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儿干都指挥使司
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一作奴尔干都指挥使司,明官署名。是朱棣为了统治管理东北女真等部族,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在黑龙江省下游地域设立的地方军政机构,治所在奴儿干城(今特林)。
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下辖卫384、所24、站7、寨1;其辖境东起鄂霍次克海,西迄鄂嫩河,南濒日本海,北达外兴安岭。由明中央政府直接控制,是军政合一的最高地方行政机构。设有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和都指挥事等军政长官。
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与其管辖的卫、所都受五军都督府统领,并听命于兵部。都司的主要官员初为流官,后为世袭。父死子继、父老子替、兄终弟续,其任免、晋升、赏赐等都由明廷敕准。奴儿干都司的职责主要是招谕、抚恤属地的女真等各族,并于他们到朝贡时“往还护送”。
奴儿干都司从永乐七年设置,直到宣德十年废弃,前后运行了25年的时间。它的设置,加强了明廷对黑龙江省和乌苏里江流域三大部女真以及吉烈速、达斡尔族、鄂温克、鄂伦春族、赫哲族等族各部的管辖,稳定了东北边疆的边防。
机构名称
明代省级行政区划有直隶省、普通省和相当于省一级的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每一个行省的最高权力,分散到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及提刑按察使司三个不同的机构中。都指挥使司掌一省军事,与掌一省之政的布政司、专事狱讼司法的按察司合称为“都、布、按三司”。但是奴儿干的都指挥使司,是与直隶省、一般省平等级的,除奴儿干外、明代还有朵甘和乌斯藏都指挥使司,这些地区因为地位特殊,不设省,以都司统管军、政、刑狱事务,这三地被视为特殊省行政区。
对于“奴儿干”的释义,曾有“弩而哥”、“耦儿干”解,和纳里干等等,奴儿干的名称来自当地部族,满语作“尼噜罕”,为“图画”“山水画”的意思,中国学者罗福颐、孟森及日本的内藤虎次郎、园田一龟等持此说。从语义可知该地区风景秀丽,山水如画。
在奴儿干建都指挥使司,是因明朝廷对东北地区边疆采取的招抚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在奴儿干地区先后设立的卫所多达一百三四十处。卫所分布之广,管理多有不便。按当时形势的发展,需要设置一个更高级别的机构来管理这一地区。永乐七年(1409年),恰逢奴儿干官员忽剌佟奴来朝,奏称奴儿干“其地冲要,宜立元帅府”。永乐七年(1409年)闰四月,明廷定议在在黑龙江流域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作为其经营和统辖东北黑龙江地区的官署。元代曾在辽东设置征东招讨司和征东元帅府,《辽东志》说奴尔干都司的治所为元朝征东元帅府。奴尔干是古肃慎北方各部族的一大交会聚集之地,有着向睦中原文化的悠久传统,又得水陆交通之便,选择于此建置都指挥使司是综合考量的结果。
历史沿革
设立背景
西北与东北边境的游牧民族,平时以畜牧狩猎为生,当靠畜牧狩猎不能维持生存时,便发动战争,通过掠夺来获取生存所必需的资源。为了边境安稳,中原的历代统治者,都特别注意对游牧民族的经营统治。明朝对东北地区经营始于朱元璋洪武四年(1371)。洪武八年(1375)设辽东都司(治所在辽阳市老城区)。洪武二十年(1387)正月,朱元璋令冯胜冯胜为征虏大将军,傅友德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率师二十万众进入辽东征伐纳哈出,纳哈出在大兵压境之下降明。纳哈出降明后,元朝在东北的军事力量被基本消灭。女真各部当初为纳哈出所控制,纳哈出降明后,辽东地区主要为女真各部所据。
朱棣即位之初,边境也有一些地区不太稳定。为了巩固和发展大明王朝的多民族国家统一大业,朱棣采取了通好和防御两种策略。对于东北地区,朱棣在朱元璋经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经营和管理。明朝对女真一贯采取招抚为主的政策。这是因为有明以来主要威胁来自北方的蒙古。明廷利用“金元世仇,欲其蛮夷自攻也”,采取“借女真族制北虏”的策略。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便派人前往奴儿干招抚世居部落,“遣行人邢枢偕知县张斌往谕奴儿干,至吉烈迷诸部落招抚之。” 各酋长在其感召下相率入京受封。
