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崇福镇

崇福镇

崇福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新320国道、苏台高速(杭州第二绕城高速公路)、省道S212交通优势叠加,交通发达便捷。现有区域面积100.14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3个社区,常住人口10.9万人。崇福镇先后荣国家小城镇改革示范镇,中国皮草名城,国家卫生镇,浙江省文明城镇等荣誉。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0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93亿元;工业总产值363.8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31.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6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59115元和42013元,同比增长2.2%和5.7%。

崇福,底蕴深厚的运河文化古城。崇福因运河而生,依运河而兴,境内隋朝、明代和近代的三段运河穿城而过,是一座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和1020年建县史的江南古镇。历来名人辈出,境内古迹众多。通过启动千年古城复兴工程,崇福将成为运河沿线“与杭同城”的品质小城市。

崇福,实力雄厚的纺织皮草名城。崇福是位列全国排名第123位的综合实力千强镇。农业上大力发展以“农创园”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和以“一村一品”为核心的休闲农业。工业上拥有各类工业企业397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0家,其中超亿元企业30家,上市企业2家(新澳纺织主板上市、联洋新材料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上市)。皮草、纺织一直是崇福的两大传统支柱产业,近年来,崇福积极引导支柱产业提档升级、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崇福镇概况

崇福镇是深具改革开放活力的浙江省中心城镇,是桐乡市第一大镇和工贸重镇。地理坐标:东经12度36分,北纬30度32分,地处杭嘉湖平原的中部,桐乡市的西南部。区位优势 得天独厚,东距上海市145公里,北距苏州市110公里,西邻杭州市45公里。水陆交通便利,沪杭高速公路穿越镇南,离接口仅3公里,320国道、省道胡德公路和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境。面积100.14平方公里,人口10.2万,辖6个居委会和26个行政村。地形为河流冲积平原和湖沼淤积平原,平均海拔4.6米。境内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年无霜期242天,平均降雨量1193毫米。作为桐乡市第一大镇和工贸重镇,改革开放以来,崇福镇大力实施"工业强镇、市场兴镇、工贸并举、联动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截止2004年12月底,全镇拥有各类注册工业企业673家,其中规模企业86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14家,个体三产单位5518家。2004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24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02.7亿元,财政收入7560.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24元,比上年增加22%。工业形成了以轻纺、裘皮、建材等行业为主导,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结构。面积达5.1平方公里的崇福经济开发区发展迅猛, 83多家企业进驻园区投资建设,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平台。2005年10月,桐乡市崇福镇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皮草名镇”荣誉称号。古镇简介:崇福建镇至今已1111年,其中设县治的历史达1020年。

地理位置

崇福镇位于桐乡市西南部,东北距梧桐镇16公里。总面积23.8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为2.47平方公里。京杭大运河、320国道横贯镇区,沪杭高速公路穿越境南。

崇福建镇至今已 1111年,其中设县治的历史达 1020年。古邑落“语儿”之名已 2000多年,而作为古聚落的名字“御儿”则远在2400年前。崇福历史源远流长,为浙江省屈指可数的古域、古镇之一。

经济

综合

2021年末,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0.63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3.2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第二产业46.5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4%;第三产业40.8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1%。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9435元。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69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6亿元。外贸出口212346万元。

镇名来历

御儿在秦朝十分荒凉,民国《崇德学术之源流》载:“纯粹荆榛之乡僻,薰染楚越之习俗,人文晦盲,风气闭塞。”又载:汉兴,由拳有严忌者,倡导文化,语儿“始有开化之萌芽。”“一时汉学昌明,扫除巫鬼之俗,一变而为礼义之邦。”至东晋年间,崇德已有授学记载。光绪《石门县志》载:“晋黄门待郎许安仁,五胡之乱,兵至崇德,安仁时教授于乡。”南朝定鼎建邺(今南京),由于京城就近影响,崇德文化逐渐发达。特别是梁代,佛化益见风靡,宋《崇德寺记》载“天监二年(503),萧衍在语儿建常乐寺。”佛教徒的朝拜,乡民的游览,形成居民就近集结。隋大业(605--618)间,开挖江南运河,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命脉,“崇德晋县”(见元《文献通考》)。至此草市的性质逐渐明显起来。

大历六年(771),嘉兴县住户达4000户以上,升为望县(唐朝县份以人口多少分望、紧、上、中、下五等,每三年升降一次),语儿当时属嘉兴名地。光绪《石门县志》载:“唐成通九年(868)在此建修澄院,佛化进一步发展。干符二年(875)吴公约被授为“义和镇遏使”,语儿遂成为官吏的行政治地,公务军旅车马频繁,商贾往来不绝,运河西岸开始形成集镇。

后梁开平初,“语儿”和“义和”都隶于吴越王钱镠。钱谬崇奉佛法,虽国故蜩,而佛教隆重如故。光绪《石门县志》载:开平间,建宝寿寺(南宋绍兴间改南广福寺,俗称南寺),对繁荣语儿曾起了很大作用。后晋天福三年(938),又设崇德县治于义和镇,使市镇成了县政聚集之地。民国《嘉区文献》载:“唐末五代十国,中原扰攘,而钱谬居吴越八十余年,独不被兵,崇德又紧靠吴越国京,四方冠冕成集,造成人文兴旺。”

北宋重视农业生产,实行开荒毁林,围湖造田。此时,崇德郊区耕地面积大量增加,成为稻、麦、桑的主要产区。(宋史·地理志》载:崇德“地有布帛、梗稻之产。”明弘治《嘉兴府志》载:“崇德之域,旷然平夷,运河一线,界乎其中,桑林稼陇,四望无际,皆平原沃 壤。”四郊农业的发展,使部分手工业者和商贾汇集于镇,促进了县治的日益繁荣。光绪《石门县都载有:“收税亭,宋建,在县治东二百步;酒税务,宋建,在东北一百五十步;公使醋库,宋建,在县东北一百步;抵当库,茶盐场,宋建,在县东北一百五十步。”这些说明当时镇上的商品经济已初具规模。

南宋迁都杭州市(今杭州),崇德为大运河流经之地,距京都又近,其时“官吏”和“世家”迁居崇德附近者不少。南郊(今上市)有秘书丞方公诚,北郊(今羔羊)有补右爵王逸老,居西郊者更多。万历《崇德县志》载:来南渡时,士大夫来寓者二十家,而莫琮、辅逵等皆是北方迁来的著名文士。明《崇福寺记》日:“浙水为宋行,崇德去都最近,数十年来,户口充斥,人物繁伙,士大夫临辱下邑,问俗兴替,探小胜,辄停舫过之。”

南来期间,崇德成了临时京城的北面屏障。运河又成了北方至京城的交通命脉,是以日见繁荣。至元明,崇德已成为江南较有影响的市镇之一了。

古城兴废

崇德置县虽久,但建城较迟,元末始有州城之建。据光绪《石门县志》载:“县故无城,元顺帝三十六年(1368)始筑。周五里三十步,置陆门四,水门三。凿市地为油,阔七丈,深三丈二尺,其里步视城有加。'明代倭寇入侵,沿海告急,海防官信国候场周襄王(和)急 于防守,拆去州城砖石移筑乍浦城县。嘉靖年间,倭寇三次侵崇,百姓备受摧残,筑城防倭成为民间的迫切要求。民谚有云:“崇元城。贼人入境如无人。”又云:“崇有城而不守,民随侯而出走;崇有城有守,平安乃可长久。”嘉靖三十五年( 1556)浙江巡抚下令筑城防倭。县令蔡本端、邑人吕希周奉檄复筑县城。崇德人得阳别驾吕相独家助筑城工之半,后其里被表为“善人里”。筑城之时,吕希周亲撰《崇德县筑城记》褐石立于城门口。清光绪《石门县志》载:“新筑县城,周七里三十步,高二文六尺,阔一丈五尺,周于城凡八里五十步。计有水旱门各五对,东门称青阳,大南门称丽正,小南门称黛仁,西门称兑泽(又称素商),北门称湖义(又称拱定)。”该志又载:“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知县刘宗武,加筑南北瓮城。”

清顺治十五年( 1658)县令李震奉檄对城并煤培高。康熙帝五十一年(1712)县令韩麒趾重修四门城楼,同年,县令王以和重修垣及西门城楼。雍正五年(172对县令吕廷铸详请修城。乾隆二十四年(1759)县令周鼎填塞三水门,三年后县令鲍祖干又重修西北三水门。爱新觉罗·颙琰八九年间(18031804)县城塌损三十余段,县令稽承烈请兴修,后任县令洪钟杰、殷起瀛先后举资修。咸丰十年(1860)和十一年(1861),太平军二次攻进县城,拆去东半城移筑于沿东六十步靠南北市河,置东门于义济桥(中桥)西瑰。同治五年(1866),县令杨恩澍请拨善后捐款,依故址重筑并浚池。九年(1870),县令陈谟重修朔义门。十一年(1827),县令余丽元重修西水门。光绪三年(1877)西城门城垣间段倒塌,余丽元呈请重修。

民国初期城墙尚完好。民国25年(1936)为方便交通,在大南门、小南门街道之间新开中正门。日寇占领期间,封闭东门、大南门,并在其它各门城墙高筑堡炮台。民国34年(1945)日寇投降,政府接管时城墙尚存,但城外护城河已淤塞。1949年解放后,中正门改为解放门。1958年至1959年“大跃进”期间,因兴办水利,城墙砖石纷纷被拆运农村,城墙遂废。

区划变更

行政区划,历史上多有变更,宋时有“乡”、“都”之称,清前以百又十户为里,推了多者十人为长,余为十甲,甲系以户、户系以口。城中称坊,近城称厢,在乡称里。清康熙又有“保甲之法”,十户为牌,十牌为甲,十甲为保。清末坊巷据光绪《石门县志》载:“县城设十一坊五巷。”即县前坊(四都市一图)、西门坊(四都六图)、南门坊(西九都十六图)、东门坊(十都附八图)、北门访(十都附八图)、宣化坊(在县治前)、太平坊(在县西五十步)、清泉坊(在县东义济桥下)、儒林访(在万岁桥东)、永安坊(在县东北二百步)、嘉会坊(在县东南工百步)等11坊和青阳巷(在县东)、宣化巷(在县西)、登仙巷(在县南)、水门巷(在邑庙西)、四井巷(在县治北)等5巷。清末至民国,坊制和名称多次调整,先前的11访被改为10坊,即:东北访、春风坊、县前访、太平五桂坊、南门访、水德坊、西门访、三永坊、登仙坊、北门坊。先前的5巷也归并入各坊。都图仍用于办理土地田赋。

