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是指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的十位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军事领导人,他们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5年的法律文件规定,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两级,只是大元帅设而未授。195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毛泽东主席向朱德、彭德怀等10人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65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的决定》。1988年,军衔制恢复后,不再设大元帅、元帅、大将、大尉等,而加设一级上将

历史沿革

1952年11月26日,中央军委总干部部副部长赖传珠、徐立清,给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副主席彭德怀并转毛泽东主席写报告表示实行军衔制度,中国尚无经验,苏联顾问卡苏林向总干部部推荐了苏联的军衔设置模式:“军衔等级区分为元帅(大元帅、国家元帅、兵种元帅),将官(上将、准上将、中将少将四级),校官(上校中校少校三级),尉官(上尉、一级中尉、二级中尉、少尉四级等”。1953年,军委总干部部据此草拟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解放军军衔条例(草案)》。草案第三条拟定的“军衔等级的区分”中,对于元帅军衔的区分为:元帅军衔——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兵种元帅。

1955年1月14、15日,中央军委由彭德怀、罗荣桓主持召开了讨论军衔问题的座谈会,对授予元帅、大将、上将军衔人选的名单进行了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规定,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条件是:“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会议经两天的认真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元帅军衔授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11位委员,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军衔授予军委主席毛泽东,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授予11位军委委员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月16日,彭德怀、罗荣桓署名将上述意见报告了毛泽东和党中央。

1955年2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决议,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在第二章第七条“军官的军衔等级区分”中规定,中国的元帅设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这是立法文件规定的军衔称号。苏联顾问卡苏林强调:“兵种元帅必须要求能掌握兵种技术(如空军元帅应当曾担任过飞行员),并对兵种建设有功勋者方可授予,现在中国还不具备此条件。”因此,在1955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新的军衔立法文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中,取消了兵种元帅的设置方案,元帅军衔只设国家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1955年9月3日,总干部部罗荣桓部长和宋任穷、赖传珠、徐立清三名副部长,遵照彭德怀的指示,代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起草了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信函,全文如下:“关于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问题,中央已决定现任军委委员之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十一同志均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彭副主席要我们起草国务院总理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呈请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函稿一份,现呈请审查修改并请即由国务院秘书处转送常务委员会讨论通过。”1955年9月9日晚上,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召开会议,讨论元帅军衔问题。会议决定授予元帅军衔的方案减为了9人。9月16日,周恩来致函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10人的授衔建议。

1955年9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毛泽东主席向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据统计,十大元帅中直接或间接参加过南昌起义的就有7位:朱德、贺龙、刘伯承、聂荣臻、陈毅、林彪、叶剑英。1955年朱德等十人的军衔是法定的“国家”元帅。朱德等十人的军衔,属于国家级,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而非军队级,即“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这在当时的立法文件、授衔典礼、授衔命令状中都有明确表达。

1965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2011修正)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的决定》。1988年,军衔制恢复后,不再设大元帅、元帅、大将、大尉等,而加设一级上将。1988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确认1955年至1965年期间授予的军官军衔的决定》对在1955年至1965年期间被授予军官军衔的人员,其军衔予以确认;犯叛国罪或者其他反革命罪的,犯其他刑事罪被依法判处死刑、无期徒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被开除军籍的以及按照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定不予确认的除外。

十大元帅

评定依据

1927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80年辉煌历史中,是一个重要的、非同寻常的年份。中国共产党为了对抗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的行为,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独自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这三次著名的武装起义,宣告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这期间,还举行了黄麻起义海陆丰起义、琼崖起义。接着,在1928年又相继发动了湘南起义平江起义、桑植起义等。十大元帅分别领导或参加了上述这些著名的、重要的武装起义,成为解放军创建时期的领导者或参与者。

十大元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时期,为了中国革命事业,在革命战争中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成为各个时期解放军重要的领导者和重大战役、战斗的指挥者。

