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姓
俞姓,中原地区百家姓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57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中排名第117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12%。
隋唐以前,俞姓多在湖北、江东。唐朝武则天时,江陵县(今潜江市一带)人俞文俊被武则天流放到岭南。俞姓的后裔也就由此到达了中国南方的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因此,中国南方的俞姓人氏,应该有很多都是这位俞文俊的后裔。俞姓曾长期生活在今山西省、河南省、河北省、湖北等省,并人丁兴旺。明初,俞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省、甘肃省、河北、天津市等地。明清之际,俞姓仍以华东之地为众,但散居之地渐多。截至2023年底,俞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安徽、浙江省、江苏省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俞姓约占全国汉族俞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
关于俞姓起源有几种,最传统的是起源于姬姓。黄帝时有名医跗,医术高超,精于脉经。而“腧’又为“脉之所注”,就是人们俗称的“穴道”,故而大家称名医跗为腧跗,古代“俞”与“腧”相通,故又称其为俞跗。其后人为了传承先人的医术,多称俞跗氏,后简化为单姓俞氏。另外,春秋时期鲁庄公幼子泄堵俞被鲁僖公封于俞地,其后人有以先祖名或封邑名为姓氏的,称俞氏。其他的起源还有先祖名字为氏、芈姓、汉化改姓。
简介
俞[腧、、俞,读音作yú(ㄩˊ)]
商周时期在今山东省西部有一个古俞国,俞国的国君叫作俞伯。商代的俞国位于今山东省梁山县一带,西周以后又北迁到今山东省夏津县。俞国虽小,但文明程度颇高。清末曾出土过有关俞国历史的七件精美绝伦的商代青铜器,俞国后来大概是被赵国所灭。俞国的历史没有任何史书记载,仅仅见于清末地下文物的发现。
起源
俞(Yú)姓源出有:
源流一
传统的说法俞姓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属臣跗之后,属于以物事称谓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和《史记》等记载,黄帝时有名医跗,其医术高超,精于腧经之治,为中国传统中医经脉理论的奠基人。腧,为“脉之所注”,就是人们俗称的“穴道”、脉之端口,故而大家皆称名医跗为腧跗。在古代,“腧”与“俞”二字相通,后简笔写作俞跗。相传在俞跗的后裔子孙中,为光大先人的经典医术,多称为俞跗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俞氏。
很早以前,中国的杏林之祖为黄帝大臣付。他曾跟神农尝百草,熟知各种药草的性能,被视为神医。有一次黄帝的小儿子禺阳只剩下一口气。黄帝很疼爱这个儿子,见状十分悲痛。付就剖开禺阳的肚子,把他的内脏清洗干净,终于把他救活。事后有人问他:“快死的人了,你剖开他肚子,万一救不活岂不是要承担罪责?”他说:“当医生的首要条件,就是忘掉自己,只有忘掉自己,才把能心放在患者身上”。由于他医术高明,不管多么严重的病,都能使病人痊愈。所以,人们都叫他愈付,愈、俞同音,后来就称俞跗,他的后人就以俞为姓,就是俞氏,奉俞付为俞姓俞姓始祖。史料记载俞姓的来源只有一种说法。
俞跗,见于《列子·力命篇》。据说他名叫跗,因精于腧经之治,是经脉理论奠基人,人们因此称他俞跗(“俞”与“腧”字通)。这就是说“俞”并不是一个姓氏,而且这个“俞”字应该读作“输”,与俞姓的读音大相径庭,怎么可以说俞姓出于俞跗之后呢?中国的文字,一般认为不会超过夏朝。黄帝的时候还没有文字,即使已有文字,也在初创时期,一般都比较简单,也只能是象形、会意字而已。“俞”字据说是一个象形字,或者初创期有可能已经出现;而像“跗”这样的形声字是决不可能有的,俞跗这个人物自然是不可信的了(见徐铁生《中华姓氏源流大辞典》2014)。
清末学者俞樾(1821-1907)曾经写过一篇《说俞》一文,对俞姓的来源作了详细的考证,似乎也不得要领。那么,先秦考古文献中有没有留下一点有关俞姓来源的蛛丝马迹呢?我们可以从罗振玉的《三代吉金文存》一书中查到俞伯、俞伯两件西周青铜器铭文。铭文中的俞伯,原文写作伯。吴镇烽教授认为这个艅伯(俞伯)是艅国族的首领。也就是说西周时存在着一个伯爵小国,叫艅国。艅国的国族称为艅氏,也可以称为俞氏(这叫假借)。春秋时阖闾有一条船,名叫“俞皇”,也写作“艅”。这就给“艅”字可以假借作“俞”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依据。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公族公子泄堵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泄堵俞,为鲁国王室公子,是鲁庄公姬同的小儿子。在周襄王姬郑十六年鲁国公子泄堵俞率鲁军征伐滑国(原在今河南睢县,后迁费,即今河南偃师氏镇,故又称为费滑,后被秦国所灭),后被鲁僖公(鲁釐公)姬申封赐于俞地。俞,又称符俞,亦称先俞、西俞,即今江苏省泗阳市。周安王姬骄九年(楚悼王九年,公元前393年),楚悼王熊疑因鲁国声援郑国而发动了进攻鲁国的战役,符俞之地成为两军战场,之后归于楚国。两年后的周安王十一年(楚悼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韩、魏、赵三国联手讨伐楚国,大败楚军于大梁(今开封市)、榆关(今河南中牟),其后,大梁成为魏国的都城,而符俞则被赵列侯赵烈侯瓜分而去。
符俞之地归鲁无望后,在公子泄堵俞的后裔子孙中,即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俞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官吏俞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史籍《路史》记载:“春秋时楚公族有大夫俞人,相传至今。”其实,俞人,并不是芈姓直接衍派的血缘氏族,而是官职称谓,就是执掌建造船只的官员。俞,在远古时期就是指挖空树干做船(独木舟),“以为河径”,就是渡河的工具、途径。后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泛指船。俞人,开始指制作船只的工匠,后演变为督管船只建造的官职称谓,直接隶属于尹司。由于楚国地处江淮平原,渡河运输、作战十分频要,因此“俞”是楚国令尹辖下的重要职能部门,俞人是不可或缺的职位。至战国中期的周显王姬扁四十六年(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由楚怀王熊槐改称其为更明确的“舟节”,与“车节”一起归由工尹启之府统一管辖。在战国时期的楚国,“节”是“专”的意思,舟节就是专职掌管水路营造、运输的官位,车节就是专职掌管陆路营造、运输的官位。后世汉、唐朝时期的“节度使”之官称,就是从此而来。
在俞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或职业为姓氏者,称俞人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俞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钦察部首领玉里伯牙吾·不花铁木耳,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元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东路蒙古元帅玉里伯牙吾·不花铁木耳,为蒙古钦察部国主后裔,后为元朝敕赠武平王。其侄子燕铁木耳、·撒敦、以及侄孙唐其势等,均为元朝丞相,家族中还出了一位皇后玉里伯牙吾氏,因此在元朝晚期显赫一时。在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继位后,元朝政权实际上掌握在燕铁木耳与伯颜两大丞相家族手中,两派斗争激烈,后玉里伯牙吾氏家族发动政变,被伯颜乘机铲除。在玉里伯牙吾氏家族受到“铁腕太师”伯颜势力的打击而失势后,族人退出政界,举族返回其封地凤阳府安丰县(今安徽寿县)。在元朝末期,该家族为躲避政敌杀戮,逃到合肥县(安徽合肥古代的别称),取原姓首字“玉”的谐音,更姓为俞氏。现玉里伯牙吾·不花铁木耳家族的后裔俞氏子孙,广泛分布在今四川省、安徽、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湖南省、江苏省、江西省等地区。
源流五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哈尔察氏,亦称萨哈尔察氏,满语为Harca Hala,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省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海兰(今吉林和龙海兰河流域)、叶赫那拉氏(今梨树县叶赫乡南部)等地,后多冠汉姓为俞氏、哈氏。
