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奈半岛
西奈半岛(阿拉伯语:شبه جزيرة سيناء;英语:Sinai Peninsula)是一块亚洲西端的三角形半岛,北接地中海,南邻红海,西南和东南海岸位于红海的苏伊士湾和亚喀巴湾。主要山脉有西奈山和圣凯瑟琳山。总面积为6.1万平方千米,西滨苏伊士湾和苏伊士运河,东接亚喀巴湾和内盖夫沙漠,北临地中海,南濒红海。东西最宽约210千米(130英里)、南北最长约385千米(240英里)。半岛之西为苏伊士运河,东北部是以色列和埃及的国界,周边有10个岛屿。
西奈半岛现在全境属于埃及,其总人口约有60万人(2013年1月),主要由贝都因人,阿拉伯人及贝贾人组成,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半岛包括南、北西奈两个省。南西奈省省会是图尔,北西奈省省会阿里什。西奈半岛原是同阿拉伯半岛和非洲连在一起的, 后来由于宏大的地壳断裂作用,非洲陆块在大约5000万年前开场南移,产生了红海;在大约3500万年前产生了苏伊士湾;在大约2500万年前形成了亚克巴湾,遂使今天的西奈半岛成了楔子模样的半岛。西奈半岛为地中海气候、亚热带沙漠气候,冬天温和雨量较多,夏天干燥酷热,春、秋两季则有干燥的喀新风(khamsin,南风)及偶发的暴雨。年降雨量北部为5毫米左右,南部则几乎无雨。夏季自东南吹来少有的季风也偶尔带来大雨。西奈半岛的地下资源丰富,锰矿石储量估计有900万至1400万吨,还有煤、石膏、云母、粘土、铜、磷酸盐、铁和稀有钴、铅、锌等。该岛动植物资源丰富,例如最出名的树——辛纳勒,以及海枣、多枝柽柳,大约有200多种候鸟,有150多种留鸟,其中最常见的留鸟是戴羽冠的乌鸦。鱼类有鳄鱼等。
西奈半岛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古战争中的“行军之路”,从公元前1479年4月到二十一世纪,西奈半岛经历了数次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四次大规模中东战争,西奈是主战场之一。西奈半岛被罗马,英国和以色列殖民过,在1973年10月6日,埃及开始了夺回西奈半岛的Badr行动,从而开始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称为十月战争)。
作为 1979 年埃以和平条约的结果,以色列于 1982 年撤出整个西奈半岛,但有争议的塔巴地区除外,该地区在 1989 年仲裁委员会裁决后归还。 西奈半岛历史悠久,从古埃及时期就有记载,悠久的文化中存在许多风景名胜,典型的有吉达,圣凯瑟琳修道院,沙姆沙伊赫等。岛上有许多工程建筑,如塔巴和沙姆沙伊赫国际机场。
命名
西奈这个名字可能源于古代月神辛(Sin)或希伯来语单词Seneh Senneh,该半岛之所以得名,是因为人们认为圣凯瑟琳修道院附近的一座山就是《希伯莱圣经》中的西奈山。按照《希伯莱圣经》的描述,以色列人在出埃及时,曾经有40年左右的时间待在荒芜的西奈半岛,随后他们便北上抵达今天的以色列一带。然而,这一假设存在争议。除了它的正式名称外,埃及人还称它为Arḍ ul-Fairūz。古埃及人称之为“Ta Mefkat”,或“绿松石之地”。
位置境域
西奈半岛位于埃及苏伊士运河以东的亚洲部分国土,其经纬度范围为东经33° 57′ 9″~33° 95′ 25,北纬28° 30′ 42″ ~28° 51′ 16″。它从布隆角至穆罕默德角的南北距离约为400千米,全境61000平方千米,占埃及总面积的6%。南部为山地高原,海拔800-1500米,最高峰圣凯瑟琳山海拔2637米。西南有加阿沿海平原。北部为平坦高原,间有石漠和流沙。地中海沿岸为平原,海拔300米以下,是塞得港通往巴勒斯坦的陆上走廊。
成因
形成原因
西奈半岛位于古埃及东北部,是亚洲和非洲板块之间的一个地理地质过渡区域。由于宏大的地壳断裂作用,非洲陆块在大约5000万年前开场南移,产生了红海;在大约3500万年前产生了苏伊士湾;在大约2500万年前形成了亚克巴湾,遂使今天的西奈半岛成了楔子模样的半岛。西奈半岛位于阿拉伯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的地壳断裂带上,这个断裂带被称为西奈断裂带。这一地区正处于亚非板块边界,这两个板块之间存在构造活动。在这里,亚非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导致了地质变形和地壳的断裂。
形成过程
板块运动主要包括三种类型:边界性碰撞、边界性扩张和边界性滑动。在西奈半岛的情况下,亚非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可能涉及到这些类型的板块边界活动。而地质构造的变化和板块运动可能导致地震、火山喷发和地壳变形等现象。
裂谷系统: 西奈半岛位于亚非裂谷系统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沿着东非大裂谷延伸的大型裂谷带。裂谷系统是由地壳板块的分裂和移动引起的,因此,西奈半岛地区可能经历了一些地壳拉伸和裂谷形成的地质运动。
地中海板块与阿拉伯板块的交互: 西奈半岛位于地中海板块和阿拉伯板块之间,这两个板块的运动可能导致地质变动。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引起地壳的变形、断裂和隆升,影响西奈半岛的地质特征。
火山活动: 西奈半岛也可能受到过火山活动的影响。尽管目前该地区没有活跃的火山,但在地质历史上可能曾经有过一些火山喷发,对地貌和地质结构产生了影响。
沉积作用: 西奈半岛还受到来自尼罗河和地中海的沉积作用的影响。沉积作用可能导致地层的形成,对地质结构产生影响。
地理特征
气候
西奈半岛为地中海气候、亚热带沙漠气候,冬天温和雨量较多,夏天干燥酷热,春、秋两季则有干燥的喀新风(khamsin,南风)及偶发的暴雨。但西奈半岛却是古埃及较凉爽的地区之一,日平均高温达28度。一年中有几个月,气温持续在25度以上,有时甚至高达36度。由于气温较低,12月至3月是最佳旅行时间。尽量避开11月至3月的雨季。但是,西奈半岛的两个行政区域,南西奈和北西奈的温度、降雨量、湿度等等还是有一些差别。
南西奈半岛
南西奈半岛海拔 1108.73 米(3637.57 英尺),主要属亚热带沙漠气候(分类:BWh)。该市的年气温为 22.96°C (73.33°F),比埃及平均气温低 -1.94%。南西奈半岛每年的降水量通常约为 3.05 毫米(0.12 英寸),有 8.64 个雨天(占总时间的 2.37%)。其中,最冷的月份为一月 (7.63°C / 45.73°F);最热和最干燥的月份为七月 (34.98°C / 94.96°F)以及(0.03 毫米/0.0 英寸);最潮湿的月份为二月(8.88 毫米/0.35 英寸);没有下雨的天数高达356.36天;湿度为42.84%。
北西奈半岛
北西奈半岛海拔 371.62 米(1219.23 英尺),主要属亚热带沙漠气候(分类:BWh)。该市年气温为 23.2°C (73.76°F),比埃及平均气温低 -1.7%。北西奈半岛每年的降雨量通常约为 7.26 毫米(0.29 英寸),并且有 22.01 个雨天(占总时间的 6.03%)。其中,最冷的月份为一月 (12.59°C / 54.66°F);最热的月份为八月 (31.58°C / 88.84°F);最干燥的月份为七月(0.02 毫米/0.0 英寸);最潮湿的月份为二月(17.22 毫米/0.68 英寸),没有下雨的天数有342.99天,湿度为59.03%。总体而言,西奈半岛的气候主要受到沙漠气候的影响,表现为干燥和高温的特点。在沿海地区和山脉地区,降雨量相对较多,温度较为温和,而沙漠地区则呈现高温和低湿度的特征。
