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汉地

汉地

汉地,最早仅仅是指汉朝的领土,后来演变为汉族地区的代称。古代汉族地区的地理范围等同于“九州”(赤县神州),是汉族的民族共同地域,故又称为“汉地九州”,面积有360万平方公里。

现代汉族地区的总面积超过480万平方公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地相区别。

又别称为汉界、东汉、汉土、汉境。

汉朝领土

许靖认为袁术“扇动逆”,江东、会稽郡(东汉时辖有今浙江省南部及整个福建省地区)包括东冶县在内的地区都被“术兵”攻陷而成为“虏庭”,所以“温州市闽越之国”不再是汉地(汉朝领土)。

汉族地区

“汉地”例子

【1】在晋代,辖有齐国济南郡、乐安国、城阳郡、东莱国、长广郡六郡的青州市与辖有临贺郡、始安郡、始兴郡、南海郡苍梧郡桂林郡、桂林郡、高凉郡、高兴郡、宁浦郡十郡的广州同属于汉族地区。

【2】北魏明元帝对崔浩曰:“卿谓先帝如何?”崔浩曰:“太祖用漠北淳朴之人,南入汉地,变风易俗,化洽四海,自与羲、农、舜、禹齐烈,臣岂能仰名。”戈壁以南属于汉民族地区。

【3】后晋开运三年三月,耶律德光汤阴县愁死岗上,对宣徽使高勋曰:“我在上国,以打围食肉为乐,自及汉地,每每不快,我若得归本土,死亦无恨。”高勋退而谓人曰:“其语偷,将死矣。”,不久,在开运三年四月二十一日,耶律德光卒于栾城区杀胡林。契丹人破其尸,摘去肠胃,以盐沃之,载而北去,汉族目之为“帝”焉。

【4】辽朝可汗耶律璟,在听闻柴荣北伐收复瀛洲、莫州二州及益津关、瓦桥关、高阳关三关后,曾评论曰说:“此本汉地,今以还汉,又何惜耶?”

【5】大中祥符九年,赵恒因为抚水州蒙姓蛮多次“寇宜、融州界”“掠取民口、畜产”,决定派遣曹克明等率军反,平定后,“克明等师还,粤州蛮人纳器甲凡五千数,愿迁处汉地者七百馀口,诏分置广西及荆湖州军,给以田粮”,即是将七百多人迁居在广西及两湖的汉地,可证岭南地区同属汉族地区组成的一部分。

【6】宋朝大臣王尧臣在讨论防备西夏时,将宋境称作汉地

【7】宋朝与女真在讨论对辽朝的划分中,居庸古北松亭榆关等关隘、营平三州及燕云十六州一带也是汉地。

【8】宋朝政和七年十二月,女真人收到宋使马政的国书,大略曰:“日出之分,实生圣人。窃闻征辽,屡破敌。若克辽之后,五代十国时陷入契丹汉地,愿下邑。”此处的“下邑”代指宋朝。

【9】宋朝宣和六年秋七月,耶律延禧企图出兵从女真人手上重夺燕、云,耶律大石在谏词中曰:“向以全师不谋战备,使举国汉地皆为金有。国势至此而方求战,非计也。”此处“汉地”是指辽朝所统治的汉族地区。

【10】乾道年间,“羌酋奴儿结越大渡河,据安静,侵汉地几百里”,后被四川省制置使留正击败生俘。

【11】羌族“酋豪梦束畜列率数千人侵汉地二百馀里,成都市大恐。”赵不镇守成都,调动军队守卫,后梦束畜列被邛部川首领崖袜击杀,将其首级献于中国,解除了成都府路的危机。同时可证巴蜀地区也是汉族地区的一部分。

【12】淳祐十一年,孛儿只斤·蒙哥任命孛儿只斤·忽必烈管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此处的“漠”代指戈壁,可见汉族地区北界邻接戈壁大漠