民国保甲

自清宣统三年(1911)至民国初年,推行乡镇自治。石门县仍 按旧界,沿袭清代名称。镇称县城,下设坊巷。

民国2年(1913),省通令划区。

民国3年,实行自治,区下仍为坊巷。是年石门县改称崇德县,全县划五区。崇德镇仍称“县城”,属第一区。

民国17年,颁布各种新政规章,驻镇的县公署改称县政府,知事改称县长,镇辖如旧。

民国20年,筹备乡镇,基层改为“闾邻制”。据省颁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凡具内百户以上村庄地方为乡,其不满百户者,可联各村庄编为一乡。百户以上街市为镇,其不满百户者编入乡。但因地方习惯,或地势限制,及有其他特殊情况者,虽不满百户,亦得成为乡、镇。乡、镇以下 25户为阎,5户为邻。”

民国21年,镇与乡分设,同隶于区。镇境属第一区。因镇上有崇福古寺,故命名为崇福镇。

民国22年,推行保甲制,10户为甲,10甲为保。

民国23年,崇德县城设镇,称崇德镇。

民国25年,崇德县归井乡镇,重编保甲,崇德镇下辖16个保。

民国27年至民国34年,日伪政权改镇名为语溪镇,保甲仍沿旧制。抗战胜利后复称崇福镇。

民国35年,郊区农村北至徐家添,西至河城庙,南至大通新桥都划归崇福镇。全镇辖区归并为14个保。

第1保:在南门外,包括司马高桥、竹行桥、城南弄等。

第2保:在东门内,包括市河东岸、慈善路、中山公园等。

第3保:在大南门内,包括糖坊弄、硝皮弄、保安桥、观善桥等。

第4保:在南门内,包括东横街、南大街、平桥头、县街等。

第5保:在城中靠西,包括西横街、西寺弄、城隍庙弄等。

第6保:在城中靠东,包括东大街、春风楼、县前等。

第7保:在城中靠西,包括西大街、西城弄等。

第8保:在西门外,包括抵塔寺成南沙滩、北沙滩等。

第9保:在城中靠北,包括北大街、养济弄等。

第10保:在城中东北隅,包括太平弄、蒋家弄、晚村路等。

第11保:在北门外,包括南渔船汇、北渔船汇、茅桥块、北塘直街、北坛弄等。

第12保:在北郊农村,包括徐家球、仙人演、李家兜等。

第13保:在西郊农村,包括官庄桥、谈树下、栈前场等。

第14保:在西南郊农村,包括何城庙、地东村、新桥头、鹭湾等。

新中国成立后居民委员会

1949年11月废除保甲制,根据辖区范围分别设立城南、公园、宫前、东横、西横、城西、北大、城北、太平(后并入东大)、东大、西大11个街政府。街以下设立居民行政小组。

1958年11月,将原10个街政府,归并为勤俭(含原城西、西大)、和平(含原东横、西横、宫前)、建设(即原东大)、东风(即原城南)、跃进(原城北)、解放(含原北大、公园)6个居民委员会。

1973年,运河拓宽时,解放居民委员会撤销,分别并入东风、建设两居民委员会。

1980年6月,为保证镇民蔬菜供应,划茅桥附近农村为蔬菜基地,称“崇福蔬菜队”(后称村)。

至此,全镇管辖区为5个居民委员会和1个蔬菜队。其地段分管如下:

勤俭区居委会 地处镇西,东起崇德路西段,西至芝村乡星火村,南至南沙滩底,北至朱家门城河。辖有崇德路西段、南北沙滩、塘寺埭、朱家门、甬道西侧、西城弄、西坛弄、杨家弄、大巷弄等路段。有38个行政组,1980年共1055户,3168人。办公地在新民路。

和平区居委会 地处镇西南,东起南大街,西至官前路底,南始工农路北至崇德路,南北分别依傍以化肥厂为中心的工业区和崇德路商业繁华区。辖有南大街、工农路、县衙、横街、保安弄、硝皮弄、糖坊弄、羊行弄、宫前弄、西寺弄、半爿弄、立总管弄、庙弄等路段。有44个行政组,共1271户,3570人。办公地点在西横街。

东风区居委会 地处镇东南,东和虎啸乡分界,西至大运河分界,南接留良乡境,北至运河!日道,有印染厂等数家二轻企业靠其东。辖有城南街、公园路、春风路、健康路、青阳路、染店弄、南城弄、李家弄、陆家弄、日晖村等路段。有29个行政组,共788户,2251人。办公地点设公园路。

跃进区居委会 地处镇北,东和虎啸乡茅桥埭接壤,西和芝村乡新益村分界,南起北大街北端,北至大运河塘路,为商业和居民杂居区。辖有北塘直街、茅桥埭、南北鱼船汇、北坛弄、皮蛋弄、渔业村等路段。有23个行政组,共589户,1686人。办公地点在北 塘直街。

建设区居委会 东自运河西岸,西自甫道东侧至晚村路底,南起崇德路东段,北至北大街,养济弄、何堂弄、五桂坊弄、马弄等路段均在其辖区内。有29个行政组,共774户,2093人。办公地点在太平弄内。

蔬菜队 原系虎啸乡茅桥埭第7生产队。地处镇东北,东与外姚庙交界,西达大运河。南靠沙津塘,北至长生港,辖有3个自然村,即“李家里”、“张福板桥”、“车后头”。共58户,220人,事莱地300亩。张福板桥为队驻地。

1990年下半年,根据国家(城市居民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精神,将原5个居民委员会调整为城南、公园、青阳、宫前、横街、南沙滩、北沙滩、勤俭、建设、城北、跃进等11个居民委员会。

1998年10月,由桐乡市政府实施行政区划调整,撒销上市乡建制,将原上市乡并入崇福镇。调整后的崇福镇辖12个居民区、13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崇福镇日晖路。

12个居民区:东园区、公园区、青阳区、城南区、横街区、宫前区、勤俭区、建设区、城北区、跃进区、南沙滩区、北沙滩区。

13个行政村:新桥村、胜建村、城郊村、胜利村、新民村、上市村、新浜村、东安村、三联村、火炬村、建设村、民利村、五圣村。2000年11月合并调整为四个行政村:城郊村、上市村、东安村、民利村。

2001年10月由桐乡市政府进行撒乡并镇,对乡镇区划作进一步调整,撒销芝村乡、留良乡虎啸乡建制,将原芝村乡、留良乡、虎啸乡区域并入崇福镇。现崇福镇辖6个社区居民区,2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崇福镇日晖路。

6个居民社区:东园社区;青阳社区;崇德社区;城北社区;南沙滩社区;北沙滩社区。26个行政村:城郊村、上市村、东安村、民利村、星火村、新益村、上莫村、利顺村、五丰村、芝村村、联丰村、茅桥村、钱家埭村、李介坝村、中夫村、店家塘村、芦母村、李介浜村、陈家埭村、景卫村、湾里村、新桥村、留良村、华光村、南阳村、御家桥村。

文化遗址

新桥遗址在镇西南郊运河南岸大通新桥南东侧,面积约19500平方米,属于马家浜遗址类型。1972年发现,1982年试掘,出土骨角器有鹿角钩、点种器、麋角柄,陶器有釜、罐、盆、盘、钵、豆、支座,胎中分别夹蚌、夹砂、夹禾本科的茎叶等,陶质疏松,往往施红色陶衣。据陶器的发展序列分析,遗址的相对年代,晚于罗家角遗址,约在六千多年前。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何城庙遗址  在镇西郊区何城庙东北300米(今属芝村星火村),为西周或春秋战国间遗址,南北宽300米,东西长500米,文化层厚达170厘米。陶器以印纹硬陶为主,纹饰有米字纹、席纹、网纹、方格纹、曲折纹,也有一器兼施数种纹饰。除硬陶外,还有原始青瓷和泥质红陶和灰陶,少量灰沙陶。地面还采集到鱼鳍形,丁字形鼎足,由此推测,还可能有比西周更早的地层存在。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司马高桥遗存  在司马高桥西南(今崇福蔬菜厂附近),为春秋、战国时期遗存。1974年前后在运河东岸未筑石帮岸处地层剖面发现较多米字纹硬陶碎片。

留良村遗存  在镇郊东南留良村以南200米处,战国时遗存。1973年1月20日,留良村乡民在该处平土,发现战国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12件。

王家浜遗存  在镇东郊王家浜(今属虎啸乡茅桥埭村),战国遗存。1974年2月21日,发现战国原始青瓷一件,青瓷三件。

茅桥埭水产渔业村遗存  地点在茅桥埭水产渔业村以北300米处,唐、宋遗存。1975年,该处开浚河浜后,在浜北建砖瓦厂时,发现较多唐宋时代的瓷碗及碎片,有较厚的地层堆积。

古迹古建

语儿亭据《文献通考》载:“崇德,晋有语儿亭。”《吴图经续记》载:“御儿地名,《国语勾践曰:吾用御儿临之。”明万历《崇德县志》载:“御儿即语儿……。孟康曰:越地今吴南亭是。《三朝国史》云:有语儿亭,即其亭也。”现已无存。

女阳亭《越绝书》载:“勾践入臣于吴,夫人从道产女于亭,……勾践胜吴,更名女阳。”现已无存。

何城 明正德《崇德县志》载“在县西三里(即今西郊何城庙旧址)”。《名胜志》载:“勾践拓地,北至御儿,夫差筑何、晏、管、萱四城拒之,何城有何律王庙,相传吴王遣以筑城者。”现已无存。

沈晦旧居 元至元《嘉禾志》载“在崇福寺西赵家巷,宋状元沈晦居此,早废。”因赵家巷旧有赵汝愚忠勋祠,故今称祠堂弄。

椿桂堂 明万历《崇德县志》载:“在县治西,宋莫元忠五兄弟奉亲力学,俱登科第,周监丞必正匾其堂,早废。”今存五桂坊弄之地名。

陆德舆宅 《嘉兴府志》载:“在五桂坊西南,系南宋吏部尚书陆德舆(镇人陆埙之孙)之住宅,早废。”

语溪馆 元至元《嘉禾志》载:“在崇德县西南。”《靳志遗事》载有:“宋绍兴十八年(1148),知临安府汤鹏举言,偃兵以来,皇华交货,结辙于道,而淮浙沿流馆舍,无虑二十所,尚或未就,令宾至如归,自赤岸而下,语溪其次也。”馆早废。

