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博物馆
黑龙江省博物馆位于南岗区红军街50号,是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黑龙江省历史文化、自然资源以及艺术品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前身为1923年6月12日成立的东省文物研究会陈列所,之后数次更名。1953年,改称松江省博物馆,至1954年随着松江省并入黑龙江省,松江省博物馆与黑龙江省博物馆筹备处合并,成立了黑龙江省博物馆,并沿用至今。
黑龙江省博物馆共两栋建筑,分为前楼、后楼,总建筑面积15691.74平方米。前楼以展厅为主,总面积为11416.8平方米;后楼分为库房区和办公区两部分,总建筑面积4274.94平方米。黑龙江省博物馆现有各类藏品63万余件,包括历史、自然、艺术及文献4大系列,52个种类。其中,国家一级品1670套12753件,二级品3251套6725件,三级品8336套14604件。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国宝级文物有金代铜坐龙、金代山水人物故事镜等;自然藏品白垩纪平头始鸭嘴龙骨架化石、第四纪披毛犀骨架化石、猛犸象属骨骼化石及东北野牛骨架化石等;收藏有大量近现代艺术作品,包括齐白石、徐悲鸿、潘天寿书画以及邓散木书法篆刻、于志学冰雪山水画等。
2006年5月,哈尔滨市莫斯科商场旧址(展厅主楼馆址建筑)被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1月15日,黑龙江省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核定为第二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历史沿革
建馆初期
20世纪初期,中东铁路开通,一群俄罗斯学者到达哈尔滨,提议在当地建立博物馆。经中国地方当局批准后,成立了以中国地方官员为主的东省文物研究会,由东省铁路督办王景春担任会长。陈列所由莫斯科商场(现省博物馆主楼)改建而成,于1923年6月12日成立并对外开放。
变迁时期
东省文物研究会陈列所成立后历经数次更名。1929年至1946年间,东省文物研究会依次改为陈列所改称北满特别区研究会(陈列所)、东省特别区文物研究所、伪北满特别区文物研究所、大陆科学院哈尔滨市分院(博物馆)、哈尔滨地质博物馆。1946年,日本投降后,俄国人接管,改称哈尔滨工业大学常设运输经济陈列馆,后又陆续改称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研究所、松江省科学博物馆以及松江省博物馆。直至 1954年,松江省并入黑龙江省,松江省博物馆与黑龙江省博物馆筹备处合并,成立了黑龙江省博物馆。1962年,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黑龙江省博物馆书题写馆名。
修缮新建时期
1978年,黑龙江省博物馆修建办公楼一栋,其建筑面积为1168平方米。1983年,黑龙江省博物馆修建藏品库房,建筑面积为2949平方米。
2005年9月,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委员会第104次常委会议决定,新建一座高质量、现代化的黑龙江省博物馆。2021年4月12日,遵循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黑龙江省博物馆和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合署办公。2021年4月13日,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续建工程开工,计划于2023年竣工。新馆馆址位于松北区太阳岛月亮湾,占地10万平方米,新建工程约5万平方米。新馆主建筑由历史综合区、自然展区和相关技术辅助房组成。2022年,黑龙江省博物馆开始对馆舍进行闭馆修缮,修缮内容主要包括建筑主体和陈列展厅两部分。对于建筑主体的修缮工作,严格遵循修旧如旧原则,最大限度保留历史建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于陈列展厅的修缮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观众的参观特点和需求为基础,对陈列展厅进行重新布展。2023年5月16日,经过一年修缮的黑龙江省博物馆面向社会公众试运行开放。
建筑布局
场馆设计
黑龙江省博物馆(老馆)馆舍由主楼(展厅)、藏品库、办公楼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15960平方米,其中主楼兴建于1906年,建成于1908年,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1600平方米。建成初期,主楼为莫斯科商场,是哈尔滨市最早的商场之一。其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平面呈折线形对称构图,由三个标准段和两个转角连接体组成,采用流畅曲线的墙墩、窗洞和隆起的方扁形穹顶设计,为典型的欧洲巴洛克建筑风格。