地质
地质构造
西奈半岛位于非洲、阿拉伯和安纳托利亚板块的交界处,包括东地中海和黎凡特盆地的一部分。它被火成岩和变质山高度分割,这些山脉高达 2675米(Gebel Musa),形成半岛的南端。在南部,裸露的前寒武纪火成岩和变质岩形成所谓的阿拉伯-努比亚地盾。西奈半岛中部的Gebel El Tih 和Egma 高原海拔914 米,主要受断层作用影响。Shata和Said对此区域进行了详细描述。地盾表面缓慢向北倾斜,上覆沉积物,其年龄从寒武纪到近代,并向北增厚,半岛中部由次水平中生代和第三纪沉积物组成,形成了 Gebel El Tih 和 Gebel Egma 高原。这部分代表了一个薄的沉积盖层,主要受到正断层的影响。Steinitz等人认识到了一个东西向的右旋走滑剪切带,位移量为2.5公里,命名为拉加贝特·埃尔·纳姆。
苏伊士西奈地区的构造以非洲板块和阿拉伯板块之间的活跃边界为主导,该边界将非洲板块与阿拉伯板块分开。地质和地震学研究表明,西奈半岛的行为就像非洲板块的子板块,容纳了亚喀巴湾左旋转换断层的主要运动(约 8-9 毫米/年),苏伊士湾的低伸展运动(\u003c1 毫米/年)。苏伊士湾裂谷、亚喀巴湾裂谷和红海裂谷的三重交界处位于西奈半岛以南。最近的GPS结果显示,红海沿 NNE 方向的扩散速率从14 ±1到 5.6±1毫米/年变化。
西奈半岛中部的断层属于正常类型。这些断层分为南北向北北东-南南西向、西北-东南向和东西向走向,这些断层在该地区的北部占主导地位。西奈半岛中心的特点是由 位移约 2.5 km 的右旋东西向走滑断层剪切带和 Raqabet El-Naam 右旋断层组成。在此带以北,变形样式日益复杂,主要由65°N至85°E方向的背斜褶皱和单斜晶系弯曲组成,主要表现在白垩系地层中。这条褶皱带向近海延伸至地中海东南部。
西奈半岛横跨拉特北部地区30°N(链带),由NE-SW方向的强断裂带构成(见下图)。Said表明,形成铰链带边界的东西向断层比苏伊士湾断层更古老。主题断层(沙塔枢纽带)呈东西向,被Moustafa 和 Khalil认为是北西奈半岛早期中生代被动大陆边缘。
它形成于中生代早期,并在始新世/中新世时期复兴。主题断层将西奈北部叙利亚弧形结构占据的构造不稳定部分与西奈中部和南部构造稳定、地床平坦的部分分开。埃及东部沙漠的北部加拉拉断层将南部的加拉拉高原省与开罗-苏伊士省分隔开来,被认为是西奈半岛中心主题断层。西奈半岛裂谷区是一片狭长的平原,从苦湖向南延伸至穆罕默德角。西奈半岛这一部分的特点是存在一系列不同长度和位移的正断层。几乎所有这些断层都沿西北-东南方向(见上图)。
鲍尔等人认为该地区的地球动力学演化特征为: (1) 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裂谷和新特提斯洋的张开;(2)土伦纪以来由于非洲-阿拉伯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最初碰撞而受到挤压。三叠纪期间的新特提斯裂谷导致西奈半岛北部“不稳定的陆架”上形成半地堑和盆地。西奈半岛北部的穹窿背斜是板内褶皱带的一部分,该褶皱带从叙利亚越过黎巴嫩一直延伸到埃及北部。从科尼亚纪(晚白垩世)开始,西奈半岛和埃及加拉拉地区高度发育的复杂盆地形态反映了叙利亚弧运动,死海断层所在的西奈亚板块的东地中海部分;东安纳托利亚断层(EAF)与西普里安弧交汇处(见下图)在当地板块构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还有一个沿着西奈半岛西部边界向西北-东南方向延伸的狭长平原,其特征是存在一系列不同长度和位移的正断层,这在残差图中显示出来(见下图) 。几乎所有这些断层都沿西北-东南方向平行,构成西奈裂谷区的苏伊士湾。
西奈半岛南部的山脉明显呈现黑色。有两个分叉(约旦、苏伊土地堑)的红海地堑占了画面上主要的部分,这是地壳扩展过程和对地壳形状发生影响的有力证据,这样的扩展导致了地壳沿它的脆弱地带断裂。断裂出现了,它们之间的地表象一个楔形下沉,海沟系统沿着这条通道发展,画面上看到了典型的地堑,它们的形状远在早第三纪就已经形成。通过把亚喀巴湾以及黎巴嫩和安第黎巴嫩之间的约旦洼地连成一个直线形的洼地,可以追踪红海海沟的分叉的延伸范围。这种现象不仅从亚喀巴湾和死海(位于海平面下392米)的伸展方向可以分析出来, 而且在湾的北部,沟中的浅色沙漠也可以反映出来。地堑进一步发展,可从它的边缘呈梯状平行排列,并向外倾斜的情况得到证明。如果海沟进一步发展,地壳的裂口不能被下沉的地块补上的话,这个裂缝就会被地幔火山物质填补,象红海盆地就是如此。无论图象下部瓦迪基纳地区脉状的干谷,还是红海两边的线性特征,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对称性。这些线性特征平行排列,它们往往切断与它们呈一定角度的另一组线性构造。这些线性构造根据海岸、岛屿和无数沟谷的延伸方向,在图象上这些老地层呈现黑色。
地层
西奈半岛的北部沿海平原沙丘广布;中部为深受切割的砂岩、石灰岩剥蚀高原,向北缓倾,平均海拔1000米,称提赫高原;南部是古结晶岩山块,由花岗石、变质岩等组成,地势高峻。
沿红海两边约地层被抬升起来形成山脉,由前寒武纪结晶大理石构成。向地中海方向,结晶基岩消失在年青的沉积岩下面。西奈半岛的地下资源丰富,锰矿石储量估计有900万至1400万吨,还有煤、石膏、云母、粘土、铜、磷酸盐、铁和稀有钴、铅、锌等。自1910年在丹卡赫山发现石油以来,现在许多地方,尤其是沿苏伊士湾海岸一带发现了新油田,成了埃及的重要石油基地。有石油、煤、锰、铁、铜等,所产石油占埃及石油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埃及政府把西奈列为优先开发的地区。西奈半岛盛产的绿松石大多为三级品,此类松石很少用作首饰,多用于制作玉雕摆件或其他低档饰品。
地形地貌
西奈半岛地势南高北低,从布隆角至穆罕默德角的南北距离约为400千米,面积为6.1万平方千米,占埃及总面积的6%。南部为山地高原,海拔800-1500米,最高峰凯瑟琳山海拔2637米。西南有加阿沿海平原。北部为平坦高原,间有石漠和流沙。地中海沿岸为平原,海拔300米以下,是塞得港通往巴勒斯坦的陆上走廊。
西奈可分为两个主要区域。一为南边的高山群,包括高2642公尺(8668呎)的凯瑟琳山、高2585公尺(8482呎)的乌姆萧马尔(Umm Shawmar)山、高2437公尺(7997呎)的台伯特(ath-Thabt)山及2285公尺(7497呎)的西奈山等峰。南部区域基本上由火成岩构成,被峡谷状的深峻荒溪(季节性水道)所切,荒溪之水注入苏伊士湾及亚喀巴湾。这些荒凉的山块与西边的苏伊士湾隔着狭窄的滨海平原,但其东侧却自亚喀巴湾骤然升高。
西奈山,也被称为西奈山或哈雷山,希伯来语为Har Sinai,阿拉伯语为Jabal Māsā,西奈半岛中南部的花岗石山峰。西奈山在犹太历史上被誉为神圣启示的主要场所,据说雅威在那里向摩西显现,并赋予他十诫。在基督教时代早期,该地区经常有隐士出没,公元530年,圣凯瑟琳修道院建在山的北麓。它仍然居住着西奈山自治东正教会的一些僧侣,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有人居住的基督教修道院(见圣凯瑟琳修道院)。它的古代圣经手稿图书馆,包括著名的4世纪希腊法典(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在重建圣经文本方面发挥了宝贵作用。
凯瑟琳山(阿拉伯语:Jabal Kātrīnā),这是埃及最高的山峰,海拔2642米。位于埃及西奈半岛,山顶上有一座小教堂和一个气象站。河川遍布,多深谷、泉水、瀑布和火口湖。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6℃。年平均降水量:沿海1500毫米,山区3750~5000毫米。