【13】元朝分汉地的“京兆、四川为一道”,廉希宪受命为该道宣抚使。是以陕西省四川省同属汉地一部分。

【14】蒙古族认为汗八里(今北京市)一带、腹里及江南也是汉地的一部分。

文言文史料内其他类似“汉族地区”的例子

一、自安史之乱后,“回纥汗国恃旧勋,每入汉界,必肆狼贪”,辛云京镇守大原时,“云京以戎狄之道待之,虏畏云京,不敢惕息。数年间,太原大理,无烽警之虞”。

二、《唐蕃会盟碑》中有“东汉”一语。

三、契丹人认为高昌是汉土,称宋朝为“汉”。

范围

“华夏”,先秦的华夏氏族集团吸收了周边的巴蜀、荆楚、百越诸部落,经过汉代超过420年的统治後,黄种人汉民族开始形成,而“华夏”这个称呼逐渐成为黄种人汉民族的别称,同时也是黄种人汉族地区的别称,一如草原经过元朝超过430年的统治及吸收了周边如乃蛮、汪古、克烈等等众多不同的部族後,蒙古族开始形成;半岛经过统一新罗高丽共超过600年的统治後,朝鲜民族开始形成。

古代

汉地的地域东至东海,从鸭绿江下游北岸起包含辽东地区在内,在北边以戈壁大漠燕山作为汉族地区与草原游牧民族地区的分界线。汉地在西部囊括河西走廊陇西县,边界直抵玉门关一带及青海湖以东的湟水一带,与藏族东北的安多地区相接;汉族巴蜀地区在西边与藏族东部的康地区相接。在南边,珠江中下游流域的岭南东部地区都是属于汉地的一部分。

根据汉族传统,古代汉地可分为九个分区:

现代

上述的汉族地区总面积超过4,800,000平方公里。

九州范围

起源

先秦的“中原地区”,最初仅仅是代指周代及鲁、晋、齐、郑、蔡、卫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诸侯国,再加上行周礼与臣服于周朝的宋、陈等异姓诸侯国。不守周礼又称王的吴国虽是“周之胄裔”,也被视为蛮夷;作为黄帝之子少昊的后裔,郯国一时被视为“中国”,一时被视为“四夷”;陆终的后裔邾国及轩辕黄帝的后裔莒国 也曾经被鲁国视为“蛮夷”,而与鲁国同属晋悼公王族的晋国则可以被视为“兄弟”。

到了战国时期,楚、赵、魏、韩、齐、燕六国及秦国都被视为“诸夏”及九州(中原地区)的组成部分,“华夏”的地域扩大至将九州地区全部包括在内,在先秦诸国的基础上萌芽出後世汉族九州的概念。楚简《容成氏》也有涉及禹贡九州的记载。

汉代以后,“华夏”成为汉族地区(即九州,又名赤县神州,是黄种人汉民族的民族共同地域)及汉民族的别称。

另外又有“东夏” 、“南夏” 、“西夏”的词称呼汉族地区(华夏)内的局部地区。

作为名山大川的四渎五岳五镇也是在汉族地区(华夏)的范围之内。其他民族的聚居地主要位於九州以外。

四渎∶黄河济河淮河长江

五岳∶泰山华山华山、南岳衡山、恒山嵩山

五镇∶沂蒙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

汉代

西汉有十三州及司隶,十三州分别是并州、冀州幽州、青州、兖州、河南省徐州、扬州、交趾郡、荆州、益州朔方郡武威郡,其中益州即是九州中的梁州;幽州与太原市是由冀州分割出来;凉州本来是属於雍州的;交州在十二分野 中被划归九州中的扬州;朔方是由雍州分割出来;而司隶分别属於冀州、雍州、豫州三州。

因此,西汉的华夏九州范围:

在十二分野中的三河即河东郡南阳市河南郡三郡的合称,河东郡、河内郡属冀州,而河南郡属豫州。

其中岭南地区(汉族地区南部)及越南北部自古以来属汉地九州之中的扬州。东汉时原属扬州市的岭南地区一度分属荆州、益州(梁州)二州州域。

汉末的冀州,其范围至少相当于今河北省、北京、天津市辽宁省山西省陕西省六个省市全部地区及内蒙一部份地区。同时,汉代及三国时人口中的“天下”是九州(中原地区)的代指,“中国”反而只是占有中原的王朝政权的代指,或中原的代指。