土地革命时期:朱德和毛泽东一起指挥了从井冈山会师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期间的各次战斗,和周恩来一起指挥了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并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彭德怀、陈毅、林彪、罗荣桓率部参加了井冈山市斗争和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叶剑英参加了第二至第五次反“围剿”。刘伯承和聂荣臻参加了第四至第五次反“围剿”。贺龙创建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徐向前指挥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反“六路围攻”和悲壮的西路军西征。彭德怀、林彪、聂荣臻、叶剑英参与指挥了直罗镇战役、东征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因担任八路军总指挥和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进行战略决策。林彪以指挥平型关大捷一战成名。彭德怀以指挥百团大战而名留史册。罗荣桓以经略山东省并使之成为全国最大的解放区而荣被世人所敬重;贺龙以指挥齐会歼灭战而威名远扬。刘伯承因指挥长生口、香城固之战而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陈毅因重振新四军的辉煌而声名远播。徐向前因指挥广阳、响堂铺伏击战而再度辉煌。聂荣臻以击毙侵华日军名将阿部规秀而饮誉华北。叶剑英因在国统区进行出色的统一战线工作而闻名遐迩。

 解放战争时期:朱德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组织和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战略决战。还与毛泽东联名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推翻了蒋介石在中国大陆的统治。

人物简介

贺龙

贺龙(1896年—1969年),原名文常,字云卿,桑植县人。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曾任县讨袁护国军总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陕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会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红三军军长,红二、六军团总指挥兼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主席和湘鄂川黔军区司令员,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1935年率部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八路军一二0师师长、一二0师军政委员会书记,率部开辟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任。1955年9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朱德

朱德(1886年—1976年),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1911年10月,朱德在云南省参加辛亥革命武装起义。1915年12月参加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战争。1917年7月任滇军旅长,在四川省参加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的护法战争。1927年7月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军长。1928年4月率部万余人上井冈山市,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合;随即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不久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1930年8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指挥(不久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1949年4月和毛泽东一起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渡长江南下的作战命令,最后推翻了蒋介石在中国大陆的统治。

彭德怀

彭德怀(1898年—1974年),原名得华,湖南湘潭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1928年7月与滕代远、黄公略率部发动平江起义,成立红军第五军,任军长。11月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主力赴井冈山市,与毛泽东、朱德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会师。1931年11月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他参与指挥了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在保卫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战斗中屡建功勋。1934年1月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候补委员。10月率部参加长征。1936年被补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先后任抗日先锋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参加指挥了东征和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副总指挥(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1940年秋,在华北组织发动百团大战,使日本侵略军受到沉重打击。1950年10月,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1956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74年11月29日逝世。

林彪

林彪(1907年—1971年),1923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0月毕业后国民革命军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任排长,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同年4月随部队上井冈山市,先后任红军第四军二十八团营长、团长,参加了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风景旅游区的斗争。1934年10月率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开始长征,参加突破国民党军四道封锁线和强渡乌江等作战。1935年1月参加了遵义会议,会后指挥所部参加四渡赤水长征金沙江之战强渡大渡河、夺占泸定桥等作战。1942年2月回国。抗战胜利后,先后任东北地区人民自治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司令员等职,与罗荣桓等指挥了四平市新开岭战役、三下江南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和辽沈战役等重要战役,解放全东北。1948年底率部入关,与罗荣桓、聂荣臻一起指挥平津战役。1949年3月起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等职,先后指挥了湘赣、衡宝、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战役。 1971年9月8日,下达反革命武装政变手令,妄图谋害毛泽东。阴谋败露后,于9月13日乘飞机外逃,在蒙古国成吉思汗市地区机毁身亡。

刘伯承

刘伯承(1892年—1986年)中国革命家、军事家,军事理论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1911年,参加了响应辛亥革命的学生军。1927年春,被武汉国民政府任命为暂编第十五军军长。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严重时刻,与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等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1931年奉命赴中央革命根据地。1932年1月,任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10月,任军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协助朱德、周恩来指挥作战,取得了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师长。1937年9月底,率部挺进山西省,以太行山为依托,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组织所部进行的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伏击战等著名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司令员。1949年4月,参与指挥渡江战役,并直接指挥第二野战军直出浙赣线,解放了皖南、浙西、赣东北、南平市广大地区。1954年起先后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军委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部长。1982年后,由于年龄和健康原因辞去党政军领导职务,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