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规划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划分为主题建筑区、前广场区和可持续发展区三个区域。新馆建筑体现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设计理念,凸显黑龙江省地域文化特色。总体规划通过建筑与景观跌宕起伏、穿插交错的组织,以写意的方式再现龙江大地千万年地质运动所形成的自然景象,以“自然”的建筑语汇表达和诠释龙江大地坚实的民族性情与文明精髓。历史展区建筑形态自南向北匍匐升起,顶部轮廓遒劲有力,经由充满力度的切削倒角与拓补变形,以动态的体形、多维的界面提供连续的视觉感受。自然展区独立设置,作为视觉控制点统领建筑群,形体纯粹、圆润,似承接天露的精美容器。
馆内布局
黑龙江省博物馆共有两栋建筑,分为前楼和后楼。前楼以展厅为主,地上两层,地下一层,一层为基本陈列和临时展厅,二层为专题陈列展厅。后楼分为库房区和办公区,库房区为地上六层结构,收藏着该馆所有馆藏文物标本和大量中、外文资料;办公区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结构,设有文物照相室、文物修复室、剥制室、裱糊室、文物修复室、资料室等。
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主建筑为地上二至三层,由历史综合展区、自然展区以及相关技术辅助房组成。其中,一层由藏品库区、技术修复区、行政办公区、考古研究区等组成;二、三层西部布置八个展厅和珍品库房;二层中部设置了礼仪大厅,大厅南侧和西侧分别设置了报告厅以及多功能影院;二层东部为观众公共服务活动区;三层设置了自然展区。
展览陈列
黑龙江省博物馆基本陈列为《黑龙江历史文物陈列——以肃慎族系遗存为中心》《自然陈列”“黑龙江俄侨文化文物展》和《墨韵冰魂北国情——于志学艺术馆藏精品展》等。专题陈列有《铁笔翰墨——邓散木艺术专题陈列》。
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融汇了古今中外,涵盖了自然、历史以及艺术等众多门类,具有浓郁的黑龙江省特色。新馆设有八个基本陈列,分别是:《黑龙江社会历史陈列》《黑龙江自然历史陈列》《邓散木艺术陈列》《哈尔滨俄侨历史陈列》《贝林野生动物标本陈列》《大庆市石油历史陈列》《北大荒历史陈列》《黑龙江林业历史和生态陈列》。
基本陈列
黑龙江历史文物陈列——以肃慎族系遗存为中心
该展览位于黑龙江省博物馆二层展厅,陈列以肃慎族系遗存为中心,包括“北土先民(距今约6000年-公元907年)”“海东盛国(公元698年——926年)”“金源霸业(公元926年——1234年)”“华夏一统(公元1234年——1911年)”四个部分。该陈列展览共展出1000多件历史文物,其中包括新石器时代的渔猎工具、陶器,以及亚布力镇出土的三联玉璧和双联玉璧等。通过陈展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了黑龙江古代肃慎族系的发展、演变历程。展览引进先进的AR技术,即通过智能手机进行AR扫描实现虚拟场景叠加现实交互下的体验导览系统模式,以趣味互动的方式传达展馆及展品的文化信息,扩展参观者对于周围环境的感知,丰富广大观众的参与体验。
自然展厅
该展览位于黑龙江省博物馆二层展厅,馆内自然陈列面积为1250平方米,由古动物和现代动物两部分组成,共计展出标本1200余件。陈列通过标本及生态景观和大型壁画等形式,展示生物与环境、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包括大麻哈鱼的洄游、兴安岭的留鸟、东北虎和驼鹿的生态景观等。该展通过对黑龙江省远古时代恐龙、第四纪冰河时代古生物、东北地区森林动物以及少儿活动中心四大板块的展示,展示了具有黑龙江地域特征的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环境。
黑龙江俄侨文化文物展
该展览位于黑龙江省博物馆一层展区,展厅面积为750平方米,共计展出400余件珍贵藏品。展览通过“哈埠初成”“商场峥嵘”“尊师重道”“凝固华彩”“科研曙光”“百花齐放”“纸媒风云”“日常生活”等八个单元,重现了20世纪初中东铁路建设以俄侨为主的侨民对哈尔滨市文化、工商业、建筑、教育、出版业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是近代哈尔滨百年历史文化的缩影。
墨韵冰魂北国情——于志学艺术馆藏精品展
于志学,笔名问津、干城,是冰雪山水画创始人。于志学于1935年出生在黑龙江省肇东市,其祖籍为山东省文登大水泊镇。
该展览位于黑龙江省博物馆一楼的于志学艺术馆,此陈列为于志学捐赠给黑龙江省博物馆的画作精品,分为山水画和人物画两大类,以及部分随笔和草图(均为手稿)。该展浓缩了冰雪山水画派创始人于志学的艺术轨迹,展出其各时期所创作品近百件,系黑龙江冰雪艺术的奇珍异宝。
