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
景泰蓝是在铜胎上用铜丝掐制的花纹内填充珐琅质的色釉后烧制的工艺品,正名为“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古称“大食窑”“鬼国嵌”,英文名为“Cloisonne”。景泰蓝因流行于明朝景泰年间且蓝釉最出彩而得名,属于掐丝珐琅工艺品,是中国传统的特种金属工艺品。景泰蓝是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宫廷色彩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世界掐丝珐琅工艺中重要的艺术财富之一。
掐丝珐琅工艺产生于欧洲的塞浦洛斯岛。12世纪前后,掐丝珐琅传入西亚国家。大约在13世纪中叶,孛儿只斤·忽必烈东征西讨,横跨欧亚大陆,将当时西方许多发达的技术及其原料带来了中国,大多专家和学者认为景泰蓝的制作技术可能是在此时传入中国的。明朝宣德时期,冶铜技术的提升为制作景泰蓝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景泰蓝得以发展,拥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一时期的景泰蓝多以浅蓝釉为底色,色彩丰富,装饰纹样以勾莲为主,胎体厚重,品种多样。明朝景泰年间,景泰蓝的工艺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且走向成熟。这一时期的景泰蓝纹饰的手法注重金工的处理,色彩、纹饰和胎型也更多样了。清代康熙年间的景泰蓝大都沿袭明朝风格,工艺制作娴熟。清朝中期,物富民丰,烧造技术和釉料配制逐渐成熟,景泰蓝工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乾隆时期,景泰蓝的发展达到了中国历史之最,出现了手摇压丝机和大量精美的仿古景泰蓝器物。
乾隆末年,由于清廷财力枯竭,宫廷景泰蓝的制作几乎绝迹。鸦片战争爆发后,景泰蓝受到西方人的青睐,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盛名。景泰蓝技艺在19世纪到20世纪初流向民间,成为“燕京八绝”之一,特别是清朝灭亡后,大量宫廷艺人走向民间,景泰蓝又获得了短暂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景泰蓝工艺险些失传,1951年,清华大学营建系的林徽因、梁思成一同成立了“景泰蓝工艺美术抢救小组”,进行抢救恢复景泰蓝的工作,在景泰蓝的器型、纹样、色彩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突破。之后,景泰蓝一改长期以来只作为陈设品应用的局面,加大了景泰蓝收藏品、大师作品的制作力度,提高了制作技艺水平。
景泰蓝在技术方面具有工艺复杂,工序繁多的特点,其工艺博大精深,融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成为工艺美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景泰蓝具有色彩鲜艳丰富、整体浑厚大气、装饰素材丰富的特点,并且作为古代的皇家御用器物具有权力与富贵的象征意义,是传统宫廷色彩文化的重要载体。景泰蓝凝聚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力,代表了古代中国在工艺美术方面的登峰造极之作。并且,作为一种高端的消费品,景泰蓝产品在市场上价格较高,而且具有很好的升值潜力,成为了收藏家和投资者青睐的对象。这些价值使得景泰蓝不仅在国内受到追捧,在国际上也享有声誉,曾多次作为国礼赠与国际友人,能展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当代文明,也体现出不同文明和文化交流互鉴、兼容并蓄、共同进步。
定义
狭义上,景泰蓝仅指铜胎掐丝珐琅或铜胎画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上,焊上用较软的扁铜丝掐成的各种花纹,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铜丝的花纹内,最后烧制而成的器物。《中国美术词典》载:“景泰蓝,亦称‘铜胎掐丝珐琅’。特种工艺品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载:“景泰蓝,中国金属珐琅工艺品。即铜胎掐丝珐琅。”《北京史稿》述:“景泰蓝也叫作‘铜胎掐丝珐琅’或珐琅。它是一种华贵的金属工艺制品。”这些文献都仅取了景泰蓝狭义的定义。广义上,景泰蓝则包括所有的金属胎(铜胎或金、银胎)珐琅制品,还包括画珐琅等其他珐琅工艺。景泰蓝属于金属工艺与珐琅工艺的复合工艺品、掐丝珐琅工艺品、中国传统的特种金属工艺品。
命名
景泰蓝在宋元时期还没有名称,只是被认为类似琉璃。南宋顾文荐的《负喧杂录》中记载:“予得一瓶,以铜为胚胎,傅之以革,外为棱,彩绘外国人之奇形诡状,却似琉璃,极其工巧,不知何物,闻是宾国物,更当质于博识者。”罽宾国即古西域国家,该文所记的显然就是古罗马拜占庭帝国制作的铜胎珐琅器,但没有命名,学者们认为文中所述貌似琉璃之物是中国关于珐琅器的最早记录。
明朝曹昭的《新增格古要论》中首次著录了珐琅工艺的渊源、特点、用途等问题,成为研究中原地区古代珐琅器唯一的文献资料。该书卷七“古窑器论·大食窑”记载:“大食窑出阿拉伯帝国。以铜做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佛郎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盒儿、盏子之类,但可妇人闺阁之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又谓之鬼国窑,今云南人在京多作酒盏,俗呼曰鬼国嵌,内府作者,细润可爱。”文中“大食”是中国史籍对西亚阿拉伯伊斯兰帝国的称谓,是波斯文的音译,而“佛郎嵌”指的就是东罗马帝国的掐丝珐琅,可见“大食窑”“鬼国嵌”就是当时铜胎掐丝珐琅的称呼。
明末清初,孙承泽的《天府广记》中已经出现了“景泰御前作坊之”的称谓。雍正六年(1728年)在《各作成做活计档》中,出现“仿景泰蓝琺瑯瓶”,有专家认为这就是“景泰蓝”称谓之始,但也有专家认为这里断句应为“景泰”“蓝琺瑯瓶”,断言雍正时已有“景泰蓝”的称谓之说难以确立。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陶说》中的记载表示,珐琅在过去叫“佛朗”或“发琅”“佛郎”“发蓝”,实际应为《旧唐书》中的中国在唐朝时对东罗马帝国的称呼“佛”。清爱新觉罗·颙琰四年(1799年)正月三日高宗驾崩后,查抄和珅家产清单中,记有“金法蓝漱口盂四十个”“银法蓝漱口盂八十个”,可知在嘉庆年间景泰蓝还被称为“法蓝”。光绪十五年(1889年)正月二十四日德宗大婚妆单中记有“铜法瑯太平有象桌灯成对”“铜法瑯龙凤火盆成对”,可知光绪年间在官方尚称谓为“法瑯”。所以,这一时期,对于金属胎掐丝珐琅器的称谓有多种,即法浪、发蓝、珐郎等,叫法表述不一。
“景泰蓝”这一称呼正式并广泛地出现是在清朝末期。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宫廷珍品外流,金属胎珐琅器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强烈关注,并在流通中逐渐得到景泰蓝的名称。其命名的依据有三:第一,明末时已有景泰御前珐琅景泰盘等说法;第二,清乾隆时期曾大量仿制明时器物,标示为景泰年间产物;第三,是传世的作品中,以青色釉彩最为出众,而青花瓷器在国际市场声誉很高,青即为蓝,且称“法蓝”等带“蓝”的名称也早有先例,可显示出其美在蓝釉上。尤为重要的是,“景泰”是明代宗朱祁钰的年号,以帝王的年号命名更能沾上皇家权贵之气,更显其历史底蕴,叫着又不拗口。如此一来,“景泰蓝”的称谓,最先在古玩行,延拓至制造金属胎掐丝珐琅器的作坊里、工匠之中,在业内外传扬开来。《北京通史》中也有记载:“珐琅又称景泰蓝,因明朝景泰年间制品多蓝色,而且又十分精美而得名。”