南部区域基本上由火成岩构成,被峡谷状的深峻荒溪(季节性水道)所遽切,荒溪之水注入苏伊士湾及亚喀巴湾。这些荒凉的山块与西边的苏伊士湾隔着狭窄的滨海平原,但其东侧却自亚喀巴湾骤然升高。另一个区域位于山块的北侧,占西奈全境2/3,是一片由逾900公尺(3000呎)的高度向地中海下降的大高原。其地形特征包括广阔的阿里什河平原、一些岛状丘块以及沙丘连绵的西部及北部海岸宽广平原。一条沿着西奈南缘呈马蹄铁曲线的明显山脊,形成了三大流域区。北部(地中海)流域区以阿里什河为主,在阿里什镇附近注入地中海。东部(亚喀巴湾及死海)流域区及西部(苏伊士湾)流域区均包含多条小溪。据估计西奈沙漠一年吸收当地降水20亿立方米(160万亩呎)的水量。约有1/4的降水成为地表径流,大约同量的水渗入地下含水层,后者极佳地保护了水源。
西奈位于横贯北非和南亚的大干燥带内,因而土壤表面崩解、沙丘广阔、盐化及多荒溪。从偶尔出现的厚层冲积土及湖积层看,以往曾普遍有较不干燥的气候状况出现。低起伏的西奈北部(地中海)地区冬天雨量较多(125公釐〔5〕),夏天干燥酷热,春、秋两季则有干燥的喀新风(khamsin,南风)及偶发的暴雨。南部(红海)地区的气候随山地分布而改变,高突的山峰终年白雪缭绕且冬季覆冰。其次,冬季降雨些许,夏季自东南吹来少有的季风也偶尔带来大雨。虽然夏季白昼酷热,夜晚却寒冷。盛行的微风主要来自北方。海滨的相对湿度大致很高,地中海沿岸达74%,红海沿岸60%。
水文
西奈半岛被列为干旱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引文1979年),水资源非常有限,经常遭受暴风雨,导致山洪爆发。这些山洪被认为是当地人非常重要的淡水来源,并且还增强了浅层地下水含水层的补给。
地表水和地下水
主要潜在水资源
第一个来源是山区(例如西奈半岛南部的基岩)发生的零星降水,并作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地下水流输送到广泛的流域。在这些流域内,小山谷网络与主要山谷相连,最终排入其他水体(例如,北部的地中海,东部和西部的苏伊士湾和亚喀巴湾)。由于一些流域在大范围内收集降水,并将其引导到几个主要山谷,因此在零星风暴期间,大量淡水可能会补给这些主要山谷底部的冲积含水层。当水通过复杂的河道系统输送时,部分降水最终被储存在充满冲积物的河道下方的断裂基底中。第二个来源是努比亚含水层的地下水,它是从深处通过苏伊士湾的伸展断层复合体输送的。已经证明,来自苏伊士湾沿岸 El Ein El Sokhna、Hammam Musa 和 Hamman Faroun 的自流井的地下水是努比亚化石地下水。
河流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是埃及的一条人工海平面水道,通过苏伊士地峡连接地中海和红海。该河横跨埃及,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由法国工程师于1869年建成,1869年11月17日正式开通。该运河通过避开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使船只在北大西洋和北印度洋之间通过地中海和红海的行程更短,从而减少了约7000公里的行程。它从塞得港的北端延伸到苏伊士的特菲克港的南端。其长度为193.30公里,包括其北部和南部通道。
湖泊
图尔卡纳湖
图尔卡纳湖又名“羊卓雍措”。它是东非大裂谷的内陆湖,东非第四大湖泊。湖长290千米,最宽处达56千米,面积为6405平方千米。1888年泰莱基伯爵和路德维希.冯.赫纳中尉到达此湖,以奥地利王储希法亭的名字命名。1975年改用湖区约旦河西岸地区马赛族的图尔卡纳部落的名字。图尔卡纳湖是由于断层陷落而形成的,湖区四周耸立着许多座火山。这些“死火山”如同一个个巨大的圆锥傲然挺立,格外醒目。火山的喷发物已风化形成一层厚厚的暗褐色土壤,适宜各种植物生长。因此,在火山山腰及湖滨地区生长着茂密的树木,牧草,香蕉,虻果树等热带植物。
水利设施
埃及有96%的国土是沙漠。为了解决西奈半岛的缺水问题,修建了西水东调工程。主干线长262公里,设有7级提水泵站,年供水量超过40亿立方米。它为西奈半岛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促进西奈的全面发展。自从1982年西奈回归埃及以后,为了改变西奈半岛干燥、缺水的问题,发展西奈半岛的经济,古埃及政府一直把西奈的水利工程放在各个项目的首位。自1982年以来,已经建成了6条直径0.5米的向西奈输水管道,总长度为540千米。另外,埃及还实施了一项将改变西奈面貌的宏伟工程——修建和平渠,把尼罗河水引入西奈。首期工程已于1997年10月26日胜利竣工。此外,为开发西奈北部,埃及还实施了西奈北部开发工程.它是埃及最大的一项土地开发工程,将尼罗河水及苏伊士运河西岸其他一些地区的退水汇入萨拉姆(EL SALAM)干渠,经萨拉姆(EL SALAM)输水隧洞穿过苏伊士运河,接嘎勃(EL AHEIK GABER)干渠至西奈半岛北部,年引水量为44.5亿m3,其中从尼罗河引21.1亿立方米。
土壤
西奈半岛上,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形类型是沙漠、荒漠和半荒漠,土层深度有限,含盐量较高。北部沿海平原沙丘广布;中部为深受切割的砂岩、石灰岩剥蚀高原,向北缓倾;南部是古结晶岩山块,由花岗石、变质岩等组成,地势高竣。
生物多样性
植物
西奈半岛气候炎热干燥,植被稀少,仅在干谷处生长有刺灌木和草本植物。但在这里,现了大约 800 种不同的物种——接近埃及总数的一半——其中许多起源于伊朗和阿富汗等遥远的地方。除了北部海岸平原的新灌溉区外,西奈沙漠的植被生命大多短暂,但南部陡坡及内蒙古高原上长有多年生灌木。多汁及耐盐植物生长在次沙漠的海岸平原,药用及料植物则分布广泛。其中包括有以下植物:ZAHROOR,一种耐寒的山楂树,常见于岩石沟壑和盆地。它的红色小浆果是可以食用的,虽然它们很温和,但一把仍然可以在移动时提供很好的能量。贝都因人用树的某些部分作为治疗胸部和心脏问题的药物。
MIRR,一种浅绿色的小灌木,叶子看起来像小梳子。开花时,它有黄色的小花蕾。它在西奈半岛以外的地区很少见,但在这里的高山盆地中大量生长。它有一种美妙的香味,贝都因人将其煮沸在水中作为治疗皮肤瘙痒和刺激的解决方案。
萨克兰,这种植物像小灌木一样广泛生长,开着紫白色的花。它们具有很强的致幻作用,而且效果不是很好。这种植物有毒,可以致命。贝都因人有时用它作为麻烦骆驼的镇静剂。
动物
根据环境部的数据,西奈半岛南部的圣凯瑟琳保护区是这些豹子的自然环境。红海厄尔巴国家公园负责人2016年告诉Youm7报纸,一些当地居民看到了西奈豹,并补充说,2014年豹子袭击一群羊时也曾看到过这种物种。西奈豹被列为红色名录中的易危动物。然而,CITES于2016年9月24日至10月5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上发布的报告称,自1995年以来,西奈虎的存在就没有被发现过。
努比亚羱羊存在于西奈半岛的圣凯瑟琳保护国,根据埃及环境部自然保护部门题为“预测南西奈高海拔山区努比亚野山羊的现状和分布”的研究,该地区的种群数量估计为 200 至 250 只。 2010年事务局。”它生活在沙漠、岩石地区、灌木丛和山脉中,在埃及、以色列、约旦、阿曼、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苏丹和也门仍然存在。然而,它在黎巴嫩被宣布灭绝。