哈尔滨俄侨历史陈列
哈尔滨的俄罗斯外来文化的交流、移民文化的交融,是黑龙江地域文化的一个特色。俄罗斯文化在哈尔滨与华族文化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涉及了方方面面,如民族性格、宗教、交通、城市发展、侨民等。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俄侨展厅面积约1000平方米,对俄侨工业、俄侨商业、俄侨金融业、俄侨服务业、文化教育、都市生活以及宗教信仰等领域进行了全景式展示,展示了哈尔滨的“俄侨”文化印记。
大庆石油历史陈列
大庆油田历史陈列是一个具有鲜明石油科技文化特色,集石油地质科普、石油科技博物鉴赏、石油科技展览演示以及黑龙江省石油发展史于一体的展馆,设有勘探开发、科技成就、油田发展史等展厅,陈列各类标本、化石、实物、展口、模型以及史料等展品。其中,勘探开发厅展示了太阳系与地球、石油地质构造、油气生成运移及聚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过程等科普知识;科技成就厅主要展示当代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水平;油田发展史厅主要展示中国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发展历程。该陈列利用先进的展示手段,展现了大庆油田从发现到开采出油的全过程,讴歌了以王进喜为代表的新中国石油工人的奉献精神。
专题陈列
铁笔翰墨——邓散木艺术专题陈列
该陈列于2007年推出,展览荟萃了当代著名书刻艺术家邓散木的著作、印章、书法、扇面及印谱作品196件作品,展现了邓散木一生的艺术创作成就。
临时展览
黑龙江省博物馆每年都适时举办和引进临时展览,现已形成黑龙江省博物馆的“每月一星”系列展、“每月一县”系列展、“寒暑假活体动物展”系列展览以及“中华传统民俗”系列展览等。2023年5月16日,经过修缮后的黑龙江省博物馆新设四个展览《哈尔滨往事——20世纪初哈埠社会生活展》《玉见南山——饶河县小南山遗址出土文物展》《冰舞墨韵——黑龙江省博物馆藏朱晓东冰版画作品展》《巧艺夺天工——黑龙江省博物馆藏清朝珍品展》。
每月一县之十七——神奇之青冈 猛犸象故乡
该展览于2017年6月28日至8月28日在黑龙江省博物馆负一层每月一县展厅举办。展览分“万古冰河 古兽乐园”“辽金溯源 沧海桑田”“猛犸故乡 幸福新城”“文化积淀 英冠故里”四个篇章,第一篇章分为青冈古地理环境、化石的发现与保护研究、冰河巨兽三个单元;第二篇章分为青冈县何小怀古城址、青冈县后管家古城遗址两个单元;第三篇章分为中国猛犸象属故乡、青冈参与承办全国首届化石文化周活动、青冈被国家正式命名为“中国猛犸象故乡”以及人民大会堂“陆海丝绸之路”中国猛象故乡青冈化石推介会四个单元;第四篇章介绍“葫芦烙画”和“玉蜀黍属秸秆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池塘中的翩翩王子——活体蛙类寒假特展
该展览于2018年1月10日至6月3日在黑龙江省博物馆负一层展厅举办。展览共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为“蛙的家族”,介绍蛙的外形特征、蛙类之最、蛙的捕食、角蛙小档案、角蛙趣事、非洲牛箱头蛙小档案等内容;第二单元“黑龙江省蛙类家族”,介绍林蛙家族、东北林蛙小档案、中华大蟾蜍小档案、美洲牛蛙小档案、蛙家族成长史等内容。
哈尔滨往事——20世纪初哈埠社会生活展
该展览于2023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暨黑龙江省博物馆成立100周年开设,包括“移民定居——中国人的生活”“建路兴业——铁路修建与科学方兴”“国际都市——多元文化交融荟萃”三部分,共展出1382件文物。该展通过运用文物、图版、场景复原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多种陈展手段,全方位展示了哈尔滨市城市的发展历史。
玉见南山——饶河小南山遗址出土文物展
该展览于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暨黑龙江省博物馆成立100周年开设,包括“山不在高 有玉则灵”“玉出南山 泽被四方”以及“采捕渔猎 繁衍生息”三部分,展出文物共计245件。该展通过饶河县小南山出土的玉器为主题,集中展示了饶河县小南山遗址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考古新发现。
馆藏精品
金代铜坐龙
该藏品是金代早中期皇室的御用器物,于1956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白城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出土,是国家一级文物。铜龙为黄铜铸造而成,集龙、麒麟、狮以及犬的形象和特点于一身,设计构想及雕塑水平高超。铜龙身体呈蹲坐式,龙头微扬,张口好似在吟啸;其双肩微微前弓,前左腿翘起,左爪飞踏祥云,祥云与后腿相连;前右腿直立,爪子与地面相连;龙尾上翅向外卷曲,龙头、肩以及其四肢饰有卷鬣,威武雄姿,浩气凛然。龙的前右腿、尾部以及祥云处有以双向分开的扁锭残迹,是当时与它物相连接固定而铸。