纪念堂园

归王府 在西大街西城门内(今崇德路226号),坐北朝南,前后长100米,由五进主要建筑组成院落。内有“门楼”、“传事房”、“议事厅”、“大花厅”、“小花厅”、“厢房”、“钟楼”等建筑。建于清代中期,原为当房。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天国归王邓光明曾作为王府,在此发出了“预知由单”、“完粮串票”、“条银执照”等文件。同治三年(1864)太平军失败,邓降清后又改为当房。民国中期为仁大当栈,新中国成立后改作粮仓。1987年拆建为粮管所职工宿舍。

中山公园 在东门孔子庙内(今公园路)。民国22年(1933),崇德县长毛皋坤为纪念孙中山光复民国之功,以息几园遗址和孔庙旧景为基础建成。内有“中山厅”、“陈英士纪念塔”、“吕晚村纪念亭”等建筑物,并有“六角亭”、“四角亭”、“茅亭”等园林小品点缀其间。中山厅为中西合壁建筑,明亮宽大,正中有一匾,额曰:“中山纪念厅”,下面挂有孙中山遗像,像上有孙题之“天下为公”四字。四壁有玻璃窗架,内陈列孙文生平事迹的照片。中山厅前面筑有三面装有玻璃窗的民众茶室,再前为陈英士纪念塔。纪念塔由混凝土磨光而成,塔基四面都有阶石。塔身上部正中朝南有林森题的“陈英士先生纪念塔”八字,中部四面各嵌方形铜板一块,朝南为陈英土像,朝北为蒋中正题的“碧血丹心’四字,东西两旁铜板上记有陈的事迹。中山厅后,桂山东南麓建有吕晚村纪念亭,亭呈六角,系青石制作。亭顶塑有石鹤一只。亭座北朝南,亭额刻“重见天日”四字,两旁石柱有“正气常存,先生不死;余风犹在,民族之光”的古铜色底绿字木联。亭中立有石碑,正面隶书“先贤吕晚村先生纪念碑”,为蔡元培所题;背面系当时县长毛皋坤撰之《吕晚村先生事略》。石亭东、西、北三面方柱上,另刻有石联三副:一为蔡元培撰书:“为民族争存,碎尸无憾;以文章报国,没世勿援”;二为释太虚撰书:“春秋大义严夷夏;理气微言宋明”;三为裔孙吕在廷撰书:“民族昔沦亡,惨受严刑碎白骨;河山今恢复,洗除奇辱见青天。”民国26年(1937)日军侵崇后,中山公园被日军所占,拆毁原建改筑炮台,除晚村亭,大成殿等硕大木石建筑,因移动不便,未遭全损外,其余亭阁厅堂均被拆毁。“文革”期间,晚村纪念亭又遭毁。1983年镇人民政府重新修建园林,并增添了“语溪亭”、“无名亭”等景点。

徐自华故居 在观善桥北堍(前门今宫前路100号,后门庙弄19号)。建于清后期,为同盟会员徐自华、徐蕴华姐妹的住家。光绪三十三年(1907)5月,鉴湖女侠秋瑾易男服来镇筹款,与徐自华在此屋抵足而眠,密谋革命。徐倾其私蓄约三十两之金饰相助。秋瑾就义后,同盟会员吴惠秋又来该屋避居,与徐蕴华密议一室。此后数年,此处一直为石门县同盟会活动基地之一。光复后为徐氏后代之私宅。

塔钟坊碑

崇福寺经幢 俗称西寺双塔,在崇福寺金刚殿前东西两侧,均为八角七层实心砖结构,高12米。底层为白石须弥座,座上有栏杆。塔上下相互参差,每层檐口砖迭涩挑出,覆以筒瓦,檐角各悬铁风铎一块。塔刹系层层铁圈作橄揽状。该塔建于唐乾符中,为寺僧无着禅师造,中经六次重修,一次重建,最后一次为同治六年(1867)。两塔原有塔志。为寺僧收藏,记有历次修建和入藏文物情况。1955年因年久失修,塔顶倾斜,危及民房,经省文管会同意,拆去上端六、七两层。1966年“文革”中,两塔被拆除。拆塔时发现砖刻、金银铜器、玉石佛像、经卷、象牙玛淄、珍珠、钱币等不少文物,现均收藏于省博物馆。

元崇福寺铜钟 明正德《崇德县志》载:“延佑七年(1320),僧本烈筹建钟楼于寺东南隅,募铸铜钟,计重万斤,声闻十里。”清康熙《石门县志》载明嘉靖中,刘令宗武以钟楼改建于关帝庙南,为鲸音阁,迁钟其间。清代阁记,顺治十八年(1661)镇浙章昂帮,取钟 置杭州灵隐寺。

文壁塔 在镇东中山公园内,为该园重要景点之一。明嘉靖通政使吕希周始建。原有“坤”、“离”、“巽”三塔,以次相连,万历十七年(1589)重修时仅存巽塔。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巽塔因长期风化倾。咸丰三年(1853)宋成勋等募资重建。塔底花岗石须弥座。塔身六面七层,仿木实心楼阁式。每层有仿木砖雕塔檐,檐下有仿木浮雕斗拱和立柱,三面窗,窗门相间。壶门上部阳文砖铭,从残存题刻分析,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单字题记。壶门内有壁龛原供佛像,“文革”中毁。塔顶由相轮和复钵组成的生铁塔刹。

日本钟 形似编钟,围一丈许,声宏而清越,为日本庐山寺物。光绪二年(1876),杭州市胡光购自彼国,置于南门外地藏庵。民国间移至崇福寺观音殿东侧。1966年被毁。

宋米芾行书登岘山直幅石刻 石刻共八块,高五尺余,字大小如华阳鹤铭,笔势奇宕可喜。光绪间,该石嵌北庄胡氏家庙庑壁,民国间移嵌南门外新安会馆关帝厅壁。1937年日军侵镇时被毁。桐乡博物馆藏有该石刻拓印件。

王厚之临本兰亭序石刻 徐光祚跋,无年月,识“御儿孙闻孙氏珍藏”八字。清咸丰间,崇福寺僧清梵于邑中故家购得此石,兵时携至西湖云林寺。清梵殁后,石为同邑方丈东周持人寺中,现不知下落。

黄叶村庄种菜倡和诗册石刻 清代吴之振首唱《种菜》二绝句,同时嘱友和诗,得黎洲兄弟、尧峰、西堂、杨园诸先生暨同邑劳之辩,吴震方诸乡贤二十余家真迹,装成一册。爱新觉罗·旻宁十八年(1838),邑人蔡载借吴氏藏本钩摹上石,首列汤斌大书“种菜”二字,后有海昌钱泰吉及蔡载樾两跋。兵燹后,石已散失殆尽,是册真迹原藏宝山知县吴康寿家,今不明。现有刻石拓片,藏镇上于梦全家。

黄叶村庄乾隆御书诗碑 碑刻为七言绝句,云:“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波暖弄阴晴。帘虚日落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款署“乾隆辛末春御题。字体为乾隆一贯所写的董其昌行草体。五十年代初,镇上建东西大街路面,毁作砾石而铺用。

寺庙庵宫

崇福寺 俗称西寺,在县西闹市(今崇德路52号)。建于梁天监二年(503),初名常乐寺(《嘉兴府志》作祟乐寺)。宋大中祥符间改为悟空院,天禧二年(1018)易今名。建炎兵毁后重建,额为元代赵孟頫书。东西列二塔,唐无着禅师造。明洪武末,并入普慈寺永乐初。重建前殿。殿北有藏经阁,东南有钟楼,隆庆中建。清朝屡加修葺,咸丰十一年毁,仅存前殿。同治六年(1867)重修前殿。该寺鼎盛时期,僧房殿堂林立,东至太平弄,西至五桂坊弄,北至演武场,南至大街,至清爱新觉罗·旻宁间,尚有僧众六十余,以后逐渐衰落,至新中国成立前,只有僧众十数人。“文革”期间,殿宇大部被毁。现仅存金刚殿。光绪《石门县志》载有宋庆元间陆峻《崇福寺田记》、嘉定间释妙宁撰《崇福寺记》和明万历间周应秋撰《崇福寺藏记》。

南广福寺 俗称南寺,在小南门外半里(今南寺路1号),为梁天监古寺。唐开平间初名宝寿,来治平间改名寿圣,绍兴三十年(1160)改今名。清咸丰十一年(1861)毁,光绪二年(1876)里人重建前殿。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南寺粮仓。

广法寺 俗称东寺,在县东三百步(今春风路5至7号)。唐咸通九年(868)建,名修澄院,来治平初改今名。建炎四年(1130)邑遭兵火,寺巍然独存。县治寄于此者二十余年,县令黄杨创立县治,僧如琳以重屋五十间助之。明万历中厄于火,僧园通、祖梅重修。清康熙末记,乾隆四年(1739)募修;三十三年(1768)大殿毁,爱新觉罗·旻宁初又募建;咸丰十一年(1861)毁,光绪间又重建。新中国成立后改为粮仓,“文革”中拆毁,原址现为食品站店房。光绪《石门县志》载有宋景佑间李嵩叟撰《修澄院法堂记》。

甘露庵 俗称北寺,在城北五百余步(今崇福煤仓库原址)。明万历间建,因地处要冲,寺僧施茶于亭,方便行人。县令靳一派定今额,其址六亩。清咸丰十一年(1861)毁,光绪间又重建。“文革”中拆毁。光绪《石门县志》载有明万历间陆典撰《甘露庵记》。

半月庵 在董仁门(即大南门)内(今糖坊弄44号西),依城垣结宇,同治六年(1867)重建,内住有尼僧。新中国成立后改建为住宅区。

白云庵 在东门坊。咸丰十一年(1861)毁。民国期间和化城庵同时建在一起,改名新庵,供有白衣观音。住有尼僧十数人,以素事礼忏为生。新中国成立后。尼僧还俗四散。庵址规划归桐乡第二医院。?