陈毅

陈毅(1901年—1972年)名世俊,资仲弘,笔名曲秋,1901年出生于乐至县劳动乡药师湾。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1928年,发起“湘南暴动”,建立工农革命第一师,陈毅任党代表。4月,与毛泽东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32年6月下旬在龙岩市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陈毅接替毛泽东为前委书记。1934年率部转战与崇山峻岭之中与敌人周旋,1936年被围,伤病伏从莽20余日,写有壮怀激烈的《梅岭三章》。1938年1月,新四军军部迁往南昌市,陈毅任新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副书记。1949年,陈毅指挥渡江战役,解放南京;指挥淞沪会战,守住上海市。1949年9月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出席开国大典。1955年随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9月被授予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9月,当选政治局委员。1958年兼任外交部长,执行党和国家的外交政策。1972年逝世,终年71岁。

罗荣桓

罗荣桓(1902年—1963年),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曾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一师一团特务连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营党代表,第二纵队党代表,红四军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江西军区政治部主任,红军总政治部巡视员、动员部部长,红八军团政治部主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一科政治委员,中国工农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第一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第二书记,华中军区、中南军区第一政治委员。1963年12月16日逝世,终年61岁。

徐向前

徐向前(1901年—1990年),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中共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元帅。原名象谦,字子敬。五台县人。1929年6月,被中共中央军委派往鄂东北,任中国工农红军十一军三十一师副师长、中共鄂豫边特委委员、鄂豫边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指挥部队挫败国民党军发动的3次“会剿”,扩大了鄂豫边割据区域。1930年起历任红一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参谋长、军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四军军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参与指挥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作战和红安县、商潢、苏埠镇、潢光等进攻战役。1935年春,指挥广昭、陕南、嘉陵江等战役后率部进行长征。1938年4月率一二九师和八路军第115师各一部进入河北省南部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冀南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后改为十八兵团)司令员和政委,组织指挥了运城市临汾市晋中市太原市等战役。1990年9月21日逝世。主要著作有回忆录《历史的回顾》和《徐向前军事文选》。

聂荣臻

聂荣臻(1899年—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卓越领导者,为“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开拓性、奠基性工作。1926年7月任中共广东区党委军委特派员,参加北伐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1929年8月任中央军委参谋长。1932年后任红军东路军政委,参与指挥漳州战役,率部参加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抗战时期,任八路军第115师副师长、政委,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书记,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地方局第三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等。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1992年5月,在北京逝世,终年93岁。

叶剑英

叶剑英(1897年—1986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1924年,任建国粤军第二师参谋长,参与筹办黄埔军校,并任教授部副主任。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预备队指挥部参谋长、新编第二师师长。1931年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参谋长、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瑞金卫戍司令,闽赣军区和福建军区司令员等职。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任北平市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华南军区司令员,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广州市市长,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参考资料

共和国十大开国元帅大多出身贫寒 半数留过学(图).央视网.2024-08-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国政府网.2024-08-29

1965年5月22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取消军衔制.人民网.2024-08-29

【党史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等级是如何确定下来的?.解放日报社.2024-08-29

“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的称谓不妥.人民网.2024-08-2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确认1955年至1965年期间授予的军官军衔的决定.中国江苏网.2024-08-29

共和国十大开国元帅大多出身贫寒 半数留过学(图).央视网.2024-08-29

共和国十大开国元帅大多出身贫寒 半数留过学(图).央视网.2024-08-29

贺龙.中国政府网.2024-08-29

朱德.重庆统一战线.2024-08-29

朱德(1886~1976).中共党史网.2024-08-29

彭德怀.中国政府网.2024-08-29

林彪.中国政府网.2024-08-29

刘伯承.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4-08-29

陈毅.资阳市人民政府.2024-08-29

罗荣桓:始终做老实人 干老实事.河北经贸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2024-08-29

罗荣桓.共产党网.2024-08-29

徐向前.大余县人民政府.2024-08-29

聂荣臻:为国家民族计,把子孙教育好.中国档案报.2024-08-29

聂荣臻.中国政府网.2024-08-29

叶剑英 (1897—1986).中国政协网.2024-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