东汉建安十八年曾经重新分置全国所属九州州域,冀州范围相当于辽宁、河北、山西、北京、天津五省市全境及内蒙一部份;武威郡州域范围辖有今陕西、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三省全境;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四省全境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一部份属益州汉中市);广东省、广西、湖北、湖南省四省全境及河南省南部是荆州市辖境。

晋代

晋代的九州范围与汉代的九州范围相当,按《晋书·地理志上》及《晋书·地理志下》所描述,晋朝全国十九个州各自所属的九州(汉族地区)州域如下:

隋代

按《隋书·地理上》、《隋书·地理中》及《隋书·地理下》所述,隋朝全国各郡各自所属的九州(汉族地区)州域如下:

冀州信都郡清河郡魏郡汲郡、河内郡、长平郡上党郡河东郡、郡、文城郡、临汾郡、龙泉郡、西河郡、离石郡、雁门郡、马邑郡定襄郡楼烦郡、太原郡、襄国郡武安郡、赵郡、恒山郡、博陵郡、涿郡、上谷郡渔阳郡、北平郡、安乐郡、辽西郡

兖州东郡东平郡济北郡魏州、渤海郡、平原郡

青州城北海郡齐郡东莱郡、高密郡

徐州市∶彭城郡、鲁郡、琅邪郡、东海郡、下邳郡

扬州市江都郡、钟离郡、淮南郡、弋阳郡、蕲春郡庐江郡同安郡历阳郡、丹阳郡、宣城郡、毗陵郡、会稽郡、会稽郡、馀杭郡、新安郡、东阳郡、永嘉郡、建安郡、遂安郡、鄱阳郡、临川郡、庐陵郡南康郡宜春郡豫章郡、南海郡、龙川郡、义安郡高凉郡、信安郡、永熙郡、苍梧郡、始安郡、永平郡、桂林郡合浦郡、珠崖郡、宁越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比景郡海阴郡、林邑郡

荆州市南郡夷陵郡竟陵郡、阳郡、陵郡、武陵郡、清江郡、襄阳郡舂陵郡汉东郡安陆郡、永安郡、义阳郡、九江郡江夏郡、阳郡、巴陵郡长沙郡、衡山郡、桂阳郡零陵郡熙平郡

河南省河南郡荥阳郡商丘市谯郡定陶国襄城县、川郡、汝南郡、淮阳郡、汝阴郡、上洛郡弘农郡淅阳郡南阳郡、阳郡、淮安郡

梁州∶汉川郡、西城郡、房陵郡、清化郡、通川郡、宕渠郡、汉阳郡、临洮郡、宕昌郡、武都郡同昌郡、河池郡、顺政郡、义城郡、平武郡汶山郡普安郡、金山郡、新城郡巴西郡、遂宁郡、涪陵郡、巴郡、巴东郡、蜀郡、临邛郡、眉山郡、隆山郡、资阳郡、泸川郡、犍为郡越巂郡、柯郡、黔安郡

武威郡京兆郡冯翊郡、扶风郡、安定郡北地郡上郡、凋阴郡、延安郡、弘化郡、平凉郡、朔方郡、盐川郡、灵武郡榆林郡五原郡天水郡陇西郡金城郡、枹罕郡、浇河郡、西平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善郡、且末郡西海郡河源郡

1.

冀州区

2.

兖州区

3.

青州市

4.

徐州市

5.

扬州市

6.

荆州市

7.

河南省

8.

汉中市

9.

雍州

明代

朱元璋认为“中原地区之旧疆”、“中国故土”(华夏)是包括闽粤(今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省)、江东、湖湘襄阳(今湖北湖南二省)、赣城(今江西省)、长淮(今江苏省及安徽省北部)、齐鲁、河洛(今河南省)、幽赵晋冀(今河北山西二省及天津北京二市)、秦陇(今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巴蜀(今四川省重庆市) 、云南在内。

• 明朝人认为今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海南八省之地都属于赤县神州(华夏)中的扬州。

• 明朝人认为今辽宁省的地理范围(辽东都司)也是属于赤县神州的州域。

根据四库全书版的《大明一统志》,1461年的明朝国内属于九州(汉族地区)州域内分野的府县如下:

