为各国所畏惧。申不害变法后,内政修明,韩国成小康之治。
赵(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2年)
赵国自公元前453年赵襄子与韩、魏灭知氏后,三家分晋之势已成。晋幽公时,晋君反朝于三家。襄子以后的桓子、献侯二代,实际上已为国家。公元前403年被姬午承认为诸侯。赵初都太原市(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桓子继位之年(公元前425年)迁中牟县(今河南鹤壁西),公元前386年迁邯郸市(今河北邯郸市)。疆域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河北省西南部。赵武灵王进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
魏(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年)
魏国是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姬姓。在今芮城县西北。春秋时为晋所灭。晋以其地封予大夫毕万为食邑。毕万后人以魏为氏,为晋六卿之一。公元前453年,与赵、韩灭知氏,形成三家分晋。国都原在安邑县(今山西夏县西北),公元前361年迁至大梁(今开封市),故魏亦称梁。其疆土极盛时据有今山西南部、河南省北部,西至今陕西省东部,东北有今大名县、广平县和山东冠县等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确认魏文侯为诸侯。文侯时魏在战国七雄首推变法,任用李悝改革内政,废除世袭。此外还教授法经,依法治国,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成为当时的强国。
秦(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
秦国,是西周公元前十世纪时分封的诸侯国,嬴姓。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商朝时期就是镇守西戎的得力助手,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周姬宜臼东迁,秦襄公以兵护送,平王封之为诸侯,赐以岐以西之地。春秋时国力日强,疆土有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并得晋河西之地。战国初,国势稍衰,秦孝公时,任用商鞅变法,富国强兵,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楚(公元前1042年-公元前223年)
楚国,周朝诸侯国,芈姓。始祖为季连。季连的后世子孙鬻熊为周文王师,成王封其曾孙熊绎于楚蛮,居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南,一说湖北枝江西,一说河南淅川)。春秋前期,熊通始称王,鬬㝅於菟王迁于郢(今湖北荆州)。此后兼并许多小国,势力逐渐向中原发展。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后,与晋长期对峙,成为两大霸国。疆域北起今陕西省东南部、河南省南部、安徽西部、湖北大部,南到洞庭湖、鄱阳县一带。楚国实行世族执政,以昭、屈、景三大族为主干,地方上实行郡县制。楚国的兵器,是当时最庞大且先进的,还在军事行动中总结出了《楚兵法》。
影响
政治
各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别是前后经历一百多年的变法运动,剥夺了贵族的特权,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建立了一整套的官僚制度,发展了军队的编制,从而形成一套强大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经济
春秋战国之交,由于铸铁(即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和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使得铁农具很快很广泛使用于农业生产。农本理论、政治和农业科学的兴起,也同步推进力当时的生产技术突飞猛进,生产量大大提高。同时,主要手工业如冶金、木工、漆工、陶工、皮革工、煮盐、纺织等,都有长足的进步。
思想
七国争雄之际,产生了大量不同的思想与主张的碰撞,这是中国思想、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史称“百家争鸣”。司马迁曾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到:“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
列国在兼并形势下,招贤纳士,对各种不同思想学说采取宽松政策,统一的意识形态尚未形成;而各国的才学之士,为获得统治者赏识,频繁出入各国。战国学术思想早期以儒、墨竞争为主;中期则以诸家分化及百家争鸣为特色;到战国中晚期,随着政治统一趋势的日渐明朗,则出现了各派思想融合的基本趋势。
相关作品
史书典籍
《战国策》为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原作者不明,一般认为非一人之作。资料年代大部分出于战国时代,内容战国七雄争霸期间,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传统上把《战国策》归为历史著作,但书中不少篇章内容荒诞,缺乏历史依据,反而语言以及逻辑相当精彩,有较强的文学性。而另一部分则文采稍逊,却依托历史事实,对研究战国历史有着较大的史料价值。
《战国纵横家书》 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一批帛书整理后定名而成,其中内容类似于今本《战国策》,1976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其中内容包括苏秦自赵献书于齐王、触龙见赵太后等战国时期七雄争霸的名篇故事,其中更有十六章,是久已失传的佚书,为《战国策》所无,也不见于《史记》。
小说故事
《秦时明月》是2005年出版的中国台湾作家温世仁先生的小说作品,取用战国七雄争霸时期至秦朝灭亡时期的时代背景、历史人物改编, 书中原型取材于荆轲外传、诸子百家等真实事件。
游戏作品
小说改编的同名动漫作品《秦时明月》于2007年春节期间播出,是一部以武侠为主题的全民型动画。仗剑游走江湖的名士侠隐和对现代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诸子百家,在这个合纵连横的大时代中悉数登场。
《战国志》是一款以春秋战国末期为历史背景的开放式3D战争游戏,讲述了七国国主遇刺之谜的故事,于2018年正式公测。玩家可以扮演破军、墨弓、鬼谷、素心、兵谋、逍遥等职业,联合诸子百家一起对抗敌人,揭露反派蓄谋已久的旷世阴谋。
参考资料
秦时明月: 诸子百家, 第 4 卷.豆瓣读书.2023-12-05
中国首部3D武侠动画剧《秦时明月》发布.网易.2023-11-12
清逸出尘飘渺如仙 《战国志》“秦王”“逍遥”真人大片曝光!.游民星空手游频道.2023-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