⑵.满族尼玛哈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尼漫古部,在金朝时期称作尼庞古部,以部为氏,满语为Nimaha Hala,汉义“鱼”,世居辽阳市(今辽宁辽阳),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俞氏、于氏、余氏、胜氏等。
⑶.满族裕尔库哷氏,满语为Yurkure Hala,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省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后多冠汉姓为俞氏。
⑷.满族俞窟里氏,亦称玉库哷氏,满语为Yukure Hala,世居洪爱(今吉林永吉、蛟河市一带)、虎尔哈(今黑河市对岸俄罗斯地区)、空科巴赛(今俄罗斯结雅河支流托木河口北岸)、松花江两岸等地,后多冠汉姓为俞氏、于氏等。
源流六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彝族、土族、回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俞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俞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七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甯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甯俞,就是著名的甯武子姬甯俞(孔子赞其智犹可及其愚不可及者),是春秋时期卫国执政上卿甯速的儿子,后亦为卫国大夫,以聪慧、忠诚著称于世。在姬甯俞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分称俞氏、甯氏,世代相传至今。
分布
隋唐以前,已有俞姓人在湖北繁衍,并有俞姓人越过长江,进入江南(至于俞林,可能其为古代少数民族人。今存,以备参考)。唐朝武则天时,江陵县(今潜江市一带)人俞文俊斗胆进言,称新丰之地无端冒出一座山来,是因武则天“女主居阳位”之故。此言激怒了武则天,于是就把他流放到当时尚属荒僻之地的岭南。俞姓的后裔也就由此到达了中原地区南方的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因此,中国南方的俞姓人氏,应该有很多都是这位俞文俊的后裔。根据《郡望百家姓》及《姓氏考略》等所载,俞姓地望分布有四,这些资料表明,在隋唐之际或隋唐以前,俞姓曾长期生活在今山西省、河南省、河北省、湖北等省,并人丁兴旺,族大人众。进入宋代以后,俞姓突然光芒四射,入载《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者仅宋代就有四十四人,除三位查无籍贯外,其余均为今浙江省、安徽、福建省、江苏省、江西人,其后之俞姓名人也以上述之地分布为众。明初,俞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省、甘肃省、河北、天津市等地。明清之际,俞姓仍以华东之地为众,但散居之地渐多。如今,俞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安徽、浙江、江苏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俞姓约占全国汉族俞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
郡望
河东郡:秦置河东郡,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省夏县西北),辖晋西南地区。东晋移治永济市(今山西省永济蒲州镇,按即刘裕灭后秦时)。隋唐为蒲州河东郡。隋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明并河东县入蒲州。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这是晋国人的观点。楚汉之际置河内郡,辖今豫北的西部,治所在怀县(今河南省武陟西南)。晋朝移治野王(今沁阳市)。隋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河内郡即怀州。元怀庆路。明清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
河间郡:汉有河间郡(或河间国),治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北魏时置郡,移治今河北省河间,献县。隋唐时为瀛州河间郡。北宋后期升河间府,治河间(今河间)。元为河间路。明清为河间府。据《周礼疏》记载:黄帝臣有俞柑,当为俞姓之始。望出河间。
江陵郡:汉代设置江陵县,为南郡治所。南齐改置江陵郡,辖境在今湖北省江陵及川东一带。937年,南唐以金陵府为江宁府。北宋与清亦为江宁府。江宁又为县名,或在城区,或在郊区。清与上元县同为江苏省城。民国废府及上元,以江宁县为省会。国民党政府建都南京,又移江宁于市郊。
堂号
俞姓主要堂号有:“流水堂”、“江陵堂”、“高山堂”、“春在堂”、“正气堂”、“思本堂”、“四公堂”等。
宗族特征:
1、俞姓虽早见于史,但宋代以前并不常见。
2、俞姓多见于长江流域、两广地区,但随着交通发达,人口迁移,已经分布全国各地。
3、俞姓南迁要早于其他姓氏,俞姓入两广之早,更为他姓所不能比。
4、俞姓在哲学、医学、音律、书法、以及深层次文化研究等方面多才华横溢者,尤其是在医学和音律两个方面,似乎有着天生较强的理解能力。大将俞大猷也有著述《正气堂集》、《剑经》两书传世。
名人
俞跗
据《史记》的“扁鹊传”中,曾经提到黄帝之时有一位良医俞跗,相传,这位以济世活人之术而名传知古的俞跗,就是数千年来中国姓俞的始祖。这位上古良医的医术之高超,几乎已到达现代医学的水准和境界。在5000年以前,俞跗医疗疾病时就不仅仅限于“对症 下药”,而已经懂得使用“割皮解肌,洗涤五脏”的现代外科技术,这种表现,可以说为中国人的智慧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明。
俞征
俞征,字子清,号且轩,湖州市(令浙江湖州)人。善画,竹石得文同笔意。以荫入仕。中刑法科,官福建检法。光宗时除大理少卿。赵扩庆元初知常德府。官至刑部侍郎。卒年七十八。事见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七一。其家园林为中国园林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俞桂
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诗人。进士及第,曾守海滨,政事之余,不废吟咏。有《渔溪诗稿》。
俞琰
苏州古城(今江苏省苏州)人,宋末元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以词赋闻名,于易尤精,撰有《周易集说》、《易图要》等。
俞纲
浙江嘉善人,明代大臣。景帝时以兵部右侍郎入阁参予机务,后加太子太保。英宗复辟,调南京礼部侍郎。
俞山
浙江省秀水人,字积之,号梅庄,明代大臣。土木堡之变后,山鸿胪寺丞,旋升吏部左侍郎。工诗,善大篆,亦精墨梅。有《梅庄集》
俞樾
浙江省德清人,清代著名学者。爱新觉罗·旻宁年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河南省学政。罢职后,一意治经,主讲杭州精经舍三十一年。著述甚丰,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春在堂随笔》、《茶香室丛钞》、《宾萌集》、《春在堂诗编》等。为一代宗师,声名远极日本。
俞文俊
唐朝江陵县(今湖北省潜江县西)人,因为反对武则天称帝,就挺身而出上书则天皇帝说:“皇帝以女主居阳位,反易刚柔,故地气隔塞山变为灾,臣以为非庆也……”这番大胆的奏言,当然激怒了当时目空一切的女皇帝,因此被流放到岭南,俞氏的后裔也就此到达了中原地区南方的广东和广西一带。故今天在两广生活的俞姓大部分是俞文俊的后代。
俞献可
歙(今安徽省歙县)人,宋代官吏。太宗端拱初进士,官吏部郎中。真宗时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转运使,平定抚水蛮乱。官终龙图阁待制。
俞庭椿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省)人,宋代官吏、学者。孝宗年间进士,仕至新淦令。师事陆九渊,博通经术。有《周礼复古篇》、《北辕录》。
俞德邻
永嘉县(今属浙江省省)人,宋代学者。赵禥年间进士。宋亡不仕,遁迹以终。其诗自然深远,在宋末诸人中,特为高雅,文亦简洁有清气。有《佩韦斋辑闻》、《佩韦斋文集》。
俞通海
庐州府巢县(今属安徽省)人,明初将领。兄俞通海长于水战,从朱元璋东挡西杀,屡立战功,累升至中书省平章政事。后战死平江县。通源嗣兄官为中书省平章政事,转战南北二十二年,卒于任上。