齐国王墓丝织品服饰
该藏品于1988年5月在有“北方马王堆”之称的金代齐国王墓被发掘。齐国王墓为男女合葬竖穴土坑石木棺墓,棺内男性为老年,胡须尚存,腰佩玉柄短刀,双手各握一金块,身着8层17件服装;女性为中年,头部及面部用黄色丝织品包裹,腰佩饰件,项戴玛瑙金丝链,身着9层16件服装。二人头后置一楷书“太尉仪同三司事齐国王”木牌。该墓出土文物丰富,保存完好,其中服装种类繁多。
齐国王墓丝织物主要是男女服饰,分为绵、夹、单类共计30余件,有袍、衫、裙、腰带、鞋、袜、冠帽等。服饰原料有绢、绸、罗、锦、绫、纱等,经纬线排列细密,弹性、韧性良好。织物大量采用挖梭技术,织金品占有相当数量,有织金绸(绫)、织金绢、织金锦等。此外还采用印、绘、绣等技法,其绣法可分为辫绣、打籽绣、盘香绣、平针、接针、钉线、铺线、圈金等10余种;其颜色分为驼、、棕、烟、酱、绿、青等;花纹图案有团龙、夔龙、云鹤、飞鸟、鸳鸯、朵梅、团花、卷草、璧桃、蝴蝶、卷云等;袍、衫多为盘领、开裾,具有浓厚的北方民族特点。齐国王墓出土的丝织物为研究宋、金时期的缫丝技术、纺织技术以及印染工艺等提供了珍贵资料。
南宋《蚕织图》
该藏品绘制于南宋,作者为楼璹(1089-1162),字寿玉。此图全长1100厘米,画心横518厘米,纵27.5厘米,跋横460厘米、纵28.7厘米。长卷的布局以一长廊式的长屋贯穿画卷始终,以腊月浴蚕、清明日暖种、谷雨前第一眠等蚕织24事为尾。长屋用简明的界笔画出屋瓦、斗拱、梁柱、窗牖,以长廊为背景,画家在摘叶、大眠、约茧、瓮藏等场面的长屋外部,缀以忙碌的人物。此卷包首是宋代鸟兽繁华地缂丝,引首与前隔水骑缝“蕉林书屋”印,卷尾有元代郑子有、鲜于枢、明代宋濂、刘崧、清代爱新觉罗·弘历、孙承泽等九家跋语。
《蚕织图》长卷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瑰宝,1983年7月,经北京故宫博物院著名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刘九庵、王以坤等鉴定,称“此卷为文物一级甲品之最,视国宝而无愧,垂青史而不逊矣”。
金代山水人物故事镜
该藏品为1975年于黑龙江省绥棱县境内的一座金代贵族墓葬中出土,是女真贵族曾经使用过的一面镜子。镜子背面图案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上半部分是一幅以山水画为背景的人物故事,大致画面为:在山脚下一位头戴席帽,身穿布袄的农夫手持锄头正在田间耕作,画面左侧是枝叶茂盛的大树,树下有两位身着长袍的官员正指着土地说话。铜镜背面下半部分的图案是一对雌雄鲤鱼正在河水中相互嬉戏,二者张嘴鼓腮,展鳍摆尾,掀起朵朵浪花。图案布局合理,镜子工艺精湛,是中原地区金朝铜镜的佳作。
唐代渤海天门军之印
该藏品于1960年4月在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出土。原收藏于渤海文化馆,1963年8月11日调归黑龙江省博物馆。渤海天门军之印通高4.3厘米、边长5.25厘米X5.3厘米、厚1.4厘米、柄高2.9厘米。该印为青铜质,铜片镶成,印纽扁平,中穿一圆孔,呈桥状 ,印面略呈正方形,印文为汉字篆刻“天门军之印”。印背楷书“天门军之印”,印文凸起,笔画之间形成0.9厘米的沟槽,笔画细挺有力,圆润活泼。天门军印出自上京皇城内,可作为研究渤海设有与唐朝中央禁军类似的军事组织的重要线索,是中国现存唯一的一方渤海印,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披毛犀化石骨架
披毛犀又名长毛犀牛,属于奇蹄目犀牛双角犀亚科,是一种已灭绝的古生物。披毛犀生活在更新世晚期,是由更新世早期的腔齿犀属,经更新世中期的燕山犀逐渐发展来。它们的体型与现代非洲犀牛近似,广泛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北部。该化石骨架于1956年富拉尔基区钢厂基建施工中,在距地表9米多的淤泥质沙层中发现。整个骨架同属于一个个体,完整程度接近100%,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最完整的披毛犀骨架,被定为一级标本。根据对发掘现场及化石的深入分析,这具披毛犀是一头年轻的成年个体,死于秋冬季节,身上没有人类猎杀或者动物撕咬的痕迹,可能是在河边喝水时陷入淤泥中而死。
南宋《兰亭序》图卷
此图创作于南宋时期,长 141.1厘米,宽37厘米。引首为元代书画家赵孟頫题写的“曲水流觞”四个字,整幅画卷描绘了东晋时期,以王羲之为首的42位文人雅士,在浙江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上,在溪水边饮酒赋诗、观山赏水的场景。
画面上,以王羲之为首的42位文人分坐在溪水两畔,神态各异,生动逼真。有的执笔赋诗,有的起身取酒,有的静观山景。在文人雅士中间,一条清灵灵的溪水蜿蜒而行,溪水中飘流着一朵朵碧绿的荷叶,每朵荷叶上都放有一盏东晋时期一种名为觞的酒具。荷叶载着觞在溪水里流转,停在谁那儿,谁就起身饮酒,然后赋诗,作不出诗的,要罚酒三斗。此外,还有17名服侍他们的童子,有的负责倒酒,有的负责把酒具从水里取上来。他们的面部表情生动活泼,看上去非常喜欢这场聚会。