青阳庵 在青阳门外,明末僧智珩募修。清道光间,镇人蔡锡琳重修,内筑有“雨香室”,为蔡氏会文之所。咸丰十一年(1861)毁。

龙吟寺 在南门外包角堰上,旧名环碧庵,庵名系县令靳一派所取。咸丰十一年(1861)毁。光绪间重建,改名为龙吟寺。新中国成立初,因挖堰基开通长安塘而拆除。

吴越战址

汉《史记·吴世家》 载:“吴伐越,勾践迎击之木隽李。”明万历《崇德县志》引北宋《崇德县学记》云:“春秋时,阖闾、勾践常大战于木隽李、御儿之间,裂其地则守之。”该志又云:“崇桐之交,所称吴越战场者,大荡二,小荡五、六,旷阔极目,林莽不生,遍野荒茅瓦砾,至今磷青鬼啸,阴雨时无敢独行。”清光绪《石门县志》云:“就李为吴越交争之地,因有吴疆越界之说。”今崇福镇附近留有不少吴越之战的遗迹。

古城 古城有四,在县境者三,境外者一。在镇西郊三里的何城,据明《崇德县志》载:“今一都有何律王庙(今芝村乡星火村何城庙),勾践拓地北至御儿。夫差筑何、晏、萱、管四城拒之。何城有何律王庙,相传吴王遣以筑城者。”明成化《何城庙碑记》记:“语溪乃吴越交争之地。吴之御越尝用何王宅基以筑斯城,故曰何城。西南凿河隍以遏其冲,东北筑将台以励其众。”萱城,明正德《崇德县志》记“在县东南三十里。”清光绪《石门县志》以为非是,理由是“县东南至海宁界仅十里,如谓在东南三十里,已至海宁城矣,恐传写之误。”晏城在镇东二十五里,即今晏城乡晏城村。管城在镇南七里,清《一统志》载“在海宁州西北(今海宁市辛江乡管城庙)距石门县界七里,夫差筑以拒越,今有管城庙。”

石门  即今之石门镇,在镇北十八里。元至元《嘉禾志》载:“越王垒石为门,以为界限之所。”清康熙《石门县志》云:“石门在县北二十里,春秋吴越垒石为门以为限隔,故市名石门,巷名垒石。今改为玉溪镇。”

柴辟亭  清《浙江通志》曰“吴筑石门拒越,在今石门县(即今镇境)北二十里,是则石门北属吴,其南故越地也。”

东、西草荡  镇东北郊区,大半为吴越交战主区。明万历《崇德县志》载:“吴越战场在塘东约有数处,其大者曰东荡、界桐溪、盐官间。西荡崇、桐相半。皆广数十里。”今镇东北郊之天花荡(属同福乡新农村)即是古战场的西草荡。

纪目坡  在镇东北,旧属纪目乡,今为灵安乡路家园村。据明正德《崇德县志》载:“在千乘乡,高十丈,周三百步,环以水泾。邑士朱天麟幼时见坡侧钟生家运土得旧碑,断缺漫灭。大略谓:吴王夫差募兵五千,牧养于此。名曰纪目者,立纪纲而有条目也。此非春秋之文,殆后世营缮追述之辞。按今十二都有纪目墩,墩侧有纪目庙。”

游屯泾  在镇东北,旧为千乘乡游屯里。明正德《崇德县志》谓:“在纪目坡西北七里,亦以驻兵得名,俗讹为牛墩。按今十三都有游屯桥及牛墩泾巷。”

鹞五墩  在镇东北十一里,今属虎啸乡钟夫村。村北有一土墩,为古吴越战地。明正德《崇德县志》有“吴越战场旧迹不胜记,湮没居多。有谓鹞子墩、荫口湖,皆在九都,其名不知何日方。墩仅魁父之丘,湖已隔为几蹄涔,当大旱,勺水澄湛不涸。”

烽火楼  在运河东北。明正德《崇德县志》云:在塘东北。元至元《嘉禾志》记有“南长营、烽火楼、千人坡,皆越王宿兵之野”。

草内塞  在镇北二十二里。清光绪《石门县志》谓“吴王伐越屯兵结寨之所。”今已讹传为草内蔡,原属长濠里,今并入石门乡。

历史名人

陆峻(1154-1216)字高柴。宋淳熙十一年(1184)入太学,十三年(1186)升内舍。绍熙元年四190)新帝登基,礼部奏名第九,廷对居第四。官授文林郎,实放绍兴府观察,后调滁州教授。在任“辟武斋,兴学校”,文士兴起。期满后,调任两浙转运使,抑强扶弱,中外钦佩。回京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嘉定元年(1208)七月兼吴王府教授,旋又奉命镇守濠州。适值敌寇猖撅,他晓以利害,示以信义,取得人心,收编数千散兵,练为劲兵,濠州乃得安固。后又调和州知州,“养士励俗,修仓浚河”。是年岁荒,无食者日有万计,他与民共苦,节粮吃粥,因此得病。嘉定九年(1216)2月卒于家中,享年六十二岁。墓葬于镇郊雁塔村(今芝村乡太子塘桥西)承议公墓东。丹阳刘宰撰墓志铭,苏州古城吕俊民勒石。著有监带集》十卷。

辅广(生卒年不详)字汉卿,号潜庵。少时倜傥,志愿甚宏,先随吕东莱(即吕本中,字居仁)先生研究学问,后又拜朱嘉为师。入京后,闭户自守,奋力勤学,学术思想独到,从不随俗附和。宋庆元年间(1195--1200),禁止“伪学”,讲学者纷纷散去,惟他独立不惧。生平著述甚多,并广为他人引用。钦定《诗经信说江》摘引其述733条;《金坛王氏四书大全》引用395集:《都梁李氏朱子异同条辩》引用606条。嘉泰年间(1201一1204)归里,在县城首创讲学之所“传贻堂”,躬行实践,挽回颓风,人称“传贻先生”。后病死单,墓葬西郊一里。著有《四书纂疏》、《六经集解》、《日新录》。

吕希周(生卒年不详)字师旦,号东汇。明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户部主事,后改工部,督清江糟运。办事干练,并善书文,因并吏部文选司郎中,旋又擢升为右通政。乞假归里时,适值倭寇侵境,浙江巡抚下令筑城防倭。嘉靖三十五年(1556),吕希周会同知县蔡本端,奉檄建筑崇德县城,改运河为曲,缓绕城,以水为障,建吊桥以固防守。民间因有“崇德吕希周,直塘改弯兜”之说。同年秋,倭寇侵犯县北皂林塘,桐乡被围,吕希周和院濮文起,湖州市茅坤共献退敌之计,出奇制胜,捍卫乡里,因功迁升左通政,赐赏有加。年老回乡后巡抚庞尚鹏挟冤诬劾其居家不法,被削职为民。吕希周慷慨好施,曾捐田 170余亩,归涿州学宫以赡诸生之贫者。后病死于乡,墓葬语儿乡三都。著有《东江诗集》。

吕焕(1521-1601)字南文,号心源。少有俊才,父吕相任邵阳市主簿,当时焕年十二,暮春放纸鸢,飘落淮庄王府,适王爷后园宴客,立命仆役缉捕。吕相害怕不敢藏匿,捆缚儿子送至。时值王府为女南城郡主选婚,见吕焕大喜,不问其罪,令其出入府中,后以郡主配婚。不数年,目焕爵封“仪宾”(郡马),住淮庄王府。一年父卒,他哭告郡主:不能为享受富贵而忘亲人,欲回故里侍奉家母。郡主同情,请父转呈朝廷,辞八百石岁禄,返崇德。明朝兴二百年郡主和郡马双双回夫家居住者仅此一例,乡里故者以此为荣。吕焕夫妇在萌芳园筑“许归堂”,为皇帝特许归来侍母之意。万历年间,夫妇先后殁,墓葬南津乡官村(今上市乡城郊村)。著有《许归堂诗集》。

吕宣忠(1625-1647)字谅功,小字朴人,号樵庵。十三岁时瞒父偷习骑射,研究兵法,十八岁列为博士员。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入浙,他痛哭流涕,誓申国耻。次年,在太湖聚众与吴日生一起抗清。三月,大战清军于乌镇湖溪(亦称滥溪)塘。五月,清兵已渡钱江,吴日生多寡不敌众而败,吕知大势已去,辞众扮僧隐入山中,以图再起。后因吴日生标将沈君伸和金和尚出卖而被捕。他拒绝投降,公堂受审时慷慨陈词:“大丈夫不能为国尽责,即今死犹后。”清顺治四年(1647)在杭州市被斩就义。临刑时,昂首挺胸走在前头面不改色。遗有《题松柏者》、《题晚晴者)、《题今人者》、《题有兄者》托志诗四首。

吕留良(1629-1683)字庄生,又字用晦,号晚村,别号耻斋老人,南阳村白衣人。十三岁入“征书社”,长者阅其文,视为畏友。十六岁时,明亡,次年清军入浙,他散家财援助“义军”,暗助孙子度、吕宣忠等反清复明。因清代统治日益巩固,复明无望,于顺.治十年(1653),改名光纶参于科举,考中第二名秀才。后痛感国亡家破,即归隐南阳东庄埋头文字著作,、避政尚学,与黄宗羲、凌渝安、张履祥、何商隐等,以切磋学术为名,发泄对清王朝的不满。吕博学多才,凡天文、谶纬、乐律、兵法、星卜、算术、灵兰、丹经、梵志之书无不通晓,平生学宗“朱程”,尤赞“夷夏之防,大于君臣之义”之说,每将强烈的民族意识贯注其著作之中,在学林士子中有广泛影响。晚年两拒清朝“博学鸿词”和“山林隐逸”之荐,节操自守,誓不事清。隐居吴兴妙山,筑风雨庵,取僧名耐可,字不昧,号何求老人。后因忧国忧民,旧病复发,不治而卒,终年五十五岁。墓葬于今晚村乡识村东长板桥。一生著作计有《晚村文料》、《东庄吟稿》、(吕氏评医贯)等数十种,并与同邑吴孟举、吴自牧合辑《宋诗钞》存世。清雍正七年(1729),吕亡后四十六年,因湖南曾静案受牵,惨遭“开棺戳尸”,幼子被凌迟处死,孙辈发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合门受难并累及学生、书商,生前著述悉遭禁毁,为清代影响最深、涉及最广之“文字狱”。辛亥革命胜利,沉冤始得昭雪。新中国成立后,镇上为其建吕园和纪念亭。

吴之振(1640-1717)字孟举,号橙斋,别号竹洲居上,晚年又黄叶村农。清顺治十年(1653)进入石门邑,后以贡生授官中书。为人慷慨,康熙帝十年(1671)浙江省大旱,灾民成群,他散发家财开厂施粥,自正月至麦收蚕熟而止,救活饥民无数。为体恤饥民远途领粥不便,提出“分区赈米”,以改变按人领粥办法。巡抚范承谟表其门为“义赈乡闾”。余如育婴、济贫、施材等无不乐善好施。吴生平锐意吟诵,在乡时与吕留良黄宗羲、高旦中等订诗盟;至京时与冒辟疆、严绳孙尤侗汤斌等订文字交。吴文才出众,书画奇艳,文宗“山谷派”,尤能别开生面,为海内所崇仰;书法得晋人精髓,潇洒园劲,人多宝之。康熙帝十四年(1675)吴在故里西门外建“黄叶村庄”,为学古自娱之所。死后墓葬于洲泉镇西俗称马坟头。著有《黄叶村庄诗集》、《德音堂琴谱》,与吕留良、吴自牧合辑《宋诗钞》。