俞寓程
南楚俞氏、东粤俞氏的始祖(第一派),前明时期(约六百五十年前)自福建省的长汀县宁化县石壁村迁至广东潮州府程乡县(今梅州市),此为东粤俞氏。传至五代十国三兄弟分房。长房《黄洞房》和次房《小密房》十三代后人于康熙帝四十年前后(约三百年前)来湘、鄂,是为南楚俞氏。南楚俞氏后人一部分又分散到了江西省、安徽一带。黄洞房、小密房其余后人及三房《扶贵房》后人留东粤。
俞安期
苏州府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明代诗人,字公临,后改字慕长。尝以长律一百五十韵投王世贞,士贞为之延誉,名由是改。有《唐类函》、《类苑琼英》、《诗隽类函》等。
俞大猷
福建晋江人,字志辅,号虚江,明代抗倭名将,他博读兵法,有将才,历官总兵。并曾屡率水军打败倭 寇,被称为“俞家军”。他用兵先计后战,不贪近攻,将略武功居世宗朝众将之冠。“俞家军”所至之处,蛮番望风披靡,再也不敢随随便便就跑到中原地区来骚扰。
俞宗礼
清代画家。字人仪,号凡在,上海人,侨居会稽郡。十二岁上便得了个州秀才第一的名份。工山水及写真,尤善白描道释人物,笔墨精细,有“泸州桂圆复生”之誉
俞作豫
广西北流人,中共早期高级将领。曾参加北伐,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加入共产党。1930年率领广西警备第五大队在左江地区的龙江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任军长。后遭敌围攻而失败,同年9月在广州市牺牲,年仅30岁。
俞大纲
1908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一生在大学和研究所教授中国传统戏曲和诗词等古典艺术课程,并且透过研究出版,为台湾在相关学术领域提出贡献。而他在人生最后十余年的时光当中,更影响并提携了台北艺文圈的一群年轻人,包括“云门舞集”创办人林怀民、“雅音小集”创办人郭小庄、一起创办《汉声杂志》的吴美云和姚孟嘉、艺术学院校长邱坤良、学者王秋桂、作家施叔青等人,都曾因为受到他的“身教”与“言教”而得到启发。1978年过世,享年71岁。
俞文漪
福建长汀人,雍正十一年癸丑科(1733)进士,授礼部侍郎,吏部郎中,贵阳司马。以博学正直授知于大学士,外放嘉兴市知府,后迁温州市知府,乾隆二十年(1755)率众重修建讲堂,命府学教授王 执玉兼长教事,规制一新。居官清惠;捐廉赈恤,会征缅匪。平反疑狱绩彰。
民誉“万家生佛”。老请奉养归,朝廷下谕旌表“醇吏循儒”,建石牌坊。著《涤泉诗集》。
俞安性与约法五章
1614年(明万历四十二年),两广总督张鸣岗檄令澳门葡萄牙人驱逐日本滞澳居民出海,并上疏明廷加强对澳门的管制,获得批准。于是明廷设参将于中路雍陌营,调千人戍守。当时执行驱逐居澳日人出海命令的是海道副使俞安性。俞安性在驱逐居澳日人之后,又对澳门葡萄牙人约法五章,而且勒石永禁。
第一、禁畜养倭奴。凡新旧澳商,敢有仍前畜养倭奴,顺搭洋船贸易者,许当年历事之人前报严拿,处以军法;若不举,一并重治。
第二、禁买人口。凡新旧夷商,不许收买唐人子女,倘有故违,举觉而占吝不法者,按名究追,仍治以罪。
第三、禁兵船编饷。凡番船至澳,许即进港,听候丈抽。如有漂泊大调环、马洲等处外洋,即系奸刁,定将本船人货焚戮。
第四、禁接买私货。凡夷趁买货物,俱赴省城,公卖输饷。如有奸徒,潜运到澳与夷,执送提调司报道;将所获之货,尽行给赏首报者,船器没官。敢有违禁接买,一并究治。
第五、禁擅自兴作。凡澳中夷,除前已落成,遇有坏烂,准照旧式修。此后敢有新建房屋,添造亭舍,擅兴一土一木,定行拆毁焚烧,仍加重罪。
俞丹屏
俞丹屏(1872—1942),名炜,号载熙,浙江嵊州市(当时称县)泉岗村人。泉岗村地处覆山南麓,青砖黛瓦的幢幢古楼、清冽甘甜的道道山泉、曲曲折折的石板路,哺育了一颗倔强执著的心。就是从这里,一代实业家俞丹屏走向了外面的世界。他前期献身辛亥革命,立志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后期致力于实业,开矿办厂,发展蚕桑,垦拓农场,并培育了一批专业人才,为振兴中华,为家乡建设作出了贡献。
俞逊发
俞逊发(1946年1月8日—2006年1月21日),上海市人。笛子演奏家,上海民族乐团一级演奏员。生前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表演艺术理事,上海市政协委员,于2006年1月21日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61岁。世人皆赞“古有俞伯牙,今有俞逊发。”俞逊发先生的笛乐造诣高超。俞逊发为挖掘、开拓笛子的演奏技巧,创造了17余项新的吹奏技术。他有《歌儿献给解放军》、《秋湖月夜》、《琅神韵》、《汇流》、《赤日》等笛子作品。
俞正声
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二届全国政协主席。男,汉族,1945年4月生,绍兴市人,1964年11月入党,1963年8月参加工作,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工程系弹道式导弹自动控制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程师。
俞峰
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现任中央歌剧院院长、艺术总监、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指挥系系主任、中国指挥学会会长、国家大剧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教育委员会副主任。1996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专家特殊津贴。
俞城峰
中国“优秀律师”、中国刑事法律研究会律师、江西省十佳“辩护律师”、江西省企业协会专家委员、重庆电视台《律师在线》节目特邀律师。
俞云峰
1984年生于江西省东乡县苗圃村,初中毕业走出大山,先后就读于东华理工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任教于东华理工大学兵器技术学院。2010年,创立教育搜搜及好好学习团,任职乐恩教育总裁,涉足图书出版、中小学教育培训,大学成人教育培训、政府服务等行业,逐步发展壮大。乐恩教育集团在全国各省市设立40多家分子公司、200多家学习中心拥有专职员工、专业研究员及专兼职教师四千多人,大部分拥有硕士、博士学历,为大批高学历知识分子提供了就业和职业发展平台。
俞丽拿
国内小提琴演奏大师级人物,小提琴版《梁祝》最权威的演奏者,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1940年生于上海。其演奏乐器为一把有300年历史的红宝石小提琴,弟子遍布海内外,为中国小提琴领域培养了大量人才。其子也是中国知名的音乐指挥。丹尼提琴(史于丹麦,后迁至日本)创办者、小提琴修复专家,也是其弟子之一
俞正斌
俞正斌(1976-)号正南轩主,著名书画篆刻家。福建省连城县隔川镇人,祖籍长汀县,[清] 礼部侍郎俞文漪的后裔。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俞敏洪
俞敏洪出生于1962年10月,在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上高中。两次高考失利后,于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期间患病(肺结核)休学一年,1985年北京大学毕业,然后留校担任北京大学外语系教师。1991年9月,俞敏洪从北京大学辞职,进入民办教育领域,先后在北京市一些民办学校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1993年11月16日,担任校长。从最初的几十个学生开始了新东方的创业过程。2001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2006年9月7日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母亲李八妹,妻子晓杨,目前有一子一女。
俞灏明
俞灏明,出生于广州市,青年歌手、演员、主持人。2007年参加湖南卫视举办的快乐男声,获得全国第6名,其健康亲和的形象被歌迷昵称为“国民弟弟”;同年签约Doremi Media唱片发行首张EP《如果,可以爱你》;2008年参加舞动奇迹第二季并获得冠军;2009年冬发行个人首张专辑《拥抱》,炫舞让人忘记眨眼,感动让人忘记心跳。主演3D电影《乐火男孩》(饰钟子杰),电视剧《一起来看流星雨》《一起又看流星雨》(饰端木磊) 《8090向前冲》(饰蒋天涯)。2010年10月22日在拍戏时意外烧伤,2012年12月31日正式回归。
俞国华