关于“景泰蓝”的明确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清实录》光绪六年(1880年)九月章节中的记载,书中印度王“恳求赏赐品物”中有“景泰蓝花瓶一对”。撰写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的《清代北京竹枝词》中有“就中绝技高天下,压倒五洲景泰蓝。”其注有:“唯景泰蓝一品,实为我中国独绝之技,东西洋赛会屡佔优等”;成书于1917年的《大清见闻录》在“雍和宫”一文中写“佛座前有景泰蓝香炉若烛台,高可七八尺,清爱新觉罗·弘历之赐也”。可见,清晚期至民国初期已经有了将掐丝珐琅器称为“景泰蓝”的共识。
2017年12月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正式实施,规定景泰蓝标准英文名为Cloisonne。该词原意为“被分隔成隔间,分区”,特指表面装饰,源自法语Cloisonné。
历史沿革
起源
景泰蓝属于掐丝珐琅工艺,而掐丝珐琅工艺产生于欧洲的塞浦洛斯岛。塞浦洛斯岛是欧洲文明的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它创造了跟古希腊文明一脉相承的迈锡尼文明。1952年,该岛出土了公元前13世纪的迈锡尼文明的六枚金戒指,这些戒指上的珐琅质已经腐蚀,但掐丝依旧清晰,是最早的掐丝珐琅工艺品。
东罗马(拜占廷)帝国继承的古埃及和古罗马的掐丝珐琅工艺在6世纪以后非常发达,但8、9世纪时多被圣像破坏运动破坏了,所剩无几。10、11世纪时则再次复兴,这一时期的掐丝珐琅工艺品代表为意大利威尼斯共和国圣马可大教堂的祭坛饰屏,该屏风制作于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长3.4米、高1.4米,描绘了耶稣、圣母和圣马可的故事,上面还镶有各色宝石,金碧辉煌,豪华之极。此外,东罗马(拜占廷)帝国还有一些圣十字架、圣遗物箱、圣书外装、王冠、首饰等也用掐丝珐琅装饰,做得很精致,有的也与宝石镶嵌工艺相结合,显得富丽堂皇,装饰性很强。
12世纪前后,当地掐丝珐琅衰落,被刻珐琅取代。同时,掐丝珐琅传入西亚国家。茵斯布鲁克(在奥地利西部,莱茵河畔)的裴狄南德拉姆美术馆就收藏了12世纪前半叶的两河流域北部制作的有铭掐丝珐琅青铜盘,该盘纹饰描绘了亚历山大大帝驾御天马升天的画面,纹饰以蓝、白色为主,还有红、黄、绿等色,掐丝镀金,色彩艳丽。
元朝
大约在13世纪中叶,孛儿只斤·忽必烈远征,在征战中俘获了许多有专业技术的工匠,并沿路带回中国境内,让他们在中国从事自身所精通的各种行业,将当时西亚、波斯、伊朗一带许多发达的技术及其原料引入中国。且明朝的《新增格古要论》等书籍提到“以铜作身”的“大食窑”是来自“阿拉伯帝国”(中国史籍对西亚阿拉伯伊斯兰帝国的称谓,是波斯文的音译)的,因此大多专家和学者认为景泰蓝的制作技术可能是在此时传入中国的。元朝生产的珐琅掐丝工艺品以錾胎珐琅和锤胎珐琅为主,制作的蓝色花瓶不仅鲜艳而且典雅,还保留着蒙古牧民的生活气息。錾胎珐琅运用雕錾技术在轮廓线以外的空白处进行雕錾减地来使主题纹饰更加突出;锤胎珐琅则用珐琅釉料的颜色来突出主题纹饰。元时期的珐琅掐丝工艺品偏向蒙古族风格,同时也近似波斯艺术的风格,例如当时流行的缠枝莲纹,枝叶肥厚,展卷自由流畅。但是,之后连年的战争使刚刚兴起的掐丝珐琅工艺在中国又日趋衰落。
明朝
明朝建立初期,百业待兴,无暇顾及珐琅器的生产。明清时期,景泰蓝的主要产地有云南省、江西省,广东省、北京及江苏省的苏州市、扬州市等省市,但在明朝早期,景泰蓝被明确规定为宫廷御用品,由宫廷御用监造办,民间不得私制,使得景泰蓝的产地逐渐集中在北京。宣德时期(1425年-1435年)冶铜技术的提升为制作景泰蓝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景泰蓝得以恢复和发展。这一时期景泰蓝的制作已经摆脱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色釉多以浅蓝釉为底色,且色彩更丰富,有淡蓝色、青金石色,还有浅绿色、白色、黄色、红色等;其装饰纹样以勾莲为主,也有各种花卉纹样,出现了龙凤穿花,狮子戏球、饕餮、花蝶纹(西番莲纹、大明莲纹)等装饰内容;其器物的胎体多显厚重,品种丰富,不仅有瓶、盘、碗、炉、圆盒、香熏,还出现了鼎之类的作品,且制作胎的材料不再仅限于银和铜。目前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宣德款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碗(番莲大碗)花形饱满、色调鲜艳、釉质坚实、成型规整,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也是目前所见最早有纪年款识的制品。
景泰年间(1450年-1457年),景泰蓝的工艺得到了迅猛发展,并且走向成熟,当时皇宫内还设置了景泰蓝的作坊,还有日本学者称:“景泰年间,有波斯或阿拉伯工匠来华指导。”这一时期的景泰蓝釉色逐渐丰富,新增了紫金色、天蓝色、宝蓝色、玫瑰色等,并且釉色纯度越来越高,越来越明亮,会折射出宝石一样的光芒;纹饰的题材不仅有龙戏珠、龙夔凤等寓意吉祥的题材,还有云鹤、火焰等表现道教、佛教内容的题材;纹饰的运用方面,除缠枝莲花纹外,狮戏球、海马、杂宝纹等也有较多运用;纹饰的手法则注重金工的处理,器物的顶部、盖子、耳部、足边等部位,多为錾活装饰;胎型也更多样,除先前的器物之外,还出现了花盆、面盆、炭盆、蜡台、樽、壶等实用性较强的器物。现存景泰年间款式的珐琅器较多,但大多都是清朝仿制和改款器物,所以现存的景泰年间的珐琅器真款并不多。虽然一些景泰蓝器物是明朝仿制品,但是这些仿制品上的纹样是景泰年间客观存在的。
景泰以后的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四朝,由于珐琅生产状况的文献和具款实物双重缺失,从而无从考证,成为了一个空白期。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虽然工艺美术出现了新的繁荣,但就景泰蓝的烧造却不景气,现仅有的一件是掐丝珐琅龙凤纹盘。该盘通体施浅蓝色珐琅釉,掐丝勾云纹作地,盘心饰一黄龙,盘边饰彩云凤鹤,掐丝细致、釉色明快、纹饰飘逸,具有鲜明的嘉靖时期特点,外底正中也镌刻“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竖行款。明朝晚期,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宫廷造办的珐琅烧造远胜于嘉靖时期,器物造型、珐琅釉色、装饰图案等诸多方面具有独到之处,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点。明朝晚期景泰蓝的装饰图案多有变化,虽前期的缠枝勾莲、龙凤等内容的装饰纹样仍有延续,但明显减少,而折枝的小花小叶图案明显增多,且用双勾线的手法表现折枝花卉,动物、山水和寓意吉祥长寿的图案成为其突出特点。文物专家朱家对整个明朝时期的景泰蓝制品的评价为,有掐丝整齐、磨光细润、镀金匀实的特点,尤其在宣德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清朝
清朝初期是景泰蓝工艺发展的又一高峰期,康熙(1662年-1722年)政权得到巩固、经济得到发展,使得明朝晚期以来一度停滞不前的御用器的生产开始全面复兴。虽然这一时期的景泰蓝无论造型、色彩和装饰都缺乏创新性,大都沿袭明朝风格,但其工艺制作越来越娴熟,改变了掐丝不均、胎骨轻薄的缺陷。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仿自古代青铜器的纹样,如蟠纹、纹,但这时仿古的纹样比起古代威严、凌厉的风格,要更活泼生动。
清朝中期,物富民丰,人们的审美逐渐转向追求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宫廷皇室追求奢华之风,对景泰蓝工艺影响很大,并且这时烧造技术和釉料配制逐渐成熟,使得景泰蓝工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乾隆时期(1736年-1796年),景泰蓝的发展达到了中国历史之最,弘历皇帝在武英殿设置了珐琅作坊,用于制作宫廷专用的珐琅掐丝工艺器皿,且南方广州、扬州市等地也有生产制作景泰蓝,虽然南方多数的景泰蓝都是按照皇家样款进行烧制,但由于地域差异,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比如,扬州烧制的天球瓶器具在造型上别具一格,釉色明艳浓烈,主要以绿色和蓝色为主,珐琅掐丝线条纤细,技法娴熟,造型、色彩、技法风格迥异。