创设与发展
奴儿干都指挥使司设立的开端,明行人司行人严从简在其《殊域周咨录》中写道:
本朝永乐元年,遣行人邢枢偕知县张斌往谕奴儿干,至吉烈迷诸部落招抚之(吉烈迷进女色于枢,枢拒之不受)。于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女真、建州女真、野人女真诸酋长悉境来附。
邢枢和张斌往谕奴儿干,开启了女真来朝的开端,十一月间,野人女真头目阿哈出等来朝,朱棣于是设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以阿哈出为指挥使。十二月,忽剌温野人女真头目西阳哈、锁失哈等来朝,进贡一百三十多匹马,朱棣又命于其地设兀者卫,以西阳哈为指挥使,锁失哈为指挥同知,吉黑纳等二人为指挥佥事,下设卫镇抚等。
永乐二年(1404),朱棣又派遣辽东千户王可仁前往图们江等地,安抚建州女真。特林附近的酋长把剌答哈首先来朝,“因其地分设卫、所。”于是设置奴儿干卫,以把剌答哈、阿剌孙等四人为指挥同知,古胪寺等为千户所镇抚。又温野人女真头目唤弟等人来朝,朱棣于是设置了兀者托温千户所,以唤弟等分别为千户百户等官,赐给他们印冠带袭衣钞币。
这些得到赏赐授职的消息很快传遍女真各部,从此以后年年都有女真头目来朝,那些得到官职的首领们更是年年来朝,以受到宴赏为荣。正因为女真诸部的归附和支持,明朝在东北地区的统治日渐稳定,开始设立大量的卫所。
永乐四年(1406年)撒尔古湖附近的颜赤不花等四十人来朝,置扎童、撒儿忽、罕答河三卫。在脱木河又称托摩河、托漠河(今俄罗斯境内)设脱木河卫。在亦儿古里(今俄罗斯境内)设亦儿古里卫。设双城卫于乌苏里斯克(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在鄂嫩河设斡难河卫。永乐八年五月,朱棣曾亲临此地,“命都督薛禄祭斡难河山川,赐名玄冥河。”
永乐五年(1407年)在卜鲁丹河(今俄罗斯境内)设卜鲁丹河卫。在依木河(在今俄罗斯境内)设依木河卫。在朵儿必河(今俄罗斯境内)设朵儿必河卫。 同年,在兀的河(也称乌底河或乌第河,今俄罗斯境内)设兀的河卫。
永乐六年(1408)三月,暖暖河(即端端河)等处女真头目普速等百二十人来朝,命普速等为指挥千户。
就这样 ,从永乐元年(1403)到永乐七年(1409),朝廷在奴儿干地区先后设立的卫所多达一百三四十处。分布遍于今鄂嫩河、嫩江、松花江、格林河、乌第河、乌苏里江领域广大地区广大地区,几乎整个奴儿干地区都归附了明朝,归奴儿干卫统辖。各卫所以“守备为本”,兼管民政,是军政合一的机构。卫所的各部首领分别任命为指挥同知等职,并“赐诰印冠带袭衣”。在这些卫所当中,地处北山(今外兴安岭)、兀的河(今乌第河)和黑龙江省下游的卫所离辽东都司所在地辽阳市远达五六千里,管理多有不便。形势的发展,需要设置一个更高级别的政府机构来管理这一地区。
永乐七年(1409年),恰逢奴儿干官员忽剌佟奴来朝,奏称奴儿干“其地冲要,宜立元帅府”。永乐七年(1409年)闰四月,明廷定议在在黑龙江流域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作为其经营和统辖东北黑龙江地区的官署。由东宁卫指挥康旺为都指挥同知,千户王肇舟等为都指挥佥事同年六月,又置奴儿干都司经历经历一员。隶属奴儿干都司办事机构,以刘兴为经历。治所在辽、金奴儿干城旧址,即黑龙江下游亨滚河口对岸附近特林地方,亦即庙街(今尼古拉耶夫斯克)地方。曹廷杰、间宫林藏、内藤虎次郎、和田清、杨旸等都考定在黑龙江入海口附近,并有永宁寺的碑记和遗迹为证。同年,在古里河(今俄罗斯境内)设古里河卫。设葛林卫于葛林河流域
永乐九年春,明朝政府“特遣内官亦失哈等率官军一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顺黑龙江省而下,护送康旺等奴儿干都司的官员前去办公,至此,奴儿干都司,成为明朝政府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等地最高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