俞国华(1914.1.10-2000.10.4),浙江奉化人,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台湾地区著名政治人物。曾见证西安事变、开罗会议等重大历史事件。1949年后历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执行董事(1951-1955)、台湾当局“中央信托局局长”(1955-1961)、台湾“中国商银”董事长(1959-1967)、“财政部长”(1967-1969)、“中央银行”总裁(1969-1984)、“经建会主委”(1977-1984)、“台湾地区行政机构政务委员”(1967-1984)、“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负责人”(1984-1989)、“台湾当局领导人办公室资政”(1989-2000)等要职。是中国国民党第十一至十四届“中央”常务委员(1979-1996),第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96-2000)。
家谱
江苏水俞氏宗谱二十八卷,(清)俞济川纂,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溧水县孔镇乡大王埂。
江苏铜山彭城俞氏世谱一卷,(清)俞钟銮续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常熟市图书馆。
江苏沛县泗水俞氏於同公支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前隆圭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恩本堂活字排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江都区维扬江都俞氏六修家谱四卷,(清)俞之禄等修,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7年)半山堂活字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武进陵俞氏宗谱九卷,(民国)俞润源编撰,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石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图书馆。
江苏无锡俞氏宗谱二十八卷,(清)俞复馀纂修,清光绪年间无锡刻本二十八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江苏无锡梁溪俞氏宗谱後编,著者待考,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今仅存一册)。
浙江省俞氏家谱,(明)俞继孝等修,清代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嘉兴市图(残破)注:版心作《如在堂重修家谱》。
浙江桐庐桐洲俞氏宗谱四卷,(清)俞起鹏、俞起候等修,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永裕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浙江州市文物管理局(二部)。
浙江桐庐桐江缑岭俞氏宗谱十卷,(清)俞绍澄纂,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今缺第六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桐庐县档案馆。
浙江宁波三山俞氏家谱,(清)项历农纂修,爱新觉罗·旻宁三十年(公元1856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浙江宁波三山俞氏宗谱,(清)郑文纶纂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浙江宁波三山俞氏宗谱,(清)朱景徽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永恩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馀姚馀姚临山俞氏宗谱三卷,(民国)俞星洲等续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浙江县桃义骊江俞氏家谱三卷,(清)俞克鋆纂修,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明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桃义江俞氏宗谱三卷,(民国)俞明洲纂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明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获江俞氏宗谱五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鄞县朝阳乡张俞村。
浙江鄞县获江俞氏节房支谱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年间稿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鄞县朝阳乡新屋村。
浙江鄞县鄞东塘俞氏家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滋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世系第二卷、世表第四卷、世传第二~五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鄞南效段塘俞氏宗谱三卷,首一卷,(民国)冯炳然、胡昆旸纂修,现被收藏在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诒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四明洋山爨俞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民国)俞慈濂、俞树烈等纂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滋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东吴俞氏家谱八卷,(民国)吴之才俞武权等纂修,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桂荫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今仅存第一卷、第七~八卷。
浙江鄞县四明爨俞氏宗谱十卷首末二(民国)俞志清俞玉惠等纂修,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树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奉化我阳俞氏宗谱一卷,(清)袁政修,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奉化区文物管理局。
浙江德清俞氏家谱四卷,(民国)俞世兴、俞世扬等纂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德清县清退办公室。
绍兴市陆俞氏家谱,(清)俞昌会辑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绍兴俞氏宗谱三卷,(清)俞家新等重修,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淅江绍兴暨阳山阴合族俞氏家谱四卷,(清)俞氏族人续修,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佑启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中国国家图书馆。
绍兴市暨阳山阴合族俞氏宗谱六卷,俞氏族人等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佑启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绍兴山阴岩川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浙江图书馆。
诸暨市暨阳次俞氏宗谱,(民国)俞浩等续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古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犹他州家谱学会。
新昌县俞氏西宅新修家谱,(清)俞亘、俞大光编,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新昌俞氏西宅世德祠宗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俞有松、俞金南、俞继朝、俞永木等纂,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新昌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新昌俞氏青安坊东宅二房宗谱十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新昌县文物管理局。