由于乾隆皇帝嗜古、崇古的思想,乾隆时期出现了大量仿古景泰蓝器物,还题錾“景泰年制”字样,其技艺登峰造极。比如,仿商末周初青铜礼器尊制作而成的景泰款掐丝珐琅兽面纹尊,胎体厚重,端庄古朴,掐丝工整细腻,色彩绚丽纯正,是清乾隆朝珐琅仿古器中的代表作。当时,造办处的仿制相当活跃,多从南方征调工匠,其制物不仅追求古意、多制仿古品;而且不惜工本,以制品繁琐为美。这些仿古制品由帝王亲自掌控题材、造型、纹样以至色调,且仅供皇家独享,民间极难见奇珍。
乾隆时期的景泰蓝做工已经精湛纯熟,珐琅掐丝工艺发展空前繁荣,手摇压丝机的使用使得景泰蓝更加匀称精美,并且景泰蓝工艺开始与漆器、木器等工艺相融合。这一时期景泰蓝的胎体坚固厚实,造型敦朴,多采用有较好延展性能的红铜作为胎和丝的原料,且根据胎和丝的材质分为上中下三等,金胎金丝为上等、银胎银丝为中等、铜胎铜丝为下等。装饰方面,题材内容、纹样种类更加丰富,且多繁富丽,最为突出的是仿古和仿生图案。先前的花、鸟、虫、草纹样更加多姿多彩、生动活泼,龙凤图案更加刚柔并济,大明莲纹也更加精美秀丽。在釉料上,景泰蓝又出现了新的颜色,有粉红、银黄、黑等,而且釉料的粉碎技术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其研磨的加细很大地提高了点润技术,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作品的表现力,使作品的砂眼瑕疵得到减少。在应用上,珐琅工艺的载体突破了盘碗等器物,涉及了宫廷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方方面面的用品,文房用具、花瓶、镜子、挂屏、灯座、如意、鼻烟壶、班指、翎管、轴头、八宝等不胜枚举,还出现了屏风、宝座等珐琅家具、历朝文人名画掐字的作品、成组的佛塔等祭祀用品和佛堂供器,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新制品。总之,乾隆时期景泰蓝的主要特征是錾刻精美、镀金浑厚、气势辉煌、充满皇家特有的高贵之气,不管是题材还是造型,景泰蓝都走上了一个发展的新纪元。
乾隆末年,贪腐严重,国库亏空,铜料资源不足,爱新觉罗·弘历遂将一些“奢侈品”停止制作,这也标志着宫廷掐丝珐琅工艺的衰落。爱新觉罗·颙琰时期(1796年-1821年),清廷财力更加枯竭,现存嘉庆时期的掐丝珐琅器已寥寥无几,工艺水平也大为降低。据清晚期的报纸记载,掐丝珐琅工艺“嘉庆爱新觉罗·旻宁以后,美艺几绝近三十年间”,可见嘉庆、道光(1821年-1850年)之后宫廷掐丝珐琅器的制作几乎绝迹。
鸦片战争爆发(1840年)后,珐琅制品一度受到西方人的青睐,珐琅工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清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珐琅掐丝工艺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盛名。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进了北京,海禁大开,景泰蓝进入西方国家,此时景泰蓝的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这一时期景泰蓝在民间自产自销,北京以及北京周边的河北省等地区随之兴起许多景泰蓝作坊,这些作坊有着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在继承官制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丰富了内容形式和制作技艺,如老天利、德兴成、静远堂、志远堂等。景泰蓝也成为“燕京八绝”之一。清政府也在农工商部开设工艺局,生产掐丝珐琅器,掐丝珐琅器逐渐发展为外销出口的重要工艺品。1903年《商务报》记载:“北京景泰蓝各器久为西人所重,现在工艺局所制尤精,而各处小作坊因就简不能仿效宜等所以利导之法。”可见,清晚期掐丝珐琅器为“西人所重”,由政府成立的工艺局与民间共同发展,但景泰蓝作坊为了控制成本、提高效率而出现制品胎体重量减轻、釉层变薄等问题。并且,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这一时期的景泰蓝制造业还出现了使用机械磨光、用电镀工艺取代鎏金工艺等一系列的工艺变革。
1904年,中国的珐琅工艺品,北京珐琅作坊老天利商号制作的景泰蓝“宝鼎炉”在芝加哥博览会上获得了一等奖,在国际上声誉大振。世界各地的人们不仅纷纷争购景泰蓝,还不断地学习珐琅工艺。到了咸丰中叶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因交通不便,只有在北京才可以买到景泰蓝。虽然清晚期的景泰蓝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但也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由于战乱陷入了困境之中。
民国
1912年,最后一位清朝皇帝退位,落魄的王宫贵族不得不把皇帝赏赐的景泰蓝拿到市场上变卖,而曾经专门为皇家制作景泰蓝的工匠们也回到了民间,从此宫廷里流传了几百年的景泰蓝技艺走出了深宫宅院,开始出现在普通的街巷和作坊,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中。来到民间的景泰蓝技艺获得了新的活力,有了首饰盒、怀表等更多装饰品和摆设品之外的样式和造型,越来越多地融入了人们的世俗生活。但抗战爆发以后,社会环境动荡,经济下滑,景泰蓝高昂的制作成本使得从业者不得不另谋生路维持生计,北京九成以上的作坊被迫停业、转业,只剩下老天利、杨天利等几个规模较大的工厂。1943年,景泰蓝作坊只有52家还在维持,比民国的繁盛时期减少了一半多,景泰蓝行业的发展进入最黑暗恐慌的时代。
现代
1949年至1958年是现代景泰蓝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被列为中国大陆外贸出口景泰蓝的唯一口岸,成为生产景泰蓝的基地,这一时期,外省市生产景泰蓝的厂家极少,只有广东省及陕西省的西安市尚有少量的景泰蓝产品。解放之初,景泰蓝工艺险些失传,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只剩下60余人。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关注景泰蓝行业的人开始恢复和挽救濒临失传的景泰蓝技艺。1951年,在政府的支持下,清华大学营建系的林徽因、梁思成一同成立了“景泰蓝工艺美术抢救小组”,与学生钱美华、常沙娜、孙君莲等人一起开始抢救恢复景泰蓝工作。随着工作的开展,景泰蓝艺人被请回,也有新艺人不断加入,1950年,景泰蓝行业的从业人员人数增加到1030人,开业数量从1949年的205户上升到275户,出口额从1949年的十二万元上升到近十九万元。1952年、1954年、1956年,第一、二、三珐琅生产合作社分别成立,这三大珐琅合作社成为了北京景泰蓝的生产主力,并使景泰蓝行业迅速成为出口创汇的重要行业。1958年,这三大珐琅合作社正式成立了北京景泰蓝厂,并在1958年与国营的景泰蓝实验厂合并,成为今天的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1958年,景泰蓝全行业的职工达到2710人。