方黛(1736-1799)字何道生,懒儒,号兰坻,兰生,长青,庵,别署御儿乡农。洁身自好,不随时俗,与钱塘奚铁生交契甚深,被誉为“浙西两高土”。自幼受其父方梅影响,吟诗作画,兼攻篆刻。十五岁即随父游“三吴两浙”,后侨居濮院镇。性笃孝,侍继母如生母。生平慎交游,重友情,诗文相赏,道义相助。善画,山水结构严谨,气势过人;花鸟草虫运笔赋色,别开生面,具有清逸冷隽之妙。有慕而购之者,亦稍稍应酬,以维生计,然从不计值。当时奚冈擅画名,见方之画亦十分心服,诗文家阮达称其“深得宋元人秘法”。方兼工诗词,有《山静居词稿》,其论书画数种刊人鲍廷博所集《知不足斋丛书》。子廷瑚,举人,官平谷区知县。

陈万青(1742-?)字远山,号湘南。幼少颖异,然家境贫苦,在塾读书仅穿一件葛衫,且破裂多洞,却毫不在意。夜读为省灯油,只用一根灯草点火,虽无法辨认细字,仍默读至半夜。十五岁考中秀才后,设塾授徒,靠微薄酬金供养全家。以后“七试岁科”皆名列第一,由“选贡”登“京兆榜”。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中一甲二名进士(榜眼),授编修,历待读,修《三通》、《四库全书》、 《永乐大典》 。先后四次主持江西省山东省广东省等乡试官,因成绩显著擢升为陕甘学政。工诗文,喜书法,尤精小楷,朝鲜贡使来华必购其碑帖以归。平生以去除浮华、崇尚实际为信条。对贵人有礼,待下人不傲,对有一言之善或一技之长者,必为之到处传扬,识与不识者皆称为长者。后死于官舍。

徐宝谦(1817-1897)字于尊,号亚陶,别号语溪老人。清咸丰元年(1851)中举,援例报捐,以主事任官刑部。光绪六年(1880)中进土,以原班主事补用,复由译署奏保,以知府分发安徽,任捐输局提调兼芜湖洋务局会办,不久升任庐州知府。是年大江南北患蝗灾,徐亲至查勘,又饬属下筹办赈务,郡城四隅分设粥厂,饥民就食者曰以万计。又清结累年积数十件,俱微小片言,析之不事刑求。逾年期满易人,群献匾额牌伞,以诗送行,而志去思。归里后,主传贻书院讲席,论文校艺,皆手自评阅,一秉至公。徐为同里蔡砚香之婿,与内弟蔡锡琳相切磋,且从嘉兴张叔末、钱塘孙元培、戴醇士诸友游。徐嗜书画,善鉴别,间写折枝花卉,饶有书卷之气。卒年八十一岁。著有《琴音室诗稿》十六卷,《倡和雪泥集》、《花韵轩菊令菊谱》。

吴滔(1840-1895)字伯滔,号铁生,又号疏林。无意功名,醉心于书画艺术,终年闭门作画,不预外事。初学奚铁生,早晚描摹,寒暑不辍,后又吸收石涛沈周笔法,至晚年画风一变,雄健浑厚,更受人推崇。“山水苍秀沉郁,水墨淋漓,一洗枯槁甜俗之司”,卓然成一大家。花卉墨色浓厚,间亦有淡雅之作。晚年曾雇舟沿运河北上,沿途写生后作一长卷,江南水乡风光和各地名胜尽人画卷,被规为珍品。和安吉吴昌硕结为画友。晚年曾为嘉兴张鸣珂作《春柳图》、《海上访僧画》,备极精妙。吴不慕荣利。终身布衣,卒于故里,终年五十六岁。著有《来鹭草堂诗集》,现北京故宫博物院书画馆、浙江美术学院均藏有其作品。长子衡,字涧秋、次子徵,字待秋.孙彭,字羚木,均为著名山水画家。

钱祥春(1843-1903)居南门内,摆水果摊肩贩为生。平时勤俭,稍有积蓄。清咸丰十一年(1861)二月中,太平军第二次攻打石门,东南门闹市尽毁,自南门至平桥,瓦砾堆积,路径不分。钱祥春待发宏愿,自愿独资修整,有人劝其募捐,则日:“小行方便,岂容劝人出资。”亲自拿了斗铁把,与雇来的工匠为伍。光绪二十一年(1895)十月动工至次年正月完成,使堆积闭塞的道路畅通无阻,行旅之人甚称方便。

徐乃宣(186l-1929)字芮。位镇上横街。学问深厚,超越群伦。光绪九年(1883)癸未科试,以第二名考中秀才,丁亥科试(1887)升生,不久以贡生入太学,乡荐堂备,饶有文名。辛亥革命(1911)前夕,偕同乡马昭懿等与陈英土秘密联系,出谋划策,为光复县城出了大力,事后担任军政长。民国4年(1915)被聘为浙江省通志馆采访,征辑稿件不遗余力。后任县贫儿院长,培植贫苦学生,传授工艺技术,使贫儿各有立业之本,功在庇寒,邑人德之,卒年六十四岁。

吴宝骥(1870-1934)字柳堂,柳塘,别号秋水钓徒。清光绪十八年(1892)考取秀才,不求仕途,醉心于书法篆刻。其刻竹甚为有名,得黄岩人方治庵刻竹之秘法,虽刻纹细至毫发,亦能刻得精神奕奕。行刀犹如用笔,阴阳凹实,钩勒皱擦,莫不心手相得,作品被视为珍品。除刻竹外,还能刻玻璃、陶瓷、玉石、砚石等,治印亦颇见功力,分朱布白,饶有新意。光绪三十年(1904)西泠印社初建,即为该社社员之一。书法工篆,亦善魏隶,擘大字宗颜柳,甚为行家赏识,镇上商店招牌,不少出其手笔。晚年热心于社会公益,曾创办农业试验场于东门,主持“安徽会馆”,并任崇德县商会会长,参与筹办“文明女校”、“结群阅书社”等。赘婿渭侠,原名宋望,自号五庙村人,能继承诗词、书法、考古鉴赏。

徐自华(1873-1925)女,字寄尘,号忏慧。生性敏慧,攻读勤奋,尤喜诗词。少时才名远播,徐仲可《清稗类钞》即有记载。长成后嫁南浔区梅福均,曾任清溪女校校长。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浔溪结识革命女杰秋谨,相见如故,订生死交,由秋道介绍入同盟会。半载后,秋谨离浔,自华亦归故里。翌年初夏,秋瑾欲在绍兴举事,自华乃将私蓄黄金三十余两,倾囊相助。七月十五日,秋瑾就义,自华悲痛万分,冒险偕吴芝瑛、徐蕴华运秋瑾遗骸葬于杭州西桥畔,并为之撰写碑文。后秋墓被清廷所毁,自华亦遭通缉。辛亥光复,秋墓在西子湖畔恢复,并筑风雨亭。自华以秋瑾号命名,创竞雄女校于沪上,任校长十余年。后因年老退归杭州市为秋社社长,不幸痛殁于社。国民政府明令褒扬,宣付国史馆立传。生前好为诗和文言文辞,尤擅倚声,著有《听竹楼手稿》、《秋心楼诗词》、《徐自华诗集》。妹蕴华,号小淑,为秋瑾学生,同盟会会员,长期在镇办学,新中国成立后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 1962病卒于沪。

魏昌裕(1874-1946)字问卿,家住县街燕来堂。性诚笃,聪敏好学。清光绪十六年(1890)庚寅岁试第二名秀才,不久又补廪生,声望蜚县库。民国初年对全县积谷、禁烟等善政不遗余力,成绩显著。民国5年至16年任县劝学所长,提倡文化,扩充学校,厥功尤伟,并任县邑孔庙奉祀官数年。三十年代在县创设“魏氏学塾”,治学严谨,颇有声望。抗战时期,与其子魏成多次拒绝厚聘,抵制奴化教育,艰苦支撑私塾,为镇人誉为“老魏先生”。

李廷华(1875-1922)字赤民,号韵仙,居春风楼。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秀才。精音律,与弟渔卿均喜丝弦,尤善琵琶,得王维、康封山之秘传,与新市张志翔(之祥)为密友,两人不时相聚,晨夕操习,各谱新声。李以熟巧功夫取胜,高潮时音似“刀剑摩谷”,又如“江潮涌雪”,令听者悠悠自远。缠绵时,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听者无不称美。一时弟子甚众,唯镇人夏宝琛得其传。夏继承的技艺,享誉沪上,被人誉为。琵琶大王”,当选为上海国乐会会长。

吕在廷(1875-1958)字肖,东郊斗富兜(今属骑塘乡)人,吕留良七世孙。出生时父已死亡,靠母陆贤贞历尽辛劳,督课成业。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考中秀才,励志力学,倾向改良。辛亥光复后在湘溪小学任教,曾任肇昌小学(后改第四小学)校长。鉴于县款支诎,与陈宗爽等人发起两次募捐创建肇昌校舍,为巩固学校根基,整理桑样学务,造就东乡人才,厥功甚巨。后又迁居镇上任县教育会长,并两次出任县修志馆长,整理乡土史籍。四十年代与杨圭章、吴渭侠等写过《民国崇德志稿》,访人觅迹,常年辛劳,为后人积下不少资料。新中国成立后,受聘去上海南洋中学执教。为人正直,温文尔雅,好诗词,与海宁汪达诚、同邑孙镜严、沈筱亭结为诗友,各取渔、樵、耕、读中一字,故吕又号梵樵。著有《榆庐吟一册。于仁一,能承家业,为海上诗家。

马昭懿(1876-1952)字念仁,别号小园灌者。清光绪十九年(1893)癸巳科秀才,后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法科攻读。归国后,在县诚善长当结识陈英土,成为莫逆之交。陈东渡日本后,仍有联系。在陈的影响下发表了不少“法治救国”的诗文,力主在县倡导新政。宣统三年(1911),联络同乡徐乃宣组织一批有维新思想的人员.响应推翻帝制,光复县城,后被公举为首任民政长(县长)。在职期间,对剪辫、惩腐、废旧等作出贡献。二十年代先后出任山东历城、浙江新登县长。回乡后从事律师工作,对筹建县文史馆、创办育婴、养老等慈善事业给予慷慨资助。妻程钰亡后,节约营斋营奠之费,筑凉亭于北运河塘六里桥,以为行人休憩之所,命名“营营”,并著有《营营亭小记》。