冀州∶顺天府、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部分、永平府、延庆府、保安州、万全都指挥使司(万全都司)、太原府、平阳府、大同府、潞安府、汾州府、辽州、沁州、泽州、彰府、卫辉府怀庆府、广宁(广宁卫)以西之地

兖州兖州府部分、东昌府、开封府部分

青州市∶济南府、青州府登州府莱州府辽东都司(广宁卫以东之地)

徐州市∶兖州府部分、徐州

扬州∶应天府、凤阳府、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扬州府淮安府、庐州府、安庆府、太平府、宁国府、池州府、徽州府、广徳州、和州、滁州、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严州府、金华府、州府、处州府、绍兴府、宁波府、台州府、温州府、南昌府、饶州府广信府、南康府部分、九江府部分、建昌府、抚州府、临江府、吉安府部分、瑞州府、袁州府、贑州府、南安府、福州府、泉州府、建宁府延平府长汀县兴化府、邵武府、漳州府、福宁州广州府、韶州府、南雄府、惠州府、潮州府、肇庆府、罗定州、南宁府及高州府、廉州府、雷州府、琼州府

荆州∶武昌府、汉阳府、承天府、徳安府、黄州府、荆州府、岳州府、长沙府、宝庆府、衡州府、常徳府、辰州府、永州市、郴州、永顺、保靖、韶州府、桂林府、平乐府、梧州府、镇远府、思南府、石阡府、铜仁府、黎平县及南康府部分、九江府部分、吉安府部分、襄阳府部分、施州部分、州府部分、贵阳府部分

梁州∶成都府、保宁府、顺庆府、州府、重庆府、叙州府、潼川州嘉定州泸州市雅州、邛州、眉山市

武威郡西安府凤翔府、汉中府部分、平凉府巩昌府、临洮府、庆阳府延安府宁夏卫、洮州卫军民指挥使司、岷州卫军民指挥使司、河州卫军民指挥使司、靖虏卫、陕西行都指挥使司、阳府部分

1.

冀州区

2.

兖州区

3.

青州市

4.

徐州市

5.

扬州市

6.

荆州市

7.

汉中市

8.

雍州

地理

山脉

秦岭

罗浮山

千山区

龙泉山脉

米仓山

重庆巫山

幕阜山

太行山

九嶷山

平原

华北平原

鄱阳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平原

潮汕平原

高原

山西高原

盆地

四川盆地

文化

文字

民族文字:汉字

宗教

民族宗教:道教

节日

重阳节

中秋节

元宵节

端午节

饮食

煎堆

凉茶

习俗

龙舟

词汇使用

学术界常使用此词,并常与“藏地(或吐蕃西藏自治区)”、“蒙古”、“回部(西域、回纥汗国、回鹘、新疆、畏吾尔等)”等地并称。《剑桥中国史-辽夏金元卷》中译本序言中亦提及“CHINA……一会儿指中国,一会儿指汉地……”。当代,至少在中原地区大陆学术界,“汉地”已取代“内地十八省”或“中国本部”成为常用词汇。如许陈汉章所著的《我者与他者:中国历史上的内外分际》:“满清帝国的统治机制可分为第一层的两个部分,蒙藏与汉地,前者又分为蒙古与西藏,后者则有满、汉八旗与一般臣民。”

实例参考

地名:赣州市寻乌县吉谭镇汉地村。江西省广东省福建省交界之处!1930年6月5日,毛泽东委员从寻乌来到剑溪进行伟大的革命实践时,把寒地村名改为“汉地”。

有关

朝鲜半岛(朝鲜八道)

俾路支斯坦

蒙兀儿斯坦

参考资料

《晋书·地理上》.国学导航.2017-03-22

《晋书·地理下》.国学导航.2017-03-22

《隋书·地理上》.国学导航.2017-03-22

《隋书·地理中》.国学导航.2017-03-22

《隋书·地理下》.国学导航.2017-03-22

寻乌县吉潭镇汉地村民委员会.寻乌县吉潭镇汉地村民委员会.2017-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