永乐十年(1377年)朱棣命内官亦失哈巡视“自海西抵奴儿干及海外苦夷诸民”。“苦夷”即“库页”的同音异译。同年十月,在其北部的囊阿里(今俄罗斯境内)设囊哈儿卫。朱祁镇正统以后,又在库页岛上增设了波罗河卫。 永乐十年,设满泾卫。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的设置,进一步推动了羁卫所的设置,到永乐末年东北的羁縻卫所增至179个,到正统末年增到184个。后来经过不断的分化组合,数目又有增加。据修于万历十五年(1587)的《大明会典》统计,当时共有384个卫,24个所,7个地面,7个站,1个寨。
撤销过程
朱棣胸襟开阔,东北极边皆在视野之内,奴儿干都司的治理颇有成效;但毕竟花费巨大、所获有限,守成之君赵祯即位后,不太感兴趣,对其关注不多。洪熙乙己(1425),奴儿干梗化,命亦失哈招抚,公从之有功。宣德丁未归,授锦衣卫百户(原文“百”字缺,据武忠传记补)。梗化,即不服法度,不遵教化。虽与叛乱有区别,却也是明摆着不听招呼了。明初与女真各部之间建立的良好关系,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改变。宣德十年(1435),因为刘清、阮尧民偷捕矛隼,杀害女真人,引发女真人报复,发动对明军袭击。朱瞻基驾崩的前一天传谕将官署军队撤出奴儿干:“凡采捕造船运粮等事,悉皆停止,凡带去物件,悉于辽东官库内寄放;其差去内外官员人等俱令回京,官军人等各回卫所着役。”就这样,宣德十年( 1435年)奴儿干都司撤销,但下属的卫所继续存在,东北地区对于库页岛以西,外兴安岭以南的统辖依然存在。它的废置不是下辖女真人或蒙古族的崛起,而是明朝中央统治力的削弱,无暇顾及东北的结果。
明朝灭亡后,努尔哈赤先统一了东北境内的女真各部,并先后用了20多年时间,招抚和征服了黑龙江省下游、中游、中上游的各民族部族。1635年,皇太极将以女真为主体的各族统称为满洲,从此废止了女真族名。到1636年,明朝奴儿干都司所辖地域全部归清朝管理。清朝在接管东北后,“将原来明朝的卫、所制改变为八旗制或姓长、乡长制。清政府规定,当地各族人民要继续缴纳紫貂等贡品,并规定了纳贡地点。”为加强对当地民族的统治,清代期的统治者把统治两江流域的政治中心从奴儿干迁移到了宁古塔,在宁古塔设官镇守。
统治情形
管辖区域
奴儿干都司是明朝政府设置的第十八个都司,与相依相辅,是明代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据点。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下辖卫384、所24、站7、寨1,这只是《明史·兵志》所载的数字。而杨旸等研究者考“明代奴儿干都司属下卫所简表”得188卫所,其中黑龙江上游有33卫所,黑龙江中游有83卫所,黑龙江下游有41卫所,流域及以东滨海地区有31卫所,其中还有几个卫所不在黑龙江区域内。
关于奴儿干的辖境,《寰宇通志》说:东起,西迄,南濒,北达外兴安岭。《大明一统志》记载:“东濒海,西接兀良哈,南邻朝鲜,北至奴儿干、北海。”现代学者等研究出了更详细的辖境:至卫(今俄罗斯黑龙江省源鄂嫩河);西至兀良合三卫(今中下游南至、流域);北至北山女真境(今外兴安岭一带);东至自卫(今俄罗斯)以南包括奴儿干、苦兀(今库页岛);东濒海(今日本海);南邻朝鲜,以徒门河(今)为界。
辖区部族
奴儿干地域的部族众多,其名称或来自种姓,或来自山川湖海等地名,族群构成难免交互掺杂,生活习俗则大致近同。他们大多是肃慎氏的后裔。主要的民族部族有分布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三大部女真以及蒙古、汉人、吉烈迷、达斡尔族、鄂温克、鄂伦春族、赫哲族等族各部族。
汉族
奴儿干是元朝政府流放罪人的地方。元朝政府规定:“诸流远囚徒,惟女真族、高丽二族流湖广,余并流奴儿干及取海青之地。”有不少汉人以及其他民族的人被流放于奴儿干,也有一些宫廷的太监、大贵族被发配奴儿干,如宦者孛罗帖木儿于1321年(至治元年)、诸王曲吕不花于1323年(至治三年)先后发配奴儿干。
后因流放奴儿干的人太多,站赤运输负担过重,于是按照罪行,"重者发付奴儿干,轻者于肇州从宜安置,屯种自瞻",因而"奴儿干出军"和"肇州屯种",成了罪行轻重的区别。
流放奴儿干的普通刑事犯多数是汉人,元统间(1333--1334年),新城地主骆长官流放奴儿干,他的朋友杭州人孙子耕亲自送他到肇州,广东番禺人陈浏在大德六年(1302)死在流放的肇州,这样,汉人的习俗也广泛留在奴儿干。东北地区各少数族原来是萨满教传布区域,在元末奴儿干出现了佛教的观音堂,就是汉俗遗留的证明。
蒙古