除此以外鸟类繁多。很多鸟在春季和秋季的迁移中成群成群的经过埃及。大约有200多种候鸟,有150多种留鸟。最常见的留鸟是戴羽冠的乌鸦,鸢鹞鹰是尼罗河河谷和法尤姆地区常见的鸟类。食肉鸟类有猎隼和红隼。东部沙漠和西奈半岛有髭兀鹰和金黄色的鹰。今天已经看不到庄严的朱鹮(一种长嘴的涉水鸟),但是在尼罗河河谷和法尤姆你会发现体形巨大的白鹭、背部呈浅黄色的苍鹭和戴胜(一种鸟冠可以直立起来并呈伞状的鸟)。沙漠中的候鸟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类别,大约有24种。
自然保护区
穆罕默德角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这里尚存完好的珊瑚礁、海草、红树林生态系统而建立的。它的周围都是珊瑚礁,位于西奈半岛南部的苏伊士湾和亚喀巴湾交汇处,跟沙姆沙伊赫12千米,距图尔城170千米,北邻提赫高原的南部沿海地区,延伸到红海里达10-15千米,海区可达那斯拉尼角,蒂朗岛与索纳非尔岛也归属它,总面积为480平方公里。东部边界是一道由珊瑚礁组成的古墙。因其珊瑚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闻名于世,被评为世界上最好的珊瑚礁之一。深水里除了有珊瑚礁,还有热带鱼、绿海龟、奇异的软体动物门和海带等海洋动物。
拉斯穆罕默德国家公园的红树林现有面积约为2公顷,位于拉斯穆罕默德半岛最南端。红树林水道夏季的表面水温在18-26℃之间。约有250种脊椎动物及无脊椎动物与红树林生境有关,其中包括鱼类、甲壳亚门、软体动物和昆虫。这片红树林是鸟类的食物来源,也为其提供栖息地。迁徙的东方白鹳以红树林为家,它们在迁徙季节的低潮期聚集在海峡内休息和进食。公园的海洋保护区是许多珍稀海洋动物的栖息地。这里有1500多种海洋生物,是1000多种鱼类、25种海胆、100多种软体动物门和150种甲壳动物的家园。拉斯穆罕默德地区发现了220多种珊瑚,其中125种是软珊瑚。珊瑚礁区域分布在苏伊士湾和亚喀巴湾交汇处保护区以外的区域,通常有20%-30% 的活珊瑚覆盖。该地区被国际鸟盟认为是全球“重要鸟类区域”,因为它在候鸟迁徙的路线上。在每年的候鸟迁徙季节,都会有大量候鸟来到公园及附近水域。公园记录到的鸟有灰背隼、灰隼、夜鹭、里海燕、细嘴鸥、东方白鹳、白眼普通海鸥等241种。
矿产资源
西奈半岛的地下资源丰富,锰矿石储量估计有900万至1400万吨,还有煤、石膏、云母、粘土、铜、磷酸盐、铁和稀有钴、铅、锌等。自1910年在丹卡赫山发现石油以来,如今许多地方,尤其是沿苏伊士湾海岸一带发现了新油田,成了埃及的重要石油基地。有石油、煤、锰、铁、铜等,所产石油占埃及石油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埃及政府把西奈列为优先开发的地区。
人类活动
历史沿革
古代史
西奈自史前时代起就一直有人居住。最早的文字记载约始于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人记录他们来此找寻开采铜矿一事。西奈似乎在更早便已闻名,其名可能源于中东最早的一个宗教(崇拜月神辛〔Sin〕)名称。
西奈半岛被古埃及人称为Mafkat或“绿松石之国”。从第一王朝时期或之前,埃及人在西奈半岛的两个地方开采绿松石,现在他们的埃及阿拉伯语名字叫瓦迪·马哈拉。数千年来,这些矿山都是间歇性和季节性开采的。西奈半岛西部的查鲁要塞是埃及罪犯的流放地。荷鲁斯之路将西奈半岛北部与古代迦南连接起来。在大流士一世(公元前 521-486 年)时代末期,西奈半岛是波斯阿巴尔-纳赫拉省的一部分,意思是“幼发拉底河之外”。冈比西斯成功地穿越了敌对的西奈沙漠,这是埃及传统上第一道也是最坚固的防线,并带领雅赫摩斯一世的儿子和继承人普萨美提克三世领导的埃及人在佩卢西乌姆作战。埃及队战败并退至孟菲斯;这座城市落入波斯人的控制之下,古埃及历代法老被囚禁到波斯的苏萨。
殖民史
在罗马和拜占庭时期,Rhinocorura(希腊语,意为“割断的鼻子”)及其周围的同名地区被埃及托勒密王朝用作流放罪犯的地方,今天称为阿里什,也就是北西奈省的省会。在纳巴特王朝最后一位国王拉贝尔二世·索特( Rabbel II Soter)于106年去世后,罗马皇帝马尔库斯·图拉真努斯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并于106年3月22日征服了这个王国。通过这次征服,罗马帝国继续控制了纳巴特的所有海岸,包括西奈半岛成为罗马阿拉伯佩特拉行省的一部分。西奈山脚下的圣凯瑟琳修道院是根据查士丁尼一世皇帝的命令于527年至565年间建造的。西奈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在6世纪成为巴勒斯坦萨卢塔里斯省的一部分。
十字军东征期间,它处于法蒂玛哈里发的控制之下。后来,苏丹萨拉丁废除了埃及的法蒂玛哈里发,并将该地区纳入他的控制之下。这是十字军东征期间从开罗到大马士革的军事路线。为了确保这条路线的安全,他在古埃及历代法老岛上(靠近现在的塔巴)建造了一座城堡,被称为“萨拉丁城堡”。从1260年到1517年,该半岛一直是埃及马穆鲁克王朝统治下的埃及的一部分。当时奥斯曼帝国苏丹赛利姆一世在迈吉达比克战役和雷丹尼亚战役中击败了埃及人,并将埃及并入奥斯曼帝国。从那时起直到 1906 年,西奈半岛一直由埃及帕沙里克的奥斯曼省政府管理,甚至在 1805 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建立对埃及其他地区的统治之后也是如此。
近现代史
1906年,奥斯曼土耳其门正式将西奈半岛的管理权移交给埃及赫迪夫国,这实质上意味着它落入大英帝国的控制之下,自1882年英埃战争以来,大英帝国一直占领并基本上控制了埃及。英国划定的边界几乎是一条直线,从地中海沿岸的拉法到亚喀巴湾的塔巴。从那时起,这条线就一直是埃及法律上的东部边界。
1948年中东战争开始时,埃及军队从西奈半岛进入前英国巴勒斯坦托管地,支持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部队对抗新宣布的以色列。在战争期间的一段时间里,以色列军队进入西奈半岛东北角。1956年,埃及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这条水道标志着埃及在非洲的领土和西奈半岛之间的边界。此后,由于两国处于战争状态,以色列船只被禁止使用运河。埃及还禁止船只使用半岛东部的埃及领海往返以色列。随后,在埃及所谓的三方侵略中,以色列军队在英国和法国(试图扭转国有化并重新控制苏伊士运河)的帮助下,入侵西奈半岛,并在几天内占领了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几个月后,联合国紧急部队(UNEF)驻扎在西奈半岛,以防止西奈半岛发生任何进一步的冲突。1967年,埃及加强了其在西奈的军事存在,并于5月16日下令联合国紧急部队撤离西奈,立即生效。在此后不久爆发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从埃及手中夺取了整个西奈半岛和加沙地带,以色列开始努力在该半岛建立大规模的以色列定居点。1973年10月6日,埃及开始了夺回西奈半岛的Badr行动,从而开始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称为第四次中东战争)。