新昌县俞氏东宅萃和祠家谱十二卷,首一卷,(民国)俞景文述,俞以章等纂,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新昌县文物管理局。
浙江上虞古虞嵩城俞氏家乘,(清)俞炳增修,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年(公元1840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
浙江上虞城俞氏家乘八集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俞镜元、俞钟祥辑,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浙江图书馆。
浙江上虞俞公景初绍初家传,著者待考,(民国)刘咸荣、裴维侒同撰,民国年间石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嵊县苍岩俞氏家谱,著者待考,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十八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嵊县图书馆。
浙江兰溪南毛埠俞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市新周乡。
浙江兰溪俞氏宗谱十二卷,著者待考,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金湖乡下俞村(今缺四卷)。
浙江兰溪俞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杨塘乡(不全)。
浙江东阳长林俞氏家谱十六卷,(民国)俞钦哉纂,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东阳市红旗乡大里村。
衢州市桐洲俞氏宗谱四卷,(民国)俞福和、俞寿禄等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衢州市文物管理局。
浙江仙居九郎溪俞氏宗谱,(清)俞汉渠等修,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三卷上册、第四卷、第七~十四卷、第十六卷、第十八~二十一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县博物馆。
浙江仙居九郎溪俞氏家谱二十四卷,末一卷,(民国)俞海龙等修,俞梦汉等辑,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今缺第四~五卷、第七卷、第十一卷、第十九卷、第二十一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县博物馆。
浙江俞氏族谱,(清)俞长缨续修,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可仪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安徽俞氏统宗家谱,(明)俞文耀、俞绪庆纂修,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中国国家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
安徽芜湖俞氏家谱二卷,附坟墓考一卷,(民国)俞复纂,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德荫堂铅印本。现被收藏在山西省图书馆、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
安徽徽州俞氏统会大宗谱三卷,(明)俞时育纂修,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4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徽州徽州府俞氏统宗谱十九卷,(明)俞肇光纂修,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三卷、第七~十卷。现被收藏在浙江图书馆。
安徽徽州新安俞氏家谱四卷,首一卷,(清)戴恒纂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致和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
休宁县山斗俞氏宗谱十卷,(明)俞尚玉纂修,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一~八卷。现被收藏在中国中国国家图书馆。
歙县新安俞氏统宗谱,著者待考,明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十二~十五卷、第十七~十八卷,卷数不明。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西婺源婺东永川俞氏家谱,著者待考,(明)俞一贯、俞文进纂修,明万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安徽博物院。
江西婺源龙溪俞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俞大、俞永稷等修,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安徽省博物馆。
江西婺源婺东浦口俞氏家乘十八卷,(清)俞怀报等编,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中国国家图书馆。
婺源县续修泓田俞氏支谱,著者待考,(清)俞森修,爱新觉罗·旻宁六年(公元1826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江西婺源新源俞氏家谱十卷,(清)俞永宗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
江西婺源龙腾俞仕宜公支谱十六卷,(清)俞桂彬等纂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山大学图书馆。
湖南长沙俞家俞氏四修族谱十七卷,(民国)俞先铋纂序,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吴兴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图书馆(今存十四卷,另有一部存第四~七卷)。
湖南中湘岛石峰俞氏五修家谱十卷,首二卷,(民国)俞家仍等纂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寻源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中国国家图书馆。
重修俞氏统宗谱二卷,(明)俞周随纂修,明天启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俞氏宗谱十二卷,(民国)俞衡山总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永锡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俞复纂,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德荫堂铅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俞氏家谱,(清)俞志康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永锡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缺第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鼓城俞氏世谱,(清)俞锤銮、俞调卿纂修,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崧城俞氏家乘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俞德宝等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毗陵俞氏宗谱九卷,(民国)俞润源纂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石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姚江古将塘俞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