此时,景泰蓝的生产己经普遍采取了按工序流水作业的模式,并用机器替代了许多繁重的手工劳动。鳔丝机、制地机、云彩机、擀床、轧丝机、电炉、煤气炉等设备的革新,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制品更加精细。同时,艺人们对传统图案和器型进行了恢复工作,恢复了炉、鼎、壶、立体兽、蜡台,以及过去认为最美而又最难做的六瓣瓶、梅瓶、海棠花瓶等传统产品的生产,并尝试突破长期以来以荷花、牡丹、菊花等为主的单一图案样式的局限,设计出了许多集实用性与审美性于一体的产品。在色彩上,现代景泰蓝突破了传统的以大红大绿为主的纯色系,开始使用经过调制的复色系,色彩更加稳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1958年7月17日,北京工艺美术学校成立,北京景泰蓝技艺的传承开始走上以学校教育形式为北京景泰蓝补充后备人才的尝试。文革时期,企业停产批斗,工艺美术研究所停止工作,工艺美术学校停课,景泰蓝的生产和发展遭到停滞。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景泰蓝行业在政府的支持下逐渐恢复元气,且工艺技术得到革新,出现了液化石油气箱式炉、自动云彩机、轧丝机等设备以及亚硫酸盐无镀金法,再次减轻了从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在1979年以后,北京以外省市的景泰蓝业也陆续发展起来。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型国有企业就开始扶持周边地区中小集体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国营大厂委派技术骨干为乡镇小企业提供技术指导等帮助,提高了小企业的产品质量和产品档次;另一方面,国营大厂也会委托中小企业加工一些工艺较为简单的产品,帮助其完成生产任务。改革开放后,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便在这些帮助下活跃起来。1981年年初,北京市工艺美术总公司召开的工作会议上,仍然在这一年的工作计划中把大搞企业联合,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作为工作重点。20世纪80年代,许多乡镇企业纷纷上马景泰蓝产品,以前国营大厂的外加工企业也纷纷独立。
当代分布
北京市
在北京,进行景泰蓝生产的有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工艺美术厂、北京证章厂以及郊区为这几个厂承担外加工任务发展起来的诸多乡镇企业。当地的生产厂家各具特色:北京市珐琅厂和北京市工艺美术厂的景泰蓝曾连获出口免验品、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国家级、市级优质产品称号的殊荣;北京证章厂以机制景泰蓝著称;北京市东四工艺美术厂以生产仿古景泰蓝为主;北京月坛工艺刀厂生产的珐琅刀剑、银蓝刀剑多年来一直是市场俏贷;崇文区永明釉料厂主产“天坛”牌景泰蓝釉料,有135种花色,畅销国内各地;房山区房山南关景泰蓝厂以生产仿制旧货为主。北京地区生产景泰蓝的厂家遍及城乡,星罗棋布,除主要厂家外,乡镇加工企业达300余家,有的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北京周边
河北省廊坊市的大厂回族自治县、三河市等地的景泰蓝在继承传统中不断创新,已逐渐形成地方特色。河北省盐山县甫寨仿古画珐琅工艺厂生产彩绘装饰画,主要仿制中外古今名画,如列奥纳多·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拉斐尔·桑西的西斯廷圣母、费拉戈纳尔的秋千、清宫仕女图、中国珍稀动物图等,以平面磁片镶嵌为主。河北省石家庄市及大厂回族自治县等已经成为景泰蓝产品的重要产地。20世纪80年代初,天津市也有了以生产机制景泰蓝为主的厂家。
上海市
上海市的上海新亚金属工艺品厂利用金属加工的优势,生产景泰蓝时采用模具取代手工掐丝,其产品具有形制小巧、图案新颖的特点。品种主要有五大类:一是工艺钟,大的高2.8米,小的可作摆件放置案头上;二是刀剑类,有信件开封刀,水果刀及小宝刀、鸳鸯剑等;三是粉盒类;四是首饰,如头饰、项链、胸饰,别针等;五是日用工艺品,如温度计、台灯、烟具、卷尺、手镜、牙签筒等。
广东省
广东省的景泰蓝以画珐琅著称,在清朝康熙时就已有制作,主要在广州。成立于1958年的花县炭步特种工艺烧青社,后改名为花县珐琅厂,该厂的杨志峰等人研制出了中彩珐琅,并1986年底获得国家专利。中彩珐琅又叫釉下彩珐琅,是将景泰蓝和釉下彩两种传统工艺结合的产物,通常在产品的上下和周围使用景泰蓝工艺,器身两侧中心施釉下彩工艺。并且,厂家可根据客商或购买者需要,在产品中心部位复制名家字画或请书法家挥毫题词,其产品可以用以结婚、祝寿、馈赠和竞赛,极受顾客赞赏,款式有杯、盅、盘、瓶、碗、碟、鼎、灯等八大类共130多个品种。
陕西省西安市
陕西省的西安金属工艺厂,对外称西安景泰蓝厂。有30多年历史,职工400余人,1987年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为少数民族工艺用品定点厂。该厂产品既保持传统景泰蓝工艺,又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与西北少数民族生活用品相结合。该厂于20世纪80年代生产的仿战国犀牛尊、鸟盖鹑壹,仿唐舞马衔杯皮囊壶、李白醉酒壶、唐玄奘瓶、长安八景屏风、伊斯兰洗手盆、伊斯兰壶,和平颂壁画等产品大部分都荣获了轻工业部和陕西省、西安市优秀工艺品奖和旅游纪念品奖,且犀牛尊、伊斯兰茶具、麦地那圣寺座屏、麦加天房座屏分别荣获1988年全国首届旅游商品研讨评比会金奖和优秀新产品奖。此外,大荔县农村生产的景泰蓝也已声播中外。
台湾省
台湾省的景泰蓝在20世纪60-70年代发展兴盛起来,产品外销欧美各地,在国际市场曾受到普遍称赞,台湾生产景泰蓝极盛时,若加上地下工厂,厂家达200余家以上,大多集中在台北板桥、万华一带,引进了金属脱蜡铸造,使产品质量提高。在1983年前后,因发生景泰蓝“辐射线风波”,致使制造厂商受到打击,市场渐渐式微。
主要特点
技术特色
一方面,景泰蓝的制作技艺十分繁杂。景泰蓝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经过了众多中国历代艺术家手艺人的探索,融合了掐丝珐琅技艺和中国的瓷器、铜器、漆器、缂丝、织锦的传统技艺和表现形式,如陶瓷的色彩、铜器的造型、漆器的錾雕技术、丝的纹理等,同时还继承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在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中,更是往往需要将各项传统工艺相互借鉴或综合使用于一件器物上。所以,景泰蓝工艺复杂,工序繁多,主要分为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
另一方面,景泰蓝的制作工艺十分困难,且制作过程充满不可预测的因素,艺人必须在每一道工序间需要追求极致。
审美特色
色彩鲜艳丰富
基本色调
景泰蓝主要以蓝色作为最基本的色调,蓝色基调是景泰蓝的主流,是景泰蓝最强大的基因。但景泰蓝并不是只有蓝色基调的,在发展后期还出现了白色、黄色、红色等基调的景泰蓝。景泰蓝的色彩以蓝色为基调的原因有三:第一,景泰蓝是舶来品,最早始于阿拉伯地区的“阿拉伯帝国”,而蓝色是当地伊斯兰教的主要色调,常常被运用于清真寺的装饰以及皇宫的装饰;第二,中国最早的景泰蓝出现在元朝统治阶段,而蓝色是代表蒙古族的色彩,也是蒙古族崇敬的颜色之一,源于蒙古族崇拜蓝天的原始信仰,蒙古族崇尚蓝色表现在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元朝青花瓷也相对出名;第三,景泰年间景泰蓝轴料成熟,釉质优美沉着,尤其是蓝釉。
鎏金工艺
景泰蓝华丽的色彩离不开鎏金工艺,鎏金是指镀金工序制作的,景泰蓝器物上不同色彩之间的金属色。镀金工序用黄金亮丽的色泽以及耐腐蚀、耐高温的特点掩盖掐丝铜线,让色彩与色彩之间的互不渗透,能提升景泰蓝制品的观赏效果,协调色彩之间过于强烈的视觉冲击,诠释了张扬与和谐的对立美。并且,金色能够彰显出金碧辉煌的皇家风范,深受皇家贵族的喜爱。
色彩搭配
元明时期,景泰蓝制品主要以中华传统五色(蓝、黄、红、白、黑)为主进行色彩变化,这些高纯度、高饱和度的色彩使景泰蓝华美绚丽、细腻逼真。元明时期的景泰蓝常以光鲜亮丽的蓝色作为地色,以植物花卉为辅色,这些辅色颜色艳丽,小范围、有规律性的穿插在地色中,起到点缀的作用。它们基本上以暖色调为主,与蓝色为地色的冷色调作对比产生鲜明跳跃的效果。一种的纹饰有多种配色,常以两色或三色搭配组合,呈现规律性或对称性,变化丰富而多姿多彩。