自 2000 年代初以来,西奈半岛发生了几起针对游客的恐怖袭击,其中大多数是埃及人。调查表明,这些行为的主要动机是对该地区许多贝都因人所面临的贫困感到不满。攻击旅游业被视为破坏旅游业的一种方法,以便政府更加关注他们的处境。自2011年埃及革命以来,该地区的动乱更加普遍,包括2012年埃及-以色列边境袭击事件,16名埃及士兵被武装分子杀害。绑架难民的事件也在增加。根据梅隆-斯蒂法诺斯的说法,厄立特里亚难民经常在西奈半岛北部被贝都因人绑架、折磨、强奸,直到收到大笔赎金后才被释放。在阿卜杜勒·塞西总统的领导下,埃及实施了严格的政策,控制与加沙地带的边界,包括拆除加沙和西奈之间的隧道。
人口和语言
人口分布
西奈半岛全境现在均属埃及,地形上约为南高北低;行政区域分为北西奈与南西奈两省。南北总人口约60万(2013年1月),如果包括西西奈半岛、塞得港、伊斯梅利亚省和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苏伊士省的部分地区,这一数字将上升至 140万人。仅塞得港就有大约 50 万人口(2013 年 1 月)。伊斯梅利亚和苏伊士的部分人口居住在西西奈半岛,其余的则居住在苏伊士运河西侧。居民以世代放牧羊及骆驼为生的贝都因人与于半岛西部农耕的埃及人为主,两者人口约相等。
贝都因是阿拉伯民族的一个分支。“贝都因”一词原意为“逐水草而居的民族”。贝都因是个游牧民族,以放牧、狩猎和捕鱼以及小手工艺品制作等为生。骆驼是他们的亲密伙伴和主要交通工具。西奈半岛的人口主要由居住在沙漠中的贝都因人组成,他们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服装和重要的文化。来自尼罗河和三角洲的大量埃及人搬到该地区从事旅游业,但发展对当地贝都因人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帮助缓解他们的问题,各种非政府组织开始在该地区开展活动,包括英国慈善机构,该机构帮助贝都因人发展可持续收入,同时保护西奈的自然环境、遗产和文化。
在西奈半岛和东部沙漠北部的居民还有来自阿拉伯的新移民,他们在身体上与阿拉伯贝都因人有一些相似之处。他们的社会组织是部落的,每个群体都认为自己是由血缘纽带团结在一起的,是共同祖先的后裔。许多人最初是帐篷居民和游牧牧民,现在已经成为半游牧民族,甚至完全定居在西奈半岛北部。
而在东部沙漠的南部居住着贝贾人,他们与现存的前王朝埃及人的画像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埃及贝贾人分为两个部落——阿布达和比什基恩。阿布达占领了和阿尔加达卡之间一条线以南的东部沙漠;在阿斯旺和齐纳之间的尼罗河沿岸也有几个部落定居。Bi比什基恩人主要生活在苏丹,尽管有些人居住在他们的传统原籍伊尔巴山区。阿布达和比什基恩人都是游牧牧民,他们饲养着成群的骆驼、山羊和绵羊。
语言
埃及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大多数埃及人说该语言的几种方言之一。正如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情况一样,口语与文学语言有很大不同。现代文学阿拉伯语(通常称为现代标准阿拉伯语或al-fuṣḥā,“clear”阿拉伯语),由古典或中世纪阿拉伯语发展而来,只在学校学习,是整个阿拉伯世界受过教育的人的通用语。自7世纪以来,该语言文学形式的语法和句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最近几个世纪,它在其他方面发生了变化。风格、语序和措辞的现代形式比古典阿拉伯语更简单、更灵活,通常是英语或法语的直接衍生物。贝贾人使用库欣支的一种亚非语,称为To Bedawi(尽管有些人说提格雷语,许多人使用阿拉伯语)。
在西部沙漠的西瓦绿洲,有一些群体的语言与亚非语系的柏柏尔语有关)。努比亚人说的是东苏丹语系的语言,虽然从技术上讲属于尼罗-撒哈拉语系,但包含了一些库欣语系的特征。还有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群体,尤其是希腊语、意大利语和亚美尼亚语,尽管他们比以前小得多。
在伊斯兰征服时期,科普特语是古埃及语的后一个化身,是广大民众宗教和日常生活的媒介。然而,到了12世纪,阿拉伯语甚至在信奉基督教的科普特人中也开始普遍使用,科普特人以前的语言只是科普特东正教的礼拜语言。
文字
西奈半岛地区早期使用的原始西奈文字,是一种仿照埃及象形文字造出的图形文字。到公元前20世纪前叶,巴勒斯坦地区开始使用由原始西奈文字改良而来的原始迦南字母。另外,公元前14世纪中叶,叙利亚北部的乌加里特开始使用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楔形文字,腓尼基人又在楔形文字和原始迦南字母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将它们变成线形,发明了由22个辅音字母组成的表音文字,由此创造出字母的原型。人们认为,腓尼基人之所以没有选择古代东方普遍使用的会意文字(通过字形表达字义的文字,如象形文字),是出于贸易文字必须能够简单方便地传达其想法。后来,腓尼基字母随着腓尼基人向地中海西部扩张,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传入希腊后诞生了希腊字母,希腊字母再传到罗马,又发展为罗马字母。
宗教文化
伊斯兰教是埃及的官方宗教,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信徒以逊尼派为主,占总人口的84%。同时存在科普特基督 正教、天主教、希腊基督正教、亚美尼亚基督教,以及基督新教等多个基督教教派(约 占16%)。另有约600万名海外侨民。科普特基督正教为埃及传统基督教派,属东方基督 正教中的一个独立教派,埃及科普特人多属于此教派。位于开罗的艾资哈尔大学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杰出的伊斯兰学术机构。同样,许多穆斯林,甚至是埃及以外的穆斯林,都认为爱资哈尔的酋长是逊尼派世界最高的宗教权威之一。穆斯林兄弟会是一个跨国宗教政治组织,旨在扩大保守的穆斯林价值观,于1928年在埃及成立。苏菲主义也被广泛采用。
经济特征
西奈稀疏的人口大多集中在给水充裕的北缘及发展石油与锰矿石工业的西缘。居民从事耕作、开垦、畜牧及石油业、矿业、渔业、旅游业等。游牧的贝都因族逐水草而居,但已渐被工业及农业所吸引。多山的南部有一群东正教修士住在圣凯瑟琳修道院中。1910年,在西奈西部塔那卡(Tanakah)山发现的石油,是半岛重要的矿产。值得开采的矿物则包括锰及。另有其他多种矿物,建筑石材、白云石及砂石也为数可观。土地开垦及利用地下水或抽取尼罗河水的灌溉工程,使北部海岸平原多了数十万的新耕地。生产大麦、水果、市场蔬菜、海枣、黑橄榄等,也种植林木。海枣丛遍布整个半岛,有时半岛上原住的贝都因人仍从事游牧。此外,埃及政府在苏伊士运河附近建立起了苏伊士运河经济区。经济区总面积461平方公里,以运河周边的“六港两区”(即塞 得西港、塞得东港、阿里什港、苏伊士港、阿达贝亚港、苏哈纳港,伊斯梅利亚科技园 区、苏伊士湾西北工业区)为依托,带动制造业、物流、海运、高新电子和电力等多个 产业的发展,力争打造成世界级的经贸和物流中心。目前重点规划了32个项目,总投资 约228.55亿美元。计划未来15年苏伊士运河经济区新增就业100万,新增居民200万人。
经贸往来