黑龙江满洲龙
黑龙江省满洲龙是产自中国的第一具恐龙化石,有“神州第一龙”的美誉,其故乡嘉荫县也因此成为中国最早并经科学纪录的恐龙化石发现地。1978年以来黑龙江省博物馆对嘉荫龙骨山进行了六次抢救性大规模野外发掘,其中以1978至1979年这次大发掘意义尤为重大。两年的野外发掘在嘉荫县龙骨山地区挖掘出1400多件化石,黑龙江省博物馆用这些化石组成两具黑龙江满洲龙骨架,其中最大的一具真骨含量近90%,但不幸1994年在吉林省巡展毁于火灾。这具黑龙江省满洲龙是生活在6500万年前,已经灭绝了的爬行纲。因为它的嘴巴扁阔和鸭子的嘴十分相似,称它为鸭嘴龙。
学术研究
学术机构
2015年下半年,黑龙江省博物馆成立了黑龙江省博物馆教育研究中心以及黑龙江省可移动文物保护中心。截至2022年7月,黑龙江省博物馆还设有历史研究部、自然研究部以及民族与传统文化研究部等部门。
学术交流
2013年,黑龙江省博物馆开展馆际交流与业务合作,先后从省内外各博物馆引进了《黑土英魂——东北抗联著名英烈事迹展》《阳光下的罪恶——侵华日军化学战罪行展》以及《最美的昆虫纲——世界蝴蝶标本展》等十余个展览,与俄罗斯文化部门联办并引进了《阿穆尔州布拉戈维申斯克艺术创作展》《俄罗斯阿穆尔州美术家作品展》《我们的家园——中俄国际摄影展》等十余个交流展。
2018年8月29日,黑龙江省博物馆与哈萨克斯坦博物馆交流座谈会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举行。座谈期间,黑龙江省博物馆王军馆长与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领导就交流展览合作方面达成共识。
2019年5月23日,首届“黑龙江博物馆藏品资源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举办。会议针对博物馆藏品资源保护与利用、博物馆与社会教育、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开展讨论,学习新技术、把握博物馆行业发展新趋势。
学术成果
自1923年以来,近百年里黑龙江省博物馆的文物、考古、博物馆专业的专家和学者在科研方面成果显著,出版专著53部,发表文章1419篇。建馆初期,黑龙江省博物馆曾编辑和出版中文、英文、俄文、西班牙文日文出版物,涉及考古学、民族学、经济学、地方史、自然科学等研究领域,如《东省文物研究会汇报》(丛刊C)10期、《地方科普著作》(丛刊A)12期、《考古》以及《人类学杂志》等;1946年至1949年连续出版的《哈尔滨市自然科学家和民族学者协会会刊》俄文期刊9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4年和1979年两次编辑出版的《黑龙江省博物馆资料汇编》,1986年至1992年出版的《自然科学》4期,1986年至1990年出版的《北方书苑·邓散木金石书法专辑》和《邓散木楹联墨迹选》等有关艺术大师邓散木生平和作品研究的刊物书籍,2011年至2017年出版的《黑龙江省博物馆馆藏精粹》《中东铁路大画册》《北大荒版画》《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古代书画》《黑龙江省博物馆藏近现代书画精选》《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大颐寿者——潘天寿作品精选》《中国首家俄侨博物馆》《于志学藏品集》及邓散木诗书画印作品单行本48套,大型书籍《黑龙江省博物馆藏邓散木全集》(52卷)等。此外,还包括定期出版资料、报纸和简讯《博物馆》《咱们的博物馆》以及《龙博信息》等。
文化活动
社教活动
近年来,黑龙江省博物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教育活动,推出“相约龙博”系列项目,创办了小小讲解员培训班、自然科学体验馆、第二课堂等社会教育平台,连续多年积极参与环球自然日活动。2022年11月5日,“相约龙博”系列线上科普课之“神奇的食物链”开讲;2023年1月8日,“相约龙博”系列线上科普课之“奇妙的对称”开课。2016年4月18日,黑龙江省博物馆流动博物馆“远离毒品、远离邪教组织、远离赌博、倡导绿色上网”专题展览走进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2021年5月6日,黑龙江省博物馆“流动博物馆”之“昆虫纲世界中的甲勇士—锹甲”走进了继红小学校(哈西二校区)。2022年环球自然日,黑龙江省博物馆录制了“展览赛”“表演赛”“科普绘画赛”“故事播讲赛”“科学展演赛”的宣传视频发送至学校,由各校教师线上组织观看。
文创开发
黑龙江省博物馆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将黑龙江省的黑土文化、北大荒文化与中原文化、域外文化相融合,在现有的藏品元素的基础上,遴选出具有艺术性、实用性、时代性的百余种类,15000余件系列文创产品。文教系列文创产品有:夜光书签、龙博建筑金属书签、坐龙祥云金属书签 、青花瓷钥匙扣书签组合、金镶玉钥匙扣、铜坐龙软胶笔、铜坐龙橡皮擦工具、铜坐龙软胶U盘WinPE、鼠标垫、文件夹等;生活用品系列文创产品有:冰箱贴、手机支架、磁铁式收纳夹、龙博帆布袋等;还有纪念币系列文创产品产品、徽章系列文创产品、DIY系列文创产品等。此外,黑龙江省博物馆还有纪念币系列文创产品、铜坐龙指尖陀螺文创产品以及DIY系列文创产品等。