清代,景泰蓝釉料的色彩发展为十多种,使得色彩搭配变得更加变化多样,更能凸显雍容贵气、华丽斑斓的宫廷特点。清朝的景泰蓝开始使用浅粉、黄绿、豆绿等低纯度、高明度的颜色,减淡了色彩的强烈对比,具有清冽的气质。黑色和粉色的搭配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即以粉色为地色、黑色为辅色,点缀在花瓣处使得整体色彩不过于粉气,美轮美奂。
现代,景泰蓝釉色丰富,已经拓展到了七十多种,并且在延续传统色彩搭配基础上大胆创新。尤其是钱美华女士在色彩方面做出了新的突破,打破了传统墨守成规的审美品位,将敦煌壁画的色彩进行提炼,运用到景泰蓝的绘制中,其作品简约而更富有层次,成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此外,金世权、张同禄、钟连胜等许多工艺美术大师,在探索景泰蓝的色彩创新中也有着各自的特色风格。
整体浑厚大气
景泰蓝以铜制胎,胎体厚重,作为古代皇家的御用器物,景泰蓝无论是小型手炉还是大型佛塔,从器型的口、腹、底之间的尺寸协调的比例、严谨的结构都能看出经典、稳重、饱满、大气之感,优雅又不失气质,能展现出富丽堂皇、雍容华贵的气质。虽然景泰蓝形式上变化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常以方中有圆,圆中寓方为典范,整体线形硬朗干练,刚中带柔,和谐匀称,很有庄重的气势。比如,明朝中期所制的掐丝珐琅八狮纹三环尊就有器型简炼风雅、庄重严肃的特点。该尊常用作盛酒器,高28.7厘米,口径21.4厘米,足距15.6厘米,体形圆形适中,为侈口、高颈、鼓腹、圈足,腹部有三只镀金的兽首挂圆环,中部腹鼓,上下形体往内收紧,比例恰当,珠圆玉润。
装饰素材丰富
景泰蓝的纹样来源于自然界中的物体或现象和人们通过主观意识进行的创作,是在特定环境下的产生美的艺术表现。在近六百年的成长演化中,景泰蓝的纹样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和形式美感,不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而且语意隽永,内涵深邃。景泰蓝的纹样按照题材类型主要可以分为植物类纹样、动物类纹样、吉祥类纹样、自然景物类纹样、锦地类纹样。
植物类纹样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内容富有自然气息,是流传极广的装饰类型,有缠枝莲纹样、缠枝葡萄纹、折枝花卉纹、菊花纹、蕉叶纹、宝相花纹、卷草纹、梅花纹等,常采用写意或写实的表现方式,且舒朗流畅,展现出生气勃勃的美。动物类纹样种类繁多,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还有神话传说中动物都有应用,如龙凤纹、兽面纹、狮纹、花蝶纹、海马纹、瑞兽纹、白鹤纹、麒麟纹、鸳鸯纹、蟠螭纹等。吉祥类纹样是应用较多的一种装饰纹样,常用象征、借字、谐音的手法来表达祝福,包括八宝纹、暗八纹、博古纹,还有以“寿”字、“喜”字、“福”字为代表的文字纹,以及谐音纹,如洪福齐天,借红色蝙蝠代表洪福;喜上眉梢,以梅花代指眉,喜鹊指代喜,寓意祥瑞,吉利。自然景物类纹样多指没有生命的自然景象,如云纹、水纹、山石纹、山水纹。此外,山水人物题材的纹路也较常见,如:婴戏图、牧羊图、岁朝图、山村集庆图等,常描绘一幅远处蓝天白云、山水树木,近处庭院矮墙、小桥流水的画面,让人进入清静幽雅的意境。锦地类纹样是用来衬托主题的底纹纹样,常大面积出现在器物表面,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能防止制作工艺中的崩蓝现象,常见的有回字纹、龟背纹、万字锦、桂花锦、鱼鳞锦、祥云锦、冰裂纹等。
景泰蓝的纹样在形式内容丰富之外,还有三个特点:第一,讲究意趣神韵,多采用适合的概括、夸张与装饰化的手法,并用具体的事物来替代抽象的概念,从而创作出神采生动、自然流畅的作品;第二,理想衍化,多不局限于现实,而是发散思维来创作幻想中的动物神兽等,创作出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作品;第三,富有哲学含义,富有对世界的认知,对神明的祭祀,对生殖的崇拜等寓意,比如取材于佛教文化的缠枝莲花纹。
分类
按技法材质分类
按应用场景分类
景泰蓝的应用十分广泛,其应用产品可归纳为:一、器皿类,包含瓶、罐、盘、杯、碗、盆、盒等器型产品,占比较大;二、家具类,在桌椅床面配置景泰蓝平面或包角,脚踏板、梳妆箱、台镜等;三、仿古类,仿青铜器造型、仿古立体兽、佛教供具;此外还包含了灯具类、首饰类、杂项类(如鼻烟壶、挂盘、烟灰缸、牙签盒)、综合类(如壁挂、炉、仿古人物等)。另外,按照使用功能,景泰蓝可以分为观赏品、实用品、观赏与使用兼而有之的产品三种。
代表人物及作品
钱美华
钱美华(1927年-2010年),女,汉族,北京人。钱美华1955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曾任北京特种工艺品公司研究员、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第一任总工艺美术师、科研中心主持人。她在2007年被授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08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2009年荣获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之一,她的作品被誉名为“钱氏景泰蓝”。
1951年,钱美华从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毕业,同年被选派到清华大学师从梁思成、林徽因主要研究工艺美术专业,参与了抢救正处于濒危的景泰蓝艺术工作。1952年,她与林徽因参与设计的一套景泰蓝台灯、首饰盒等被作为送给苏联的礼物,被郭沫若称为“新中国第一份国礼”。1958年,钱美华进入珐琅厂工作,师从汪宝成、于兆贵等老艺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在老年,她依然坚持创作、授徒。
钱美华是新中国第一位专门从事景泰蓝设计的知识分子,是将美术理论知识应用到传统景泰蓝技艺中的典范人物。她把中国水墨写意画的创作技法运用到景泰蓝掐丝点蓝工艺中,创造了表现飞雪的剔染点蓝法,研究创新了四种施釉工艺新法,提出并推广素雅色调即调和色,用色彩学原理和对釉色优选的方法加强产品的艺术性。她设计的数十种产品的造型和纹样,至今仍作为企业保留产品继续生产,并多次荣获国家、部、市级金奖。1980年,她的作品《花边琵琶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展出时获“名人名作”证书,1981年《周其垒》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品大众电影百花奖金奖,1989年《如意尊》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创作奖,2005年创作的《和平颂宝鉴》荣获第二届北京工美杯评比金奖。她还编撰了中国第一部《景泰蓝创作设计》教材,以及一些景泰蓝平面设计的资料用书。
张同禄
张同禄(1942年-2022年),男,汉族,北京人。他于1988年被国家轻工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8年被世界手工艺理事会评为“亚太手工艺大师”荣誉称号,2009年被国家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工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同禄先后三次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006年被评为北京“德艺双馨”工艺美术大师。由于业绩卓著,他被人称为“珐琅张”。