“蒙古”一名最早见于唐朝,即新旧《旧唐书》中的“蒙兀室韦”。“室韦”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后来又有“蒙骨”、“朦骨”、“萌骨子”、“盲骨子”、“萌古”等许多同音译名。“蒙古”的汉文译名始于元代文献。“蒙古”最初只是当时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后来逐渐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
奴儿干的蒙古族,主要是朵颜三卫,所谓“三卫”,是指当年被分封在冀北、辽西地区和大兴安岭以东的三个蒙古部落,永乐年间先后设为卫所。所谓“朵颜”,是因为这三个蒙古卫所—朵颜卫、泰宁卫、福余卫,其中势力最大的就是朵颜卫。朵颜是因当地的朵颜山而得名,朵颜卫又被蒙古人称为“兀良哈部落”,所以“朵颜三卫”也被称为“兀良哈三卫”。
像其他羁縻卫所一样,朵颜三卫的蒙古族也需要向明廷朝贡。“朵颜三卫比岁一贡,贡不过三百人。三卫地近,尽许入都。”
吉列迷
吉列迷、乞列迷,是明代文献中对库页岛上主要民族的称呼。库页岛属奴儿干辖区最东端,明朝先后在那里建立了兀列河卫、囊哈尔卫和波罗河三卫。关于吉列迷的记载,景泰间出版的《寰宇通志》卷116说:“乞列迷有四种,曰囊家儿、福里期、兀剌、纳衣”,应指的是同族中较大的姓氏,而卫所正是在部族大姓的基础上建立的。
根据《辽东志》载:吉列迷“着直筒衣,暑用鱼皮,寒用狗皮,……惟狗至多,牵拽扒犁。”由此反映出吉列迷人豢养的家畜主要为狗,在生产生活中依靠狗来运输,依靠鱼来提供衣食。关于日常穿着打扮,则是:“男耳垂珠,项铁圈”,“性刚”,文面椎髻,帽缀红缨,饰以海贝,用金、银、锡圈为项饰。胸掩细甲,衣彩帛,垂皮条,长与足齐,坠以金锡牌,间以磁石,行则琅锵有声。妇人饰帽垂珠珞,衣缀铜铃。住房则是“住平土屋,屋脊开孔,以梯出入,卧以草铺。
由以上史书记载,可以看出,生活于黑龙江下游的吉列迷部落处于比较原始的渔猎经济阶段,社会生产力是较为低下的,经济生产状况落后于明政府统辖下的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
女真
明初,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又叫“野人”女真)。 建州女真以大辽河流域为中心,东达长白山东麓和北麓,南抵鸭绿江边。海西女真分布于开原市边外,辉发河流域,北至松花江中游大曲折处。野人女真活动在松花江中游以下,迄黑龙江流域,东达海岸一带。
朱棣对女真的招抚,使得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先后来朝归附,如永乐十年(1412),《明太宗实录》记载:奴儿干等处女直(真)野人头目准土奴、塔失等178人来朝,贡方物,设置十一卫,“命准土奴等为指挥、千百户,赐诰印、冠带、袭衣及钞币有差。”明廷也在女真部族先后设置卫所,而这些卫所,都在奴儿干都指挥使司辖区内。
组织机构
奴儿干都指挥使司内,设都指挥使一员,武职正二品;同知二员,武职从二品;佥事四员,武职正三品。其属,经历司,经历(从五品)、都事(从七品),各一人。都指挥使、同知、佥事等均由明朝从内地派员担任。属于“流官”。每隔几年要调换一次,但不按照明代“凡流官不袭”的惯例处理,而是“父死子代,世世不绝”,以维护该地区的长治久安。
下属各卫所,由朝廷于来朝各部落首领量授以官。这些卫所是朱棣对边疆管理设置的羁(jī)縻(mí)卫所(所谓“羁縻”,就是一方面要“羁”,用军事手段和政治压力加以控制;另一方面用“縻”,以经济和物质的利益给予抚慰)。卫设指挥使(正三品)、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正四品)、卫镇抚(从五品);所设正千户1人(正五品),副千户2人(从五品),镇抚2人(从六品)。卫所官员虽都是明廷直接委任,但采取因其部族,授其“酋长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职,给与印信,俾仍旧俗,各统其属”。
卫所的官职是世袭的,称为“土司”,无年俸,卫所随其部落的迁徙而迁徙,治所黑白无常,无衙署,类似宗藩关系。在政治上必须向明廷朝贡,听从征调。
职责权限
奴儿干都司的职责主要是招谕、抚恤属地的女真等各族,并于他们到明朝“朝贡”时,“往还护送,率以为常。”此外,负责一省驻军的管理,如平时的训练、屯田、军籍等事务。由于各个卫所驻扎各地,一边屯田一边驻守,往往各成体系,因此,都指挥使司用不着派副手下去分管各处。
而下辖的卫所,是明朝在女真各部设置的羁縻卫所,与在内地各地区设置的卫所有着明显的区别。内地的卫所,纯属军事组织,任务是守屯戍、备调遣。明代军兵有军籍,卫所官员虽有军籍,但是流官,有俸禄,卫所有驻地,衙署有定制。而在女真地区设置的羁縻卫所则除了军事职能外,还要管理地方行政事务,所谓“抚绥属部”。