埃及于1970年加入GATT,1995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WTO创始国之一。它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贸易关系,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而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西奈半岛西侧,横跨在亚洲、非洲交界处的苏伊士地峡,入口在地中海侧的塞德港,出口在红海苏伊士湾侧的苏伊士,连结了欧洲与亚洲之间的南北双向水运,船只不必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大节省航程。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在红海沿岸的苏赫纳工业区设立了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该合作区于2009年列入中国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享受多项国家级优惠扶持政策,由天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控股和中非基金共同出资建设,靠近开罗以东的埃及新行政首都,而泰达项目包括发电和纺织。
交通运输
埃及在西奈半岛还修建了3600千米的公路以及1100千米的碎石路,大大改善了半岛上的交通状况。此外,西奈半岛的其他一些基本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一些相关产业也得到了巨大发展。
费尔丹大桥
费尔丹大桥,也称为费尔丹摇摆桥或费尔丹铁路桥,是世界上最长的旋转金属桥,横跨埃及东北部苏伊士运河的西部航道,从伊斯梅利亚附近的尼罗河下游山谷到西奈半岛。它连接了半岛上唯一的铁路线,该铁路线从伊斯梅利亚到拉法约360公里。这座桥本应成为该地区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催化剂,但它也具有地缘政治意义。
塞得港
塞得港(阿拉伯语:بور سعيد,转写:Būr Saʻīd)是埃及东北部地中海沿岸靠近苏伊士运河的港口城市,塞得港省首府,位于北纬31.25度东经32.9度(31.25°N 32.29°E),人口大约为50万。塞得港以渔业以及化工、食品加工、烟草等工业为经济基础,是埃及出口棉花、喜米等产品的重要港口,也是船只过往苏伊士运河的加油站。塞得港在1976年成为自由区,由此繁荣起来。但2002年埃及协商会议(Shura Council)通过决议,决定在5年内取消塞得港自由区。
塔巴国际机场
塔巴国际机场(阿拉伯语:مطار طابا الدولي,IATA代码:TCP;埃尔多拉多国际机场代码:HETB)是一座位于埃及塔巴的一座机场,其主要民航业务为来往西欧地区的国际航线。主要有荷兰途易飞航空和比利时途易飞航空公司。
沙姆沙伊赫国际机场
沙姆沙伊赫国际机场(阿拉伯语专业:مطار شرم الشيخ الدولي,IATA代码:SSH;ICAO代码:HESH)是埃及胜地沙姆沙伊赫的国际机场,是该国仅次于开罗国际机场的第二繁忙的机场,身非洲十大最繁忙机场之列。
科考研究
Khety墓
早在摩西登上“西奈山”并接受上帝的启示之前,埃及官员就深入西奈半岛崎岖的山谷寻找矿物,主要是铜和绿松石。一位埃及官员比他的任何同胞都更频繁地穿越半岛:凯蒂,一位生活在埃及第十一王朝(约公元前 2150-1990 年)的“印章持有者”和“采石场监督者”。
对凯蒂旅程的了解始于著名的霍华德·卡特。在卡特在帝王谷发现图坦卡蒙陵墓之前,他花了很多时间在底比斯山附近的比拉比墓地进行挖掘。1913-1914年,他挖掘了凯蒂的坟墓,在门口出土了几处铭文,其中包括矗立在墓门左侧的一块长方形石灰石碑(图1)。翻译该文本的任务交给了语言学家艾伦·加德纳 (Alan Gardiner),他于 1917 年在一篇题为“一位经常出差的埃及官员的坟墓”的短文中发表了该文本。
宙斯古庙遗址
2022年,埃及考古学家在西奈半岛挖掘出了一座供奉古希腊宙斯神殿的遗址。寺庙遗址是在西奈半岛西北部的特尔法尔马考古遗址发现的。该地区的发掘工作可以追溯到 1900 年初,当时法国埃及学家 Jean Clédat 发现了古希腊铭文,表明宙斯-卡西奥斯神庙的存在,但他并没有挖掘出来。Zeus-Kasios 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天神宙斯和宙斯曾经崇拜的叙利亚卡西奥斯山的结合体。西奈考古遗址负责人希沙姆·侯赛因 (Hisham Hussein)表示,在该地区发现的铭文显示,罗马皇帝普布利乌斯·哈德良 (117-138) 曾对这座寺庙进行过翻修。
瓦迪马哈拉
瓦迪马哈拉(Wadi Maghareh,也拼写为Maghara或Magharah,在埃及阿拉伯语中意为“洞穴之谷” )是位于埃及西奈半岛西南部的一处考古遗址。它包含可追溯到古埃及旧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的法老纪念碑和绿松石矿。其中包括胡夫国王派了几次探险队去寻找绿松石和铜矿。与其他国王(如塞赫姆凯特、斯尼夫鲁和萨赫雷)一样,他也在寻找这两种珍贵的材料,这些国王都被描绘在令人印象深刻的浮雕中。胡夫国王也与比布鲁斯有过接触。他派遣了几次探险队前往比布鲁斯,用铜工具和武器换取黎巴嫩珍贵的雪松。这种木材对于建造大型、稳定的陪葬器皿至关重要,大金字塔中发现的器皿实际上就是用这种木材制成的。古埃及人将该地点称为“绿松石梯田”。
1809 年,乌尔里希·贾斯珀·塞岑 (Ulrich Jasper Seetzen)重新发现了该遗址,此后有多个发掘小组,理查德·莱普修斯 ( Richard Lepsius ) 于 1845 年进行的发掘是第一个。CKMcDonald少校对该遗址的访问,包括 1854 年至 1866 年间在此地的居住(以及在那里开采绿松石的努力),仅在表面发现了一些东西(箭头等),而没有进一步挖掘。[2] [3]英国军械测量局于 1868 年至 1869 年对该遗址进行了一次勘测,哈佛大学于 1932 年进行了一次探险,以色列在 1967 年至 1982 年间进行了几次挖掘等。
环境问题与保护
环境问题
干旱
西奈半岛位于横跨非洲北部和亚洲西南部的大干旱气候带内。西奈半岛的干旱表现为土壤表面退化、沙丘扩张、盐碱化和洼地。
暴雨
在西奈半岛北部或地中海低海拔地区,冬季气候降水量相对较高(125毫米);夏季天气干燥炎热,春季和秋季有干燥的南部坎辛风和偶尔的暴雨。突出的山峰终年被云层覆盖,冬天则被冰覆盖。同样,在冬季,南部地区有一些降水;夏季,来自东南部的罕见季风也造成了偶尔的强降水。
水资源短缺
由于气候干旱,95%的埃及人生活在不到6%的土地上。目前水资源状况是不可持续的,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已经不能依靠尼罗河来满足所有淡水需求。
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和洪水
地势低洼的海岸已经很容易发生洪水,尤其是地中海沿岸。此外,1993 年至 2010 年间,地中海海平面“以每十年 2.6 厘米的速度显着上升”。44到本世纪末,它们可能会上升 22 厘米,尽管这些是保守数字。
环境保护
埃及这样的国家可以通过从化石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将可再生能源的采用率提高 15% 至 38%,减少能源消耗。还有,需要适应不可避免的气候变化。例如,修建海堤、稳定海岸线和实施空调都是降低风险的努力,以应对当前的气候挑战或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和极端高温等预期危害。从这个意义上说,降低风险政策具有预防性和保护性,其目标是避免伤害。此外,还可以实行减缓和减排。自1990年以来,埃及的排放强度下降了42%,2005年至2019年间,埃及经济的碳强度下降了近四分之一,表明能源消费强度降低的趋势。