1958年,张同禄进入北京景泰蓝厂学习制胎技术,翌年到北京工艺美术学校金属专业学习。毕业后回北京工艺美术厂景泰蓝车间,师从金世权、乔德富,先后在掐丝、点蓝、磨光等各道工序实习,熟悉并掌握了景泰蓝制作工艺。1963年,调往设计室专职从事景泰蓝设计工作,后担任副厂长兼总工艺师,在产品创新设计、铸胎工艺的恢复、珐琅铂晶的发明、景泰蓝与其他工艺结合、景泰蓝向室外环境艺术的拓展等方面均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退休以后,他成立了一家工艺品有限公司,继续从事着振兴景泰蓝工艺的事业。
张同禄与同事合作研制出新型工艺品“珐琅珀晶”,恢复了“银胎景泰蓝”“铸胎景泰蓝”和以景泰蓝为主体,与玉雕、牙雕、花丝、漆艺等多种工艺相结合的新产品。张同禄是景泰蓝行业中唯一全面掌握创作设计、全部制作工艺技术的专家,他将各种传统美术技法及其姐妹艺术之精华融汇在题材广泛的作品中,作品风格古朴典雅而又富于时代韵味,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自成一派,被业内誉为“中国景泰蓝第一人”。他的作品《莲兽瓶》《华冠万年灯》分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优秀设计一等奖(1981年、1986年);《华表香馨》《远鸣客》《长城瓶》分获杭州西湖第一届、第二届、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和金奖(2000年、2001年、2003年);作品《德胜鼎》获首届北京工艺美术展“工美杯”金奖(珍品)(2003年);作品《吉祥宝灯》获北京工艺美术特别金奖并获得法国巴黎世界博览会100周年特别大奖(2003年)。张同禄一生热心培养徒弟,在该行业里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为景泰蓝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非凡的贡献,是景泰蓝皇家艺术的领军人物。
钟连盛
钟连盛,男,满族,1962年生于北京。他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于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现任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兼总工艺美术师。2003年获“北京市十大能工巧匠”称号,2004年获全国“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此外还曾获得“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称号。
钟连盛1980年于北京市珐琅厂技校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于北京艺术设计学院毕业,2001年任总工艺美术师。他为人诚恳、治艺严谨,作品清新细腻、风格典雅独特,主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因此在研发创作中始终倡导简约、抽象、现代的设计理念。无论在题材内容的挖掘、表现,还是技艺的革新、拓展,尤其是在传统工艺同现代环境相结合这一新领域中的发展应用上,均有所突破。其作品也由此具有了鲜明的现代感和时代气息。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无论是在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产品研发的创新意识,还是在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上,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多次荣获国家和部、市级金奖。他治艺严谨,技艺全面,作品清新细腻精致,风格秀美典稚独特,具有鲜明的现代感和时代气息。他的作品《荷梦》《清韵》分别获杭州西湖第二届、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2001年、2003年);作品《“0”》系列的《四季平安》《年年有余》《岁寒三友》分获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西博会”银奖(2004年、2005年、2006年);作品《华夏盛世尊》获第九届“西博会”金奖(2008年)。钟连盛是最年轻的大国巨匠、景泰蓝国礼第一人、当代国礼造办处掌门人,作品《和平欢歌》作为国礼赠与天安门城楼观礼大阅兵的30国元首;《盛世欢歌》作为国礼赠与联合国总部,并由万国宫永久珍藏。
戴嘉林
戴嘉林,男,1945年生于北京。1995年,戴嘉林被评定为高级工艺美术师,1996年被轻工总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7年被北京工美集团总会授予工艺美术特级大师荣誉,2003年被北京市政府认定为北京工艺美术特级大师,2008年被世界手工艺理事会评为“亚太手工艺大师”荣誉称号。
戴嘉林1965年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长期从事景泰蓝生产、设计、研究及美术教学工作。在5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戴嘉林大师硕果累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创作视野开阔,能广泛吸收古今中外姊妹艺术营养。他善于把景泰蓝的掐丝工艺和工笔画的线描技艺有效结合起来,在国内首创“垂绕式装饰法”,这种技法的作品能以形写神且富于生命力。在色彩运用上,他讲求作品的整体色调和美感,被誉为“中国景泰蓝色彩第一人”。他编写了《珐琅设计和工艺制作》《花鸟》等在业界具有重大影响的教材,长期从事景泰蓝教学工作,培养和造就了景泰蓝大师和高级技术人才。戴嘉林的作品《海底梦幻》荣获2004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五月槐花香》荣获2006年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彩蝶纷飞》荣获2008年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际艺术精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普天同庆瓶》为庆祝香港回归,由北京市政府作为市礼赠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价值影响
景泰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它凝聚了中国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创造力,代表了古代中国在工艺美术方面的登峰造极之作,在2006年被认定为中原地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叶圣陶还曾作《景泰蓝的制作》一文,并曾经被收录至高中语文教科书。同时,景泰蓝以其独特的造型、华丽复杂的图案纹样、丰富温润的色彩展现出卓越的艺术观赏价值,是工艺美术领域的珍品。并且,作为一种高端的消费品,景泰蓝产品在市场上价格较高,而且具有很好的升值潜力,这种经济价值使得景泰蓝成为了收藏家和投资者青睐的对象。并且,景泰蓝出口市场需求量大、制作工序复杂,是既可以创造产值,又可以增加就业机会的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行业。
景泰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见证,在很多重大场合都有出现,诞生了不少响应时代的作品。比如,1959年,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设计人员与艺人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了新颖的景泰蓝作品《金鱼荷花大鱼缸》;1961年首次在中国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1972年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等重要赛事都选用了景泰蓝做奖杯;199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的米振雄、戴嘉林、钟连盛和工匠们设计制作的《普天同庆》对瓶被作为北京市政府赠送给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礼物。