朝贡和赏赐
朝贡,是隶属关系的体现。明廷对女真各卫所既不要求他们服兵役,又不向他们征收固定赋税,只要求各卫所官员定期进京朝贡,向明廷进献土产方物,而明廷则“量给赏赐”。奴儿干都司辖区内的女真族,向明朝政府朝贡的是本地的土特产,即是“土贡”,计有:海青、大鹰、皂雕、白兔、黑狐、紫貂、阿胶、海豹皮、海獾皮、角(即海象牙)、鲸须、好剌(即各色鹿)、马、失剌孙(即白腰鵟)、金钱豹皮等。
明廷对女真官员“来朝”,“贡方物”例不给价,但却坚持“厚往薄来”的原则。对来朝贡的女真各卫官员,都给予优厚的赏赐。依照明例,赏赐有抚赏和回赐。抚赏又称正赏,据万历《大明会典》记载:“东北夷女直进贡到京,都督每人赏彩缎四表里,绢四匹,折钞绢一匹,各织金丝衣一套;指挥每人彩缎一表里,绢四匹,折钞绢一匹,素纻丝衣一套。以上靴袜各一双。千百户、镇抚、舍人、头目,每人折衣彩缎一表里,绢四匹,折钞绢一匹;奏事来者,每人纻丝衣二件,彩缎一表里,折钞绢一匹,靴袜各一双。”
回赐是贡品的报酬,《明会典》载:“回赐,进过马,每匹彩缎二表里,折钞绢一匹;紫貂皮,每四个生绢一匹,零者每个布一匹。”]明廷不仅给予来贡者优厚的赏赐,还允许在京贸易。 女真各卫所的朝贡,不仅具有政治义务和政治权力,而且朝贡贸易又具有丰厚的经济效益。赏和市成为女真人生产、生活必需品的重要来源。朝贡贸易成了女真首领扩充权柄,增殖财富的重要途径。
按照明政权的规定:“野人”女真的朝贡,因路途遥远,不固定期限。朝贡的物品,主要是土特产,如矛隼、马匹、貂皮、猁狲皮、珍珠等。回赐的物品有彩缎、衣物、钞币等。“海西、建州岁一遣人朝贡”。、建州女真每年一次于十月初至十二月终入边;迟期者,需边官上报朝廷并获批准才许验放入关。贡使往回都要沿途“应付马驴车辆,给口粮”。
卫所朝贡人员到京后,由礼部会同馆接待,明会同馆在南京为南馆,在北京为北馆。会同馆为贡使供“房舍铺陈”,以安顿住宿,并“照例支送酒肉茶面饮食之物”,如“有疾即与医药”。在会同馆的京师北馆为6所,额设馆夫即厨夫“三百名,专造饭食,以供使客”。
重要历史事件
亦失哈十下奴儿干
关于明朝官员到奴尔干地区巡视的历史事件,在《明太宗实录》、毕恭《辽东志》卷九、严从简《使职文献通编》卷三九,《邢枢传》中均有记载。位于吉林市第二松花江边的阿什哈达摩崖碑,记载明辽东都指挥使刘清,于永乐十八年(1420)、洪熙元年(1425)、宣德七年(1432)在当地造船供巡视奴尔干之用的史事。在鞍山市、辽阳市出土的《昭勇将军崔源墓志》《明威将军宋国忠墓志》中,记载崔源、宋卜花(宋不花)随亦失哈到奴尔干巡视有功而获进封的事迹。
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亦失哈十下奴儿干。亦失哈和康旺、王肇舟等人,是明朝政府创建奴儿干都司的主要人物。而亦失哈从永乐七年(1409年)受命以后,一直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参与对努尔干地区的管理和经营,直到宣德六年(1431年),康旺以年老辞官,王肇舟仍然继续辅佐康旺的儿子康福对奴儿干都司辖区进行管理;亦失哈依然以钦差的身份前往巡视,历经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前后凡二十余年,赴奴儿干地区巡视在十次以上。其中最值得说的,是第一次、第二次和第十次。
亦失哈第一次巡视奴儿干,是永乐九年(1411)。朱棣派太监亦失哈、都指挥同知康旺等,“率官军一千余人,巨船二十五艘”前往该地,“开设奴儿干都司。”
亦失哈第二次巡视,在永乐十年(1412)冬。“天子复命内官亦失哈等载至其国。”关于这次去的人数及所带的物资没有记载。亦失哈此次巡视奴儿干的目的,还是为了继续招抚边疆各少数民族。此次巡视,亦失哈做了两件永载史册的事情,第一件是一行人“自海西抵奴儿干,及海外苦夷诸民。”苦夷诸民生活的地方位于今天的库页岛,也就是说明亦失哈登上了明朝地图最东端的库页岛,并代表朝廷表达对岛上民众的关怀,“赐男妇以衣服、器用,给以谷米,宴以酒食。”使得明朝先后在那里建立了兀列河卫、囊哈尔卫和波罗河三卫。
第二件事,是亦失哈在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所在地的江边建立了永宁寺。并在永宁寺旁立了一块永宁寺碑。主要目的是为了“柔化斯民,使之敬顺”。失哈第二次巡视奴儿干,取得了很好的招抚效果,统治卫所明显增多,使明朝更有效的控制东北。朱棣死后,其孙朱瞻基继承祖业。亦失哈依旧以钦差的身份前往巡视。如宣德即位年(1425)、宣德三年(1428)、宣德五年(1430)、宣德七年(1432)。