所获荣誉
1986年,莫斯科商场旧址被哈尔滨市政府定为一类保护建筑。
1999年,《黑龙江历史文物陈列》和《自然陈列》被评为省级十大精品陈列一等奖,《自然陈列》被评为国家级十大精品陈列提名奖。
2005年,黑龙江省博物馆被授予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先进集体。
2006年5月25日,哈尔滨莫斯科商场旧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3月,黑龙江省博物馆被评定为AAA国家级旅游景区。
2012年12月,黑龙江省博物馆被评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2012年11月15日,黑龙江省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核定为第二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8年,“黑龙江省俄侨文化文物展”荣获第十五届(2017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优胜奖。
2022年7月,黑龙江省博物馆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参考资料
龙博概况.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4
组织机构.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4
黑龙江省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录.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6-14
龙博概况.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6
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6-16
历史沿革.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6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06-14
关于发布第二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6-14
黑龙江省博物馆.东北网.2023-06-16
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建筑方案正式公布.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26
打造“黑龙江文化新地标” 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续建工程13日开工.黑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2023-06-19
【特别关注】10月份开工,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来了!地址在这↘.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6
黑龙江省博物馆维修闭馆公告.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6
畅游龙博丨黑龙江省博物馆试运行开放.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6
走进黑土地 黑龙江省博物馆新馆基本陈列刍议.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26
参观导览.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9
基本陈列.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9
黑龙江历史文物陈列.每日环球展览.2023-06-19
黑龙江历史文物陈列——以肃慎族系遗存为中心.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9
黑龙江省博物馆自然陈列.每日环球展览.2023-06-19
自然展厅介绍.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9