风景名胜
西奈半岛距以色列陆路距离很近,是以色列人最喜爱旅游的地点之一,而犹太历法新年将至,西奈半岛是喜爱外出的以色列人的首选度假地区。西奈半岛拥有圣凯瑟琳修道院、沙姆沙伊赫、吉达等景点。它还拥有珊瑚海,石头。沙漠包围着大海。在那儿,可以看到热带鱼和稀有的鸟。此外,还可以看到奇妙日落的景观和夜晚的星光灿烂。
圣凯瑟琳修道院
圣凯瑟琳修道院,希腊东正教修道院,位于西奈半岛穆萨山以北的一个狭窄山谷中,海拔1500米。修道院基金会通常被错误地称为西奈独立希腊东正教会,是构成东正教会的最小自治教会。修道院院长也是西奈、巴兰和赖图的大主教,由兄弟会选举产生,并由耶路撒冷的希腊东正教牧首祝圣。它的早期住持之一是圣约翰克里马丘。该修道院由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一世于527年建立,始建于公元530年,当时查士丁尼安在收到定居在那里的隐士的强盗入侵投诉后,加固了摩西在西奈山下山坡观察到的燃烧灌木的传统遗址。在7世纪,该修道院为受到伊斯兰教崛起威胁的分散的基督徒社区提供了避难所。
沙姆沙伊赫
它位于西奈半岛南端,依山傍海,苏伊士湾和亚喀巴湾两条黄金海岸在此交汇。它是红海边一座美丽的小城,著名的旅游胜地。有许多珊瑚和稀有的海洋生物,海水能见度高,生活着200多种珊瑚礁和活珊瑚。海岸远处是连绵的山峦,中间是宽阔的平原。
吉达
位于沙特阿拉伯红海沿岸,被称为“红海的新娘”。吉达的海上喷泉喷射水柱高达260米,号称世界第一。在阿拉伯海岸和艾丽莎浅滩之间向东下降到25~30米深的海峡里有很多暗礁触到水面。这些峡脊的珊瑚花都相当罕见,有黑珊瑚目树丛林,有的黑珊瑚能达3米高。
相关文化
出埃及记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以色列人的民族生活在埃及,在法老王的统治下做奴隶。摩西是一名以色列人,有一天在杀死一名埃及奴隶主后逃离了埃及。他过着山地牧羊人的简单生活,直到有一天,雅威从燃烧的灌木丛中向他说话,告诉他返回埃及并带领以色列人摆脱奴役。摩西回来后,召集了以撒勒人,并在一天晚上偷偷离开——上帝消灭了十场瘟疫中的最后一场 ——然后到达了红海水域。看起来前面已经没有路了,但奇迹般的是,大海分开了,让我们逃到了西奈半岛。他们继续前往西奈山,在那里上帝赐给摩西十诫:他们必须遵守的一套永恒的法律。此后事情急转直下,以色列人开始质疑上帝的计划。由于他们缺乏信仰,他判处他们在西奈山再流浪四十年;因此有了“流浪者的荒野”这个 词 。他们在这里徘徊了四十年,直到咒诅结束,摩西带领他们离开西奈半岛,进入应许之地,即所谓的 奶与蜜之地,当它出现在人们眼前时,他们就以老人的身份死去了。
圣凯瑟琳
圣凯瑟琳是西奈半岛最重要的圣人,一座修道院、一座山和一座城镇都以她的名字命名。传说她出生于三世纪亚历山大的一个异教家庭,十几岁时皈依基督教。通过刻苦学习,她成为一位杰出的信仰学者,并很快公开反对罗马帝国对基督徒的迫害。皇帝对这位直言不讳的年轻女子感到惊讶,邀请她与他最优秀的宫廷学者辩论:但凯瑟琳智胜了他们所有人,甚至当场促使一些人皈依基督教。皇帝愤怒了,将她投入监狱,只有她放弃信仰并嫁给他才能释放她。当她拒绝时,她被判处死刑,死在旋转轮和刀的装置上(因此被称为“凯瑟琳轮”)。在最后一刻奇迹般的扭转中,车轮摔成了碎片。但这仍然不足以拯救她;刽子手只是将她斩首。据说天使将她的遗体抬到了西奈山的最高峰——杰贝尔凯瑟琳娜——并安息了她。西奈半岛的僧侣们说,她的遗骸一直留在这里,直到九世纪才被发现。如今,它们被保存在圣凯瑟琳修道院,有人说她的骨头散发出一种具有特殊治愈能力的芳香油。
贝都因传说
作为一个口头民族,故事和诗歌长期以来一直是贝都因文化的核心。他们每天晚上围着火堆讲述各种寓言,从居住在沙漠中的邪恶食尸鬼到仁慈的酋长的鬼魂,再到居住在山顶上的不朽少女的鬼魂,用优美的歌声迷惑人们。一些传说也受到现实生活故事的启发: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是关于两个贝都因姐妹的故事,她们在叛乱行为中从瓦迪费兰的一座高山(杰贝尔巴纳特或女孩之山)逃跑并跳楼身亡。反对他们父亲将他们嫁给他们不爱的男人的计划。如今,贝都因人的口头传统正在衰落,许多故事已经被遗忘或正在被 遗忘。即便如此,您仍然可以在早期旅行者的著作中找到它们的记录,或者通过询问半岛上的年长贝都因人,他们中的一些人试图在它们永远消失之前将它们写下来。
节日
古尔邦节又称:古尔邦节。节庆时间: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活动项目:各家都要宰羊,并将羊肉的三分之一分给穷人,三分之一分给亲友、三分之一自用。每星期五是伊斯兰教徒的“主麻日聚礼”,教徒为数众多,信守每日5次礼拜教规, 即晨礼、晌礼、哺礼、昏礼、宵礼。而每年的4月25日是西奈解放日。1979年,埃及同以色列缔结 和约,到1980年1月,埃及根据1979年签署的埃以和约,收复了西奈半岛三分之二的领 土;1982年,埃及又收复西奈另外三分之一的领土,西奈全部回归埃及。
著名人物
安瓦尔·萨达特,全名为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1918年12月25日出生于米努夫省迈特阿布姆村二1936年进入开罗军事学院学习,毕业后秘密建立“自由军官”小组,因从事反英活动曾两次被捕入狱。1952年参加贾迈勒·阿卜杜勒·纳赛尔领导的推翻法鲁克一世王朝的“七月革命”。1964 - 1966年和1969 - 1970年任副总统,1970年纳赛尔逝世后继任总统。1973年10月,萨达特下令埃及军队渡过苏伊士运河和叙利亚一起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摧毁了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线,对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发起进攻。埃及在这次战争中取得了胜利,但西奈半岛仍未收复。1978年,在美国总统卡特的斡旋下,安瓦尔·萨达特和梅纳赫姆·贝京在美国签订了《戴维营协议》一1979年3月埃及和以色列签订和约,为此萨达特获1978年度诺贝尔和平奖二1980年埃及同以色列正式建交,结束了两国长达30年之久的战争状态,并收回西奈半岛69%的领土。1981年10月6日,在开罗举行庆祝十月战争胜利8周年的阅兵式上,萨达特遇刺身亡。
影视作品
西奈半岛作为军事要塞,有很多相关影视作品,如美国导演弗雷德里克·怀斯曼拍摄于1978年10月17日上映的电影《西奈驻防 Sinai Field Mission》,以色列导演拉斐尔·努斯鲍姆拍摄于1968年的《西奈突击队》,以及意大利导演毛里齐奥·卢西迪拍摄于1968年的《西奈半岛战役 Hamisha Yamim B'Sinai 》等。
重大事件
西奈半岛动乱
2011年 2月5日,由当地贝都因人组成的武装利用国内混乱局面和政府权威被削弱之际,开始对西奈半岛上的政府军发起了一系列的攻击。新上台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也于2011年中开始对叛乱展开反击,主要包括雄鹰行动及之后的西奈行动。2013年5月,在埃及政府官员遭到绑架后,西奈半岛的暴乱事件再度激增。随着政变的发生,时任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被推翻,西奈半岛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冲突 。2014年当地武装组织耶路撒冷圣殿支援团公开声明效忠伊斯兰国并更名为伊斯兰国西奈省。相关的恐怖袭击活动持续至2015年。当地安全官员表示,当地武装组织已经同利比亚的组织取得了联系。