民国)俞赞纂修,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维则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龙溪俞氏宗谱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俞大涌等修,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俞氏宗谱,附傅芬集前编,(民国)俞复纂修,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铅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俞氏统宗家谱,(明)俞文耀等修,明隆庆年间修抄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永康市山坞村志(俞氏),(现代)俞昌义等修,1999年计算机排版胶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诸暨市暨阳次峰俞氏宗谱,(清)俞国红、俞渭川等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古堂木刻活字印本一百九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诸暨暨阳次峰濡城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古邗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浙江永康俞溪头志(俞姓,另外有李、胡、吴、陈、应、汪等),(现代)俞兴邦等修,1997年计算机排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永康市洪湖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复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虞区俞氏家谱,著者待考,清代年间承启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虞百官俞氏家乘,著者待考,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思成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虞百官俞氏家乘,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虞古虞嵩城俞氏家乘,著者待考,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孝思成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虞古虞嵩城俞氏家乘五集,(清)俞炳纂修,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虞崧城俞氏家乘八集,(清)俞彦彬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虞崧城俞氏家乘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俞彦彬等纂修,民国十七年孝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虞虞东俞氏宗谱十二卷,(民国)俞乃璇纂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永锡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虞虞东俞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清)俞晋等修,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永锡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一卷、第四~五卷、第七卷、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上虞虞东俞氏宗谱八卷,(清)俞志康纂修,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永锡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石川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四~五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仕川俞氏宗谱,主张饿待考,清代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十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休宁山斗俞氏宗谱,主张饿待考,明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八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青阳俞氏族谱,(清)俞黄等纂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稿本一册,今仅存第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奉化奉川俞氏房谱,(民国)戴乾纂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1年)显承堂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东阳俞氏宗谱十卷,(清)俞嘉徵等纂修,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东阳俞氏宗谱十二卷,(清)俞国智等纂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今仅存第一~四卷、第七~十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东阳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代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二~三卷、第五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东阳金山俞氏宗谱十八卷,(清)俞士逊等纂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今仅存第一~五卷、第七~九卷、第十二~十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东阳金山俞氏宗谱二十卷,(清)俞典徽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今仅存第二~四卷、第六~九卷、第十一卷、第十四卷、第十六卷、第十九~二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东阳金山俞氏宗谱二十卷,(民国)俞永昌等纂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五~六卷、第十二~十八卷、第二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金华婺东浦口俞氏家乘二十卷,(清)俞怀化等纂修,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九册,今仅存第一~八卷、第十~十八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毗陵相家桥俞氏宗谱八卷,(清)俞永保等纂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善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宣平俞源俞氏宗谱十卷,(清)俞思忠等纂修,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0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今仅存第一~七卷、第九~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剡县剡西清化俞氏宗谱,(清)俞韶贤纂修,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追远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