景泰蓝不仅在国内受到追捧,在国际上也享有声誉,经常被选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政要、世界权威组织和机构,在一些国际赛事和重要会议上也常常能见到景泰蓝的身影。在1952年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上,由林徽因与钱美华参与设计的景泰蓝台灯、首饰盒等被确定为赠送给苏联贵宾的礼品,苏联的芭蕾舞艺术家加林娜乌兰诺娃称之为“新中国最好的礼物”,郭沫若称之为“新中国第一份国礼”。2015年9月27日,联合国成立70周年的系列峰会上,中国向联合国赠送出巨型景泰蓝《和平尊》;2017年1月,联合国在日内瓦万国宫召开“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中原地区赠送了一件《盛世欢歌》景泰蓝瓶。景泰蓝作为国礼赠与国际友人,能展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当代文明,也体现出不同文明和文化交流互鉴、兼容并蓄、共同进步。
传承保护
现状
审美断层
景泰蓝作为传统中国宫廷艺术典型代表,其审美受权力者和宫廷贵族影响,因此在历史各朝存世的景泰蓝多体现了精美、华丽、威严、贵气、的艺术特征,例如明朝景泰蓝多用黄铜掐丝,火镀金,对比强烈,形成华丽浑厚的风格。景泰蓝在封建时期表现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与之相对的是平等与自由。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人人平等思想、改革开放后提出的解放思想普及开来,使得大众有权去体验和消费景泰蓝工艺品,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也使大众消费能力提高,有能力去消费景泰蓝。这使得景泰蓝从体现贵族意志的陈设品成为普通大众的陈设品,但普通大众并不需要去体现自己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反而需要普通文雅的装饰品,同时审美意趣也变得多元化,就产生了传统旧时代贵族审美与平民大众审美的断层。所以,如果景泰蓝不能满足社会现代化、多元化的审美意趣,就很可能不为大众所接受,造成传统景泰蓝继承与发展的阻碍。
产量小
一方面,在明朝,景泰蓝基本被宫廷造办处所垄断,其生产也逐渐集中在北京,新中国成立后北京被列为大陆外贸出口景泰蓝的唯一口岸,所以北京成为生产景泰蓝的基地,外省的厂家极少,直到1979年后才逐渐发展起来,这些历史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景泰蓝的发展。另一方面,景泰蓝基本需要纯手工制作,且工序多而杂,技术要求高,批量化生产很难。这两个制约因素使得景泰蓝的产量较少,所以价格昂贵,不利于其商业化发展。
保护措施
非遗保护
2006年,景泰蓝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6月,文化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公布钱美华、张同禄成为景泰蓝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2011年11月,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12年12月,文化部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公布钟连盛成为景泰蓝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长期以来,中国十分重视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先后培养了上百名传承人及设计和制作人员,通过授课、培训、师徒传承、技术比赛、外出采风等形式,使他们全面掌握了景泰蓝制作技艺,做到了传承有序、后继有人。目前,企业共有国家级、市级、区级非遗传承人10名,高级工艺技师近50人,且他们全部在生产制作第一线带徒传艺。
宣传推广
新中国成立以来,景泰蓝行业作为国家外贸工艺美术品并不为大多数人了解,中国政府和景泰蓝相关企业坚持面向大众传播景泰蓝技艺和文化,让景泰蓝为人们的现代生活服务,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的深入人心。在宣传推广的手段方面,有设立景泰蓝博物馆、举办景泰蓝展览活动、举办景泰蓝公益体验活动、加强网络宣传等。比如,2012年6月,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设立了景泰蓝艺术博物馆。
创新发展
随着当代人审美意趣的改变和现代化技术的不断更新,景泰蓝也不断进行着创新和发展。景泰蓝在现代的发展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既不能一味地摹古不变,也不能脱离根基,肆意求新。随着现代工艺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釉料的配比、烧制的温度都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较为精准的控制,这样呈色误差就会大大降低。并且,学者们还进行着运用人工智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创新设计的工作,利用人工智能更加精准地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内容、表达信息理念,能更加形象化、细节化、视觉化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目的。
职业教育
1958年设立的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是最早的培养工艺美术专业人才的中等职业技术教研基地,后设立成为高等职业学校,再晋升为北京艺术设计学院,于2005年时并入北京工业大学成为艺术设计学院。该校最早是一所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被誉为“工艺美术人才的摇篮”,其金属工艺专业为新中国培养了如米振雄、李新民等一批国家级的景泰蓝大师。
教育部曾多次提出的将民间传统工艺大力引入到职业学校课堂中的相关政策,且职业学校实践性和创造性的教学特点十分适合民间传统工艺的传承,所以职业学校成为培养民间传统工艺传承人的重要阵地。2018年5月8日《北京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发布,根据其相关要求,市教委等五部门在2019年组织开展了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第一批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实训基地(工程师学院、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遴选工作,其中就有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钟连盛景泰蓝工作室。2013年,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开设景泰蓝专业,为景泰蓝行业培养新传承人;2014年,大厂回族自治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开设民间传统工艺景泰蓝专业;2018年6月21日,河北美术学院与京锐景泰蓝达成意向,互为校企合作单位;2019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钟连盛景泰蓝工作室被评为北京12所特色实训基地;2019年7月,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景泰蓝艺术学院正式成立。