亦失哈第十次巡视奴儿干都司,在宣德七年(1432)春夏间。因奴儿干都司都指挥使康旺以老疾辞职,请求让儿子康福代理,有旨任命康福为奴儿干指挥同知,仍由亦失哈带领前往莅任。此次东巡阵容宏大,“率官军二千,巨船五十再至”,随行将士与舰船都超过首次一倍。受命陪同亦失哈前往奴儿干的,还有辽东都指挥使康政,正二品武大臣,也只能列于亦失哈之后,可知其地位之尊崇。
此次巡视,民皆如故,只是永宁寺已破毁,只剩寺基。经追查,很快就抓到几个毁寺的费雅喀人,“皆悚惧战栗,忧之以戮。”但亦失哈下令释放了他们,且在第二年(1433年)重建永宁寺,对当地民众“仍宴以酒食,给以布物”。于是诸部归心,一片称扬。“人民老少,踊跃欢忻,咸啧啧之曰:'天朝有仁德之君,乃有贤良之佐,我属无患矣。”可见,亦失哈对毁寺一事处理得很恰当,收到了非常圆满的效果,提高了明王朝的威望,促进了奴儿干地区的安定,巩固了明王朝对边疆的统治。寺建好后,亦失哈又命作《重建永宁寺记》,立于前碑之侧。文末列名除各官外,还有画匠、木匠、石匠、泥水匠、铁匠多人。这些工匠才是重建寺院的具体实施者。毁寺是一个意外,却能证明亦失哈的随行人员中,也是什么人才都有。
亦失哈多次巡视奴儿干其意义重大,他巡视的目的是为了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招抚,亦失哈在巡视过程中顺利的完成了招抚的工作,光永乐年间奴儿干地区就增加了 50 个卫。亦失哈等在巡视奴儿干的过程中,命人在当地建立了永宁寺,这是通过佛教思想来柔化当地的人民。他的招抚提高了明王朝的威望,促进了奴儿干地区的安定,巩固了明王朝对边疆的统治。
修建驿站线路
朱棣重视东北地区,将黑龙江流域视为“锁钥之地”。为更有效地实施对黑龙江流域的管辖,明朝迅速恢复了辽、金、元时期的驿站驿道。为了方便由内地到奴儿干地区的交通,从而便于使命往来、传达文件、运送官兵、和输运贡品物资等,明廷在元代原有驿站的基础上,以海西为中心,建设了“海西东水陆城站”、“海西西陆路”。
海西东水陆城站从永乐七年(1409年)开始修建,到永乐十年(1412年)正式建成,全程设立了45个驿站、10个城站。
陆路从底失卜站(今哈尔滨市双城区西花园屯大半拉子古城)起,沿松花江而下,经松花江、黑龙江省下游两岸45个驿站,到亨滚河(又名恨古河、恒古河)口北岸的满泾站(奴儿干西五里)止。然后经辽东都司直达北京,全长达两千五百公里。是通往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的交通驿道为明代东北地区6条驿道中最长的一条。
水路从今吉林市松花江出发,顺江而下,直抵奴儿干都司,是历史上“野人”女真各卫头目进京朝贡的路线,其中第23站“莽吉塔城药乞站”就在今抚远市东黑瞎子岛上的木克得赫屯(今抚远抓吉镇的小河村),而终点是还有三十一个驿城的今俄境内的“特林”之地(距此还有960公里的入海口一带)。
“海西东水陆城站”路从满泾站渡过鞑靼海峡进入“苦兀”(今库页岛)北端,再南下到达“苦兀”最南端白主。由白主南下越过宗谷海峡抵达北海道。明代大量“丝绸诸物”由辽东“丝关”开原(今辽宁开原)经“海西东水陆城站”运往东北腹地乃至北海、库页岛,远至北海道。清朝时期,被称为“虾夷锦”的丝织物和服装,正是沿着“海西东水陆城站”这条路运到萨哈林岛(库页岛)一带,然后辗转到达日本北海道。从这一角度考证,“海西东水陆城站”是“中国东北地区方的丝绸之路”,被东北史学界称为“山丹贸易”和“皮草之路”。
另一条“海西西陆路”,东起肇州县(今绥化市肇东县四站镇“八里城古城”),经松花江、洮儿河往西经呼伦贝尔大草原直到兀良河(今满洲里市附近),中途经由的驿站有龙头山、哈剌场、洮儿河、台州、尚山、札里麻、哈塔山、兀良河。这是明朝初年通往兀良哈三卫的交通路线,是明朝联系、控制西北的唯一路线,也是兀良哈三卫的朝贡道。。
综上所述,有“海西东水陆城站”通往黑龙江下游,有“海西西陆路”通往兀良河一带。这两条驿站路线又连接了辽宁省东都司辖境内的驿路。这样一来使得处于边远地区的奴儿干都司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了。同时也加强了东北地区女真各族与内地的联系,更加促进了东北各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为了维护驿路的畅通,明朝政府在驿路经过地区征调当地各族人民供应劳役、畜力,设置站丁、站狗。为了运输的需要,在今吉林市附近松花江畔建立了船厂制造船只。
影响