吴徽(187gr1949)字待秋,号春晖外史,又号鸳鸯湾人,别署括苍亭长、抱捐居上,居西横街。徵为吴滔次子,幼承家学,专心习画,早期画山水颇有功力,后专学“四王山水”,尤崇仰王原祁,但不拘泥于古而富有新意。作品重峦叠蟑,气韵沛然,自成一家。花卉师李复堂,亦有吴昌硕笔意,虽寥寥数笔而情趣盎然。二十年代移居上海,曾任商务印书馆美术编辑,整理出版历代名人画册多种。其制笺更为精湛,鲁迅在《序》中称其为“画笺能手”。曾陆续出版《吴待秋山水画册》、《吴待秋花卉册》等。晚年购屋于苏州城北,有园名“残粒”,为苏州十五园林之一。抗战时重返上海,与画家吴湖帆、吴子深、冯超然齐名,近代画坛上称“三吴一冯”。后病逝于苏州,终年72岁。子吴彭,字羊文木,承家学,为当代名画家。

杨圭章(1881-1958)字竞存,居塘坊弄。幼年熟读经史,光绪二十五年(1899)己亥科考中第一名秀才,聘为县学堂史地教习,立下终生从教之宏愿。宣统元年(1909),首编《石门县乡土历史》一册,由官方刊印为学生必读课本。民国元年(1912)与同邑范聿新等在镇上首创“高等小学”,改进教育方法。因成绩显著,曾任新登县教育科长。回籍后参加秋社,当选为教育会长,后任县教育局长。任职期间,向著名文字改革家赵元任学习“注音符号”,并在崇德推广。民国 23年调任德清县教育科长。为人随和,平易近人。抗战发生,拒绝日伪厚聘,回籍隐居简出,自名渔隐。四十年代,热心于地方文史,曾任崇德县修志馆长。晚年,常与秋社徐自华、徐小淑诗词来往。著有《崇德县乡土历史》等。

魏金爵(1881-1940)字吟秋。闭户读书,力学不倦。性情谨慎,富有涵养功夫。楷法端正,诗亦工雅,不肯轻出示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辛丑岁试秀才,与方陈铄、吕在廷三人同年,故以友谊进而认为兄弟。民国13年出任县立乙等商校校长兼教国文。冶学谨严,从不敷衍塞责。商校停办后,又在西横街创办“守过学馆”,设英语、数学等课程。抗战爆发后,在宫前街设秋章学馆。其时曰伪拟请其任教育科长,被断然拒绝,日寇以指挥刀猛砍桌面迫其就范,仍誓死不屈。此后闭门谢客,郁闷不乐而卒。镇上受其教育者大恸,当时有“满城桃李哭吟秋”之说。

吕逸(生卒年不详)字韵清,吕留良之后裔。天资高厚,工诗词,喜丹青,画梅花尤有奇特之技,不简不繁,得诗人清致。每画必目为题词,作品脸炙人口。曾创文明女塾于城之北街,为开女界风气之先,时人都称美之。徐寄尘在南浔镇主办浔溪女学,聘吕为国学兼图画教员,与秋瑾在校同事,入同盟会,互相唱和,鼓吹民主革命于女报之上。辛亥光复后曾呈准省督改县城之岱庙(前吕氏家庙)为吕公专词,以扬祖德。事母至孝,母辞世后,嫁与余杭王艺(字兰仲,别号无愁)为室,居杭城。王善书法,有汉魏金石气。杭人以得其夫妇扇面为荣。寓沪时与包天笑、胡寄尘等著小说,在商务、文明两书局出版。家藏有清康熙年间海昌黄九烟所绘“吕留良僧装像”一帧,有“吕留良自题僧装像赞”一篇,为桐乡近古文物之珍品。

蔡光勋(1889-1970)别名劫卿。光绪三十四年(1908)以 92.6分的优秀成绩获浙江省官费出国留学生考试第一名,赴美国东部主修矿学。回国后,曾任圣约翰大学教授,川汉、宁湘等铁路工程师中东铁路工程处副处长,对我国早期铁路建筑工程,做出过一定成绩。1958年5月应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1970年因病逝世。

郭如熙(895--1944)郭后觉,号后觉,东南郊御架桥人。父母早亡,抚育于镇上姑母家。生性和霭,治学刻苦励志,孜孜不懈。年轻时服务于海宁长虹、崇德肇昌两校多年,出而研究越南语。二十年代在上海中华书局任国语编辑,加入上海世界语学会后,积极投身于世界语运动。曾与王璞,陆衣言互相阐明,编辑国语书籍,嘉惠后学。归里后,任县教育局指导,启迪桑梓不遗余力。后至马来群岛宣传抗日,所至各地,声望远播。在南洋时,他非常怀念祖国,对胜利充满信心,对卖国求荣的汉奸恨之入骨。日军侵占新加坡后,他由新加坡中华公学撤至印度尼西亚小岛武吉了宜,与挚友胡愈之等人,隐姓埋名,种菜维生。后被日本宪兵逮捕,经重刑逼审得病,牺牲于日军集中营。著有《世界语概论》、《闽粤语和国语对照集》。友人为了纪念这位爱国志士,由陈岳书等在新加坡创立后觉公学。

吴浩然(1902-1970)系吴苍霖之子,原籍江苏常州。随父迁镇上城南弄从医,四年学业,得其父内科之秘传,医术大进。民国15年至25年在海宁市嘉兴市余杭区等地行医,获得病家信赖。抗战胜利后,在崇德悬壶服务。1956年在县人民医院任中医内科医师。1961年任县第二医院副院长,为二院中医内科的创建人。任职期间,创办中医进修学校,担任教学和临床辅导。温古究新,潜心钻研中医理论,著有《痘症概要》、《麻痤论》、《烂喉丹痧论》、《中西参杂证概要》等,尤以《中西合参》一文,能以西医病理结合中医理论逐症进行论治,实为可贵。除从医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曾任镇公园街主任、县卫生工作者协会主任,并先后被选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和三、四、五、六届县人大代表。

戴麒经(1906-1968)原居镇上西横街。曾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复又转入暨南大学。年轻时热爱体育运动,参加上海乐华足球队(后改东华)踢中锋。他短跑成绩突出,又练就凌空射门技术,能用左右两足射门,射力强劲,速度快捷,一时称为绝技。与左锋孙锦顺、李尧,右锋韩龙海、贾幼良被人誉为“东华五锋”。三十年代该队屡胜外国强队,作为中锋的戴麟经发挥了突出的作用,在海内外获得“足球大王”的美称。他球艺极高,但无球星架子,每次回乡总和乡人一起在运动场练球。新中国成立后投身革命,1952年入伍,历任八一队总教练、国家足球队教练等职。1962年,被授以少校军衔。夫人李爱玲系南洋侨裔,因倾慕他的球艺,毅然归国和他结成终身伴侣。“文革”中双双被迫害死。1978年8月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李恺良(1907-1987)居春风桥头。出身于书香之家,自幼熟读文言文,如《论语》、《史记》、《随园诗话》、《聊斋志异》等。他曾自比“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直至晚年70多岁尚能将《聊斋志异》中全部诗词背出。精于七言古诗,年轻时曾自号青莲后人,著有《青莲后人诗稿》自娱。16岁时,父亡,为挑起家庭负担外谋生,与早期中党员池耕结为至友,并在其影响下接触新文学。1927年去上海市学生意,由于爱好文学,与文化界人士结友颇多,其中有巴金、胡愈之、楼适夷、叶籁士等。又致力于世界语运动,翻译出版了世界语诗文作品《加尔》。还曾与鲁迅通信,讨论文学的阶级性。解放后,李恺良在上海纺织局建筑公司工作,直至 1969年退休。1982年回乡居住,1987年去世。

诸谨翔(1930-1985) 1952年参加血吸虫病防治工作。1954年从顾学明医师习中医。从医三十多年,在业务上精益求精。他重视中医理论研究,学古而不拘泥陈规,曾有数十篇研究心得发表于各级中医研究刊物。在中西医结合方面,也颇有建树。经他整理和编写的《金子久医案》、《嘉兴地区医学史》等在医学界有较好的评价。他为人真诚,助人为乐,医德感人,在提携后学方面也不遗余力,甚至在病危之时还替人审阅稿件。平生爱好书画,有较高的鉴别能力。也爱好文学,重视乡土历史的研究,曾发表过许多文学作品和文史论述,著有《金子久传略》存世。历任大麻、崇福卫生院院长,1982年被选为嘉兴市人民代表。不幸英年早逝,终年五十又六。

李志云(1937-1984)原名陆金奎,桐乡河山乡人,少时家贫,四岁丧父,辗转过继崇福镇北门外坛弄泥工李锡春,更名为李志云。他天资聪慧,又勤学苦练,求知之志弥坚。读书从博览到钻研古诗词,而以通韵律见称;作画自绘画至专攻国画,而以山水画见长。李系中共党员,一直在粮食部门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品德有口皆碑。工作之余,醉心于书画诗词。他潜心体察自然,一生积累数千幅写生稿,其山水画清新秀润,云烟满纸,作品多次入选省、市美术展览。亦擅书法,从魏碑出,遒劲高古。不幸积劳成疾,于 1984年5月逝世,年仅48岁。 1985年,县文化局、文联等联合举办了他的书画遗作展览。其诗词题材广泛,讲究韵律,有遗稿二百余首,辑有《寒庐诗词选》。

寓居名人

沈晦(1084~1149)字元用,号胥山,钱塘人。微贱时徙居镇上。宋宣和六年(1124),考中状元,先后任校书郎和著作佐郎。金朝攻汴时,从肃王赵枢出质金邦,后被放归,封给事中。绍兴四年(1134),出知镇江市府,过杭州市(今杭州)时,奏本朝廷“以建康、太平、池阳、江夏、镇江五郡军兵,连衡守江,与韩世忠军形成犄角,金兵必不敢渡江,再招敢战士兵练习。期年后,京口可成强藩”。惜因与韩世忠意见相左,不被采用。据光绪《石门县去》载:沈“后提举洞霄宫,起为广西经略使,兼知静江府。在此之前,有南州蛮酋莫公晟,归朝后遁去,集结诸洞蛮岁出为患。沈晦选老将罗统,戍边招诱诸酋,谕以威信,酋皆诣府请降。”事迹奏本上朝。提升为徽阁直学士,召赴临安,陈知徽州,改潭州,后又提举太平兴国宫。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别号梨州老人,余姚人。甲申(1644)变后,事鲁王,官御史。明亡隐居不出,拒不仕清而锐意著述。其学以“洛闽”为宗,旁及百氏,主先穷经,而求证于我,豁然贯通,为明代大儒。康熙二年(1663),应吕留良邀请赴石门梅花阁教书。春夏之间,和吕留良、高县中、吴孟举等在水生草堂聚集,时以诗文唱和,写下了著名的《梅花阁迁水生堂次韵诗》和《集饮水生草堂分得阳字诗》。此后数年往来于余姚、石门之间。康熙十七年(1678)举鸿博不就,荐修《明史》亦被固辞。卒后私溢“文孝”。著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等。