浦阳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善庆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崇明区俞氏宗谱,(清)俞文龙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余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今仅存第一~六卷、第八~十八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无为俞氏宗谱,(清)俞显等纂修,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无锡锡山俞氏宗谱二十八卷,(清)俞德济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七年()德荫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无锡俞氏家谱十卷,(清)俞戟门等纂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溶春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无锡锡山西河里俞氏支谱,(民国)俞鼎熏等纂修,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铅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无锡俞氏宗谱,前编一卷,后编一卷,(民国)俞氏传芳集,前编一卷俞复纂修,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德荫堂铅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无锡华俞氏支谱六卷,著者待考,清代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婺源泗水俞氏干同公支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俞隆纂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思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鄞县新临场俞氏宗谱,(清)俞雍广等纂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光裕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三卷、卷首、卷末。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苍炭俞氏宗谱,主张饿待考,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三卷、第五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广丰杉江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代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叙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二卷、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湖头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八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次峰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古邗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新安重修俞氏统宗谱二十卷,首一卷,俞敬吾等纂修,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新安俞氏统宗谱,(明)俞汪祥纂修,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五~六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俞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清)俞秉善等纂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攸叙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今仅存第二~十二卷、卷首。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石门俞氏宗谱六卷,(清)俞郡钦等纂修,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树德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次峰俞氏宗谱,(清)俞鸿裳等纂修,爱新觉罗·旻宁十六年(公元1836年)古邗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十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次峰俞氏宗谱,(清)著者待考,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古邗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次峰俞氏家谱,(清)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四(公元1898年)年古邗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三册,今仅存第三十七卷、第五十卷、第六十七卷、第八十二卷、第八十七卷、第一○一卷、第一一八~一三九卷、第一四一~一四六卷、第一四八卷、第一五一~一五三卷、第一八二卷、另有四卷不明卷次。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次峰俞氏宗谱,(民国)俞赓等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古邗堂木刻活字印本一百三十四册,今仅存第一卷、第二十一~四十九卷、第五十一~六十六卷、第六十八~八十卷、第八十二~八十六卷、第八十八~一一七卷、第一三七卷、第一四○卷、第一四‘二~一四五卷、第一四七~一四九卷、第一五一卷、第一五三~一六一卷、第一六三~一六八卷、第一七○~一八四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次峰俞氏宗谱,(民国)俞赓等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古邗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次峰俞氏宗谱,(民国)俞汝谐等纂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古邗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次峰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代年间古邗中和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次峰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享裕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九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次峰儒城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中和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次峰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中和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阮坞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三斯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暨阳金兴乡中俞俞氏宗谱四卷,(民国)俞吉云