参考资料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10-07
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第2-10部分).教育部网站.2023-10-08
故宫景泰蓝藏品中蕴含的古代科学.人民网.2022-10-31
景泰蓝第一套“和合”国礼震撼问世,分别礼赠五国.北青网.2022-11-04
以制作掐丝珐琅“长青杯”为例,马未都谈景泰蓝的前世今生.澎湃新闻.2023-11-18
师徒三代守护景泰蓝.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10-08
习近平送出的景泰蓝,有啥不一样?|习主席的国礼故事④ .光明网.2022-11-04
一文读懂:“景泰蓝”何时得名?.北晚新视觉.2023-10-08
cloisonne 的相关词汇.etymonline.2023-10-08
cloisonne词源(Etymology).quword.2023-10-08
宣德款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碗.故宫博物院.2023-10-08
【景泰款掐丝珐琅八狮纹三环尊】.故宫博物院.2023-10-08
【嘉靖款掐丝珐琅龙凤纹盘】.故宫博物院.2023-10-08
清 铜胎掐丝珐琅万福流云龙纹天球瓶(一对).明清家具研习社.2023-10-08
【景泰款掐丝珐琅兽面纹尊】.故宫博物院.2023-10-08
河北17个项目入选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将获大力扶持!.河北新闻网.2023-10-08
晚清政府参加芝加哥万国博览会 景泰蓝夺一等.百度文库.2023-10-08
铜镀金珐琅锁式表.故宫博物院.2023-10-08
各地名产特产推荐--景泰蓝篇.博雅特产网.2023-10-09
白云非遗这么多多多多多,又潮又有范!.澎湃新闻.2023-10-09
广州珐琅非遗传承人父子兵:精美珐琅你可以拥有.华人头条.2023-10-09
西安景泰蓝.博雅特产网.2023-10-09
景泰蓝制作(图).历史千年.2023-10-09
被误解的景泰蓝.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2-11-05
景泰蓝制胎.王铁匠.2023-10-08
北京景泰蓝:紫铜珐琅绘景泰.澎湃新闻.2023-10-08
揭秘景泰蓝“诞生”之旅,三朝皇室都爱它.北京日报.2023-10-08
【景泰款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尊】.故宫博物院.2023-10-09
文化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10-09
钱美华.北京国艺源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023-10-08
【景泰款掐丝珐琅八狮纹三环尊】.故宫博物院.2023-10-08
景泰蓝的类别.北京市人民政府.2023-10-08
清乾隆 御制铜锤胎珐琅宫灯.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23-10-09
清乾隆 御制铜胎透明珐琅福禄万代纹攒盒- - 雅昌拍卖图录APP.雅昌拍卖网.2023-10-09
钱美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2023-10-09
钱美华.北京工艺美术网.2023-10-09
钱美华:撑起了新中国景泰蓝的半边天.北晚新视觉.2023-10-09
钱美华.北京工艺美术网.2023-10-09
钱美华.工艺美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2023-10-09
张同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2023-10-09
张同禄.国中陶瓷艺术馆.2023-10-09
张同禄.北京工艺美术网.2023-10-09
张同禄.工艺美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2023-10-09
钟连盛.工艺美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2023-10-09
钟连盛.光明网.2023-10-09
中国民俗工艺大师——钟连盛.央视网.2023-10-09
钟连盛.北京工艺美术网.2023-10-09
钟连盛.紫砂之家.2023-10-09
钟连盛.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2023-10-09
中国民俗工艺大师——戴嘉林.央视网.2023-10-09
戴嘉林.国中陶瓷艺术馆.2023-10-09
戴嘉林.北京国艺源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023-10-09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戴嘉林.金泉阁文化.2023-10-09
戴嘉林.北京工艺美术网.2023-10-09
孙建华:有容乃大——掐丝珐琅漫谈.国家艺术.2023-10-10
中国风的“有情”礼物.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2023-10-10
普天同庆对瓶.北京工艺美术网.2023-10-10
国礼之选景泰蓝:醉于一方蓝彩的百年传奇技艺.中国网.2023-10-10
林徽因——福州古厝走出的文化遗产守护者.福州史志网_中共福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2023-10-09
习近平送出的景泰蓝,有啥不一样?|习主席的国礼故事④.人民网.2023-10-10
[新闻直播间]习近平出席中国向联合国赠送“和平尊”仪式.央视网.2023-10-10
文化部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的通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09
文化部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10-09
肩负传承使命 守望精神家园——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座谈活动发言摘编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创建时间: 2018.06.12 14:48:3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0-09
博物馆里赏非遗|周末在京城赴一场文化之旅.百家号.2023-10-09
北京珐琅厂“夜市”今晚开市,每周六将推特价景泰蓝产品.新京报网.2023-10-09
关于印发《北京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的通知.北京市政府采购网.2023-10-09
产教融合、贯通培养,北京职业教育正在为学生打造多样化成才路径.新京报网.2023-10-09
北京:到2020年将重点建设10所世界一流职业院校.新浪财经.2023-10-09
【我是家乡代言人】学非遗 增技艺.搜狐网.202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