张履祥(1611-1674)字考夫,号念芝,桐乡炉头杨园村人,人称杨园先生。康熙八年(1669)应吕留良之请,赴镇郊吕家东在(今留良乡新田村东庄角)执教,作《东庄约语》,教学生遵循,告诫“学问固重践履,然必自致知格物始”。教书期间与吕留良、张佩葱、何商隐等一起研讨程、朱理学,评论诗文。在镇郊二年,还劝学生好友刻印“二程”和“朱熹”遗书,“语类”及先儒遗著数十种。晚年,张由吕留良、何商隐两家出资供养,往来于语溪、半逻之间与吕、何谈文论道。平生立身端直,勤劳俭朴,终生布衣素食,从不奢侈,谨言慎行,著作甚丰,后人为其辑《杨园全集》五十四卷。

高鼓峰(1625-1670)字旦中,号鼓锋,原籍余姚市康熙帝二年(1663)夏,移镇寓居,与吕留良、吴孟举结为至交。联床分集,搜讨勘订,共选《宋诗钞》。精于医术,但不求富贵之家,所得医资乐于相济贫友,医名震吴越。又工书法,小楷《乐毅论》和《东方朔像赞》被胡 书家赞赏。行书逼近米市,并有金石玩好之性,喜琢印章,结构抚摹秦汉,间作“南唐图书社”或摹“赵孟頫朱文”,刀法高雅可爱。至其精论“六书”,则斯貌俗吏茫昧古法,殊不可与语。生平急公好义,才足有为,大节磊落,吕留良赞其“身无违道之行,口无非圣之言,生前人亲近,死后人可惜”。他还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弥留时写诗两句:“用月冈头人不见,松柏树下影相亲。”病亡于余姚市,墓葬乌石寺。著有《鼓峰心法》、《语溪诗集》等。

胡镬(1840-1910)名菊邻,号老菊,又号晚翠亭长,晚年又号南湖寄渔,洲泉屠家坝人。同治八年(1869)己已科秀才。书法初学虞世南、柳公权,继而致力于汉魏碑版,作品古拙遒劲,已臻化境。绘画颇见功力,山水直追髡残,偶于孟鼎拓片上补写兰菊小景,雅秀绝俗。与安吉吴昌硕、秀水蒲华、同邑吴伯滔、吴柳堂、沈伯英等大家友善,曾和吴昌硕合刻“以鱼得计”闲章。能在小叶黄杨上缩刻书法,有毫发不错的绝技,更精于刻竹。光绪八年(1882)为归安陆市心源摹刻《镶梨馆历代名人书法》八卷。1907年,应请为鉴湖女侠秋瑾刻墓碑。曾将收藏的宋米布行书碑石八块运至镇上,置南门外徽州会馆,并以朱墨拓印流传。胡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五十年代,上海宣和印社曾出版《晚清四大家印谱》,胡和吴熙戴,赵之谦吴昌硕并立为四大家。诗词清雅脱俗,遗有《晚翠亭诗稿》、《不波小泊吟草》等。

钱天任(1890-1960)原名钱王杰,镇东留良乡王家厅人。杭州市两级师范学校毕业。初任民国政府外交部机要秘书。“五惨案”后,任江西省交涉员兼九江市长,后派驻日本横滨为总领事。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接收敌伪物资管理处长。钱系浙江省民主社会党执行委员。民国36年竞选“国大”,为“崇德县国大代表”。1949年去台湾,1962年在台病亡。

沈纯常(1878-1942)字惠荪,石门镇人。清光绪乙未科秀才,施为廪生。早期就肆习几何、天算之学,与海宁居秀梅齐名。光绪末年创办西竺小学,后扩为县立第三中心小学。他深感同邑师资缺乏,志愿至嘉兴府师范学校读书,以第一名毕业,归任校长。民国元年升任县教育科长,迁住镇五桂坊弄口窦宅。后又改任县视学。 1923年冬,县教育局成立,沈历任县督学和第二科长,从事地方教育用余年。抗战时期养病于北泉村,惊闻家宅被敌焚毁后,辗转赴沪寓次子三旅邸。因长子晒炎病殁于乡,面对丧子之痛和国亡家破,忧郁成病而卒。弥留时有自挽七绝四章,备极悲凉。

陈其美(1878-1916)字英土,吴兴人。光绪十七年(1891),十五岁时经杭州市人吴小防介绍在镇上善长典当为徒。陈在善长典当十二年,不仅办事勤快,且每天读报博览群书,并以敏锐激进的思想观念和对世俗见解鲜明的态度而为镇人注目。1895年,当马关条约签订消息传来之时,驰书亲友,痛言清廷腐败,须人民自图振作,二十年后能重振国威,洗雪国耻。并劝其弟蔼士学西学,以求实用。光绪二十九年(1903),陈感到乡居“见闻隘”,决意到当时爱国运动的中心上海市去。在沪任同康丝栈助理会计,一边从商,一边结识革命同志,并入理科传习所研究科学,闻见益广,识见益宏,革命情绪深入其基。光绪三十二年(1906),东渡日本,参加同盟会,从此站到民主革命大旗之下。

韩澄(生卒年不详)字静庵,仁和县人。博学能文,富革新思想,曾主办杭州市《白话报》,针砭世俗,很有文名。光绪二十九年(1903),石门知县林孝恂修耷传贻学院讲舍和创办县学党,聘韩澄总理教务。韩改订章则,开辟运动场,延聘中日名流仕教。敦劝邑人送子弟人学,筹设师范班培植师资,为改良私塾打下基础。时韩寓浒弄回,于附近组织缮群阅书社,提倡社会教育。自此一般社会人氏始知阅书购报,镇上研究新学之风始开。韩的书法造诣颇深。逼近颜柳,但流传不多。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飞天,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闵侯)人。光绪二十五年(1899)十二岁时随伯父林孝恂来石门(今崇福)就学于传贻书院(后改县学堂)。十四岁时又返闽人福建高等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赴日本留学,从事革命活动。宣统三年(1911)三月九日,参加兴中会领导的黄花岗起义,觉民与其弟尹民均为起义队伍中的敢死队员,与方声洞等率先袭击总督衙门。尹民当场战死,觉民受伤被俘,在狱坚贞不屈慷慨就义,成为彪炳千秋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两员。觉民就义前留遗书两封,其中致爱妻一信体现浩气与柔情之结合,成为后世传诵的名作。光复后,林氏弟兄的母校,县学堂改名崇德县高等小学,礼堂正万两侧,挂有林氏弟兄的大幅遗像。

历代兴镇人士

晋代

许安仁,在语儿乡授学时,值“五胡之乱”,招勇练兵拒敌,乡并得免滋扰。

唐朝

吴公约,余杭人。黄巢起兵时,招语儿健儿保境。乡升为义和镇,功授义和镇遏使。

朱文喜,语儿人。出家名无着禅师,发心建造崇福寺双塔,为上有名古迹。

尉迟恭,善阳人。在旧县治东南建万岁桥,东西跨河连贯,方便镇上行人。

宋代

吴伯举,括苍人。元丰间在镇倡聚学者,择经师教之,镇学启兴。

黄杨,绍兴人。重建金兵毁坏之县治,在镇治理有方,民不知扰。

爱上达,宣城人。庆元间在镇东南建观风亭,观风向,防灾害,后为春风楼之古迹。

莫琮,仁和人。建椿桂堂于崇福寺西,教子有方,“五子登科”,今五桂坊之地名由此而来。

黄元直,会稽人。淳祐间建荣桂斋,在镇会课诸生,编有《语溪志》,扬名全国。

元朝

庐礼,太平人。至顺初在镇兴学修社,均赋恤刑,劝富户出粟,半价以赈,时人称“循吏”。

王雍,崇德知州,律己公廉,迁改学宫至河东,奠定今日孔子庙之基。

吴英,崇德人。在运河之左建屋六十格,创设延陵义塾,为镇上有“义学”之始。

张土城,泰州市人。至正十六年(1356)领兵驱除扰镇之苗兵,修城抚民。

明代

郁 纶,德州人。景泰间兴学校,建县治,疏河渠,筑街道,倡市肆,镇更兴盛。

陈伯琼,福清人。正德间在镇修建学校、公署、教场,并简政抑豪。

李 滋,宜兴人。疏浚市河,令运土为文壁山、桂山,为镇上水运作贡献。

刘宗武,贵县人。嘉靖间知县。筑瓮城,修公署,为城防出力。

蔡贵易,同安人。隆庆末建尊经阁,拓学官墙,筑拌池堤,复包角堰。

郭子直,镇东郊人。集石门山人宋旭、崇福寺僧明旷等,组“ 山文社”,发扬镇上文化。

吕 炯,崇德人。城西筑友芳园,建五柳山庄,大雅山居,长林亭,兴镇上名胜。

陈应坚,长洲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减免荒里糟粮,修建邮传、学校、仓。

蔡本端,闽县人。嘉靖间协同自希周兴筑县城,为防倭侵镇树立功勋。

胡友松,崇德人。利用当地产蚕丝,而长洲多职工,往来两邑贸丝通贾,促进镇商繁荣。

刘会国,武陵人。崇间修学宫址,筑洋池堤,奖励士类,人文 蔚起。

清代

社森,怀柔区人。康熙帝八年(1669)减里均田,修建学官、书院、粮仓、永安桥、漏泽园。

方维翰,大兴人。嘉庆间创立崇文书院于西门,集诸生会课,捐俸以助膏火。

邓廷彩,重庆人。爱新觉罗·旻宁初,捐资创修包角堰桥,镇民呼堰上桥日:“邓父”。

杨澍恩,湘潭人。同治间,修复战后被毁建筑,招商复市,准小本经营搭棚营业。

林孝河,闽县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书院为学堂,废八股,兴学堂,为镇上创新学之首。

民国时期

沈廷浩,镇西东园人。在镇长期从事体育工作,发动义务劳动,扩建运动场,提倡强种强国。

曹月江,崇德人。二十年代主持运河疏浚,提倡“实业救国”’,创设天利、惠通、振兴茧行于镇郊。

孟裕通,杭州人。设计开挖县前城隍庙二大公井,改善镇人饮水条件。

程振翔,崇德人。创设农民银行抵押粮丝,解决镇郊农人“蚕期缺粮,禾熟缺钱”的困难。

毛皋坤,江山人。创建中山公园,设有六角、四角、晚村等事及中山、英土、民众等塔堂。

能工功匠

连东山(1662-1772)心灵手巧,戏作小船,削木人划浆,放置地中能自动摇荡。清康熙就能自制自鸣钟,与西洋人所造无异。

洪师父(1880-1920)家住北门外。自幼学石匠,年轻时就会制磨二凿碑牌,作盘龙石柱能雕空龙身。清宣统二年(1910),镇北门建造迎恩桥,他参与设计。单孔石拱桥,卷石镶嵌成洞,高达三尺可通大舟。桥顶各凿有石狮四只,龙门石上并有云纹盘龙。