奴儿干都司的设置,影响不可谓不广,首先是加强了明廷对黑龙江省和乌苏里江流域三大部女真以及吉烈速、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族各部的管辖,对于女真各部落首领授予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千户、百户等官职,使他们相互对立、互相牵制,可以制止他们之间的势力联合,防止他们谋求分裂。这使得整个永乐时期,明朝与女真族相处和睦,往来友好。从而有效地限制了鞑靼人在东北地区的发展。第三是女真各卫所的朝贡,不仅产生了文化交流,贡贸易又具有丰厚的经济效益。 第四是为了当地往来物品直到京城提供便利,建设的海西东水陆城站,是对元朝驿站的完善建设,为内地丝绸运往黑龙江下游等区域提供了良好的交通环境。第五是当时和他们同去建设边疆的还有医生、铁匠、木匠、泥水匠、砖瓦匠以及画匠,他们把内地的先进建筑技巧和文化传到了边疆地区。
相关文物遗迹
永宁寺
永宁寺是永乐十一年( 1413年),亦失哈第三次巡视奴儿干都司时,在奴儿干都司官衙所在地附近原有观音堂的基础上,修建了一座供奉观世音菩萨的佛寺,命名为永宁寺。位于黑龙江入海口附近的奴儿干城(清代称尼古拉耶夫斯克,亦作庙屯,今俄罗斯尼古拉耶夫斯克)特林北山上。
永宁寺碑
为了纪念永宁寺的修筑,亦失哈在寺不远处竖立了一块石碑,上刻《永宁寺记》碑文,记录了建立奴儿干都司的史实及亦失哈前两次巡视的过程。朱瞻基宣德七年( 1432年),亦失哈第十次巡视奴儿干都司时,见永宁寺已毁,便在第二年重建了永宁寺,并又立一块碑,铭刻《重建永宁寺记》碑文,以记其事。这两通碑被合称为“永宁寺碑”。永宁寺虽已不存在,但这两块石碑曾经巍然挺立在原址几达五百年之久。直到19世纪80年代,还耸立在黑龙江省特林的悬崖上,后被俄国人移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历史博物馆。目前这两通石碑保存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市)阿尔谢尼耶夫滨海区国家博物馆。俄文名“哈巴罗夫斯克”的博物馆中。
光绪十一年(1885)五月,曹廷杰受命到旧日边地(当时已被俄罗斯帝国侵占的黑龙江口北岸等地区)去探察。历时129天,往返行程8000公里,写就了《西伯利东偏纪要》一书,开了永宁寺两碑研究先河。他到特林时,俄国人已把永宁寺改建为东正教堂,但这两块永宁寺碑,“尚巍然立于庙西南百步许”。他亲自把这两块碑文拓了下来。曹廷杰还踏勘了奴儿干都司治所特林的古城遗址,把踏勘的情况作了如下的记述:“由特林喇嘛庙(指东正教堂)西北下山,沿江行里许,有石岩高数十丈,上甚平旷,有古城基,周约二、三里,街道形迹宛然,瓦砾亦多。今为林木所,非披荆履棘,不能周知。”曹廷杰对永宁寺碑和奴儿干都司衙署遗址的考察,为论证明代东北疆域提供了有力实证。
永宁寺碑因其二碑分别在永乐年和宣德年立,因此分别称“永乐碑”和“宣德碑”。永乐碑呈长方形,大理石质,高103厘米,宽49厘米,厚26厘米,30行,行64字,额书“永宁寺记”,楷书。碑阳为汉字,首云“敕修奴儿干永宁寺碑记”。碑阴为蒙古、女真文。碑两侧以文言文、蒙古文、女真文、藏文刻写六字真言。宣德碑额书“重建永宁寺记”,正书,30行,行44字。呈上圆下方,花岗石质,高120厘米,宽70厘米,厚32厘米,碑文为汉文,碑阴与碑侧无文字。碑中所列官员人名,有华人、蒙古族、女真人和其他少数族人,这两块碑文与一般碑文不同的是,在它所列的一百多人中,不仅有钦差大臣、封疆大吏,甚至连铁、石工匠等也一一列名其中,。
阿什哈达摩崖石刻
除了永宁寺碑记载了这一段历史之外,在吉林市东南松花江北岸断壁上,存有两处明代摩崖,即阿什哈达摩崖遗址,考之亦与奴儿干都司有关。
阿什哈达为满语,意为“一山忽然分为二”,为断崖峭壁之意。摩崖石刻共两处,相距数十米。第一摩崖距江面10米,高约135厘米,宽70厘米,上镌刻3行39字:“甲辰丁卯癸丑。骠骑将军、辽东都指挥使刘。大明永乐拾玖年岁次辛丑正月吉□□。”虽经数百年风雨剥蚀,字迹仍清晰可辨。这是刘清第一次来松花江督造粮船,次年临行前为留纪念所刻。
第二摩崖上镌刻计7行76字:“钦委造船总兵官、骠骑将军、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永乐十八年(1420)领军至此,洪熙元年(1425)领军至此,宣德七年(1432)领军至此。本处设立龙王庙宇。永乐十八年创立,宣德七年重建。 宣德七年二月日□□”
1983年,当地政府在第一石刻处建一阁,曰“摩崖阁”;第二石刻处建一亭,曰“阿什亭”。2006年,梵文摩崖石刻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清三次领军至此兴役造船的时间,与亦失哈等巡视奴儿干“宣谕抚慰”的三个年份相合(他先后十次前往巡视),说明吉林造船基地是联结京师、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的交通枢纽。阿什哈达摩崖石刻书丹的存在,证明了明朝政府曾在松花江阿什哈达一带开设船厂,制造“巨”。其督军造船的直接目的是为了与黑龙江口的奴儿干都司相联络,用于载军、运粮、转输赏和贡赋。