纂,民国八年余庆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诸暨凰桐俞氏宗谱二十本,著者待考,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诸暨凰桐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五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余姚姚江将坛俞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清)俞秉常等纂,清光绪二十四年维则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余姚临山俞氏家谱三卷,(民国)俞玲纂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萧山俞氏宗谱,著者待考,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年(公元1840年)溯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二~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萧山俞氏宗谱清,著者待考,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溯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萧山俞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溯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仅存第七卷、第二十一~二十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镇海俞氏宗谱,(民国)俞宗海纂修,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俞氏西宅世德祠宗谱,著者待考,清代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今仅存第二卷、第七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俞氏彝修世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第十四卷、第十六卷、第十八卷、第二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无锡华俞氏文献表一卷,(清)华亨纂,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西谷俞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叙论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今缺第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字辈
西昌姜坡蒙古族俞氏字辈:“廷通海俊达镇龙潮承希良臣天腾可开学文德元启世秉忠志立品仁崇化正道永昌大恒怀光显长远明宗映相仕国嘉兆钦恩赐禄以万荣县”。
安徽巢湖蒙古族俞氏字辈:“廷通祖宗信龙仲从再嘉拄国宜昌市后文为应绍先发祥惟善泽勤学本家传建业光昭德存诚道义全”。
浙江宁波俞氏字辈:“士日聪安木伯文洪起道仁瑞玉树增光志承祖烈功应昌芳智开善觉修治甘棠惟孝廉高雅正悠常廷显介福永康宁庄”。
绍兴市俞氏字辈:“宗大文良拱宏英承肇启先绪斯昌大兴人瑞邦家之光”。
广东黄公林俞氏字辈:“仁慈兴孝义承思大学初雍熙英俊裕培治朝九永业富荣祥瑞平安家士龙”。
甘肃武威俞氏字辈:“新安珠孟仲鸣永廷得文维生业基存 天山兆瑞明景开国泰民安万年春”。
湖南新华俞氏字辈:“家政贤良“。
祠联
系天俞跗;
源起江陵县。
跗医传世;
龙眠复生。
——佚名撰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黄帝时名医俞跗,其事迹在《说苑》、《史记》中均有记载。他的医术高明,曾注《素问》。下联典指清代画家俞宗礼,字人仪,号凡在,上海人,侨居会稽郡。工山水及写真,尤善白描道释人物。有“龙眠复生”之誉。
东南御寇;
寺院讲经。
——佚名撰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抗倭名将俞大,字志辅,福建省晋江人,世袭晋军中百户,历任参将、总兵,因功进右都督。嘉靖年间,曾镇压琼州那燕黎族人民起义。倭寇侵扰东南时,他转战江浙闽粤,多立战功,与戚继光齐名。特别是在浙江王江泾镇、福建兴化、广东梅丰等战役,尤其著名。著有《正气堂集》、《剑经》。下联典指清代学者俞,字荫甫,号俞樾故居,浙江省德清人,爱新觉罗·旻宁年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河南省学政,晚年在杭州诂经精舍讲学。研究经、子、小学,著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等;能诗词,善对联;所作笔记,搜罗丰富,包含有学术史、文学史资料。所著各书。总称《春在堂全书》,共二百五十卷。
朴学泰斗;
林屋山人。
上联典指清末学者愈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辞官后,一意治经,主讲杭州诂经精舍三十一年,为当时朴学泰斗。所著《春在堂全集》,凡五百余卷。下联典指宋末元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俞琰,字玉吾,自号林屋山人,吴郡人。宋末即以词赋闻名。于易尤精,撰有《周易集说》、《易图纂要》等。
志在山水;
意放林泉。
——佚名撰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人伯牙,善于鼓琴,锺子期能从琴声中听出他所表达的起向。钟子期死后,他终生不再鼓琴。下联典说南宋吴兴人俞澄,字子清,赵惇时官大理少卿。后放意于山水林泉,在浙江临安的浮玉山对面筑室,号为“无尘”,善画竹、石。
星溪十友;
河间四公。
上联典指南宋婺源古镇人俞靖,字宋佑,学以砺行,晚年号“西郊老人”,与朱松(朱熹的父亲,进士出身,官秘书省正字、司勋吏部郎,学者称“韦斋先生”,著有《韦斋集》)等人为“星溪十友”。下联典指明代人俞廷玉,元末与赵普胜在巢湖结寨,拥有一支水军。后归附太祖,因功官至枢密院事,攻安庆市时战死,追封河间郡公。他三个儿子通海、通源、通渊都被封为公、侯。
一等家数;
百韵羡长;
——佚名撰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画家俞微,字子清,号且轩,吴兴人。作竹石得文苏二公遗意,清润可爱;山水有“自是一等家数”的评价。下联典指明代诗人俞安期,字公临,后改字羡长,吴江人。尝以长律一百五十韵投王士贞,士贞为之延誉,名由是改。有《诗隽类函》等。
渔家寄傲;
云谷藏书。
上联典指宋·俞澹,与兄皆不娶,晚年作《渔家傲》等词。下联典指宋·俞丰,筑云谷书院以自娱,号“云谷老人”。
五言通用联
捷径虽云易;
长衢岂不平。
——俞简撰俞姓宗祠通用联
七言通用联
高山流水家声远;
云谷星溪世泽长。
——佚名撰俞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湾沚区石硊街俞氏宗祠联。上联典指春秋时人伯牙。下联典指“云谷”,典说南宋建宁人俞丰,字应南,乾道年间进士,历官秀州知州、金部郎中、中书舍人、吏部侍郎、文华阁待制。筑云谷书院自娱,号“云谷老人”。“星溪”,谓南宋人俞靖。
慷慨直谏惟文俊;
忠诚许国有大猷。
上联典指唐江陵人俞文俊,武则天时有山出于新丰,自为庆山。文俊上书,言陛下以女主居阳位,反易刚柔,故地气塞隔,山变为灾,臣以为非关也。武后大怒,流之岭南。下联典指明代总兵俞大猷,字志辅,号虚江,晋升江人。他博读兵法,有将才,历官总兵。并曾屡率水军打败倭寇,被称为“俞家军”。他用兵先计后战,不贪近功,将略武功居世宗朝众将之冠。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负士葬姑,俞妻尽孝;
旌门贷粟,俞族同居。
上联典指俞新妻闻氏,夫死誓不改嫁,养姑抚子,姑卒,家贫,与子负土葬之。下联典指宋俞隽一门聚族,八世同居,诏以所在贷粟,旌表其门。
医长割解良方,学注素问;
身登台阁大位,绩在先朝。
——佚名撰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黄帝时名医俞跗(同前文所注)。下联典指明代太子少保俞纲,字宗立,嘉善县人。刘启时以兵总右侍郎入阁参预机务。后加太子少保。面化初致仕卒。
励俗育婴,征连理嘉禾之异;
工诗晓律,得高山流水之音。
上联典指宋·俞伟。下联前句典指宋·俞紫芝;后句典旨春秋伯牙。
参考资料
俞氏分布.俞氏网.2024-02-23
俞姓,俞姓的来源,俞姓历史,俞的姓氏来历,姓俞的名人.百家姓.2024-02-23
俞姓起源.族谱录.201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