丰缄(1865-1941)字红,号绣常,原籍石门湾,嫁镇上徐多伊为继妻,住西横街。自小喜学针线,能不用底稿,凭空剪出喜庆和过年用的红如意,‘吉祥如意”、“福禄寿喜’多数十个字画品种。婚嫁后专学刺绣,能在绸布上绣出各种人物花卉,擅长绣蝴蝶,其代表作有“双蝶采花”、“诱女出阁”等,色彩鲜艳,精致细巧。曾化数十工绣成一大型台毯,满丛花卉中百蝶随风飞舞,一时传为佳话,人称其为“丰蝴蝶”。

来茂松(1876-1944)祖籍萧山,后迁至镇上太平坊,开设来永兴灯笼店。能自制各式灯笼,不时花样翻新,品种多达数十种。擅长在灯笼上绘画写字,画的龙凤、双龙抢珠、西湖十景,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写得一手仿宋好字,自写自剪贴在灯笼上,为当时实用和特需者所赞赏。

鲍廷发(1876-1941)家住镇北街北桥头,开设鲍隆顺纸扎店。用竹蔑为架,以色纸为表,能扎出各种彩具。清明蚕花胜会,村人赛会的龙头、狮灯及迎灯的各式花篮大都为其所作。擅长剪纸,乡人蚕匾上贴的剪花都为其发卖。晚年信佛,专为佛事服务,冥化的纸船纸具、解攘用的“撞种娘娘”,开丧用的“开道纸人”都为其拿手杰作。

滕文奎(1852-1960)家住春风坊北街。少习厨工,善于烹调筵席。一人能切配数十桌酒菜,花色多样,刀功精细,擅办“鱼翅席”。镇上大户喜庆,都请其司厨。其拿手名菜有“八宝鸭”、“汤雁球”、“全家福”等。特别是“蒸三丝”素有盛名,以鲜肉丝作底,用火腿丝、香菇丝、冬笋丝间花叠成高堆,上盖圆形发菜,加鲜汤经文火蒸煮后香气扑鼻,风味独特,人称“膝三丝”。

褚少南(1886-1950)家住西寺前。自幼爱好书画,后专学裱画,中年成名,在家开设仿古斋诗画店。对古画破损修补,怀有绝技,即使大块损伤也能修整如旧,色调、风格能与旧画保持一致,外人很难分清真伪。还善弹三弦琴琵琶,业余时在家聚集挚友结成“丝竹小集”,常见其与人合作操演自娱。

徐长生(1882-1958)家住吉林省东北坊酒业有限公司北桥河东。少时即擅木工,中年后技艺娴熟,设木匠作坊于东河。擅建大户厅房,设计“走马楼”、“宴客厅”等大型建筑。西横街守愚堂的新厅,北门外蔡宅的楼厅,均系其精心设计。他与其徒杨某合作,精配落地堂窗,外表花纹精细,结构紧密无缝。三十年代建造的蔡宅厅堂,全厅十八扇堂窗上,设计有全本《岳传》。

陆永发(1893-1937)小字“庆家里”,家住春风坊陆家弄,在县前开设陆恒泰铜匠店。陆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二十年代就能设计各种机械部件,自制翻沙工具,改造消防水龙。曾替镇上春风、北门、太平、五桂等坊建造“消防洋龙”,既节省了劳力,又解决了出水缓慢的技术难关。石门、长安等镇都来请其制作,是四乡闻名的“外国铜匠”。

钟寿福(1900-1954)家住东北坊北水门内。自幼学泥水匠,年轻时即能独立操作。喜习书画,能在灶面上画数十种字画。特别擅长建“台门头”,大户人家起建台门多出其手。能砖刻古代人物,(俗称清水台门),又能用瓦灰捏成立体人物(俗称混水台门)。刻捏的人物,容貌、姿态各不相同。现存西门内李宅的砖刻门头和北门外蔡宅的手捏门头均为其杰作。

田赐珍(1901—1954)原籍胡家坝。二十年代为西门元昌百货店伙计,心灵手巧。民国23年为崇福花灯会设计扎制的“女阳亭”,有三层楼亭,项停白鹤,四围色纸用空心针成亮孔。每层配有名家书画,工艺细致,古朴大方,被全县评为第一。

施德峰(1902—1992)原籍新市,青年时来镇上西门元昌腊烛店做伙计,怀有烛上堆花之绝技,能用矿烛蜡油制成“龙凤花烛”、“四季花烛”、“人物花烛”等数十个品种。三十年代城隍庙会,特制二十斤一对重烛,堆浇有《封神演义》戏剧人物申公豹,装配巧妙,头能活动。高道庙斗扦会,一对十斤烛上,浇堆有“十二花神”,制成十二只不同脸谱,部分肢体能自由活动。民国24年其堆花作品送杭州市参加西湖区博览会,获得大奖。

朱兴发(1903-1968)家住西门坊西城弄。自幼学习印染工艺,手艺高超。后在吕国昌染坊专事印拷花绸布。他经手的蓝白两色拷花,花形轮廓线条清晰,人染去浆后,蓝白分明的图案中,夹有灰干绽裂后所留下的不同冰纹,呈显出蓝印花布的纯朴素雅。先前花版都采自东阳市,后经朱摸索研究创用桃花纸,以柿漆层镇成版,用于应付补缺,推广后得到同行的赞赏。

钟福顺(1905-1980)十三岁从师学裁缝,青年时工艺大进。民国25年开设福新中西成衣店于北门,第一个在镇上裁制各类西式服装。以做“中山装”挺括而闻名全镇,独占镇上缝纫业之头。后迁至西寺前闹市区,生意更加兴隆。

李锡春(1906-1974)家住北门外坛弄。自幼家境清贫,随师学泥水匠,钻研打灶技术。砌砖功夫到家,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砌出的灶火力旺足,不会呛烟。1958年,改革烘茧灶,火头集中均匀,不会泄漏;并设计用滑车送茧至灶,达到了节煤省工的要求,在全县进行推广,邻近江苏等四省都来学习参观。1959年 11月,出席全国建筑系统群英大会,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陈文标(1910-1991)家住东北坊北街。十二岁就学漆匠,擅制“合盘”、“六角篮”、“拱盖箱”、“佛蓝”等细件,能在器上描金飞银,用沙灰堆出“双金花”、“五福拱寿”、“亮八仙”、“金如意’等。特别擅长漆制招牌匾对,名家写的书法,放大复制在牌匾上,从不走样,城隍庙的抱柱对,天德堂的招牌字,都由其精心仿制。

革命烈士

王金林(1919-1946)又名锦林、金连。祖籍萧山区,其父母因家境贫困逃荒至崇福落户。王出生于县城西门外磨坊桥,8岁时入崇德县第一高小读书,后因生活困难而辍学。先后做过放鸭童工,蛋行学徒。1940年在洲泉做工时,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活动,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42年春,为配合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由党组织选调太嗝地区,在宜兴和桥附近中共地下党开设的纸厂任管理员,后因目标暴露被捕,经组织营救出狱。后调武进区民主政府短枪队,任组长、分队长等职,在武进县南郊各区及宜北,锡西等地穿插活动,发动群众,袭击敌人,镇压汉奸。在反清乡斗争中,他所领导的分队以“歼敌多、缴枪多”而受到表扬。抗日战争胜利后,苏南新四军渡江北撤。王奉命留在苏南留守处坚持斗争,任武南县短枪队队长。由于长期处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不幸患“穿骨瘤”,医治无效病逝于淮阴野战军医院。年仅27岁。

沈林坤(1930-1949)镇郊东北周家石桥(今同福乡苏民村)人,家庭世代务农。幼时,父母相继去世,兄姐又离家去沪谋生,在乡邻的帮助下艰苦地生活。1943年,离家外出流浪,从此和家庭失去了联系。抗日战争胜利后,其兄沈锡庆迁崇福寄籍。1949年4月,江苏无锡解放时,沈林坤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入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为 29军 87师 259团机炮连战士。同年 10月 9日在参加福建大岛渡海战斗中,身中18弹,壮烈牺牲,年仅 21岁。

王有法(1955—1979)出生于船民家庭。九岁,寄居镇上亲戚家,进崇福镇小读书,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1970年毕业后,回到船上帮助父母劳动。三年后,下乡插队务农。1976年2月春参军,分配在南京部队某部炮兵连。期间,先后加入共青团和共产党组织,并被提升为班。1978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开始。经上级批准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前线,任炮兵班长。在对越自卫击战中,先后参加4次战斗,摧毁敌人火力点5个,1979年2月 22日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3岁。为了表彰他的战斗功迹,部队党委给予追记一等功

海外名人

傅华根(1948- )浙江崇德人,恢复高考制度后首批全国统考入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中国民族音乐家,杰出二胡演奏家,民族音乐理论家,‘崇德琴社’社长。长期从事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和中国民族乐器演奏,尤其是在二胡和古琴演奏方面造诣很深,先后出版《论二胡演奏》等音乐学术专著。他曾在德国石勒苏益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国际音乐节成功演出,并在德国梅切西举办了个人二胡、古琴独奏音乐会。2005年底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向上百名美国学者、音乐 界同仁,推广介绍中国的二胡和古琴名曲,这是迄今为止第一位被邀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向美国社会介绍中国民族音乐的中国民族音乐家。2010年5月移民澳大利亚

赵晓明(1961- )浙江崇德人,恢复高考制度后首批全国统考入浙江工学院(现浙江工业大学),后获浙江大学管理工程硕士学位。著名文化战略学家、出版家、收藏家和社会活动家,曾在北京、上海市浙江省等地工作、学习。1986年起数十次周游世界近八十国,访问、学习、考察、工作、研究和旅行,2003年定居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任美国亚洲文化学院校董会主席、美国亚洲文化保存委员会副主席、(华盛顿)国际中国文化出版社社长、“崇德宣印堂”创办人和美国华盛顿地区浙江同乡会创始人及首任会长。

参考资料

崇福概况.桐乡市人民政府.2024-04-02

崇福镇统计数据年报(2021年).桐乡市人民政府.2022-07-19