其实,早在清朝时,当时的人就研究过摩崖石刻,流传下来的有康熙朝的闻人笔记,如《柳边纪略》,已有土人掘地,常得大木,或古代尝作船厂之说。盖明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累兴水师,招抚东夷,倶出发于此。证之阿什哈达摩崖,可以推定是造船设厂,确远在明初。”
吉林船厂
为经营奴尔干地区,明政府除设立驿站外,又在吉林省开设船厂,辟水运驿道。《辽东志·外志》记载:“松花江上有河曰稳秃,深山多产松属,国朝征奴儿干,于此造船。”稳秃河即松花江支流温徒河,河口在吉林市西南。吉林船厂的规模,是以前中国历代造船厂中最大的一个。
吉林为明代水师之根据地,又为东征之出发点。永乐十八年(1420),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第一次奉命到吉林造船。洪熙元年(1425),刘清第二次造船。
清代以来,因抗俄斗争需要,造船之外更兼以训练水师。顺治十八年(1661)开始设吉林水师营。康熙帝即位后,将水师营总管移至黑龙江省,吉林仍保留一部分水师,派官管理,训练水军,制造船只。康熙十五年(1676),鉴于吉林水陆要冲的战略地位,康熙皇帝命宁古塔将军在此“建木为城,倚江而居”,并命修造战舰四十余艘,日夜操练,以抵抗俄罗斯帝国侵略者。康熙皇帝曾到此视察战舰整备情况,宁古塔将军巴海将所有大小数百艘舰船和精锐官兵全部集中,排列阵式,供康熙皇帝检阅。但见“貔貅健甲皆锐精,旌旄映水翻朱缨”的壮观场面。康熙帝非常高兴,特作《松花江放船歌》,表达了看到水师军容整齐的兴奋心情。
“吉林”为满语“吉林乌拉”的简称,意为“沿江的土地(城市)”。吉林也就用来指代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大清一统志》说:“吉林原名船厂”,《龙沙纪略》也记载:“战舰五年大修,十年拆造。就材吉林,故吉林又名船厂。”吉林人常说:“先有船厂,后有吉林”便得于此。
五龙宫
吉林五龙宫,坐落于吉林市东南十五公里处的阿什屯松江北岸朱雀山上。五龙宫原为龙王庙,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永乐十八年(1420),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第一次奉命到吉林造船,为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刘清在此处建设龙王庙。此后在洪熙元年(1425年)、宣德七年(1432年)又两次率军至此修复龙王庙。
此龙王庙是东北地区最早建造的龙王庙号称关东第一庙。此后,清朝多位皇帝如康熙、雍正、乾隆、爱新觉罗·颙琰、光绪及大臣和随从曾数次到此参观,并赋诗及字。
随着历史沿革龙王庙被毁,现仅存摩崖碑刻记载刘清督师造船和建设龙王庙的情况。2006年应吉林市丰满区政府的邀请,张理玄道长筹备建设五龙宫。在原龙王庙遗址上建设,并取名五龙宫,取五龙捧圣之意。新建成的五龙宫占地6000平方米,殿宇建筑遵循古制,法天象地,中轴对称阴阳和合,全木制建筑。庙宇建筑依松花江,起朱雀山,古朴凝重,肃穆神圣,光照四海。法鼓浑厚,玄钟悠远。
参考资料
《明代在东北黑龙江的地方行政组织——奴儿干都司》.知网.2023-12-14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国发〔2006〕1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3-11-19
阿什哈达摩崖石刻.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11-19
吉林市明清造船厂遗址博物馆.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11-19
阿什哈达摩崖.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11-19
吉林市:传承文化脉络 留住城市记忆.吉林省人民政府.2023-12-06
吉林朱雀山五龙宫 .寺庙信息网.2023-12-06
吉林市朱雀山五龙宫.吉林省宗教综合网.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