2017年11月,阿里什以西的一座清真寺被袭击,造成300多名苏菲派信徒死亡,一百多人受伤。
埃及西奈半岛发生直升机坠机事故
2020年11月12日,一架直升机在西奈半岛南部沙姆沙伊赫附近执行例行任务时发生坠机事故,8人死亡。机上9人中,6名美国军人、1名法国军人和1名捷克军人在事故中丧生,1名美国军人幸免于难,随后被送往医院接受救治。
西奈半岛天然气管道恐怖爆炸袭击案
2011年9月27日凌晨,埃及西奈半岛的一条天然气管道遭遇爆炸袭击,致1人受伤。发生爆炸的管道位于西奈半岛阿里什镇迈丹地区,由埃及国有天然气公司下属天然气输送公司运营。当时,至少有3名不明身份男子跳下一辆小型卡车,朝输气管道开枪,引发爆炸。爆炸声巨大,火焰“足有15米高”,火焰从发生爆炸的天然气管道中冲出,这是自埃及前总统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下台以来第六起针对阿里什天然气管道的袭击。军方拆弹专家抵达现场后拆除一些爆炸装置。
参考资料
西奈半岛.中华人民共和国驻阿拉伯埃及共和国领事馆.2024-01-23
Sinai Peninsula.Britannica.2023-10-19
The Sinai Peninsula of Ancient Egypt.wikivoyage.2023-10-17
GeoHack - 西奈半岛.geohack.2024-02-03
埃及西奈半岛何以恐袭频发?.澎湃新闻.2024-01-28
Bedouin Society.Bedouin Society.2024-02-01
Countries of the World.Encyclopedia Britannica.2023-10-20
人口统计与民族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4-02-01
红海和西奈半岛岛屿.tripadvisor.2024-02-01
西奈半岛旅游.全球行.2023-10-20
Mount Sinai.Britannica.2023-10-19
Al-ʿArīsh.britannica.2023-10-19
Skyscanner.skyscannar.2023-10-25
Crustal thickness and structural pattern evaluation of Sinai Peninsula using three-dimensional density modeling with aeromagnetic and earthquake data.x-mol.2024-02-01
埃及(东部沙漠和西奈半岛)始新世演替的基于相的模型和盆地构造:南部特提斯边缘的构造控制沉积实例.x-mol.2024-02-01
Climate in Sinai Peninsula (Egypt).worlddata.2024-02-02
South Sinai, Egypt Climate.weatherandclimate.2024-02-02
North Sinai, Egypt Climate.weatherandclimate..2024-02-02
Plate Tectonics of the Red Sea and East Africa.nature.2024-02-02
Gravity observations at Sinai Peninsula and its geophysical and geodetic applications.sciencedirect.2024-02-02
西奈半岛.百问中文.2023-10-22
SINAI, MOUNT.JewishEncyclopedia.2023-10-24
Mount Kātrīnā.Britannica.2023-10-20
Gulf of Aqaba.geohack.2024-02-01
水文地质.tandfonline.2024-02-02
Renewable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Sinai.esrs.2024-02-02
Egypt nationalizes the Suez Canal.history.2023-10-20
埃及西奈沙漠植被的植物社会学调查.WileyOnlineLibrary.2024-02-02
Wild plants of the Sinai.gotellitonthemountain.2024-02-02
70 species threatened with extinction in Egypt.egypttoday.2024-02-02
Sharm El-Sheikh, city of peace.ARAB News.2023-11-07
国家公园环球行 | 最美珊瑚礁拉斯穆罕默德.搜狐网.2024-02-02
Sinai.https://www.jewishvirtuallibrary.org/sinai.2024-02-03
波斯大帝出击,远征埃及,波斯士兵将猫挂在盾牌上,结果埃及惨败.手机新浪网.2024-02-03
古埃及第18王朝--创建者阿赫摩斯一世.手机新浪网.2024-02-03
Rhinocolura.newadvent.2024-02-03
埃及.mofcom.2024-02-03
Diocese of Port-Said Web Site.Wayback Machine.2023-10-25
El-Ferdan Bridge.Encyclopedia Britannica.2023-10-20
塞得港气候.Wayback Machine.2023-10-25
一位经常出差的底比斯官员的坟墓.jstor.2024-02-03
The Earliest Mention of the Placename Sinai: The Journeys of Khety.asor.2024-02-03
Egypt: Ruins of ancient temple for Zeus unearthed in Sinai.phys.2024-02-03
WadiMaghara.egyptsites.2024-02-03
马加雷河谷.academic-accelerator.2024-02-03
瓦迪马哈拉.meretsegerbooks.2024-02-03
Geography.Encyclopedia Britannica.2023-10-20
Climate Change in Egypt: Opportunities and Obstacles.carnegieendowment.2024-02-03
Myth and legend.gotellitonthemountain.2024-02-03
西奈驻防 Sinai Field Mission (1978).豆瓣电影.2023-11-07
西奈突击队 Sinai Commandos (1968).豆瓣电影.2023-11-07
西奈半岛战役 Hamisha Yamim B' Sinai (1969).豆瓣电影.2023-11-07
Clashes in Sinai over Morsi removal.ahram.2024-02-03
egypt-strikes-back-at-islamic-state-militants-after-beheading.theage.2024-02-03
mosque-attack-egypt.nytimes.2024-02-03
埃及西奈半岛发生直升机坠机事故.芜湖新闻网.2024-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