云游龙博——黑龙江俄侨文化文物展.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9
黑龙江俄侨文化文物展.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9
墨韵冰魂北国情——于志学艺术馆藏精品展.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9
我省著名画家于志学、王隽珠、宿万盛向省博捐赠数百幅艺术精品.东北网.2023-06-19
《墨韵冰雪北国情——于志学艺术作品展》在哈展出 .哈尔滨新闻网.2023-06-19
旧貌换新颜!黑龙江省博物馆再开放新增四大展览.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6
每月一县之十七——神奇之青冈 猛犸象故乡.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9
池塘中的翩翩王子——活体蛙类寒假特展.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9
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黑龙江主会场暨黑龙江省博物馆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预告.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26
“哈尔滨往事——20世纪初哈埠社会生活展”开幕.哈尔滨新闻网.2023-06-26
国际博物馆日|科技加持 百年省博引领文物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东北网.2023-06-26
十大镇馆之宝之一:金代铜坐龙.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7
十大镇馆之宝之二:金代齐国王墓丝织品服饰.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7
十大镇馆之宝之三:南宋《蚕织图》.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7
十大镇馆之宝之八:金代山水人物故事镜.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7
十大镇馆之宝之四:唐代渤海天门军之印.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7
十大镇馆之宝之五:披毛犀化石骨架.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7
十大镇馆之宝之六:南宋《兰亭序》图卷.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7
十大镇馆之宝之七:黑龙江满洲龙.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7
黑龙江:黑河市博物馆以馆际交流为依托,引进外展服务社会.人民网.2023-06-26
黑龙江省博物馆与哈萨克斯坦博物馆交流座谈会在省博举办.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26
专家齐聚哈尔滨 研讨博物馆藏品资源保护与利用.东北网.2023-06-26
博物馆教育.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9
文教系列文创产品.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7
生活用品系列文创产品.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7
文创产品.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7
哈尔滨莫斯科商场百年老墙在拆迁中得到保护.人民网.2023-06-19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06-16
省博物馆获AAA国家级旅游景区.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6
黑龙江省博物馆被评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黑龙江省博物馆.2023-06-16
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 黑龙江俄侨文化文物展获优胜奖.东北网.2023-06-16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文物局 关于表彰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的决定.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